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华市武义县西联乡生态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
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8篇
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事迹材料、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讲话致辞、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historical materials, insigh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speeche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8篇一份充分准备的调研报告通常以明确的标题和简明扼要的摘要开篇,让读者迅速把握主要内容,调研报告是一种书面文档,用于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以支持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8篇,感谢您的参阅。
金华市农村旅游市场调查及开发战略
现代经济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毛一金华市农村旅游市场调查及开发战略狄伟锋王雯婷王俊芳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内部的旅游竞争十分激烈,目前众多目光被吸引到农村,使农村成为了国内旅游业容量最大的潜在客源市场,因此分析和开发农村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和重要性。
本文通过对金华市农村旅游市场现状的相关调查,围绕农村居民经济状况、旅游的动机、旅游行为特征等分析农村旅游市场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开发前景和开发战略。
关键词:金华;农村旅游市场;开发战略………………………………………………………….-._…州……………………….‘….,i.n……;;.¨….-…t√川…一……t m-.tⅢ…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旅游业已经发展为一门重要的独立产业,其市场空间和业务范围正在不断扩展,形成蓬勃向上的强劲态势。
然而,受各种冈索的制约,国内旅游业始终徘徊于城——乡的临界线间。
致使目前农村旅游市场的开发几乎处于“超真空”的状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的迅速推进,农村居民观念的进一步更新,他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的需求,旅游正在成为他们的新追求、新时尚。
浙江省足我国农村居民收人较高的省份.在农村旅游市场的开发方面更有优势。
另外,人口总量是旅游需求的重要基础.庞大的人口规模意味着潜力巨大的农村旅游市场。
本项研究,由于会华农村人口收入较高。
而且占有一定比重,因『『i i是本次调研的典趔选取地。
具体以金华市五县两区的部分农村为调查点,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农村居民经济状况、旅游的动机、旅游消费特征、旅游行为特征等问题,发放调合问卷12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976份。
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模板
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浙江省武义县为例摘要: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较晚, 但发展速快、规模大。
浙江省武义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特别是近年来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结合共同发展, 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本文经过分析武义乡村旅游现状、特征, 深入揭示了武义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为武义旅游开发、规划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观光农业; 农家乐; 武义县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Take Wuyi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aoyuan Luo(Zhejiang V 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Hangzhou, 310053)Abstract: Rural tourism began to take shape in China relatively late, but develops fast on a large scale. Wuyi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isrich in resources for rural tourism. Especially, the combination of eco-tourism and rural tourism has brought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tourism in Wuyi and then thoroughly reveal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in Wuyi County. Moreover, the author put forth many suggestions to the exploring and planning of Wuyi tourism for reference.Key words: rural tourism; agritourism; rural grand time; Wuyi County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
关于乡村旅游工作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乡村旅游工作发展调研报告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舒展身心,体验乡村自然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解决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等方面作用意义重大。
