西北大学2017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701真题与答案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题后含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金瓶掣签】2007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北京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中国边疆史基础真题;云南大学2015年中国史基础真题;山西大学2017年中国历史真题;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通史真题正确答案:清政府于西藏等地实施的活佛转世制度。
乾隆帝特创金本巴瓶制度,在大昭寺内设一金本巴瓶,规定达赖、班禅及大呼图克图的灵童转世,须由诸喇嘛当众于金瓶内抽签,并由驻藏大臣或理藩院尚书亲临监督确定,以避免地方上层贵族操纵,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控制。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2.【开中法】浙江大学1999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正确答案:明初为解决边地军粮不足问题而采取的一项经济措施。
政府利用食盐国家专卖制度,规定盐商运粮到边地充实军粮,可以换取政府的盐引,然后持盐引到指定的盐场领盐,再到指定的地区贩卖,是为“开中”。
后商人为免去运粮的费用,便在边地雇人屯田,就地征粮,换取盐引。
此法对于供应军粮及开垦边地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3.【更名田】厦门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通史真题;湘潭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正确答案:清初政府将明代宗室藩王所遗田产改归原耕种佃农所有的土地。
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下令,将明藩王庄田免价给予原来佃农耕种。
佃农改为民户,田地永为世业,号为更名田。
更名田散布在许多省份,数目约为十六万顷,对于鼓励农民从事生产及开荒是有积极作用的。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4.【账房】正确答案:清代丝织业中的一种经营形式。
江南等地出现的包买商开设“账房”或“行号”,以从事资本主义的经营。
这种“账房”或“行号”拥有大量的织机和原料,或自行设机督织,或将织机、原料分给小机户为其生产。
在这种账房的周围有众多的小机户及织工受其支配,从账房到小机户到织工,结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真题】西北大学 701 中国史
更多最新考研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 renrenkaoyan
【真题】西北大学 701 中国史
名词解释1 2元和中兴35粮食统购统销
简述题1唐宋的科举制度2明清的地方行政机构3
材料题,一1断句2汉朝的统治者,怎么对待文化3考的刘韵和刘向对中国目录学的贡献二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的意义
论述题
1对研究中国史的材料有那些,有什么价值
2结合国内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动态,说说你的看法
更多最新考研资讯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爱考机构 中国保过保录高端考研第一品牌! 每年每校每专业限招1‐3人 报名电话010‐51283340 QQ:744569778。
历史学考研题目解析及答案
历史学考研题目解析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选项D是印刷术,因此正确答案为D。
2. “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哪位皇帝的治世?A. 汉武帝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宣帝解析:“文景之治”指的是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的治世,故正确答案为B和C。
二、简答题1. 简述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
解析: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627-649年)的政治局面。
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展,是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政府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 论述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解析: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科举制度的实施,一方面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社会的等级分化,形成了士绅阶层。
科举制度对维护封建统治和推动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限制了社会流动性,导致社会矛盾的积累。
三、论述题1.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及其变迁。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主要包括井田制、均田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实行分封制。
均田制是唐代开始实行的土地制度,旨在平均分配土地,减少贫富差距。
到了明清时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成为主流,土地私有化,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加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 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促进了民族觉醒和思想解放,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奠定了基础。
2017年各大院校历史学考研真题汇总
二,材料题 1,隋唐府兵制 2,清初的文化政策 3,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试评排满思想
三,简答题 1,简述春秋战国的\"华夷之辨\" 2,简述唐宋时期的变化和唐宋变革论 3,简评新文化运动
四,论述题 1,论述明朝皇帝的群体特征 2,论述国共两次合作的形成及影响
2017 年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613 历史学基础 1
一,名词解释 1,古公亶父 2,牛李党争 3,忽里台制
4,木兰秋弥 5,劝学篇 6,天津教案 7,保皇会 8,麦克马洪线 9,三一八惨案
二,简答题 1,八王之乱过程影响 2,刘晏理财 3,绍兴和议内容和意义 4,考据学产生原因和成果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局变化 6,辛亥革命时期思想变化 7,五四运动起因经过 8,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四,论述题(二选一) 1,清代疆域贡献 2,三次人口南迁
