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典型案例分析
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浅析“秋菊打官司”
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浅析“秋菊打官司”“秋菊打官司”是法律社会学的一个著名案例,反映了国家制定法同秋菊讨的那个“说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法律统一性与地方性的博弈问题等。
同时,这个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困惑。
强调依法治国,就必须解释并回答这一问题。
标签:秋菊打官司;法律社会学;国家制定法;说法“秋菊打官司”是法律社会学研究领域特别喜欢探讨的一个案例。
究其为何如此热衷于讨论这个看似简单的案例,主要是因为隐藏在这个案例背后的矛盾与冲突反映了我国法治的现状:秋菊讨的那个“说法”和国家制定的正式法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秋菊打官司》的故事梗概大体是这样的。
秋菊的丈夫和村长吵架,骂了一句“断子绝孙”(村长只生了四个女儿,没有儿子)。
村长大怒,踢了秋菊丈夫“要命的地方”。
秋菊要村长认错,村长不肯,她就一级一级告状,讨她的“说法”。
后来秋菊难产,村长领了人冒着大风雪,走几十里山路把她抬到县医院,救了秋菊母子的命。
没想到,正当秋菊感恩不尽,等着村长来家吃给儿子做满月的酒席的时候,上级查出了秋菊丈夫被村长打的伤处(但不在下身),派了一辆警车把村长带走了,并对村长处以了十五天行政拘留(依据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第1项)。
面对这一结果,秋菊显得异常难堪:她讨的只是自认为符合逻辑的一个“说法”,并不要求政府抓人。
那么我们在此就要提出几个问题:秋菊讨的“说法”到底是什么?秋菊讨的“说法”为什么会与国家的制定法发生冲突?这个冲突的根源是什么?一、“说法”释疑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首先不得不谈谈法律意识。
也许有人会不假思索地批评说,秋菊讨的“说法”是愚昧、落后的。
但是事实上,我们真的就能用“愚昧”、“落后”下一个简单的结论吗?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那么很明显,秋菊讨的“说法”也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法律意识。
因而,这个“说法”也就取决于社会存在。
法律社会实践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一家知名企业A,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与生产。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员工人数也不断增加,至2022年,企业员工已超过3000人。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劳动争议问题,尤其是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
2022年6月,企业A的一名员工小李(化名)因与公司发生劳动合同纠纷,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此案涉及企业A的劳动管理制度、劳动合同签订、员工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案例经过1. 事件起因小李于2018年7月入职企业A,担任技术研发岗位。
在入职时,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小李的月工资为8000元,每月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然而,在2022年5月,公司因经营需要,决定调整小李的岗位,将其从技术研发岗位调至生产一线。
小李认为,新的岗位与其专业技能不符,且工资待遇有所下降,遂拒绝接受调整。
2. 争议焦点小李认为,公司单方面调整其工作岗位,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同时,小李还认为,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
因此,小李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撤销调整岗位的决定,恢复其原岗位,并支付拖欠的工资。
公司方面则认为,调整小李工作岗位是出于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符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同时,公司也承认在工资支付上存在一定延迟,但已与小李协商一致,同意补发工资。
3. 仲裁过程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了小李的仲裁申请,并依法组成仲裁庭。
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分别提交了证据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交接记录等。
仲裁庭依法对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了审查,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庭审辩论。
庭审过程中,小李提交了以下证据:(1)劳动合同,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合同约定小李的岗位和工资待遇。
(2)工资条,证明公司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
(3)工作交接记录,证明小李已向公司提交了工作交接报告。
法律社会学分析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重要场所。
然而,网络空间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以一起典型的网络隐私侵权案件为例,运用法律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网络空间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进行分析。
二、案例概述2019年,某知名网络平台用户甲在平台上发布了一篇关于自己与前女友乙的感情纠葛的文章,文中详细描述了乙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等敏感内容。
文章发布后,迅速引发网友关注,乙的隐私权受到严重侵犯。
乙通过法律途径,将甲和网络平台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
三、法律社会学分析(一)法律规范分析1. 隐私权法律规范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这为隐私权的保护提供了宪法依据。
此外,《民法典》第1024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 网络空间隐私权保护规范《网络安全法》第41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这为网络空间中的隐私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社会规范分析1. 社会伦理规范在我国,尊重他人隐私是基本的社会伦理规范。
在传统观念中,隐私被视为个人尊严的象征,他人无权侵犯。
在网络空间,这一伦理规范同样适用。
2. 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规范要求网络用户在行使言论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隐私,不得恶意泄露、传播他人隐私信息。
(三)法律实施与效果分析1. 法律实施本案中,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最终法院判决甲赔偿乙精神损失费。
这表明我国法律在保护隐私权方面具有实际效果。
2. 法律效果本案的判决结果有利于提高公众对隐私权保护的意识,促使网络平台加强自律,规范自身行为。
同时,也为网络空间中的隐私权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社会学角度分析死刑案例
社会学角度分析:
南京女大学生被害案罪犯洪峤被执行死刑
社会学角度来看,南京女大学生被害案罪犯洪峤被执行死刑是一个引人关注的事件。
作为一名故意杀人罪犯,洪峤的行为被视为极其残忍和令人发指的。
他不仅导致了南京女大学生的死亡,还对受害者的家人和朋友造成了长期的痛苦和悲痛。