而乡村旅游精品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几年在全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助推全市乡村旅游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推动全市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工作得到更进一步的全面发展深化提升,***年***月***日,***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督导调研组一行到***市文化和旅游局及所辖部分乡村旅游景区、民宿集聚区,对全市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工作进行了一线督导调研,了解了全市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的现状,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为下步工作开展和问题整改指明了方向。
一、全市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发展现状当前,全市乡村旅游通过多年的投入与运作,已走出了一条稳定持续快速向前发展的新路子,而精品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在全市尽管已破题有了一定探索实践,但总体而言缺乏研究、扶植与引导,规模小档次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回头客少,留不住人,再加上全市当前的精品民宿与旅游项目互补性不强,严重影响了景区村落乡村旅游收入的增加,面对问题所在,我们如何在一个较高的层面加以对精品民宿进行引领发展,这直接关系到全市乡旅游将来的整体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完成。
二、全市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存在的问题1、资金缺口大配套设施不完善。
目前全市乡村旅游优惠政策对投资者经营者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再加上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有很多法规制约,乡村旅游资金缺口大投入相对不足,导致部分景点村落洗手间、停车场、住宿问题突出亟待解决,另外道路与路标、垃圾处理、用水、通讯网络、超市、自动取款机、绿化美化硬化亮化综合工程等设施配套更需完善。
另外,部分景点村落线路挖掘相对不足,人文景观特色性不明显,外部缺少明显路标指引入村,内部缺少民俗装饰,旅游渲染气氛不浓厚,一定程度上缓冲了游客的体验感,可进入性差,导致游客兴趣乏味,难以产生回头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范文三篇》
《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范文三篇》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1按照县委走基层、转作风、促工作主题调研活动要求,以承办旅发大会为契机,推进我县全域旅游实现跨越发展,我们抽调部分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县旅游局的情况汇报,组织旅游企业及重点乡镇座谈,深入重点景区和在建旅游项目,对我县旅游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我县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1、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总面积797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20、1万人。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集山、水、洞、林、文物遗址遗存及生态观光农业等资源于一体,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以xx年崆山白云洞的对外开放为标志,拉开了全县旅游发展序幕,现已开发开放景区景点7个:崆山白云洞、天台山、蝎子沟、岐山湖、普利寺塔、丰乐园、绿岭核桃基地。
先后获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九项国家级荣誉。
全县有各类宾馆饭店以及农家乐200多家,旅行社和营业部6家,旅游从业人员5000余人。
全年接待能力达50万人,客源市场以三小时经济圈为主,辐射到京、津两市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省的13个地市。
22年来,先后接待各地游客近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00万元,带动社会效益5亿多元。
今年十一黄金周和中秋节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6、7万人次,同比增长69、7%,再创历史新高。
2、主要工作成效和措施(一)重视规划编制,指导科学发展。
县政府投资70万元聘请浙江远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临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该规划是我县历史上第一个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全县旅游开发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和法律依据。
(二)多方争取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自筹资金688万元完成崆山溶洞景区生态停车场和天台山旅游专线硬化工程及后续工程,溶洞景区新停车场占地30000平方米,天台山旅游专线总长5、3公里。
已于五一小长假期间投入使用。
武义生态变化历程调研报告
武义生态变化历程调研报告武义县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南部,是一个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地方。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武义县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本次调研报告将从历程、原因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生态变化历程在过去几十年中,武义县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
由于大量的木材采伐和土地开发,原本茂密的森林逐渐消失,导致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其次,水质问题日益严重。
水污染源主要来自农业和工业排污,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生生物减少。
再次,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
引入外来物种和过度捕捞等行为,破坏了原有的生物链,导致生态系统不稳定。
二、生态变化原因生态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人类活动、经济发展和意识观念等方面。
