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哈尔滨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探索和思考
黑龙江的哈尔滨与俄式建筑
黑龙江的哈尔滨与俄式建筑黑龙江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其中,哈尔滨作为该省的省会,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俄式建筑,它是哈尔滨历史上与俄罗斯接触交流的产物。
本文将探讨哈尔滨与俄式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建筑风格对城市的影响。
一、哈尔滨与俄罗斯的历史渊源哈尔滨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接壤,因此两国之间的交流历史悠久。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东北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大量的俄罗斯移民涌入哈尔滨。
这些移民带来了俄罗斯的文化和建筑风格,为哈尔滨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俄式建筑的特点俄式建筑是指受到俄罗斯建筑风格影响的建筑形式。
它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形式多样:俄式建筑包括了不同的风格,如巴洛克、古典主义和装饰艺术等。
这些风格在哈尔滨的建筑中都可以找到。
2. 精细的装饰:俄式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常常使用砖石和雕塑等材料进行装饰,使建筑物更加华丽而富有艺术感。
3. 大胆的色彩:俄式建筑的外墙通常采用鲜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和蓝色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三、哈尔滨的俄式建筑哈尔滨是中国唯一一个拥有大量俄式建筑的城市,这些建筑物成为了城市的标志。
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中央大街,这条街道上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俄式建筑,如哈尔滨铁路局大楼、哈尔滨音乐厅和哈尔滨火车站等。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俄式建筑也非常值得一提。
比如,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最早的东正教堂,其建筑风格独特,成为了哈尔滨的地标之一。
此外,还有圣阿列克谢教堂、哈尔滨东正教堂和哈尔滨天主教堂等。
四、俄式建筑对哈尔滨的影响俄式建筑不仅仅是哈尔滨的一种建筑风格,更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这些建筑物展现了哈尔滨与俄罗斯交流的痕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同时,俄式建筑也给哈尔滨带来了经济效益。
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城市,哈尔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其中俄式建筑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景点之一。
这些建筑物成为了哈尔滨的名片,为城市的旅游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哈尔滨旅游的心得感悟范文(四篇)
哈尔滨旅游的心得感悟范文哈尔滨是我心中向往已久的旅游目的地。
去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去哈尔滨旅游了。
这次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和无尽的回忆。
以下是我的心得感悟。
哈尔滨是一个充满了浓厚俄罗斯风情的城市。
一到哈尔滨,我就被那些仿佛来自异国他乡的建筑和街道所吸引。
尤其是中央大街,它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街,沿街两侧的建筑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风格,颇具特色。
在这里漫步,仿佛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除了中央大街,哈尔滨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去的景点。
例如,索菲亚教堂、防洪纪念塔和哈尔滨站等,都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尤其是哈尔滨站,它是仿俄式建筑风格设计的,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
在夜晚,哈尔滨站被灯光点亮,显得更加美丽迷人。
哈尔滨的冰雪旅游也是非常有名的。
每年的冬天,哈尔滨举办着世界著名的冰雪节。
我很幸运地去了冰雪节,被那些巨大而精美的冰雕雪雕所震撼。
整个哈尔滨都变成了一个冰雪王国,充满了欢乐和活力。
我在冰雪节上还尝试了滑冰,虽然摔了几次,但是乐在其中。
在哈尔滨旅游期间,我还品尝了当地的美食。
哈尔滨有许多独特的小吃,如糖葫芦、哈尔滨锅贴和蜜饯等,口味独特且美味可口。
我尤其喜欢哈尔滨的冰糖葫芦,外层酸酸甜甜的糖浆包裹着各种水果,简直是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除了美食,哈尔滨还有许多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我参观了哈尔滨市博物馆,了解了哈尔滨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现在的现代化城市的历程。
在博物馆的展览中,我了解到了哈尔滨的独特文化和传统艺术,大开眼界。
哈尔滨的气候也是非常宜人的。
夏天凉爽,冬天寒冷,正适合品味冰雪的乐趣。
在哈尔滨旅游时,我还去了松花江边欣赏了哈尔滨的美丽风景。
站在江边,凉爽的风吹拂着我的脸庞,感觉心旷神怡。
总而言之,哈尔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领略了哈尔滨独特的建筑风情和冰雪文化,还让我尝试了当地美食和了解了哈尔滨的历史文化。
我相信我会再次回到哈尔滨,重新体验那里的美丽和魅力。
哈尔滨旅游的心得感悟范文(二)哈尔滨是我今年暑假旅行的目的地之一,这座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城市带给我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对哈尔滨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探索与思考
最具俄罗斯特点的代表性建筑形式为木构建筑,砖木结构建筑。
1.木结构建筑风格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圣·尼古拉教堂,俗称“喇嘛台”(原址位于哈尔滨秦家岗中心广场,即现在的哈尔滨南岗区的红博广场)。
教堂建于1900年,由著名的俄建筑师鲍达雷夫斯基设计,后以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命名,故名“圣·尼古拉”。
该教堂为典型的俄罗斯木构建筑,是一座古典哥特式的教堂建筑,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间建筑色彩。
教堂内部为巨大的穹顶空间’夕h部采用俄罗斯民间木结构帐篷顶的传统形式。
整体以典型的井干式木结构著称,整齐的圆木相互咬合,凸显出结构形式的清晰,透出整个建筑的粗犷豪放的气质。
入口处配以双向室外的木楼梯及双坡尖拱顶篷,同时赋予精美的山花板雕刻加以装饰,美轮美奂。
直人云霄的八面体帐篷,配以高低错落的“洋葱头”式穹顶,错落有致,富有动感,如此构造使整个建筑造型完美匀称,构成了整座教堂建筑的和谐美的建筑风格。
2.砖木结构建筑风格圣·索菲亚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道里区透笼街1号)。
原为沙俄军队步兵旅的随军教堂,后将其捐赠给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
其教堂始建于1907年,堪称为哈尔滨地标性的建筑,是哈尔滨城市的象征,现为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
该教堂由当时俄罗斯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为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砖木结构的大教堂。
其建筑平面是东西向分布,呈拉丁十字式对称布局。
主体全部为清水红砖结构,底部为一人多高的花岗岩底座,设计雄伟厚重,教堂上部为一个巨大的洋葱头式大穹顶,四周配以四个大小不等的帐蓬冠小洋葱头穹顶,加之独特的拱券式造型,可以说,是深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建筑。
