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投资打造湘江旅游带

合集下载

湘江风光带

湘江风光带

湘江风光带:扮靓新湘潭融通长株潭“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从一大桥沿湘江风光带开车去昭山上班。

”9月20日,家住体育中心附近的王涵谈及湘潭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号工程——湘江风光带的建设,面露喜色。

他说,风光带不仅道路通畅,而且一江两岸风景尽收眼底,他的每一次出行都像是一次郊游。

湘江风光带集防洪、交通、生态景观、文化、经济于一体,不仅仅是湘潭确保防洪安全的民生工程、提升城市品位的核心工程,更是文化传承、“两型”展示的平台。

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实质性推进的首个项目,湘江风光带又融通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见证长株潭一体化“关于湘江风光带的规划建设最早要从10多年前说起。

”湘潭市“两型”办副主任、市湘江风光带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龙正辉介绍,早在1997年,长株潭一体化就进入了规划先行的阶段,编制了长株潭三市的交通、环境等方面单线规划;到了2003年,省里组织编制了《湘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整体规划》,作为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两大重要规划之一予以重视。

(另一个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2004年,项目建设与规划编制同步进行。

“湘江生态经济带”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实质推进的第一个项目启动。

随后,引进世行贷款、设计、招标、施工有序进行。

“如今,长株潭湘江风光带被列入全省重点推进的13个重大项目和重点调度的50个重大项目,省委、省政府已明确将该项目作为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长株潭新型城市化的重点工程。

”龙正辉告诉我们,风光带建设见证了湖南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到2020年全面建成湘潭段风光带湘江风光带在长株潭三市的建设快慢不一,长沙最早启动,2004年就利用世行贷款,推动了沿江风光带的建设。

由于种种原因,湘潭到2007年才正式编制整个湘江风光带的概念规划。

2008年,风光带作为市重点项目,利用世行贷款资金加快了建设防洪景观道路步伐,吹响全面建设的号角。

株洲市湘江风光带景观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株洲市湘江风光带景观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 0・ 2
第3 8卷 第 8期 2012 年 3月
S HANXI ARC TE T HI C URE
山 西 建 筑
Vo . 8 N . 13 o 8
Ma . r 2 2 01
文章编号 :0 9 6 2 (0 2)8 0 2 - 2 10 — 8 5 2 1 0 -2 0 0
Ke r s i c n i o e r i s n d :ar o d t n d t n ,e vr me tq l t — i a o u y v ai t d l o h
收稿 日期 :0 2 0 -3 2 1. 11 作者简介 : 艳萍 (9 2 , , 奉 18 一)女 在读硕士
带相关配套设施为投资者们创造 了良好 的商机 , 吸引的投 资资本 足株洲地域特色 , “ 将 神农 文化 ” 工业 文 明” 红色政权 ” “ “ 等历史 、 将为带动 当地经济发展 起到 巨大作用 。2 优美 的滨水 风光美 化 人文元素融入其 中, ) 利用有 限的城市 空间 , 临江而立 的山峦 、 将 港 了城市环境 , 给城 市创 造出了良好 的人文环境 , 提升 了城 市 品位 。 湾 、 寺庙 等资源结合起来 , 打造 “ 一江两岸十景” 的特 色景观 , 分 充 据调查 , 八成 以上 的 居 民特别 希望 能居 住在 环境 优美 的滨水 地 展示鲜 明的城市个性 , 寻幽邃 的地方 文脉 , 探 刻画不 同年代 的历 区。3 湘江是 湖南 的母 亲河 , ) 本身具有 足够的人文旅游 热点。发 史 印记 , 营造格调鲜 明、 开放包 容的株洲城市文化 。
c a u e ri r vn e a rq ai ft e t is O a o p o t e e vr n n a ai f e tan . l a me s r s f o mp o i g t i l y o h r n ,S st r mo et n i me t l h u t a h o u q l y o t ri s t h