首先,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直接的破坏。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过度的开发,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水土流失。
其次,农业和工业排放是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过量,以及工业废水的排放,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再次,缺乏环保意识和保护观念也是导致生态变化的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三、生态变化对策为了解决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加强土地保护和合理利用。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分用地,严格限制违法占地行为,保护原生态环境。
其次,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适度的治理和整顿。
再次,加强环保意识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观念。
四、生态变化的影响生态变化对武义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水资源减少和水质下降对农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困扰。
由于水质污染,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了限制,人民的饮水安全也受到了威胁。
其次,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生物链受到破坏,造成自然灾害的风险增加。
再次,生态环境恶化也对旅游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金华市为例
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金华市为例作者:赵青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9期金华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对形成区域经济网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金华乡村旅游在环境布置、配套设施、文化挖掘、管理服务及旅游商品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应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创新经营模式,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完善配套建设,促进产业间的相互融合,从而丰富游客的体验层次,延长旅游产业链条,促进金华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据新华社消息,2017年2月5日发布的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金华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独具特色,具备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发展金华乡村旅游,对加快产业的转化升级,构建区域经济网络,形成大金华经济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金华具备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由于自然和历史文化的原因,金华孕育了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金华的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含以下三种类型。
(一)特色农业为主的田园风光类基于金华地区地理特点、自然资源禀赋和人文历史渊源,金华的农耕文化悠久深厚,经过长期的培肓,形成了一系列农产品特色产业,金华是传统的农业大市。
这些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已经具有了一定知名度,甚至成为一个地方的代名词。
知名水果有兰溪马涧的杨梅、金东源东乡的白桃、江东的草莓、塘雅的葡萄等;知名花卉苗木有赤松的佛手、澧浦的苗木、罗店的茶花、雅畈的杜鹃、郭洞的宣莲等;还有汤溪李子园的奶牛、石门农场的茶业等为大多数人喜爱,美名远播。
(二)特色文化为主的古村落类金华的古村落资源丰富,这些古村落具不同的名人轶事、建筑风格、生态理念、文化风情,是历史给金华的宝贵财富,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
盘点金华市的中国最美乡村,含金华下辖各县(市、区),共有24个分别被列入第一批至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它们分别是:金华市本部2个,分别为汤溪镇寺平村、傅村镇山头下村;兰溪8个,分别为诸葛村、姚村村,坦村、长乐村、芝堰村、社峰村、渡渎村和虹霓山村;武义4个,分别为山下鲍村、郭洞村、俞源村和华塘村;磐安4个,分别为管头村、梓誉村、榉溪村和横路村;浦江3个,分别为嵩溪村、新光村和郑宅镇区;东阳2个,为蔡宅村和大爽村;永康的后吴村。
浅谈武义县西溪绿色水电荷坛堰坝生态改造工程
浅谈武义县西溪绿色水电荷坛堰坝生态改造工程发布时间:2022-09-05T06:19:47.59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3期2月作者:刘丹[导读]刘丹武义县宣平溪水电工程管理处,浙江金华321203)Chen Xiang ming ( Xuan ping xi Hydropower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Wu yi County, Zhejiang, Jin hua 321203)摘要:“生态改造”可以定义为由人及涵盖了人的所有属性和关系所组成的人类社会,在遵从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与自然界在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走向和趋势上改变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环境。
本文将阐述绿色水电荷坛堰坝为西溪河流带来的生态改造。
ABSTRACT: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can be defined as a human society composed of human beings and all attributes and relation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al world i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trend and the trend to change into a complet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will expound th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Xixi river brought by Green Hydropower Hetan Weir and dam.关键词:堰坝生态改造Key words: Weir and dam,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一、生态改造的必要性荷坛堰坝旧址由固定堰和冲砂闸组成。
