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智慧树知到《旅游学概论》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旅游学概论》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旅游学概论》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旅游学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 )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也是一个国际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

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业D:旅行社正确答案:旅游资源2、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与旅游有关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是( )。

A:万国邮政联盟B:世界旅游组织C:联合国D:欧洲共同体正确答案:联合国4、世界旅游日是每年的5月19日( )。

A:对B:错正确答案:错5、古代探险旅行的代表人物是( )。

A:麦哲伦B:李白C:徐霞客D:鉴真正确答案:徐霞客第二章1、关于旅游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旅游是人们离开其惯常环境,到异国他乡的访问活动。

B:旅游是人们前往旅游目的地,并在那里进行有别于长期居住的短暂停留的访问活动。

C:旅游活动具有异地性与暂时性。

D:旅游活动中也可以从事赚钱。

正确答案:旅游是人们离开其惯常环境,到异国他乡的访问活动。

,旅游是人们前往旅游目的地,并在那里进行有别于长期居住的短暂停留的访问活动。

,旅游活动具有异地性与暂时性。

2、旅游活动按照活动的组织形式划分,可以分为( )。

A:团体旅游B:国际旅游C:国内旅游D:散客旅游正确答案:团体旅游,散客旅游3、旅游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

A:普及型B:地理集中性C:季节性D:成长性正确答案:普及型,地理集中性,季节性,成长性4、1937 年由临时国际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提出的。

该委员会把旅游者定义为“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访问旅行超过 12 小时的人”。

A:对B:错正确答案:错5、以下几种人( )属于国际旅游者。

A:为寻求娱乐、消遣或健康、家庭等原因而进行旅行的人。

B:为出席会议或作为任何种类诸如科学、管理、外交、宗教、体育等的代表而旅行的人。

C:为商业原因而旅行的人。

D:寄宿在校的学生。

正确答案:为寻求娱乐、消遣或健康、家庭等原因而进行旅行的人。

,为出席会议或作为任何种类诸如科学、管理、外交、宗教、体育等的代表而旅行的人。

《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

《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

《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5为单选;6----10为多选)1、采猎生产活动受________的影响最直接。

A、社会生活B、自然环境C、经济条件D、人类意识2、__________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A、农民B、人工业者C、牧民D、商人3、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__________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4、以下属于旅游的是________A、远古人狩猎迁徙B、乞丐沿途要饭C、帝王巡游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5、_______近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一项经济产业。

A、19世纪上半叶B、19世纪下半叶C、20世纪初D、二战后6、旅游活动追求的精神上的愉快感受包括________A、人身的自由感B、精神上的解放感C、选定需要的满足感D、人生的幸福感7、以下能说明旅游具有季节性特点的有________A、暑假学校组织老师去旅游B、国庆假期为称为“黄金周”C、旅游者出游随季节改变呈现一定的规律性D、北京香山秋天旅游的人最多8、以下属于新型旅游的是_________A、乡村旅游B、购物旅游C、工业旅游D、生态旅游9、以下关于世界旅游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A、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B、总部在印度马德里C、现有正式会员106个D、我国于1983年被接纳为会员10下列关于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A、在文明古国中兴起B、最早的旅行者目的在于宗教朝圣C、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是第一个走完丝绸之路的人。

D、古代旅行和旅游与近代旅游的分界线在1841年二、判断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1、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而产生的。

()2、商务旅游属于旅游。

()3、旅游的消费是比一般的生活更高级的消费形式。

()4、旅游的广泛性特点只有在现代社会才得以充分的体现。

()5、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原名为亚洲和太平洋旅游协会。

旅游概论章节复习题(含答案)——绪论与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

旅游概论章节复习题(含答案)——绪论与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

旅游概论章节复习题(含答案)——绪论与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绪论》与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一、名词解释1(享乐旅行:2. 旅游:二、填空题1.旅游学的产生有其曲折的孕育过程,其中包括对旅游实践经验的、认识的、理性的。

2. 到近代,由于的扩大和的发展,导致旅游业的产生,这正标志着社会对旅游供给专门化的形成。

3. 大众性的旅游活动必须有强大的做后盾。

4. 旅游学是一门以为整体,研究人类旅游的、、、和运行手段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基础理论学科。

5.旅游概论是以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以旅行游览活动过程中及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6. 在旅游活动领域中,基本的矛盾是旅游的主体——,与旅游的客体——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对立统一关系。

7. 旅游活动是人类实践、认识活动中的一种特有形式,而和就是旅游活动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并构成旅游活动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由此决定着它与其他社会活动的不同结构、形态、性质和特征。

8. 人类旅游活动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变化,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即与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变化,从而推动旅游活动的发展。

9. 与之间的矛盾,无疑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因此,与是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10. 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11. 旅游是从中孕育又从中分离出来的。

