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知人论世」说与经典诠释问题
古代名家关于知人论世的阐述
古代名家关于知人论世的阐述在古代,许多思想家和学者都提出了关于知人论世的观点和阐述。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人物及其关于知人论世的阐述:1、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知人论世上,孔子强调观察和了解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以推断其性格和品德。
他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才能真正地理解其行为和思想。
同时,孔子也认为要全面地评价一个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
2、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知人论世上,孟子认为人的性格和品德是内在的、先天生成的,而不是通过外在因素形成的。
因此,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和品德,需要深入观察其内心世界,探究其思想和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
同时,孟子也认为要客观地评价一个人,需要避免主观偏见和情绪化的判断。
3、庄子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知人论世上,庄子强调人的自然性和自由性,认为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需要观察其与自然的关系,探究其内心世界的自由和超越。
同时,庄子也认为要全面地评价一个人,需要超越世俗的价值观和标准,从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一个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4、荀子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知人论世上,荀子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长期的相处和观察,才能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和品德。
同时,荀子也认为要客观地评价一个人,需要注重其实践表现和社会贡献,而不是仅仅依靠表面的印象和主观的判断。
综上所述,古代名家关于知人论世的阐述各具特色,但都强调了了解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探究其内心世界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人际关系、处理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价值观和生活背景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观察和分析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语背后的动机和原因,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行为表现和社会角色。
孟子“知人论世”之我见
孟子“知人论世”之我见概述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学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成果历史上影响深远。
其中,《孟子·离娄上》中的“知人论世”一章,是他思考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道德问题的精华所在。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结合自己的看法,对孟子的“知人论世”展开探讨。
正文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知人”是人事关键,也是君子的成就之一。
所谓“知人”,就是指了解人的品性、才干、喜好、生活状态等各种因素,用以指导人的处事和用人。
孟子强调,一个人能否广交善友、广纳贤才,关键在于其能否善于认识人。
对于人际关系,孟子有“取人乎已,知人乎吾未尝有过也”、“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而不知者之觊觎也”等名言,说明孟子高度重视“知人”。
孟子的观点孟子在“知人论世”这一章中,谈到了人的价值、淳朴本性、以及人与道德的关系。
他认为,人都有“天性”,这种本性和“道德”是互动的。
当一个人的天性被尊重并深刻了解,他就会表现出美好的道德素质。
同时,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也会深刻地影响他的天性。
孟子说:“天下之动,莫如性也;天下之成,莫如道也。
道之理发,性之情并,而变化之理生焉”。
在人际关系方面,孟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观点。
即一个人如果想要自己获得成功,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还要为他人提供帮助并支持他们的成长。
这样才能实现互惠共赢。
此外,孟子还提倡善于释放压力,以及在相互交往中保持真诚。
“知人论世”一章中,孟子着重判断人性的本质,探讨人性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并且鼓励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树立互相帮助的理念。
孟子在探讨道德方面的贡献,为后世影响深远,他的思想与哲学对于时代的社会和文化发展造成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交有很大启示。
在判断人性方面,我们需要注重人的淳朴本性,深刻了解人,学会用正确的方式为人服务。
在人际交往方面,我们需要学会关心他人,建立真诚的关系,创造一个有益于我们彼此成长的环境。
在道德方面,我们需要坚定信仰、笃行正义,认真对待道德伦理问题,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知人论世
不见陶潜,焉知归去——小论“知人论世”“知人论世”语出《孟子》,孟子对万章说:“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孟子这段话,本意是要讨论交友的问题,在孟子看来,同乡之人可以结交为友,国中之人可以结交为友,更广泛一些,还可以与天下之人为友,若觉得朋友遍天下还不满足,我们还能向历史要朋友,读古人的书,诵前人的诗,由形体之交到心神之交亦不失去是交友的一大乐事,但是光诵诗读文是不足以了解写诗著书的人,要了解写诗著书的人,离不开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