三、对哈尔滨俄式建筑风格的思考建筑是首凝固的诗,被视为天人合一的一种感应,因为她好似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地域背景影响下的城市文化特征,反映着时代发展脉络。
如今,许多城市为了更好地融入国际化发展的时代进程,在进行着大刀阔斧的城市基建,建筑风格日趋多样化,这在一定意义上也突显出城市发展建设的弊端,一时间,许多赋予了独特地域特色的原有城市建筑风格也悄然逝去.城市文化更是不复存在,这不乏使人有了一些思考。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建筑赏析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建筑赏析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中国东北地区著名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哈尔滨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教堂建于1907年,由俄罗斯建筑师西奥多·邓尼洛维奇·波普科夫设计,是当时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建筑中重要的标志之一。
下面将对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的建筑风格、建筑特点及其与哈尔滨历史文化的关系进行赏析。
一、建筑风格哈尔滨索菲亚教堂采用了新拜占庭式风格,这种风格是受到了拜占庭帝国时期教堂建筑的影响。
新拜占庭式风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装饰艺术而闻名。
这种风格的教堂建筑通常采用圆顶和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圆顶,整体呈现出庄严而华丽的氛围。
二、建筑特点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的建筑特点突出在其建筑形式和建筑装饰上。
该教堂以强烈的垂直线条为特征,塔楼矗立在建筑物的两侧,塔顶的金交叉更加突显了其庄严肃穆的氛围。
教堂主体采用深红色的砖块砌筑,与周围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教堂顶部的金色圆顶和交叉装饰给人以众所周知的东正教教堂的感觉。
三、与哈尔滨历史文化的关系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作为俄罗斯人在哈尔滨的重要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它见证了当时哈尔滨作为一个重要的俄罗斯移民城市的过程,并成为了当地人民宗教信仰的中心之一。
同时,该教堂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也为哈尔滨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增添了独特的一笔。
索菲亚教堂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元素体现了俄罗斯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它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人民对于建筑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哈尔滨的地标建筑之一,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外国朋友前来观光和参观。
这座建筑物所传达的俄罗斯建筑风格对于推动哈尔滨的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结起来,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一座重要的宗教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建筑爱好者。
它不仅是哈尔滨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也为该地区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注入了新的元素。
通过欣赏索菲亚教堂的建筑之美,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哈尔滨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俄罗斯建筑文化对哈尔滨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俄罗斯建筑文化对哈尔滨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哈尔滨城市建筑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哈尔滨境内具体的俄式建筑案例的分析,从而总结传统俄罗斯建筑文化在哪些方面影响到了哈尔滨建筑的发展以及是怎样影响的,并且进一步思考哈尔滨这样一座受外来文化影响之大的城市它的现代建筑未来该如何让发展的问题。
关键字:哈尔滨建筑俄罗斯建筑文化影响未来发展一、哈尔滨的俄式建筑发展史1. 哈尔滨俄式建筑风格的成因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
也许由于这个原因,哈尔滨和俄罗斯这个邻居才会有那多交融、碰撞、共生。
哈尔滨是一座因路而兴起的城市,100多年前,它还仅仅是中国东北边界的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但是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它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现代化都市。
(上面两张图来自百度图片)1898年6月28日中东铁路迁到这个工程的中枢地点——哈尔滨,这一天可以看做是哈尔滨这座城市正式开始创建的日子。
伴随着京东铁路的开工,一大批俄国人来到这里,他们在这里生活并且开始大兴土木,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而且带来了俄罗斯特色文化。
哈尔滨的各个方面都有着俄罗斯文化的身影,尤其在建筑方面,大批俄罗斯人来到这里建房造屋,一时间在哈尔滨的土地上俄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设计者头脑中沉淀了俄罗斯建筑文化的精华,他们大都采用尖塔、穹顶、帐篷顶、倒悬卷脚、雕花装饰等俄罗斯传统设计手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俄罗斯建筑造型,突显着哈尔滨这座城市浓郁的俄罗斯建筑风貌,哈尔滨也因此享有“东方莫斯科”的美誉2. 哈尔滨俄式风格建筑的形式1) 木结构建筑风格1920年以前的俄式建筑大多为木构建筑,其墙体或用粗犷的原木水平重叠而成,或用质朴的内填锯末的板夹墙,在檐口、山花、门窗、栏杆等部位做精致的木雕花饰。
如右图的圣·尼古拉教堂,该建筑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间建筑色彩,直入云霄的八面体帐篷,配以高低错落的“洋葱头”式穹顶,错落有致,富有动感,构成了整个建筑的和谐美。
浅谈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风格
浅谈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风格哈尔滨是中国近代很有建筑特色的北方大城市。
从1898年起,作为中东铁路的交汇枢纽和路局驻在地城市,就开始了城市建设和近代建筑活动。
1905年开放为商埠起,各国移民纷纷涌入,先后有俄、日、法、美、德、英、意、比等19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
在半个世纪中,哈尔滨迅速发展成为一座繁华的近代城市。
哈尔滨的近代建筑,是中国近代时期起步较早、近代化水平较高、洋风十分浓厚的建筑。
它包括一整套的公共建筑、多种类型的居住建筑、数量可观的宗教建筑和少量规模较大的早期工业建筑。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欧美的建筑创作中流行着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思潮。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建筑文化逐渐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新艺术运动,开始于比利时,进而传遍欧洲,甚至影响到美洲。
哈尔滨的近代欧式建筑也开始于19世纪末,而大规模的兴建则是进入20世纪以后,大约经过50年的时间,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建筑风貌。
哈尔滨位于松花江畔的一隅,这里恰是水陆交通的交汇点,所以沙俄殖民主义者选择在这里建城,抓住了地理环境的优势。