然而,对于洪峤的判决和执行死刑,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和评估。
首先,法律是一个严肃和权威的体系,其对罪犯的判决和执行是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的。
在这个案件中,洪峤被判处死刑,这是根据法律规定和程序作出的决定。
其次,社会上也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因素,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在这个案件中,洪峤的行为被认为是极其严重和令人发指的,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社会对于罪犯的态度和反应。
在一些社会中,人们可能会对于罪犯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仇恨,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对于犯罪行为的处理方式和手段。
最后,需要注意到的是,人们对于洪峤的处理方式和手段也需要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
虽然他是一名罪犯,但他的行为也需要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进行评估和处理。
我们需要尊重法律和道德,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复杂因素,以及对于犯罪行为的处理方式和手段。
总之,南京女大学生被害案罪犯洪峤被执行死刑是一个引人关注的事件。
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和评估,以确保对于罪犯的处理方式和手段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尊重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复杂因素。
法律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案例选取一起发生在某中学的校园欺凌事件,通过分析事件中涉及的个体心理和行为,探讨法律社会心理学在校园欺凌问题中的应用。
(一)事件概述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李某,因家境贫寒,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
某日,李某在放学途中,被同年级的王某、张某等五人围攻。
王某等人以李某家境贫寒为由,对其进行辱骂、殴打,并抢走了李某身上的钱财。
此次欺凌事件持续了约20分钟,直至路人路过并报警,李某才得以脱身。
(二)事件后果1. 李某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出现了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
2. 李某学习成绩下滑,逐渐失去自信,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
3. 王某等五人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公安机关拘留,并受到学校处分。
二、案例分析(一)个体心理分析1. 李某:李某性格内向,家境贫寒,导致其在校园中缺乏安全感,容易成为欺凌对象。
在遭受欺凌时,李某的求助行为不足,未能及时得到帮助,导致身心受到伤害。
2. 王某等人:王某等五人可能存在以下心理问题:(1)攻击性:王某等人可能存在攻击性人格,容易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攻击行为。
(2)从众心理:王某等人在欺凌李某时,可能受到同伴的影响,认为欺凌行为是“正常”的。
(3)自我保护:王某等人可能认为欺凌行为可以保护自己在校园中的地位。
(二)社会心理分析1.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中的不良风气,如攀比、欺凌等,可能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2.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过度溺爱或忽视,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进而引发校园欺凌。
3. 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关注度不足,导致校园欺凌事件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三、法律社会心理学应用(一)法律层面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打击力度,明确法律责任。
2. 严格执法: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严厉打击,让违法者付出代价。
3. 加强司法救助: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二)社会层面1. 提高社会认知:加强社会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关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法社会学视野中李某某案件浅析
法社会 学视 野中李某某案件浅新
◎ 肖格 格
传统现代法学一般将法律区分为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 实 中,法律 既是双方使用的决胜工具 ,也是两个社会阶层纷争的最 0 1 3年 9月 2 6日,法院一审宣判李某判处有期徒刑 1 O 体的 ,包括 它的内容和 目标 。什么样的行为被禁止和限制?其具 终裁判。2 体条文的 目的是什么?第二个维度是程序的 ,具体规定法律 规则 年 ,2 0 1 3年 1 1 月2 7日,李某某案驳 回上诉 ,维持原判 ,至此算 如何被制定和 实施。什么决定其真实性?诉讼如何开始?什 么时 是对这一案件有 了结果。然而这个案件 的结果究竟是否公正 ,或 候证据可以在法庭上作为呈堂证供?但是 ,就像不同的案件在 实 者是否是符合司法意义上的公正 ,或者是民意意义上的公正呢? 体上和程序上是不 同的一样 ,案件在社会意义上也是不同的 :谁 按照布莱 克的分析模型 ,李某某案件属于上行犯罪 ,他在司 起诉谁、谁 支持谁 、谁裁决谁 的案件。 由此得 出,法律的第 三个 法地位中占有绝对优势 ,理应容易获得 官司 的成功 ,或者至少是 维度就是社会学 的维度。每个案件都有其相应 的社会特征 ,而正 较为轻的刑罚。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究其根源 ,在中国广大民众 是这些特征决定 了案件的处理 。法律不仅是规则和逻辑 ,它也有 的思维中,他是强权的代表 ,李家相对强势的社会地位 ,加之李 人性 ,离开 了社会环境 ,法律将是不可理解 的。一句话 ,法律是 某某之前 的劣迹 ,因此该案 自始即被描绘为京城 恶少轮奸弱女子 的悲情故事。优势的社会地位不再是决胜 的因素 ,反之李家之子 与社会相关 的。 《 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 一书的作者布莱克在书中直面司法中 的身份使他成为 口诛 笔伐 的靶子。考量案件 中的另一 因素讲话 方 的差 别 待遇 ,根 据 美 国 司 法 实践 中研 究 发 现 ,处 理 富 人 告 穷人 的 式 ,无疑在此案中他们的方式是失败 的。 案件 ,与 白人告黑人案件一样 ,比穷人告富人 、黑人告 白人适用 综上所述 ,李某某 的案件似乎是突破 了布菜克 的普适模型 , 的 “ 法律量”( 法律量 ,是施加于个人 或群体的政府权威 的数量 ) 分析其中的中国特色 ,我们不难发现李 的案件深受社会舆论。批 更多。处理 陌生人之间的争议往往 比处理熟人之 间的争议在执行 评者认为 ,申辩可 以,但 不应通过媒体 。但其实双方都 已在利用 法律的力度 上严格。根据布莱 克的理论 ,对案件影响的因素可以 媒体说话 ,而且女方获得 的舆论支持 已远盖过李家。在 民众看来 归结如下四种 :对手效应、律 师效应、第三方效应 、讲话方式。 强势者横行不法令人憎恶,普通百姓维 护 自己权利的确是更加艰 对手效应 ,即分析案件中对立双 方的社会地位 ,根据双方地 辛。因此 ,同情弱者是广大 民众最直接的反应。但在公共舆论中, 位 的差异可以将 案件分为 四种类型 ,双方均 处于高社会地位或者 强弱却往往恰恰颠倒过来 : 对弱者无 限声援, 对强者无限讨伐 , 甚 双方均处于低社 会地位或者称 之为下行 的案件 ,即罪犯的社会地 至夸大事实或宁愿相信流言。就算强权 者受点委屈 ,也属矫枉过 法律并不总能主持公 位低于受害者 ( 被告地位低于原告 )或者称之为上行 的案件 ,罪 正 的平衡 。此说貌似公 允,但过犹 不及 。 “ 犯 的社 会 地 位 高于 受害 者 ( 被 告地 位 高 于 原 告 ) 。 通 过 实证 研 究 , 道” ,这不能成 为个案中无限支持弱者 、否认强势者权利的理由。 