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五壮士英勇事迹相关的主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们体验五壮士在关键时刻的勇敢选择。
2.重点词汇:解析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如“壮士、英勇、视死如归”等,增强学生的词汇量。
3.课文结构: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理解作者通过记叙、描写、抒情等手法表达五壮士的英勇事迹。
4.英勇事迹:了解五壮士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写作技巧: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描绘、饱满的情感表达五壮士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并能正确运用。
-对课文中的生词、成语进行解析,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巩固记忆。
(3)理解课文结构,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
-通过讲解课文结构,使学生了解记叙文的一般规律,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描写、抒情等手法表达五壮士的英勇事迹。
(4)学习五壮士英勇事迹,传承红色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4.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
5.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让学生从五壮士的英勇事迹中汲取正能量,培养勇敢、坚强、正义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使其能够深情地表达课文的情感。
(3)课文中的长句子解析。
-长句子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说课稿第1篇】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草原》一文的教学。
我的说课将从四个方面展开。
一、教材分析我首先要说的是教材分析。
《草原》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重点课文,本单元课文的共同主题是“景物聚焦”,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草原》是一篇景象融会的散文,重要报告了作者老舍老师第一次进入内蒙古大草原时所看到的优美景致,以及受到内蒙同胞热情款待的景象。
课文语言清新优美,线索清楚明白,称赞了草原的优美风景,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知交谊,表现了故国事各族人民连合友好的各人庭。
所以,对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感悟是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
课文的结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浓缩了作者的情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由于我们的家乡远离草原,学生对草原风光和风土人情缺少感性认识,这样,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必须准备必要的声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以此来帮助学生“入情入境”。
二、教学目标接着,我来说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有关生字新词,了解有关的民族风情。
能力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情感目标: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情感。
本课准备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整体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教学目标中的后两项的要求。
今天,我重点要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三、教学方法和学法接下来,我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再是过去的“教学生”,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同时要重视朗读的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品读法和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说课稿第1篇】《七律长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分析《七律长征》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的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在本单元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
本课是毛泽东主席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胜利之时,回想起红军所走过的千山万水,所经历的艰难坎坷,心潮澎湃写下的一首诗。
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学情分析五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自学生字词,初步读懂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查阅资料,能运用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资料等方法学习课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等,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3、教学目标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新课标”对5、6年级诗歌阅读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礴、丸、岷”等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诗句品读感悟,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本诗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二、教法与学法这首诗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比较远,学生要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文特点,我主要采用朗读体会法,即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读出诗的韵味,在读中理解诗意,在读中感受毛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另外,利用创设情境法,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让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汇编(全册)
《草原》说课稿一、说教材《草原》这篇访问记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
作者笔下的草原风情图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是感情朗读的极好素材。
通过感情朗读的训练可以深化对文章表达情感的体会。
因此,第二个教学目标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反复地、有感情的朗读,也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通过突出重点借以突破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我将此文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师生一起解决了为数不少的生字,读熟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是着力表现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
这里我向大家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教法与学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让学生先边看录像边听诵,通过直观的画面再现场景,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这样既缩短了学生的生活距离,又为认识草原的辽阔、秀美,蒙古人的热情好客之特点提供了直观的视听感受,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拓展思维,更深层次地体会美的意境,美的人情,最终“水到渠成”,轻松地突破了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育,实现整个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 》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六、句子解析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 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 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随便说说 ”,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 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是啊,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 了,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多么奢侈而又无望的事啊!学习本句,要侧重语意的领会。可通过 联系上文中兄妹俩的对话,反复朗读,让学生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 “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 5.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 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
