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础知识-1.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2017年个人整理版《公安基础知识》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1.警察一在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力量。
A行政2.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具有()。
A社会性、群从性3.1927年12月,在中共中央机关建立的中央特科的主要任务是()A保卫党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的安全B 搜集情报、掌握敌情惩办特务、叛徒、内奸4.1931年11月,以感觉的来的苏区中央局保卫处为基础组建了国家政治保卫局,这是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
它的名称是()A国家政治保卫局5.公安机关的性质,是指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A根本属性6.我国公安机关具有()A鲜明的阶级性7.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一性质表明()A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在国家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B 其是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8.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力量。
A刑事司法9.公安机关行使专政职能的对象是()A敌对势力 B 敌对分子C严重刑事犯罪分子10.公安机关民主职能的实质是()A保障人民享有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和保障人民的利益11.无论对公安机关职能做怎样的划分和理解,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就是()A专政职能B民主职能12.人民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装性质的(),是关系国家安和社会治安的要害部门。
公安机关一旦脱离党的领导,就可能被坏人所掌握,所利用、脱变成镇压人民的工具。
A治安行政力理和刑事司法力量13.我国的公安机关是()A国家治安行政力量B国家刑事司法力量14.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行为宗旨是()A正确履行职责B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的执法行为C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D维护国家法制的尊严和统一15.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公安机关的这一阶级属性表明()A公安机关的阶级本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B公安机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C公安机关在国家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D公安机关是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16.我国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A专政职能B民主职能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17.公安机关的()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公安基础知识(重点加注)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二章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一、警察的起源和本质(一)警察的起源1.警察的含义。
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警察”的这一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警察的性质,即武装性质,国家治安行政力量;二是指出了警察的任务,即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
世界各国都拥有自己的警察力量。
2.警察的起源。
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
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总之,警察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
”因为“国家是不能没有警察的。
”警察的产生,需要具备如下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3.警察的发展。
(1)古代警察。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也没有专职的警察队伍,警察的职能是由军队、监狱或地方的行政官吏分别掌管的。
这种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称为古代警察。
古代警察有如下特点:第一,军警不分,警政合一。
警察的职能尚未能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军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是合而为一的。
第二,古代警察行使职权,在法律上是极不严格的,神的、皇帝的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
第三,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奴隶主对奴隶、庄园主对农奴、族长对同宗族的人有权使用私刑。
(2)近代警察。
近代警察是适应资本主义制度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专门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
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必然结果。
世界各国警察,由于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警政管理体制:以英国为代表的,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地方自治制;以法国为代表的,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中央集权制。
公安基础知识真题
43,公安事业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平理论的指引下,迈出新步伐.公安工作中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实现了公安工作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不断改革和加强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44,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情况,全国公安机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勇于改革,不断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安工作运行机制,队伍管理体制和警务保障机制.
54,解放战争时期,公安工作的重点逐步从农村转入城市,配合解放军顺利完成军管城市的任务.
55,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严厉打击了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反动会道门头子5个方面的反革命分子,保卫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86,对敌人专政和对人民民主这两种职能渗透于公安机关活动的整个过程和各项业务工作之中.
87,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组成的重要部分.
88,1945年4月,七大延安,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的章程.
89,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反复的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
56,全国公安机关始终把维护社会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
57,高举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沉重打击了民族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势力的暴力恐怖活动.
58,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重大经济犯罪活动.
59,不断改革和加强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公安基础知识(精编版)
公安基础知识第1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幕问题一:警察的起源1、警察的含义(1)警察,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2)警察,本质是(阶级统溻的工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节性内容:(1)警察的最初含义是,(都市的统溻方滕)或(都市行政)。
(2)警察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论其大帏、贫富、强弱和社会制度如何,(有的国家甚至不设军队),但(都毫无例外地建有自己的警察机构)。
2、警察的起源(1)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繻社会(发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也帱是说,第一,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帱有的,也不是游世长存的);第二,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2)警察的产生,需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幕,私有制的产生;第二,阶级条件——阶级矛盾和统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踃和性;第三,政溻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第四,社会条件&直接原因——维护统溻秩序和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细节性内容:(1)原始公社时期,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