长沙沿江风光带解析

长沙沿江风光带解析

浅析长沙沿江风光带有长沙“外滩”之称的长沙湘江风光带,已经成为长沙继湖南烈士公园之后的第二大市民公园。

它位于长沙市湘江大道,沿湘江南起湘江黑石铺大桥,北至月亮岛北端,湘江风光带由十余个休闲健身广场、绿化带以及历史文化景观组成,集防洪、观光、旅游、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风车、酒吧、各色游人,成了潇湘大道上一处独特的风景.从地形上看,长沙沿江风光带位于湘江沿岸,江边地形较为平坦,土质疏松,不宜设置较多大型建筑物,所以风光带主要以结合地形,在狭窄的带状空地内,以为市民提供休憩的舒适环境为主旨1.小型广场在风光带宽敞的地段间断地设有不少小型广场,有的以台阶为过渡形式,对地形进行下沉处理,并且增加小型水体及旱喷,增加景色的活力,使游人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增添游玩的乐趣。

其中风光带还对毁于“文夕大火”的湖南电灯公司进行原址保留。

使用石砖将其包围,合理使用原有的资源,使游园活动又具有肃穆的纪念意义。

2.道路绿地在适当的地形处理也非常重要。

风光带中的道路有些并不是平坦延伸的,有时蜿蜒曲折,有时起伏不平,成“龟背”状,不仅能增强道路的连续性,方向感,丰富地面的景观层次,结合植被配置,还以配合美妙的地形的曲直节奏变化,增强风光带的韵律美。

3.园路风光带中对园路设置地形,以形成适当的起伏,或用步道台阶缓冲平坦的路面,可达到调节游人步伐,缓解疲劳的作用。

园路两边的地势呈起伏状,既满足了排水,又使道路具有流动性和方向性。

采用不同材料点缀路面,用鹅卵石或大理石砖拼成图案,从色彩、造型上丰富了园林景观,还有助于健身。

从水体上看,风光带本身沿江打造,毗邻奔涌的湘江,这是大型水体景观。

游人走近,临江眺望,胸中顿生豪迈之情,工作学习的压力顿时消失。

而沿江搭建的亲水平台,为游人提供了融入自然的机会,更添游玩的乐趣。

除此之外,风光带中还不时穿插有小型旱喷,人工水塘,点点睡莲置于其间,精致可爱,使都市人在城市一隅照样能感受到处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树林湖泊的野趣。

株洲湘江风光带

株洲湘江风光带

总体介绍:株洲湘江风光带位于城市的湘江沿岸,其中河西城区段南起凿石山景区,北至石峰大桥,全长11.3公里,总投资约6.9亿元,总用地面积100.4381万平方米,宽80米~200米不等。

根据规划,风光带将被打造成“东方莱茵河”,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形成首善区段。

株洲湘江风光带将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打造出“一江两岸十景”的景观结构,将临江而立的山、港湾、寺庙等资源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光带景点。

按照计划,株洲湘江风光带东岸(城区段)2012年年内将开工建设。

简介株洲湘江风光带(株洲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工程)北起湘芸路,南至株洲航电枢纽进场公路(空洲岛),全长33.07公里,概算投资9.43亿元。

是首批入选世界银行在华实施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也是国家“十五”计划重点扶持发展的七大城镇密集区建设项目之一,省发改委为项目总业主。

株洲湘江风光带不仅株洲市民,长沙和湘潭的市民也可在此欣赏到江天一色的美好自然景观。

株洲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工程,将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一道美丽的流动花环。

工程分为城区段、郊区段、株洲县段三部分。

城区段从湘芸路至枫溪大桥(黄河南路),长12.858公里,其中包括延长段(从湘芸路至石峰大桥下游400米处)3.15公里;郊区段从枫溪大桥(黄河南路)至湘胜电排,长10.671公里;株洲县段从湘胜电排至空洲岛,长9.541公里。

沿线路幅设计宽度为8-26米,征地面积2118.95亩,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有人文景点9处。

已于2010年年底基本完成城区段道路工程和郊区段土建工程。

湘江风光带项目以湘江为纽带,沿江岸布线,集防洪、道路、旅游、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