由于哈尔滨始终处于单一帝国主义控制之下,先是沙皇俄国,后是日本,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内没有相互之间的激烈争夺和势力冲突,所以城市发展比较有秩序,有统一的规划。
在沙俄侵入之初——1906年,中东铁路管理局就在其势力范围内进行较为科学的初期规划。
当时中东铁路的势力范围不包括道外区,道外区的建设规划比道里区、南岗区要晚一些,也粗糙一些。
哈尔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远比欧美为迟,在建筑创作思潮上,也不完全同步,有的流行风格在欧美已经过时,或正在衰退,而在哈尔滨不仅在流行,甚至方兴未艾。
哈尔滨是从20世纪开始突发兴建的城市,这个时期西方正流行着折衷主义建筑思潮,许多欧洲移民建筑师很自然地就把这种形式带进哈尔滨。
在移民队伍中虽然俄国移民居绝对多数,但是其他国家移民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哈尔滨清代时的俄罗斯风情文化
哈尔滨清代时的俄罗斯风情文化在哈尔滨这座位于东北地区的城市里,有着一段独特的历史。
在清代时期,哈尔滨曾是中国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城市,这里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俄罗斯风情文化,对城市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满洲里的开埠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在清代初期,满洲里作为中俄边境的重要通道,开始有一些俄罗斯商人进入这里进行贸易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洲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贸易口岸,也吸引了许多俄罗斯人居住和经商。
这些来自俄罗斯的移民不仅带来了新的商品和商业机会,还带来了俄罗斯的风俗与文化。
在满洲里这个接连中俄两个国家的地方,俄罗斯风情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二、哈尔滨的建设与俄式建筑风格随着中国东北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哈尔滨逐渐崛起为一个重要的城市。
作为边境城市,哈尔滨受到了俄罗斯文化的深刻影响。
在哈尔滨的建设过程中,许多俄罗斯人参与了城市的规划与建筑工作,他们将俄罗斯建筑风格带入了哈尔滨。
哈尔滨的建筑群体中可以看到许多具有浓厚俄罗斯风情的建筑,如圣索菲亚教堂、俄罗斯风格的商业建筑等。
这些建筑物不仅美观大气,也赋予了哈尔滨独特的城市风貌。
三、俄式艺术与文化活动的传播随着俄罗斯人的逐渐增多,俄式艺术与文化活动也在哈尔滨得到了广泛传播。
哈尔滨成为了中国东北地区的文化中心之一,许多俄罗斯的文化表演、音乐会和舞蹈演出都在这里举行。
俄式艺术的传播不仅丰富了哈尔滨的文化生活,也培养了当地人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情文化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与传承。
四、俄罗斯风情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情文化对城市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俄罗斯风情文化丰富了哈尔滨的艺术与文化氛围,使这座城市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文化中心。
其次,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物赋予了哈尔滨独特的城市风貌,成为了城市最重要的文化遗产。
而且,俄罗斯的商业模式与理念也对当地的商业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哈尔滨中央大街欣赏俄式建筑和冰雕艺术
哈尔滨中央大街欣赏俄式建筑和冰雕艺术哈尔滨中央大街,作为哈尔滨市的一条知名街道,以其卓越的俄式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冰雕艺术而闻名于世。
这里汇集了众多的历史建筑和冰雕作品,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欣赏。
本文将为您介绍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俄式建筑和冰雕艺术,让您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俄式建筑的瑰宝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主要受到了俄罗斯的影响,保留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瑰宝。
这些建筑展现了欧洲建筑风格与东方文化的完美结合,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
在中央大街上,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是赫哲尔办公楼。
这座建筑高耸宏伟,采用了巴洛克建筑风格,以其雄伟的外观和精美的装饰而著名。
走进办公楼,您会发现内部同样充满了奢华和精致的装饰,比如挂画、雕刻和吊灯等等。
这座建筑不仅是哈尔滨的地标,也是一座艺术宝库,令人流连忘返。
除了赫哲尔办公楼,还有许多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俄式建筑。
比如松花江边的圣索菲亚教堂,这座东正教堂建于1907年,是哈尔滨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拜占庭式风格,它的中央尖顶和五个圆顶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此外,还有哈尔滨饭店,这座建于1906年的酒店以其精美华丽的装饰和浓郁的俄式建筑风格而闻名。
当您踏入这座酒店时,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二、冰雕艺术的魅力哈尔滨中央大街不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俄式建筑,还以其精美的冰雕艺术而著称。
每年的冬天,这里都会搭建起壮观的冰雪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中央大街上,您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冰雕作品,它们栩栩如生,根本分不清是真是假。
冰雕作品的种类繁多,涵盖了各种题材,比如人物雕塑、建筑模型、动物造型和抽象艺术等等。
您可以看到雄伟的城堡、身姿各异的动物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们都被冻结在冰雪中,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尤其是夜晚,当灯光照亮冰雕作品时,整个中央大街都变成了一个仙境,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在冰雕艺术节期间,还会有一系列的冰雕表演和冰雕比赛。
哈尔滨俄罗斯建筑调研报告
哈尔滨俄罗斯建筑调研报告本次对哈尔滨俄罗斯建筑进行调研,主要涵盖了基础设施、历史遗迹和现代建筑三个方面。
通过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收集,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哈尔滨的俄罗斯建筑在基础设施方面表现出色。
我们访问了哈尔滨中央大街,这是哈尔滨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俄罗斯风格建筑的集中地。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以欧洲风格为主,特点是高大而华丽,立面装饰细致精美。
不仅如此,这些建筑还经过了维护和修复,使之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此外,哈尔滨的城市规划和交通设施也相当完善,道路宽敞整洁,市区内的公共交通系统发达,方便了居民和游客的出行。
其次,哈尔滨的俄罗斯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遗迹。
我们参观了哈尔滨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这是哈尔滨市重要的历史标志之一。
纪念塔建于1908年,高50米,是仿照俄罗斯式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建。
它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哈尔滨历史文化的见证。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哈尔滨火车站,这座建于1903年的建筑也是哈尔滨的地标之一,呈现出浓郁的俄罗斯建筑风格。