在经济上,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归全体成员所有,所以,人们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溡有盗窃财物的犯罪行为,也帱溡有必要设置保护财物的警察;在政溻上,渏族领袖实行的是选举制或禅让制,他们是在同自然斗争中享有威信的人们中形成的,所以溡有必要设置保护统溻关绻的警察。
(2)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也帱是说,有了国家,同时也帱有了警1察。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
问题二:警察的发幕1、阶段与分繻(1)由于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所以,它的发幕也必然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2)警察的发幕,一般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时期的警察、古代警察和近代警察)。
细节性内容:(1)从(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渏族武装力量被用来干预本族内部关绻的功能逐渐增强),帱标志着警察力量的萌生和逐渐强化。
公安基础知识讲义
察机构
统一全国警察机构
南京政府时期
中央特科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 1927.12 上海 “中国共产党”的保卫组织,
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
不是国家是保卫组织。
国家政治保卫局 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 1931.11 江 西 是“国家”的机关,不同于
保卫机关
赣 南 中央特科是中国共产的机关
苏区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人民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 1938.5 延安 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
4
行管理;②防止和处理交通事故;③开展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④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 安全和道路畅通。
(5)外事警察 含义: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进出我国(边)境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和我国 公民进行管理的人民警察。 管理的前提:进出我国(边)境。管理的对象:①外国人;②无国籍人;③我国公民。 主要职责:①依照国家有关出入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我国公民出入境和外国人人 出境、居留、旅行进行管理;②对我国公民和外国人违反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 处理;③发现和处理来华外国人的违法犯罪活动;④保护外国人在我国的合法权益和人身、 财产安全。 (6)巡逻警察 含义:简称“巡警”,是指在一定路线或一定地段用巡逻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 主要职责:①维护辖区内的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治安案件和突发性事件;②预防和 制止犯罪行为;③参加处置灾害性事故;④维护交通秩序;⑤接受公民报警;⑥劝解、制止 公共场所发生的民事纠纷;⑦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救助和服务等。 (7)督察警察 含义: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的警察。 主要职责是监督。监督的具体事项是:①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 况;②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③治安突发事 件处置的情况;④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⑤治安、交通、户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⑥使用武器、警械以 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⑦处置公民报警、请求救助和控告申诉的情况;⑧文明执勤、 文明执法和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情况;⑨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的情况;⑩履行职责、行使职 权和遵守纪律及其他情况。 (8)边防警察 含义:负责维护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处理边境涉外事务的人民警察。 边防警察实行义务兵役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 主要职责:①在陆地边防线和近海海域进行军事巡逻和警戒;②在边防口岸进行武装 警卫;③依法管理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④在边防口岸和民航机场进行边防检查、安全检查; 防止非法越境,防范、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破坏活动,保障国家安全。 (9)消防警察 含义:同火灾作斗争的人民警察。 实行义务兵役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 主要职责:①依法进行消防监督管理;②预防、警戒和扑灭火灾;③对企业专职消防 队和群众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④向群众进行防火灭火的宣传教能和公安机关的任务的关系:性质和职能决定任务,任务体现性 质和职能。 一、公安机关的总任务
公安基础知识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一、警察的起源、发展和本质【起源】含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起源:警察是一个历史得范畴,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发展】萌芽时期:伴生有监禁行为,审判行为的萌芽古代警察:职能由军队、审判机关、行政机关的官吏分别掌管特点:→军警部分,警政合一┖ 法律极不严格,神权、皇帝和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私刑、私狱普遍存在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建立近代警察制度较早的国家是法国和英国1790·法国{人权宣言}·市政警察1801·拿破仑·巴黎警察总局中世纪·英国·治安法官制度1829·英国罗伯特皮尔·首都伦敦警察厅1898·陈宝箴·湖南保卫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帝国主义入侵时期1905 ·清政府·巡警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1912·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1927·蒋介石·把警察机关改名公安局1946·设立内政部警察总署,把警察机关改名警察局【本质】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行政力量本质特点:→鲜明的阶级性┖手段的特殊性┖广泛的社会性基本职能:→政治镇压职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阶级性·前提·首要地位┖社会管理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基础二、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公安机关】1927 ·上海·周恩来·中央特科·中国共产党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 于 1935 年结束1931·江西瑞金·国家政治保卫局·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1938 ·延安市警察队·陕西甘宁边区人民警察,简称边警·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抗日时期·1939 ·中国中央·社抗日时期· 晋察冀边区公安总局、晋绥公安局、冀鲁豫边区政府公安总局会部·在党的高级组织内部·抗日时期1949 年 7 月·中央军委公安部【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安机关】1949 年 11 月 1 日·公安部· 10 月 9 日任命罗瑞卿为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1950 ·镇压反革命运动·打击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反动会道门头子改造大量战争罪犯·把日本战犯、国民党战犯、伪满战犯、伪蒙疆战犯改造过来公安机关的性质阶级属性;性质是指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机一、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关相区别的根本属性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表明:┖公安机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公安机关在国家政权中占据重要的地军队与警察是最主要的支柱。
[公务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
■ 3.近代警察■ ⑴发端于西欧 , 产生原因是:■ 一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在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残酷剥削 , 必然要强化警察职能;■ 二是城市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复杂化 , 城市需要专业警察的有效管理;■ 三为了维护社会秩序 , 对付犯罪 , 需要建立专职的警察队伍;■ 四是资产阶级人权思想和法制观念 、平等要求人身强制统一地应由国家的警察力量依法施行。
■ ㈡实质: 公安机关代表国家和人民对专政对象实行政治统治■ ㈢对象: 敌对势力 、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 ㈣手段: 镇压 、制裁 、监督和改造■ 二 、 民主职能: P58■ ㈠概念:公安机关依照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的社会效能。公安机关民主职能反映的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的关系■ ㈡内容: P58■ ㈢特点: P59■ 直接性; 广泛性; 公开性 •整理ppt
■ 第一 , 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 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第二 , 形成完整的警察组织系统■ 第三 , 近代警察强制法制■ 第四 , 着统一 的制式服装■ ⑷近代警察的四次警务革命 ■ ①警察职业化革命■ ②警察专业化革命■ ③警察现代化革命■ ④警察社会化革命