12. 旅行导源于 ;旅游在的发展过程中孕育。

13. 开创了旅行的先河,经商旅行孕育着的因子。

14. “ ”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15. 旅游的产生源于的发展、的提高和的成熟。

16. 旅游是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其基础条件是的发展、的提高,以及的发展和进步。

17.从现有资料看,我国古代把“旅”和“游”连用成“旅游”一词者,最早见于南朝梁1沈约的《》一词中的“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18(在旅游的定义表述中,的旅行和游览表明了旅游与游览的区别;为表明了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19(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功能和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旅行概括第一节旅行的定义和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出门旅行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A旅行B购物C娱乐D旅行2、小放暑期到济南姑姑家玩,趁便赏析了趵突泉和大明湖,这属于()A旅行B旅行C旅行D娱乐3、旅行的前提和手段是()A旅行B旅行C住宿D娱乐4、以下属于旅行的是()A远先人打猎迁移B乞丐沿途要饭C帝王巡游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5、旅行的本质是()A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的特别经历B特别生活经历C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D追求人身自由感6、旅行定义发展的产物是()A社会B文化C历史D政治7、吃住行游购娱六因素是旅行的()A本质B属性吗C特点D内容8、“旅行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诗出现于()A北宋B东汉C南朝D北朝9、西方“旅行”一词最早出现于1811年第一版的()A《一般旅行学大纲》B《旅行指南》整理可编写C《牛津字典》D《利物浦之行手册》10、人们为了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旅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叫做()A艾斯特定义B旅行C旅行D旅行二、简答题1、什么是旅行?旅行的本质是什么?2、旅行的内容包含哪些方面?3、旅行是非功利性,为什么又有会议旅行商务旅行等称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BACA 6-10BDCCB二、简答1、答:旅行是人们为了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旅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行的本质属性是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感觉的特别经历。

2、答:旅行的内容是指旅行、旅行、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行而言的。

3、答:旅行定义扩大了旅行观点的包含性(即外延性)。

诸如在商务活动、列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备旅行和消遣等这类公事与游乐相联合的活动形式包含在旅行范围以内,即无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旅行消遣为辅,或是相反,只需在整个出门率计划内或许说在某一段完好的旅行时间内,存在着或发生着与非功利性的旅行赏析活动,从理论上讲,相同能够称为旅行。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20201114151512)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20201114151512)

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A旅行B购物C娱乐D游览2、小放暑假到济南姑姑家玩,顺便观赏了趵突泉和大明湖,这属于()A旅行B旅游3、旅游的前提和手段是A旅行B游览4、下列属于旅游的是(A远古人狩猎迁徙C帝王巡游5、旅游的本质是()C游览D娱乐)C住宿D娱乐)B乞丐沿途要饭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A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B特殊生活经历C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D寻求人身自由感6、旅游定义发展的产物是()A社会B文化C历史D政治7、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的()A本质B属性吗C特点D内容&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诗出现于()A北宋B东汉C南朝D北朝9、西方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 ______ 年出版的()A《普通旅游学纲要》B《旅游指南》C《牛津词典》D《利物浦之行手册》0、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叫做()A艾斯特定义B旅游C旅行D游览二、简答题1、什么是旅游?旅游的本质是什么?2、旅游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旅游是非功利性,为何又有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称呼?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BACA 6-10BDCCB简答1、答:旅游是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2、答: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游而言的。

3、答:旅游定义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包容性(即外延性)。

诸如在商务活动、出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顾游览和消遣等这种公务与游玩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包容在旅游范畴之内,即不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游览消遣为辅,或是相反,只要在整个外出率计划内或者说在某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存在着或发生着与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讲,同样可以称为旅游。

旅游概论第一、二章复习题及答案

旅游概论第一、二章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旅游的定义、特点和类型一、单项选择题1.托马斯·库克首次出于商业性目的组织团体消遣旅游活动是在()A.1841年 B。

1845年C.1855年 D。

1872年2.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

库克旅行社成立于()A.1841年B.1845年C.1865年D.1872年3.旅游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 )A。

《易经》 B.《诗经》C。

《左传》 D。

《悲哉行》4.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了解和接触的需要促发产生的一种()A.休闲活动 B。