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 人心弦的诗篇。 【设计意图: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贝多芬想用艺术为贫苦人造福的高尚情怀,为理解 课文内容做铺垫。】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 《月光曲 》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一、我会写组词: 谱:pǔ(谱写、乐谱、靠谱) 莱:lái(蓬莱、莱阳、莱茵河) 茵:yīn(绿茵茵、绿草如茵) 盲:máng(盲人、盲道、色盲) 纯:chún(纯蓝、纯熟、纯粹) 键:jiàn(键盘、琴键、按键) 缕:lǚ(一缕、一丝一缕、千丝万缕) 陶:táo(陶醉、陶瓷、陶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第1篇】《青山不老》说课稿一、说教材《青山不老》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地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地恶劣和生活条件地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地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地人生价值。
二、说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粼粼、肆虐、盘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地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地艰辛和决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1.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2.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法,放手让学生进行质疑、讨论、交流。
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
课件出示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地,让学生直观了解到当地环境地恶劣,这样在课文地学习中,学生更能理解老人地崇高与伟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读“阅读提示”,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快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地奇迹?“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地奇迹。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地条件下创造奇迹地?①“大环境”──险恶;②“小环境”──艰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第【1】篇〗各位评委、老师们: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草虫的村落》,下面我分别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草虫的村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感受自然”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将带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学习本组课文,要求学生要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
本篇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甲虫音乐家们像灵泉一样美妙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而又分工精细的劳作场景。
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作者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
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将一个草虫的世界生动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定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抓重点语句,揣摩其所蕴含的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3.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三、说教学重难点:把握内容,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是本组课文的教学难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说课稿第1篇】《书戴嵩画牛》说课稿《书戴嵩画牛》说课稿锦江小学倪秀琴一说教材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由两篇文言文《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组成。
今天我上的就是第二篇文言文《书戴嵩画牛》,《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六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表达形式已有了初步感知,也了解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知道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內容。
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方式与学生日常使用的白话文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对于文言文依然有着初学的新鲜感与认知上的陌生感。
此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语言凝练隽永,寓意深刻。
学生在理解文意,读懂文本,揭示道理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困难。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复述的能力,能讲述故事大概内容,但是如何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展开合理想象,深入情境,让故事内容更丰富,更生动,依旧具有一定难度。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单元目标、教材内容及学情,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能借助注音及注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理解文章大意。
写好“轴。
曝”两个生字。
熟读课文,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
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明白“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我将教学目标的2,3点定位本堂课的重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感悟法、点拨引领法、诵读体悟法。
新课标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
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对大草原的热爱之情。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说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在字里行间感受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与欢腾。
说教学重点:学习抓中心句理解课文的方法。
说教具准备:ppt课件说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创设情景生:一边欣赏,一边体会,交流草原给同学们留下什么印象。
师: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那天堂般神奇秀美的大草原,去欣赏草原风光。
板书课题:锡林郭勒草原二、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抓住中心句1、指名检查读书情况。
2、说说锡林郭勒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对哪些段落或哪句话的描写最感兴趣,在书上标画出来,并试着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广阔、美丽、是个欢腾的世界)3、学生汇报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三、抓重点段,感悟品读(一)第2自然段1、下面同学们轻声读一段这段,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谈谈你的体会。
2、汇报交流3、小结过度(点击课件)又是什么让草原变得欢腾了呢?请同学们默读第4段,画出作者描写的具体事物。
(二)第4自然段1、这段作者抓住了不同事物的不同动态写出来大草原的欢腾。
你们听草原上传来了声音。
(点击课件)2、师引读全段3、小结教师小结:草原美的就像一首歌,所以小牧民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三)、学生试背课文。
1、师:有很多描写草原的文章,也有很多表现草原风情的艺术作品,你们想不想再读一读?(课件发文章)2、学生汇报,可以读课文,可以读诗歌,或者唱歌,展示自己所查阅的资料等等。
四、拓展阅读,回扣中心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说课稿第2篇】一、说教材《草原》是一篇叙事散文,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
作者以生动、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大草原美丽的风光,而且表现了这里的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说课稿第【2】篇〗说教材分析:本课的两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
《凉州词》写的是边塞的荒凉,《浪淘沙》写的是黄河的蜿蜒曲折,流程较长。
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是学习难点。
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关键处处理:利用教学课件,直观演示,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律,加深理解。
课时安排:二课时说教学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课文插图等。
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查阅作者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说教学内容:学习《凉州词》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刚刚学习了有关长江的文章,同长江的热情、奔放所不同的是黄河的凝重、悲凉。
从古到今,黄河也是诗人们描写的对象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有关黄河的诗歌。