■ ㈣实质:■ 保障人民享有国家主人地位和保障人民的利益。■ 三 、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 P61■ ㈠ 对立统一 的关系 , 既有区别 , 又有联系。■ ㈡ 区别:■ ⑴对象不同■ ⑵方法不同■ ㈢ 联系:■ ⑴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 ⑵公安机关专政职能是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 , 民主职能是专政职能的社会基础 。
■ 2.警察产生的条件: P23■ ⑴生产力的发展 , 私有制的产生 , 是警察产生 的经济条件■ ⑵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⑶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 , 是警 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⑷国家机器的形成 , 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 ㈢警察的发展■ 1.萌芽期的警察■ 存在于原始社会末期 , 同时伴生的有审判行 为和监禁行为的萌芽 。 •整理ppt
全国公安机关面向公安院校毕业生招警统一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章节题库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一、判断题。
判断下列所给出的命题正确与否。
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1.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但并不能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2.世界上除少数国家外,都拥有自己的警察力量。
()【答案】B【解析】现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不论其大小、贫富、强弱和社会制度如何,有的国家甚至不设军队,但都毫无例外地建有自己的警察机构,设置专职的警察力量。
3.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是公安机关性质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性。
()【答案】A【解析】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因为它表明了公安机关的阶级本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性。
4.公安工作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公安工作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公安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源泉。
()【答案】B【解析】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公安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源泉,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
5.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答案】A【解析】《人民警察法》第3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指明了我国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反映的关系是不同的。
()【答案】A【解析】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反映的是公安机关与敌人的关系,民主职能反映的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的关系。
二者反映的关系是不同的。
7.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用以对付一切违法犯罪人员的。
()【答案】B【解析】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国家宪法和法律,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作用与效能,并非所有的犯罪分子都是专政对象。
公安基础知识
旨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一、警察的起源、发展和本质【起源】起源:警察是一个历史得含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范畴,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济条件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发展】萌芽时期:伴生有监禁行为,审判行为的萌芽管掌古代警察:职能由军队、审判机关、行政机关的官吏分别特点:→军警部分,警政合一┖法律极不严格,神权、皇帝和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私刑、私狱普遍存在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建立近代警察制度较早的国家是法国和英国1790·法国{人权宣言}·市政警察1801·拿破仑·巴黎警察总局中世纪·英国·治安法官制度1829·英国罗伯特皮尔·首都伦敦警察厅1898·陈宝箴·湖南保卫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帝国主义入侵时期1905·清政府·巡警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1912·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1927·蒋介石·把警察机关改名公安局1946·设立内政部警察总署,把警察机关改名警察局【本质】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行政力量本质特点:→鲜明的阶级性┖手段的特殊性┖广泛的社会性职能·基本职能:→政治镇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强烈的阶级性·前提·首要地位┖社会管理职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基础二、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公安机关】1927·上海·周恩来·中央特科·中国共产党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于1935年结束1931·江西瑞金·国家政治保卫局·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1938·延安市警察队·陕西甘宁边区人民警察,简称边警·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抗日时期·抗日时期·晋察冀边区公安总局、晋绥公安局、冀鲁豫边区政府公安总局1939·中国中央·社会部·在党的高级组织内部·抗日时期1949年7月·中央军委公安部【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安机关】1949年11月1日·公安部·10月9日任命罗瑞卿为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1950·镇压反革命运动·打击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反动会道门头子改疆战犯改造过来造大量战争罪犯·把日本战犯、国民党战犯、伪满战犯、伪蒙公安机关的性质一、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阶级属性;性质是指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根本属性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表明:┖公安机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公安机关在国家政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笔记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笔记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一.警察的起源于发展1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保卫国家安全,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国家行政力量2警察的起源: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亡。
警察在国家之后,和国家一样古老,警察产生的原因是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和对抗性冲突3警察产生的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阶级条件,政治条件。
4萌芽时期的警察:由氏族公社像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
力量分化,脱离军队作战任务。
同时有监禁行为和审判行为的萌芽。
5古代警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行使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统称为古代警察。
古代警察的特点:军警不分,警政合一。
法律不严格,神权作用大。
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6近代警察:近代警察发源于西欧,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和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1789 法国保安官制度。
英国中世纪就有保安官制度。
1829年英国由罗伯特皮尔建立首都伦敦警察厅。
此后美国仿效英国,日本仿效法国。
7近代警察为什么在欧洲产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剥削。
必须强化警察职能。
资本主力经济高速发展使城市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复杂化,需要有警察的管理。
社会风气腐化,社会犯罪增长,需要警察维护社会秩序对付犯罪。
资产阶级人权思想和法制观念要求建立警察来消除私刑存在。
8近代警察管理体制:英国地方自治制,警察由地方政府领导,中央只起监督作用。
法国中央集权制由中央领导二.我国人民公安的建立与发展1我过近代警察的建立中国的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的产物。
1.1898年湖南保卫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2.1905年清政府巡警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3.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4.1927年蒋介石政权设立内政部警政司将警察机关改为公安局5.1946年蒋介石政权设立内政部警察总署将警察机关改为警察局旧中国近代警察历史是军警特镇压革命。