度假活动C.观光活动 D。

经济活动5。

最普通、最常见的旅游类型是( )A。

观光型 B。

度假型C。

商务型 D。

宗教型6.属于特种旅游活动的是( )A.观光旅游B.度假旅游C。

奖励旅游 D.生态旅游7。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最更本的差别在于()A。

消费程度 B。

逗留时间C.跨越国界 D。

便利程度8。

旅游活动要素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A。

食 B。

住 C。

行D。

游 E。

购 F。

娱9.在伦敦接待的旅游者中,93%的人都前往特拉法格广场游览,83%的人都前去白金汉宫观看皇家卫兵换岗,这说明旅游具有( )A.普及性 B。

持续性C.地理集中性 D。

大众性10.旅游活动最根本的两个特征是()。

A 社会性和文化性B 异地性和暂时性C 多样性和娱乐性D 经济性和政治性二、填空题1.( )是古代旅行活动中最普遍、发展最早的类型之一。

不但参与人数多,涉足区域广,而且贯穿于整个古代时期。

2。

我国汉代时起开辟的( ),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3.公元851年出版的( )是阿拉伯人最早记载中国和印度沿海情况的文献。

4.巴图特在外旅行长达38年之久,约于1345——1346年间到中国,著有( )。

5。

18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在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卢梭等的影响下,掀起了( )的热潮。

6.把自己14年的旅行见闻写成《佛国记》的()是中国僧人赴印度留学的先驱.7.被誉为日本“律宗太祖"和中国“过海大师”的唐代高僧是()。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练习试题有答案解析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练习试题有答案解析

第一章旅游概述练习题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一、填空题1.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2.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和的古代旅游活动3.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和成熟的结果4. 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5. 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二、单项选择题1.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的迁移和集散A定居性 B团体性 C季节性 D规律性2.“迁徙”与“旅行”共同的外部特征是()A都是自然行为 B都是自由行为C都是空间移动 D都具有非功利性3、采猎生产活动受()的影响最直接A社会生活 B自然环境 C经济条件 D人类意识4.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 )的产生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5、()开创了旅行的先河A农民 B手工业者 C牧民 D商人6、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A原始社会的初期 B原始社会的末期C世界的文明古国 D原始社会的中期三、多项选择题1.早期人类远途迁徙的主要原因有()A气候的变化 B自然灾害 C采猎生产方式的流动性 D战争2.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在( )出现A古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古印度四、判断题1、()旅游是在人类产生的同时产生的2、()商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五、填表题行为类型迁徙旅行享乐旅行外部特征空间移动行为性质自然行为行为意识主动行为目的非功利答案一、填空题1、萌芽产生发展2、旅游意义本质特征3、文化意识经济条件4、享乐旅行5、经商二、单项选择题1C 2C 3B 4C 5D 6B三、多项选择题1ABCD 2AD四、判断题1错 2错五、填表题行为类型迁徙旅行享乐旅行外部特征空间移动空间移动空间移动行为性质自然行为自由行为自由行为行为意识被动主动主动行为目的功利(生存)功利非功利第二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一、填空题1、旅游是以“”为主,集、、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2、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功能和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二、名词解释旅游三、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旅游的有()A远古人狩猎迁徙 B乞丐沿途要饭 C帝王巡游 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2、旅游的前提是()A游览 B旅行 C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D具有包容性3、旅游最主要的目的是()A游览 B旅行 C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 D具有包容性4、“会议旅游”也属于旅游,说明旅游概念具有()A异地性 B非功利性 C包容性 D广泛性四、多项选择题1、旅游的内容包括()等活动A游览 B旅行 C娱乐、餐饮 D购物、住宿2、旅游活动追求的精神上的愉快感受包括()A人身的自由感 B精神上的解放感C特定需要的满足感 D人生的幸福感3、旅行的目的广泛,包括()A就业 B商贸活动 C求学 D精神上的愉快感受4、在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内,存在着或者发生着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说,同样可称为旅游,如()A会议旅游 B探亲旅游 C公务旅游 D商务旅游五、判断正误1、()旅游一经产生,便有了固定统一的定义2、( )“商务旅游”属于旅游3、()安徽民工到上海打工属于旅游六、填表题区别与联系旅行游览旅游目的就业求学迁居等在何处进行异地七、案例分析题1、小张、小李、小王均定居广州。

《旅游概论》第一章测试题

《旅游概论》第一章测试题

《旅游概论》第一章测试题姓名学号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

A.德国的《国家科学词典》B. 1931年的《辞源》C.1959年的《现代汉语词典》D.1811年的英国《牛津字典》2,以下不属于全国性旅游的是()。

A. 上海组织的苏州三日游B. 广州经桂林、西安、北京、上海的旅游C. 北京经南京、上海、杭州、福建武夷山的旅游D.四川经云南、湖南、杭州的旅游3,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旅游形式是()。

A.观光旅游B. 会议旅游C.度假旅游D. 宗教旅游4,以下的情况中,属于旅游的是()A. 从四川迁到广州定居B. 去云南做生意C. 去九寨沟观光D. 德国大使来中国居住了五年5,()开创了旅游的先河。

