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合作关系
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合作关系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一环,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不仅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还要与家长建立紧密的沟通合作关系。
家长是学生成长的主要陪伴者和教育引导者,与家长良好的沟通合作有助于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积极沟通、理解共识和有效配合三个方面探讨班主任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
一、积极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建立互信和合作的基础,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表达对学生的关注和关心。
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1. 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家长会是了解家长对学生教育的期望和建议的重要平台。
2. 定期通报: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群或者邮件等形式,定期向家长发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通报。
这样不仅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也便于家长与班主任及时沟通。
3. 上门拜访:班主任可以每学期定期拜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与学习条件,与家长面对面交流。
这有助于建立更加真实和有效的沟通机制。
二、理解共识班主任应与家长建立起共同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以实现良好的合作效果。
以下是几点建议:1. 学生发展规划:班主任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力,与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规划。
班主任可以建议家长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形成合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 学习习惯培养:班主任应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
班主任可以鼓励家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和方法。
3. 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班主任可以与家长分享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有效配合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应是互相支持和有效配合的关系。
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家长进行有效的配合:1. 信息交流共享:班主任可以及时向家长传递有关学校活动、学习计划和重要通知等的信息,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提升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能力
提升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能力家,是每个人心灵的港湾,是我们在疲惫时可以依靠的温暖怀抱。
然而,在家庭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解和冲突,这往往源于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与理解能力的不足。
如何提升这种能力,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美满呢?首先,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沟通的基石,是理解对方的第一步。
当家庭成员与我们交流时,我们要停下手中的事情,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打断、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用眼神和表情给予对方回应,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和尊重。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兴奋地讲述学校里的趣事,家长不要一边忙着做饭一边敷衍地应和,而是放下手中的活儿,认真听孩子说完,并且适时地提问和表示出兴趣。
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被重视,从而更愿意与家长分享。
其次,表达要清晰明确。
很多时候,家庭成员之间的误会是因为表达不清楚造成的。
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要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模糊不清或拐弯抹角。
同时,要注意语气和语调,不要让情绪影响了表达。
比如,夫妻之间因为一件小事产生分歧,如果一方语气强硬、态度恶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容易引发争吵;而如果能够心平气和、有理有据地说出来,对方也更容易接受。
再者,换位思考至关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要想真正理解对方,就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多花时间学习,孩子可能会觉得压力太大;但如果父母能想想孩子在学校已经很辛苦了,需要一些放松的时间,就能更好地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
同样,孩子如果能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也就会更努力地去学习。
此外,尊重彼此的差异也是提升沟通与理解能力的关键。
家庭成员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习惯。
我们不能强求对方与自己完全一致,而是要尊重这些差异。
比如,有的家庭成员喜欢安静,有的喜欢热闹,大家可以相互协调,找到一个平衡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在家庭中感到舒适。
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也必不可少。
一个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会让大家更愿意交流。
家园共育中倾听与理解家长的技巧与实践教案
家园共育中倾听与理解家长的技巧与实践教案一、引言在教育过程中,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陪伴者和指导者。
而家园共育的理念强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合作中,倾听与理解家长变得尤为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倾听与理解家长的技巧与实践,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倾听的重要性倾听是有效沟通和建立积极关系的基石。
在家庭教育中,倾听家长的想法和意见可以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并更好地推动孩子的发展。
通过倾听,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家长的期望、关切和困惑,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倾听与理解家长的技巧1. 虚心倾听: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应保持虚心态度,不做急躁的评判和相互比较。
尊重家长的观点和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发言空间。
2. 注意非语言表达:除了注意家长的言辞外,教师还应留意他们的非语言表达,如面部表情、姿势和肢体语言等。
通过观察这些细微的信号,教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家长的情感和需求。
3. 提问与倾听结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家长表达更深层次的需求和关切。
在提问的同时,要耐心倾听家长的回答,展示出真诚的关注和理解。
4. 积极反馈与认可: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学会积极地反馈和认可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即使不同意某些观点,也要尊重并给予家长足够的肯定,以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
四、倾听与理解家长的实践方法1. 家长会议:定期组织家长会议,为家长提供交流和分享的平台。
在会议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或小组形式与家长进行互动,倾听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和意见。
2. 家访: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
通过家访,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和建议。
问卷可以匿名填写,鼓励家长真实表达意见,以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家长的需求。
4. 个别沟通:针对某些特殊情况,教师可以主动与家长进行个别沟通,了解家长的个人需求,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支持。
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
精心整理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来,在与家长交流、沟通中,有过成功,也有过障碍。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看似简单,细想起来其间却大有学问。
交流有方法,沟通有技巧,如果能掌握一些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便能很好地与家长沟通,并取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班主任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与家长沟通呢?一、提高自身修养,用爱打开心灵之门。
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真心诚意地关心自己的孩子。
这种感情的投资,不仅是日后开展老师工作的基础,而且还是老师跟学生、跟家长取得互信的基础。
因为学生们回到家里通常会跟家长们说,他们的老师怎样怎样,特别是一些平常很少得到老师关心的学生,他们很可能会在家长面前像邀功一样,说老师怎样关心他,以此来证明他在学校的表现正在进步着。
这样,我的感情投资就不仅收回了成本,还得到了一笔利润,那就是引起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使他们主动想与我联系,而不是在学生出现了情况以后,才被迫向家长投诉,然后企图把家长拉拢过来,跟老师一起去对付他的孩子。
另外,老师跟家长沟通时要注意适当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心,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
那么事前就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老师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都那么要强、爱面子。
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
当学生有错时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
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
家长如果针对老师的工作提出意见,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
只有这样,以情动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共同配合的目的。
四、以平等公正为立足点,架设双方的沟通桥梁。
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
如何促进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相互理解?