武义县西联乡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主要内容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请勿商用武义县西联乡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主要内容一、规划背景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成为城乡建设中的重要议题、浙江省从2003年起通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美丽乡村”和“美丽县城”建设等,已促使城市、乡村建设风貌焕然一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美浙江”的建设目标。
在这过程中,小城镇成为了发展短板,补齐该短板是浙江近期发展的重要一环。
2016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实施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决策部署,并出台了《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导则》,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省所有乡镇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服务功能持续健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乡容镇貌大为改观、民风更加文明、社会公认度不断提升,使小城镇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
二、规划范围(详见整治范围分析图)本次规划范围分为两部分内容。
一般整治区范围为西联乡集镇范围用地面积约36.8公顷。
重点整治范围为集镇中心区域的柳四线、马遂线、小水渠三条形路周边区域,面积约16.3公顷。
三、规划目标“莲韵”新貌,“和美”西联。
以山水为基础,以荷文化为灵魂打造体现和谐、真善赋有活力的特色城镇。
不再让西联成为牛头山的过境,要让西联融入牛头山风景区,形成旅游产业互补,并使西联成为旅游目的地。
四、主要整治项目1、一个主入口:以成片宣莲种植为特点,内部铺设游步道、廊、亭等构筑物的产旅结合生态主入口。
2、一个休闲广场:打造集体育休闲、滨水绿道、儿童娱乐为一体的西溪滨水开敞空间。
3、一条西溪生态河道。
4、一个以上公共服务设施:宣莲博物馆、下山脱贫展览馆,老年服务设施,一个综合市场。
5、一条以上特色街:柳四线商业街,马遂线传统手工艺特色街。
6、其它方面:柳四线、马遂线部分路段白改黑;外迁柳四线至西溪北岸,拓宽隔溪到景阳村道;完善集镇内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提升集镇内的部分景观节点。
1 / 11 / 11 / 1本次规划共涉及32个项目,总投资约1.80亿元。
关于如何推进武义县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思考
关于如何推进武义县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思考素有“温泉之城、萤石之乡”美誉的武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市南部,金衢盆地东南,“长三角”经济圈南缘。
东与永康市、缙云县接壤,南与丽水市相依,西南与松阳县毗连,西与遂昌县为邻,西北与正北分别与金华市婺城区、金东区相接,东北与义乌市交界。
东西宽50千米,南北长59千米,从西南到东北呈长条形。
总面积1577.2平方千米。
武义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武义山川秀美,物产丰富。
有历经八百年风雨横跨母亲河的熟溪桥;誉为“浙江第一、华东一流”,正在创建中国温泉城的武义温泉,日出水量6000吨左右,水温42℃至45℃。
清水湾温泉浴场、温泉山庄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境内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的郭洞古生态村;神秘村落俞源太极星象村;以及寿仙谷、刘秀垄、清风寨等10多处省市级景区。
武川风情多姿多彩,斗牛、道情、龙灯、抬阁等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引人入胜。
一、怎样做到科学规划布局美?笔者认为要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加快编制全县村庄布局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
加强与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以及工业、旅游等各项规划的协调与衔接,提高规划的整体配套性和可操作性。
修编完善全县村庄布局规划。
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基本指向,首先完成以中心村为重点的全县村庄布局规划修编完善工作,明确县域内中心村、一般村的数量、功能与定点。
引导鼓励农民向县城、中心镇、中心村集聚,推动自然村整合撤并和农居点缩减,提高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集约使用的水平。
规划要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分期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以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分年度编制和完善各个实施村的村庄建设规划。
村庄建设规划要紧密结合各村实际,明确村庄功能定位和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各项建设内容。
武义 调研 报告
武义调研报告标题:武义调研报告一、引言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武义市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
通过深入了解,进一步提出促进武义市发展的措施建议。
二、基本情况1. 地理位置:武义市位于浙江省西部,东临丽水市,西南与江西、福建交界,境内有永嘉、文成、义乌、缙云等县市。
2. 自然资源:武义市地处浙江革命纪念馆风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3. 人口情况:武义市总人口约为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较高,人口结构相对老龄化。
4. 交通发达:市内交通便利,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穿越,与周边城市交通联系紧密。