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问题了。
平日上课,课堂上常见的环节“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分析”其实都是知人论世的产物。
刘勰曾语:“不有屈原,岂见离骚”,“知人论世”作为一种鉴赏或学习的方法,常常用于教学实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人生见解、内心矛盾等等,从而达到更好的理解文本的目的。
但也曾有教授批评“知人论世”,说这种语文教学方法是“坚硬的、传统的、糟糕的语文教学法”,对此也颇有感触,因为亲见学生一见辛弃疾就豪放悲怆、壮志难酬;一见李清照就婉约清丽,凄楚悲凉,全然不管诗歌本身到底在写些什么。
因而作为第一线教师的笔者常常陷入“两难”的状态,在“知人论世”的教学策略中不知该何去何从。
这学期,教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使我对“知人论世”有一些更为深入的思考。
在准备教案之前,我先查阅了相关的背景知识与历代对此文的评价:写作背景: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陶渊明于东晋义熙元年41岁那年,最后一次出仕,但只做了80多天的彭泽县令。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求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
孟子知人论世综述
知人论世综述“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的。
下面我将从“知人论世”的方法内容,此方法对文学鉴赏的影响,后人对其的评价与新解以及此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分别作出综述和总结,并提出一些我的观点。
一、知人论世作为文学鉴赏理论的提出。
“知人论世”是文学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最早出自于《孟子·万章下》,“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
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从它的出处,我们可以看出“知人论世”最初并不是文学鉴赏理论,而是孟子的“尚友”之道,即与古人交朋友的方法。
“知人”并不是一件易事,正如孔子所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在孟子看来,读古人的诗书,实际也就是与之交友(当然是神交),而要交接古人,只是读其诗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为人行事,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才能和古人心契神交,成为知音。
在这里,孟子客观上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正确的文学批评的原则与方法,它不但具有文学批评理论建构的意义,而且还具有阅读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孟子那里,“知人”与“论世”是相互联系着的两个概念,“论世”是为了“知人”,而“知人”则必须“论世”。
所谓“知人”,就是了解作者的经历行事,理解作者的心志情思;“论世”,也就是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活诸因素对作者的思想道德、心理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激发作者创作的社会动因等等。
“论世”方能“知人”,因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一个人的处世行事的方式,思想精神的状况,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养成并受到社会生活的客观的制约,因此,“论世”是“知人”的前提条件,不“论世”就无以“知人”,而不“知人”也就无以“论文”。
二、知人论世对文学鉴赏的影响。
首先,可以了解作者的家世出身、人生经历,有助于认知作者。
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思想至上、事理至关,这是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的重要核心思想。
这种文学批评以道德思想为基础,以志趣相投的境界来定义文学好坏,所以它是以道德感情的境界,以及普遍的伦理情怀为区分标准的。
孟子的文学批评,彰显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总体特征,也反映了朝代宗教学说所根植的基础。
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强调以合乎义理和文以和。
文以和即在于呼应义理而又抒发合宜的情趣。
义理即在于善恶的区别,它要求作家作品的表现,必须符合正义和道德方面的规范,以便确保熏陶作用。
文学作品中,不论是叙述神话童话,还是宣传社会公、民理,都要有自己的宗教或社会启蒙意义,必须要符合天经地义的要求,才能够接受文学批评。
这种文学批评,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思想至上、义理至关、人为本、多元融合的审美观点。
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不但可以检查文艺作品,也可以指导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是一种审美观点,文学创作者应当立足创作观念,以道德情怀为目标,坚持历史传统文化,并引领新的社会风气。
文学批评审美中担负的双重责任,一是保证文学和传统文化的风格,二是使社会多元化审美方向得以发展。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因其以心思维为深入的审美体系,受到了世人的高度赞誉,其背后的文化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批评以宽容体谅社会,多元植入个性,要求文学努力以其道德标准去扩展文化新尺度。
未来,只要归纳好孟子文学批评的精华,融入当今社会文化气息,促进文学的多元发展,则更进一步可以拓展文学思想的视野,完善文学观念的审美认知,使人类文明在道德境界中得以完善、发展。
从“诠释学”到“诠释之道”中国诠释学研究的合法性依据与发展方向
从“诠释学”到“诠释之道”中国诠释学研究的合法性依据与发展方向[摘要] 依据中国学术的一贯传统,所谓“诠释学”实际上就是“诠释之道”,有古今之别,更有中西之异。
据此,不仅可从根本上阐明中国诠释学研究的合法性,厘清中西诠释传统和理论之间的关系,更能获得中国诠释学研究在“后西方”时代的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