如何促进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相互理解?家校共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关键。
但现实中,家长与老师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可能导致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偏差,影响教育效果。
因此,进一步促进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家校共育的重要前提。
一、建立坦诚沟通的桥梁1. 构建双向沟通平台: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班级家长群等,为家长提供了解学校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信息的渠道。
鼓励家长主动与老师进行一对一交流,通过电话、邮件、家访等方式,及时沟通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问题。
利用学校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学校动态、教学活动、学生作品等,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工作。
2. 营造积极有效的沟通氛围:老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并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
老师要尊重家长,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家长要理解老师的工作压力和教学理念,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二、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尊重1. 了解彼此的观念和目标:老师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以及他们认为孩子需要哪些方面的培养。
家长要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以及老师们对孩子的期望。
2. 尊重彼此的角色和职责:老师是孩子在学校的教育者,家长是孩子在家庭的守护者,双方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老师要关注学生在校的表现,家长要注重学生的家庭教育,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 共同学习,提升教育水平:老师可以定期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培训,分享教育理念和育儿经验,指导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教育方法。
家长可以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工作,并在家庭教育中认真配合学校。
三、建立家校协同机制1. 共同制定学生发展目标:老师和家长要定期交流沟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成长目标。
目标制定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多方面因素。
2. 共同制定家庭和学校教育方案:老师要参考课堂教学内容,提供家庭教育建议,例如如何帮助孩子预习功课、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等。
家长之间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家长之间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家长之间的沟通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家长之间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1. 建立积极的沟通氛围:家长们应该努力创造一个友好、开放和尊重的沟通环境,以便大家能够自由地交流想法和意见。
2. 定期交流:家长们应该定期举行家长会、座谈会等活动,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分享教育心得。
3. 倾听与理解:在交流中,家长们应该倾听彼此的想法和担忧,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避免指责和争吵。
4. 明确表达意见:家长们应该用建设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使用攻击性或负面的语言。
5. 尊重差异: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可能有所不同,家长们应该尊重彼此的差异,寻求共同点,以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6. 及时反馈:对于孩子们的表现和进步,家长们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7. 保持冷静理智:在遇到问题或冲突时,家长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情绪化或过度反应。
8. 有效利用资源:家长们可以互相分享教育资源,如学习资料、教育经验等,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9. 建立信任关系:家长们应该通过真诚的交流和合作,建立起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关系,共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需要双方的努力和耐心。
通过建立积极的沟通氛围、定期交流、倾听与理解、明确表达意见、尊重差异、及时反馈、保持冷静理智、有效利用资源和建立信任关系等方法,家长们可以更好地合作,共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班级管理中的家长沟通技巧
班级管理中的家长沟通技巧家长是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对于班级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班级管理中的家长沟通技巧,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与家长合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一、建立互信的关系1. 尊重家长的角色:将家长视为学生教育伙伴的重要角色,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策,并给予合理的反馈。
2. 积极倾听与理解:在与家长交流时,积极倾听他们的关切和问题,理解他们的观点和需求。
充分展示出对家长的重视与关心,以建立互信的基础。
二、及时有效的沟通方式1. 借助科技手段: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及时向家长传达重要信息,如考试成绩、活动安排等。
同时,确保这些信息易于阅读和理解,以方便家长及时获得所需信息。
2. 家长会议:定期组织家长会议,与家长面对面交流。
在会议中,可以介绍学校或班级的最新情况、教学方法和学生表现,同时给家长提供提问和讨论的机会,以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
三、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1. 做好前期准备:在与家长沟通之前,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问题,准备相关的材料和统计数据,以便更好地和家长进行讨论。
2. 展示共同目标:在解决问题时,重要的是与家长共同明确学生的目标和期望,让双方感到自己都是为学生的发展和成功而努力。
3. 寻求共识:尽量避免采取强硬的立场或针锋相对的争论,而是寻求双方的共同点,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强调合作和共识的重要性,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学生的发展。
四、善于表达与反馈1. 清晰明了的语言:在与家长交流时,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复杂的句子结构,确保家长能够准确理解所传达的信息。
2. 积极正面的反馈:家长在学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当及时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和赞赏,帮助家长树立信心并保持积极的参与和支持。
五、灵活应对特殊情况1. 学生问题的讨论: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与家长沟通,分享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以确保学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如何加强家校联系,化解不配合?