三、经济发展状况1. 主导产业:武义市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主要农产品有花卉种植、茶叶及有机农产品等。
2. 工业发展:近年来,武义市逐渐发展出多个工业园区,涉及机械制造、建材、纺织等领域,工业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
3. 旅游业:武义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具有巨大潜力,特别是革命纪念馆的建设和推广。
4. 农村经济:武义市农村经济多以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为主,农产品销售渠道相对不畅,亟需进一步发展。
四、存在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武义市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传统制造业,缺乏高新技术和知识产业的支撑。
2. 市场发展不平衡: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市场发展不平衡,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远。
3. 农业发展压力:农业领域存在农产品销售困难、土地流转问题和农民转型压力等问题。
4. 生态环境保护:随着工业化进程,武义市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急需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五、发展机遇与对策建议1. 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武义市应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引进知识技术创新型企业。
2. 拓宽市场渠道: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争取更多对外投资,拓宽市场渠道,提高企业竞争力。
3. 培养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品牌营销工作,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渠道。
4. 强化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丰厚。
由山得名,森林覆盖率高达81%,位居全省县市区之首,被认定为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
境内国家4a级风景区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以“幽峡百里、奇峰三千”而美名远扬;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3万余亩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原始生态旅游令人神往,被称为“中国鸽子花的故乡”、“珍稀动植物基因库”,是世界“人与生物圈计划”组织保护地之一,即将有望成为华南虎野外放养地;白溢石牛山的高山绝壁、土司遗迹、“世界之谜”暑天冰穴,给人则无限神秘和向往,是国际洞穴联合会考察学术研究基地;名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色茶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丰富多彩。
巍巍山,不仅养育了这方水土的居民,而且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积淀,这些正是都市人的良善向往和追求。
㈢“民俗文化”积淀深厚。
民间歌谣、故事、传说、谚语原汁原味,充满机趣与智慧。
“国宝”刘德培被授给中国民间文艺首届“山花奖”终身成就奖,位居遗产地命名的“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之首;竹枝词堪称文苑里的一朵奇葩,绚丽多姿;南曲、吹锣鼓、满堂音是久负盛名的“曲坛三枝花”;堪称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堂戏、柳子戏、傩戏、民间艺术既原始古朴,又极富表现力。
此外,民间唐祭、南曲、撒叶儿荷、打溜子、薅锣鼓先后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南曲、薅草锣鼓、打溜子爱护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农民明星简柏元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投资重点项目传承人”,的民俗文化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传承。
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对策措施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的生命姚学甲和推动力,旅游业提质增效靠的就是文化的力量,靠的就是不断增强文化飞速内涵。
旅游业的没落繁荣,关键在于将各类文化资源的保障、传承、利用与旅游主导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㈠科学制定旅游文化发展规划。
按照省委、省政府构建“ 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和部署,进一步深化深化对旅游形势的熟识,用好用石蛏各项优惠政策,把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得起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将打造成国内外知名,集旅游观光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牛头山旅游对当地就业的影响分析
牛头山旅游对当地就业的影响分析作者:钟建利等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8期摘要选择以浙江省武义县牛头山作为实证案例,主要采用深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在获取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就业的影响。
研究表明,牛头山旅游就业人员女性比例高,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层次偏大,就业形式多样化。
