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概论
《外交学概论》课件
外交政策具有目标性、手段性、灵活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政 策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手段包括外交、政 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灵活性则表现在根据国际形势 和国家利益的变化进行调整。
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外交战略的概念
外交战略是指主权国家在对外关系中采取的长期性和全局性的战略规划,它涉及到国家在 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02
外交历史与理论
古代外交
古代思想家对外交的看法 与思考。
古代外交思想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 的外交实践案例。
古代外交实践
古代外交的发展历程、特 点与影响。
古代外交概述
近代外交
近代外交概述
01
近代外交的发展历程、特点与影响。
近代外交实践
02
欧洲列强的外交实践与案例,如英国、法国和德国等。
近代外交思想
现代外交实践更加多元化和灵活,涉及多边 主义、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以应对全 球性挑战。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现代外交实践更加注重 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例如,联合国和其他 国际组织的成立,旨在通过集体行动应对全 球性挑战,如难民援助、气候变化和恐怖主 义等。
案例分析:中美外交关系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外交政策的制定
外交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涉及到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多个方面。政府、议会、利益集团、 媒体等都会对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影 响。
外交政策的类型与特点
外交政策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外交政策分为多种类型。例如 ,根据政策手段,可以分为强硬政策和温和政策;根据对外 关系对象,可以分为对发达国家政策和与发展中国家政策等 。
治稳定。
外交学概论
外交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章外交学概论第一节外交的界定一、外交的本质1、广义的外交“外交”的出处;“外交”的正式出现;经典解释;广义的外交及其特性。
2、狭义的外交的实质;经典释义;狭义外交及其共性;广义外交与狭义之比较研究。
3、外交的本质:广义外交的本质;狭义外交的本质。
二、外交的定义l、外交的主体定义:学术界的共识;实际运作与特殊情况。
2、外交的客体定义:国际组织对原有定义的改变:外交实体的定义。
3、外交的基础一般定义:本书中的定义;外交惯例的作用。
4、外交的目的定义:外交的目的;国家利益定义及其重要性。
5、外交的方式经典解释:外交方式的内涵;和平的外交方式的多样性。
6、外交的范围外交的范围及其内涵:本书的界定。
第二节外交的发展一、外交的萌芽1、萌芽时期的特点外交制度与外交理论的空白;外交范围较为狭小;外交辅助对外战争;外交谋略倍受重视。
2、贡献使节制度:结盟制度:外交方式。
二、外交的形成l、形成时期的特点外交制度基本形成:外交理论争相问世:外交范围有所扩大:秘密外交与强权外交成为外交的主旋律。
2、贡献外交人员职业化:外交行为规范化;外交活动集团化。
三、外交的定型1、定型时期的特点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新的战争威胁依然存在;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科技革命影响历史进程。
2、贡献外交范围扩大化;外交方式多样化;外交决策民主化;使节作用的淡化。
第三节外交学研究一、外交学的研究对象l、外交学的定位外交学的定位及研究对象;有关外交学研究对象的不正确认识:对“外交”的界定。
2、外交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国际法学;交际学;外交史。
二、外交学的研究范围1、现行的外交学研究范围以外交理论外交实务外交过程外交制度作为主要的研究范围。
2、外交学范围的重新确定现行研究范围的片面之处;重新确定时的重点考虑因素:重新确定后的内容。
三、外交学的研究方法1、阶级研究法定义:重要意义:正确态度。
2、经济研究法定义;经济研究法与阶级研究法的关系;正确态度。
《外交学概论》题型及重点
一、题型:1、名词解释(20%)5’*42、简答题(45%)15’*33、论述题(35%)35’*1二、重点内容:1、外交的传统含义:外交指任何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和平方式,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
扩展含义:外交是主权国家(以及国家联合体),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目标,以国际法和有关惯例为基础,通过正式代表本国的机构和人员,以及在他们的领导下通过其他半官方和非官方的机构、社会团体以至个人,以通讯、访问、会谈、谈判、签订协议等和平方式,处理国际关系和国的际事务的行动和过程。
2、四项外交原则:第一,主权平等原则。
第二,不干涉内政原则。
第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第四,承担国际义务原则。
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外交特权:是指一国派驻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超越接受国国内法赋予其法人与自然人的权益。
外交豁免:是指一国派驻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免除接受国法律条款的待遇,本质上也可包括在外交特权之内。
4、外交使团和外交人员享有的不可侵犯性:第一,使馆馆舍不可侵犯。
第二,使馆档案和文件不受侵犯。
第三,外交代表人身不受侵犯。
第四,外交通讯不可侵犯。
管辖豁免: 第一,刑事豁免。
第二,民事豁免。
第三,行政豁免。
第四,无作证之义务。
外交特权:第一,免纳直接捐税。
第二,免纳关税。
第三,行李免检待遇。
第四,其他特权。
5、外交礼仪11原则:1、以人为本2、忠于祖国3、维护形象4、求同存异5、遵时守约6、热情有度7、不宜过谦8、尊重隐私9、女士优先10、保护环境11、白金法则6、外交决策含义:是指外交实体(特别是主权国家)在采取正式的外交行动之前所作的必要决定。
具体而言,外交决策是指外交实体,特别是主权国家,在采取外交行动之前,对行动目标与手段的探索、判断和进行抉择的过程。
7、外交决策的过程:(1)发现问题(2)确定目标(3)拟订方案(4)评估选优(5)反馈修正8、外交机构含义:外交机关;是指在每个国家负责办理本国外交事务的有关部门。
外交学概论
定义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形成下述定义: • 外交是主权国家之间,由正式代表国家的机构与人员,
通过声明、交涉、抗议、谈判、缔约和其他价 值主张的重要手段。
外交学
• 美国《韦伯斯特词典》说外交学是“有关国际关系的科 学”。
• 严格地说, 外交学, 无论从方法上还是从研究成果上讲, 与 自然科学, 甚至与社会科学学科相比, 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不 同, 它既包括了科学的内容, 也包括了技术、技巧和艺术, 应该说它是介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一门学问。
• 这些部门在外交中各自都起什么作用?
