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6e75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e.png)
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
垄断行为将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民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 害、赔偿损失等;行政责任主要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刑事 责任则是对严重的垄断行为进行的刑罚制裁。同时,反垄断法还规定了宽恕制度,鼓励
违法者主动向执法机构报告违法行为并配合调查,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与行政法的关系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 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经济法是调 整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两者在调整对象、调 整方法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与刑法的关系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而经济法则不涉及犯罪和刑罚的问题。两者 在性质、任务、调整对象等方面存在根本区 别。
公司的解散
公司解散是指公司因各种原因终止经营,进行清算并注销登记的过程。公司解散的原因包括公司章程规定的营 业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等。
05
竞争法基础知识
竞争法的概念和特点
竞争法的概念
竞争法是指国家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市场公平 竞争,防止和制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保障经营者 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和实施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合同约定条款
双方当事人可以就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 、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事项进行约定。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
01
协商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平等自愿 的基础上,就争议事项进行协 商,达成和解协议。
02
调解
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持 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 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
03
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 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进行裁决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经济法基础知识ppt课件
![经济法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09cab484868762caaed5a8.png)
人性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法
恶论
•
其一:法律思维的培养
•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
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把 利字摆中间.----<凡人歌>
• 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
的利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其二,提高自身保护能力
2
在 法律
27
我国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十分广泛
经济管
经济法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理型
1.国家机关。国家机关,是行使国家职
能的各种机关的通称。它包括国家权力 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检察机关等。
2.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3.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 4.农户、个体经营户和公民。 经济活动
• 是在经济领域中发生的意志关系。 • 是经济法规定和调整的法律关系。 • 是一种具有经济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 • 是具有强制性的权利义务关系。
24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 任何经济法律关系都具有三个基本构成要
素,即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缺一
不可,共同构成经济法律关系。
主体
内容
客体
25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办法》
• F、《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权行为适用若干
问题的意见》
19
六、经济法的体系
经济组织法
企业法
经济管理法
国有资产管理法等
经济活动法
合同法
20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本节主要学习和了解以下四大问题: 一是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二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三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四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2024版经济法基础完整全套PPT课件
![2024版经济法基础完整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83b8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f.png)
在中国,经济法的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两个阶段。计划经济时 期的经济法主要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市场经济时期的经济法则更加注重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强调国家的适度干预。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01 02
平衡协调原则
指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 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 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
01
税收法律制度 概述
02
税种与税收分 类
税收征管法律 制度
03
04
税收法律责任
金融法律制度
01
金融法律制度概述
02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03
商业银行法律制度
04
外汇管理法律制度
06
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
经济纠纷的概念与分类
经济纠纷的概念
经济纠纷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方 当事人因经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争 议。
仲裁机构与仲裁员
仲裁委员会是常设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与 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聘任, 应当符合法定条件。
仲裁程序
包括申请和受理、组成仲裁庭、开庭和裁决等步骤。
诉讼法律制度
诉讼程序
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 理、宣判等步骤。
诉讼的基本原则
包括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法院调解 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等。
特点
经济性、政策性、行政主导性、综合性。经济性指其调整对象具有经济内容;政策性指其是国家经济政策在法律 上的反映;行政主导性指其在管理过程中政府和行政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综合性指其调整方法具有综合性,包括 民事、行政、刑事等多种法律责任形式。
2024经济法基础知识ppt课件完整版
![2024经济法基础知识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432b7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3.png)
经济法基础知识ppt课件完整版•经济法概述•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主体目录•经济法行为•经济法责任•经济法制度•经济法实施经济法的定义与特点定义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不能调整所有的经济关系,只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即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特点经济法具有一般法律的基本特征,即国家意志性、特殊的规范性和应有的强制性、普遍性。
同时,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较,又有自己的特点,如综合性、经济性、政策性、行政主导性、系统性等。
早期经济法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国家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很少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因此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
现代经济法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国家开始运用法律手段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在中国,经济法的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初创阶段、市场经济时期的形成和发展阶段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完善阶段。