学者 B. 工人 C. 商人 D. 帝王6,世界上最常见、最普遍的旅游形式是()。

生态旅游 B. 商务旅游 C. 宗教旅游 D. 观光旅游7,最古老的旅游形式是()。

度假旅游 B. 宗教旅游 C. 商务旅游 D. 团体旅游8,以下旅游不属于洲际旅游的是()。

A. 美国人到北京旅游B. 中国人到长城参观C、日本人来中国参加广东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D. 你和父母去罗马旅游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旅游是人类进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有了人类就有了旅游享乐旅游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本质特征的古代旅游活动C. 旅游的本质是寻求精神上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D.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成立于1951年,出版发行了《旅游评论》10,国际旅馆协会的总部设在()。

A. 巴黎B. 西班牙C. 日内瓦 D 马德里11、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西班牙,每年接待几千万的国际旅游者,大多数属于游海滩、寻阳光和海水浴等旅游。

A、观光B、度假C、商务D、专项12、1998年6月25日——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游览了西安兵马俑、北京故宫长城、桂林七星岩等景点,属于:A、观光旅游B、专项旅游C、新型旅游D、跨国旅游13、尽管各人的旅游动机不同,旅游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但其追求身心的愉快,想获得最大的精神享受确是一致的。

《旅游概论》第一章复习测试

《旅游概论》第一章复习测试

《旅游概论》第一章复习测试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

[单选题] *A.沈约《悲哉行》(正确答案)B.1931年的《辞源》C.1959年的《现代汉语词典》D.1811年的英国牛津字典2.1982年,我国旅游行业的最高管理机构被称为()。

[单选题] *A.中国旅行游览事业局B.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正确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观光部D.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3. 现代“旅游”的含义,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

[单选题] *A. TripB. Tourism(正确答案)C. TourD. Tourist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对于美的事物总是会心生美好与追求,这体现了旅游活动具有。

[单选题] *A.审美性(正确答案)B.综合性C.异地性D.短暂性5. 根据地理范围,旅游可以分为国内旅游和()。

[单选题] *A.国际旅游(正确答案)B.入境旅游C.出境旅游D.边境旅游6. 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游船旅游等是根据()来对旅游进行分类的。

[单选题] *A.计价方式B.旅游方式(正确答案)C.费用来源D.组织形式7.()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单选题] *A.农民B.手工业者C.牧民D.商人(正确答案)8.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我国的(),相传,马可·波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中国之旅。

[单选题] *A.西安B.杭州C.泉州(正确答案)D.广州9. 以下属于旅游的是()。

[单选题] *A.远古人狩猎迁徙B.乞丐沿途要饭C.帝王巡游(正确答案)D.小张到广州打工10.被称为现代旅游业之父的是()。

[单选题] *A.托马斯·库克(正确答案)B.贝尔C.达·芬奇D.徐霞客11.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是由()开办的。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1、旅游的本质属性是()A消费B娱乐C休闲D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2、旅游的本质属性与()密切相关。

A经济B文化C政治D社会3、旅游的本质属性是()的。

A功利性B非功利性C物质性D无限制性4、旅游的本质属性与()密不可分。

A环境B人文C自然D经济5、旅游的本质属性是()的。

A主观的B客观的C单一的D固定的6、旅游的本质属性是()的。

A消极的B积极的C无意义的D无价值的7、旅游的本质属性是()的。

A文化的B经济的C政治的D自然的8、旅游的本质属性是()的。

A多元的B单一的C静态的D动态的9、旅游的本质属性是()的。

A开放的B封闭的C有限的D狭隘的10、旅游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类对()的追求。

A自由、平等、和谐、幸福B物质、钱财、地位、权力C荣誉、名望、地位、权力D享乐、刺激、娱乐、消遣二、___答题1、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为什么说旅游是非功利性的?2、旅游的本质属性与哪些方面密不可分?请举例说明。

3、旅游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类对什么的追求?为什么说旅游是多元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CBBABABC6-10BACADAAA二、___答题1、答: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旅游是非功利性的,是因为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而非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功利目的。

2、答:旅游的本质属性与人文、自然、经济、环境等方面密不可分。

例如,旅游活动中的景点、文化遗产、风俗惯等都是人文因素,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也是旅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同时,旅游还涉及到交通、住宿、餐饮等经济方面的因素,同时也需要考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答:旅游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类对自由、平等、和谐、幸福的追求。

旅游是多元的,是因为旅游的目的和内容各不相同,旅游活动的形式和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旅游的多样性反映了人们对不同需求的追求和满足。

1、旅游具有经济属性,因为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花费金钱,享用别人的劳动成果。

《旅游概论》题库

《旅游概论》题库

《旅游概论》题库第一章旅游概念的解析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在古代文言文里,“旅游”是两个单独词“旅”和“游”的连续使用,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古籍中,在()还比较常见。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标准答案:A 解题分析:旅游概念难易系数:易2、我国国家旅游局的最早前身是()成立的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