中国诠释学研究所要努力探索和建构的,乃是中华文明的现代诠释之道,它将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诠释传统,自成一体而又具有充分的开放性、涵摄性和普适性。
[关键词] 诠释学;诠释之道;中国诠释学;后西方时代[中图分类号] B08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6)03―0017―08本文所谓中国诠释学研究,不是泛指“在中国的诠释学”研究,而是专指“关于中国诠释学”的研究。
它主要包括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一是清理总结源远流长的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一是探索建构能够彰显中国文化精神特质的现代诠释学。
此项研究萌芽于1980年代初,兴起于1990年代下半叶,流行于本世纪,目前已成为整个汉语学界的重要论域,在大陆学界尤其开展得如火如荼。
通过近二十年的共同努力,中国诠释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然而无庸讳言的是,它在自我理解和自我定位上仍不十分明确,突出的表现就是,一直未能令人信服地解答这样一些具有原则性的基本问题:为什么要有中国诠释学?它与西方诠释学是何关系?其发展方向是什么?显然,这些问题如不解决,所谓中国诠释学研究便不免会沦为“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窃以为,治学有如治国,皆当先正其名,解答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依据中国学术的固有传统为“中国诠释学”正名。
只有这样,中国诠释学研究才能名正言顺地渐次展开。
一“诠释学”概念辨析今日所谓“诠释学”,是德语Hermeneutik或英语hermeneutics等词的汉译。
诚然,我国学者杭世骏(1695-1773)于18世纪即已提出“诠释之学”的说法,其《道古堂文集》卷八《李义山诗注序》谓:“诠释之学,较古昔作者为尤难。
“知人论世”的运用误区及对策
有个体情感渗入才更显得温润可感。
因此 ,只有把 “ 知人论世 ”与文
般会认 为 “ 知人论世”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更好 的理解作者
知 本研习紧密结合 , 到有机融合的程 要表达的情感 内容。其实不然 , “ 达 人论世 ”对于理解 文本 的言语表达特 度 ,才 会成为 真正 的 “ 人论世 ” 知 , 方》 才会对 学生 的理 解文本 有切 实 的帮 色同样有很大 的作用。 比如 E
知 人 论 世 的 运 误 区 及 对 策 用
鲤 卢 娟
“ 知人论 世” ,出自 《 孟子 ・ 万章 下》 “ : 颂其诗 ,读其书,不知其人 , 可乎? 以论其世也 ,是 尚友也。 是 ”孟 子认为 , 文学作品和作 家本人的生活
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
徒》 一课时 ,花大量的时间去介绍普 : 现实条件下。但是不应该的是略去 了 希金的生平 ,文学成就。普希金 的确 : 对 “ ・ A ”惨 案的介绍 ,略去 了 三 -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 ,是需要花时 问介绍给学生的一个文学 巨匠,但是
助。
人 论世 ” 。基 于 此 ,这 里 提 出运 用
“ 知人论世 ”教学时的几个注意点。
・
世” ,把 《 西伯 利亚的 囚徒》 的写 : 想时 , 致 还有人会说生命最重要 ,即使 作 背景介 绍出来 。应该 说相对 于 知 : 苟活 , 也要活着。由此可见 ,缺少 了 人, 论世对这首诗 的理解帮助更大 , : 必要的论世的铺垫,学生对文本的理 因为这是首政治抒情诗 ,它有 自己具 体而独特的写作背景。但是如果在论
2 .一带而过型 点水 ,然后迅速进人文章 内容。比如
-
而 已。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 , “ 知
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内涵
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内涵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道德和政治的观点,其中知人论世和意逆志是他思想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知人论世强调了对人性的洞察和理解,而意逆志则强调了个体的意志与外在环境的关系。
在孟子的思想中,人的行为和命运受到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的影响,只有通过洞察他人和自我认知,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实现。
孟子的知人论世强调了对人性的洞察和理解。
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的道德意志和外在的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
只有深入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行为和选择。
在人际关系中,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真诚的沟通和共情,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潜力。
意逆志强调了个体的意志与外在环境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的意志是可以逆转外在环境的力量的。
即使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只要个体坚定自己的信念和意志,就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意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心怀信念,就能化解困境,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只有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才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论孟子的“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思想
.论孟子的“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思想答案解析
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
得之。
"提出了"以意逆志"说。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