外交决策
• 外交政策是如何形成的? • 理性、官僚政治、组织程序和认知模式
外交业务与外交人员的培训
• 外交特权、交涉与谈判、礼仪与技巧、选用与培训等
本课的目的及计划
• 本课主要介绍和分析上面提到的问题, 其中包括外交的起 源和演变、外交的目的及作用、外交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外交决策、外交的形式与内容以及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对 外交的冲击和影响等。希望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能帮助大家比较全面地了解有关外交及外交学的一些基本 知识和理论。
安排和要求
• 根据讲课与讨论相结合的原则,每堂课由教员先讲,然后 就讲课内容提出问题和讨论。教员讲授期间,如果有问题, 也可以随时提出讨论。
• 考核办法: 期中和期末考试 • 判分标准: 期中考试: 40%;期末考试: 60% • 阅读材料
• 《辞海》给外交下的定义是: 外交是国家为实行其 对外政策,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外 交代表机关等进行的诸如访问、谈判、交涉、发 出外交文件、缔结条约、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 织等对外活动。外交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 要手段。
• 英国的《牛津英文字典》的定义是: “外交就是用 谈判的方式来处理国际关系;是大使和使节用来 调整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方法;是外交官的业务或 技术”。
外交学概论_金正昆_第6章
1. 谈判准备 2. 谈判的进行
· 拟定谈判的计 · 正式开局
划
· 提出要求
· 搜集谈判的信 · 讨价还价 息制定谈判的 · 达成协议 策略
创造 良好的气 氛
3. 谈判的收尾 谈判文件的 签署
· 谈判文件的 批准
· 谈判过程的 总结
第二节外交行动
一、外交访问 1、外交访问的特征
· (1)高层性 · (2)双边性
· (3)根据与会国的数量进行区分 · (4)根据会议举行的周期进行区分 · (5) 根据与会者的地理范围进行区分 (6)根据会议的具体内容进行区分
· (7)根据会议自身的性质进行区分
2、 国际会议的规则
· (1)议程确定规则 · (2)语言使用规则 · (3)投票表决规则 · (4)协商一致规则
· (4)据谈判者的行政级别进行划分 · (5)根据谈判的时间长短进行划分
(6)根据谈判的想象不同进行划分 · ( 7) 根据谈判所在地点的不同进行划分 (8)根据谈判中有无第三者介入进行 划分 (9)根据谈判的实质性问题涉及与否 进行划分 (10)根据谈判的正式与否进行划分
2、 外 交 谈 判 的 程 序
· (2)坚持实力原则,关键是要在外交谈判中做到 量力而行
· (3)坚持实力原则,切勿在外交谈判中炫耀本国 的实力强大 2、 兼顾原则
· (1) 遵守兼顾原则是要兼顾谈判对象的实际利益 (2)遵守兼顾原则要兼顾国际环境
(3)遵守兼顾原则是要兼顾有关国家的态度和反 应
3、 尊重原则 · (1)尊重谈判对象国 · (2)尊重谈判对手
· (3)约定性
( 4 ) 隆重性
·( 5 ) 实 质性
2、 外交访问的意义 · (1)外交访问可以密切国家之间的关系 · (2)外交访问可以实现国家间的高层对话 · (3)外交访问可以间接帮助本国的外交决策
外交学概论
第一章外交的起源与外交的历史演变第二章古希腊的外交公元前600年前后,古希腊地区城邦林立,相互交往以图发展,相互结盟以御外敌,外交活动频繁。
形成了一些公认的外交原则(通过仲裁解决争端,不宣战不能开战,使者不可侵犯,在寺庙中避难者不得杀害,战俘可以交换或赎回,战场上死者不论敌友一律掩埋)。
由于彼此间存在一些共同的利益和目的,因而结合,设有同盟会议,每国平等通过投票解决重大问题。
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社会,受共同法律制约。
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推动古希腊外交的发展。
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的外交方式和外交原则发展为地中海沿岸国家公认的制度,前三世纪,这个外交制度形成了希腊化的地中海体系,从而形成了统一的区域性国际社会。
古希腊人提出的一些概念、确立的一些原则对后世外交有重要影响。
古罗马外交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总揽大权(立法、行政、外交、军事、财政、司法),对外宣战、媾和、缔结军事同盟,由元老院决定,民众大会通过。
签订友好条约、续订旧约、派遣使节、接见使节由其全权处理。
使节不可侵犯成为公认的外交惯例。
帝国时期:皇帝掌握一切对外事务。
20个祭司专门分管对外关系。
依据所谓的祭司法。
罗马帝国是以军事手段政府其他民族建立起来的,因此对外关系主要是对境内外国人的问题。
除大使被认为是不可侵犯的,其他人是否受法律保护依据该国是否与罗马有友好条约。
由于罗马的外国人多,因而产生了规定外国人与罗马公民关系的一整套法律体系,即所谓《万国法》。
对于战争与和平,罗马人也有一套法律制度。
开战的正当理由:1对罗马领地侵犯2对大使侵犯3违反条约4在战争中先前友好的国家对帝国的援助。
派使节前往该国提出要求,要求被拒绝战争才正当。
战争的终止:1双方缔结合约终止战争2敌人投降终止战争,敌人的生命财产可以保全3征服帝国终止战争,可以有处理敌人的生命财产。
罗马人给后世创立了一个国家在对外关系上有法律规范的典范。
后人对罗马法的释义发展了法学,为国际法的萌芽。
外交学概论
外交学概论《外交学概论》一、名词解释(60字左右,5-6题)1 外交庇护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要求驻本国的他国使馆给予其庇护,根据国际法规定,使馆馆舍享有不可侵犯权,外交庇护就是利用使馆的这种特权,把使馆作为遭到驻在国追捕的公民的避难所。
2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1963年3月4日,联合国在维也纳主持召开关于领事关系的国际会议,并与4月22日通过《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该公约于1967年3月19日生效。
该公约对以职业领事官员为馆长的领馆的设立,领事职务等级以及委派领事官员和其他领馆人员的便利,特权和豁免等,作了系统的规定。
3 外交豁免指一国派驻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免受接受国法律规范约束的待遇。
外交豁免权的全称是外交代表的管辖豁免权,包括司法管辖豁免,诉讼豁免,执行豁免。
4 多边外交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两国以上的国家通过磋商、协商及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以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目前已演化成为一种经常性、普遍性、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