二、学习《凉州词》。
1.简介作者王之涣。
2.解释题目。
3.初读课文。
播放录音,范读。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4.理解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5.想意境,悟诗情。
(1)自由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指生读诗并交流。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的心情。
6.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
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7.练习背诵。
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三、诵诗会。
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说教学内容:教学《浪淘沙》说教学过程:一、背诵《凉州词》1、指名背诵。
2、全班集体背诵。
二、学习《浪淘沙》。
1.初读课文。
播放录音,范读。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好的故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富有散文诗性质的短文,作者通过这简短的文字,展现给读者一种美丽而深邃的意境,表现了鲁迅先生关于人生的现实的与哲学的深沉思考。
这些深邃的人生哲学和现实感慨,经过鲁迅先生在非常宁静的深夜里的深沉艺术思索,以精美的文字,新颖的联想和独特的构思呈现出来。
作者是在一种开头和结尾互相衔接与呼应的'圆形结构'中展开构思的。
散文开头写'我'自身的现实处境,继而切入昏昏欲睡的梦境:'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在梦境的想象中,错综的交织在一起,最后又由梦中醒来,回到现实中,书写了一种对于美丽的梦的失落和追念。
这其中,'昏沉的夜'即使做梦所处的大的环境,也是鲁迅所生存的黑暗现实的象征;而'美的人和美的事'则是鲁迅先生对黑暗现实绝望反抗心境之下,内心深处对理想、美好、和平境界的向往与抒写。
二、说教法因课文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学生对当时的社会情况和作者当时的境遇不了解,所以学习起来有难度。
教师要积极引领,适时指导,补充课外资料,学生的探究活动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说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课文中“雅、综、锦、萍”等12个生字和新出现的词语。
2.理解课文超现实想象和情感的层次性变化。
3.品悟文本明快、美丽的感情基调和美学意境。
4.学习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四、说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结构,整体感知“好的故事”。
五、说教学难点通过文本体味文中描述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六、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时间2课时八、说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由鲁迅先生写故乡情景的话题导入,引领学生走近他心中那好的故事……(板书:好的故事)(二)作者介绍介绍鲁迅先生笔名由来和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介绍《好的故事》写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课文创造条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说课稿
5.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穷人》的故事情节,掌握文中描述的穷人的艰辛生活及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举例:如文中描述的渔夫和桑娜夫妇,在贫困中依然关爱邻里,勤劳善良,乐于助人。
(2)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成语、修辞手法等,并能灵活运用到写作和口语表达中。
举例:如“含辛茹苦”、“风雨同舟”等成语,以及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说课稿,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以下内容:
1.熟读课文《穷人》,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体会穷人的艰辛生活。
2.分析课文中的主人公形象,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如自立、自强、善良、乐于助人等。
3.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掌握语文知识点,如多义词、成语、修辞手法等。
(2)深入分析课文人物形象,理解其内心世界和品质特点,特别是对于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理解。
举例:如何理解渔夫和桑娜夫妇在贫困中依然关爱他人,传递出的人性光辉。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举例:如何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4)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我也在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或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说课第【1】篇〗《桥》说课稿一.说教材《桥》是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教学本组课文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当洪水袭来的时候,在窄窄的木桥前,他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
在表达上很有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2.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二、说学情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语言感悟的能力。
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精神理解怕不够深入,也理解不了桥的深刻含义。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课标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9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2.通过对文字的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精神世界。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四、说重点难点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进一步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了把握,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文章内容,感悟人物品质”。
难点为“理解题目的含义”。
五、说教法、学法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感悟文章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引生入境,感悟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并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换位思考,自主探究等方法感悟文章中心,体会人物思想,领悟文章写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将设计以下教学环节:(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二)感受危况,引生入境。
(三)解决重点,体会精神。
(四)重回题目,解决难点。
(五)领悟写法,体会效果。
(六)课后练笔,延续情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说课稿第1篇】《10.竹节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竹节人》,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学法和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评价及反思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1.单元视角:《竹节人》是统编教材六上第三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以“有目的地阅读”为主线,编排了《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通过不同题材、不同文体有梯度地培养学生“有目的阅读”的意识。
这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是对三、四、五年级“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这三个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和提升,体现了语文要素安排的系统性和发展性。
2.文本视角:《竹节人》是儿童文学作家范锡林的一篇散文,课文通过“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后偷玩竹节人”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
课文语言幽默,充满童趣。
在文本结构编排上,又与普通精读课文有所不同:课前导读——直接给出了三个阅读任务,明晰阅读目的。
课后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为完成任务你是怎样阅读的,并给出了三个阅读方法的示例。
希望学生有意识的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有相关的阅读经验,具备一定的阅读方法,对于“提问、预测、提高阅读速度”这些阅读策略在平时的学习中涉及并运用过。
本单元的学习,是对以往学习方法的一次综合、提升,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如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取合适的材料,运用适宜的方法,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和学情分析,围绕语文关键要素的落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豁、凛”等14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其中目标2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说课稿第1篇】盼(第一课时)说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会写“斗篷、酱油”等10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蕾蕾对新雨衣的喜欢和穿上新雨衣时的喜悦写出来的。