2017 年厦门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642 历史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甘地 2,华盛顿会议 3,伊苏斯战役 4,郑玄 5,乡村建设运动 6,索贡巡行 7,天圣令 还有三个记不住了……
二,材料题 1,湘军 曾国藩 加标点 问其影响 2,第二个不知道,木偶之类的问比喻意义
三,论述题 1,分封到郡县 2,科举 唐宋到清 3,罗斯福新政 4,18 世纪欧洲君主加强中央集权
2017 年苏州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659 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 一,名词解释(6×10 分) 1,云梦秦律 2,南衙北司 3,更戍法 4,军机处 5,总理衙门 6,红军长征
二,简答(6×20 分) 1,吴起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 2,唐朝农民战争的原因及历史作用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4,黄宗羲的政治思想 5,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措施 6,国共两次合作的异同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9一、论述题1 简述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及影响。
(中南大学2014年中国近代史真题)2 简述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南开大学2018年世界历史真题)3 论述洋务派对时局的看法及变法主张。
(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4 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成就。
(四川大学2014年中国通史真题)5 简述洋务运动中的五个军工企业。
(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6 从洋务运动“先军工后民用”的特点,简述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南开大学2014年中国历史真题)7 从洋务运动看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西北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8 比较甲午中日战争前中日两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2015年统考真题)9 试析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及影响。
(西北大学2006年中国近代史真题)10 评述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苏州大学2004年中国近现代吏真题)11 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论述该运动发生的原因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和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通史真题)12 试述清末新政o(南京大学2001年综合卷真题;厦门大学2002年中国通史真题;武汉大学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近代史真题;北京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13 比较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北京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14 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原因和主要措施。
(北京大学2005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15 清末国会请愿运动是如何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近代史真题)16 简述清末地方自治运动。
(南京大学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17 简论晚清的立宪派。
(北京大学2001年中国通史真题)18 论述废除科举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
(南京大学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19 简述晚清教育制度变革。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下列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希罗多德B、修昔底德C、色诺芬D、柏拉图2、中国古代史上的“文景之治”指的是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汉武帝和汉昭帝B、汉文帝和汉景帝C、汉光武帝和汉明帝D、汉宣帝和汉元帝3、下列哪位思想家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马克思4、关于历史学方法论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历史比较法的特点?A. 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B. 分析历史现象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C. 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D. 强调历史发展的规律性5、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文献研究法B. 考古研究法C. 历史比较法D. 社会调查法6、在历史学研究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历史哲学的研究内容?A. 历史观B. 历史认识论C. 历史方法论D. 历史编纂学7、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7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真正动力是()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D. 阶级斗争8、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8题: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历史循环论”?A. 奥古斯丁B. 马克思C. 黑格尔D. 斯宾格勒9、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9题: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10、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以下哪个分期是错误的?A. 夏商周B. 秦汉C. 魏晋南北朝D. 宋元明清11、下列哪位学者被称为“历史之父”?A. 司马迁B. 贾谊C. 班固D. 刘知几12、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五代十国B. 宋朝建立C. 元朝建立D. 