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工作难点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标准化工作难点与对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众所周知、一目了然的道理。但什么是规矩?规矩本身是否规矩?怎样做规矩?如何遵守规矩?等等,都是一系列复杂的事情。犹如企业标准化工作,表面上看是一件很普通简单的事,但要真正做好做透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工作,尤其当前企业都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为生存而搏杀的方面,标准化工作要顺利展开更是要客服各种困难才能如愿。目前企业标准化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企业标准化工作存在认识误区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企业的管理职能也有了根本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标准化工作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直接管理领导,政府主管部门有具体要求详细指导,有严格的系统的检查督促考核。转变职能后,不再有具体管理,强制要求,企业对完全自主自愿开展标准化工作,反应不太适应,似乎感觉到企业标准化工作没有那么重要了,以往是政府要我做,现在是市场经济了,标准化工作可做可不做。
企业在市场经济搏杀中往往会急功近利,对研发、生产、销售等直接关系企业经济运行的工作十分关注,容易被领导所重视,而对标准化等基础工作,一时看来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对企业经济运行似乎也不产生明显影响,有限于对标准化工作原理识不透,对标准化工作的深远意义看不清,往往对标准化工作不关心、不重视、不研究、不推行,放任自流,认为企业标准化工作是软任务、软措施,可有可无。
标准化要寻求一种最佳秩序,对行为准则就是必须有一定的规定,对非标准的活动就会有一定的限制。可能由于标准的要求比较严格严密;也有可能标准本身制定的不不合适或制定的过于繁文缛节,复杂冗余,过于文字形式化;还有可能标准一旦制定就一成不变,使企业认为标准抑制了创造性,多样化、灵活性,标准化工作多半是形式主义,会束缚企业快速发展。
企业经营活动主要是围绕产品展开的,一般对产品标准会有或深或浅不同程度的认识,但对一些基础标准、相关标准以及标准化工作就显得相当陌生与轻视,看不到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把产品标准孤立对待,甚至认为有了产品标准文本,既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全部。
不管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标准化工作实际上都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工作,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与科学管理,不仅涉及技术,还涉及管理、工作范畴,是一项系统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基石,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果与效益。如:各部门各司其职,按标准统一行动,协调工作,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是采购材料品种规格减少,制造工具规范,产品可使用现代化自动流水线生产检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稳定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等,是增强竞争力、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更是不仅自己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标准化工作,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氛围中,探索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行之有效的标准化工作形式、方法、内容,并通过不断宣传贯彻,潜移默化,使企业上下齐心推动,才是标准化工作的当务之要。
二、对企业标准化体系疏于管理放任自流使体系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企业经济活动是随市场经济规律不断变化的,企业为求生存组织机构也会相应随时进行调整,尤其在企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企业组织机构瞬息即便,随时更新,原来可能是单一产品的企业会扩展成为多产业的集团型企业。在这种剧烈的变革中,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由于重视不够、人员配备不足,本身变化相对迟钝等原因会跟不上企业组织机构的这种变革,甚至根本应付不了这种剧变,无奈之下以不变应万变,严重脱离了企业实际组织机构,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名存实亡,不能有效的开展日常标准化工作。同时又由于企业标准体系变化的滞后性,使企业标准体系无法全面跟随企业经济发展正常运行,缺乏对标准体系全面的维护与调整,标准体系管理失控,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甚至处于瘫痪的困境之中。
变是正常的,变给企业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无需抱怨,只有努力适应这种变革,同时积极主动探索出一套跟随调整的办法才是明知之举。因为标准化本身就是为企业经济服务的,本身就要围绕企业经济转的。当然调整可以不拘形式,灵活多样,但也要符合标准化工作本身的要求。如:企业组织机