我 们 发 现 世 界 各地 及 贯 穿 历史 的一 条 法 律 行 为 的原 理 :下 行 的法 有 罪 推定 和 诛 之 后 快 的舆 论一 边 倒 的 案件 中 , “ 强者 ” 或 “ 石头 ” 律严于上行的法律。我们还 可以将不同社会地位结构 ,按引起法 反 而 可能 成 为 平 息舆 论 的牺 牲 品 。 律量最多者到引起法律量最少者排序。下行的案件引起最多的法 沃尔特 ・ 李普曼说过 ,我们不是先看见再定义 ,而是先定义 律量 ,其次是发生在高社会地位 的人们之间的案件 ,再次是发生 再看见。现在官、权、富、钱等一个个 已经俨然成为敏感词汇,但 在低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案件 , 上行的案件引起最少的法律量。 律 凡是有所涉及 的案件 ,都 会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现在 的李某案 师效应即是指律 师个人的社会因素对于案件当事人 的影响。一个 如此 ,几年前 的药家鑫案亦是如此。我们如今 出现只要只言片语 律 师自身社会地位 的高低 ,对于案件介入的时间,参与的方式都 便能定罪 判刑的奇怪现象 , 若是这些富二代、 官二代们打了架、 杀 会对整个案件的法律量产生影响。第三方效应即是指案件中的法 了人 ,那都是早早判个十年八年 , 甚至是判处死刑才是大快人心、 官、检察官、警察或者陪审员等非案件双方当事人对这个案件的 伸张正义、维护法治。但是给他们换个身份 ,当他们只是我们中 影响。他们的社 会地位、年龄 、性别 、案件当事人 的关系远近等 普普通通的一 员,同样的犯罪在他们身上得到的反而会是 民众的 等都会或多或少影Ⅱ 向 着最终的结果 。讲话方式 ,官司 的成功与否 同情与理 解 ,我们会在他们 的身上找到人性 的闪光点 ,为他们的 很 大 程 度 上还 取 决 于他 们 语 言 的表 达 方 式 。 言 语 方式 的 “ 有 力” 还 暴行做出合理 的解释。倘若一旦有 了富二代 、官二代的标签 ,他 是 “ 无力” ,提 问风格温和还 是犀利 ,回答态度谦恭还是傲慢等等 们 的一切都不足一提 , 药家鑫的杀人恶魔之手凭什么去演奏钢琴。 都可能以细小的方式影响着案件的审判。 这慢慢容易演化 为公众的集体 非理性。非理性是会互相传染、共 引入近期的一个典型案例 , 2 0 1 3年备受关注 的李某某等人轮 振 的。这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戾气 ,风 险和成本极高。这使 奸案件。李某某案 ,此案让人看到在 当前社会,某些特权一直若 问题的解决仰赖舆论的关注 ,而非法律 ,从而会刺激制造悲情甚 隐若现地挑战着 法律刚性。李某某案件从某种层面 已经超越 法律 至捏造事实以吸引眼球的做法 ;也会鼓励 “ 小 闹小解决 ,大闹大 范畴 ,从罪与罚 的关 系演变为一个社会学热点事件 ,从一起简单 解决 ,会 闹全解决”的超规则现象。如此下去 ,作 为 “ 规则之治” 的强奸案上升到特权与平 民两个阶层之间的权利抗衡。在此过程 的法 治 ,又 如何 预 期 。 (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 上接第 0 9 8页 简洁生动的教学语言 ,富有激情的情绪 ,最有力的莫过于教师的 乐教 师要利用课余时间练好歌 曲伴奏 ,多唱歌 曲,加强基本功训 专业基本功了。因为我们要想将音 乐生动的表现 出来 ,并引导学 练 ,在课堂上 更好 的抓住音乐本体并表现音 乐的美 ,最快 的吸引 生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变化 ,最直接 的还是声情并茂 的演唱和生 学生进入到音乐学习情境中去 ,达到音 乐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 ,音乐课堂就是我们 的阵地 ,课前我们更要立得住、站 动淋淋尽致的演奏,及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 了。如 :学生们被老 要从学生 的角度 多思考 , 多想办法 , 充分发挥音乐教 师、音 师宽广、厚重的演唱 《 牧歌》所深深的吸引 ,很快的投入到演唱 的稳 , 情境 中,体验到了旋律 的优美动听 ,节奏 的舒展及大草原 的辽阔 乐课特有的魅力,让音乐成为吸引孩子的一股清泉。备课 中始终 和宽广 ,在感受美、体验美、表达 美中学会 了歌 曲。再如 :在上 贯穿 以美育人 、以情动人的原则 ,求真务实,让学生得到真感实 授人以鱼,授之 以 《 天鹅湖 》舞剧欣赏一课 时,教师课 下排练了以天鹅为主题 的一段 受:备课中重视音 乐知识和技 能,真正做 到 “ ,为学生今后 自学音 乐发展的需求打好基础。变课前音乐课成 芭蕾舞 ,课堂上用优 美的足尖征服 了全体学生 ,带领学生聆听音 渔” 乐、评论音乐 ,跳芭蕾舞手位等
法律社会学分析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案件频发。
本文将以一起环境污染案件为例,运用法律社会学的视角进行分析,探讨环境污染案件背后的社会因素和法律问题。
(一)案件概述2019年,某市某县某工业园区内一家化工厂因排放废水超标,导致周边环境严重污染。
附近居民反映,工厂排放的废水使河水变黑、臭气熏天,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
经检测,该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含量严重超标。
在居民和媒体的持续关注下,当地政府介入调查,并依法对化工厂进行处罚。
(二)案件处理1. 行政处罚:当地环保部门对化工厂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人民币50万元,并责令其立即整改,确保废水排放达标。
2. 刑事追究:公安机关对化工厂负责人进行了刑事调查,并依法对其进行了刑事拘留。
3. 民事赔偿:当地法院判决化工厂赔偿周边居民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人民币100万元。
二、法律社会学分析(一)社会结构因素1. 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本案中,化工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2. 政府监管不力:地方政府在环保监管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职。
本案中,化工厂长期超标排放废水,但当地环保部门未及时发现和查处,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持续恶化。
3. 社会公众环保意识淡薄:部分企业、个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屡禁不止。
本案中,化工厂周边居民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迟缓,未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二)法律因素1. 环保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法律法规存在漏洞,导致环境污染案件难以得到有效处理。
本案中,化工厂排放废水超标,但相关法律法规对废水排放标准的规定不够严格。
2. 法律执行不力:本案中,当地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
法律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社区居民小区,居住着来自不同地区的居民,其中以年轻人和老年人居多。
小区内有一栋高层住宅楼,楼内居住着张先生和李女士两位邻居。
张先生和李女士因装修噪音问题产生纠纷,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矛盾日益激化。
社区调解员在了解情况后,决定介入调解,运用法律社会工作方法处理这一邻里纠纷。
二、案例分析1. 问题识别根据案例背景,我们可以识别出以下问题:(1)张先生和李女士因装修噪音问题产生纠纷,导致邻里关系紧张。
(2)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矛盾不断升级。
(3)社区调解员需要运用法律社会工作方法,化解邻里纠纷。
2. 法律社会工作方法(1)建立信任关系社区调解员首先与张先生和李女士进行沟通,了解双方的基本情况和诉求。
通过倾听、同理心等技巧,建立信任关系,使双方愿意接受调解。
(2)评估问题社区调解员对张先生和李女士的装修噪音问题进行评估,了解噪音来源、影响范围以及双方对噪音问题的容忍度。
(3)制定调解方案社区调解员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以下调解方案:①要求李女士在装修过程中采取降噪措施,如使用隔音材料、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
②要求张先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噪音产生,如不在室内大声喧哗、不在深夜使用音响设备等。
③双方共同遵守小区管理规定,共同维护小区环境。
(4)实施调解社区调解员与张先生和李女士进行面对面调解,根据调解方案,引导双方达成共识。