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由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磋商,协调及举行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以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目前已演化成为一种经常性、普遍性、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
5 外交报复专指原伤害行为是外交性质的,受害国所采取的报复手段也是外交性质的。
如甲国驱逐乙国的外交官,乙国也以驱逐甲国的外交官作为报复,这就是外交报复。
6 外交调研指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之状况及发展情形,并向派遣国政府具报。
外交调研的最高目的是为一国对外决策机构尽可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情况、信息、观点和建议。
7 临时代办在外交代表大使或公使缺位或因故不能履行职能时,被委派代理其职位的外交人员称临时代办。
临时代办由外交人员中等级最高者担任,他以临时代办的名义履行使馆首长的职能。
8 外交交涉指主权国家之间,各自通过它们的外交代表机关,在双边或多边国际关系中,就利害相关的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磋商和谈判,以求得适当的或为大家满意的解决办法。
外交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外交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外交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外交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内容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外交政策、外交技巧等诸多方面。
下面是外交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一、国际关系理论1.现实主义理论:侧重国家利益、权力和国际体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自由主义理论:重视国家间的合作、国际组织和法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构造主义理论:强调国际社会的规范、信仰和认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国际组织与国际制度1.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了解联合国的组成、宗旨和功能,以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作用和职责。
2.地区性国际组织:研究欧盟、非盟、东盟等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发展历程和作用。
三、外交政策与外交思想1.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分析国家利益的内涵、分类和确定,以及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的关系。
2.大国国际关系:研究大国间的外交政策、竞争与合作的模式,以及大国角力的特点和影响。
3.小国外交政策:探讨小国如何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自身利益,以及小国外交的策略和手段。
4.外交战略与外交手段:了解外交战略的制定与执行,以及外交手段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四、外交实务与外交技巧1.外交谈判:研究外交谈判的过程、原则和技巧,以及谈判中的危机管理和解决方案。
2.外交礼仪:了解外交礼仪的基本规则,包括外交礼仪的形式、仪式与规范。
3.外交协商:研究外交协商的原则、渠道和实践,以及协商中的合作与竞争。
4.外交传媒:探讨外交宣传和外交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外交传媒的作用和方法。
五、国际安全与军事外交1.国际安全与军事合作:了解国际安全的定义、构成和威胁,以及国际军事合作的形式和机制。
2.战争与和平:研究战争的起因、类型和影响,以及和平的形成、维护和发展。
以上是外交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和实务相结合,加强对国际关系的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国际形势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国家间的新兴问题。
外交学概论
第一章外交学概述一、外交本质广义:1.外交是一种以国家为主题的活动2.外交是一个国家所进行的对外活动3.外交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一种交往活动4.外交是国家对外行使主权的一种官方活动狭义:1.外交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2.外交的基本手段是谈判3.作为外交基本手段的谈判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的4.外交应当以和平的方式进行和平方式,与其他主权国家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进行的正式的、官方的沟通,以便有效地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
外交六要素1.外交主体:一切外交行为中的行为者。
外交主体不仅享有一定的权利,还要承担一定的义务。
外交主体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外交活动中的核心部分。
独立的主权国家才能成为外交主体。
2.外交客体:外交行为的对象。
3.外交基础:实际上指的是外交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和重要前提。
作为外交基础的国际惯例,亦称外交惯例,是外交人员处理外交事务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守则,是规范外交行为的基本框架。
4.外交目的:指宏观的外交根本目标,外交总体的基本的意图。
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主权是外交的根本目的。
5.外交方式:在外交活动中进行联系与沟通的具体方法。
6.外交范围:指定义外交时的具体涉及面。