这些历史遗迹不仅记录了哈尔滨曾经的辉煌历史,也为现代哈尔滨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哈尔滨的俄罗斯建筑也在现代建筑方面有所突破。
我们参观了哈尔滨的新一代商业中心——哈尔滨索菲亚广场,这是一个集购物、娱乐和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建筑群。
索菲亚广场采用了现代的建筑风格和装饰手法,同时融入了一些俄罗斯建筑元素,使其成为哈尔滨城市的新名片。
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理念,使索菲亚广场在不违背哈尔滨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的活力和时尚元素。
综上所述,哈尔滨的俄罗斯建筑在基础设施、历史遗迹和现代建筑方面都表现出色。
这些建筑不仅是哈尔滨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哈尔滨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相信哈尔滨的俄罗斯建筑会继续展现出新的魅力和活力。
哈尔滨建筑风格分析
探寻:哈尔滨的灵魂——那些风格迥异的建筑记得张抗抗说,城市的标识是树,那么,城市的灵魂大概就是那些见证着历史,见证着变迁的建筑了吧。
他们总是静静伫立在城市之中,或沐浴在阳光里,或覆盖在大雪下。
他们,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他们,融入我们的记忆中,他们,代表着城市的性格,像湘西小镇的古朴,像北京城的庄严,像香港的繁华,像西藏的壮观……而哈尔滨,在我的记忆中永远与那优美的穹顶,那曲折的回廊,那华丽的天花板,那凝重的大理石联系在一起。
这里,一个静谧又亲切的地方……哈尔滨的建筑风格多样又统一,就像这座城市本身,富有包容性,却又不失个性与细节。
这里有拜占庭式建筑、阿拉伯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俄罗斯风格建筑、折衷主义建筑、文艺复兴式建筑、新艺术运动建筑……每一种都独具特色,为城市增添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氛围。
(一)拜占庭式建筑圣索菲亚教堂作为哈尔滨地标性建筑的圣索菲亚教堂就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圣索菲亚教堂建于1907年,是由沙俄侵略者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而建造的东正教堂,经过1912和1996年的两次修整,现作为建筑博物馆,成了哈尔滨独具特色的一处景观,是市民和国内外游人欣赏建筑艺术和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圣索菲亚教堂具有浓厚的拜占庭风格,教堂是洋葱头式典型的俄罗斯建筑的屋面形式,整体造型中心突出,蓬顶以主穹顶为轴心,分布于主穹顶的前后左右四个帐篷大小不一,与主穹顶形成了主从结构。
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
教堂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色彩庄重统一,细部饰以欧式风格的雕塑与壁画,别具匠心。
圣索菲亚教堂总会给带人们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巨大的穹顶与蓝天相呼应,顶尖金色的十字架在阳光下格外夺目,成群的白鸽时而从教堂顶端展翅飞过,时而休憩在房顶屋檐上,为庄重的教堂增添生机与活力。
圣母守护教堂(中华东正教会哈尔滨教会)圣母守护教堂始建于1922年,原为木结构大教堂。
1930年春,重修改建为砖石结构。
教堂平面呈十字形,体现出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俄罗斯风情哈尔滨索菲亚教堂
俄罗斯风情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上,是一座以俄罗斯建筑风格为主的东正教堂,也是哈尔滨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索菲亚教堂的建造既承载了历史的沉淀,又展示了中俄两国文化的交融,成为了中俄友谊的象征。
索菲亚教堂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伊万大帝钟楼,充满了浓郁的俄罗斯风情。
教堂外墙以红色和黄色相间的砖块砌成,屋顶则采用铜质材料,经过岁月的洗刷,如今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古朴美。
每到夜晚,索菲亚教堂会被柔和的灯光照亮,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教堂的塔楼上装饰着十字架,它们象征着信仰和希望,也成为了哈尔滨市的地标之一。
走进索菲亚教堂内部,可以看到精美的壁画和彩色玻璃窗。
这些壁画描绘了基督教经典故事和圣经中的人物,寓意着信仰和神圣。
玻璃窗则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将阳光折射成绚丽多彩的光线,让整个教堂充满神秘和宁静的氛围。
在教堂内部,还有一个中央圣堂供信徒们举行宗教仪式和祈祷,每天都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参与。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当时是为了满足当地的俄籍居民的宗教需要而建造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堂在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得以修复和保护,成为了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如今,索菲亚教堂已经成为了中俄友好交流活动的重要地点,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朝圣者前来参观,感受文化的交融。
除了作为宗教场所外,索菲亚教堂还承担了文化和艺术交流的重要角色。
教堂会定期举办音乐会和艺术展览,为当地居民和游客们提供了欣赏艺术和享受音乐的机会。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哈尔滨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索菲亚教堂的存在不仅代表着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展示了哈尔滨作为中俄友好城市的重要地位。
教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了哈尔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中俄两国友谊的发展,也让人们更加珍视和传承文化遗产。
总结起来,俄罗斯风情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一座独特的建筑,它既展现了俄罗斯建筑风格的魅力,又承载着中俄友谊的深厚情谊。
哈尔滨的俄式建筑风格
◦出类拔萃哈尔滨的俄式建筑风格尹春雪(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要:哈尔滨是黑龙江省会城市,在地理位置上与俄罗斯非常近,长期受到他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俄式建筑。
正因如此,哈尔滨被世界所熟知,并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加强对哈尔滨俄式建筑风格的分析,能够了解其形成背景、风格,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俄式建筑风格。
本文从俄罗斯建筑风格形成背景入手,着重描述哈尔滨近代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风格.关键词:哈尔滨;建筑风格;我罗斯一、 俄式建筑风格在哈尔滨形成的历史背景哈尔滨至今为止,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了,与中国传统城市相比,它经历了与之风格不同的文化洗礼。
百余年前,沙皇俄国进犯我国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条约中,俄方要求修建中东铁路,其意在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
作为中东铁路中心的哈尔滨自然成为受俄罗斯影响最大的城市。
一百年前,欧洲移民不断涌入哈尔滨,他们在移民哈尔滨的同时也将自身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传入中国,与哈尔滨的中国文化融会贯通,使哈尔滨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最具有异国风情的现代化都市。
而在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对哈尔滨城市建筑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城市建筑是城市面貌最直接的体现。