在调解过程中,社区调解员运用法律知识,解释相关法律法规,使双方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5)调解结果经过多次调解,张先生和李女士最终达成以下共识:①李女士在装修过程中采取降噪措施,尽量减少噪音产生。
②张先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噪音,共同维护小区环境。
③双方共同遵守小区管理规定,共同维护邻里关系。
3. 案例总结通过运用法律社会工作方法,社区调解员成功化解了张先生和李女士的邻里纠纷。
以下是案例总结:(1)建立信任关系,为调解工作奠定基础。
(2)评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
法律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援助工作在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法律援助中心面临着诸多困境,尤其在社区层面,问题更为突出。
本案例以某市社区法律援助中心为例,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二、案例描述某市社区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2008年,主要负责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宣传等服务。
近年来,随着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法律援助中心的业务量逐年增加。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中心面临着以下困境:1. 人员短缺:中心现有工作人员5名,其中法律专业背景的仅有2名,且年龄偏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2. 经费不足:中心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少量社会捐赠,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此外,经费使用缺乏透明度,导致社会捐赠意愿降低。
3. 服务范围狭窄:中心主要针对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但服务范围局限于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缺乏对法律宣传、法治教育等方面的投入。
4. 法律援助效果不明显:由于人员、经费等因素的限制,中心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时,成功率较低,且部分案件办理过程繁琐,导致当事人满意度不高。
三、案例分析(一)困境原因分析1.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影响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
2. 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社会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和社区的法律援助工作相对滞后。
3. 法律援助队伍素质不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且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4. 社会认知度不高:社区居民对法律援助的认识不足,导致法律援助需求不高。
(二)对策建议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视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积极争取政府拨款,同时拓宽社会捐赠渠道,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3. 加强队伍建设:招聘法律专业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
法律社会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案例以一起典型的网络暴力事件为切入点,分析其法律与社会影响。
(一)事件概述2020年6月,某知名网络平台上一名网友(以下简称“网友A”)发表了一篇针对某明星(以下简称“明星B”)的恶意评论。
随后,网友A的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大量网友跟风攻击明星B。
在短短几天内,网友A的恶意评论累计点赞数超过10万,评论数超过1万条。
事件持续发酵,导致明星B的声誉受到严重影响,生活陷入困境。
(二)事件经过1. 网友A发表恶意评论:6月1日,网友A在知名网络平台上发表了一篇针对明星B的恶意评论,指责其品行不端、演技差等。
2. 网络暴力发酵:网友A的恶意评论迅速引起网友关注,部分网友开始跟风攻击明星B,发表侮辱性言论。
3. 明星B遭受网络暴力:在事件发酵过程中,明星B的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账号遭到网友恶意攻击,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4. 事件引起社会关注:6月5日,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众多网友和媒体呼吁停止网络暴力。
5. 网友A道歉:6月6日,网友A发表道歉声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6. 网络平台采取措施:知名网络平台对网友A的恶意评论进行删除,并对相关违规用户进行处理。
二、法律分析(一)网友A的行为构成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权行为包括:侵犯他人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网友A在知名网络平台上发表恶意评论,侮辱明星B,侵犯了明星B的名誉权。
因此,网友A的行为构成侵权。
(二)网友A应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条,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网友A在事件中的侵权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网络平台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三条,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审核和管理,防止网络暴力等违法行为。
本案例中,知名网络平台在事件发生后采取措施删除违规评论,对相关违规用户进行处理,履行了相应的责任。
法律实践中的“人情关系”——以一个民事案件为例的法社会学分析
法律实践中的“人情关系”——以一个民事案件为例的法社会学分析首先,人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相互关系。
在法律实践中,人情关系能够对案件的进展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在一个民事案件中,原告和被告可能是亲友、邻居、同事或者是社会关系密切的人。
这种关系会影响当事人对案件的态度、对证据的选择和运用,以及对对方的口供真实性的评估等。
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情关系尤为重要,往往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其次,人情关系在法律实践中可能导致法官和法律实施者的偏见和歧视。
法官可能因为与其中一当事人有亲友关系或者其他关联而对案件做出有偏见的判决。
同样,法律实施者也可能因为与当事人有人情关系而影响证据的录取和对案件的处理。
这种偏见和歧视会妨碍案件的公正审理和正义判决的达成,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第三,人情关系也会带来对法律规则的甄别和解释的不同观点。
当事人在一个案件中可能因为其与法律实施者有人情关系而期望权宜审理,而非严格根据法律规则判决。
这种情况下,法律实践者需要在维护正义和公平的前提下,兼顾人情关系的因素。
这将使法律规则变得复杂和多元化,可能导致案例的解释和判决的不一致性。
最后,人情关系的存在也反映了法律实践中的社会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和社会中对人情关系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人情关系被视为重要的社交网络,它以互惠互助和利他主义为核心价值观。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实践者需要将人情关系与法律规则相结合,以实现社会公平和和谐。