明朝建立13、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后人誉为“历史之父”?A. 荀子B. 埃德温·伯内特C. 希罗多德D. 威尔·杜兰特14、中国古代史上的“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武宗1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欧洲中世纪结束和近代史的开始?A.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B. 哥伦布发现美洲C.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D. 尼德兰革命16、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选择题: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D.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17、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选择题:以下哪位思想家被认为是“法家”的代表人物?A. 孔子B. 孟子C. 韩非D. 庄子18、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选择题:以下哪项不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特点?A. 基督教会的权力极大B. 城市兴起和发展C. 世俗权力衰落D. 学术研究繁荣19、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司马迁编撰《史记》时主要依据了前朝官方史书。
考研历史学试卷真题
考研历史学试卷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位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皇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曹操2. “百家争鸣”发生在哪个时期?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3. 以下哪本著作不是孔子所著?A. 《论语》B. 《春秋》C. 《易经》D. 《尚书》4. “贞观之治”是指哪个朝代的盛世?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5. 以下哪一项是明朝时期的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
7. 公元前221年,________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8.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其开国皇帝是________。
9.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________运动。
1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________社会。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2. 论述“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13. 描述“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及其对中国的长远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15. 分析“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共20分)16.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材料中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内容省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 B C C B二、填空题:6. 《诗经》7. 秦始皇8. 唐高祖9. 爱国主义10. 社会主义三、简答题:11. 三国鼎立是指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相互对峙的局面。
这一时期,三国之间进行了多次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促进了地方势力的崛起,加速了民族融合等。
西北大学考研真题试卷
西北大学考研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 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D. 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2. 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诗圣”的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3. 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A. 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逐渐降低B. 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保持不变C. 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逐渐增加D. 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与商品消费量无关...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及其特点。
2. 解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并简述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 阐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影响。
2. 分析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平衡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关系。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根据以下案例,分析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案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等迅速崛起,对传统零售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请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并提出你认为的应对策略。
结束语:本试卷旨在考察考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作答,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拟示例,实际的西北大学考研真题试卷会根据具体学科和年份有所不同。
考生应以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为复习依据。
历史学考研笔试题目及答案