公安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考点汇总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一)警察的起源与发展1、警察的含义警察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2、警察的起源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警察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2)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使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3)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4)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3、警察的发展(1)萌芽期的警察在警察萌芽时期,同时伴生的有监禁行为、审判行为的萌芽(2)古代警察的特点:a、军警不分,警政合一b、行使职权时在法律上极不严格c、私刑、私狱普遍存在(3)近代警察较早建立近代警察制度的国家是法国和英国,由于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警政管理体制:地方自治制和中央集权制,地方自治制以英国为代表,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1)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的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古代警察的职能尚未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而是由行政官吏、军队、审判机关分别行使(2)近代警察从中央在地方形成了多层次的专门工作系统,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的职权。
古代警察则军警不分,警政合一,没有专门的组织(3)近代警察强调法制。
警察机关的建立及其体制和职权,均以宪法或法律为依据。
古代警察执法极不严格,私刑普遍存在(4)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二)、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和发展(1)建国后17年的人民公安机关1949年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罗瑞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
10月15日召开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11月1日公安部正式成立从1949年到1966年,共召开了14次全国公安会议17年间的辉煌成就:a、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的公安组织机构,明确了公安任务b、清除反动势力的残渣余孽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先后开展了禁烟、禁毒、封闭妓院、改造妓女、收容改造乞丐、取缔反动会道门和打击封建把头等活动)c、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整个运动从1950年10月开始,到1953年6月结束)d、改造大量战争罪犯(公安机关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把日本战犯、国民党战犯、伪满战犯、伪蒙疆战犯改造过来,取得了巨大成功。
公安基础知识要点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预警等级蓝黄橙红(粉替黄)警察的起源警察的含义警察的起源警察的含义最初.都市的统治方法或都市行政现在.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警察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现今社会无论大小强弱,有的甚至不设军队,但毫无例外都有专职的警察力量)警察的起源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决定警察必要性的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冲突对抗和社会秩序问题警察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第一: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第二:阶级条件,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第三:社会条件,维护社会秩序,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第四:政治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警察的发展萌芽期的警察古代警察近代警察萌芽期的警察(同时伴有审判的萌芽)古代警察(经历了奴隶和封建时期)古代警察特点一是:军警不分,警政合一.警察的只能尚未集中到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由军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分别掌管二是:行驶职权在法律上极不严格.神权,皇权,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三是:私刑私狱普遍存在近代警察近代警察是适应资本主义制度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专门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和官吏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必然结果近代警察在西欧产生的原因一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对无产阶级的统治和残酷剥削,必然强化警察职能二是: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使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复杂化,需要专业警察有效管理三是: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毒化了社会风气,为了维护社会秩序,需要建立专职警察队伍警察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1860年- 194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1970年- 20世纪初)中央集权法国1789年保安官制度开始与军队审判机关有了区别1790年<人民宣言> 市政警察1801年拿破仑巴黎警察总局地方自治英国1829年<大伦敦警察法> 首都伦敦警察厅中国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的产物”警察行政”(鸦片战争1840 - 1842 中国近代史开端)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湖南保卫局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此后清政府陆续创建巡警局,警务学堂,巡警学校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巡警部1905年清政府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1927年蒋介石内政部警务司省市县公安局1946年内政部警务总署省市县警察局旧中国近代警察历史是军队警察特务结合一起镇压革命迫害人民的历史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区别第一:近代警察职能是独立的,而古代尚未集中,由行政军队审判分别掌管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多层次的专门工作系统,古代警察则军警不分警政合一第三:近代警察强调法制,古代警察执法极不严格,私刑普遍存在第四:近代警察着统一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警察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警察的本质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的本质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性质的行政力量本质特征1.鲜明的阶级性,2.手段的特殊性,3.广泛的社会性警察的基本职能(指社会效能和作用,警察的职能是由国家决定的)政治镇压职能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性社会管理职能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政治镇压是社会管理的前提,社会管理是政治镇压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前的公安机关中央特科国家政治保卫局陕甘宁边区警察社会部各解放区公安机关最早的保卫机关中央特科1927年周恩来上海(应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主要任务1.保卫党机关及领导安全,2.搜集情报掌握敌情,3.惩办特务叛徒内奸,4.建立秘密交通联络和秘密电台取得功绩1.开创了保卫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2.保卫了党机关及领导的安全,3.搜集了大量有价值情报,4.镇压了革命出卖党的叛徒最早的人民政权保卫机关国家政治保卫局1931年江西瑞金苏维埃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警察队伍陕甘宁边区警察1938年(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相继建立了除奸保卫机构,晋察冀边区公安局,晋绥公安局,冀鲁豫边区政府公安局等,在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部的任务,与敌伪特务奸细作斗争各解放区的公安保卫机关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安机关1949.10.19 任命部长罗瑞卿,副部长杨奇清10.15 - 11.01 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解决了组织机构和工作任务问题)11.05 公安部成立大会1949年至1966年17年间共召开了14次全国公安会议取得成就第一:建立了健全的公安组织机构,明确了公安任务(省市县部厅局所处)第二:清除了反动势力的残渣余孽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禁烟禁毒封闭妓院)第三: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打击土匪恶霸)第四:改造大量战争犯第五: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卫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新的时期公安事业在改革创新中发展1966 - 1976 文化大革命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安工作的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服务于经济建设全国公安机关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置于各项工作首位公安机关的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武装性质治安行政力量刑事司法力量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与其它机关相区别的根本属性认识公安机关的性质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任务职权等问题的重要根据公安机关的性质体现在公安机关的一切实践中体现在公安民警执行公安任务行使职权中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他的根本属性,国家的性质决定警察机关的性质性质表明:1.