然而,在其他文化和社会中,人情关系的重要性和作用可能不同,需要对其进行不同的分析和解释。
综上所述,人情关系在法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它不仅能够影响案件的处理和判决结果,同时也反映了法律实践中的社会文化背景。
然而,法律实践者需要警惕人情关系可能导致的偏见和不公正行为,并努力在维护公正和法律权威的前提下,妥善处理人情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实现法律正义和社会公平。
法律的底色以《今日说法》案例所作的法社会学分析
法律的底色以《今日说法》案例所作的法社会学分析(2)学法守法? 我的三轮车吕福山,西安是人力三轮车夫,无证经营。
被西安市交警一支队根据西安市公安局的通告没收了三轮车。
吕通过查阅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上面说对非机动车违规应处5元以下罚款,认为西安交警支队应该归还他的三轮车,并为此进行了5年的努力。
专家认为,西安市公安局的通告只是一个地方性行政法规,他不能违反国家性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因此是不合法的,也是无效的。
终审判决吕胜诉,交警归还他的三轮车。
针对处罚过轻的情况,人大正在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修订。
感想:公民应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最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更应借助法律手段来打击不法团体、防止其侵害。
? 非常关系福州市一个雇主经常虐待家里的小保姆,终于有一天将小保姆殴打致死。
为了毁尸灭迹,雇主的妻子假冒小保姆的姐姐将尸体火化。
法院判决,雇主故意伤害死缓,妻子包庇有期徒刑3年。
专家分析,雇主和保姆不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国家应该对劳动法进行修改以保障象保姆这种存在个人雇佣关系的人的合法利益,现在他们的利益得不到任何保证。
另外,为了约束保姆的行为,雇主应该与保姆签定好合同,或者借助司法机关的力量。
感想:人人之间应平等,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伤害他人的身体乃至生命。
坚持正义,不施行或包庇违法犯罪行为。
? 后果真的很严重陈兵在火车站发现一个小偷偷自己的包,便去追赶。
追了大概有200米路程。
结果猝死。
小偷与他并没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
运动医学专家分析说他可能是因为心脏问题而突然死亡的。
专家分析说小偷的盗窃行为与陈兵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但是只构成盗窃罪。
量刑时可以酌情作为一个加重情节。
小偷对陈兵的死有过错,但是陈兵的家人并没有向小偷提起民事赔偿要求。
最后,小偷由于盗窃未遂被判4年,罚金3000。
感悟:尊重事实是保证法律判决公平公正的重要条件。
对待事情,我们应该全面分析问题,不无事生非。
法律社会学法社会学案例81习题集
法社会学教学案例刘国一、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1.铜长乡瑶山哈尼上寨开除村籍事件:2001年2月瑶山哈尼上寨是云南省金平县铜长乡比较偏僻的自然村。
2001年,哈尼上寨要修人畜饮水工程。
村民卢进法拒不交纳筹集款并殴打村民小组长李祥。
2月2日,哈尼上寨村民小组召集群众会议以不参加公益事业为由将卢进发等7户卢姓村民开除村籍。
4月8日,被开除村籍的卢进发女儿出嫁,该村罗家福等18户去帮忙,群众大会当即决定对着这18户人家每户处以66元的罚款,并于6月前交清,否则也作开除村籍处理。
消息传到乡政府,乡政府立即派出工作组赶赴哈尼上寨调查处理,等工作组到达哈尼上寨时,18户村民的罚款早已自觉交清。
工作组告知他们这样的罚款应当退还,他们却表示是自己错了,不要求退还。
4月14日,被开除村籍的7户人家中有老人去世,这一次没有任何村民前去帮忙。
工作组前后到寨子里做了4次工作,仍然没有解决问题。
2. 头人的权威滇东南罗平县某乡一哈尼族村寨因修公路而被征大片田地,致使一些村民因无地耕作而丧失部分生活来源。
为此,县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决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一次性地给被征地的农户发放征地补偿款和部分生活补助金,并引导农户从事副业生产。
部分农户在拿到补偿款后并没有用于生产,也不愿意接受政府的就业指导,而是买酒买肉。
年末,这些农户以补偿宽太少,不足以维护生计、发展生产为由,要求政府再次支付补偿款,县政府相关部门虽多方劝导,终无有效的解决办法,只得从财政中拨付。
几个月后,情况再次发生,这设计有人建议邀请当地哈尼族的几位头人来解决此事。
问题果然顺利解决,农户没有再要求增加补偿款。
3. 有效的民间调解方式:北方一村子的建房纠纷C、D世代居住在A村,三年前,C在自家宅基地上盖了四间双层结构的楼房并筑有一个院子,2002年3月,因修路拆迁,D在C家正前面建新房。
D要在自家后墙正对C家院门的地方开一个大窗户通风,C坚决反对,因为当地风俗认为别家的后窗正对着自家大门的话,将坏了自家的风水。
法律社会学分析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拆迁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拆迁纠纷也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案例以某城市某小区拆迁纠纷为例,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案例描述某城市某小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发展,该小区地处繁华地段,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近年来,当地政府为了推进城市改造,决定对该小区进行拆迁。
然而,在拆迁过程中,开发商与部分业主因拆迁补偿等问题产生了纠纷。
部分业主认为,拆迁补偿标准过低,不能满足其生活需求。
而开发商则表示,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和标准进行补偿,不存在不合理之处。
双方在协商过程中,意见分歧较大,导致拆迁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三、法律社会学分析1. 社会结构因素在城市拆迁纠纷中,社会结构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城市化进程导致土地价值提升,政府为了推进城市改造,将拆迁作为重要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开发商、业主等各方利益交织,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
其次,拆迁补偿标准、政策等制度因素,也对社会结构产生了影响。
2. 社会行动因素在城市拆迁纠纷中,社会行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业主的集体行动。
部分业主为了维护自身权益,组织起来,通过集会、游行等方式表达诉求,对政府施加压力。
(2)开发商的策略性行动。
开发商在拆迁过程中,可能会采取拖延、降低补偿标准等策略,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3)政府部门的行政行动。
政府部门在处理拆迁纠纷时,既要维护公共利益,又要考虑业主权益,面临诸多压力。
3. 社会冲突与调解在城市拆迁纠纷中,社会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通过有效的调解机制,可以缓解冲突,实现社会和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解方式:(1)行政调解。
政府部门可以发挥调解作用,协调各方利益,促使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2)司法调解。
通过诉讼途径,法院可以对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公正裁决。
(3)社会调解。
依托社区、民间组织等力量,进行纠纷调解。
四、法律应对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