如何加强家校联系,化解不配合?家长是班主任的重要合作伙伴,良好的班级管理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班主任应该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工作和要求,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难免遇到家长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
怎样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让家长成为班级建设的重要力量呢?第一,班主任要通过家访、电话拜访等方式,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分析家长不配合学校和班级工作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
有的家长是疲于工作,以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对教师的教育工作不理解,觉得是在增加自己的负担;有的家长是受社会不良舆论的影响,或是过度宠溺孩子,对学校工作存在抵触情绪;有的家长则因为学生的特殊问题,可能产生班主任或教师对孩子不公平的错觉……只有弄明缘由,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第二,班主任要通过微信群、家长座谈会等形式,为家长提供教育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更好地履行教育责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较棘手的是,面对因教育理念不同、对教师有误会等原因而不愿意配合班级工作的家长,班主任要找准交流契机,及时消除误会,让家长认识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庭和学校都有责任。
“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育人任务。
”对于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在公开场合进行解决;但对于个别学生、具体学生的问题,应在私下交流,尽量减少家长和学生可能出现的尴尬和误解。
第三,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班主任要理解和尊重家长“望子(女)成龙(凤)”“爱子(女)心切”的心态,也要体谅家长教育孩子的沉重负担和焦虑心情,学会换位思考,注意语气。
教师的初衷,是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是要发现孩子正向和积极的生长点,找到纠正学生错误的突破口,而不是为了发泄怒火、埋怨甚至指责家长。
如何与家人朋友沟通获得他们的支持与理解
如何与家人朋友沟通获得他们的支持与理解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关系、增进亲密度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沟通不畅、难以获得支持和理解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与家人朋友进行有效沟通,以获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一、倾听和理解要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理解,首先要学会倾听和理解。
在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时,要给予对方足够的注意力,认真聆听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有效倾听可以让对方感到被尊重和理解,从而增加亲近感。
为了更好地理解对方,我们应该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要尽可能客观地分析对方的观点,并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这样做能够建立互相理解的基础,为双方之间的支持和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表达清晰和直接要与家人朋友进行有效沟通,我们需要学会表达清晰和直接。
模糊的表达容易引发误解和不必要的猜测,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
因此,我们应当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避免含糊不清的措辞。
在表达意见或者提出请求时,我们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的叙述。
同时,要尽量减少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和修饰词,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明确和鲜明。
三、体谅和宽容在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时,我们应该保持体谅和宽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
当我们遇到家人朋友的异议或者不同意见时,我们应该保持对方尊严,不要轻视或贬低他们的观点。
相反,我们应该尝试理解他们的立场,用积极的方式引导对话,找到共同点,并寻求折中的解决方案。
四、建立共同目标要获得家人朋友的支持和理解,我们应该与他们共同制定目标。
通过共同的目标,我们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并提高沟通的效果。
在与家人朋友沟通时,我们可以明确我们的期望和需求,并邀请他们参与我们的决策过程。
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地传达我们的意图,还能够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五、沟通的艺术有效沟通是一门艺术。
为了获得家人朋友的支持和理解,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沟通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不断练习沟通,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倾听技巧。
如何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
如何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在教育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家长的积极配合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的有效合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如何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呢?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是得到家长积极配合的前提。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进行沟通,比如开展家长会、学校网站、校刊、微信公众号等。
在沟通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建立互信:学校要以真诚、负责、专业的态度对待家长,积极回应家长关切,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保持联系:学校要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活动、教学成果等信息,同时收集家长的反馈和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多元化方式:学校可以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适应不同家长的需求和习惯。
比如,针对性强的电话沟通、轻松便捷的微信群等。
注重家长的个性与需求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需求,因此学校需要针对不同家长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沟通和服务。
有些家长可能比较传统,更倾向于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有些家长可能比较忙碌,需要简洁明了的信息;有些家长可能更关注孩子的品德修养,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关注。