历史学考研笔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中宗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探险发现答案:B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哪项重要的改革?A. 废除科举B. 实行摊丁入亩C. 推行新法D. 废除八股答案:B5. 辛亥革命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是?A. 中华帝国B. 中华民国C. 中华人民共和国D.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答案:B6. 二战期间,中国军队在哪个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答案:C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谁被任命为第一任总理?A. 毛泽东B. 周恩来C. 朱德D. 刘少奇答案:B8. 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是?A. 上海B. 深圳C. 厦门D. 珠海答案:B9.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由谁发明的?A. 蔡伦B. 毕升C. 张衡D. 祖冲之答案:A10.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清朝时期的著名皇帝?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嘉庆E. 道光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E. 淝水之战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包括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修建长城等措施来巩固统一。
2020考研历史学真题解析:世界史部分
2020考研历史学真题解析:世界史部分2017考研历史学真题解析:世界史部分一、2017年统考真题世界史部分解析从难易程度来说,今年统考,世界史部分的题目难度并不算太大,但是有几个题目相对较偏。
不过对文都教育的学员来说,还是有很多内容都是我们历次课程中讲过的内容,有的题目多次强调过。
总体来说,今年全国统考真题命题思路比较偏,并没有体现近年来世界历史学术研究的关注重点,这说明全国统考的路真的是越走越窄了。
选择题,基本上都是考察的基础知识和常识问题。
其中我们讲课时多次强调过的内容有图特摩斯三世、乌尔纳姆法典、马可o奥勒略、绿衣大食、海地革命,常识性的内容有双城记、斯宾格勒、克隆羊。
另外两个则比较偏,阿兹特克印第安人这个题目还算在正常范围内的知识点。
《济物浦条约》这个题目出得不好,考察朝鲜历史上的一个偏门知识,可以说毫无道理,纯粹是为了难度而难度。
名词解释总体来说都比较偏,基本上都不是同学们平时复习的重点。
卢卡会议这道题还是非常有难度的,这是罗马共和国后期前三头之间的一次重要会议。
虽然罗马共和国后期的历史变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我们也练习了很多例题。
但是这道题考的点还是太小了,所以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题目。
北方战争是1700-1721年俄国为打通向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而与瑞典进行的争夺战争。
这场战争在俄国历史上和近代国际关系历史上都是比较重要的,所以还不算太偏。
罗莎o卢森堡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斯巴达克团的领导人之一。
以前的中学教科书上都有相关介绍。
不过,近些年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已经逐渐淡出学术圈的视野,这次考试却反其道而行之,实际上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动向。
强化班讲义第450页的名词解释"斯巴达克团"中提到过罗莎o卢森堡。
水门事件,这个名词解释就非常简单了,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选举活动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
命题者可能是结合今年美国大选而出的一道应景之题吧!同样体现了咱们对于美国大选关注的某些并不准确的印象。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4一、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 【忽里勒台】北京大学1998年元史真题;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史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2 【札鲁忽赤】南开大学2018年中国历史真题3 【千户制】北京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中国史)真题4 【怯薛军】安徽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史真题;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5 【《大札撒》】6 【端平入洛】7 【长子西征】中山大学2016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南京大学2017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真题8 【四大汗国】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中国边疆史基础真题;上海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9 【旭烈兀】南京大学2004年世界史真题10 【合州之战】11 【襄樊保卫战】12 【崖山之战】复旦大学2016年历史地理学真题;吉林大学2016年历史学基础真题13 【耶律楚材】南京大学2004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真题14 【元仁宗】南京师范大学20l 6年中国通史真题15 【四等人制】扬州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中国史综合真题16 【色目人】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通史真题17 【行中书省】安徽大学2012年中国通史复试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历史地理学真题;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通史真题;黑龙江大学2016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南京大学2016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真题;内蒙古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通史真题;复旦大学2018年历史学真题18 【中书省】复旦大学1999年中国古代史真题19 【辽阳行省】20 【岭北行省】21 【平章政事】南开大学2013年中国历史真题22 【路府州县】23 【达鲁花赤】延安大学2011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西北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复试真题;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史真题;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历史真题24 【宣政院】2011年历史学统考真题;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复旦大学2016年历史地理学真题25 【澎湖巡检司】四川大学2002年中国古代史真题26 【科差】27 【诸色户计】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真题28 【军户】。