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
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参见《中国历代文
论精选》"《孟子》选录")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其意思
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知人论世"说"以意逆
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孟子》选录")。
论孟子“知人论世”说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2.01“知人论世”说出自《孟子·万章》:“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25-726页]从整段话的总体意义和孟子的思想体系来看,“知人论世”是从尚友慕道、效法先贤的角度提出来的,本意并非为了(或仅仅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
但是,后人已经把“知人论世”说发展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广泛运用。
在阅读作品时,对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作家的人生经历、言行品性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古诗词的篇目,而在入选教材的所有文体中,古诗词创作的年代与当下学生所处的时代距离最远,这成为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一道障碍。
因此,“知人论世”也必然成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策略。
这样一种策略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得较为纯熟,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则不然。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较为浅显易懂且相对贴近学生的生活,不需要教师对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做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习古诗词重在积累背诵,因此学生学习古诗词往往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所谓的“知人论世”也就难以开展。
当然,教师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以及对“知人论世”这一方法论的重视程度也是制约其运用“知人论世”教学古诗词的因素。
虽然这样,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也不能忽略了“知人论世”这一重要的方法论,“知人论世”说在小学古诗词教学当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与中学相比,小学并没有开设历史课程,小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是模糊的,对基本的时代概念是淡薄的,他们甚至都没有历史时代的意识。
而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从先秦的《诗经》(《采薇》节选)到近代的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几乎每个朝代的作品都有,时间跨度涵盖了整个中国古代史,即使这些古诗词相对浅显易懂,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难度也远大于中学生。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1.(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即应当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作品的时代背景。
可以说"知人论世"是"以意逆志"的前提,而"以意逆志"则是"知人论世"的结果。
孟子的"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大量的诗话、词话等大抵都是运用这一原则进行文学评论和批评的。
2.(庄子的)"虚静"说根据《庄子》书的论述,也就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我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
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
而创作者不再感到主体自我存在,便进入了所谓"物化"境界,也叫做"以天合天",主体的"自然"和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自然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了。
1.什么是"诗可以怨"?举例说明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怨,就是说文学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不良现象的作用。
所谓"怨刺上政",即对不良政治的批判,是其最主要的内容。
后世许多诗人、作家正是接受了孔子的这一观点,写出了许多讽刺社会、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形成了我国文学"诗可以怨"的优良传统。
"兴观群怨"说,特别是"诗可以怨"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之大难以估量。
2.《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请从艺术和文学批评的角度阐述"思无邪"的意义和内涵。
"思无邪"应该包括三个意义和内涵:一是诗歌思想内容上的审美化,即内容的纯正无邪,即符合风世和雅正的要求,没有邪辟淫荡的内容;二是创作心境的审美化,即使不能肯定作家自身的素质完全的美好,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在创作的此时此刻或者说创作的正在进行时,其心境和灵魂必然是纯洁的净化的;三是诗歌效果的审美化,诗歌的功能是积极的,即诗歌对接受者的影响是正面的提升性的,对人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会点化人性中符合历史发展的良性因素,使其增长、深化,对人性中那些邪恶的东西也会有所净化。