学校要了解家长的需求与期望,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在家校沟通中,学校要注意引导并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主动参与学校的活动,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贡献力量。
具体方法如下:•邀请家长参与校内活动: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前来参观学校、参加文艺展演、职业体验等活动,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了解孩子们的表现。
•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问卷、电话、微信等方式,向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决策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归属感。
•资源整合:学校可以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邀请家长提供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资源,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打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与家长共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长都应该为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负责,共同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义务劳动、帮助校内卫生保洁工作等,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的环境,并承担自己的义务。
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领域,而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伴随者。
家长与教育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是确保孩子获得良好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一、建立互信的关系1. 倾听与理解: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要倾听家长的观点、关切和需求。
了解家长的期望和意见有助于建立互信的关系。
2. 尊重和重视:尊重家长的观点和决策,并且认真对待他们的意见和反馈。
尊重家长就是尊重孩子,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二、积极沟通与合作1. 及时沟通: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不仅可以及时解决问题,更能够做到问题防范和共同成长。
2. 温和倡导:当有分歧或问题出现时,我们要温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理性地分析问题,并与家长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3. 提供资源:教育者可以主动为家长提供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书籍、讲座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孩子的教育需求。
三、开展合作性活动1. 家长会议:定期召开家长会议,让家长了解班级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计划和进展。
家长会议也是家校互动的重要载体。
2. 家校互访:教育者可定期参观家长的家庭,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实践,以此为基础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3. 亲子活动: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作品展等,增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建立共同的教育理念1. 教育目标的明确:与家长共同明确孩子的教育目标,使双方在教育中形成一致的理念和价值观。
2. 分享教育理念:教育者可以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经验,鼓励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3. 学习共同成长:教育者可以不断学习,接受家长的建议与意见,并与家长共同成长,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1. 协商和妥协:家庭教育中难免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这时要善于协商和妥协,以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2. 寻求专业支持:如果遇到问题较为复杂或家长的需求超出教育者的能力范围,可以积极寻求专业支持和建议。
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和合作
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和合作沟通是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家庭中,与人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教育工作而言,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和合作更是重要。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关注程度较高,与家长的合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一、倾听和尊重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首要的原则是倾听和尊重。
家长关心自己的孩子,他们希望听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展情况。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倾听家长的关切和意见,给予尊重和重视。
倾听不仅仅是聆听对方的发言,更重要的是理解他们的意图和需求。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沟通中保持尊重。
尽管我们是专业人士,但家长是孩子的亲人,对孩子有着独特的了解和观察。
我们应该尊重家长的知识和经验,以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
二、建立双向沟通渠道为了与家长有效沟通和合作,建立双向沟通渠道是至关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1. 定期家长会议:每学期召开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家长会议是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机会,也是他们提出问题和建议的途径。
2. 家长信箱:学校设立专门的家长信箱,供家长提出问题、意见和建议。
学校负责人或班主任应及时回复家长的来信,解答他们的疑惑。
3. 电话和电子邮件: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学校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这种沟通方式可以更快速地传递信息,提高沟通的效率。
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建立双向沟通的渠道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家长的需求和关切,及时解决问题,改进教育工作。
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家长的合作不仅仅是沟通,更重要的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合作伙伴关系是基于双方共同目标的关系,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功。
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时,有几个要点值得注意:1. 共同制定目标: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制定孩子的学习目标和发展计划。
通过明确的目标,可以使双方在教育过程中保持一致,共同努力。