第二章一、政治、意识形态、军事对外交的制约国内政治影响:1.统治阶级掌控本国外交2.政党政治左右本国外交3.政局稳定牵制本国外交4.政治制度决定本国外交国际政治影响:1.全球政治直接影响到各个国家的外交2.地缘政治密切影响着各个国家的外交意识形态影响:1.意识形态导致外交对立2.意识形态支配外交目标3.意识形态涉及外交决策(影响决策者、决策模式、社会舆论)军事制约因素:1.军事实力奠定外交后盾2.军事战略协调外交战略3.军事行动波及外交行动4.军事交往有助于外交交往二、经济、科技、文化对外交的制约经济制约因素:1.经济是外交的主题(各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为本国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的是为了在国际上争取并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外交活动往往配合本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2.经济是外交的先导(为建立外交关系准备、为密切外交合作积极努力、意在政府欺压奴役利用对方)科技制约因素:1.科技决定外交能力2.科技拓展外交空间3.科技更新外交工具4.科技密切外交联系文化制约因素:1.文化交流推进外交2.文化传统限制外交(传统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外交风格、各国奉行不同外交战略与策略、决策者采用不同操作方式、外交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与文化准备不同)3.文化差异阻碍外交三、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对外交的制约国际法:1.国际法是外交的规范(为外交构建了框架、作出了限定、提供了守则、建立了秩序)2.国际法是外交的保障(保障外交人员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馆舍安全、咨询安全、行动安全)3.国际法是外交的依据国际组织:1.国际组织扩大了外交的外延(国际组织直接开展外交活动、各国与国际组织进行外交来往、国际组织拥有一定的外交地位)2.国际组织规范外交的行为3.国际组织提供了外交的舞台(为各国同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外交接触创造了机会、为阐述本国外交政策创造了场所、对各国外交产生了深渊的影响)4.国际组织协调外交的行动(讨论各国外交事宜、决议有关外交事务、规划统一的外交目标、采取一致的外交行动)第三章外交制度一、外交准则外交准则,指从事外交活动时必须遵守的、各国所公认的、用以构成外交基础的、作为资深行动依据的基本原则。
外交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外交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外交本质:用和平手段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外交的传统含义外交是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正式代表国家的机构与人员的官方行为,使用交涉、谈判和其他和平方式对外行使主权,以处理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是一国维护本国利益及实施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对外政策形成不同形态和类别的外交。
简而言之,外交指任何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和平方式,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
外交的扩展定义原因:全球化时代,外交主体和外交议程的多元化外交是主权国家(以及国家联合体),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目标,以国际法和有关惯例为基础,通过正式代表本国的机构和人员,以及在他们的领导下通过其他半官方和非官方的机构、社会团体以至个人,以通讯、访问、会谈、谈判、签订协议等和平方式,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的行动和过程。
四项原则第一,主权平等原则。
第二,不干涉内政原则。
第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第四,承担国际义务原则。
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外交特权与豁免外交特权,是指一国派驻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超越接受国国内法赋予其法人与自然人的权益。
外交豁免,是指一国派驻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免除接受国法律条款的待遇,本质上也可包括在外交特权之内。
外交使团和外交人员应享的不可侵犯性第一,使馆馆舍不可侵犯。
第二,使馆档案和文件不受侵犯。
第三,外交代表人身不受侵犯。
第四,外交通讯不可侵犯。
外交使团和外交人员应享的管辖豁免第一,刑事豁免。
第二,民事豁免。
第三,行政豁免。
第四,无作证之义务。
外交使团和外交人员应享的外交特权第一,免纳直接捐税。
第二,免纳关税。
第三,行李免检待遇。
第四,其他特权。
内容:外交使节和外交代表机关,有权在使馆馆舍、外交机关的办公处、外交人员的寓所及其交通工具上使用派遣国的国旗或国徽;在接受国的礼仪庆典活动场合,外交使节拥有占有荣誉地位的权利;除为国家安全而由法律禁止或限制进入的区域之外,接受国应确保外交人员拥有在其境内行动及旅行的自由;外交代表享有免除适用接受国施行的社会保险办法的特权;外交代表享有免除一切个人劳务和所有各种公共服务的特权;外交代表享有免除关于征用、军事募捐、军人住宿等军事义务的特权。
外交学概论
外交学概论第一部分第二章当代外交的基本准则与进步的总趋势1、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世界性和反法西斯性质,以及战后的一系列国家人民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当前世界同二战以前的任何时代相比出现了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1945年成立了联合国;二是经过战后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当今世界已由近200个主权国家所组成,它们绝大多数又是联合国的会员国。
2、当代外交的基本准则:主权平等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互不使用武力,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1)主权平等原则:主权平等原则是当代外交的基本准则之一。
主要是指国家在法律上平等;各国拥有对内的主权权力;国家的人格和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均应受到尊重;国家必须在国际法方面忠实地履行其国际义务。
主权平等原则是创建联合国的基石,是指导当代外交实践的首要基本原则。
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互不使用武力:是当代外交的基本准则之一。
主要指各会员国应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各会员国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为侵害任何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或以其他任何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方式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