说教学重难点:1.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2.感受课文是如何把蕾蕾对新雨衣的喜欢和穿上新雨衣时的喜悦写出来的。
说预习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尝试给课文分段。
说教学过程:学程一名句导入明目标1.出示“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同学们,来看这句话,谁来读?这句话,是我们第五单元单元页上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立意是中心思想,这句话是说文章要围绕中心意思来写。
2.这个单元是习作单元,让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一篇课文,一齐读——《盼》。
质疑:你们喜欢下雨吗?课文中的主人公对下雨时怎样的态度?【设计意图:质疑引起学生的注意。
有对比才有发现,通过设置对比情景,让学生去发现文章的韵味。
】学程二预习反馈巩固字1.课前大家进行了充分的预习,那我们来检查一下,《补充习题》翻到48页,完成第一大题,这里有6个词语,孙老师补充了四个,一并写在旁边。
2.检查预习完成《补充习题》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及补充的4个。
3.批改订正。
错误的订正一遍。
4.看仔细,记正确,我们牢牢地把这些词记住,齐读。
质疑:课文中的生词你已经理解了哪些?用什么方法理解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加上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基本上可以将课文中的生字部分突破,为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也为下面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学程三整体感知初识“盼”1.课文的题目是——《盼》,那它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呢?2.请——导学单1:(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先出示第一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草原》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33张PPT)
5.在学生反复品读这些精美语句中,我还将不断回扣本段的中心句“在天 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相信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回扣中心 句,不仅能更深切地感受“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意境,作者对草 原深深的热爱之情也将在学生内心一次次升华。
6.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老舍笔下的草原那如诗如画的意境,品读之后 ,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草原风光图画,引读第一自然 段。在优美的旋律中再现草原美景,一定能牵动学生内心的情感。这一 整体回读,也将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在脑海中形成一幅 蓝天共碧草一色,牛羊与骏马齐的美丽画卷。在此意境中,学生定能身 临其地步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草原的无限热爱。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公道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 功倍,教与学到达和谐、完善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 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课教学我将重视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朗读情势, 如:默读、自由读、范读等,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体会草原的风 光美,并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启 示学生想象,体会文中意境,并配合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从而 到达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2.自读课文感悟美: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明白了什么?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师生交流: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感受。你是如 何感受到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的?
3.朗读品句,感受“风光美”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谓描画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于是,我先课件
三、说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语,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3.通过多读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5.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及热爱西部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说课稿第1篇】《伯牙鼓琴》说课稿一、文本解读《伯牙鼓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
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
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
”伯牙鼓琴,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点评:文未见已感动。
老师对此篇文章的解读不仅全面,而且字字句句充满了情感。
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所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应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先在文本解读上下功夫。
)二、设计理念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
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训练点: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以及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过程方法引导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竹节人》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二是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竹节人》是现代作家范锡林的作品。
文章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儿时的一种玩具——竹节人。
作者向我们详细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竹节人给我们带来的无限的乐趣,不但小孩子喜欢玩,大人也抵不住它的诱惑。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及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2.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3.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二、说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斗竹节人”游戏的内容,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三、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并能概括故事情节。
四、说教法因为本课是策略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而且篇幅较长,教学本课时我紧扣导读提示中的三个任务,尝试着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不同。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为深入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课文导读中提到的三个任务是什么?根据阅读策略,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为我们报告的是一些动人的故事,在教学课文时要入情入境,捉住那些冲动我们的地方,领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这篇课文作者满怀蜜意地塑造了一位平凡的老共产党员的灿烂形象,面临狂奔而来的大水,他以本身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奉上超已往世亡的生命桥,用本身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去世亡桥梁。
课文情节跌荡升沉,扣民气弦;语言简洁生动,极富韵味。
在表达要领上很有特色。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一是引导学生在动人故事中受到情绪的熏陶和熏染,领会作者表达的头脑情感;二是资助学生在念书思索中意会作者的表达要领。
二、说学生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语言感悟能力。
对于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是对于老汉的高尚品质恐怕理解的不够深入,也不容易联想到桥的深刻含义。
三、说教法在教学中,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读感悟,让学生自己从课文重点词、句子、段落感悟,从而理解文本,体会出老汉身上的品质,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四、说学法学生读悟结合,老师及时点拨。