•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国家适度干预是经济法主动、积极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它要求国家在干预经济生活时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尊重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避免过度干预和不当干预。
•社会本位原则:社会本位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传统法律部门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要求经济法在调整经济关系时应当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
•经济民主原则:经济民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
它要求在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和保护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和自主权利,促进市场主体的广泛参与和公平竞争。
•经济公平原则: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
它要求经济法在调整经济关系时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实现社会经济的公平和正义。
经济法律关系概述经济法律关系的定义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参加经济活动的各方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经济法基础知识》课件
![《经济法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3ff86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6.png)
集体企业是指由工人和职员共同拥有 和管理的企业,其经营目的是为了满 足成员的需要和服务社区。
公司法律制度
公司种类
公司种类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无限责任公司等。
公司组织机构
公司的组织机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 会等,各机构有不同的职责和权限。
公司资本制度
公司的资本制度包括实缴资本制和认缴资本 制,以及相关的出资方式和股权转让制度等 。
求赔偿。
04
宏观调控法
计划法律制度
计划法律制度的定义
计划法律制度是指国家制定和实施有 关计划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计划法律制度的特征
计划法律制度的作用
计划法律制度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 目标的重要保障。
计划法律制度具有国家意志性、规范 性和强制性等特征。
产业政策法律制度
产品质量法
01
02
03
04
产品质量法的概述
产品质量法是规范产品质量、 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
产品质量的定义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所具备的满 足消费者需求的特征和特性。
产品质量的监管
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管,以 确保市场上的产品质量符合相
关标准。
产品责任
如果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消费者 损害,消费者可以向生产者请
经济法与行政法、民法和国际经济法等法律部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同时也有明显的区 别。
详细描述
经济法与行政法都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而经济法 的调整对象是经济管理关系。此外,经济法与民法都关注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但 民法更强调意思自治,而经济法则更强调国家干预。在国际经济法方面,经济法主要关
经济法基础ppt课件免费
![经济法基础ppt课件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932313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d.png)
经济法基础ppt课件免费•经济法概述•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运行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目录•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01经济法概述经济法的定义与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是国家为了调整经济关系,规范经济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主要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市场监管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包括市场主体、市场行为、市场秩序、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关系。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国家在经济法领域进行适度干预,以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经济法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
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法应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
经济法的体系与渊源经济法的体系经济法体系包括市场主体法、市场行为法、市场秩序法、宏观调控法等子部门法。
经济法的渊源经济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际条约等。
其中,宪法是经济法的根本法源,法律是经济法的主要表现形式。
02市场主体法律制度介绍个人独资企业的定义、特点以及与其他企业形式的区别。
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详细阐述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程序以及变更的相关规定。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和变更列举个人独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如经营自主权、财产权等。
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解释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原因、程序以及清算的方法和步骤。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介绍合伙企业的定义、特点以及与其他企业形式的区别。
合伙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合伙企业的设立和变更合伙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合伙企业的解散和清算详细阐述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程序以及变更的相关规定。
列举合伙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如合伙人的权利、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等。
解释合伙企业解散的原因、程序以及清算的方法和步骤。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介绍公司的定义、特点以及与其他企业形式的区别。
公司的概念和特征详细阐述公司的设立条件、程序以及变更的相关规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变更。
《经济法基础教程》(第三版)-课件: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PPT课件
![《经济法基础教程》(第三版)-课件: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f53ed53c1ec5da51e27087.png)
(二) 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法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调整国家为了矫正市场失灵而管理和 调控经济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特征:1.综合性;2.经济性;3.效 益性;4.指导性;5.实体法和程序法
10
二、经济法调整对象
(一)市场主体管理关系 (二)经营协调关系 (三)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四)市场规制关系 (五)涉外经济关系
身、财产及其合法权益由监护人监督和保 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监护在法律上又可分 为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两种方式。
21
4.自然人的住所 自然人的住所,是指法律认可的自然
人民事生活的中心处所和经常居住地。 《民法通则》第15条规定:“公民以他
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 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 另据《民通意见》第9条确认,自然人离开 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 常居住地。
2
引导பைடு நூலகம்例
2012年5月1日,某商场搞有奖销售活动,15岁 的小明购买了58元洗发水,中奖8000元。第二天, 小明的母亲和他一起去领奖。领完奖回来后小明偷 偷拿走7800元买了电脑,母亲想拿这钱买化妆品的 时候发现钱被儿子花了,遂返还购置费用,要求商 家退回电脑。 请思考:1.儿子买洗发水合法吗,奖金归谁,为什么? 2.儿子买电脑行为可合法?母亲能否要求退货?为 什么?3.母亲用奖金钱买化妆品可符合法律规定? 4.分析本案例出现的法律关系。
15
第四节 与经济法相关的法律基 础知识
一、民法概述 二、民事主体 三、民事行为 四、代理 五、时效
16
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平等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法律地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PPT课件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a0fb9be518964bce847c1c.png)
案例:A公司将其注册商标转让给B公司, 双方签订转让合同,A、B之间是否形成 了经济法律关系?