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29,分数:58.00)1.名词解释21-28小题。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合纵与连横】兰州大学2002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真题;南京大学2015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真题;南京大学2018年中国古代史真题;苏州科技大学2018年中国通史真题;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历史学真题;湘潭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中后期秦与关东六国间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关东各国为了抗拒强秦,就组成军事联盟,称为“合纵”。
秦为了破坏关东的合纵,以便于它向东方发展,就用军事压力和政治离间等手段,在关东争取盟国,称为“连横”。
从事合纵运动的主要人物是洛阳人苏秦,从事连横运动的是魏人张仪。
合纵政策并没有削弱秦国,秦国通过连横政策增强了实力。
)解析:3.【远交近攻】(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时秦相范雎提出的兼并战争的策略。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用范雎为相,采纳了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即远交齐、楚,近攻三晋。
范雎认为,如此“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
这样既能破坏东方各国的合纵,又能巩固所攻占的土地。
研究生历史学专业真题(完整版)
研究生历史学专业真题(完整版)研究生历史学专业真题(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史记》记载孙武和孙膑皆有兵书,证明《史记》记载正确的出土文献是( )A、郭店战国楚墓竹简B、云梦睡虎地秦简C、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D、临沂银雀山竹简2.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其体例与内容主要依据( )A、《七志》B、《别录》C、《七录》D、《七略》3. 唐朝以后,汉地佛教中的两个宗派是禅宗和( )A、净土宗B、天台宗C、华严宗D、唯识宗4. 五代十国各政权灭亡最晚的是( )A、后蜀B、北汉C、吴越D、南唐5. 南宋山水画家有夏珪和( )A、李唐B、马远D、倪赞6. 清代全国在籍人口首次超过4亿是在( )A、康熙年间B、乾隆年间C、道光年间D、光绪年间7. 下列著作中,介绍美国民主制度及总统华盛顿并予以赞扬的是( )A、《海国图志》B、《康輶纪行》C、《瀛环志略》D、《朔方备秘》8.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1900年,其中发生最晚的是( )A、惠州起义B、东南互保C、自立军起义D、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9. 1954年,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选举的主席是( )A、毛泽东B、朱德C、刘少奇D、周恩来10. 下列各组历史学术刊物,都在我国内在刊行的一组是( )A、《历史杂志》《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B、《过去与现在》《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C、《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D、《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历史杂志》11. 中古印度吠舍种姓的主体是( )A、商人B、农民D、贱民12. 领导莫斯科公国彻底摆脱蒙古统治的是( )A、伊凡一世B、底米特里·顿斯科伊C、伊凡三世D、瓦亚里三世13. 1391年,李氏朝鲜的土地制度法令是( )A、班田法B、科田法C、占田制D、田柴科14. 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约翰坦丁堡,后迁都于此,并改名为( )A、伊斯坦布尔B、卡加希萨尔C、布鲁萨D、安卡拉15. 在英法百年战争的一次战役,由弓箭手组成的英军,战胜了三倍与己的,拥有重装骑兵的法国,骑士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由此衰落,这次战役是( )A、瓦尔提埃战役B、克勒亚战役C、奥尔良战役D、阿库斯尔战役16. 在下列大学中,建立于16世纪70年代的新教大学是( )A、莱顿大学B、伦敦大学C、博洛尼亚大学D、巴黎大学17.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之前,在政府和教会中只充任下级官吏和教士的是( )A、印黑混血人B、半岛人C、克列奥人D、印第安人18. 1892年主张菲律宾独立统一的“菲律宾联盟”成立,其创建者是( )A、黎萨尔B、波尼法秀C、阿奎那多D、鲁纳19. 20世纪30年代初,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发动的一次的革命运动,其核心是( )A、行动革命B、土地革命C、教育革命D、军事革命2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轴心国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轴心国军队被歼灭B、安东尼斯库政府的垮台C、德军侵占意大利D、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017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真题
630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一,简答题1,简述吠陀与吠陀时代。
2,简述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3,简述福特制与美国工业化特征。
4,简述20 世纪初伊朗革命。
5,简述凯恩斯主义内涵与历史意义。
6,简述日本战后民主化改革。
二,论述题1,评述中古西欧十字军运动。
2,现代西方福利主义的兴起、演变及历史意义。
3,论述战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道路。
北师大6,犹太教7,吠陀时代8,斯巴达, 9,大陆封锁体系10,西奥多·罗斯福论述3,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4,论述克莱尔主义中央民族大学4,亚洲觉醒5,杜鲁门主义6,希腊化时代7,克吕尼改革运动简答5,梭论改革内容影响6,君士坦丁统治措施意义7,洛迦诺公约签订历史背景8,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内容意义论述3,英法百年战争原因过程意义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异同南京大学674 世界史基础一,名词解释(20 分*8)1,诺曼征服2,拜占庭军区制3,雅典城邦制度4,都铎王朝5,宪章运动6,彼得一世改革7,进步主义运动8,世界体系理论二,论述题(70 分*2)1,论述十一二世纪欧洲全盛,从政经文角度2,学术界关于冷战爆发有哪些根源性解释厦大一,名词解释1,甘地2,华盛顿会议3,伊苏斯战役6,索贡巡行 7。