项目建成后,防洪能力株洲市段由30年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该项目原概算投资9.43亿元,由于拆迁资金突破、美元利率下跌及世行最低价中标原则的影响,现调整概算至13.38亿元。

主要资金来源为:世行贷款455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23亿元;申请开行贷款3.5亿元;其余由市政府和县政府自筹。

株洲湘江风光带情况简介

株洲湘江风光带情况简介

株洲湘江风光带情况简介株洲湘江风光带建设工程是株洲市2010年十大基础工程、四大百亿工程项目之一。

整个项目分河西段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工程、河西段生态治理及防洪工程、河东段沿江景观道路工程及河西、河东提质改造工程五个子项目,总投资116.45亿元。

该项目位于株洲城区湘江两岸,河东段南起枫溪港沿江区域,北至石峰大桥,全长10.4公里,目前规划设计和初步设计均已完成,现正分布实施;河西段南起凿石山景区,北至石峰大桥,长11.3公里,宽80—200米不等,占地100.4381万平方米,投资约6.9亿元。

沿江防洪景观道路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80%。

河西、河东提质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株洲湘江风光带秉承“把湘江融入城市,让城市拥抱湘江”的设计建设理念,严格按照省政府统一的“三市并进、湘江治理、两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实现与长沙湘江风光带和湘潭湘江风光带的融合接轨。

同时,立足株洲地域特色,将“神农文化”、“工业文明”、“红色政权”等历史、人文元素融入其中,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将临江而立的山峦、港湾、寺庙等资源结合起来,打造“一江两岸十景”的景观结构,充分展示鲜明的城市个性,探寻幽邃的地方文脉,刻画不同年代的历史印迹,营造格调鲜明、开放包容的株洲城市文化。

首期实施的株洲湘江风光带河西段全长9.5公里的休闲自行车道贯穿始终,它给市民造就了亲水、运动、旅游、休闲的绝佳空间,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城市环境的舒适度。

株洲湘江风光带十分注重公共活动空间建设。

在众多的主景观区内,设置大量的体育设施,如12万平方米的沙滩广场,划分出沙滩排球区、沙滩足球区以及沙滩浴场区,不仅能让球类爱好者一显身手,也将为游泳、晒日光浴的市民提供专属区域;高标准打造的航模广场,具备承办国际赛事的能力,将成为航模爱好者的乐园;极限运动广场则是发烧友们的天堂,不仅能玩滑板,还能玩极限单车,将成为寻求刺激和心跳的绝佳场所。

此外,水涧、湾池、湿地也让株洲市民感受到湘江的原生态美景。

湘江风光带衡阳片区概念性规划(下) PPT课件

湘江风光带衡阳片区概念性规划(下) PPT课件
9
项目设计 归阳古镇
项目位置:祁阳县归阳镇 项目定位:千年古镇金归阳, 一座被湘江温暖了1800年 的古镇; 策划思路:集东汉文化、民 俗文化展示和表演,特色餐 饮,休闲,体验式情景住宿, 手工艺作坊为一体的风情古 镇,是南部进入湘江衡阳段 的第一站; 项目策划:打造水岸金归阳, 水上餐饮、水上客栈、水上 集市、水上风情吧、水上人 家等
项目选址:衡山县现有老 县城 项目策划:利用现有保存 的老县城,对其风貌规划, 保存修缮历史遗迹,拆除 影响建筑整体美感的现代 建筑,对其古城内的街道。 商业进行重新规划布局; 功能定位:文化体验、商 业贸易、特色餐饮、主题 住宿、娱乐演艺; 主要项目:《古韵衡山》 实景演出、酒吧一条街、 滨水休闲街、城门城墙、 石湾古街...
湘江风光带衡阳片区概念性规划(下) 总体布局
一轴:一江湘水景观轴
一心:雁城湘江旅游核心服务区
五片:衡山古城山水文化旅游区 萱洲古镇衡山窑文化旅游区 鸟洲主题性国际旅游区
南岳衡山
衡山古城 山水文化旅游区
南部洲滩湿地休闲度假区 归阳古镇文化体验区
萱洲古镇衡山窑文化 旅游区
雁城湘江 旅游核心服务区
归阳古镇文化体验区
3
项目设计 古韵衡山实景演出效果图
4
项目设计 衡山影视城
项目选址:衡山县永和乡 功能定位:文化体验、影 视制作、商业贸易、购物 餐饮、主题住宿、娱乐演 艺; 项目策划:仿古衡阳大街、 王船山故居、祁阳剧场、 华夏姓氏园、湖湘建筑群 落、影视基地、旅游接待 上设施等。
5
项目设计 萱洲古镇
项目位置:衡山县萱洲 项目定位:千年衡山窑文化 主题古镇; 主要项目:衡山窑遗址观光、 古镇风情体验、制窑手工艺 展示、餐饮、购物、住宿风 情街、古码头渡口等等。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湘江基金小镇发展的若干意见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湘江基金小镇发展的若干意见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湘江基金小镇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3.19•【字号】湘政办发〔2021〕9号•【施行日期】2021.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湘江基金小镇发展的若干意见湘政办发〔2021〕9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打造中部基金聚集高地,推进我省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湘江基金小镇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基金生态体系。