如何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
如何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2000字作为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之间建立起积极的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支持者,他们的参与和合作能够帮助提高孩子的学习表现和身心健康。
然而,不是每个家长都愿意积极参与学校的工作,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提高家长参与度,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师与家长合作的方法,来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
一、建立沟通渠道建立沟通渠道是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的第一步。
教师应该及时向家长传递学校和班级的信息,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参与学校的工作。
例如,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班级通讯录、家长会等方式进行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回应。
同时,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用语和语气,以免引起家长的反感或误解。
二、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家长合作,因为教师可以根据家庭情况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例如,如果教师了解到某个孩子的家庭环境比较复杂,那么在与家长沟通时就需要更加耐心和理解。
三、组织家长会议组织家长会议是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方式。
在家长会议上,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学校和班级的工作,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互动。
例如,可以就家长关心的话题进行讲解和答疑,也可以通过丰富的互动活动来增加家长的参与度。
四、定期发送班级通讯定期发送班级通讯是保持教师与家长联系的好方法。
通讯内容可以包括班级工作安排、学习目标、家庭作业、家长会议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学习和班级的工作,进而更好地与孩子合作,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五、鼓励家长参与课堂观摩和家访鼓励家长参与课堂观摩和家访是增加家长参与的好方式。
通过观摩孩子上课的情况,家长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孩子的学习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并与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
家访则可以让教师更加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需要,帮助教师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总之,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初中数学教师的家长沟通与配合技巧
初中数学教师的家长沟通与配合技巧尊敬的家长们: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深知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是家庭氛围,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和兴趣培养。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我将与您分享一些家长沟通与配合的技巧。
1.倾听和关注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学会倾听。
家长可以通过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了解并回应他们的需求。
在与家长交流时,教师应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关切,共同探讨孩子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和进步。
2.及时沟通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关键。
家长和教师应保持及时沟通的渠道,通过电话、短信或面对面会议等方式进行交流。
在家长会议或座谈中,教师应及时告知家长孩子的学习进度、考试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积极反馈及时而积极的反馈对于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着重强调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应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和问题,共同帮助他们解决困惑。
4.互信与支持家校合作需要建立在互信和支持的基础上。
教师应重视家长的经验和反馈,认可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
而家长也应对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决策给予支持和尊重。
只有互相配合,才能为孩子提供更良好的学习环境。
5.共同目标家长与教师应共同明确孩子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规划和策略。
家长可以与教师一起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鼓励并监督他们的学习进程。
同时,教师也应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提供有效的教学和评估方式。
6.培养兴趣数学是一门需要兴趣的学科。
家长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激发孩子对数学的热爱。
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将数学学习变成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
总结:家校合作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
一个积极、有效的家长和教师合作关系,将极大地促进孩子的数学发展。
希望通过以上的沟通与配合技巧,能够进一步加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关心和引导孩子的数学学习,助力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的沟通
班主任应该学会与家长有效的沟通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因此,班主任工作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家校联动,形成合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方面作为班主任怎样和家长有良好的沟通习惯和沟通方式就很关键了。
与家长沟通,的确是班主任工作比较难的。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交流与沟通,如何获得家长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我想在与家长交流时的方法、心态就十分重要了。
一、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自己合作。
积极接纳每一位家长,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倾听家长的话,引导家长提出宝贵建议,答应家长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一定会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办到的我也坦然相告争取家长的谅解。
在与家长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常用的句式是“您看这样行不行”、“您觉得这样好不好”等。
这样,让家长感觉到得到老师的尊重,更从感情上也拉近了距离,与家长的谈话自然就轻松多了,家长也就会经常愿意主动和你联系和沟通了。
二、与家长谈及孩子的缺点时注意方式方法。