A、 1994B、1984C、1974D、1964标准答案: D 解题分析:旅游概念难易系数:易3、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其主体是()。

A、旅游区B、旅游者C、旅游业D、旅游局标准答案: B 解题分析:旅游的本质与特征难易系数:易4、旅游消费区别于其他消费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A、审美属性B、经济属性C、时空属性D、地域属性标准答案: B 解题分析:旅游的本质与特征难易系数:易5、观光旅游是以()、欣赏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要目的和游览内容的旅游消费活动。

它是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旅游活动类型。

A、观光B、度假C、探险D、参观标准答案: D 解题分析:旅游的种类划分难易系数:易6、政府人员因公出访在公务之余进行的参观游览活动是()。

A、公务旅游B、商务旅游C、会议旅游D、修学旅游标准答案:A 解题分析:旅游的种类划分难易系数:易7、以经商为目的、将商业经营与旅行游览结合起来的旅游活动是()。

A、公务旅游B、商务旅游C、会议旅游D、修学旅游标准答案: B 解题分析:旅游的种类划分难易系数:易8、以组织、参加会议为主要目的,并提供参观游览服务的一种旅游活动是()。

A、公务旅游B、商务旅游C、会议旅游D、修学旅游标准答案:C 解题分析:旅游的种类划分难易系数:易9、以增加阅历、丰富知识为目的的旅游()。

A、公务旅游B、商务旅游C、会议旅游D、修学旅游标准答案: D 解题分析:旅游的种类划分难易系数:易10、()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A、国内旅游B、国际旅游C、组团旅游D、散客旅游标准答案: B 解题分析:旅游的种类划分难易系数:易11、()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长住地该国境内外其他地方进行的旅游活动。

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模拟测试题库(第一章 旅游概述)

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模拟测试题库(第一章 旅游概述)

中职旅游专业《旅游概论》模拟测试题库(第一章旅游概述)共120分基本信息:*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旅游是包含了食、住、行、游、购、 ()等内容的综合性活动。

[单选题]*A、娱(正确答案)B、乐C、览D、度假2、旅游的主体具有()。

[单选题]*A、社会性(正确答案)B、综合性C、变化性D、文化性3、()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单选题]*A、旅游者B 、旅游资源(正确答案)C、旅游设施D、管理服务4、旅游是一种比较奢侈的消费形式,尤其是()。

[单选题]*A 、跨国旅游(正确答案)B、购物旅游C、地方性旅游D、区域性旅游5、所谓高级消费,主要是就旅游消费水平和()。

[单选题]*A、消费形式B 、消费结构(正确答案)C、消费观念D、发展需要6、()是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单选题]*A、旅行B 、游览(正确答案)C、步移景异D、观光7、旅游的客体是()。

[单选题]*A、旅游者B、旅游资源(正确答案)C、旅行社D、旅行业8、号称“世界旅游王国”是()。

[单选题]*A、西班牙(正确答案)B、安道尔C、德国D、英国9、()是世界上一种最古老的旅游形式。

[单选题]*A、观光旅游B、会议旅游C、宗教旅游(正确答案)D、商务旅游10、()是国际旅游的先导。

[单选题]*A、国内旅游(正确答案)B、地方旅游C、全国性旅行D、入境旅游11、()是旅游的吸引力因素。

[单选题]*A、旅游资源(正确答案)B、旅游者C、旅行社D、旅游业12、北欧国家的带薪假期是集中在()。

[单选题]*A、1—3 月(正确答案)B、1—4月C、3—6 月D、3—7月13、旅游的主体是()。

[单选题]*A、旅游者(正确答案)B、旅游资源C、旅游业D、旅行社14、()是旅游的吸引力因素。

[单选题]*A、旅游资源(正确答案)B、旅游业C、人文旅游资源D、自然旅游资源15、按旅游区域划分,旅游可分为()和国内旅游。

[单选题]*A、出境旅游B、入境旅游C 、国际旅游(正确答案)D、洲际旅游16、人类早期的旅游形式是()。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A 旅行B 购物C 娱乐D 游览2、小放暑假到济南姑姑家玩,顺便观赏了趵突泉和大明湖,这属于(A 旅行B 旅游C 游览D 娱乐3、旅游的前提和手段是(A 旅行B 游览C 住宿D 娱乐4、下列属于旅游的是(A 远古人狩猎迁徙B 乞丐沿途要饭C 帝王巡游D 阿波罗号飞船登月5、旅游的本质是(A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B 特殊生活经历C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D 寻求人身自由感6、旅游定义发展的产物是(A 社会B 文化C 历史 D政治7、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的(A 本质 B属性吗 C 特点 D 内容8、“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诗出现于(A 北宋B 东汉C 南朝D 北朝9、西方“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1811年出版的(A 《普通旅游学纲要》B 《旅游指南》C 《牛津词典》D 《利物浦之行手册》10、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叫做(A 艾斯特定义B 旅游C 旅行D 游览二、简答题1、什么是旅游?旅游的本质是什么?2、旅游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旅游是非功利性,为何又有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称呼?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BACA 6-10BDCCB二、简答1、答:旅游是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2、答: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游而言的。