圣巴托罗缪惨案三,论述题3,罗斯福新政4,18 世纪欧洲君主加强中央集权东北师大1,修昔底德,2,往年纪事,3,密苏里妥协案,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5,阿里改革,6,年鉴学派,7,哥伦布交换8,托勒密王朝论述1,西欧中世纪农垦影响2,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师大5,波斯帝国6,查士丁尼一世7,凡尔赛体系8,哥伦布大交换论述3,简述日耳曼大迁徙及其影响4,威尔逊,罗斯福的自由国际主义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以及与战前国际格局的有什么不同四川师大名词7,亚述帝国8,英国宗教改革简答3,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及特点4,美国内战的原因及性质论述2,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017 年上海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620 世界史综合一,名词解释1,汉谟拉比法典2,至尊法案3,圣像破坏运动4,南特敕令5,种姓制度6,十月革命7,布拉格之春二,简答题1,公元前8 世纪到公元前3 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2,土耳其凯莫儿改革的内容与意义三,论述题1,分析冷战的形成与其国家影响2,分析西方当代史学流派中山大学名词5,田柴科6,伏尔泰7,黄金草原8,亚美条约9,古巴导弹危机论述2,列举十部世界上古史的历史着作及其作者,并评论其中五部3,论述世界近代以来世界局势的巨大变化2017 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681 历史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巴布尔2,不干涉政策3,黄金草原4,黄金诏书5,七十七国集团6,共产党宣言7,日俄战争8,大觉醒运动9,罗马民法大全10,耶稣会三,论述题1,罗马3 世纪危机的表现,原因,影响2,试述斯大林模式3,战后艾礼德政府的政策和作用西北大学名词解释卡迭什之战汉谟拉比法典留里克容克柯立芝繁荣简答亚历山大东征原因及后果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的安排论述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影响18世纪60——70年代英国自由主义改革内容及评价第三世界兴起及影响吉大名词:克里斯提尼改革圣托加缪之夜门罗宣言洛迦诺公约论述:百年战争冷战和平解决的原因2017南开大学世界史真题名词解释(10分一个)希拉康波里尼布甲尼撒克伦威尔《沃尔姆斯宗教协定》《往年纪事》普法战争考迪罗美国1800年革命八旗制度简答题(20分一个)日本平安时代政体演变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1929年经济危机的方法和路径(热点)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文化争论(热点)论述题论述麦地那、倭马亚和阿拔斯时代的变迁及异同(20分)分析黑死病,论述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20分)评述亚历山大东征,以一处考古遗址为证论述希腊化的影响(20分)论述1492年哥伦布地理大发现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及影响(30分)论述冷战的形成及演变(30分)(热点)论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影响(30分)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2017真题名词1.贝希斯敦铭文2.穆斯林什叶派3.重商主义4.开明君主制5.拉巴洛条约6.桑地诺7.摩萨台8.新联邦主义简答1.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最主要的不同2.俄国"世界观念"形成的背景内容影响3.近代科学革命的含义和影响,(热点)4.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革命的不同类型论述1.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局限性2.就形成原因,特点和社会影响分析中世纪西欧大学的世俗性和宗教性3.19世纪拉美发展迟滞的原因4.20世纪世界历史的特点(热点)2017川大世界史真题名词解释:喜克索斯人庇西特拉图安息帝国地中海和腓力二世的地中海时代古登堡印刷术大宪章简答:资本主义产生与民族国家的关系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热点)二战后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的表现(热点)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内容。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真题与答案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历史入学统一考试真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是()。
A.仰韶文化B.龙山文化C.马家窑文化D.河姆渡文化2.西汉与匈奴的“和亲”始于()。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元帝3.魏晋时期玄学盛行,玄学家研究的三个重要文本被称为“三玄”,它们是()。
A.《周礼》《诗经》《论语》B.《大学》《中庸》《论语》C.《论语》《孟子》《孝经》D.《老子》《庄子》《周易》4.东林书院著名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作者是()。
A.李贽B.王守仁C.顾炎武D.顾宪成5.明清之际兴起了一批手工业发达、商业繁盛的市镇,其中号称“天下四大镇”是()。
A.佛山镇、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B.佛山镇、景德镇、汉口镇、盛泽镇C.佛山镇、景德镇、盛泽镇、朱仙镇D.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盛泽镇6.普遍装备洋枪洋炮的清朝军队开始出现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B.太平天国战争期间C.中法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7.下列文献中,首先提出了建立“中华共和国”的是()。
A.《兴中会宣言》B.《警世钟》C.《革命军》D.《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8.袁世凯之后,依次继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是()。
A.黎元洪、冯国璋、段棋瑞、徐世昌、曹锟B.段棋瑞、黎元洪、冯国璋、曹锟、徐世昌C.黎元洪、冯国璋、黎元洪、曹锟、徐世昌D.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黎元洪、曹锟9.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国共合作的方针是在()。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10.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进行以战备为中心的“三线建设”,下列属于“大三线”的省区是()。
A.四川、贵州、云南B.湖北、吉林、云南C.山东、贵州、福建D.四川、江西、贵州11.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曾率军在麦吉多与卡迭什为首的联军会战的是()。
A.图特摩斯一世B.图特摩斯三世C.雅赫摩斯D.拉美西斯二世12.世界历史上已知最早的法典是()。