这一原则是为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宗旨服务的,是主权平等原则的引申。
3)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是当代外交的基本准则之一。
联合国虽是一个具有普遍权威的国际组织,对会员国具有约束力,但它无权干涉会员国的内部事务。
这一原则也是主权平等原则的延伸。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政府在1953年中印谈判时提出的,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正常关系及进行合作交流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
和平共处是目的,互相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是前提,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必要条件,平等互利是发展各国间各种关系的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是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外交学概论_金正昆_第5章
▪ 外交政策与对外政策:对外政策是一国有关其各 种对外关系的政策,而外交政策是一国有关其外 交方面的政策。严格讲来,对外政策包括了外交 政策,但两个概念在外交实践中常被通用
2、确定目标 ▪ 自我保护的目标 ▪ 自我发展的目标 ▪ 自我扩张的目标 ▪ 外交决策目标的确定与国家实力的大小有
关
▪ 社会主义国家确定外交决策目标的准则
3、拟定方案
▪ 外交决策的备选方案可以由决策部门授权 某些机构或个人草拟,也可以由某些机构 或个人自行向决策部门提出
▪ 拟定方案时应注意: ▪ 做好保密工作 ▪ 力求使之正确 ▪ 努力优中选优
二、外交政策的构成
外交政策具体体现在: ▪ 国家的各种类型的正式文件之中 ▪ 本国与其他国家所签订的正式条约、协议、
公报、声明、宣言之中
▪ 本国国家领导人在正式场合公开发表的讲 话、声明之中
▪ 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各种场合所作的公开表 态之中
1、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指一国在认识和处理外交问题时所处的地 位和所持的态度
▪ 外交任务往往直接来自外交政策中所确定 的主要目标,是主要目标的具体化,定量 化和形象化
▪ 外交任务包括:求得自身的生存;保证自 身的安全;寻求自身的发展;谋求自身的 地位;建立自身的霸权
三、外交政策的比较分析 ▪ 包括历史研究法、政策研究法和社会科学
研究法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1、外交政策比较分析理论的提出
3、外交政策比较分析理论的评价
▪ 长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外交学概论
第一节 外交的界定 二、外交的定义 l、外交的主体定义: 学术界的共识; 实际运作与特殊情况。 2、外交的客体定义: 国际组织对原有定义的改变; 外交实体的定义。 3、外交的基础 一般定义; 本书中的定义; 外交惯例的作用。 4、外交的目的定义 外交的目的;国家利益定义及其重要性。 5、外交的方式 经典解释;外交方式的内涵;和平的外交方式的多样性。 6、外交的范围:外交的范围及其内涵;本书的界定。
外交学课件@国际关系学系陈建荣
外交学课件@国际关系学系陈建荣
第一章 外交学概论
第二节 外交的发展 一、外交的萌芽 1、萌芽时期的特点 外交制度与外交理论的空白; 外交范围较为狭小; 外交辅助对外战争; 外交谋略倍受重视。 2、贡献 使节制度; 结盟制度; 外交方式。
外交学课件@国际关系学系陈建荣
第一章 外交学概论
第二节 外交的发展 二、外交的形成 l、形成时期的特点 外交制度基本形成; 外交理论争相问世; 外交范围有所扩大; 秘密外交与强权外交成为外交的主旋律。 2、贡献 外交人员职业化; 外交行为规范化; 外交活动集团化。
第一章 外交学概论
第三节 外交学研究 一、外交学的研究对象 l、外交学的定位 外交学的定位及研究对象; 有关外交学研究对象的不正确认识; 对“外交”的界定。 2、外交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国际关系学; 国际政治学; 国际法学; 交际学; 外交史。
外交学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际关系学系陈建荣
第一章 外交学概论
第三节 外交学研究 二、外交学的研究范围 1、现行的外交学研究范围 以外交理论外交实务外交过程外交制度作为主要的研究范围。 2、外交学范围的重新确定 现行研究范围的片面之处; 重新确定时的重点考虑因素; 重新确定后的内容。 三、外交学的研究方法 1、阶级研究法 定义:重要意义:正确态度。 2、经济研究法 定义;经济研究法与阶级研究法的关系;正确态度。 3、比较研究方法 定义;形式;正确态度。 4、案例研究法 定义:作用与长处;可能的缺陷。 5、定量研究法 定义;作用;缺陷。 6、系统研究法 定义及使用方法;优点。 7、综合研究法 定义;注意点。
外交学概论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外交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
外交学的定义与核心概念
外交学的定义
• 研究国家之间互动关系的学科 • 探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外交政策与行为 • 以实现国家利益为目标,通过外交手段处理国际事务
核心概念
• 外交政策: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为实现国家利益而制定的行动计划 • 外交手段:国家为实现外交政策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 国际关系: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关系
外交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01 传统外交理论
• 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强调国家利益和国家权力在外交决 策中的主导作用 • 代表人物:汉斯·摩根索、乔治·凯南等
04
国际组织与外交合作
国际组织的发展历程与作用
国际组织的发展历程
• 二战后,随着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国际组织大量涌现 • 国际组织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组织的作用
• 维护国际秩序:通过制定国际规则和规范,约束国家行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 促进国际合作:推动成员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战略因素
• 国家利益: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利益需求对外交 决策的影响 • 国际形势: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变化对外交 决策的影响