同时,归纳总结了牛头山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牛头山;旅游;就业中图分类号S1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8-09845-04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Niutou Mountain Tourism on Local EmploymentZHONG Jianli, JIANG Haining*, WANG Tianyang et al(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AbstractTaking Niutou Mountain in Wuyi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adopting the methods of interview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econdary sources, based on the obtained data,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ive methods were combin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rural tourism on the local employ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whole employees,women account for a higher proportion. The overall cultural quality is low and the staff are mainly middleaged people and the employment form diverse. Besides,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iutou Mountain were summarized, and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Niutou Mountain; Tourism; Employment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逐渐转型,旅游业快速发展,一跃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义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武义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卢翠丹
【期刊名称】《当代社科视野》
【年(卷),期】2014(000)012
【摘要】浙江省武义县多年来一直坚持"生态立县"战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仍存在着发展模式粗放、基础设施较差、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从生态政治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方式,有利于推进武义县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卢翠丹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金华市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3
【相关文献】
1.黄湾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J], 金佳华;翁亚龙
2.“好客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浙江省武义县抱弄口村为例 [J], 丁苏安
3.桂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J], 聂峥嵘;张盼盼
4.后疫情时期推动我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J], 常洁;杜兴端
5.茶陵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J], 王雪;刘建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浙江省武义县南部旅游开发扶贫的几点思考
对浙江省武义县南部旅游开发扶贫的几点思考
郑伟俊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对浙江省武义县南部山区旅游开发扶贫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当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注重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旅游开发扶贫的建议.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郑伟俊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
【相关文献】
1.基于SolVES模型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评估——以浙江省武义县南部生态公园为例 [J], 霍思高;黄璐;严力蛟
2.关于怀化市旅游开发扶贫的几点思考 [J], 荆虹
3.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扶贫模式探讨——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扶贫为例[J], 谭丽燕;李月兰
4.旅游开发扶贫大有可为──对六安地区旅游开发扶贫的调研报告 [J], 安徽省旅游局《加大贫因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课题组
5.高山农民“下山脱贫”与政府扶贫职能探析——浙江省武义县农民“下山脱贫”的反贫困模式研究 [J], 张雅丽;林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为例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为例卢翠丹【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党生态执政理念开始逐渐形成。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应深刻认识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可持续发展方式,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期刊名称】《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88-89,64)【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作者】卢翠丹【作者单位】中共浙江金华市委党校,浙江金华 3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7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党中央提出了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入了一系列的环保国际公约,出台了许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和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我党的执政理念。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必须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要理念。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国家发起的生态运动,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通过变革生产、消费、生活方式来调整生态系统,在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谋求社会发展,生态运动也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而言是相对薄弱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如资源缺乏与环境约束的双重困难;经济实力不足与民生改善要求紧迫的双重矛盾;绿色发展与赶超崛起的双重任务等等。