鲜明的阶级性,2.国家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3.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区别:1.维护阶级利益不同,2.专政对象不同,3.目的不同,4.关系不同公安机关具有武装性质武装任务:武装战斗,武装镇压,武装警戒,武装巡逻,武装守卫,武装押解与军队区别:1.分工不同,警察主要对内,军队主要对外2.手段不同,警察主要采取管理教育改造打击防范等,军队主要通过军事行动来完成公安机关是国家治安行政力量我国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下属的一个职能部门治安行政管理是国家其他行政管理得以正常实施并取得社会效益的有力保障治安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防范和控制犯罪活动,预防和查处各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同各种治安灾害事故作斗争,以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利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公安机关是国家刑事司法力量根据<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是国家的刑事侦查机关,依法承担着刑事侦查预审采取或执行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羁押看管犯罪嫌疑人和执行部分刑罚等任务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指社会效能和作用)专政职能民主职能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关系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职能的根据,而公安机关的职能则从社会上反映了公安机关的性质无论如何划分,公安机关的职能就是专政和民主职能,它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公安机关专政职能指公安机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广大群众,依照国家宪法和法律,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敌对势力与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对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实施专政公安机关承担的专政职能是公安性质的必然体现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具体包括:从专政目的说,是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从专政对象看,是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实施打击从专政手段说,是打击,制裁,改造与监督并用公安机关民主职能公安机关民主职能指公安机关必须服从人民的意志,依法保护人民的民主权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公安机关民主职能的实质,就是保障人民享有国家主人翁的地位和保障人民的利益专政职能反映的是与敌人的关系,民主职能反映的是与人民的关系,因为民主职能是公安性质的又一体现公安机关民主职能的内容包括:保障人民充分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保障人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享受正常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用民主的方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靠人民群众搞好公安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所谓区别: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有各自的特定对象和特定方法(对谁专政对谁民主是一个根本立场和政治原则问题,是关系到公安机关性质和公安工作成败的首要问题)区别:一是.对象不同,专政对象是敌人,民主对象是人民二是.方法不同,对敌人使用专政手段,而对人民实行民主方法所谓联系: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互相促进,并渗透到公安机关活动的整个过程和业务工作中(专政职能是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社会基础,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职能的基础条件)公安机关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宗旨(所谓宗旨指从事某项工作主要的意旨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所以也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1944年9月毛泽东为纪念革命烈士张思德<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思想第一次提出) 1945年4月毛泽东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论联合政府> (写进党章){1995年颁布2012年修正的<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密切的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03年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满意作为第一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公安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源泉,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障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主要是通过完成法律赋予的各项任务和神圣职责来体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管理社会和服务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安机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求做到:1.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是做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2.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3.认真履行职责,4.提高服务质量,5.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第二章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公安机关的任务1.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3.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4.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合法财产,5.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的任务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辖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的任务公安任务划分:1.从时间上看,有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2.从范围上看,有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3.从层次上看,有具体任务和基本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的总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1.保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2.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主要有:1.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2.及时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3.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的社会局面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工作主要有:1.积极防范和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法犯罪行为,2.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3.全力维护社会稳定,4.依法进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人身安全: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秘密通信不受侵犯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合法财产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是我国法律保护的对象,因为他们是保障我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公安机关的职责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公安机关的职责公安机关主要警种的职责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职责即职责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指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1.法律性,2.政治性,3..行政性,4.有限性5.责任性(法律性.职责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所确认的,政治性.职责体现的是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行政性.反映了国家行政管理的部分职能,有限性.