法律社会学案例分析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暴力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一起典型的网络暴力案例为切入点,运用法律社会学理论,分析网络暴力的成因、法律规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法律社会学;网络暴力;案例分析;法律规制一、引言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身心伤害,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以一起网络暴力案例为研究对象,从法律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网络暴力的成因、法律规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以期为预防和治理网络暴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案例简介2019年,某知名女艺人因涉嫌抄袭他人作品,遭到部分网友的恶意攻击。
在短时间内,大量侮辱性、诽谤性言论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严重侵犯了该艺人的名誉权。
经过一段时间,事件逐渐平息。
然而,该案例反映出网络暴力问题的严重性,引发了社会对网络暴力的关注。
三、网络暴力的成因1.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冲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日益加剧。
部分网民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忽视了道德底线,导致网络暴力现象的出现。
2. 互联网匿名性为网络暴力提供了便利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部分网民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发表侮辱性、诽谤性言论,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3. 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在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为网络暴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制1. 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的定义、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
2. 加强网络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对传播网络暴力的行为进行查处,维护网络秩序。
3.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防止他人利用个人信息进行网络暴力。
4. 强化网民素质教育加强网民素质教育,提高网民的道德素养,培养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网络暴力对社会的影响1. 侵犯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网络暴力对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造成严重损害,使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法社会学
案例:建房纠纷ຫໍສະໝຸດ 张三、李四世代居住在小水村,三年 前,张三在自家宅基地上盖了四间双层结 构的楼房并筑有一个院子,2002年3月,因 修路拆迁,李四在张三家正前面建新房。 李四要在自家后墙正对张三家院门的地方 开一个大窗户通风,张三坚决反对,因为 当地风俗认为别家的后窗正对着自家大门 的话,将坏了自家的风水。双方争执不下, 矛盾越闹越大,甚至不惜打官司,要闹上 法院解决双方间的问题。
封建迷信,只要李四没有在法律上侵犯张三的相邻 权,李四有规划自己住房的权利。如果按照法律作 出判决引起更大的冲突甚至引发惨案,那这个判决 是存在瑕疵的,或者说是不公正的。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要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按照当
地风俗习惯,张三的主张应该得到尊重。
这时人民调解员刘丽介入调解,在了 解情况后询问了当地一些老年人有没有折 中的法子,经多方打听得知如果在院子里 修一个照壁就可以解决坏风水的问题,于 是建议李四如果要开后窗,就出钱在张三 家院子里修一个照壁,李四表示同意,张 三也认可这种解决办法。两家矛盾消除, 重归于好。
分析:
从法律角度分析,张三的主张没有法律依据,属于
什么是法社会学?
法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与社会 关系的学科,是法学与社会学相 互结合的产物。
法社会学有什么作用?
法学强调的法律逻辑,而社会学 强调的是经验。同一个案件,从法律 逻辑角度出发和从社会学经验的角度 出发,得出的结论不同。法律逻辑注 重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而社会学 角度主张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和习惯的 要求。
参与观察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参与观察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在社会学研究中,参与观察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通过研究者作为参与者或旁观者的身份,深入到社会群体中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了解社会现象、行为和关系的规律。
本文将探讨参与观察法的应用,并分析两个具体案例。
一、参与观察法的应用参与观察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探讨各种社会问题和现象。
以下是该方法常见的应用领域:1. 社区研究:参与观察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社区的文化、社会关系、价值观和组织结构。
通过长期参与观察,研究者可以获取更全面和深入的数据,对社区问题和变化有更准确的理解。
2. 组织行为研究:参与观察法可以用于研究组织内部的行为和关系。
研究者可以作为一名员工,观察和记录组织内部的工作流程、人际关系和文化。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发现组织内部的优势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 教育研究:参与观察法在教育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
研究者可以作为学生的一员,观察和记录教室内的教学过程、学生互动和学习效果。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深入了解教育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为教育改革提供实证数据。
4. 社会行为研究:参与观察法可以用于研究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和态度。
研究者可以作为参与者或旁观者,观察和记录人们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和反应。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揭示社会行为的规律和社会心理的原因。
二、参与观察法案例分析以下是两个案例,展示了参与观察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一:社区研究研究目的:了解某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
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与社区居民建立联系并长期参与观察,记录居民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关系。
通过观察和交流,研究者获得了社区居民的家庭结构、职业情况、交友圈和生活习惯等数据。
研究结果:研究发现,该社区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较为紧密,邻居之间经常互帮互助,在社区内形成了一个互助共建的文化氛围。
此外,研究还发现社区居民更倾向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注社区环境和公共事务。