五、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八、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同学们,每年的夏季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时候,连续降雨容易造成山洪暴发。
桥在这样危急的时刻该是多么重要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桥的扣人心弦的故事。
(这一导入让学生感受了课文的氛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月光曲》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组教材以“艺术的魅力”为专题。
选编本组教材的意图,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而《月光曲》正是一篇能体现这些重点的极好例子。
《月光曲》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命的同情和热爱,同时也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课文文脉清晰,__有明暗两条线索。
明线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
暗线是贝多芬的感情发展。
这种感情的发展与盲姑娘对音乐喜爱的感情是交织在一起的。
另外,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进行恰当的联想,使__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加深刻是__的主要写作特点。
二、说学情:《月光曲》这篇课文,感情深沉,意境深远,特别是第九自然段联想和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效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学习,反复品悟语言内涵,真正读出深层次体验,在此基础上达到与作者、文本的情感共通。
三、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等词语。
2、根据课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
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从而感受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3、学会分辨实在的事物和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意境,感受乐曲美妙和作者在叙事中将两者恰当结合,使__的表达更加充实、感情更深刻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六年级上册,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这三个方面简介我对本册教材的理解。
说教材包括教材基本结构、教材编排体例和知识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说目标包括学段目标和本册目标,说教学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首先,说教材。
第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
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第二,教材编排体例。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同时各组还编排了一篇选读课文,提供阅读。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其中“课例”包括“词语盘点”、“资
料袋”或“阅读链接”,全书共有3次资料袋,2次阅读链接,“回顾拓展”中包括固定栏目“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机动栏目“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
这些内容都是承接着本单元的内容来安排的。
第三,知识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横向整合:如今正在逐步全面使用的新部编版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较,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篇目的内容,特别是中国古诗文,整个小学六年12册课文中共选入古诗文类文章132篇,占课文总数的30﹪,可见部编版语文教材紧扣语文教学改革,更注重对中国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
另外,新部编版教材更加注重阅读,一年级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二年级设置了“我爱阅读”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且在阅读中增加识字量,拓展视野。
因此,虽然六年级目前还没有使用新部编版教材,但是,我们应该用新教材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各种教学活动和行为。
例如,在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课堂上,我们采用以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方式,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另外,通过阅读的三种课型,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和阅读方法的指导。
并且,每天的晨诵,我们组织学生诵读古诗文或经典的现代诗歌;午读时间,继续走进传统文化,阅读国学经典,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并开展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纵向整合:从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以及到第四学段的比较上来看,不难看出,第三学段的目标是在第二学段目标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且为第四学段的目标达成奠定基础。
例如,在阅读方面,第二学段侧重词句或段的训练,而到了第三学段侧重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围绕这一目标,教材每个专题都安排了读写方法方面的内容,第一组和第八组是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第四组是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
体现了教材在编排时,注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大方面,说目标。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我将从语言理解、语言运用、思维和审美四个方面来阐述第三学段目标。
1、语言理解能力:能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上的特点,积累优美的语文材料,具有初步的语感。
2、语言运用能力:能根据具体语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尝试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
3、思维能力: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和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以及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
4、审美能力:能够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
在学段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实际,明确了具体的本册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方面,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
阅读方面,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口语交际方面,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习作方面,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综合性学习方面,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第三大方面,说教学。
首先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思路
根据语文高段的课标要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学会读书,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过程中,充分揣摩、感悟和表达,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二)教学设计
1、导课:
2、整体感知课文
3、再读课文,用小标题概括文章内容。
4、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5、在品析课文
6、最后,拓展延伸阅读
第二,教学评价
1、在阅读方面,阅读数量上,学校评选阅读之星,班级评选阅读达人,学校期末进行表彰。
作品评价上,每学期进行读书征文活动,评选优秀作品。
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方面,我们均采取小组加分的机制,得分后又可以换购图书,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平时注重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看书,爱书的习惯。
2、小组捆绑制评价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
将个人的各方面表现,纳入到小组评价之中,一周一统计,一月一统计,评选“优秀小组”等。
3、学校设置每天放学前五分钟,为全校师生暮省的时间。
学生对这一天的学习生活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写好教育随笔。
第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包括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
课内资源指教材、书籍报刊、工具书、手抄报等。
例如我们开展的利用手抄报进行单元回顾,对本单元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归纳。
课外资源包括学校资源,网络资源,社会资源。
年代背景资料。
学生可以查阅各类有关书籍或询问家长,或网络搜集,或去博物馆、图书馆。
有人说: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精彩,那么,就让我们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尽情感受语文的美丽,享受生活的精彩!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梳理和整合,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