3、答:旅游定义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包容性(即外延性。

诸如在商务活动、出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顾游览和消遣等这种公务与游玩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包容在旅游范畴之内,即不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游览消遣为辅,或是相反,只要在整个外出率计划内或者说在某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存在着或发生着与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讲,同样可以称为旅游。

旅游概论习题答案

旅游概论习题答案

旅游概论习题答案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科学概念一、填空题。

1. 迁徙自然自由2. 孕育脱胎生存需要享受性3. 暂时性业余性休闲消遣娱乐性二、选择题。

1. c2. b三、是非题。

1-4:××√√四、简答题。

1.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2.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游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行、游览、旅游这三者之间的区别:“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步移景移”功能与动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的行进过程。

“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的旅游和游览相结合。

旅行、游览、旅游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旅游,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游;而没有以游行为前提的游览也是游览而不是旅游。

只有旅行和游览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旅游。

3. 不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游览消遣为铺,或是相反,只要在整个外出旅行计划内或者说在某一段完整的游行时间内,存在着或发生着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说,同样可称为旅游。

但是,为了与纯消遣性旅游相区别,往往在“旅游”前面冠以“商务”或“会议”等字样,以表明旅游的不同类别。

第二章旅游的本质、属性与特征一、填空题1、不自由和被局限个性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人类旅游需要产生2、自由感解放感满足感3、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消费属性审美性异地性流动性二、选择题。

1、b2、c3、a三、是非题。

1、√ 2、×四、简答题。

1. 旅游需要,是指人们在满足生存条件以外感到缺少什么东西,又期望通过旅游获得这些东西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

人类的不自由和种种被局限的客观存在,是人类旅游需要产生的前提(即有不足之感),而追求个性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是个人旅游需要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即有追求满足之感)。

2. 暂时回避长期的周而复始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模式,从而能在旅游王国里悠闲自得地游山玩水,自由自在地寻找异地生活的乐趣,超越血缘、地缘、种族和不同意识形态的界限去广结人缘,以及进行有具体自觉目的的诸如学术考察、科技交流乃至猎奇性等各种活动,不论是物质的、精神的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

旅游概论李天元第七版试题

旅游概论李天元第七版试题

旅游概论李天元第七版试题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1.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是否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为什么?答: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原因如下:(1)从旅游活动的概念角度来看,旅游活动必须符合条件之一是出于消遣性目的而发生空间位移活动,人类早期尽管存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的迁移活动,但当时的这类迁移活动,都是迫于一些自然因素(例如气候变化、重大天灾等因素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或特定人为因素(例如战争)的威胁而发生,因而都具有被迫性和求生性的特点,所以不能算作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2)从影响旅游活动产生的因素角度来看,在原始社会的早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不具备能借以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并且主观上也不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和动机,所以这些迁移活动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谈不上是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2.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答: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的产生背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新石器时代晚期,金属工具开始问世。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也因此增多。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并加速了私有制的形成。

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产品交换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2)随着产品生产与交换的发展,到了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开始形成之际,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

易货贸易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产品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为了实现产品交换,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情况,需要前往其他地区交换产品或货物,对外出旅行的需要也由此而产生。

(3)人类最初的旅行外出远远不是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的商贸目的、出于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与接触的需要,而自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答: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的基本特点如下:(1)在一个社会中,旅行活动的发展与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关系。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一章试题有答案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A旅行B购物C娱乐D游览2、小放暑假到济南姑姑家玩,顺便观赏了趵突泉和大明湖,这属于()A旅行B旅游C游览D娱乐3、旅游的前提和手段是()A旅行B游览C住宿D娱乐4、下列属于旅游的是()A远古人狩猎迁徙B乞丐沿途要饭C帝王巡游D阿波罗号飞船登月5、旅游的本质是()A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B特殊生活经历C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D寻求人身自由感6、旅游定义发展的产物是()A社会B文化C历史D政治7、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的()A本质B属性吗C特点D内容8、“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诗出现于()A北宋B东汉C南朝D北朝9、西方“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1811年出版的()A《普通旅游学纲要》B《旅游指南》整理可编辑C《牛津词典》D《利物浦之行手册》10、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叫做()AXXX定义B旅游C旅行D游览2、简答题1、什么是旅游?旅游的本质是什么?2、旅游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旅游是非功利性,为何又有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称呼?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BACA6-10BDCCB二、简答1、答:旅游是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的本质属性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2、答: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游而言的。