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过了就是越权,责任性.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将受法律的追究)公安机关的职责<人民警察法>第六条(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三)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四)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五)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六)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七)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八)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九)管理户籍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十)维护国境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十一)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十二)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安全保护工作(十三)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十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法律法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两种行政法规指由国务院颁布或者批准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通过的规范性文件<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期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应当履行职责.一方面指出人民警察及时在非工作时间也必须履行职责不可借口逃避责任,另一方面也确认了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期间对紧急情形履行责任的合法性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出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与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公安机关主要警种的职责各警种划分及表现:(一)治安警察治安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人民警察主要职责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社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处理治安案件,管理特种行特,查禁违禁物品,预防犯罪,了解并掌握社会治安动态,预防和处理治安灾害事故,进行治安巡逻,发动群众参加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工作(二)户籍警察户籍警察是负责管理户籍,掌握户口动态等户政工作的人民警察主要职责:执行户口管理制度,做好户籍管理和人口统计工作(三)刑事警察刑事警察是负责刑事案件侦破工作的人民警察刑事警察包括刑事侦查人员和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的法医.化验员.鉴定员.警犬训练员等主要职责:依法进行公开的秘密的专门调查和运用刑事科学技术揭露和打击的刑事犯罪,运用公开管理手段秘密力量和群众联防控制社会上的复杂场所限制和缩小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研究犯罪分子的活动规律防范刑事犯罪活动(四)交通警察交通警察是负责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负者处理交通事故,进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民警察主要职责:依照国家有关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对道路行人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管理,防止和处理交通事故,开展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道路畅通(五)外事警察外事警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进出我国边境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和我国公民进行管理的人民警察主要职责:依照国家有关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对我国公民出入境和外国人入出境居留旅行进行管理,对我国公民和外国人违反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理,发现和处理来华外国人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外国人在我国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六)巡逻警察巡逻警察指在一定路线和一定地段用巡逻的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主要职责:维护辖区内的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治安案件和突发性事件,预防和制止犯罪行为,参加处置灾害性事故,维护交通秩序,接受公民报警,劝解制止公共场所发生的民事纠纷,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救助和服务等(七)网络警察网络警察依法规范管理网络,保护万民利益不受危害,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主要职责概括:依法维护网络安全,保护网民利益,打击网络犯罪(八)督察警察督察警察是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督察的警察主要职责:督察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治安突发事件的处置情况,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治安交通胡政出入境边防消防警卫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使用武器警械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处置公民报警请求救助和控告申诉的情情况,文明执勤文明执法和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情况,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的情况,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其他情况(九)边防警察边防警察是负责维护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处理边境涉外事务的人民警察(边防警察施行义务兵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主要职责:在陆地边防线和近海海域进行军事巡逻和警戒,在边防口岸进行武装警卫,依法管理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在边防口岸和民航机场进行边防检查安全检查,防止非法越境,防范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十)消防警察消防警察是同火灾作斗争的人民警察(消防警察实行义务兵役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主要职责:依法进行消防监督管理,预防警戒和扑灭火灾,对企业专职消防队和群众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向群众进行防火灭火的宣传教育人民警察是个整体,其战斗力取决于各警种协同作战,整体作战的能力在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时,往往是各警种联合作战,在需要履行职责时,不允许人民警察借口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而拒绝执行公安机关的权力公安机关权力概念和特点治安行政管理权刑事司法权警械武器使用权紧急状态处置权公安机关权力概念和特点概念:公安机关权力指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履行职责,进行警务活动时依法采取的权威性措施和手段,它是国家行政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公共行政权力由于公安机关的权力是在法定职责限度内行使的,并受相应制约,故又称公安机关权限特点:1.法定性,2.国家意志性,3.强制性,4.专属性,5.单向性(法定性.公安机关的各项权力都是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反应的是国家的意志,国家意志性.公安机关权力在运行中难免会掺入个人因素.但公安机关职权性质和内容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非个人,强制性.公安机关权力以暴力作后盾可采取人身方面的强制措施被实施对象只能服从,专属性.权力主体只限于公安机关.任何机关团体个人无权行使.个别受委托组织或个体也只能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代行部分职权,单向性.公安机关行使职权是国家意志单向性表示.不以相对人同于与否为先决条件)认识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能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中更好的体现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权(一)治安行政处置权概念:指公安机关在公共场所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等治安行政管理活动中,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对特定的人物事场所采取的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等权力运行行为方法: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命令.依法向负有特定义务的人发出的作为不作为和约的指令又称警察命令,禁止与取缔.对违反治安管理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宣布禁止予以取缔并对违法者予以法律制裁,许可.这种权力通常是通过审核批准.决定.颁发证照.指挥等形式表现出来)(二)治安行政处罚权概念:指公安机关依法对不履行治安法规所确定的义务或者危及社会治安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依照治安管理的法律和法规规定实施的行政处罚方法: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附加适用期限出境或者驱逐出境(三)治安监督检查权概念:指公安机关依法对应负治安责任的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履行治安责任.预防治安问题的发生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方法:治安监督检查.发现违章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置或制裁.发现治安隐患.要求监督对象限期责令整改。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一)警察的起源与发展1、警察的含义警察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2、警察的起源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问题。