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人性、道德和政治观念的深入剖析,来进行文学作品的评价和批判。
他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言行和性格的描绘,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道德和伦理观念,以此来评判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他通过对人物心灵和行为的解读,来揭示作品中的观念和思想,从而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反思。
孟子的文学批评方法,首先是通过对人性的理解和分析来诠释作品。
他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则是对人性善恶的典型表现。
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刻画,他可以揭示人性的本质和特点,从而判断作品是善是恶,是值得推崇还是应该批判。
他关注人物的心理、行为和性格特点,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和言行的分析,找到人物的人性特质,从而对作品进行评价。
其次,孟子的文学批评方法还包括对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的解读。
他认为人性本善,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发展出高尚的品性和道德观念。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传递的道德意义,是评判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
他通过对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梳理,来评判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意义。
他认为只有符合儒家伦理伦理观念的作品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此外,孟子的文学批评方法还包括对政治观念的剖析和评判。
他认为政治是塑造社会的重要力量,是评判作品价值和意义的关键因素之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背后所蕴含的政治观念和政治理念,是评价作品的重要标准。
他通过对作品中的政治表述和政治思想的解读,来评判作品的政治价值和社会意义。
他关注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对社会问题的回应,通过对政治观念的分析,来判断作品的立场和意义。
总之,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通过对人性、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剖析和评判,来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批判。
他通过对人物的分析和描绘,来揭示作品的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从而评判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他关注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对社会问题的回应,通过对政治观念的分析,来判断作品的立场和意义。
他的文学批评方法,不仅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技巧,更关注作品背后所传递的思想和观念,以此来评判作品的价值和影响。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十七:知人论世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四十七:知人论世【原文】孟子谓万章(万章:孟子的学生,齐国人)曰:“一乡之善士(善士:修德有成的人),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尚论:向上考论。
尚,通“上”。
论,考论,有研究讨论之意)古之人。
颂(同“诵”,朗读)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论其世:考论他的身世言行)也。
是尚友也。
”——《万章下》【译文】孟子对万章说:“修德有成,名闻一乡的人,就和乡里修德有成的人交朋友;修德有成,名闻一国的人,就和全国修德有成的人交朋友;修德有成,名闻天下的人,就和天下修德有成的人交朋友。
认为和天下修德有成的人交朋友还不够,又向上研究讨论古代修德有成的人。
朗诵他的诗,研读他的书,不知道他的为人可以吗?因此还要考究论证他的身世言行,这就是向上和古人交友了。
”【评析】本章论述交友取善之道。
孟子告诉他的学生万章,交友不但应取法今人,还要尚友古人。
儒家非常重视交友问题。
孔子强调交益友,拒损友。
孟子也说:“友也者,友其德也。
”(《万章下》)又说:“取友必端矣。
”(《离娄下》)孟子认为,自己要有善行善德,才能结交有善德善行的人。
自己修德有成,名闻一乡,才能与一乡之善士为友,推而至于一国,以及天下皆然。
孔子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乾卦·文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在交友问题上,孟子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这就是,交友可以超越时空,与古人为友。
怎样与古人为友呢?孟子着重强调了两点:一是要“颂其诗,读其书”。
古圣先贤的思想、智慧、品行以及人格风范,大都蕴含在他们的诗词、文章中,是古今同在的,“颂其诗,读其书”,就可以超越时空的隔阂,尚友古人,从而找到心灵上的良师益友。
二是要“论其世,知其人”。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要真正理解古人诗书中的义理,就要“知其人”;而要“知其人”,就要“论其世”,考究论证他的身世言行。
“知人论世”的误区与超越
本版编辑/面对学生……所有这些“身教”如同润物之雨,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么简单。
教师正是通过对诸如此类的众多细节的把握去影响学生,这样的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
每节课前的提问、作业的检查跟踪,要求细致到位,执行起来不折不扣。
比如课前背诵诗文或其他需要口头回答的问题,要求学生走到讲台上,面向全体同学,站姿端正,目光平视,不能左顾右盼,也不可抓耳挠腮,清楚流利地表达。
“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的要求有助于学生清楚流畅正确地表达。