在这短短的一百年间,哈尔滨聚集了多种欧洲前沿的建筑风格,在与自身的建筑风格相互协调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完善,使其符合中国的建筑特点,又不失异国风情的艺术气息。
可以说,欧洲的建筑风格为哈尔滨带来了建筑设计灵感。
为 了让哈尔滨成为了一座特殊的历史名城,为其独树一帜的发展创造条件,中国政府做出了许多努力。
俄式建筑风格在哈尔滨独具一格。
在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建筑中,有俄罗斯式建筑、俄罗斯化的巴洛克建筑和俄罗斯木结构建筑等等。
二、 近代哈尔滨典型的俄式建筑风格(一) 哈尔滨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新艺术运动在19世纪80年代产生于比利时,其艺术形式是:努力摆脱古典传统形式,大力推崇现代化建筑,力图避免传统形式对现代化建筑的束缚,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和谐的状态。
俄罗斯建筑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石璇
俄罗斯建筑文化对哈尔滨的影响石璇发布时间:2021-08-10T06:58:45.28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5期作者:石璇[导读] 哈尔滨是1898年由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而兴建的一座新型城市。
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俄罗斯民族传统建筑文化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7100摘要:哈尔滨是1898年由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而兴建的一座新型城市。
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俄罗斯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西方新旧思潮建筑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哈尔滨温和碰撞,交融共生,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建筑文化。
拟从俄罗斯建筑文化对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的影响进行全面探讨。
关键词:俄罗斯;城市;建筑文化;街道一、历史背景哈尔滨原名阿勒锦,清代称为哈拉宾,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
它的城市建筑、商业和贸易的兴盛,却与一个多世纪之前直至20世纪上半叶,大量俄籍犹太人、波兰人与俄罗斯贵族的到来有着密切的关联。
百多年前俄国铺就的中东铁路带来大量了俄国移民,而接受了四海飘雨和八面来风的洗礼,并在洗礼中形成了不同于中国传统城市的别样风格。
百年之后,历史为这座城市积淀下来的,是大街小巷上众多的建筑精品。
多国移民的聚集,带来了多样的文化,也造就了城市建筑的多样化。
仿巴洛克建筑、仿古典主义复兴建筑等众多折中主义建筑,俄罗斯建筑,新艺术运动建筑等三大建筑风格,在哈尔滨崛起。
当欧洲、俄罗斯与日本等多种文明,与中国东北边地文化的混合、交融、碰撞,历经一个世纪后,哈尔滨所收获的文化结晶与果实中,俄罗斯建筑文化始终从中呈现出一条清晰而鲜明的脉络,成为这座城市建筑的基调。
百年风雨后,哈尔滨已成为现代化大都市,但城市的风貌始终未改,人们仍然可以轻易地从它身上看到莫斯科绰约的身影并感受到俄罗斯文化精华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城市规划与建筑两个方面探究俄罗斯人民曾带给这座城市的影响。
二、城市规划1899年,俄罗斯工程师A·K列夫捷耶夫主持哈尔滨新城规划。
哈尔滨中央大街保留完好的俄式建筑风格
哈尔滨中央大街保留完好的俄式建筑风格哈尔滨中央大街是中国哈尔滨市独具特色的一条街道,位于该市市区的中轴线上。
该街道以其保留完好的俄式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俄式建筑风格进行深入探讨。
一、俄式建筑风格的由来俄式建筑风格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哈尔滨地区大量涌入了外来的俄罗斯移民。
这些移民带来了丰富的俄罗斯文化和建筑风格,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建筑。
而中央大街成为了这一建筑风格展示的代表。
二、俄式建筑风格的特点1. 艳丽的外立面:俄式建筑通常采用鲜艳的颜色,如红、蓝、绿等,使建筑物在白雪覆盖的哈尔滨冬季显得格外醒目。
2. 拱形窗户和雕花:俄式建筑常使用拱形窗户,并在窗框和立柱上使用精美的雕花,增加了建筑的装饰性。
3. 欧洲式屋顶和尖顶尖塔:俄式建筑通常采用欧洲式的屋顶设计,使建筑物显得更具特色。
同时,尖塔被用于提升建筑的整体效果。
4. 对称性和比例感:俄式建筑注重对称性和比例感,使建筑物看起来更加均衡和谐。
三、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俄式建筑风格1. 地标性建筑物:中央大街上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俄式建筑,如大剧院、工艺品厅等,这些建筑无一不展示了俄式建筑的典型风格。
2. 保留原貌:哈尔滨市政府通过多年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中央大街的俄式建筑保持原貌。
这些建筑物不仅作为历史的见证,也成为了游客体验哈尔滨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3. 建筑色彩:在中央大街上,俄式建筑的色彩丰富多样,从明亮的红色到深沉的棕色,每座建筑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4. 合理修缮:中央大街的俄式建筑经过精细的修缮,使其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也加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性。
四、俄式建筑风格的意义1. 建筑文化遗产:中央大街上保留完好的俄式建筑体现了哈尔滨历史的一部分,是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旅游吸引力:俄式建筑为中央大街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独特的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建筑探秘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建筑探秘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独特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之一。
它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中央大街,是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秘索菲亚教堂的建筑风格、历史背景以及其对当地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一、建筑风格索菲亚教堂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建筑风格教堂,灵感来自于俄罗斯莫斯科的圣瓦西里大教堂。
整座教堂采用白色外墙,红色和绿色的穹顶,构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
教堂的正面有一座独特的钟楼,钟楼上装饰着十字架和东正教教义中的各种图案。
教堂的内部设计精美绝伦,采用了丰富的壁画和雕塑。
主教座位位于教堂的正中央,四周是排列整齐的长椅供信徒们祈祷。
墙壁和天花板上的壁画描绘了宗教场景和圣经故事,给人一种神秘、庄严的感觉。
整个教堂散发着一种虔诚、宁静的氛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和观赏。
二、历史背景索菲亚教堂建于东正教传教士在19世纪末期来到哈尔滨时。
当时的哈尔滨正逐渐发展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东正教传教士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教堂,展示其宗教文化和价值观。
经过多年的建设,教堂于1907年正式落成,成为了当时哈尔滨最大的教堂。
然而,在中国的历史变动中,索菲亚教堂也经历了一些曲折的命运。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被关闭并用作仓库。
直到1985年,随着封建思想观念的改变,教堂得以重新开放,并逐渐恢复了它的宗教功能。