警察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2)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使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3)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4)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3、警察的发展(1)萌芽期的警察在警察萌芽时期,同时伴生的有监禁行为、审判行为的萌芽(2)古代警察的特点a、军警不分,警政合一b、行使职权时在法律上极不严格c、私刑、私狱普遍存在(3)近代警察较早建立近代警察制度的国家是法国和英国,由于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警政管理体制:地方自治制和中央集权制,地方自治制以英国为代表,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4、中国的近代警察时间建立者名称备注1898年陈宝箴湖南保卫局我国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1905年清政府巡警部第一个全国性专职警察机构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将“巡捕”和“巡警”改为警察1927年蒋介石内部警政司把各省、市、县的警察机关改为“公安局”1946年蒋介石内政部警察总署把各省、市、县的警察机关改为“警察局”5、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1)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的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
古代警察的职能尚未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而是由行政官吏、军队、审判机关分别行使(2)近代警察从中央在地方形成了多层次的专门工作系统,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的职权。
古代警察则军警不分,警政合一,没有专门的组织(3)近代警察强调法制。
警察机关的建立及其体制和职权,均以宪法或法律为依据。
古代警察执法极不严格,私刑普遍存在(4)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则没有专门的服装(二)、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和发展1、新中国成立前的人民公安机关时间建立者名称备注1927年周恩来中央特科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1931年国家政治保卫局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机关1937年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简称“边警”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1939年社会部2、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安机关(1)建国后17年的人民公安机关1949年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罗瑞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
公安基础知识
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和发展警察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警察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原始社会没有必要设置保护统治关系的警察。
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的问题。
警察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经济条件)2.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协调(阶级条件)3.维护统治秩序和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社会条件)4.国家机器的形成(政治条件)警察按发展阶段分为萌芽警察、古代警察(警察职能由军队、审判机关、行政机关的官吏分别掌管,1.军警不分、警政合一2.行使职权极不严格3.私刑、私狱普遍存在)、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诞生于英国,分为两种警政管理体制1.地方自治,以英国为代表,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2.中央集权制以法国为代表,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1898年湖南巡抚成立湖南保卫局(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1905年清政府设立巡警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1927年蒋介石设立内政部警政司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1.近代警察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集中于警察机关)2.近代警察成为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古代警察军警不分,警政合一)3.近代警察强调法制4.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1927.12-1935中央特科(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1931.11 中央政治保卫局(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公安保卫机关)1938.5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1939.2社会部(与敌伪特务斗争,进行锄奸宣传、培养锄奸干部)1949.11.1公安部成立第二节公安机关的性质认识公安机关的性质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任务、职权等问题的重要根据。
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公安机关的这一性质表明:1.公安机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公安机关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3.公安机关是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国家机关是由国家权利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等组成《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侦查和执行刑罚的职能,与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互相制约,共同完成惩罚犯罪的任务。
公安基础知识
公安基础知识第一章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问题一:警察的起源1、警察的含义(1)警察,一般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2)警察,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节性内容:(1)警察的最初含义是,(都市的统治方法)或(都市行政)。
(2)警察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论其大小、贫富、强弱和社会制度如何,(有的国家甚至不设军队),但(都毫无例外地建有自己的警察机构)。
2、警察的起源(1)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也就是说,第一,警察和警察机关(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第二,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2)警察的产生,需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第二,阶级条件——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第三,政治条件——国家机器的形成;第四,社会条件&直接原因——维护统治秩序和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细节性内容:(1)原始公社时期,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
在经济上,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归全体成员所有,所以,人们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没有盗窃财物的犯罪行为,也就没有必要设置保护财物的警察;在政治上,氏族领袖实行的是选举制或禅让制,他们是在同自然斗争中享有威信的人们中形成的,所以没有必要设置保护统治关系的警察。
(2)警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也就是说,有了国家,同时也就有了警察。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
问题二:警察的发展1、阶段与分类(1)由于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所以,它的发展也必然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2)警察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时期的警察、古代警察和近代警察)。
细节性内容:(1)从(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氏族武装力量被用来干预本族内部关系的功能逐渐增强),就标志着警察力量的萌生和逐渐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缉捕杀人逃犯
公安机关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 公民人身安全、人身自由 和合法财产:
摧毁海口市义龙路黑恶势力
公安机关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管理社会、服务人民:
看守所里 过中秋
户籍登记 上门服务
思考一:
近代警察
为什么 在西欧国家最早产生 ?