老师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为了孩子,作为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
因此,和家长谈及孩子的发展情况时是比较具体的,从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我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
与家长交流时,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
在谈到孩子的缺点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与很熟悉的家长我就说得直率一些;而有些家长自尊心强的,会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而感到有压力的,就说得委婉一些,注意家长的可接受性,同时也表达对家长心情的理解,以心换心,坦诚地与家长交流。
三、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
论述与家长沟通的策略技巧和方法
论述与家长沟通的策略技巧和方法1. 倾听与理解:与家长沟通的首要策略是倾听和理解他们的观点和关切。
尊重家长的意见,积极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这样可以建立起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
2. 开诚布公: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回避问题或隐藏真实感受。
家长会更加欣赏直率和真诚的交流方式,这样能够建立一种坦诚对话的氛围。
3. 提前准备: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之前,事先准备好要谈论的话题和要表达的观点。
这样可以避免冲动和随意说话,同时也能更加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 着重强调共同目标: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强调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明确表达自己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取得成功和成长,这样可以增加双方的共识和合作意愿。
5. 尊重家长的权威: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要尊重家长的决策和权威。
即使有时候不同意家长的观点,也要尊重并尽量找出共同点。
6. 使用非攻击性语言:避免使用攻击性的语言或态度。
使用温和、尊重的语气,这样可以降低紧张和对抗的氛围,并更好地得到理解和支持。
7. 互相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与家长沟通时,可以互相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共同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增加合作性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试着从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关切和担忧。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家长的立场,并且更容易找到有效的沟通方式。
9. 确定时间和地点:为与家长沟通预定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这样可以减少沟通中的干扰和不必要的压力。
对话时选择一个宁静的环境,避免其他人的干扰。
10. 学会妥协和折中:当与家长沟通中出现分歧时,学会寻求折中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双方的需求和利益。
妥协不等于放弃自己的原则,而是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
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一、积极倾听积极倾听是与家长沟通的基础。
当家长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需求或者不满时,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尊重,认真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倾听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过早地做出评判,而是耐心地倾听并理解。
二、表达理解和共鸣在倾听家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理解他们的观点和需求,更要表达出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和共鸣。
当家长表达出自己的困惑、担忧或者期望时,我们可以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关心。
三、以事实为依据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要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从客观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凭空臆断或偏见。
利用客观的数据、研究结果或者实际情况,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样会更有说服力。
四、注重沟通的时间和地点沟通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
选择适宜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沟通,可以避免冲动和压力,有助于顺利进行沟通。
有些重要的话题可以提前约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让双方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五、善于提出问题和建议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可以善于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促进对话和交流。
通过提问,可以让家长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
提出建议是帮助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但要注意语气委婉,尽量避免命令式的语言。
六、适当分享个人经验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个人经验,以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通过分享经验,可以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关心,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类似问题时更好地应对。
七、与家长共同制定目标和计划八、保持耐心和包容家长可能出于各种原因对我们的建议和观点表示不同意或者抵触,这时我们要保持耐心和包容。
理解家长的情绪和想法,不要过度争论或者强行说服,反而要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合理的解释来获取支持和理解。
总之,与家长沟通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耐心的工作。
通过倾听、理解、提问、分享和合作,可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促进家庭关系的良性循环。
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不仅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益,也有助于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如何取得家长支持与配合
如何取得家长支持与配合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因此,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职责。
足见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人才济济,是幼儿园一份丰厚,宝贵的教育资源,它很好补充了幼儿园某方面资源的空缺。
只有家园配合一致,才能真正实施因人施教,使教育的微环境充分体现,实现对每个幼儿良好的个性化教育。
