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方向,夯实基础,强化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智力技能的训练 物理学习中的智力技能训练: ①概念的识记与理解的训练; ②规律的掌握与应用训练; ③规范解题的训练。等等 (5)操作技能的训练 物理学习中的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是物理实验中的动 手操作技能训练。 ①力学:准确计时、精确定位及减小摩擦影响等的训练; ②热学:保持研究对象的纯净清洁、系统的密闭、保温 及合理加热等的训练; ③静电:绝缘的技巧和干燥的办法等的训练; ④电磁:电路连接、电源和电表的选择与使用等的训练; ⑤光学:光源的选择、光路的调整和显示、暗房技术等 的训练。
2.兼顾了大学选拔新生和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两 方面的要求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了物理课程 的性质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突出了能力的考查,加大了中等难度题的分量,提 高了整体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例1:05年全一25题 图1中E为电源,电动势ε =27V,内阻不计。固定电阻 R1=500Ω ,R2为光敏电阻。C为平行板电容器,虚线到 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L1=8.0Ⅹ10-2m,两极板的间 距d=1.0Ⅹ10-2m。S为屏,与极板垂直,到极板的距离 L2=0.16m。P为一圆盘,由形状相同、透光率不同的三 个扇形a、b和c构成,它可绕轴AA′转动。当细光束通 过扇形a、b、c照射光敏电阻R2时, R2的值分别为1000 Ω 、2000 Ω 、4500 Ω 。有一细电子束沿图中虚线 以速度v0=8.0×106m/s连续不断地射入C。已知电子电 量e=1.6 Ⅹ10-19 C,电子质量m=9.1Ⅹ10-31 kg。忽略 光束的宽度、电容器的充电放电时间及电子所受的重 力。假设照在R2上的光强发生变化时R2阻值立即有相应 的改变。 (1)设圆盘不转动。细光束通过b照射到R2上,求电子 到达屏S上时,它离O点的距离y。(计算结果保留二 位有效数字)。
例2:05年全一24题 如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 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 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 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 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 一质量为m3 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 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 为( m1 + 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 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 知重力加速度为g。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k B m2 m1
点评: 1、此题是全一中最难的题,其考查的知识点有:胡克 定律、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机械能守恒定律及 其应用; 2、此题的难点:弹性势能的增加量(隐含两种情况下 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相等)的计算。 3、简要分析: A、B静止时:m1 g=k x1 (1) 挂C时: m2 g=k x2 (2) 这一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 ΔE= m3 g( x1 + x2 )- m1 g ( x1 + x2 ) (3) C换成D后: 1 ( m1 + m3 )g( x1 + x2 )= m1 g ( x1 + x2 )+ 2(2m+ m3)v2+ ΔE (4)
三、强化第一轮复习质量 1、强化双基、建立知识体系;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现象、概念、规律和方法 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 (1) 概念的复习: 概念是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是一类物理现 象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在人脑中概括和抽象的反映。 概念的复习应该成为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和核心,只有 掌握了基本概念,才能进一步理解、掌握物理规律, 也才能形成和发展能力。 ① 了解概念的形成和演变 例4:电场和磁场中概念的复习:紧紧抓住人们对电现象 和磁现象的认识历史和过程这一主线。
(2)、基本步骤: ①审题:即识别物理现象,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认真理解题意:“题眼”、已知条件、未知物 理量;二是确定研究对象:即一分为二(研究对象和 外界系统) ②建立物理模型,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 就是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的处理,突出主要因 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质本质的理想化模型。 ③选择合适的方法:从思维角度看——分析法、综 合法、假设法、取消法、反证法、递推法等;从物理 角度看——模型法、隔离分析、叠加法、对称处理法、 极端分析法、等效替代法等;从数学角度看——代数 法、几何法、求导法等。 ④运用数学知识——既是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 题的一个关键,又是推理计算求出结果的必然途径。 ⑤讨论验证结果
3.反映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发展潮流 例3:05年北京卷19题 一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 为330~340m/s,光速为3×108 m/s,于是他用12.3除以 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根据 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 )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 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 观察者间的距离 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④该学生自己做的事情,一定得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只 能做设计师、引路人、观察员、评论员,要做到少讲、 精讲、讲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总 结。 ⑤及时反馈,重在落实。 2.强化规范解题的指导和训练 (1)、解答物理习题的重要意义: ①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②解题水平反映学生物理学习的水平; ③是巩固概念、规律的必要环节; ④是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 ⑤是检查和评价物理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2)设转盘按图1中箭头方向匀速转动,每3秒转一圈。 取光束照在a、b分界处时t=0,试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 上,画出电子到达屏S上时,它离O点的距离y随时间 的变化图线(0~6间)。要求在y轴上标出图线最高点 与最低点的值。(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按画出的 图线评分。) y R2 R1 C S o E L1 L2