如何走出一条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相对平衡的“双赢”道路,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县级党委和政府迫切需要破解的大难题。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境内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武义旅游资源最大的优势在于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于生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金华市武义县西联乡生态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浙江师范大学“阳光幼苗计划”暑期实践队【全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
改革和创新相应的管理机制,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结果。
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加速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创新农村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我们实践小组本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宗旨,来到了金华市武义县西联乡并对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有关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调研,通过走访当地老百姓和村委,了解地区特色产品以及发放调研问卷等形式获得了一定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取得了一定的调研成果。
【关键词】新农村旅游特色引言走出高楼林立的城市,我们来到田间地头,欣赏从未曾见过的“风景”。
走出学习知识的大学课堂,我们深入实践,体验生活,参加暑期“三下乡”——浙江金华武义县西联乡之行,实地考察了当地情况,对当地农民的生活感同身受。
三下乡让我深刻体会到:要解决农村的发展,“脱贫-致富-文明”是一个完整必须的三步曲,“发展”二字不是简单的脱贫和致富,我们的和谐社会不仅仅是城市的文明发达,有了农村的文明才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
为此,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和优美生活环境,需要科学、文明、法治新农村风尚,更需要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农民”。
本次调研主要的任务为调查和分析西联乡的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找出西联乡在其自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西联乡发展现状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建议和规划。
壶源村,马口村,景阳村,大溪口村等4个村庄聚集了西联乡40%以上的人口,且各村产业特色鲜明。
调研活动主要在以上四个村庄中共走访70余户人家,约占上述4个村庄人口的6.1%。
在与当地老百姓的交流过程中获悉了西联乡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
另外,我们实践队还通过对壶源村、马口村、景阳村、大溪口村这四个村村委的采访,获悉了各村对其自身以及西联乡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在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各个村的特产和特色,为我们调研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完善了本次调研活动的整体框架。
我们实践队共在西联乡各村发放调研问卷共计189份,其中村民发放96份,回收96份,游客发放93份,回收93份,回收率为100%。
并且在发放调研问卷的过程中,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为我们的调研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为之后的调研分析等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料。
1.西联乡及其各村的发展基本状况1.1西联乡总体情况西联乡位于武义西南部,三面环山;东南与柳城畲族镇相连,西濒遂昌县,北接金华婺城区、本县桃溪镇;东径119º45′,北纬28º40′;乡政府驻地马口村,海拔215米,距武义县城49.5千米,辖区面积122.3平方公里。
柳城至遂昌省级公路横穿境南,并有马口经大溪口至原上田村(牛头山),经内河洋至章五里两条县级公路。
2005年底实现村村通公路(硬化)、有视、程控电话,系武义西南山区交通便捷、水力、矿产、森林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巨大的山区乡。
西联乡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共浙西南地下武装的重要革命根据地。
1937年夏建立的中共宣(平)遂(昌)汤(溪)工作委员会、1942年5月建立的中共闽浙临边委(驻石柱源)及负责人宣恩金(化名老婆婆),均在乡境内的章五里、石柱源、东坑一带长期从事地下武装革命斗争。
1927年9月建立中共马口支部。
1928年2月建立中共马口区委。
1928年4—9月,建立章五里、内河洋、大溪口、雪坑、河涧、壶源、弄坑、饭甑等22个中共地下党支部,有党员197人;建立有34个农民协会,会员759人,有403人参加红十四军浙西第三纵队宣平西营红军。
在漫长的地下革命武装斗争中,经受了考验,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了吴谦等26名革命战士。
1982年10月,省人民政府批准西联乡为武义县第一个革命老根据地乡。
1985年4月,西联乡马口、壶源、雪坑、河涧、大溪口、内河洋、饭甑、直坑、汤山、金山、章五里、水碓坑、东坑、田铺、上田、四百田、下田、弄坑、三笋坑、殿下畈,田坪22个村为革命老根据地村。