西北师大历史学考研题目及答案
西北师大历史学考研题目及答案题目一:请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皇帝制度,确立了皇帝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其次是三公九卿制,即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高级官员辅助皇帝管理国家事务;再次是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郡和县,由中央直接任命地方官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最后是法律制度,秦朝实行严格的法律制度,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强化了中央集权。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后世的许多朝代都沿用了秦朝的制度。
同时,秦朝的法律制度也对后世的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国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题目二:论述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考试制度化,唐朝确立了定期举行科举考试的制度,使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二是考试内容多样化,包括经义、史论、诗词等,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三是选拔机制公平化,唐朝科举考试注重公平竞争,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都有机会被选拔为官员。
唐朝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世袭制度,使得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为下层社会提供了上升的机会;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最后,科举制度也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选拔忠诚于中央的官员,巩固了皇权。
题目三:分析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背景、实施过程及其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答案: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主要是由于对外贸易的担忧和对国家安全的考虑。
明朝初期,为了防止倭寇的侵扰和维护国家安全,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清朝初期,为了巩固统治,也继续实行海禁。
海禁政策的实施过程包括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限制外国船只进入中国港口、加强对沿海地区的军事控制等。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来侵扰,但也限制了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海禁政策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是复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大学2017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701真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马驿之祸
白马驿之祸又称白马之祸,是唐朝末期朱温诛杀朝官的一次事件。
事件发生在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在李振的鼓动下,杀死了众多
大臣,大约三十余人。
杀死后并投尸于河。
史称“白马驿之祸”。
事
后两年的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
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
白马驿之祸是对唐朝旧臣的一次较彻底的清除,唐朝政府的势力基本被扫除。
也因此结束了绵延多年的唐朝官僚集团的党争。
这次事件实际上扫除了他篡位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当朝士们的尸体在浑浊的黄河水中随波浮沉的时候,帝国的一切道德准则、礼法规范也随之而被埋葬,帝国本身便再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了。
2、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
是清朝时期
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
雍正
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
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
均为兼职。
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到清末。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
位。
另外,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
需要强调,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
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
3、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政权,基本实现了南方的统一。
4、五五宪章
1936年5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草案。
故称五五宪章,全称《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主要内容有国民大会行使中央政权,中央治权由总统及五院行使;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兼行政首脑,总揽行政权,并统率军队;人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
该宪章未经国民大会通过,故无法律效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趋高涨的影响下,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宣布定于1935年3月召开“国民大会”和“议决宪法”。
1933年1月,由立法院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历经3年,7次易稿。
该宪法分8
章,共148条。
其实质在于进一步强化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是一部反人民、反民主的宪法草案。
因而自公布之日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谴责,始终是一纸没有实际效力的草案。
5、华裔之风
二、论述题
1、魏晋南北朝隋唐选官制度的演变
2、理学的形成与传播
3、宋元明清海外贸易
4、论清末新政
三、材料题
1、秦纪的一段文字,繁体字写成简体字然后句读
2、秦始皇焚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