外交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分析
信息收集
• 通过外交使节、情报机构、媒体等渠道收集国际信息 •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以支持外交决策
信息分析
• 分析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机遇 • 分析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和行为,以便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外交学概论1
对外政策与外交学的区别在于:对外政 策的首要功能是做出有关对外关系的决 定,外交的首要任务则是恰当地、有效 地执行它们。 外交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不 是一项宗旨,而是一种方法。外交是落 实外交政策的主要手段,但非唯一手段; 作为手段的外交是不会因为国家不同而 不同的,但因为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政 策,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外交。
《辞海》:外交是国家为实行其对外政 策、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 外交代表机关等进行的诸如访问、谈判、 交涉、发出外交文件、缔结条约、参加 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对外活动,是国 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鲁毅、黄金祺等著:《外交学概论》 : “任何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和平方 式,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
2,三者之间的区别
1,国际关系探讨的是国家间相互(interstateaction)关系的现象,并通过现象把握实质和 规律,而外交和对外政策探讨重点是国家对 外行为(state action)的规范、特点、本质。 前者是宏观的、全局的,后者是单个主题的 行为;前者是行为体之间的关系(状况和过 程),后者是行为体的行动;前者的行为状 况既有和平的也有战争,而后者主要是和平 的手段;前者探讨的是国家间关系的规律, 后者既要研究规律,也要研究艺术。
《中国大百科全书· 政治学卷》“外交”条: “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 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 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 动。” (1992年版。 )
对外交定义的理解可以分为狭义和 广义两个方面
狭义的外交可以从其性质、目的、方法、和 行为者等方面来考虑。 性质:独立国家通过官方行为对外行使主权; 目的:一国维护本国利益及实施其对外政策 的重要手段;
外交学概论-金正昆-第1章PPT优秀课件
6
▪ 狭义外交的特点:
1. 外交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 外交的基本手段是谈判。 3. 作为外加基本手段的谈判是在国家与国家之
间进行的。 4. 外交应当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
7
二、外交的定义
▪ 外交,通常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其官方代表, 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为维护自身的 利益,采用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与其他 主权国家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 进行的正式的、官方的交往与沟通,以便 有效地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
8
1、外交主体
2、外交的客体
▪ 外交主体,在此是指 一切外交行为之中的 行为者。在外交活动 中,外交主体不但享 有一定的权力,也必 须承担一定的义务。
▪ 外交客体,在外交学 上一般是指外交行为 的对象。也就是说, 它是外交主体的行为 指向者。
9
3、外交的基础
▪ 外交的基础,实际上指的就是外交活动得 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和重要前提。
14
▪ 古代外交的特点: 1. 外交活动混沌无序。 2. 外交理论尚未形成。 3. 外交范围非常狭小。 4. 外交手段比较单一。
15
1、使节制度
▪ 古代各国使节的作用:
1. 对外联络 2. 消除隔阂 3. 宣扬国威 4. 搜集情报
16
2、结盟制度
▪ 结盟,简言之是指国与国之间为采取共同 行动而缔结同盟。
21
▪ 近代外交的四个特点:
1、外交人员专业化 ▪ 近代各国之间的外交活动的经常化和频繁化,都
必然要求外交人员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22
2、外交行为规范化 ▪ 外交行为的规范化,是近代外交形成的主
要标志之一。
(完整版)外交学概论整理
小马哥背死你(八)一.外交与外事的关系(简答)1.广义外交与广义外事广义外交:外交是主权国家以及国家联合体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目标,以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为基础,通过代表本国的最高领导人和以专职外交部门为核心的中央政府部门,以及它们的领导下的半官方非官方组织、民间团体、个人,通过会谈、谈判、访问,签订协议等和平方式处理国际关系国际事务的行动和过程。
广义外事:外事是中央政府、政党、议会、军队、民间团体以及个人的对外交往活动。
关系:广义外交是广义外事的一部分。
广义外事中不直接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对外交往活动不能称为外交。
2.狭义外交与狭义外事狭义外交:外交是谈判的艺术。
狭义外事:除了中央政府之外的各种机构、团体、个人进行的对外事务、对外活动、对外工作。
二.外交与武力的关系(简答)1.武力是外交的后盾:武力的存在其本身对另一国的谈判立场产生心理上的影响。
2.外交涉及武力的非暴力使用:包括武力威慑和武力威胁。
这两者都不涉及武力的直接使用,而是通过表达使用武力的决心来增强本国在谈判中的讨价还价地位。
3.使用武力的全过程都需要外交:之前寻找盟友孤立对手,之中寻求外交解决的可能性,之后落实战后安排。
三.外交团(名解)1.由同驻一国的所有外国外交官所组成要求:由外交代表人员组成,不是由外交代表机关组成。
不包括使馆一般工作人员不包括驻在国本国的外交官不包括驻在国其他城市的领事官(有些国家包括外交官的配偶和子女,有些国家只包括馆长)四.政治庇护(名解)请求整治庇护: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逃往他国请求准许居留。
给予政治庇护:他国接受上述逃亡者,不予引渡准予居留。
