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技术(空调).pptx

合集下载

《空调节能技术》课件

《空调节能技术》课件
热电制冷技术
利用热电效应实现制冷,具有无机械 运动、无噪声、无污染等优点,适用 于小型空调系统和半导体制冷领域。
智能家居与空调节能
智能控制
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对空调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调节,根据室内外环境参数自 动调节温度和湿度,提高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能源管理
智能家居系统可实现家庭能耗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供能源消耗报告和建议,帮 助用户合理使用能源,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
控制部分
包括温度控制器、湿度控 制器、压力开关等,用于 控制空调系统的运行。
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01 02
制冷系统
通过压缩机压缩制冷剂,使其温度升高、压力增大,然后进入冷凝器进 行冷却,再通过膨胀阀减压降温后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吸收热量, 使室内温度降低。
通风系统
通过风扇吸入室内空气,经过蒸发器降温除湿后,再通过风道将处理后 的空气送回室内。
热回收技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热回收技术通过回收排风的热量,减少新风的 加热和冷却需求,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热回收技术还可以回收排风的湿度,减少室内 湿度的波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降低能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热回收技术通过回收排风的热量和湿度,可以 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
智能控制技术
总结词
实现自动化控制
详细描述
智能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和 执行器,实现空调系统的自 动化控制,从而避免不必要
的能耗。
总结词

建筑节能技术第5章 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技术第5章 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都在兴建现代化办公楼和综合性服务建筑群(包括商场和娱乐设施)以及 住宅小区,这些建筑中大多需要设置空调,因此,空调节能在我国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空调系统节能的途径
空调系统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包括局部方式),见 表5-1。
空调系统节能的途径
空调系统节能的途径
2.空调系统和室内送风方式 空调系统和末端设备随建筑物特征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1)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影剧院、会堂、博物馆、商场等 这类公共建筑的特点是人员较多, 空间高大,有舒适性空调要求。但空调负荷较大,设计时必须考虑节能措施,室内送风可采用下列方 式: 1)高速喷口诱导送风方式。由于该种方式送风速度大,一般在4~10m/s,诱导室内空气量大, 送风射程长,因而可以加大送风温差,一般可取8~10℃,这样就可以减少送风量,节省能量,其计算方 法详见《空气调节手册》。 2)分层空调技术。在高大空间建筑物中,利用空气密度随着垂直方向温度变化而自然分层的 现象,仅对下部工作区域进行空调,而上部较大空间(非空调区)不予空调或通风排热,经试验和工程 实例证明,这种方式既能保证下部工作区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又能有效地减少空调负荷,从而节省初 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于全室空调而言,一般可节省冷量30%~50%,空间越大,节能效果越显著。
空调系统节能的途径
2)变风量空调方式是一种节能空调方式,它是按各个空调房间的负荷大小和相应室内温度变 化,自动调节各自送风量,达到所要求的空气参数。它可以避免任何冷热抵消的情况,可以利用室外 空气冷却(在春秋过渡季节),节约制冷量。由于变风量空调的冷却量不必按全部冷负荷峰值之和 来确定,而是按某一时间各朝向冷负荷之和来确定的,因此,它比风机盘管系统冷却能力减少20% 左右。

空调节电技术PPT课件

空调节电技术PPT课件
21
第七章 空调设备的节电技术
⑵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的主要功能是根 据系统中各VAV装置的动作状态或风管的静压 值(设定点),分析计算系统的最佳控制量, 指示变频器动作。
22
第七章 空调设备的节电技术
⑶变频风机:VAV空调系统常采用在送风 机的输入电源线路上加装变频器,根据控制系 统的指示改变风机的转速,满足空调系统的设 计。
42
第七章 空调设备的节电技术
一、冷暖气设备负荷 冷、热负荷:引起室内温度升降变化的热 量转移。单位:kcal/h。冷、热负荷决定制冷 量或供热量。 影响建筑物内空调节电的因素:
43
第七章 空调设备的节电技术
1、室内温度 ⑴ 由墙壁热传导的负荷(与内外温差成 正比) ⑵ 由窗玻璃对流、热传导的负荷(与内 外温差成正比)
3、机组工作范围宽广; 4、智能控制系统可进行单独、分区独立 或集中控制。
11
VRV空调系统的压缩机技术 VRV空调系统通过改变压缩机的制冷剂循 环量和进入室内各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适时 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是一种可以根据室内 负荷大小自动调节系统容量的节能、高效、舒 适的空调。在对制冷压缩机的控制上有变频 VRV系统和数码蜗旋VRV系统之分。
现代节电技术 与节电工程
王敏 青岛市节能监察中心
1
第七章 空调设备的节电技术
第一节、空调设备的基本知识 一、空调系统的分类
根据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 ①集中式空调系统 ②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③分散式空调系统
2
第七章 空调设备的节电技术
根据空调系统使用的空气来源分类: ①直流式系统 ②封闭式系统 ③回风式系统
55
第七章 空调设备的节电技术
三、吸收式冷热水机的节能 ㈠外部条件和能力、能耗的关系 吸收式冷热水机由吸收器、蒸发器、冷凝 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和高温、低温热 交换器等组成。其运行特性与热交换器的特性 和它的变化有关。

