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质地貌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地质地貌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

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条痕:是矿物在条痕板上擦划后留下的痕迹的颜色.

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

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和岩石

圈的基本物质.

溶洞:地下水对可溶性岩体各种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和岩石.

纹泥:冰川融水携带的细粒物质在冰川前缘湖泊中缓慢地沉积在湖底的具有明显韵律层理的冰川-湖沼沉积物.

化石: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都叫化石.

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以粉沙为主,富含碳酸钙和大孔隙,质地均一,无层理,具有垂直解理的未固结的黄色土状堆积物.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热能、重力能和地球旋转能等所引起地壳的机械运动,主要表现在地层的变形,产生种种地质构造,同时引起了地表形态的改变.

变质作用:岩石所处的环境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有了变化,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这种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填空)

简答

1、任意举出5种常见矿物并根据晶体化学分类方法归类.

(1)自然元素:如石墨、自然金;

(2)硫化物:如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

(3)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如磁铁矿、赤铁矿、石英等;

(4)含氧盐:可细分为硅酸盐类(如橄榄石、辉石、正长石、斜长石)、碳酸盐类(如方解石)、硫酸盐类(如石膏);

(5)卤化物:如萤石.

2、简述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

在地壳—地幔范围内,三类岩石处于不断地循环演化过程中,即:

(1)在地下深部,沉积岩和岩浆岩可通过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

(2)在地球表面,岩浆岩、变质岩可通过风化—搬运—沉积转变成沉积岩. (3)当变质岩、沉积岩进入地下更深处,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被熔融形成

岩浆,再经历冷却结晶作用又可生成岩浆岩.

3、比较岩浆岩与沉积岩在化学成分(或矿物组成)的异同

相同点:沉积岩的化学成分与火成岩基本相似,即皆以SiO2、Al2O3等为主. 不同点:

(1)沉积岩和岩浆岩中铁的总量大致相同,但沉积岩中Fe2O3的含量高于FeO,而岩浆岩中则FeO略高于Fe2O3,这是由于沉积岩形成于地表有氧的条件下,大部分Fe2+被氧化为Fe3+所致.

(2)沉积岩中K2O>Na2O,而岩浆岩则相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岩浆岩风化分解后产生的Na2O常形成易溶性盐溶于海水中.而含钾矿物如白云母在表生条件下较稳定,粘土矿物又易于吸附钾,故母岩中的K2O大部分含在白云母碎屑和粘土吸附物中进入沉积岩.

(3)沉积岩中富含H2O和CO2,这显然是由于沉积岩形成于表生条件下所致.

4、简述冰斗的形成过程

冰斗形成于雪线附近的积雪凹地,其形成的原因是在地势低洼处,剧烈的寒冻风化作用,使基岩迅速冻裂破碎.崩解的岩块随着冰川运动搬走,洼地周围不断后退拓宽,底部被蚀深,并导致凹地不断扩大形成冰斗.

5、黄土的主要特征.

(1)成分

①粒度成分:质地均一,以粉砂为主.

②化学成分:富含CaCO3,还有SiO2.

③矿物成分:包括碎屑矿物和粘土矿物.

2、厚度

最大厚度达180~200m,主要分布在陕西泾河与洛河中下游地区,从不同黄土层来看,又以中更新世黄土最厚.

3、物理性质

①结构疏松,颗粒间孔隙较多(孔隙度一般在40~55%),多孔性是黄土区别于别的土状堆积物的主要特征之一.

②无沉积层理,但是垂直节理发育.

③易湿陷,遇水侵湿后会发生可溶性盐类(主要是CaCO3 )的溶解和部分粘土及其他细颗粒物质的流失,这种作用也称黄土的潜蚀作用.

6、什么是崩塌?简述崩塌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崩塌体的识别方法.

在陡峻斜坡上的岩块、松散堆积物在本身重力作用下突然急剧脱离基岩向坡下倾倒,在坡角处堆积为倒石堆或岩屑堆等,这种现象称为崩塌.

形成崩塌的条件:

1.内在条件

(1)岩土类型:岩土是产生崩塌的物质条件.

(2)地质构造: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层面、断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基岩的边界条件.

(3)地形条件:坡度大于45º的高陡边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成

的有利地形.

(4)气候:物理风化强烈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日温差、年温差较大,物理风化盛行,岩石易于风化破碎.

2外界诱因:冰雪融化、暴雨、地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崩塌体的识别:

(1)坡体大于45º、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

(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裂隙发育或顺坡裂隙或软弱带发育,坡体上部已有拉张裂隙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形成了分离之势.

(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

7、什么是滑坡?简述滑坡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滑坡是指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它碎屑堆积,主要是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着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原因:

(1)地下水:地下水的作用使得土体形成许多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使土体失去稳定,产生滑坡.

(2)地表水:可表现为河水的侵蚀或海浪、湖浪的冲击,使坡脚水面附近被掏蚀,岸坡上的物体支持力减小产生滑坡.

(3)岩石结构和岩性:滑坡常沿断层面、节理面、岩层不整合面滑动,或沿松散沉积物、基岩面、岩层层面滑动.具有遇水易软化岩性的岩石更易滑坡.

(4)地震和人为因素:地震对滑坡起触发作用,人为因素大都是人工挖土破坏了斜坡稳定.

8、结合风沙流的主要特征说明风蚀蘑菇的形成.

主要由于风沙流对岩石磨蚀受到高度的限制.距离地面一定高度以上的气流沙量少,磨蚀小;而近地面,部分沙量多,磨蚀作用强.特别是水平成层、软硬不同的岩石,当下部的岩性较上部易于风化,易于变得

疏松时,蘑菇石更易形成.

9、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促使地壳(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1)内动力地质作用

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地壳运动

(2)外动力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填空

1.地质年代的表示方法有相对地质年代与绝对地质年代两种.

2、三叶虫与笔石是早古生代的标准化石.

3、干旱地区塑造地貌的主要营力是风沙作用.

4、风沙地貌分为风蚀地貌与风积地貌.

5、沙粒沿地表开始运动所需的最小风速称为起动风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