如今,索菲亚教堂成为了当地居民的宗教中心,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三、重要意义索菲亚教堂作为哈尔滨市的标志性建筑,不仅具有艺术和宗教价值,还承载着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首先,它是中俄文化交流的见证。
建造索菲亚教堂的东正教传教士来自俄罗斯,他们将自己的宗教信仰带到了中国。
教堂的存在代表了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的历史。
其次,教堂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元素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了东正教教义和艺术。
无论是从建筑结构还是壁画雕塑,教堂都展示了拜占庭风格的精髓和东正教信仰的特点。
这对于加深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起着重要作用。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哈尔滨,作为中国北方的一座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着丰富的建筑遗产。
哈尔滨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是当地最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之一。
这种风格独特而典雅,成为了哈尔滨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本文将从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特征入手,进行浅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种独特的建筑艺术。
一、建筑外观上体现的荷兰和俄罗斯特色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外观格外引人注目,其特色之一便是在保持巴洛克建筑风格的融入了荷兰和俄罗斯的特色元素。
这种融合体现在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建筑构造以及装饰细节上。
在外立面设计上,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多采用立面对称的设计,像素心形窗、飞檐、拱券、钟楼等特色元素相得益彰,多为欧洲巴洛克式的图案,但在细节上增加了一些荷兰和俄罗斯特色的装饰。
在装饰细节上出现了一些荷兰风车、俄罗斯教堂样式的图案,使得建筑外观既具有巴洛克的奢华和华丽,同时又能展现出荷兰和俄罗斯的独特气息。
二、建筑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上的独特设计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建筑内部,结构设计上多采用了巴洛克建筑的对称布局和曲线构造,营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空间效果。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内部的结构设计体现出了对称布局的特点,大厅、走廊、楼梯等布局匀称,体现出了巴洛克建筑的奢华和庄严。
这种对称布局也让建筑内部显得规整美观,给人以舒适和宽敞的感觉。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内部的曲线构造也是其独特之处。
曲线构造不仅能够增加建筑内部的虚实对比,也体现了建筑内部的立体美感。
这种曲线构造多表现在门窗、天花板、楼梯等部分,使得建筑内部更显得华丽而丰富。
三、建筑装饰上体现的中西合璧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的装饰风格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建筑装饰上,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充分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为建筑增添了不少魅力。
在建筑装饰上,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多采用了欧洲巴洛克式的浮雕、壁画、瓷砖等装饰方式,并在其中加入了一些中国传统的图案和装饰元素,比如龙、凤、云纹等。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俄式建筑的瑰宝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俄式建筑的瑰宝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一座独特而美丽的建筑,它展示了俄式建筑的瑰宝。
教堂位于中国哈尔滨市区,是该市最早的一座东正教堂,也是该市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
索菲亚教堂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独具特色,呈现出浓郁的俄罗斯文化和宗教氛围。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装饰艺术和历史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的独特魅力。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的建筑风格充满了浓郁的俄罗斯特色。
教堂的整体设计采用了典型的俄式建筑风格,建筑物由五个金色圆顶构成,每个圆顶都覆盖着金镶玻璃。
这种设计在东正教堂中很常见,象征着宗教的庄严和崇高。
教堂的外墙采用红砖和花岗岩砌成,结构坚固稳定。
整个建筑呈现出优美的比例和协调的造型,给人一种宏伟而庄严的感觉。
同时,教堂周围种植的花草树木也增添了一分生机和美丽。
教堂的装饰艺术更是精美绝伦。
教堂内部以红色和金色为主调,墙壁上覆盖着许多精心绘制的壁画,描绘了圣经故事和宗教图案。
这些壁画色彩鲜艳,构图精美,富有浓厚的宗教意味,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教堂的天花板上悬挂着精美的吊灯,灯光昏暗而柔和,在烛光的映照下,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宁静的氛围。
此外,教堂内还供奉着许多雕塑和宝物,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彰显了教堂的文化历史和宗教意义。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该教堂建于1907年,是俄罗斯贵族为了纪念亡故的女儿而捐赠的。
当时,哈尔滨作为一个重要的俄罗斯移民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俄罗斯人来此定居和发展。
索菲亚教堂的建成为当地的东正教信仰提供了一个重要场所,并成为当地俄罗斯社区的核心。
在哈尔滨的历史上,索菲亚教堂见证了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总结起来,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以其浓郁的俄罗斯风格、精美的装饰艺术和重要的历史意义,成为了哈尔滨市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展现了俄式建筑的瑰宝,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这座教堂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一座文化遗产,见证着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哈尔滨俄式建筑
哈尔滨俄式建筑哈尔滨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其中,哈尔滨的俄式建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优雅的外观成为了哈尔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俄式建筑。
俄式建筑是指以俄罗斯传统建筑风格为主要特征的建筑形式。
哈尔滨成立于19世纪末,是由俄国人建立的,因此在城市的建设和规划中,俄式建筑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哈尔滨的街道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俄式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的外观都非常漂亮,以砖石和木材为主要建造材料。
它们通常都有浅色的外墙和尖顶屋顶,富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这些建筑物的设计和装饰充满了艺术氛围,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其中,最著名的俄式建筑当数哈尔滨中央大街的欧洲风情街区。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俄式建筑,成为哈尔滨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漫步,欣赏建筑物的美丽。