空调节能新技术课件

空调节能新技术课件

建筑能耗
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45%。
美国一次能源消耗量:2000年达到36.55亿吨标准煤,其中建
筑能耗占33.7%,工业能耗占35.9%,交通能耗占24.8%。
法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5%。 我国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20~25%,正逐步上升到30%。
在一些大城市,夏季空调已成为电力高峰负荷的主要组成部分。1998 年,上海住宅空调安装率超过70%,空调用电负荷高达300×104kW以 上,占高峰用电负荷的1/3,产生166.2×104kW的供电缺口。在香港, 电力的84%,燃气的96%被建筑所消耗。不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我国, 建筑能耗状况都是牵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问题。
1.3 家用空调器的主要性能标
二、循环风量
空调器在新风门和排风门完全关闭的情况下, 空调器在新风门和排风门完全关闭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向密 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送出(或吸入)的空气量,单位m3/h。 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送出(或吸入)的空气量,单位 。 风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送风温度和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因此, 风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送风温度和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因此, 使空调器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而采用相应的循环风量, 使空调器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而采用相应的循环风量,可以提 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高空调器的能效比,这需要通过对风机采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来 实现。 实现。
1.4建筑节能的形成与节能的基本途径
3、建筑形式和位置:城市规划引入生态观点
周围水面 朝向 密度
4、建筑和建筑结构 吸热降温建筑
混凝土 石板地面(吸热)反射玻璃 (1)视线的联系 (2)引进日光照明 (3)自然通风 (4)保温隔热 (5)遮阳 (6)适宜的表面温度 瑞士巴塞尔 建筑外立面由三层组成 日光调节系统(折射光线) 手控通风窗扇(通风) 依温度调节的 集热板(太阳能)

建筑节能与暖通空调系统

建筑节能与暖通空调系统
•我国建 筑分类
•工业建筑 •农村居 住建筑
•建筑能源消耗与 •生产过程相关,差异大
•单位面积能耗远低于 •城镇民用建筑
• 建筑能耗现 状
•节能潜力 小 •不重点研 究
•城镇民 用建筑
•建材和建造过程中 •所消耗的能源
PPT文档演模板
•总面积160亿平 米
•仅相当于建筑物使用 3~5年中所消耗的能源
§ 一般非住宅民用建筑耗电: 平均用电量20~60度/m2a,占我国供电量的8%;
§ 大型公共建筑: 平均用电量100~300kWh/m2a ,占我国供电总量的5%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节能与暖通空调系统
北方地区采暖
§ 城镇建筑采暖总面积为65亿平米,全国采暖约耗
煤1.3亿吨标煤
§ 其中集中供热承担约占总面积70%的建筑采暖,其余 为分散式采暖炉
•家电散热
•围护结构传热
•保持 •室温
•空气渗透
•人体的发热
•建筑物内部照明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节能与暖通空调系统
•1.1.1.1 气候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但受东亚季风影响,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
•我国年平均温度分布图 •我国1月平均温度分布 图 •我国7月平均温度分布图
•哈尔滨同纬度地区气候的比较
•和 ••夏夏季热的冬 •空调冷能耗
类别
占全国百分比
数量
城镇的建筑面积
50%
40多亿m2
年采暖用能
11%
1.3亿吨标准煤
占当地全社会总能耗
城镇建筑能耗
>50%
•南方城市特点 •生活条件改善 •家用空调普及
• 百户拥有量:2004年底平均69.81台

建筑节能技术培训课程PPT(共 32张)

建筑节能技术培训课程PPT(共 32张)