支持湘江基金小镇引进或新设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募基金、持股平台、自有资金投资类企业等(以下统称投资机构),打造全业态的基金体系,努力推动资本、科技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

(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湖南证监局、长沙市人民政府、湘江新区管委会)二、鼓励基金机构落户。

对注册在湘江基金小镇且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或省发展改革委备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按首笔实缴资本的1‰给予私募基金管理人或私募基金一次性奖励,单支基金奖励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对从省外迁入或新注册在湘江基金小镇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后按每家10万元给予一次性奖励。

鼓励省政府引导基金、省属国有企业主导的基金、省外注册省内办公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落户湘江基金小镇。

支持国有私募基金管理人在湘江基金小镇探索跟投等市场化运营机制。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国资委、湖南证监局)三、实施便捷商事登记。

支持入驻湘江基金小镇的投资机构在名称中分类使用“私募基金”“基金管理”“证券基金”“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字样,其中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名称中标明“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字样,并在经营范围中标明“私募投资基金管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等体现受托管理私募基金特点的字样。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日期】2021.08.30•【字号】湘文旅政法〔2021〕101号•【施行日期】2021.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其他规定,发展规划正文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文旅政法〔2021〕101号各市州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厅机关各处室、省文物局,厅直各单位:现将《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8月30日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一、发展环境“十三五”是湖南由旅游资源大省迈向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五年,全省旅游业整体实现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加快富民强省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发展成就1.旅游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次从2015年的4.77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8.32亿人次,年均增长11.77%;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3712.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762.32亿元,年均增长21.33%,旅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在受新冠疫情影响的2020年,全年仍接待游客6.9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261.95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18%,是全国旅游业恢复得最好的地区之一,湖南推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经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典型案例。

2.旅游品牌创建成果丰硕。

崀山、炎帝陵、桃花源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柳叶湖晋级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省5A级旅游景区达到10家,4A级旅游景区12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达到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0家。

大力实施创建全域旅游基地三年行动计划,韶山市、武陵源区、南岳区、永定区、望城区、凤凰县、资兴市7个县市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浏阳市、宁乡市等39个县市区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湘江风光带调研报告

湘江风光带调研报告

湘江风光带调研报告湘江风光带调研报告一、引言湘江风光带是指湘江沿岸的一片风景秀丽的地区,包括湖南省及湘江两岸的多个城市。

湘江风光带地处于湖南省的中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为了更好地了解湘江风光带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我们首先选择了湖南省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包括长沙、岳阳、株洲等,然后在这些城市的湘江沿岸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一份问卷,向游客和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湘江风光带的认知和看法。