3、答:旅游定义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包容性(即外延性)。

诸如在商务活动、出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顾游览和消遣等这种公务与游玩相联合的活动形式包容在旅游范围之内,即不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游览消遣为辅,或是相反,只要在整个外出率计划内或者说在某一段完整的旅行工夫内,存在着或发生着与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讲,同样可以称为旅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定义与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与内容就是( )A 旅行B 购物C 娱乐D 游览2、小放暑假到济南姑姑家玩,顺便观赏了趵突泉与大明湖,这属于( )A 旅行B 旅游C 游览D 娱乐3、旅游的前提与手段就是( )A 旅行B 游览C 住宿D 娱乐4、下列属于旅游的就是( )A 远古人狩猎迁徙B 乞丐沿途要饭C 帝王巡游D 阿波罗号飞船登月5、旅游的本质就是( )A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B 特殊生活经历C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D 寻求人身自由感6、旅游定义发展的产物就是( )A 社会B 文化C 历史 D政治7、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就是旅游的( )A 本质 B属性不 C 特点 D 内容8、“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句诗出现于( )A 北宋B 东汉C 南朝D 北朝9、西方“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1811年出版的( )A 《普通旅游学纲要》B 《旅游指南》C 《牛津词典》D 《利物浦之行手册》10、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与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与现象的总与叫做( )A 艾斯特定义B 旅游C 旅行D 游览二、简答题1、什么就是旅游?旅游的本质就是什么?2、旅游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3、旅游就是非功利性,为何又有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称呼?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BACA 6-10BDCCB二、简答1、答:旅游就是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费定居性旅行与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与现象的总与。

旅游的本质属性就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2、答:旅游的内容就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购物与娱乐等六个方面,这就是立足于现代旅游而言的。

3、答:旅游定义扩大了旅游概念的包容性(即外延性)。

诸如在商务活动、出席异地会议等过程中兼顾游览与消遣等这种公务与游玩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包容在旅游范畴之内,即不论就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游览消遣为辅,或就是相反,只要在整个外出率计划内或者说在某一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存在着或发生着与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讲,同样可以称为旅游。

但就是为了与纯消遣性旅游相区别,往往在旅游前面冠以商务或会议等字样,义表示旅游的不同类别。

如: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

第二节旅游的本质属性一、单项选择题1、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花费自己的金钱,享用别人的劳动成果,体现出旅游的(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2、改革开放前,很多人认为旅游就是游山玩水、不务正业;而现在,人们则把旅游当做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方式,这种观念的变化体现出旅游的(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3、游览“东坡赤壁”的旅游者会想起苏轼的《赤壁赋》,这说明旅游具有( )A社会属性 B消费属性 C经济属性 D文化属性4、旅游中,旅游者没有创造价值,还耗用着自己的金钱与别人的劳动,说明旅游具有( )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5、“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说明的旅游属性就是( )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6、旅游者在曲阜旅游时观赏碑刻、题字,观瞧祭孔大典,这体现出旅游具有(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7、旅游在本质上就是为了追求( )A金钱 B成就 C身心愉悦感受 D功利8、旅游的社会属性不包括( )A旅游者具有的社会属性B旅游资源具有社会性C人们的旅游观念随社会变化D生产力水平随社会提高9、旅游资源以及社会对旅游活动所提供的各种条件,总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说明( )A旅游者具有社会特性 B旅游客体的社会性C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促使人们旅游观念发生变化D旅游设施与管理服务就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10、旅游行为就是( )A生产行为B消费行为C二者都就是D二者都不就是11、“文以地生辉,山以文益秀”说明( )就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设施 D管理服务12、旅游从业人员的言谈举止都会表现出一国居民的文化素养,说明( )就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旅游设施 D管理服务13、从旅游历史发展的角度瞧,对旅游者产生与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是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14、旅游者作为旅游上的主体,具有社会意识、道德观念与变革能力的社会人,体现出旅游的(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15、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日益进步,使得国民收入增加、业余时间延长,人们才有外出旅游的金钱与时间,体现出旅游的(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16、不同国家、民族与地区的旅游设施,必然具有异族历史、艺术、建筑、美术及雕塑等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旅游的(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17、人们往往就是因为有了结余的收入与闲暇时间,并在外界各种有关信息的刺激下,促使旅游需要的强化,而产生外出旅游的强烈愿望,体现出旅游的(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18旅游从业人员的言谈举止都会表现出一国居民的文化素养,体现出旅游的(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19、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必须有外出的需求与愿望,体现出旅游的()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20、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锅里的迅速提升与人民的日益富裕,对旅游的制约作用将从主导地位降为从属或次要地位的因素就是(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21、旅游资源就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体现了旅游的(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22、人们游览庐山香炉峰瀑布时,总能想起李白的诗句,这体现出旅游的(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23、现代旅游在旅游动机、目的与方式上越来越趋于细分化、多样化与个性化,这种旅游价值观念的变化属于旅游的(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24、王大爷以前认为旅游就是不务正业,而现在认为旅游就是一种积极的休闲方式。