自然通风是在压差推动下的空气流动。 根据压差形成的机理,可以分为风压作 用下的自然通风和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 风。
1.7.4 机械通风
在办公建筑中,机械通风往往是融合在 空调系统当中,通过新风量的调节和控制, 使房间达到一定的通风量,满足室内的新 风需求。机械通风需要消耗能量,但具有 通风量稳定且可调节控制,通风时间不受 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可通过空调系统的送 排风管路,利用夜间通风来冷却建筑物的 蓄热,缓解白天的供冷需求,最终达到降 低建筑运行能耗的目的。
系统
(3)多联变频变制冷剂流量热泵空调 系统(VRV)
(4)水源热泵系统
1.4中央空调系统节能
1.4.1系统负荷设计
目前在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时,采用负
荷指标进行估算,并且出于安全的考虑, 指标往往取得过大,负荷计算也不尽详 尽,结果造成了系统的冷热源、能量输 配设备、末端换热设备的容量都大大地 超过了实际需求,形成“大马拉小车” 的现象,这样既增加了投资,使用上也 不节能。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6.2全负荷蓄冷与部分负荷蓄冷的概 念
1.6.4蓄冷空调技术 (1)盘管式蓄冷装置 (2)封装式冰蓄冷装置
(3)片冰滑落式蓄冷装置
(4)冰晶式蓄冷装置
1.7 通风系统节能 1.7.1自然通风技术的优势

第5讲 空调系统节能

第5讲 空调系统节能
建筑节能
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及优势
1、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
地表浅层收集了47%的太阳能量,它利用地表浅层的可 再生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2、高效节能
制热系数高达3.5~4.5,而锅炉仅为0.7~0.9,可比锅 炉节省70%以上的能源和40%~60%运行费用;制冷时要比普 通空调节能30%左右。
抽取地下水水源热泵,但由于技术限制,全部回灌不易做到, 监督实施也比较困难,而且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
在国外目前大面积推广使用的是埋管式地源热泵技术,是充 分利用浅层地热的最佳技术途径。
目前埋管式地源热泵在欧美国家已得到普遍应用,已被充分证 明是成熟可行的技术,在我国,建设部和一些省市的建筑节能政策 中明确提出要推广使用地源热泵。 (欧美普遍使用的是在别墅中,在冬天取暖、夏天空调的地区)
建筑节能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地层热阻:即从孔壁到无穷远处的热阻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对于单个钻孔:
Rs
1
2s
I
2
rb
Iu
1 es
2u s
ds
建筑节能
计算较复杂
换热模型 渗流 土壤热物性
软件计算
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宜根据现场实测岩土体 及回填料热物性参数,采用专用软件(瑞典隆 德大学EED、美国Solar Energy 实验室 TRNSYS等)进行。
建筑节能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
地埋管环路两端应分别与供、回水环路集管 相连接,且宜同程布置。每对供、回水环路 集管连接的地埋管环路数宜相等。供、回水 环路集管的间距不应小于0.6m。 地埋管换热器安装位置应远离水井及室外排 水设施,并宜靠近机房或以机房为中心设置。 地埋管换热系统应设自动充液及泄漏报警系 统。需要防冻的地区,应设防冻保护装置。 地埋管换热系统应根据地质特征确定回填料 配方,回填料的导热系数不应低于钻孔外或 沟槽外岩土体的导热系数。

建筑节能技术PPT课件

建筑节能技术PPT课件

低能耗住宅
低能耗住宅,保温层厚度在20~ 25cm之间,能耗不超过30kwh/㎡a 。德国计划到2012年将采暖能耗降 为35kwh/㎡a,因此目前德国有大 量低能耗住宅。
第25页/共31页
被动太阳能住宅
被动太阳能住宅,保温层厚度在30cm 以上,采暖能耗不超过15kwh/㎡a,被 动房建筑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加强围护 体系的保温性能;提高建筑的气密性; 机送新风并进行热回收;低热负荷的采 暖方式。 德国学者乐观地认为,未来10年德国将 全面采用被动,由于被动房的关键技术 是提高外围护的保温性能,即采用的是 低技术措施,在造价上有优势,避免了 建筑节能的高技术、高成本化,因此很 有市场潜力。
节能,同时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补充并改善现能源使用结构。
PDCA模式
改善 (Do): 进行可行性分析
计划 (Plan): 节能目标制定; 初期节能规划草案。
验证 (Check): 实地效果监测并验证
第3页/共31页
实施 (Action): 根据可行性方案 进行节能工作
3
4
第4页/共31页
高性能围护结构保温系统
第15页/共31页
空调控制面板
场景控制墙面板
15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
• 用人工智能模糊控制方式 代替传统的静态控制方式,实现动态控制, 达到节能目的 • 可节电20%左右,平均每平方米建筑可节电16kWh。一栋10000平米建筑可节电16万
kWh • 该技术已在三百多个项目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应用。 • 预计“十一五”期间推广比例为30%,需要总投入62.4亿元,年可节电85亿kWh
5.加大南窗面积,更多接 收太阳热能
节能 措施
主动措施
1.从排风中回收余热 2.从制暖装置产生的废气