关键词:家园共育;家庭教育;家长的参与;关于①家长这一词,其实我们并不陌生,但提起如何发挥家长的教育与作用,这还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家长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它的特有作用。
早在1927年,②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利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因此,幼儿教育必须从幼儿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以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力量,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大教育资源,它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及习惯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而家园合作也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受到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极大重视和关注。
许多家长也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开始用慎视的目光对待家园合作,幼儿园的许多活动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若要做到深处、实处、细处则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一、从思想上入手,密切家园联系家庭教育资源包括对幼儿发展造成影响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所有内容:家庭文化及成员的职业、经济条件、信息、自身教育水平及观念、家庭成员和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家长对幼儿的具体指导、教养方式等。
如何提高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如何提高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如何提高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教育中,家校合作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
但,现实中,家校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理解偏差等问题,导致家长对学校工作存在误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如何增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成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沟通是理解的基础。
要增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信息。
1.多平台沟通和交流:依靠学校网站、公众号、家长会等多种平台,及时发布学校信息,并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沟通方式。
2.定时进行家访:教师定时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家长参加课堂: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观摩、组织教学活动,让家长切身感受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理念。
4.意见反馈机制:设置家长意见箱、家长委员会等,为家长提供反馈意见的渠道,学校要及时回复处理结果。
二、提升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家校合作不光是信息的传递,更是需要双方共同参与,协同配合。
要提升家校合作的有效性,需要尝试:1.家校共育理念: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让家长树立“家校共育”的理念,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补充和促进作用。
2.家长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加入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决策制定、执行和评估,让家长成为学校发展的合作伙伴。
3.多元化合作模式:探索多种家校合作模式,例如共同制定学生成长目标、签订同盟协议、共同设计家庭作业、联合组织课外活动等,深化家校共育的深度和广度。
4.家长学习与培训:根据家长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家长学习与培训,提升家长的育儿知识和能力,帮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
三、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增强家长理解和支持的重要前提。
只有学校自身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家长才能更加认可和支持学校的工作。
如何促进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如何促进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促进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统合协同育人之路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长的两股最重要力量,他们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更是重中之重。
而现在,由于角色差异、信息不对称、沟通方式不同等因素,家长和老师之间也常常存在隔阂与误解。
如何打破壁垒,形成相互理解和支持的良好关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面前的共同课题。
一、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信息透明,及时反馈1. 多元化沟通渠道:除了传统的家长会、电话沟通外,学校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家长群、在线平台等现代化手段,提供更快捷便利、更有效的沟通渠道,让家长实时了解学校信息、课程安排、孩子学习情况等。
2. 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学校应建立定期与家长沟通的机制,如学期初、学期中、期末等关键节点,召集家长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家长关切,及时反馈学生情况。
3. 家庭访视:老师可以定期进行家庭访视,接触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情况,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成长。
4. 家长参与课堂:鼓励家长参与课堂教学,观察老师授课,了解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二、尊重彼此的角色差异:发挥各自优势,达成教育育人目标1.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应尊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积极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避免教育上的冲突和矛盾。
2. 教师是专业的教育者:家长要尊重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3. 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家长和老师要共同制定孩子的教育目标,并定期评估和调整,确保目标一致,努力方向一致。
4. 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家长和老师要互相理解,彼此支持,互相承担教育责任,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创造和谐良好的沟通氛围:建立信任,坦诚交流1. 建立信任基础:学校和老师要以真诚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建立信任基础,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帮助并积极配合家长科学育儿,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调动家长关心、支持、参与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积极性,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