再如对学生记笔记的要求,不要看一个字记一个字,要把一个意思看完之后再记;学生回答问题,经常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蹦,要让学生说完后把词语连成句子再表述一次,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口头提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合上书合上笔记,因为这些都是学过的内容,应该记在脑子里。
课上提问回答得不好,课后老师继续追踪,下节课还要继续提问。
长期下来,就会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当天的事当天做,不再心存侥幸心理,更不会拖欠作业。
而学生的语文积累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中一天天丰富,语文素养也是在这样的要求中一天天得以提升的。
“精彩源于细节。
”语文课不能上得粗糙,教学细节虽小,有时毫不起眼,却是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的闪光点。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善于抓住细节,研究细节,打磨细节,从细微处入手,追求教学的合理化与精确化,用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细节构建和谐的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扎扎实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殿堂。
摘要:知人论世作为中国传统诗学和文本鉴赏的方法,在中学课堂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策略,很容易落入印证式阅读或标签式解读的窠臼。
文章试图探讨作为个人解读文本的方法如何移植到语文教学中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分析审视知人论世对语文学科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知人论世文本解读一、知人论世的根源及误区“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知人论世”之我见
孟子“知人论世”之我见第一篇:孟子“知人论世”之我见孟子“知人论世”之我见摘要: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的观点,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知人论世”既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打开文学之门的钥匙。
孟子,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为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发挥了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宗师,有“亚圣”之称。
在文论史上,他提出的“知人论事”“以意逆志”的观点,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影响很大,下面着重谈谈他“知人论世”的说法。
一、“知人论世”的提出“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是孟子对他的学生万章谈论交友的问题时提出来的:“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
“上友”是与古人作朋友,孟子所说并非专为论诗,而是关于修身的问题,即学习古人,不仅要读古人的书,还要知其人,论其世,这就涉及到作品(诗、书)作者(人)和时代(世)之间的关系,即密切联系作者的思想和生平,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来理解具体作品。
将这种思想引进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领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家会有不同的遭遇和经历,而这些属于该作家独有的人生经历,情感状态、生活体验是不会和其他时代的作家一模一样的。
所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也造就了专属于它这个时代才可能有的作家,例如生活在盛唐的李白,他的雄壮飘逸、浪漫奇谲的多彩诗篇,高奏出盛世之音的凯歌;而同样在唐朝的李商隐却唱出了晚唐哀婉低沉的曲调,这显然是朝代兴亡带给文人的迥然不同的感觉,因而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大相径庭的回音。
另外,个性风格的不同也会导致文风的差异,北宋的苏轼,生性豪迈,他的词非红脸大汉,高唱“大江东去”不可,同样生活在宋朝的柳永,细腻委婉浪迹于青楼歌妓之间,他的作品只能是十七八岁女孩,手持竹板低声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孟子诠释思想再探索
作者: 孙兴义;张国庆
作者机构: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出版物刊名: 文艺理论研究
页码: 25-3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主题词: 孟子;诠释思想;道德哲学;语言因素;体系性
摘要:孟子的诠释思想是中国诠释思想中的经典,论者已从多方面对其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开掘。
不过,其思想之精微处尚未被完全意识到,其隐藏的逻辑关系也还有进一步展开的必要。
本文根植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到了以往论者较少涉及到的孟子诠释思想中的"语言"因素,更对其"养气"说、"知人论世"说以及"以意逆志"说中所暗含的隐微之意以及由三者整合而构建起来的完整系统的诠释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论孟子的经典之学
作者: 王国雨[1,2]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2]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杭州310018
出版物刊名: 江淮论坛
页码: 64-69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经典观;诠释方法;王道
摘要:孟子的确“长于《诗》、《书》”,但赵岐“通五经”之说并不确切。
在孟子眼中,经典文本乃是王道实录与仁政典范。
如果说苟子从经典中读出了“隆礼”一词,孟子则从经典文本中读出了“王道”二字。
孟子评述经典的著名命题和对《诗》、《书》的称引均能鲜明体现这一点。