建筑节能与暖通空调(精选)PPT共44页

建筑节能与暖通空调(精选)PPT共44页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建筑节能与暖通空调(精选)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建筑节能技术(李德英第2版)第7章空调系统运行调节与管理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技术(李德英第2版)第7章空调系统运行调节与管理节能技术
图7-1 调节再热量
空气处理系统与风系统的运行调节
2)室内余热量和余湿量均变化。采用变露点调节再热量的方法。如图7-1c所示,当热湿比由 ε变化到ε'后,若仍按原送风状态送风,则室内状态将为N',要想使室内状态仍满足N,则必须使送风 状态点由L变为O',显然hO'>hL、dO'>dL,由此可见,为了处理得到这样的送风状态,不仅需要改变 再热量,而且还须改变露点(L')。变露点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调节余热器加热量;②调节新风、 回风混合比;③调节喷水温度。
图7-2 调节一、二次回风比
空气处理系统与风系统的运行调节
3 调节旁通风与处理风混合比 对于设有旁通风门的空调箱,新风与室内回风混合后,除部分经过喷水室或表面冷却器处理 外,其余部分流经旁通风门,然后该两部分空气混合后送入室内。根据室内负荷的变化,可调节旁 通风与处理风的联动阀,以改变旁通风的混合比来改变送风状态,使其达到室内要求的空气参数。 如图7-3所示,在设计工况时,旁通风门全关,空气调节过程为
空气处理系统与风系统的运行调节
如图7-2b所示,此时空气调节过程为:
在图7-2a中,机器露点之所以由L变成L',是由于通 过喷水室(或表面冷却器)的风量减少的缘故。同理, 当室内余热量和余湿量均变化时,同样可调节二次回 风量和机器露点以保证所需的室内空气参数。由于 调节一、二次回风比的方法可省去再热量,因此,该方 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空气处理系统与风系统的运行调节
空调系统运行调节中常用的是“露点控制”调节法,它是通过控制喷水室(或表面冷却器)后 的露点状态来控制送风状态的。露点控制调节法虽然控制简单,性能可靠,应用广泛,但由于全年 各区域经常出现需把空气先冷却到露点,然后再加热的现象,这样就造成冷热量相互抵消,浪费了 能量,所以,它并不是最经济的运行调节法。为节约能量,可采用无露点控制调节法,即把空气直 接处理到要求的送风状态,以避免冷热量的抵消。后面介绍的一种分区运行工况,即属无露点控 制调节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通风是在压差推动下的空气流动。 根据压差形成的机理,可以分为风压作 用下的自然通风和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 风。
1.7.4 机械通风
在办公建筑中,机械通风往往是融合在 空调系统当中,通过新风量的调节和控制, 使房间达到一定的通风量,满足室内的新 风需求。机械通风需要消耗能量,但具有 通风量稳定且可调节控制,通风时间不受 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可通过空调系统的送 排风管路,利用夜间通风来冷却建筑物的 蓄热,缓解白天的供冷需求,最终达到降 低建筑运行能耗的目的。
系统
(3)多联变频变制冷剂流量热泵空调 系统(VRV)
(4)水源热泵系统
1.4中央空调系统节能
1.4.1系统负荷设计
目前在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时,采用负
荷指标进行估算,并且出于安全的考虑, 指标往往取得过大,负荷计算也不尽详 尽,结果造成了系统的冷热源、能量输 配设备、末端换热设备的容量都大大地 超过了实际需求,形成“大马拉小车”的 现象,这样既增加了投资,使用上也不 节能。
1.1.2集中式空调节能途径
集中式空调是由集中冷热源,空气处理 机组,末端设备和输送管道所组成。
(1)空调设备节能措施 (2)空调系统和室内送风方式
1.2分散空调方式的节能技术 1.2.1正确选用空调器的容量大小 1.2.2正确安装 1.2.3合理使用
1.3户式中央空调节能 1.3.1户式空调产品 (1)小型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2)风冷热泵管道式分体空调全空气
1.6.2全负荷蓄冷与部分负荷蓄冷的概 念
1.6.4蓄冷空调技术 (1)盘管式蓄冷装置 (2)封装式冰蓄冷装置
(3)片冰滑落式蓄冷装置