案例解析:A、B之间形成了法律关系,其中: 主体为A公司和B公司 客体为注册商标(智力成果)
内容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思考: (1)什么是法律经济关系以及经济法律关系构 成的要素?本案例主要涉及哪些经济法律关系?
(2)如果飞机上的乘客因为“雾霾”导致飞机 起降晚点向航空公司索赔,“雾霾”能否构成法 律事件,作为航空公司免责事由?
一、经济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指经过法律规范调整形成的法律主体之间具 有权利和义务性质的社会关系。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 关系和人身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为民事法律关系。 调整行政管理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为行政法律关系 。
1、物(自然物、人造物、 一般等价物) 2、非物质财富(智力成 果、荣誉权) 3、行为(积极、消极) 4、人身
思考:自然人本身能否成 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1月17日中超山东鲁能泰山 足球俱乐部通过其官方网站宣 布,原效力于巴西米内罗竞技 的前锋迭戈-塔尔德利加盟,转 会费550万欧元。目前,鲁能 俱乐部正在为塔尔德利办理注 册手续。
象
社会保障关系
涉外经济管理关系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都是 “经济关系”,但不是所 有的经济关系。其他的诸 如财产赠与、财产继承关 系等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 转让关系,归民法调整而 不属于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例题·多选题】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有(AC)D。
A.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B.财产赠与关系
C.劳务用工关系
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反映着
统治阶级意志的
规范体系
Text
法的本质:法 是统治阶级意 志的体现。
经济法基础知识ppt课件
![经济法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c88f2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d.png)
现代经济法形成于垄断资本主义时 期,国家开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和调控,经济法逐渐成为一个独立 的法律部门。
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01 02
与民法的关系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而经济法则 侧重于调整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两者在调整对象 、调整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保证担保
介绍保证人的资格、保证方式、保证 责任等保证担保的相关内容。
抵押担保
阐述抵押权的设立、抵押财产的范围 和抵押权的实现等抵押担保知识。
质押担保
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种方式, 介绍质押权的设立、质押财产的范围 和质押权的实现等内容。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不正当竞争行为
01
列举混淆行为、强制性交易行为、商业贿赂行为等不正当竞争
合同效力
阐述合同的生效要件、附条件 与附期限的合同、无效合同、
可撤销合同等概念。
合同履行
介绍合同履行的原则、抗辩权 、保全措施等,以及合同变更
和转让的相关规定。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
包括合同解除、债务抵消、提 存等终止方式,以及合同权利
义务终止后的法律后果。
担保法律制度
担保概述
阐述担保的概念、种类和作用,以及 担保合同的订立和效力等基础知识。
经济法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录
• 经济法概述 •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 市场主体法律制度 • 市场运行法律制度 • 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 经济法实施与监管
01经济法概述源自经济法的定义与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调整经济关系,规 范经济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 济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 称。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 《经济法》PPT课件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 《经济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f74c4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1.png)
• 2.~类型
• (1)物。物是指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有一定经济价值 并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具有稀缺性的物体。
• (2)行为。这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经济目 的所进行的行为。它包括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 为和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
• 此后,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初,德国法学家赫德曼等 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经济法的论文。1916年,赫德曼在 《经济学字典》中使用了经济法一词,他认为经济法是经 济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
• 此时候的经济法概念,才有了比较完整的含义,经济法作 为一门法律学科也从此诞生。
三、经济法的概念
•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基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对市场 主体及其行为进行干预而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
• 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已经发生的经济法律关 系要素的变化。
• 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经济法主体之间的经济 权限归于消灭。
• 1.经济行为 • (1)经济合法行为。 • (2)经济违法行为。 • 2 .事件
第三节 物权与债权
• 一、物权 • (一)物权法概述 • 1. 物及其分类 • 物权法上的物是指人们能够支配的物质实体。特
的经济关系。 • (1)市场主体管理关系。规范市场主体及
其行为。
劣质奶粉 大头婴儿
(2) 市场秩序调控关系 (3) 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4) 社会分配关系
2.经济法的特征
①在调整手段上 ; ②在规范构成上 ; ③在调整范围上 。
经济法强调国家干预,体现了其 权力属性,因此,经济法在调整 经济关系的过程中直接体现了国 家的特殊意志,体现了法的强制 性、授权性、指导性。
• 5. 共有 • 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 • 1) 按份共有。2) 共同共有。3) 共有物的管理、处分及分割。
经济法基础知识.ppt
![经济法基础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ca22a5195f312b3069a54f.png)
其中活动主体的行为又可分为: ①合法行为; ②非法行为。其又分为: 1)违法行为,是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 2)中性行为,是在法律上既不禁止也不提倡的行为。
练习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