而孟子所提出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等经典诠释方法与其诠释实践完全一致,是其以自己的思想系统契入经典世界时的理论自觉。
论孟子的经典之学
论孟子的经典之学
莫若孟子” 《 ( 二程遗 书》 卷二 十五) 认 为“ , 由孟 子可以观《 ” 《 氏外 书》 易》 ( 程 卷三 ) 。清代学 者 焦循在《 孟子正义》 中也说“ 孟子深于《 , 易》 悉于
于仁 义 之 际 ” 但 对 经 典 的 认 识 和 诠 释 实 践 却 不 , 可避 免地 产生 了分 歧 。研 究 早 期 儒 学 , 果 不 探 如
真 正进 入孔 子 视 野 ,史 记 ・ L 《 孑 子世 家 》 “ 而 的 晚
喜《 ” 易》 和帛书《 记载的“ 要》 老而好《 ” 以及 易》 ,
《 , 书》 则不如无 《 ” 书》 等。然而 , 赵岐所 谓孟 子 “ 五经 ” 值得 进一 步 讨论 。 通 则
孟 子并 不重 视 《 经 》 明显 的。 《 子 》中 易 是 孟
心 的社 会 人生 学 说 。 子 以 《 》 《 ¨孔 诗 、 书》、 、 礼 乐
教 授 弟子 及其 晚 年删述 、 整理 “ 经 ” 六 的活 动 开 启 了儒 家经 典诠 释 活 动 的先 河 。其后 , 十 子 及其 七
“ 老而 好易 , 居则 在 席 , 则 在 囊 ” 行 的举 动 , 未 获 并 得 孔 门弟 子 的一致 认 同和 理解 , 从 帛书 《 》 这 要 中 子 贡 的质 疑和不 满 中可 以看 出 , 帛书 《 》 载 的 要 记 孔 子 的一 番 自我 辩 护 或 许 出 自孔 门 易 学 派 的 刻 意安排 。 如果孔 子 晚 年 的 易学 观 只被 部分 弟子 ’
东汉 赵 岐 在 《 子 题 辞 》中认 为 孟 子 “ 五 孟 通
需 、 有所 重 。可 是 , 儒 二 程 却 说 “ 《 者 , 各 宋 知 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知人论世」说与经典诠释问题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陈昭瑛前言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在历代注疏中出现不同的注解方向,从汉、宋到明、清,解释者多侧重其中的伦理学内涵,晚近学者则偏爱「知人论世」说的文学批评内涵及美学意识。
而不论其侧重点有何不同,大多能掌握孟子「知人论世」中的「历史性」(historicity)与「脉络性」(contextuality)的意味。
另一方面,从儒学史的角度来看,孟子「知人论世」说乃继承孔子有关「知言」、「知人」及论「文」与「友」之关系等言论,孟子之后的荀子、司马迁、刘勰皆重现「历史性」、「脉络性」概念的儒者,其说亦多有与孟子相契之处,值得一起讨论。
在〈「通」与「儒」:荀子的通变观与经典诠释问题〉一文,1我曾提出:「究竟在儒家思想内部是否蕴藏着一些与经典诠释相关并可提供为理论基础的概念?」窃以为欲建构中国的儒家的诠释学,不仅在实质研究方面应以中国经典为主,在理论上、方法上也应植根于儒家自己内部的思想,而逐渐摆脱援引西方诠释学此一类似借外债的窘境。
本文仍企盼为此一目标略尽抛砖引玉之力。
一、《论语》中与「知人论世」相关的看法:「知言」、「知人」、「以文会友」《论语》中与「知人论世」相关的引文约有下面几条:1.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第一》)......;不亦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第一》)1此文發表於第五次「東亞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研討會,2001年2月13日、14日於上海。
3.子夏曰:「与朋友交....。
」(《论语·学而第一》)....,言而有信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第一》)5.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第二》)6.子曰:「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第四》)7.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
」(《论..而观其行..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语·公冶长第五》)8.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愤发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第七》)9.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
」(《论语·颜渊第十二》)....,以友辅仁10.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第十四》)11.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1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13.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
『隐.....,吾闻其语矣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论语·季氏第十六》).....,未见其人也14.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巳而!巳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第十八》)15.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第二十》)儒家非常重视朋友,视朋友为五伦之一。
对第1条引文,朱《注》:「朋,同类也。
」包咸《章句》云:「同门曰朋。
」「同类」、「同门」皆有志同道合的指涉,孔门论朋友来往所使用的动词是「交」、「会」,如第2条引文「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第3条引文「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第9条引文「以文会.友。
」,而朋友的「交会」主要依赖「言」、「文」。
「言而有信」实指「言」与「行」的一致,因此「言」与「人」分不开,「知言」也就与「知人」分不开。
第5条引文「先行其言」、第7条引文「听其言而观其行」、第10条引文「耻其言而过其行」及第12条的「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皆强调「言」与「行」的一致是君子之德,并且暗示「其行」比「其言」更接近「其人」,亦即「言」可与「人」有距离,而「行」几乎就是「人」的显现、化身,因此「知人」便有「知其为人」、「知其行」的意思。
所以在第8条,孔子自述「其为人也」是「愤发忘食,乐以忘忧,……。
」可见「知人」是比「知言」更具有终极意义的。
第6条之「求为可知也」的重点也就不在于有可被人知之「言」,而在于有可被人知之「行」,亦即「为人」。