三、湘江风光带的自然景观湘江风光带的自然景观非常丰富多样。

湘江沿岸的山水美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包括岳阳楼、橘子洲头和岳麓山等。

这些景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游客提供了优越的旅游体验。

此外,湖南省还有许多湖泊和河流,如洞庭湖和湘江等,为湘江风光带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四、湘江风光带的文化遗产湘江风光带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湖南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化遗址,如岳阳楼、岳麓书院等。

湖南省还是许多伟大人物的故乡,如杜甫和毛泽东等。

这些文化遗产是湘江风光带的独特之处,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湘江风光带的旅游资源开发当前,湘江风光带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尽管湘江风光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但公共交通、酒店和餐饮等方面的设施还不足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其次,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游客反映,湘江风光带的旅游服务质量有时不尽如人意,如导游服务不专业、景区环境脏乱等问题。

最后,旅游开发需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湘江风光带的自然环境是其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但旅游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六、结论与建议湘江风光带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遗产,拥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闻发布稿

《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闻发布稿

打造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提升大湘西旅游国际竞争力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旅游局《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闻发布会大湘西位于湖南省西部,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主体区域和中部地区唯一享受西部大开发配套政策的地区,也是湖南省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赋存最高的区域,湖南建设“旅游强省”的三大支撑板块之一,旅游业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引下,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一带一圈”(“一带”是指湘江旅游经济带,“一圈”是指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新构想,希望充分发挥好大湘西的生态、文化和资源优势,通过打造“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提升大湘西地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带动湖南西部区域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

同时,把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成为湖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试点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示范区,保护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的最佳实践区。

一、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背景1、优越的资源禀赋是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良好基础这是一方有着奇山秀水的旅游胜地,这是一块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神秘土地,这里是湖南省武陵、雪峰两大山脉和沅水、澧水两大水系的汇聚之地。

大湘西,一个美不胜收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曾经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如今借着国家武陵山片区整体开发和湖南省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迎来了新一轮旅游开发热潮,展示了无穷的魅力和诱人的前景,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打开一张湖南地图,大湘西地区(包括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常德市五个市州以及永州市江华、江永两县)国土面积占湖南省的45.5%,达9.64万平方公里;人口占全省的1/3强,达2219.85万人。

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可以说没有大湘西的后发赶超就难以实现湖南的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

株洲市湘江风光带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方案公示

株洲市湘江风光带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方案公示

株洲市湘江风光带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方案公示2009-04-09 来源:株洲日报社作者:株洲湘江风光带(以下简称风光带)作为株洲市城区重要的景观资源,其建设对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打造城市新名片都有着重大意义。

为了尽快推动风光带的建设,市委、市政府按照"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对风光带规划设计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

为了使风光带设计真正体现顶尖水平、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打造成为城市的精品工程,2008年6月至9月,我市组织了由德国ISA、澳大利亚HASSELL、日本都市环境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家顶尖设计单位参加的规划方案国际竞赛,各竞赛单位都提出了最新的设计理念和创意策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8年10月,为了将国际竞赛的设计成果进一步落实与整合,特委托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了风光带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已于2009年3月初步通过评审。

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现将规划方案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

一、公示时间:2009年4月8日--2009年5月8日二、公示方式:《株洲日报》2009年4月8日专刊;株洲新闻网三、意见反馈方式:1、请到株洲新闻网湘江风光带规划方案公示专版的意见箱留言;2、传真:,请注明"规划公示意见"字样,并留下相应联系方式;3、地址:株洲市西环线王家坪立交桥旁、株洲市湘江风光带建设指挥部,邮编:412007,信封上请注明"规划公示意见"。

四、规划咨询电话:、8687761联系人:潇雅孟婉秋株洲市规划局株洲市湘江风光带建设指挥部2009年4月8日株洲市湘江风光带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方案一、规划范围河东石峰大桥至枫溪港沿江区域,全长10.4公里;河西石峰大桥至凿石山,全长11.3公里。