西联乡目前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大豆、番薯为主,全乡有耕地4918亩;经济物产有宣莲、香菇、板栗、蚕桑、茶叶、药材、油茶等,面积1.2万亩,人均1.8亩,其中板栗4120亩、有机茶1834亩、笋竹二用林3523亩、药材860亩、蚕桑650亩、油茶320亩。
建有以马口、景阳为中心的食用菌、宣莲基地,以河洋、河涧为中心的板栗、茶桑基地,以章五里为中心的笋竹二用林、药材基地三个产业带和武义县第一个食用菌无公害栽培科技示范基地——香菇园区。
土特产有茶油、笋干、箬叶、薯干、干菇、咸菜、生菜等,著名的中国宣莲发源于乡属壶源村下塘自然村。
养殖业以猪、牛、羊,鸡、鹅、鸭及淡水鱼为主,年饲养量猪、牛、羊3000头;鸡、鸭7000只;淡水鱼45.0吨。
产业化和农民非农化后,饲养量骤减。
在针对当地老百姓主要经济来源的调查问卷中显示,45.5%的当地老百姓家中以种植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31.2%的当地老百姓表示家中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外出打工,剩余23.3%的当地老百姓家中主要收入来源于其他方式。
1.2特色村之壶源村西联乡特产——三大名莲之一的宣莲就是来源于壶源村。
壶源村主要以种植莲花为最大的特色,该村种植有大片的莲花试验田,田中出产的宣莲子最早被称为乌龙山莲子,曾经还成为了皇家贡莲。
相传在清朝年间,一个人为了躲避赌债来到了壶源村种田,很偶然机会种植了荷花。
有一次该人到了金华某客栈住宿,因为没钱,就拿莲子当作住宿费,然后在一个很偶然机遇,被当地的一个官员吃到了用该莲子炖的鸡,官员觉得口感非常的好,就上贡了给皇上,自那之后皇上就下旨进贡宣莲,于是壶源村的宣莲便有了“贡莲”这一名称。
近几年中,壶源村的莲子种植从45亩增加到了70余亩,由于宣莲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加之以优良的品质,壶源贡莲在当地小有名气。
1.3特色村之大溪口村武义县西联乡大溪口村因坐落宣平溪上游西溪(俗称大溪)与支流章溪(俗称小溪)交汇口而得名,是进入国家级森林公园牛头山景区的必经入口处。
当年粟裕将军在此建立工农红军游击队和革命游击根据地,故被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村”。
该村由大溪口、中央畈、内庵三个自然村组成。
现有151户393人口,有邹、傅、周、吴等10种姓氏,其中邹姓为其望族。
据史料记载,邹姓始祖为江西“崇三郎”之后裔第15世孙文彩公,自康熙年间从江西迁居此地,开基创业以来,有近300年历史。
文彩公娶华氏为妻生有五子,从此繁衍昌盛。
邹氏祠堂建于清道光年间,为该村宗族文化的主要集聚场所。
该村村庄依山傍水,山环水绕,风景秀丽,村前溪流呈“S”型沿村庄蜿蜒向东流经原宣平县城注入瓯江,呈现出十分罕见的巨型双太极图形。
村内有风格别致的农家休闲山庄、地方特色产品展示中心、集吃、住一体的农家乐,拟建牛头山纯净水厂和红苹果番薯条加工厂。
村里经济特产非常丰富,有宣莲、红苹果番薯条,茶叶、板栗、香菇(鲜、干)、山茶油、土蜂蜜、笋干、豆制品、糯米粽、蓬糕等绿色产品。
整个村庄亭台楼阁穿插,黑瓦白墙、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分外妖娆,犹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是养生休闲的最好去处1.4特色村之马口村马口村是西联乡里最大的一个村子,这里主要以种植莲子、花菇、香菇、木耳、水稻、粽叶、板栗、油茶等为经济来源,近几年政府提倡种植了大片的荷花,并且政府为了鼓励种植宣莲,也给予了莲农相关的补贴,一亩莲花补贴400元另加100斤化肥。
种植莲花一来可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二来是为了迎合牛头山的旅游开发。
在马口村,除了种植莲花之外,香菇类的种植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马口村主干道作为前往牛头山的必经之路,这条水泥路也在前年进行了整修,并在两边扩宽了6~7米。
在这几年来,村民的经济收入不断上升,生活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新建了许多的房子,村中针对供给老人和小孩的一些简单的娱乐设施,近几年也逐渐得以改善。
1.5特色村之景阳村与马口村相连的景阳村是典型的一个下山脱贫的村,是时间最早、搬迁规模最大的一个村,距今搬迁时间已有十五年。
政府对此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进行补贴,像粉刷、翻刷外墙、街道整修都给予一定的补贴。
该村另一个特点是年轻人外出经商者居多,在仅有120多户人家的村庄里,前往永康、义乌、上海等地开超市就占60多户,留在村中的村民以40~50岁之间为主。
该村主要以花菇、冬菇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下山脱贫的政策让村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2.针对西联乡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2.1整体主要存在的问题1)西联乡位于金华武义的南部地区,地处金华欠发达地区,本乡村落多以下山脱贫和其他景区居民搬迁为主,并且西联乡中的青壮劳动力较少,多外出打工(开超市为主),村内缺乏主要劳动力,导致了许多田地被荒废,无人耕种。
2)村落中剩余的大部分为老年人和小孩子,所以部分村民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仍旧采取的是单户单干的生活模式,没有合作或者集体发展的想法。
3)许多村是下山脱贫村,虽然是实现村村通的道路硬化工程,但公共交通体系还很不发达,直接限制了各个村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导致了外面的人并不是很了解西联乡的优势特产及其它相关情况,间接限制了西联乡整体的经济发展。
4)西联乡有好几个特色村,例如:壶源村,各干各家,产出的莲子不能统一,造成价格等因素的不利等。
使得很多游客不了解或者根本不知道当地的特色贡莲。
在对游客的调查问卷中显示,有56.5%的游客对西联乡壶源村的贡莲不了解,其中19.7%的游客也表示仅仅是听说过而已,表示了解的游客仅占23.8%左右。
在大溪口停留的游客对壶源贡莲的了解情况都仅是如此,可见壶源贡莲在外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
5)西联乡的农产品开发利用率不足,就拿宣莲举例:在西联乡,对宣莲的利用仅仅局限于采摘莲子。
虽然各个村都有个别优势农产品,但是每个村的特色并不突出,拿壶源村举例:壶源村以贡莲为主,但是整个村子并没有统一的合作社或者注册一个打头的注册商标,所以各家各户但是对于荷叶,荷花,藕等其他部分几乎没有利用,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直接导致村民收入的受限制。
2.2壶源村主要存在的问题1)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生产或者注册商标,导致了特产宣莲、莲子各干各家,不规范,不能很好的打入市场,使的经济发展被延滞。
2)作为一个以依靠莲为经济发展的村落,对于莲的利用相对较少,只是采摘莲子,但是对于荷叶,荷花,藕等其他部分几乎没有利用。
2.3大溪口村主要存在的问题1)作为一个以农家乐为主的经济发展村,相对的农家乐的数量还有所欠缺。
大溪口村现有农家乐9家,共有床位100余个,其中只有两家有一定的餐饮接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