五.外交庇护(名解)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要求驻本国的他国使馆给予庇护无论题目是外交庇护还是政治庇护,两个都要回答六.人权的国际保护(简答)1.人权的内涵:包括西方国家强调的“人生而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发展权等集体人权。
2.为什么要保护人权:有些国家不能保护人权:战争、国力不足有些国家不愿保护人权:种族歧视、屠杀3.谁来保护人权:大国、邻国、国际组织(联合国、红十字会)七.全球化时代的外交1.主客体多元化:主体多元化:主权国家数量增加;客体多元化:主权国家、政府间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有影响力的个人数量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外交学概述一、外交本质广义:1.外交是一种以国家为主题的活动2.外交是一个国家所进行的对外活动3.外交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一种交往活动4.外交是国家对外行使主权的一种官方活动狭义:1.外交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2.外交的基本手段是谈判3.作为外交基本手段的谈判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的4.外交应当以和平的方式进行外交,通常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其官方代表,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为维护自身利益,采用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与其他主权国家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进行的正式的、官方的沟通,以便有效地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
外交六要素1.外交主体:一切外交行为中的行为者。
外交主体不仅享有一定的权利,还要承担一定的义务。
外交主体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外交活动中的核心部分。
独立的主权国家才能成为外交主体。
2.外交客体:外交行为的对象。
3.外交基础:实际上指的是外交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和重要前提。
作为外交基础的国际惯例,亦称外交惯例,是外交人员处理外交事务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守则,是规范外交行为的基本框架。
4.外交目的:指宏观的外交根本目标,外交总体的基本的意图。
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主权是外交的根本目的。
5.外交方式:在外交活动中进行联系与沟通的具体方法。
6.外交范围:指定义外交时的具体涉及面。
第二章一、政治、意识形态、军事对外交的制约国内政治影响:1.统治阶级掌控本国外交2.政党政治左右本国外交3.政局稳定牵制本国外交4.政治制度决定本国外交国际政治影响:1.全球政治直接影响到各个国家的外交2.地缘政治密切影响着各个国家的外交意识形态影响:1.意识形态导致外交对立2.意识形态支配外交目标3.意识形态涉及外交决策(影响决策者、决策模式、社会舆论)军事制约因素:1.军事实力奠定外交后盾2.军事战略协调外交战略3.军事行动波及外交行动4.军事交往有助于外交交往二、经济、科技、文化对外交的制约经济制约因素:1.经济是外交的主题(各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为本国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的是为了在国际上争取并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外交活动往往配合本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2.经济是外交的先导(为建立外交关系准备、为密切外交合作积极努力、意在政府欺压奴役利用对方)科技制约因素:1.科技决定外交能力2.科技拓展外交空间3.科技更新外交工具4.科技密切外交联系文化制约因素:1.文化交流推进外交2.文化传统限制外交(传统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外交风格、各国奉行不同外交战略与策略、决策者采用不同操作方式、外交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与文化准备不同)3.文化差异阻碍外交三、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对外交的制约国际法:1.国际法是外交的规范(为外交构建了框架、作出了限定、提供了守则、建立了秩序)2.国际法是外交的保障(保障外交人员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馆舍安全、咨询安全、行动安全)3.国际法是外交的依据国际组织:1.国际组织扩大了外交的外延(国际组织直接开展外交活动、各国与国际组织进行外交来往、国际组织拥有一定的外交地位)2.国际组织规范外交的行为3.国际组织提供了外交的舞台(为各国同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外交接触创造了机会、为阐述本国外交政策创造了场所、对各国外交产生了深渊的影响)4.国际组织协调外交的行动(讨论各国外交事宜、决议有关外交事务、规划统一的外交目标、采取一致的外交行动)第三章外交制度一、外交准则外交准则,指从事外交活动时必须遵守的、各国所公认的、用以构成外交基础的、作为资深行动依据的基本原则。
传统的外交准则:1.主权平等原则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3.共同同意的准则4.恪守诺言的准则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2.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内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处二、外交惯例(多背概念,可能考名解)外交惯例,一般指的是各国在外交活动中皆应遵守的、约定俗成的常规做法,亦即有关外交的国际惯例。
外交惯例的重要作用:1.它为外交活动提供了是非标准2.它为外交活动制定了基本规范3.它为外交活动奠定了现实基础外交承认→国家承认,通常是指一个主权国家承认另外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里具有其主权国家存在的资格。
从本质上讲,国家承认是一个主权国家队另一个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实体的一种确认。
→政府承认,一般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对另一个国家中央政府的唯一性与合法性的承认。
从本质上讲,承认另外一国的中央政府,表明承认国承认该政府在国际社会里具有代表其国家的正式资格,并愿意与其建立和发展正常的外交关系。