二、资源分析--风光带有什么?1、区位的首善性与核心性:长株潭湘江上游的首善之区,城市的核心功能段。

2、景观资源:"四山四水",构成了株洲滨江地区主要的山水格局。

碧水 玉带 景廊——衡阳市湘江风光带规划解读

碧水 玉带 景廊——衡阳市湘江风光带规划解读

城 市规 划师 , 阳市规划设计院工程师 , 衡 主要研 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和风景 园林。
E m i L h n e 2 . m. — a : ̄ eg @16c l o
维普资讯
2 0
广 东 园 林
第2 8卷
的发展 。而湘 江 沿 岸现 有 生态 环 境破 坏 严 重 , 衡 使 阳三水 交融 的独 特 风貌一 直 无法 展 现 。为改 善人 们 的生活 水 平 , 提高 居 住 质量 , 化 城 市景 观 , 化 投 美 优 资环境 , 规划 力求 以 “ 态 、 化 、 闲 ”为 主题 , 生 文 休 以 挖 掘 衡 阳历 史文 化 内涵 , 现雁 城地 方 特 色 和创 建 展 “ 新世 纪 、 衡 阳”为 目标 , 计 具 有滨 水 特 色 的生 新 设 态 休 闲 中 心 、 化 活 动 中心 和城 市 景 观 中心 , 筑 文 构 景 观链 主要 节 点 和城 市 空 间主 轴线 , 衡 阳湘 江 风 把 光 带 建设 成 为集 生态 、 保 、 闲 和 景 观 于 一 体 的 环 休 城 市 风 景 廊 区 , 到城 市 与 水 相 互 交 融 , 与 自然 做 人
整治项 目的建设 。 湘江风光带南起衡 阳公铁大桥 , 北
江、 耒水、 蒸水汇于城中, 回雁峰 、 甲岭和雨母山等 至湘 南学联 , 长 23 里 。 有湘南 学联 、 金 全 .公 现 彭公 馆 、 自然山体与河流水域相互映衬 , 两水绕城过 , “ 一江 清代 民居等几处风景名胜古迹 ,它们都为湘江风光
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和文化 内涵 。由于城
市居民生活余暇时间的增加 , 环境意识的提高 , 对水 进程不断加快 , 衡阳作为湖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 面 体绿化等 自然要素的渴望 日 益提升 ,从而使许多人 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人们开始认识到 城市滨河地 区是一种活的资源。湘江沿岸具备用地 条件和环境景观情趣上 的优势 ,成为人们关心向往 的场所 , 成为最有人情 味的生活岸线。城市滨水空 间的规划设计合理 与否 , 将影响着整 个城市 “ 脉”

湖南省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建设保护办法.doc

湖南省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建设保护办法.doc

湖南省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建设保护办法发文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文号:人民政府令第176号发布日期:2003-8-18执行日期:2003-9-1生效日期:1900-1-1经2003年7月24日省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2003年8月18日第一条为了促进湘江长沙株洲湘潭(以下简称长株潭段)生态经济带的建设,加强湘江长株潭段生态经济带的保护,推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和本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湘江长株潭段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保护工作,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湘江长株潭段生态经济带,是指由湘江长株潭段及其滨江两岸组成的,以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旅游观光为发展重点的带状区域,北起湘江长沙段的月亮岛北端,南止湘江株洲段的空洲岛南端;两岸纵深距离根据不同地形地貌确定:(一)临江区域为街区的,以临江的第一个街区道路(不含沿江道路)为限;(二)临江区域为洼地、平地、浅丘的,根据地形地貌确定,一般不超过1500米;(三)临江区域为重丘、山峦的,以临江的第一层山脊线为限;(四)临江区域为旅游景区的,以旅游景区离湘江最远的外围线为限。

前款所指区域的具体界线,由省人民政府发展计划行政部门商建设行政部门在《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中确定。

第四条湘江长株潭段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保护遵循保护生态环境、永续利用资源和高起点规划、分阶段建设的原则。

第五条湘江长株潭段生态经济带建设、保护的目标:(一)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把该区域建设成为生态良好和环境优美的示范区;(二)开发、保护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把该区域建设成为适宜于休闲观光的景观带;(三)发展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产业,把该区域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六条湘江长株潭段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保护实行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分市建设、分市管理的体制。