二.06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命题方向性预测(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1. 形势(摘录于教育博客苑) ①从2004年起教育部考试中心将各学科的《考试说明》 改为了《考试大纲》,《考纲》与《教学大纲》各自 独立;同时全国卷试卷结构作出了重大调整——组卷 的排序方式为Ⅰ卷生、化、物,Ⅱ卷物、化、生。 ②2005年首次根据不同的考试要求分别由教育部考试中 心和命题省市制定了对《考纲》的相应说明(《考试 说明》)。《考纲》中能力要求出现了重大变化—— 理、化、生综合在一起的能力要求被分解回归为各学 科的能力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考试说明》对试 卷题型作出了重大调整——物理选择题由单选变为了 不定项选择。
物理规律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弄清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了解规律的来龙去脉 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推论 ②注意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 例9:(99年全国高考)在下述简化情况下,由牛顿定 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系统是两个质点, 相互作用力是恒力,不受其它力,作直线运动。要求 说明推导过程中每步的根据以及式中各符号及最后结 果中各项的意义。 例10:用牛顿定律推导动能定理。 ③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 ④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训练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适时组织测验,检查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② 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理解概念
③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 一个物理概念,有确定的物理意义,只有引导学 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才能全面、系统、 深刻地理解这个物理概念. 例6:关于电场强度、电势这两个概念的复习:
④理解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8:磁通量Φ、磁通量的变化Δ Φ、磁通量的变化率 Δ Φ/Δ t之间的区别比较 可类比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规律的复习: 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的骨架,它表现为若干物理 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物理现象和过程在一定 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物理规律分为实验规 律、理论规律和理想规律。其基本特点如下: 客观性、因果性、近似性、局限性。
y /10-2m
2.0
1.0
t/S 0 1 2 3 4 5 6
图2
点评: 1、此题放在物理试题的最后,题目的文字就有四五百 字之多,加上图表,所占字符达八百以上; 2、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直流电路及动态分析、闭合电 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平行板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 中的偏转、类平抛运动、光敏电阻等; 3、考查的能力有:阅读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 计算与推理能力、运用几何图形进行表达分析的能力 等。 4、此题虽然有一定的综合性,但认真分析,发现此题 和核心就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难度并不 大。
(3)、关键环节:审题和建模 审题:要做到三审题意 物理模型: ①对象模型:如质点、单摆、理想流体、理想气体、点 电荷、理想变压器、薄透镜、原子模型等。 ②条件模型:如光滑平面、轻杆、轻绳、均匀介质、匀 强电场等。 ③过程模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简谐 振动、弹性碰撞、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
用数学语言定义物理概念: 比值定义法(E=F/Q、B=F/IL、V=S/t等)、 乘积定义法(W=FS、P=UI等)、 差值定义法(位移、电势差等)、 和值定义法(合力、总功等)、 极限定义法(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等)、 函数定义法(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等) 概念的特点: 客观性、抽象性、精细性、可测性、局限性
③ 200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首次为“文综/理综”命制了 四套全国试卷,2005年为“文综/理综”命制了三套全 国试卷,全国卷的“区域化”特征凸现。 ④2004年在11个省市大规模的进行了分省命题的尝试, 2005年进一步推广为14个省市。2006年又增加了四川 等省。 ⑤2005年高考考生的增长比例首次大大高于高校招生 增长比例,2006年这种情况还将延续。 ⑥高中课改在风雨飘摇中放慢了激进的步伐。 结论:高考命题的“五不”原则:不泄密、不出错、 不超纲、不创新、不出彩 。“平稳过渡”、 “软着 陆”、“无过便是功”、“不超纲,无繁、难、偏、 怪题”
2、个人预测: (1) 继续突出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特征,突出一个“稳” 字; ①题型、题量、试卷结构基本不变; ②突出主干知识,兼顾非重点知识这一方向不变; ③难度系数基本不变;
(2)加大创新力度——主要会体现在较高难度题上 ①情景设置: ②信息提供方式:非文字资料 ③设问方式: ④实验题: ⑤主观题:这里专指说理、论证题
(6)物理知识结构的复习 ①弄清概念、规律间的逻辑体系;明确概念、规律、观 念和方法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从而完整地理解物 理知识结构。 ②先建小体系,再建大结构。滚动进行,螺旋上升。 (7)、要真正把强化双基落到实处: ①要认真分析学生情况,针对学生水平制订详细周密的 复习计划,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好复习节奏; ②要以教材为主,以复习资料为辅,体现教材的基础作 用;重点内容,重点复习,非重点内容,也要“面面 俱到”,不留知识死角。 ③要鼓励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向困难挑战,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今日事今日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同时又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 迈着坚定步伐朝前走。
(3)方法的训练 科学方法是解决科学问题的手段,物理学方法是物理学 发展中的灵魂,学习物理必须学会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科学方法分为以下四类: ①普遍的哲学方法; ②普遍适用的普通逻辑方法; ③具体学科方法; ④解决个别类型问题的算法; 物理学的具体科学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 方法、类比方法、假说方法、数学方法; 复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尝试回忆法、整体复习法、滚 动训练法等; 解答物理习题常用的方法:等效法、微元法、近似处理 法、估算法等。
把握方向,夯实基础,强化高考物理第一 轮复习质量
北京教考科学技术研究所 潘爱国
一、近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1、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1)题型、题量、试卷结构稳定; (2)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 (3)难度整体成下降趋势; (4)虽然有所创新,但和2004年以前的试题相比,近年 更加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高考对中学教学的导向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