因此在第13条中,我们看到了「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是比「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
」更难的境界。
第11条的「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亦在于强调「知人」与「知言」不可分,第14条孔子见楚狂接舆歌而过,「欲与之言」,正是孔子不愿「失人」的表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
而第15条「不知言,无以知人。
」是《论语》全书的最后二句,再度强调「知言」与「知人」不可分,并指出「知言」是「知人」之条件,而此中亦包含一看法,即「知人」乃「知言」之目的。
孟子主张「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正是从《论语》上述这些主张而来。
并且孟子是在「尚友」的脉络中谈此问题,亦受到上述孔门以「言」、「文」作为朋友「交」、「会」之凭借等等主张的影响。
孟子大抵仍在《论语》的影响下谈「知人」,但后代之注疏则多少在宋明理学影响下,于「知人」、「知言」之外,别出「知心」一说,值得注意。
二、《孟子》「知人论世」章析论「知人论世」章出自《孟子‧万章下》,全文如下: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这段话原是讨论「交友」的,但孟子别出心裁的把交友范围扩大到古代,由于古人已往,而惟留诗书作为交友的凭借,于是便引伸出如何颂诗读书等与文学批评有关的问题。
对这段话,著名的赵注、朱注皆乏善可陈,倒是一些不太知名的注解不仅掌握其中精髓,还发挥了许多与经典诠释相关的洞见。
现在先看看赵注与朱注:赵注:读其书,犹恐未知古人高下,故论其世以别之也。
在三皇之世为上,在五帝之世为次,在三王之世为下,是为好上友之人也。
2朱注:论其当世行事之迹也。
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以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
夫能友天下之善士,其所友众矣,犹以为未足,又进而取于古人,是能尽其取友之道,而非止为一世之士矣。
3赵岐忽略了「友」在这段引文中的重要性,依孔门教义,交友乃是两个个体生命的经验分享与精神互动,以古人为友的要义即在于不以古人为客观研究对象,也不以古人所留的诗书为客观知识,但赵岐所谓「读其书,犹恐未知古人高下,故论其世以别之也。
」倾向以某种客观标准来分判古人高下,不符合「友」的精神。
朱熹也一样没有对「友」字多加发挥,他较感兴趣的是「知人」的「知」,和赵岐一样,仍偏向以客观态度去看古人。
朱熹以「论2趙岐注,《孟子》,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卷十下,頁188。
3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324。
其当世行事之迹也。
」解「论其世」,但未深论其人事迹中的意义与精神;朱熹又以「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以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
」解「知其人」,其重视「言」与「行」、「实」之一致是受孔子影响,其使用「知」(其为人之实)、「考」(其行)等字,则偏重客观认知的兴趣。
赵注、朱注对这一段话的解释都引起反对意见。
如黄宗羲在《孟子师说》中指出:「古人所留者,唯有诗书可见。
」4而颂读诗书之法是「观其盛衰,以为哀乐。
」是明显地主张读者以感情介入对历史的理解,因为黄宗羲认为读者乃是具有「观于世变」之「性情」的「善士」。
他未点名地批判朱熹道:「非既观其言又考其行也。
」显然是对朱熹那偏于客观认知的解释不满意。
焦循则对赵注提出批评。
赵岐将古人分为三等,即「在三皇之世为上,在五帝之世为次,在三王之世为下。
」亦即古人之价值非由其言行所决定,而由其所处的时代之高下所决定。
焦循反驳道:「按古人各生一时,则其言各有所当。
惟论其世,乃不执泥其言,亦不鄙弃其言,斯为能上友古人。
」5显然焦循对历史人物较具有同情的了解。
按照焦循的解释,「论其世」正在于理解其世的特殊性,即其人之世与他人之世的不同,从而了解何人在何时何地提出何种言论,且「各有所当」,亦即其言具有相对价值,皆有可以肯定之处,不能一概而论。
焦循对历史的理解颇具有「历史相对主义」(historical relativism)的色彩,也接近西方哲学诠释学中对理解之多样性的主张。
而这种论古之法,焦循是以「通变神化」来形容的,他说:「孟子学孔子之时,得尧舜通变神化之用,故示人以论古之法。
」6因此像赵岐那样,以一个绝对的价值判准去检别古人,而不能体会古人在其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实践仍具有相对价值,便是有违「通变神化」的精神。
自然焦循此番灼见是以其易学修养为基础的。
在上面引文中,黄宗羲提出「世变」、焦循提出「通变」,可以说都掌握了孟子这段话中的历史观点。
但亦有学者因着眼于「善」的普遍性意义,而强调历史变化中某些不变的「道」、「理」。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
」共居一乡之善士所以能为友,正是因为共有其「善」,与此理相同,共处一国或共处天下之善士之能相友,亦因共有其「善」,则古今不同世之善士之能相友,不正好证明此「善」乃不仅超越空间(由一乡到一国到天下),甚至超越时间,因而具有一绝对而普遍的价值?张栻即对此多有发挥:善士虽有小大之不同,皆志于善道者也。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非惟取友固然,而其合志同方,自相求也。
所见者愈大,则所友者愈广矣。
……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焉——其求道之心,盖无穷也。
自友一乡之善士,至于尚论古之人,每进而愈上也。
夫世有先后....,理无古今....,古人远矣,而言行见于诗书,颂其诗,读其书,而不知其人,则何益乎?颂诗读书,必将尚论其世,而后古人之心....,可得而明也。
74黃宗羲,《孟子師說》(《適園叢書》,原刻影印叢書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卷五,頁8。
5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頁727。
6焦循,《孟子正義》,頁727。
7張栻,《孟子說》(《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卷五,頁493-494。
这段话在孟子原文之外,加了「志」、「道」、「理」、「心」等语,呈现宋代理学影响下的解释方向。
张栻认为善士乃「志于善道者」,善士相友正因其「合志同方,自相求也。
」,友一乡、一国、天下之善士犹未足,而欲友古人,是显示「求道之心」无穷。
张栻进一步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古今不同世之人何以能相友?答案是「世有先后,理无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