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尔森的逻辑

许多经济学家将奥尔森看成是单一观念的思想者,认为其提供的理论模型和解释太过于单一了,而且对经济学的贡献还不如再其他领域的贡献大。我想,者多少是因为它一生致力于研究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不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圈子”里的缘故吧。

正如张宇燕教授在《权力与繁荣》里所说的,奥尔森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同时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他一生提出了诸多问题,它正是在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构建了自己的理论大厦。

它主要提出了一下三个问题,第一,,对集团成员有共同利益的集体行动为何难以达成?第二,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三,为什么有些国家贫困而有些国家繁荣?他一生致力于回答这三个问题,这也就是他的三本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的兴衰》、《权力与繁荣》所要探讨和回答的主要内容。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其理论大厦的基础,是其他理论的立论之基;《国家的兴衰》是其理论的主干,因为对国家兴衰的原因的探寻是他著书立作的主要目的,而《权力与繁荣》则是对其理论的延伸和进一步发展,作者再这本著作中进一步解释和探寻国家繁荣和贫困的原因。

因为《国家的兴衰》在他的著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且作者特意在此书的第二章重述了《集体行动的逻辑》的主要内容,因此我将首先从本书开始,将这三本书的内容串联起来。

一、提出的问题、答案的标准、理论的基础

作者在《国家的兴衰》中首先对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力进行了讨论。现在经济学受到广泛质疑的情况下,一些人声称将现有的经济理论进行扩展就可以解释“滞涨”和经济增长率下降等诸多问题。事实上,经济学的改进和扩展确实是比较普遍的,者当然会有助于解释一些问题,但是还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作者说:“我很喜欢引用牛顿的说法,即如果比他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此,当今的经济学家就有一个高的出发点,站在斯密、李嘉图、穆勒、马克思、马歇尔、凯恩斯的“肩膀上”可谓是高起点了,但是为什么还是没有预测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现实呢?那是因为他们将眼界只限于经济学领域,只看眼前的现象,没有考察一下其他学科领域。

(一)问题的提出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度辉煌的文明和帝国衰落了,落后蒙昧的民族却创造了巨额的财富和伟大的文明,这有什么内在的原因吗?作者没有追溯历史,他只是将时间限定在二战之后的经济史,以此来探讨国家的兴衰。

作者首先列举了二战后的出现的诸多问题,主要有:

1.1959年,德、法、意、荷、比、卢六国建立了共同市场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增长,其中的原因是本书的一个问题之一。

2.美、英、日本三国在19世纪取得的经济增长成就为何如此突出?

3.为什么非自愿失业会发生?

4.什么社会可以称为“头重脚轻”的社会?

5.是什么因素使得某个国家或某个时期的阶级结构比其他国家或其他时期更稳固,更重要?因为它涉及了某个社会结构的排他性和障碍性。

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只是特定解释,不充分,这是因为对更广泛的数据和

经验是不可检验的,然而,只有当更广范围的现象得到精确解释时,才存在真正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作者认为,好的理论必须同时具备简洁和权威,准确也是必须的要求,而作者就将构建这样的一种理论,它虽然简洁,却可以解释广泛的事实。

在本书的第二章,作者重述了《集体行动的逻辑》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复述比较简洁,我在此将细致的解读它。

(二)、《集体行动的逻辑》

这本书属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范畴,而公共选择理论则关注非市场决策问题,或是说集体行动的问题,作者一生也致力于公共产品的研究,此书了奠定了他在这个领域的地位。

研究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就绕不开“搭便车”行为,也绕不开集体行动的动力问题,作者再理性人假定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对策,就是选择性激励的措施。事实上,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中,外部性和公共选择的研究是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的,但是这两个问题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行为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对市场活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论是,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和采取行动实现自己的集体利益;有选择性激励的集团比没有这种激励的集团更容易组织和采取集体行动;大型压力集团的力量是它们其他活动的副产品。美国的华尔街,是这种“小集团”的活跃之地,包括华盛顿的游说集团,都是这种小集团。包括我国的商会等等,也是容易组织和行动的小集团。

1.基本的逻辑和概念的解释

传统理论认为,有共同利益的个人通常总是试图增进那些利益,其思想基础是,集团在必要时会采取行动以增进他们的共同利益或目标(以个人理性为基础)。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或除非存在强制或某些特殊手段使个人按共同利益行事。否则,理性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去实现它们的共同利益,但是小集团除外。

这首先要分析组织,因为组织是实现个人利益的重要渠道。一般认为,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增进其成员的利益,而且大多是共同利益。这就涉及到成本收益分析,一个理性的人必然计算成本收益比。理性的个人是否会积极参加集体活行动,以后再论述。提供公共物品被认为是组织的主要职能,那什么是公共物品呢?任何物品,如果一个集团X1,……,Xi,……,Xn中的任何个人Xi能够消费它,它就不能不被那一集团中的其他人消费。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不管他是否承担了相应的成本,都可以消费这种物品。

是不是无论集团大小,都会提供一定量的集体物品呢?需要对此作进一步的考察。存在这样一种特殊情况,即存在一定量的集体物品,获得它的收益远大于成本,某个人即使承担全部成本也可以从中受益,这样就可以假设这种集体物品会被提供。这对于大小集团是否都适用呢?作者通过经济学公式的技术性概述得出结论,事实是只有小集团才适用。小集团不靠强制就可以通过自发、自利的方式提供集体物品,但是不会达到最优水平。随着集团的增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越来越低于最优水平。简言之,集团越大,就越不可能去增进他们的共同利益。

之所以大集团不会自动增进它们的利益,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个人获得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少;(2)集团越大,就越不可能出现帮助获得集体物品的卖方垄断寡头的相互作用;(3)集团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