这种观念的变化,体现出旅游的(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25、古代旅游就是有钱人的专利,近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贫民百姓也能成为旅游者,这体现了旅游基本属性中的( )A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消费属性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ADDB 6-10DCDBB 11-15BDCAC 16-20BCBBC 21-25BBAAC二、简答题1、旅游的本质属性包括哪些?2、在泰国曼谷皇恩大酒店的大厅供奉着象面菩萨,说明旅游具有什么性质?您就是如何理解的?3、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

”而今的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已乐于将旅游作为业余生活的首选。

您就是如何理解这种现象的?三、案例分析1、"旅游就是人类自身进化与在社会历史发展历程中产生的。

就个体而言,旅游者的产生,就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与经济条件成熟的结果。

"针对此言论,请展开分析旅游的本质属性。

2、“旅游与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而旅游本身就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原始文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因素;游客不仅汲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国的文化带到游览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异日益缩小。

”-----1984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从上段话中可以瞧出旅游与文化有怎样的关系?答案二、单项选择题1-5DADDB 6-10DCDBB 11-15BDCAC 16-20BCBBC 21-25BBAAC二、简答题 1、答:由于旅游就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就是一种具有消费属性、享受性、综合性社会活动方式。

因此,旅游具有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消费属性2、答:说明旅游具有文化属性。

旅游设施与管理服务就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

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旅游设施,必然具有异族历史、艺术、建筑、美术及雕塑等方面的内容,因而具有异族文化的特色。

接待国在像旅游者提供各项旅游服务时,必然要在内容与形式上展示出本国家、本民族与本地区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化与现有的社会道德风貌。

3、这种现象说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促使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变化,从而说明旅游具有社会属性。

三、案例分析1、答:从上段话可以瞧出:旅游具有文化属性。

①旅游者就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②旅游资源就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③旅游设施与管理服务就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达形式。

2、答:从上段话中可以瞧出:旅游具有文化属性。

(1)、旅游者就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2)、旅游资源就是社会环境的化身。

(3)、旅游设施与管理服务就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变现形式。

第三节旅游的特点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旅游不仅涉及到地球的各个角落,而且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旅游者人员构成上也日趋平民化大众化。

这些现象体现了旅游具有( )A 广泛性B 综合性C 参与性D 季节性2、到青岛观赏樱花以每年春天最为适宜,这体现出旅游的( )A 广泛性B 综合性C 参与性D 季节性3、一些港澳同胞外籍华人选择在春天与清明节前后回内地祭祖、扫墓、旅游观光,体现出旅游的( )A 广泛性B 综合性C 参与性D 季节性4、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亲临其境、身体力行,这体现了旅游的( )A 广泛性B 综合性C 参与性D 季节性5、在某景区,游客可以穿军装、住窑洞,体验当年八路军的生活场景,这体现了旅游的( )A 广泛性B 综合性C 参与性D 季节性6、钱塘江观潮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最为壮观,体现出的旅游特点就是( )A 广泛性B 综合性C 参与性D 季节性7、现代旅游者的足迹遍布全球,并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体现出旅游特点的( )A 广泛性B 综合性C 参与性D 季节性8、使旅游活动具有季节性的因素,除恶自然条件外,还有( )A 社会经济水平B 社会文化背景C 旅游者产生区域 D旅游者兴趣动机9、四川九寨沟景区每年4-10月游人如织。

而其余月份游客寥寥,该景区从2005年11月起到次年3月底,门票由原来的220元降到80元,这说明旅游的特点就是( )A 广泛性B 综合性C 参与性D 季节性10、旅游的特点有( )A 社会性B 文化性C 广泛性D 消费性11、旅游地域的广阔性与活动领域的多样性,说明旅游的特点就是( )A 广泛性B 综合性C 参与性D 季节性12、泰山在观日出在秋冬为宜,说明旅游的特点就是( )A 广泛性B 综合性C 参与性D 季节性13、旅游内容的丰富性及其所属性质的多样性,说明旅游的特点就是( )A 广泛性B 综合性C 参与性D 季节性14、只有不断开发那些更具鲜明特征的旅游项目、旅游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旅游者的主观能动性,说明旅游的特点就是( )A广泛性 B 综合性 C 参与性 D 季节性15、现在人们参加旅行社出去旅游有很多的选择,可以参加经济团,也可以参加豪华团;可以去国外旅游,也可以在国内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