A.小张给自己制订了复习《经济法》的计划
B.小李向同学表示要参加《经济法》考试
C.小王报名参加了某网校《经济法》的课程学习
籍人)。
法人的范围
法人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 企业等。
其他组织的范围
其他组织包括社会团体、企业和内部组织等。 内部组织在一定条件下是法律关系的主体。
国家
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 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权利能力
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 资格或能力。
诉讼时效期间
一般(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民法通则》规定下列4种性质的案件,诉讼时效期间 为1年: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 《合同法》规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 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间为4年。
规章; 4. 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
章; 5. 司法解释; 6. 我国同外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双边或多
边协定。
练习
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司法》 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 册会计师条例》 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 理办法》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PPT课件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529c4a783e0912a2162aac.png)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 (2)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人以 自己的独立意志进行民事行为的能力。
•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同时产生 、同时终止;
• 法人的行为能力通常是由法人的机关或者 法人机关委托的代理人来实现的。
、
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 、隐私权
—身份权—荣誉权、配偶权、亲属 权
基本原则
• (三)民法的基本原则 • 1.平等原则 • 2.私法自治原则 • 3.公平原则 • 4.诚实信用原则 • 5.公序良俗原则
进一步解读
• 在民法的各基本原则中: • 私法自治原则是民法最核心的原则, • 平等原则是私法自治原则的逻辑前提, • 公平原则是对私法自治原则的补充, • 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则都是对私法自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 ③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 以自己独立的意思表示进行民事行为的 能力。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进行民事行为
• 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能辨认 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 力人。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 (3)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是 指自然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 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 户。个体工商户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为成立。
• 《民法通则》根据我国自然人的年龄阶段 不同和精神状况是否正常,将自然人的行 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 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 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具有 的通过自己独立的意思表示进行民事行 为的能力。
• 《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自然 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 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 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 能力人。
2024版经济法法律基础知识PPT课件
![2024版经济法法律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6286d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2.png)
产业组织法
调整产业内企业间关系的法律制 度,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
争法等。
产业技术法
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法律制度, 包括技术合同法、专利法等。
价格法律制度
价格法
调整价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 括价格管理体制、价格形成机制、价 格调控等内容。
价格违法行为处罚规定
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法律依据和 标准。
经济法上的救济途径
协商和解
指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和 解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协商和解具有灵活、 高效、低成本等优点,是经济法上重要的救济途径 之一。
仲裁
指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 行裁决的一种方式。仲裁具有专业性、保密性、一 裁终局等优点,适用于涉及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 不宜公开审理的案件。
经营者的义务 介绍经营者应当遵守的法律义务,如保障消费者人身和财 产安全、提供真实信息、出具购货凭证等。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途径 阐述消费者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 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 介绍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及其适用条件。
04 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计划和统计法律制度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经济法与行政法在调整对象、 调整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交叉,但二 者也有明显区别。行政法主要关注行 政权力的控制和行政程序的规范,而 经济法则更关注市场失灵的克服和公 共利益的维护。
与刑法的关系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经济法与刑法在保障经济秩序 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存在共同目 标,但二者在调整对象、调整方法等 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刑法主要通过刑 罚手段惩罚犯罪行为,而经济法则主 要通过民事、行政等手段调整经济关 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试分析:
• 此案中,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有无法律效 力?为什么?