一、亲切,友善
开学前我们对每一位幼儿都进行了家访,为了给他们留下第一个良好的印象,我首先分析家长对老师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家长肯定希望老师大方,朴素,亲切、有爱心、耐心、有礼貌,随和,不希望老师非常严厉或急躁,我在选择服装方面也很注意做到端庄大方,符合教师形象,避免选择太幼稚和太另类的服装,沟通时注意语气,并向每一位家长详细介绍入园前要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在询问了孩子的情况后做好记录,并对他们不厌其烦的介绍表示了极大的耐心,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让他们感觉到老师随和、细致与亲切,一位小朋友的妈妈说:“老师声音很温柔啊”,我想:温柔的老师他们应该会比较放心吧,周到的介绍和友善的沟通,使家长对我初步印象比较好,所到之处家长都很热情友善。
有两天的家访都是在十二点才结束,我怕耽误他们休息,可他们都说没关系。
二、细致、超前。
第一次开家长会,当时已经连续上了9天班,为了安抚家长的不安,也为了尽快争取到家长的信任与理解,我觉得沟通越早越好,还是定了在孩子入园后第一个星期六开一次新生家长会。
与家长接触的每一样事情,我都慎之又慎,发言稿是利用晚上下班后加班赶出来,还请园长帮我定稿,改了无数次,家长会当天,我先介绍了我们班的大致情况,又把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提前告诉了家长,请家长做好思想准备:如第二个星期开始,会有一些孩子生病,接下来大概还要哭多久等等孩子入园必经的几个过程,还把每一位孩子一周来的表现,优点与不足都详细的告诉了家长,同时还介绍了一些需要家长辅助的事项,由于内容比较多,开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但是家长都听的非常认真,结束时报以非常热烈的掌声。
会后家长以各种形式给予这次家长会很高的评价,我也明显的感觉到家长对老师信任增加了,尊重也增加了。
经过这个学期的换位思考,大胆开展家长工作。
由于有了我的提醒,有几个孩子有些不舒服,但家长怕孩子养成不来幼儿园的习惯,还是坚持送来了。
并且在发生了有些孩子的磕磕碰碰的事件时,家长都比较宽容与理解,这让我非常的欣慰。
细致的工作表现在很多方面,小班的家长最希望理解每天孩子的在园情况,除了每月发放的《家园联系册》,我们每天都把孩子的情况用表格的形式每天反馈给家长,哪个孩子今天尿裤子了,咳嗽了都让家长及时了解。
在训练孩子的常规时,我有意发给家长一个小纸条,请他们按照幼儿园的规范要求来教孩子洗手:拉袖子~开水龙头~湿手~关水~打肥皂~开水~冲洗~甩干~擦干,这样就不会弄湿衣服和地面。
让他们看到老师的细致周到。
每个星期,我还把学习内容打印出来,发给每位家长,学的不好的孩子我也个别的沟通,或利用接送时间或电话跟家长交流,交流时注意反应内容的客观,真实,表达时注意方式与语气,让他们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觉得幼儿园是个很有感情的地方,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好。
另外生病的孩子我都打电话询问,对病后的孩子让家长把注意事项写在本子上,我们多加照顾。
三、理解、宽容。
我经常使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家长的角度考虑。
我从来不一口否认家长的观点,每位家长说了自己的意见后,我首先从他的观点出发予以肯定,由于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尊重,家长的心态比较平静,这时再指出他方法中的不足,而且还指出如果这样做有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家长一听对孩子有影响就紧张了,会向老师寻求好的方法,对我建议也更容易接受了,这时我才说出自己的观点,基本上一次就能跟家长沟通的比较成功,这种方法使得我们班的家长工作开展起来比较顺利。
一位小朋友入园第一天就被抓了,她的妈妈既心痛又担忧,她心疼地对我说:老师,如果以后再这样我就不敢送她来幼儿园了!当无数句的道歉和解释讲完后,我心里也难过极了。
第二天孩子的妈妈还写来了本子,虽然怒气消了,但语气中不乏指责与不满:请老师规范好孩子的行为,管理好孩子……虽然入园第一天出现这种事情,在所难免,但我还是肯定了她的建议,写道:家长你好,您的孩子被抓你心疼的心情我非常理解,由于我的看护不周给孩子带来了伤害也给你带来了担忧,我非常抱歉,我们会尽力看管好每位幼儿,你的建议非常好,我们也是这样去做的。
但三十几个孩子第一天入园,每个人的行为习惯都不相同,加上独生子女都比较任性,自我意识强,要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常规也需要一个过程,请你给我们一些时间,让我们一步步完成,请相信我们象你一样会尽最大的努力爱护孩子,最后再次道歉。
理解的语言使孩子妈妈的情绪平复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经常在这位小朋友的家园联系小本子上向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各种情况,无微不至地照顾好他的生活,在家长会、家访和日常面谈时我都能虚心地听取他妈妈的建议和意见,并感谢她对我工作的支持与理解,良好的沟通换来了家长的理解与信任,在这位孩子的妈妈真挚、热情的笑容里我可以感受得到。
四、引导、表扬,树立典范。
每个家长都想跟老师搞好关系,但很多家长对老师报有怀疑的态度,也是矛盾的,我就在开始为他们提供一个好家长应该的行为规范,在第一次家长会时,我称赞了我们家长的素质高,还专门表扬,感谢了一些给与我们理解与支持的家长,并利用发幼儿档案表格的机会跟他们每个人都说了一句“谢谢”,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个很好的正面教材。
我在家长中选择了有时间,有能力,有集体观念的几位,组成了家长委员会,在他们甘于奉献精神的带动下,接下来举办亲子活动时,家长们非常积极的参与筹备和准备工作,联系场地,联系家长等。
曹语的妈妈听说我们班孩子都是属猴的,还给每一位小朋友都送了一个猴子公仔,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那天家长、孩子、老师一起渡过了一个非常愉快而难忘的一天,很多家长在幼儿园网站写下感言,说这次活动不仅给孩子带来了欢乐,把家长也带回了童年……五、关爱、周到
在幼儿园任何工作的开展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孩子,家长工作也是如此,想让家长真的“服”老师,还需要我自己的不懈努力,认认真真照顾好孩子的一日生活,所以保育工作在小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三位老师并为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个步骤都制定了规范的方式,例如我们在洗手的要求:拉袖子~开水龙头~湿手~关水~打肥皂~开水~冲洗~甩干~擦干,这样就不会弄湿衣服和地面。
喝水时也是几个小朋友一组排队拿杯子,排队接水,而且每次幼儿喝水或去洗手间时,都有老师在场,详细和规范的常规要求不仅大大降低了事故机率,使也使我们对孩子的照顾更周到。
对有些孩子则采取单个沟通的方式,利用接送时间或电话跟家长交流,交流时注意反应内容的客观,真实,表达时注意方式与语气。
其次,开始就要给家长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觉得幼儿园是个很有感情的地方,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好。
另外在孩子入园时,都要看看孩子今天的精神状况是否正常,对于精神不好的孩子及时询问家长,并把每天需要重点关注的孩子告诉每个老师,孩子不舒服时及时通知家长。
夏天保持上下午各为孩子换一次衣服,保证孩子衣服干爽清洁,每次喝水、上厕所,都把小朋友分成小组,保证每位幼儿的饮水量,对于胃口不好好自理能力较弱的孩子,坚持给他们喂饭。
饭前洗手,饭后擦嘴,起床后检查他们的鞋子是否穿反等。
冬天保育工作更加繁琐:入园时为他们垫好毛巾隔汗,并及时更换湿的毛巾,不给孩子喝冷水,每个星期一的牛奶我都是用大桶热水把牛奶隔水加热后再给他们喝,每次孩子上厕所后帮他们把衣服包好防止着凉。
细细想来,做家长工作的过程,就是以心换心的过程,老师付出了真心,家长是能感受到的,一次有两位小朋友生病较长时间,我与同班两位老师商量下班后去探望,打电话给家长时,一位孩子的妈妈说:“老师,不用麻烦你了,你们白天带几十个孩子已经很辛苦了,下班就休息一下
吧,不用来了!她好了我就送去了”,另一位孩子的爸爸说:“老师们太辛苦了,不用来了,你们还是好好休息吧”还有家长听到我们的喉咙沙哑了,给我们买来了“念慈庵”,一次我生病了一位孩子的妈妈立刻打来电话:“孙老师你没事吧,你可要好好保重啊,你要是病了那些孩子可怎么办!”一个个细微的关心让我非常感动,我很喜欢和家长这种融洽的关系,并将这些感动化作工作的动力,更努力的把孩子照顾好、教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