(※7)
﹡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公安工作
﹡新时期公安事业在改革中创新发展:
新
三 个 阶 段
中 国 公 安 机
关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公安工作重心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 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
幻灯片2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性质
定义: 1.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 工具 2.国家的治安行政力量 和刑事司法力量 3.具有武装性质
为什么原始社会没有警察?(1)
警察的发展(※3)
﹡萌芽期的警察: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氏族武装从全民不脱离生产 的武装,逐渐向着职业的、听命于首领或贵族的、不参加生产的独立武装力 量转化。
﹡古代警察: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时期 特点: ①军警不分,警政合一; ②神权、皇帝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 ③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也,戒之以言,谓之警。有言在先不得违戒。
察:察看,观察。 ( ※2:“警察”一词的来由)
(之二:概念的理解)
﹡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 力量。
中国警察
﹡是一种国家行为(警察行为):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
行政的、刑事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近代警察:首先是在欧洲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国家建立起来
较早建立近代警察制度的国家:法国 英国。
1789年→推翻路易十六 →建立保安官制度→实 行警察制度 1790 年→《人权宣言》 →建立市政警察
法国: 1801年→拿破仑执政→
建立警察总局
1829年→英国→通过《警察法》 →建立了首都伦敦警察厅
英国:
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
﹡地方自治制: 英国为代表→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中央监督 ﹡中央集权制 : 法国为代表→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我国的管理体制?(2)
中国警察的起源(之一)
话说—— 世界警察之父 ——关羽? 中国最早的派岀所长——刘邦? (※4)
事 我汉(汉 家 国民今高 和 历族江祖 楚 史和苏刘 辞 上汉丰邦 家 杰文县, 。 出化)字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比较警察概念)
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如何理解?)
→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其根本属性;表明了公安机关的阶级
本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 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内(人民)实行民主、保护人民利益;对外
公公安安基基础础理知论识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性质 第三节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第四节 公安机关的宗旨
一、警察的起源与发展
什么是警察?(之一:词义的理解)
1.西方词义 英语Police;希腊语Politician[pɔli‘tiʃən] 政客,政治人物, 政治家 (※1) 2.中国词义 警:“从敬从言谓之警”。古代警字,从敬从言。警者戒
(危害国家安全、人民利益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在国家政权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3.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
国家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1.掌管社会治安、行使国家治安管理权。 2.是兼有刑事执法职能的行政机关,是国家主要的侦查机关(侦查、拘 留、执行逮捕、预审等刑事诉讼活动),与检察院、法院共同完成惩治 犯罪的任务。
的伟人季 政大。, 治的汉沛 家开朝郡 、拓开丰 卓者国邑 越之皇中 的一帝阳 军、,里
河关
东羽
解 ( 今 山
字 云 长
西
运
城
)
人
中国警察的起源(之二) (※5)
﹡ 1898年7月27日(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九),湖南巡抚陈宝箴 ,
湖南长沙创立保卫局
﹡ 1902年5月,袁世凯在保定创设警务总局 ;开办巡警学堂。保定
具有武装性质
1.配备武器装备; 2.执行武装性质的任务。
提问:
什么因素决定了公安机关必须是武装性质的?(提示:性质、 职责)(3) 国家机关的有哪些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5) 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4)
公安机关区别于其他国家行政机关: 1.是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机关; 2.是掌管社会治安,行使国家治安管理权的专门机关; 3.是国家刑事司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刑事执法机关。
公安机关的职能: 公安机关对于国 家与社会所应起 的效能与作用。
侦查职能、保卫 职能、治安管理 职能
打击、预防、强 制、管理、教育、 服务等
幻灯片 2
公安机关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 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 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管理社会和服务人民。
地的人民警察 ﹡社会部 ﹡各解放区的公安保卫机关
叛徒白鑫在上海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和 全坊附近被中央特科击毙
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安机关
公安部成立:1949.11.1 第一任部长 罗瑞卿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1949—1966):
1.全国范围建立健全公安组织机构,明确工作任务;
2.清除反动势力残渣余孽和旧社会余留的污泥浊水; 3.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4.改造大量战争罪犯。
幻灯片 2
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
﹡专政职能的具体内容: 1.目的——保卫政权,巩固制度; 2.对象——敌对势力分子,刑事犯罪分子; 3.手段——打击、制裁、改造与监督。
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
﹡民主职能的内容: 1.保障公民权利免受非法侵害; 2.保障公民安居乐业; 3.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4.依靠群众;为人民服务。
幻灯片 15
警察的起源
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 “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恩格斯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全体氏族所有(原始意义的共产 主义社会状态)
关键词: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警察产生的条件: 经济条件——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 阶级条件——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可调和; 社会条件——维护统治秩序、惩治犯罪; 国家条件——国家机器形成。
国家意志 法律 警察 公安机关
统 治 阶 级 的 意 志
国 家 的 意 志
立 法
行
法律
政 司
机
法
关
机
关
警察机构 (※6)
当代与未来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高度 发达。交通与信息的进步、媒体与网络的 发展,让公民有了权利诉求的强大平台, 民意可以快速形成巨大的影响力,直逼政 府官员的意志,影响政府(统治阶级)的 决策,民意因此得到正视。
巡警学堂——中国警察的第一所学校。
清 末 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京 巡 警 与 街 头 警 察
二、我国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解放前的公安机关
﹡中央特科:
成立背景——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 暗杀、镇压革命党)
主要任务——保卫中央机关和领导;收集情报、掌握敌情;惩办特务、叛 徒、内奸;建立秘密据点。
﹡国家政治保卫局(1931年) ﹡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