省人民政府负责对湘江长株潭段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保护工作实行统一领导、规划、监督和协调,具体工作由省人民政府发展计划行政部门会同建设行政部门承担。

湖南省湘江风光带攻略

湖南省湘江风光带攻略

湖南省湘江风光带攻略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人文景观的地方。

其中,湘江风光带是湖南省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湖南省湘江风光带的特色景点、交通方式以及旅游注意事项。

一、特色景点1. 东安古玩市场:位于湘江风光带的东安县,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古玩市场之一。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类民间艺术品、瓷器、字画等,同时也可以领略到湖南地区的传统文化。

2. 望城岳麓山:岳麓山是湖南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位于长沙市望城区。

这里风景秀丽,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游客可以乘坐缆车登顶,俯瞰湖南省的美丽风光。

3. 湘江音乐嘉年华:每年夏季,湘江风光带将举办湘江音乐嘉年华活动。

这是一个集音乐、美食和娱乐为一体的盛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和音乐爱好者。

二、交通方式1. 飞机:湖南省有多个机场,其中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是最大的机场之一。

从国内其他城市可以直飞长沙,然后再转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湘江风光带。

2. 高铁:湖南省拥有发达的高铁网络,游客可以乘坐高铁抵达湖南各个城市,然后再转乘公共交通工具到达湘江风光带。

3. 公共交通:湖南省的公共交通网络十分便捷。

游客可以乘坐地铁、公交车或出租车前往目的地。

三、旅游注意事项1. 季节选择:湖南省四季分明,春秋季节是最佳旅游时机。

避开暑假和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可以更好地享受湖南省的风光。

2. 注意安全:在游览景区时,请注意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

遵守景区规定,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自然环境和文物古迹。

3. 尊重当地文化:湖南省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方风俗,游客应尊重当地文化习俗,避免言行不当。

4. 旅游保险:建议游客购买旅游保险,以应对可能的意外情况。

总之,湖南省湘江风光带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惊喜的旅游目的地。

无论是欣赏自然风光,还是领略湖南的人文风情,都能让游客流连忘返。

只要您按照上述交通方式和旅游注意事项安排行程,相信您一定会度过一个难忘的湘江之旅!。

长沙市湘江水上旅游规划的研究

长沙市湘江水上旅游规划的研究

长沙市湘江水上旅游规划的研究
汤照照;汤斗斗;夏依宁
【期刊名称】《四川建材》
【年(卷),期】2009(035)001
【摘要】湘江是湖南省的最重要河流,是长沙市城市景观和风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了解湘江旅游资源条件的基础上,从理念发展、理论研究、内涵拓展等三方面出发,研究分析了湘江水上旅游开发建设的发展定位、发展策略、旅游空间布局、旅游空间容量和旅游线路安排等,以期对长沙市的湘江水上旅游开发建设提出有意义的参考和建议.
【总页数】4页(P114-116,118)
【作者】汤照照;汤斗斗;夏依宁
【作者单位】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00;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413000;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
【相关文献】
1.丘陵城市城乡交错带生态控制线优化策略-以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空间战略规划为例 [J], 赵广英;李晨;周剑峰;王紫瑜
2.长沙市区跨湘江通道交通规划方案研究 [J], 李清波;李笑;卢冠群;周雁
3.滨水城市水上旅游规划创新研究——以福州滨海新城水上旅游专项规划为例 [J], 王盛威
4.无为与有为——长沙市湘江大道南段滨江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 [J], 钟炽兴;叶强;易敏
5.滨水干道沿线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度”的控制——以长沙市江东湘江路南段为例[J], 孙瑶;曾振;邵亦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湘江新区获恒大集团800亿元投资

湖南湘江新区获恒大集团800亿元投资

湖南湘江新区获恒大集团800亿元投资
佚名
【期刊名称】《国际融资》
【年(卷),期】2016(0)10
【摘要】2016年9月1日,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恒大集团举行恒大海花谷项目、梅溪湖恒大国际踺康城项目签约仪式。