外交关系的建立:1.建立外交关系的资格(从主权国家到国际组织也可以)2.建立外交关系的条件(必须遵守外交准则、必须正式承认本国、必须正式承认本国政府)3.外交关系的形式(一,派遣常驻时节;二、派遣兼任外交使节;三、派遣共同外交使节;其四,派遣特别使节)外交特权与豁免:(一)给予职业外交官的外交特权与豁免1..职业外交官的人身不可被侵犯2.职业外交官的安全必须被确保3.职业外交官享有行动及旅行自由4.职业外交官享有管辖豁免5.对职业外交官可免除个人捐税.6.对职业外交官可免除关税和免受检查(二)给予使馆的外交特权与豁免:1.使馆不可侵犯2.使馆档案和文件不得侵犯3.通信自由4.使用国旗与国徽5.免税6.免除关税和免受查验(三)职业外交官与外交使馆所应承担的义务:1.必须尊重接受国的法律与规章2.不得干涉接受国的内政3.使馆馆舍不得用于与其职务不相符的用途4.使馆官员不得为私人利益从事任何职业或商业活动外交制裁,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在外交领域内采取主动行动,对另外一个国家予以惩处,以维护本国的尊严,或者公开表示本国政府的愤怒与不满。
外交报复,是指针对其他国家队本国的伤害性行为,在外交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种回应。
所谓外交报复,就是一个国家在外交领域内采取外交行动,对别国所进行的一种报复。
三、外交机构国家领导机构,指一个国家依照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的行政性权力机构。
1.国家元首2.政府外交部,一般指在一个主权国家里执行外交政策、主管外交事务事务的专门性机构。
1.负责本国的外交活动2.领导本国的驻外代表3.参与本国的外交事务4.组织本国的外交接洽使馆,是指双方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互相设在对方首都的常驻的外交代表机构。
常驻使节团,指派遣国在接受国领土上设立大使馆、公使馆、代办处,并派驻外使节,持续地执行派遣国外交职务的机关。
使节权,一个国家派遣和接受外交使节的权利。
1.在接受国代表派遣国2.在国际法许可的范围内在接受国中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利益3.与接受国办理交涉4.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的状况及发展情形,并向派遣国政府举报5.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发展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与科学关系6.执行领事职务领事馆,简称领馆。
领事,一般是指由一国委派或授权,经接受国同意而在其国内的一定地点,根据领事制度的有关规定行使其职权的人员。
在国际法上,领事制度,是指在另外一国的领土上,保护派遣国的商业利益,保护并帮助具有派遣国国籍的居住者、旅行者、船舶、船员及商务人员,执行与之有关的某些行政、司法和户籍职务,并向拟赴派遣国履行的接受国国民及第三国国民发放签证或其他适当文件的派遣国的公共服务制度。
1.领事馆的主要职能是保护其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商业与经济上的利益,并负责处理与其相关的各项具体业务2.领事馆的设立并不以大使馆的设立为前提3.领事馆的具体职能只能够在其管辖的领区之内得以行使4.领事馆在国际法上不被视为其派遣国的外交代表机构1.领事馆具有无可置疑的官方地位2.领事馆依然是派遣国的重要代表3.领事馆可以进行实质性的外交活动第四章外交战略与外交策略一、外交战略交实体尤其是主权国家对其自身外交基本问题的宏观把握和据此所制定的自身进行外交活动的总体规划。
外交战略的内容:1.外交理念,在对外交基本问题进行宏观把握基础上所形成的,在某一外交实体中居于主导或支配地位的,对其外交实现发挥着普遍意义的指导作用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2.外交利益,指一个外交实体在其外交方面所存在的基本需求3.外交实力,指一个外交实体进行外交活动的实际能力,也是它实现其外交战略所要依靠的主要力量。
实际上是该国的综合国力在其外交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4.外交目标,主要是指外交实体进行外交活动时,预定所要争取达到的,能够促使外交格局、外交事态发生于己有利的变化的一系列外交努力的结果。
5.外交政策,是外交实体尤其是主权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外交战略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外交战略的分类:(依照空间的不同所进行分类)1.全球性外交战略,指的就是适用于整个世界范围,以全世界为关注对象的外交战略 2.区域性外交战略,指适用于世界上某一特定的区域,并主要以其关注对象的外交战略。
(依照时间的不同所进行分类)1.长期性外交战略,需要其制定者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在一定国际环境下才有可能实现的外交战略 2.近期外交战略,指的是其制定者可望在现阶段或者不就的将来所实现的外交战略(依照科学与否)1科学的外交战略 2非科学的外交战略,指主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脱节,其基本构成要素及相互组合不理性,使得外交活动未能顺利展开。
(依照实施途径不同)1.直接性外交战略 2.间接性外交战略(依照阶级性不同)1.奴隶主阶级外交战略 2.封建阶级外交战略 3.资产阶级 4.无产阶级外交战略的地位:处于最高地位、主导地位、核心地位二、外交策略外交策略,一个外交实体尤其是主权国家为了实施自己的外交战略,在兼顾局势发展变化的前提下,在其外交活动中所采用的具体行动方案。
同:它们都是外交实体对自身外交活动所进行的主观筹划;它们都被外交实体用以指导自身的外交活动;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异:1.主要内容不同,前者是外交实体进行外交活动的总体规划,后者是外交实体进行外交活动的具体行动方案2.基本作用不同,前者对于外交实体所进行的外交活动具有普遍指导作用,后者主要起着为外交实体所进行的某项外交活动具体出谋划策的作用3.所受限制不同,前者适用广泛相对稳定,后者适用于特定范围一定阶段4.从属关系不同,后者从属服从前者外交策略特征:1.计谋性 2.相沿性 3.机密性 4.随机性 5.互动性 6.交融性 7.功利性第五章外交政策与外交决策一、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是外交实体主要是主权国家为实施自己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外交战略而具体制定的行动准则。
1、外交政策的实质(即定义)是指外交政策本身所固有的,决定其自身性质、面貌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属性。
2(1)基本立场:一个国家在认识和处理外交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持的态度。
有赖于外交局势的具体变化和国家利益的驱动。
分为宏观(原则性态度,结盟、不结盟和孤立主义)和微观(一般性态度),相互交错,前者决定后者。
(2)主要目标:一个国家通过其外交活动所要争取达到的标准或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