参与观察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参与观察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通过各种研究方法不断深入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参与观察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参与观察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及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参与观察法的概述参与观察法,顾名思义,即研究者亲身参与研究对象所在的社会环境中,通过观察、参与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参与观察法可包括正式的组织会员参与观察和非正式的亲自参与观察两种方式。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群体的行为、观念和文化等方面,并获得更为细致和真实的研究数据。
二、参与观察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1. 人类行为研究参与观察法在人类行为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者通过亲身参与和观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模式、动机和社会互动方式。
例如,在城市流动人口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通过参与观察法了解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和社会关系,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 社会群体研究参与观察法在社会群体研究中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深入参与和观察,研究者可以了解到群体成员的行为规范、互动模式和社会角色等关键因素。
比如,在研究职场文化时,研究者可以通过参与观察法更好地理解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权力结构和团队协作方式。
三、参与观察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案例分析1. 斯坦利·米尔格伦的《茶室社会》研究斯坦利·米尔格伦使用参与观察法开展了其经典著作《茶室社会》的研究。
他通过长期参与观察一个茶馆的生活,深入了解了社会交往的形式、规则和意义。
他的研究揭示了社会交往中的权力结构、身份认同和社会关系等重要问题。
2.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切尔西社区研究》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是英国社会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她的《切尔西社区研究》也是一部重要的社会学研究著作。
她运用参与观察法,深入研究了切尔西社区的居民生活、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
法律社会性报复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法律社会性报复现象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法律社会性报复是指当事人因遭受不法侵害,在法律途径无法得到有效救济的情况下,通过社会舆论、道德谴责等非正式途径对侵害者进行报复的行为。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法律社会性报复案例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其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二、案例简介2019年,某市发生了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恶性事件。
张某与邻居李某因房屋漏水问题产生矛盾,双方多次协商未果。
在一次争吵中,张某持刀将李某刺伤,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发后,张某被警方抓获,并被判处有期徒刑。
然而,张某被判刑后,其家人及朋友却在网络上对李某及其家人进行恶意攻击,声称李某一家是“凶手”,并要求社会舆论对其进行谴责。
这一行为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被网友们称为“法律社会性报复”。
三、案例分析(一)成因分析1. 法律救济途径不完善。
在我国,虽然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但仍有部分案件在法律途径上难以得到有效救济。
如本案中,张某与李某的纠纷本可以通过民事途径解决,但由于双方缺乏沟通,导致矛盾激化,最终引发悲剧。
2. 社会舆论的放大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在本案中,张某的家人及朋友在网络上对李某及其家人进行恶意攻击,导致事件迅速发酵,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关注。
3. 部分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
在互联网时代,部分网民缺乏法律意识,对法律社会性报复行为持默许态度,甚至积极参与其中。
(二)影响分析1. 伤害受害者的名誉和利益。
在本案中,李某一家因张某的恶意攻击而遭受名誉和利益的损害。
2. 损害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社会性报复行为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
3. 加剧社会矛盾。
法律社会性报复行为可能导致受害者及其家属与报复者及其家属之间的矛盾加剧,甚至引发新的冲突。
(三)应对措施1. 完善法律救济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法律救济体系的投入,提高法律援助水平,确保当事人能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自杀维权”的法社会学分析
“自杀维权”的法社会学分析自杀维权是指某些具有社会需要、社会歧视或社会压迫感的个体或群体,在遭受了系统性伤害或冤屈之后,以自杀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的不满或抗议,其案例常常引起社会关注。
在法社会学领域,自杀维权被视为一种极端维权方式,其背后反映着社会冲突与法律失效的问题。
本文旨在从法社会学角度探讨自杀维权的特点、原因和解决方案。
自杀维权的特点自杀维权以自我牺牲的方式表达不满,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极端。
当法律、道德和社会规范失效时,社会压迫与歧视成为影响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遇到这种情况后,有的人会选择用暴力手段示威,有的人会选择诉诸法律,而有些人则选择用自杀的方式表达抗议。
自杀这种极端的做法往往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认可,但它却可以反映出受害人对社会不公的强烈反感和绝望。
自杀维权的原因自杀维权的背后是一系列社会冲突和法律失靠的问题。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自杀维权反映了受害人对社会的不满和绝望。
社会中的异化、边缘化和权利剥夺等问题是导致个体“绝望而又无助”的核心原因。
在法律层面,自杀维权的根源在于法律权利的缺失和受害人的权利保护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在某些情况下,法律本身就是不公的,尤其是对于某些弱势群体,有时候法律只能加深其痛苦,无法为他们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自杀维权的解决方案自杀维权对个体、家庭和社会都是一种创伤,这种做法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从根本上来说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应该努力找到其他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政府和司法机构应该对于那些受害人的诉求和权利给予充分的保障,真诚地对待受害人的诉求和权利。
其次,广大群众应该关注自杀维权现象,帮助受害人寻找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最后,我们应该应规范广告营销等行为,加强对于受害人的保护,减少自杀维权现象的发生。
总之,自杀维权是一种反映社会矛盾和法律失靠的现象。