2019年5月24
感谢你的观看
14
以案说法
• 解答要点:
• 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口头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
• 依据《合同法》第10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 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 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买卖合同在 《合同法》上属于不要式合同,不采取书面形式 对买卖合同效力没有影响。依据《合同法》第44 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时起生效。 本案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生效的买 卖合同,双方当事人理应按照《合同法》合同必 须严格遵守的规则,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1、广义说: 权利、义务关系(行政\劳动\身份……) 2、狭义说: 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3、最狭义说:债权、债务关系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 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一)大陆法系的协议说:《法国民法典》:契约,为一人或数人对另一人或 另数人承担给付某物、作或不作某事的义务的合意。 《意大利民法典》:契约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关于他们之间财产法律关系的设 立、变更或消灭的合意。 (二)英美法系的允诺说:美国《合同法重述》:“合同是这样一种或一系列 允诺,违反它法律将给予救济,履行它法律将以某种方式确认某种义务。”
2019年5月24
感谢你的观看
10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 ——合同法的概念和适用
合同法适用 • 即调整的范围
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 民事合同。
但并非所有的民事合同均属于其调整范畴 ——具有人身属性的合同如婚姻、收养、监护协议等,不 属于合同法的调整对象
2019年5月24
诈等手段订立合同无效。)
• 4、是当事人合法的行为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 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
——合同的订立和内容必须合法
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
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
2019年5月24
感谢你的观看
益。
9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 ——合同法的概念和适用
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 合同法概念 的总称
经济管理关系;协调经济关系
3、只调整特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赠与关系、财产继承关系?
2019年5月24
感谢你的观看
5
概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 企业组织管理关系 • 市场运行关系 • 经济宏观管理关系 • 社会经济保障关系
公司法、合伙企业法……
市场规则 不正当竞争、消法……
监督管理 税收、价格、审计…...
养老保险等各类的社会保障
宏观性、整体性,是经济法的精髓所在
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
2019年5月24
感谢你的观看
6
合同法
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 契约是当代社会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基
本法律形式 合同法是经济法中的重中之中
2019年5月24
感谢你的观看
7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 ——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合同的概念
我国合同立法 •1、自80年代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注重经济
立法,其中合同法为重中之重,从1981年到1987年,陆 续制定颁布了3部有关合同的法律:即经济合同法;涉外 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 •2、现行合同法于1999年3月颁布,10月1日起实行。 现行合同法结束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规则统一。
• 请问: • 1)本合同是否存在问题? • 2)赵某的诉讼请求有无法律依据?为什么? • 3)法院应的观看
13
以案说法 订立的形式
• 甲企业经理与乙企业经理为多年好友,一日相 遇,酒桌上达成口头协议,由乙企业在半年之 内供应甲企业50吨钢材。三个月后,乙企业 以原定钢材价格过低为由要求加价,并提出, 如果甲企业表示同意,双方立即签订书面合同, 否则,乙企业将不能按期供货。甲企业表示反 对,并声称,如乙企业到期不履行协议,将向 法院起诉。
良好的经济运行,有赖于国家的协调管理和 监督,经济法因此应运而生。
2019年5月24
感谢你的观看
4
概述—— 经济法的概念
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 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
具
体
含
2、是调整经济关系的
义
法律部门
由经济法律规范构成 与其他法律部门交叉
通过物而 形成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经济法基础知识
2019年5月24
感谢你的观看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法律部门
行政法 经济法
2019年5月24
法律体系
宪法
社会法
程序法
感谢你的观看
刑法 民商法
3
经济法
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 不可缺少的法律部门。
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合同是可以依法执行的诺言。这个诺言可以 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2019年5月24
感谢你的观看
8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
合同的特征
——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 1、是主体平等的行为
行政机关、跨国公司= 个人、小企业但“霸王 合同”现在却随处可见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凭借行政权力或经济实力
序,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019年5月24
感谢你的观看
12
案例
• 某山区农民赵某家中有一清朝花瓶,系赵某祖父所留。李某通过 他人得知此事,遂上门索购。赵某不知该花瓶真实价值,李某用 15000元买下。随后,李某将该花瓶送至某古董店,卖得价款11 万元。赵某在一个月后得知此事,认为李某欺骗了自己,通过许 多渠道找到李某,要求李某退回花瓶。李某以买卖花瓶是双方自 愿的,不存在欺骗,拒绝赵某的请求。经人指点,赵某到李某所 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合同,并请求李某返还该花瓶。
感谢你的观看
11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五项基本原则
1、平等——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无论大小强弱。 2、自愿——当事人自主选择交易对象、内容,协商一致 3、公平——各方权利义务合理、等值,不得欺诈、胁迫或
乘人之危 4、诚信——遵守商业道德,遵守合同约定 5、守法——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
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是民事法律行为
当事人应当履约,不得擅自变 更解除,与一般社交活动中的
约定相区别。
——合同的目的是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具有一定 民事法律后果即相应的民事权利义务,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3、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
——主体必须两个或两个以上,合同的成立是当事人自愿,协商一致 的结果。(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以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