无论是不大的小酒吧还是庄重的宫殿,每个建筑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这些建筑物不仅展示了俄国建筑的精髓,同时也记录了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历史。
除了欧洲风情街区,还有许多其他的俄式建筑物值得一提。
比如,松花江畔的松花江风景区内就有一大片俄式建筑,远处的教堂和别墅在夕阳的照耀下格外壮丽。
另外还有达四路植物园内的俄式之眼等等。
这些建筑物组成了哈尔滨特色的建筑风景,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美丽的外观,俄式建筑还有一定的实用性。
由于哈尔滨冬季寒冷,俄式建筑在保暖方面做得非常好。
它们通常有较厚的外墙和窗户,以保持室内的温暖。
同时,这些建筑还通常有大量的壁炉和地暖设备,提供足够的热量。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哈尔滨人对俄式建筑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哈尔滨的俄式建筑是该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建筑物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优雅的外观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不仅如此,俄式建筑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成为哈尔滨冬季寒冷地区建筑设计的借鉴。
对于哈尔滨来说,俄式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记忆。
基于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的俄罗斯建筑风格特征研究
基于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的俄罗斯建筑风格特征研究摘要:近代哈尔滨是在沙俄帝国主义所经营起来的,所以许多的建筑设计都是在俄罗斯建筑师的主持下完成,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作为近代哈尔滨住宅体系的代表,其具有十分鲜明的俄罗斯民族传统风格特征。
这些建筑师不但将俄罗斯民族传统风格的装饰体系移植到哈尔滨,同时也将俄罗斯传统建筑思想及基本的建筑形态融入近代哈尔滨的城市建设中,无论是从建筑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建筑色彩以及建筑装饰都渗透着浓郁的俄罗斯民族传统建筑风格。
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正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历史遗产,其丰富的建筑形态给人无限视觉享受。
关键词:俄罗斯建筑风格;建筑构件;建筑细部1897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开启了哈尔滨城市的现代转型,同时也传入了多个民族和多个时代的建筑文化及建筑风格,由此形成了独具艺术特色的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
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是近代哈尔滨建筑遗产中的一朵奇葩,也是近代哈尔滨建筑特色的缩影。
俄罗斯风格的中东铁路职工住宅呈现片区性的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哈尔滨南岗区的西大直街、北京街、公司街、耀景街、花园街上,这些住宅都有统一的建筑标准,统一的建筑特征,具有很强的整体性。
一、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的建筑类型著名现代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认为建筑风格是一种和谐的原则,它能够赋予一个时代的作品以生命,它是一种具有个性的灵魂。
建筑风格也可以被描述为一类建筑形式的荟萃,这些形式都具有许多的相似,例如同一历史时期,类似的形态要素等[40]。
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中俄罗斯传统民族风格类型,从建筑设计理念的角度是对俄罗斯民族传统建筑形态的模仿与引用,从情感的角度是当时俄罗斯殖民者对自己本国的民族文化的自豪与怀念情怀,同时也给哈尔滨带来了浓郁的异国情调。
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建筑风格的样式源于外来文化的移植,同时这些风格主要是靠俄罗斯建筑师引入的,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中介的转型,所以在传统俄罗斯风格下还结合了哈尔滨的地域特点、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从而形成独特的建筑空间与建筑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于一定的政治原因, 由于地处中东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 哈尔滨也因此吸纳了大量俄罗斯侨民的涌入,他们充斥着城市的 大街小巷, 沙俄统治者为了教化身处异国他乡的俄罗斯民众,以 减少俄侨的思念故乡之情,淡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进行 了城市建筑规划的改造。在城市建筑构造上,设计者大都采用以 尖塔、穹顶、帐篷顶、倒悬卷脚、雕花装饰等俄罗斯传统设计手 法。可以说,这在一定意义上奠定了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整体风 貌。
艺术论坛
★本文系黑龙江省文化厅科研项目,项目名称:哈尔滨地域文化及建筑风格研究,项目编号:省艺科立字【2008】35 号
对哈尔滨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探索与思考
高天宝
摘 要: 哈尔滨作为近代新兴的城市,因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及复杂的时代性,在俄罗斯文化的熏陶下,早已 烙下了其异国情调的深深印记。如今,经过了世纪的融合,积淀了哈尔滨这座具有独特俄式建筑风 格的大都市,塑造了哈尔滨地域建筑的独特魅力。本文以建筑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为着眼点,介 绍了哈尔滨城市风貌的起源、俄式建筑的盛行及各具特色的俄罗斯建筑风格,进而阐述对哈尔滨 俄式建筑风格的思考。
该教堂为典型的俄罗斯木构建筑,是一座古典哥特式的教堂 建筑,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间建筑色彩。教堂内部为巨大的穹顶 空间,外部采用俄罗斯民间木结构帐篷顶的传统形式。整体以典 型的井干式木结构著称,整齐的圆木相互咬合,凸显出结构形式 的清晰,透出整个建筑的粗犷豪放的气质。入口处配以双向室外 的木楼梯及双坡尖拱顶篷, 同时赋予精美的山花板雕刻加以装 饰,美轮美奂。直入云霄的八面体帐篷,配以高低错落的“洋葱头” 式穹顶,错落有致,富有动感,如此构造使整个建筑造型完美匀称, 构成了整座教堂建筑的和谐美的建筑风格。
关键词:哈尔滨地域文化 建筑风格 俄罗斯建筑
城市建筑作为一种构筑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建筑本身所 特有的艺术风格,同时又是地域文化的一面折射镜,反映着一个 国家和地区特有的城市风貌。作为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 附属品,其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 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正如柯布西埃曾经说过“城市本身就是一 座建筑。”通过解读不同的地域建筑风格,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一 座城市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同样,城市的建筑风格在很大程度上 也决定着一座城市的特色地域文化风貌,在一定意义上说,一种 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其特有的地域文化有着最为直接的关联。两 者相辅相成,相濡以沫。
参考文献: [1] 聂 云 凌 . 哈 尔 滨 保 护 建 筑 [M]. 哈 尔 滨 :黑 龙 江 人 民 出 版 社 , 2005. [2] 石方. 中东铁路的修筑对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 响[J].学习与探索,1995(4).