对于它,我们不能以简单的道德谴责或社会歧视来面对,而应该寻找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用法律和社会制度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当今网络和媒体发达的时代,对有法律意义的典型事件作社会学分析,对中国法治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于轰动一时的肖志军、李丽云事件,苏力教授曾作过详细分析,但从法律社会学层面上看,并不成功,在其论证的经验起点、论证过程和论证结论上都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法学人去批评、思考和检讨。
一、起点:事件的回顾与再梳理—什么才是真正的问题自身逻辑、社会情怀和社会共识
韦伯指出:“社会科学产生于对实际问题的关注,而且还受到人们所要实现的社会变革愿望的刺激。
” [3]同理,肖志军、李丽云事件作为一个“实际问题”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对法律问题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认识、分析和探讨的一个生活标本,我们于其中观察社会各群体的生活状态、抽出社会关注焦点、寻找法律在适应层面上的漏洞、整合社会大众对法律规范的各种主张,这是社会学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同时,法律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必须克服那种拟定片面事实、局限于单一范畴和方法、预定价值倾向、偏重单方利益的做法。
这又如韦伯所说:“某个具体的‘结果’的原因必须从总体条件中去寻找,因为它们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而不是别的方式‘共同起的作用’(act jointy)才形成某种结果的。
” [4]因此,对肖、李事件来说,它撩起人们内心激情的起始点,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法律关注、批评和修法建议的各种社会声音、社会背景是我们首先必须面对的,这是我们立论的基础和“总体条件”。
(一)成为公共事件的起因:一尸两命—又一个秋菊式的困惑
肖、李事件中的“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是什么呢?,那就是本事件中由于医方缺少“临门一脚”,坚守“非签字不手术”的规则,导致李丽云及其婴儿非自然的、非
不可抗力的死亡,这无疑是整个事件的起因[5],是生命的逝去让人伧然落泪而奋笔疾书。
[6]法律人不能有半点轻视这种普通人情感的倾向。
这种情感的基础聚合力是强大的。
首先,这里的权利关注是具体的,李丽云母婴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存在,而非杜撰的“理想的生命体”,所以不存在苏文指出的什么抽象的自由主义和权利口号;其次,现代社会的人本主义水平使我们在面对任何个体生命时,能回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样一种彻底的人文境界,李丽云母婴的生命是“值钱的”,所以有理由认为规矩应让位于
生命而不是相反[7]。
可以说,即便李之死是“一件事”意义上的(下文将说明肖、李事件在中国不是孤立的),它也未必没有让人反思的价值。
更有社会性意义的是,李丽云母婴之死这个事件不但有足够的论题聚合力而且还有足够的论题散发力。
首先,尽管有个人的特殊因素,但肖、李二人相对贫困的状况与民工身份,难免不让人联想到如“同命不同价”案中农村户口方的吃亏、孙志刚案中孙本人的卑微地位造成的惨剧等。
在这些事件中,社会不断暴露自身的法律公正问题,这也造就了当事人的弱势地位与媒体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的奇特社会现象,中国的人本主义精神也许正是通过这种
途径得到塑造。
再则,中国古来就有的濡弱谦下的“民情之常性”,在当今社会这也应该是我们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关怀。
其次,肖、李事件还直接或间接反应出当今社会不平衡的医患关系和强弱关系[8],既即使假定本事件中医生有足够多的如苏文所说的善行如免医疗费、多次规劝肖本人,也实施了许多救治行为等,但人们还是不得不问:肖志军拒签时的无知和心理变态难道只是肖个人的性格使然吗?肖志军对医院的不信任是偶然的吗?管理部门简单一句“非签字不手
术”中就没有权利与权利的异化内容吗?[9]可以说是本事件中的特殊原因与一些社会
普遍原因共同造成了李式死亡惨剧。
也可以说社会底层长期存在的医患紧张关系在肖、李事件中得到一次放大并有点变形的重现。
(二)关注焦点:制度修正—起因后的激情理性
尽管面对的是真实的一尸两命,也尽管有很多弱者的情怀和社会不平的愤慨。
但大多数
人也看到了现有制度框架内医方的合法性和无奈性[11]。
甚至人们很同情医方在规则与社会舆论之间两头受气的尴尬。
人们真正想讨伐的是用生命换守法的笨拙的法律制度。
所以,
人们在哀叹和挽惜之余并没有太多停留在对医方的责难之上[13],而是更多地思考与追问
制度性问题,也就是“合法制度杀人”问题[14]。
进而想到的是制度修改和完善问题
[15]。
社会大众的“人死而思变”的心态表面上看是由一种低层而粗俗的人情关爱和内心情感所驱动而形成的,但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没有法律素养的感情用事那就大错特错了,只要我们去仔细搜集和整理,很多批判和愤者的话语之下隐含的是诸多理性,是激情表达着理性而不是相反,借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在同这种制度进行斗争当中,批判并不是头脑的激情,而是激情的头脑。
”
其实,社会的理性反思之网是完整的。
意欲修正制度的激情之维又涉及到能给法律人带来诸多有价值、多层次、多方位的社会性思考,提出了一整套社会与法律方面的系列问题,并不是苏文所轻描的“看似深刻”那样简单。
如:救人的最高宗旨与条条框框的规则限制之间的关系如何(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现实生活中特殊领域内医患关系只是一个简单的合同关系吗(社会关系对法律关系的诠释)?肖志军的性格是怎样的环境中形成的(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能否让医生既遵守法律又能救人之命(法律的普遍性与事实的特殊性之
间的调和)?悲剧之中是否有医患互不信任的社会根源(法律事件的社会实质)?[16]总之,悲情的刺激、激情的呼吁、理性的思考与合理的建议大致构成了人们对此事件的社会反映之链。
社会公众对本事件的判断、认识和态度在某些法学家看来也许是“山寨版”的,但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距,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
要真正从问题自身出发,让制度回应社会生活,
那也就有了一个“回归原始”的过程,即要紧贴社会的常理、常情和常识。
而在这方面,一般社会大众的发言水平也许并不比专职法律人差,只不过是“分工”不同罢了。
(三)法律人的接棒
总之,上述材料的梳理表明:从李丽云母婴死亡的社会悲情开始,到最后修改现有条规的方案的提出,这就是一个正常的“问题自身逻辑”,不但其社会情感的基础是牢固的,社会因素的考虑是充分的;而且法规的修订和反思的思路及具体内容也是符合正常法理逻辑的:它是在不根本动摇现有的“签字手术”制度前提下,以有限的自由法学思想渗入到我国现在在总体上尚属概念法学范畴的制度中去,以部分实质推理方法补充整体意义上的形式推理方法。
所以,社会多元性话语中隐藏着的是一致性和连贯性极强的“总体条件”。
结语
笔者在论文写作结束之前还有二件事要交代,这可让大家来进一步思考本文提出的问题。
一是惊闻已经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讨论的《侵权责任法》(草案)中就有:“抢救危急患者可不经家属签字”的相关内容。
据有关报道相关专家提出该条款的动机就来源于“孕妇拒签事件”等社会实例和相应的大众呼声[36]。
看来,社会的努力迟早会见实效的;二是最新的调查表明:医方在李丽云就诊过程中并不是“尽了最大努力”和实施了“无可挑剔”的救护行为,相反他们对李丽云之死负有很大责任。
同时,肖志军之所以会拒签,原因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所以,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刻性经常要远远超出学者所能想到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
2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4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法律的文化解释
5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
6王铭铭等: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