构扩张了,标准化组织机构要同步扩张,企业组织机构精简了,标准化组织机构也要同步精简,做到始终同步覆盖整个企业;又如:产品结构调整了,相关产品标准也要及时调整,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该制定的制定,始终做到100%覆盖产品,杜绝无标生产;又如:标准化网络中标准化人员调离了,但该岗位不变,随时补充人员,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始终让标准化网络正常运行,永不瘫痪;再如:企业管理层次升格为集团化管理,相应的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可以通用的标准也要相应升格,尽可能大的管理范围内通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制定具体标准,以求简化、统一、协调同时有符合各公司的具体情况等等。总之标准化工作也要不断创新,与企业组织机构协调,与企业经济发展步伐一致。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载体,有了组织、人员保证,合理完善适用的标准体系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由于上述诸多原因,企业标准体系疏于管理,日积月累,有的问题就比较严重了,特别是已废止的国标、行业标准,由于信息闭塞未及时更换新标准。企业标准有的标龄过长,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未复审,有的企业标准内容重复有几种版本矛盾不统一,标准缺项较多使体系残缺不全等,使标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标准化工作顺利有效展开。因而长期疏于管理陈旧的企业标准体系要有不破不立的决心,重建企业标准体系要以企业当前生产的产品标准为核心,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全面展开,并与质量管理、环境管理等体系融会贯通,对已不适应的标准要敢于废止,对部分适用尚在执行的要立即修订,对尚缺而实际需要的必须要有计划地制定。从行业主管及时查新,确保引用的上级标准为有效版本。严格按标准制定程序要求,认真制定严格审查,提高企业标准质量与可操作性,避免和减少标准间不协调现象等等。努力使标准体系与企业现实经济运行要相吻合,从而标准体系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对企业标准体系执行缺乏力度,运行缺乏信心,改进缺乏恒心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要运行,并在运行中为企业带来标准话效果与效益。而实际情况往往不太乐观,由于领导不太重视、职工不理解以及标准化人员素质不高工作不到位等原因,会使标准体系运行有较大的困难,体系可能只运行了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甚至干脆作为装饰点缀,应付验收,做宣传给人看,体系建立后认为大功告成一劳永逸不再做持续改进,使企业的标准体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为使标准体系正常运行并持续改进,企业必须上下齐心,在各项工作中贯穿全过程开展标准化工作。首先构建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明确企业领导、标委会、标准化室、各职能部门以及基层员工的标准化职责,并纳入相应的工作标准中。其次,期经常进行不同层次的标准化培训,从标准化法律法规、标准化原理系统知识及相关知识、标准体系、标准化动态到具体的产品标准等正对性地举办讲座、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的培训,专职标准化员必须取得专业上岗证,全体员工必须进行培训,使企业上下对企业标准化工作形成共识,有良好的氛围。第三,标准执行的好坏最终体现在现场具体工作中,而现场具体执行人员恰恰有比较缺乏标准化基础。所以加强贯标力度,重点要花大力气抓现场贯标,要对标准进行细致、全面、认真宣贯,使现场有有效的标准,有要执行的标准,要与体系一致的标准,现场执行人员能熟知并正确执行。第四,时刻与行业主管部门保持紧密联系,跟踪标准化最新动态,第一时间更换废止标准,时刻与现场标准执行人员保持紧密联系,对执行标准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最大限度的建立标准体系电子文档,更快捷、更深入、更普及地开展标准体系运行工作,不断吐故纳新,更新完善标准体系,使之始终符合企业实际。第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参与国际行业标准制定,积极进行标准化基础研究工作,提高标准化人员及企业整体标准化水平,使企业标准体系运行有更良好的基础,逐步从制造产品到创造品牌提升到制造标准的境界。第六,认真做好内审、评价、确认、复评个环节工作,不搞形式主义,不搞文字游戏,切实通过PDCA循环,每年修改标准体系,持之以恒不断调整、补充、完善企业标准体系,不断提高标准体系运行质量。
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保证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的一项必不可少、必不可弱的基础工作。企业标准化工作涉及到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渗透在企业每位员工每天所做的每项工作中。企业标准化工作虽然没有研发、生产、销售等工作那样直观、快速地显现经济效果,似乎“劳而无功”,但通过简化、协调、统一,确确实实能建立最佳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最佳效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面对各种困难,企业标准化人员始终要全面、全员、全过程开展标准化工作,通过运用标准化原理为企业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与贡献,才能在企业中确立标准化工作地位、突现其重要性,从而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