作者单位:哈尔滨的美誉。 2.哈尔滨俄式建筑风格的成因 哈尔滨城市建设史百年之久,今天已发展成为具有独特俄罗
斯建筑风格的瑰丽城市,深感欣慰和自豪。其俄式建筑风格的形 成应该说是与中东铁路的修筑有很大关联的。中东铁路修筑前 的哈尔滨百业待兴,城市建设更是无从谈起。随着 1898 年俄中东 铁路的修筑,也揭开了哈尔滨城市建筑的序幕。
定着时代的特色风貌。因而,在发展城市的时候,要找到 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从而让世人更为深入地去解读这 座城市。社会在进步,历史在传承。而作为城市文化标 志的建筑,其所代表的历史文化遗存,是不可再生、不可 替代的第一珍贵资源。因而也必然有所保留,在传承中 得以发展, 从而彰显哈尔滨特有的俄罗斯建筑艺术风 貌。
一、哈尔滨城市风貌起源及俄式建筑的盛行 1.哈尔滨城市风貌的形成 纵观哈尔滨的城市发展,可以说,早期的哈尔滨只不过是依 傍在松花江旁,由少数渔民、手艺人、农民组成的小渔村。随着 1896 年《中俄密约》的签署,俄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 路的特权,并以哈尔滨为中心,分东、西、南三线六端相向展开,一 时间,大批俄国人迅速聚集到此,他们在这里大兴土木,开始了一 定规模的城市基建活动,昔日的哈尔滨也因此由一个边陲小渔村 发展成为了一座名噪一时的大都市。可以说,这一切的演变也为 这座城市今天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动因,大批俄国移民涌入哈尔 滨这片沃土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丰富的俄罗斯文化。如今,随着 世纪的交替,哈尔滨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留有俄罗斯文化 的特色,其中,特别是在哈尔滨的地域建筑上,也大都延续着俄式 建筑的特点,她们相得益彰,共同铸就了哈尔滨城市的俄文化风
此外,宗教因素也是不可避免的,东正教作为俄罗斯的国教, 对建筑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东正教随 着沙皇俄国对中国侵略和扩张而传入到哈尔滨,特别是在俄国十 月革命胜利后,有大批沙俄逃亡到哈尔滨,他们把宗教作为其精 神食粮,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大批教堂建筑也因此建立起 来。教堂建筑的出现,也给北国江城增添了新景,她有别于东方建 筑的造型,给人以新意,突出的穹顶的设计,主要以“洋葱头”式和 “帐蓬式”为主,前者硕大饱满,浑厚圆润;后者挺拔峭立,直冲云 天。两者或单或合,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俄罗斯建筑的艺术造型。这 在一定程度上也塑造了哈尔滨宗教建筑的整体风格样式。
·10·
艺术研究
最具俄罗斯特点的代表性建筑形式为木构建筑,砖木结构建筑。 1.木结构建筑风格 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 圣·尼古拉教堂,俗称“喇嘛台”(原址位于哈尔滨秦家岗中心
广场,即现在的哈尔滨南岗区的红博广场)。教堂建于 1900 年,由 著名的俄建筑师鲍达雷夫斯基设计,后以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 命名,故名“圣·尼古拉”。
2.砖木结构建筑风格 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道里区透笼街 1 号)。原为沙俄 军队步兵旅的随军教堂,后将其捐赠给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其 教堂始建于 1907 年,堪称为哈尔滨地标性的建筑,是哈尔滨城市 的象征,现为哈尔滨建筑艺术博物馆。 该教堂由当时俄罗斯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为当时远东地 区最大的砖木结构的大教堂。其建筑平面是东西向分布,呈拉丁 十字式对称布局。主体全部为清水红砖结构,底部为一人多高的 花岗岩底座,设计雄伟厚重,教堂上部为一个巨大的洋葱头式大 穹顶,四周配以四个大小不等的帐蓬冠小洋葱头穹顶,加之独特 的拱券式造型,可以说,是深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的俄罗斯东 正教教堂建筑。 三、对哈尔滨俄式建筑风格的思考 建筑是首凝固的诗,被视为天人合一的一种感应,因为她好 似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地域背景影响下的城市文化特征,反映 着时代发展脉络。如今,许多城市为了更好地融入国际化发展的 时代进程,在进行着大刀阔斧的城市基建,建筑风格日趋多样化, 这在一定意义上也突显出城市发展建设的弊端,一时间,许多赋 予了独特地域特色的原有城市建筑风格也悄然逝去,城市文化更
2.体现地域风格性 每座建筑都是构成一座城市的细胞,特别是代表性的地域建 筑,往往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地域风貌,哈尔滨,一座深受俄文化影 响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其地域特色浓郁,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基 建的进行,城市地域风格一时间失去了原有色彩,大规模的整修 翻新使哈尔滨蒙上了不伦不类的建筑风貌, 单凭几处像圣·索菲 亚教堂、江畔餐厅这样的代表哈尔滨俄式风格的建筑典范,更不 能形成一种地域建筑风格, 这不乏使人想起像北京的四合院、东 北大院、云南丽江的三坊一照壁这样的传统院落建筑风格,由于 这些传统风格具有广泛的地域分布,延续上百年时间,所以才堪 称为“院落风格”。因而,在哈尔滨城市建筑规划上,应更多的考虑 到俄罗斯建筑风格沿袭,从而进一步体现哈尔滨地域建筑的风格 性,以其独特的俄式建筑语言谱写浓郁的哈尔滨俄式地域建筑的 特色风貌。 3.彰显时代互融性 社会的进步是一种文明的象征,更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带有 各式大大小小的“洋葱头”式和“帐蓬式”的城市建筑语言,诠释着 其独特的地域建筑风貌,可以说,她是在传承一种社会文明、解读 着一段历史、记载着城市发展的兴衰与荣辱。哈尔滨作为发展中 的大都市,在各种社会文明不断交融的今天,各式俄罗斯建筑语 言也应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整合、交融,从而彰显俄式建筑艺术的 博大精深,推动哈尔滨俄建筑的未来发展。 四、结语 城市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城市的建筑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
如今,经过世纪的变迁,各式带有俄建筑风格特点的建筑群 在哈尔滨这座城市随处可见,她们大都以拜占庭风格的“洋葱头” 式和“帐蓬式”为代表,配以淡雅的米黄色、奶油色、浅茶色等色调 为城市建筑的统一基调, 将这座城市装点得异常和谐、典雅、庄 重,突显着哈尔滨这座城市浓郁的俄罗斯建筑风貌。
二、哈尔滨独特的俄罗斯建筑风格 哈尔滨的俄式建筑风格各异,其建筑形式也不尽相同,其中
是不复存在,这不乏使人有了一些思考。 1.弘扬历史文化性 个性特色让人记忆,历史文化让人迷醉。对于哈尔滨这样一
个较多融入俄罗斯建筑风格语言的城市来说,更是令人神迷和向 往的。今日的哈尔滨随着城市现代化规模的不断壮大,城市中随 处可见的幢幢高层建筑充斥着各式历史建筑,动摇了其城市文化 的根基。可以说历史建筑具有种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纵观 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历史, 可以说她有别于中国传统城市的发展, 是在很多的俄外域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在城市发展的 同时,应更多的关注历史建筑的保护、文化的传承等因素的作用, 弘扬其特有文化内涵,城市建筑风格上则更多地使用俄罗斯建筑 语言,统筹发展,从而弘扬哈尔滨独特的俄罗斯建筑文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