恒大湖南海花谷项目将复制恒大海南海花岛项目的经验,打造成类似迪斯尼项目的大型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拟选址在湖南湘江新区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内,项目总用地约6070亩,总投资约500亿元。

【总页数】1页(P78-78)
【关键词】恒大集团;总投资;湘江;湖南;旅游度假区;签约仪式;产业项目;文化旅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35
【相关文献】
1.湖南将投资32亿元治理湘江 [J],
2.恒大帮扶出手“大方”——恒大集团投入30亿元结对帮扶大方县精准脱贫 [J], 徐海星
3.三大出版集团“走出去”的成功之路与审思——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安徽出版集团、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三大集团谈路径 [J], 及烁
4.上海首次公开征集科技项目立项建议/京沪携手打造中国科技劲旅/浙江重大科技项目实行联合招投标制/福建申请专利有资助/江苏科技咨询产业发展迅速/河南省高新区进入快速发展期/西安高新区涌现61家超亿元企业/广州高新技术今年产值
将达800亿元 [J],
5.湖南湘江新区将建两条有轨电车线总投资约58亿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实现目标,《湘江旅游带发展规划》针对性地提出了组织、政策、投融资保障系统,并针对国民旅游休闲改革和惠民富民的产业目标提出了具体政策保障措施,确立八项近期行动计划。
规划历经一年半,充分借鉴了莱茵河、珠江等国内外知名江河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成功经验,凸显湘江生态、文化、旅游和产业带动价值,提出了未来20年湘江旅游带的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确定了“湖湘文化引领、生态文明崛起、改革创新驱动、国际接轨”的战略思路。以“锦绣湘江”为总体品牌形象,倾力打造国际知名江河旅游目的地,在全国率先建成国民休闲改革示范区。规划具有前瞻性,是指导未来20年湘江旅游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湘江旅游带发展规划》提出了“1135”旅游空间布局,即“一轴一心三段五节点”:着力打造湘江旅游发展轴,构建旅游休闲集聚带;努力将长沙市打造成湘江旅游中心城市;形成上段(衡永段)、中段(长株潭段)、下段(岳阳段)的分段旅游格局;将永州市、衡阳市、湘潭市、株洲市、岳阳市建成湘江旅游重点节点城市。重点规划了水上旅游、湖湘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自驾旅游四大主题旅游产品,着力打造8条水上精品示范游线、两条湖湘文化精品游线、两条低空精品游线和5大跨区域精品游线。
பைடு நூலகம்湖南投资打造湘江旅游带
日前,《湘江旅游带发展规划》和《湘江旅游带重要节点旅游概念性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前者提出未来计划投资3000亿元,逐步形成“四大综合示范区、四大旅游区提升、‘古潇湘八景’地标和八十三大基础”的大湘江旅游开发新格局。
《湘江旅游带发展规划》重点提出构建湘江景观廊道、旅游交通与集散网络系统和旅游公共服务系统;强调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突出旅游新业态发展;强化湘江生态环境保护,倡导低碳发展和文明旅游;创造性地提出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生态治理、产业转型“四位一体”的湘江旅游发展模式。
随着《湘江旅游带发展规划》和《湘江旅游带古镇旅游概念性规划》的实施,湘江旅游带将建设成为健康快乐、清新大美、多元时尚、诗意休闲的国际知名江河旅游目的地。
《湘江旅游带重要节点8大古镇旅游概念性规划》立足湘江旅游带开发,基于旅游城镇建设的要求,对湘江干流沿岸的潇湘古镇、浯溪小镇、归阳古镇、萱洲古镇、朱亭古镇、易俗河古镇、乔口古镇以及樟树古镇等八个重要旅游节点的开发建设进行了总体概念性规划,对8个古镇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定位,突出古镇风格差异,体现古镇文化特色,形成“一镇一品”的湘江古镇旅游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古镇在湘江旅游带中的重要节点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