(4)冰晶式蓄冷装置
1.7 通风系统节能 1.7.1自然通风技术的优势
自然通风是当今建筑普遍采取的一项改 革建筑热环境、节约空调能耗的技术,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取代 (或部分取代)空调制冷系统。
(2)冷却塔供冷技术
这种技术是指在室外空气湿球温度较低 时,关闭制冷机组,利用流经冷却塔的 循环水直接或间接地向空调系统供冷, 提供建筑物所需要的冷量,从而节约冷 水机组的能耗。这种技术又称为免费供 冷技术,它是近年来国外发展较快的节 能技术。
(a)直接供冷 (b)间接供冷
1.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冷空调系统
1.4.4水系统节能
空调中水系统的用电,在冬季供暖期约 占动力用电的20%~25%,在夏季供冷 期约占动力用电的12%~24%。
(1)各分支环路的水力平衡: (2)设置二次泵: (3)变流量水系统:
1.4.5风系统节能 (1)正确选用空气处理设备: 根据空调机组风量、风压的匹配,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8.112:09:5612:09Aug-201-Aug-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2:09:5612:09:5612:09Saturday, August 01, 2020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8.120.8.112:09:5612:09:56August 1, 2020
典型工程案例 朱比丽校园项目设计的确定是通过1996年诺
丁汉大学为庆祝50年校庆举行的一次竞标。最 终,迈克.霍普金斯建筑师事务所以突出的生态 设计特征胜出。项目于1997年底动工,经过两年 九个月的时间,霍普金斯的设计将一废旧的工业 用地最终转变成了一个充满自然生机的公园式 校园。1999年12月由女王正式为其揭幕开放使 用,其总造价约5000万英镑。占地面积 13000m2,建筑面积41000m2。其意图是将这一 新校园塑造成为英国中部的一个可持续发展范 例。本文将针对其教学楼建筑的烟囱通风技术, 进行集体介绍和分析。
选择最佳状态点运行,不宜过分加大风 机风压,以降低风机功率。另外,应选 用漏风量及外形尺寸小的机组。
(2)注意选用节能性好的风机盘管。 (3)设计选用变风量系统:
1.4.6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新技术
(1)“大温差”技术
“大温差”是指空调送风或送水的温差比 常规空调系统采用的温差大。大温差送 风系统中,送风温差达到14~20℃;冷 却水的大温差系统,冷却水温差达到 8℃左右;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 8.120.8.1Saturday, August 01, 2020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2:09:5612:09:5612:098/1/2020 12:09:56 PM
1.4.2冷热源节能
1.4.3冷热源的部分负荷性能及台数配置
冷热源所提供的冷热量在大多数时间都 小于负荷的80%,这里还没有考虑设计负 荷取值偏大问题。这种情况下机组的工作 效率一般要小于满负荷运行效率。所以, 在选择冷热源方案时,要重视其部分负荷 效率性能。另外机组工作的环境热工状况 也对其运行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建筑节能技术
主讲:xxx
1.1.1概述
空气调节是将经过各种空气处理设备 (空调设备)处理后的空气送人要求的 建筑物内,并达到室内气候环境控制要 求的空气参数,即温度、湿度、洁净度 以及噪声控制等。
据有关国家对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能 耗的统计表明,有1/4的能耗是用于空 调,所以空调节能十分重要。
空调通风节能技术
室内换热器
室内进风
室 内 机 组
室外 进风
室内出风 室外进风
室外换热器
风机电机
风机 四通阀
室外出风
压缩机 室外机组
空调节能是涉及空调设备技术、安装运行 技术及建筑物的热工状态的一项综合性研 究课题,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调设备的低能耗和高效率的研究。 (2)蓄冷空调系统研究, (3)空调方式综合研究, (4)空调系统运行的节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