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5-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生物中信息传递知识点总结
生物中信息传递知识点总结1. DNA复制DNA复制是生物体中DNA分子自身复制的过程。
DNA复制是生物体生长和分裂的基础,也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保存的关键环节。
DNA复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解旋和分离。
在DNA复制开始时,双螺旋结构被解开,并且两条DNA链被分离开。
这一步骤由解旋酶和单链结合蛋白等酶类蛋白质参与。
(2) 合成RNA引物。
DNA复制需要引物,即短的RNA或DNA片段,这些引物可以识别DNA链上的起始位置。
引物由RNA引物酶合成,将在DNA链上启动复制。
(3) 合成DNA链。
在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将新的DNA添加到已有的DNA链上。
这一步骤主要包括DNA聚合酶和连接酶等酶类蛋白质的作用。
(4) 连接。
最后,DNA连接酶将新合成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链。
DNA复制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各种酶类蛋白质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
另外,DNA复制还需要一系列辅助因子和能量输入,如ATP。
DNA复制的准确性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物体的遗传稳定性至关重要。
2. 转录转录是生物体中DNA分子转录成RNA的过程。
转录是DNA和蛋白质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过程,也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
转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RNA聚合酶结合。
RNA聚合酶是参与转录的关键酶类蛋白质,它能够识别DNA上的启动子序列,并结合在该位置。
(2) DNA模板解链。
RNA聚合酶将DNA模板上的部分双链结构解开,使得RNA合成可以顺利进行。
(3) RNA合成。
RNA聚合酶根据DNA模板合成RNA链。
RNA链的合成是依据DNA模板进行的,与DNA复制不同,合成的RNA链是单链的。
(4) 终止。
RNA合成到达终止序列后,RNA链和DNA模板分离,RNA聚合酶解离,转录过程终止。
转录是生物体中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环节。
在细胞中,转录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启动子序列的结构和启动子结合转录因子的活性。
此外,转录后的RNA分子还需要剪切和修饰等过程,才能成熟为功能性的mRNA。
生物信息传递知识点总结
生物信息传递知识点总结生物信息传递是指在生物体内,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递机制,完成了从DNA到蛋白质的自由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从细胞到组织、器官、整个生物体的信息传递过程。
生物信息传递包括了基因表达、信号转导、细胞通讯等多个层面的内容,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围绕基因表达、信号转导和细胞通讯三个方面,对生物信息传递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基因表达基因表达是指基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
转录是指DNA序列转化为mRNA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
翻译是指mRNA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二步。
以下是基因表达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 转录的机制:在真核生物中,转录是由RNA聚合酶进行的。
RNA聚合酶能够识别DNA中的启动子区域,并在该区域上开始合成RNA。
转录包括了启动、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在启动阶段,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
在延伸阶段,RN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链合成RNA链。
在终止阶段,RNA聚合酶识别终止密码子,并停止合成RNA链。
2. 翻译的机制:翻译是在核糖体内进行的。
核糖体能够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并同相应的tRNA上的氨基酸配对。
这样,核糖体就能够按照mRNA上的密码子顺序合成蛋白质。
翻译的过程包括了启动、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在启动阶段,核糖体与mRNA的起始密码子结合,并启动蛋白质的合成。
延伸阶段是指核糖体沿着mRNA上的密码子顺序合成蛋白质。
终止阶段是指核糖体识别终止密码子,并停止合成蛋白质。
3. 基因调控:基因表达是受到多种调控机制的影响的。
包括转录因子的结合、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多种调控机制。
转录因子是能够与启动子区域结合的蛋白质,可以促进或抑制转录的发生。
DNA甲基化是指在DNA分子上添加甲基基团的过程,可以影响DNA的可读性。
组蛋白修饰是指在组蛋白分子上添加化学修饰基团的过程,可以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
生命科学导论 信息传递 2013春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猎豹追赶狒狒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2、生物体内部的信息协调
生物体不仅接受外界环境的信息,用以调整内 部的代谢、动作与行为,而且,生物体内部组 织器官之间,亦不断的发出和接受信息,以协 调整体的代谢状态。
临时应变或未雨绸缪!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3、信息传递方式
每个生物体都是信息发送源,又是信息接受体 信息的发送包括: (物理的)光、形体动作、声等 (化学的)气味、神经递质、激素等
同一种群个体之间 雄性和雌性之间信息交流 猎食者和猎物之间
信息交流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美洲猎豹用撒尿 标记自己的领地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雄孔雀向雌孔雀做求偶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蚜虫接受警戒信号后逃避危险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 90%以上的神经元 胞体都分布在脑和 脊髓中;
➢ 脊髓的功能:①传 导,将周围神经传 过来的冲动传递给 脑,或将脑的指令 传递给身体各部; ②反射中心。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静息电位 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即未接受刺激,未发生
神经冲动时,细胞膜内积聚负电荷,细胞膜外积聚 着正电荷,膜内外存在着-70 mV 电位差。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物理信息:蝙蝠靠发送超声波,折回后, 再接受, 来探路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化学信息:雄蛾的 触角可能“嗅”到 十一公里外雌蛾发 出的气味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教案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教案一、引言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是维持生命和协调各种生命活动的关键过程。
本教案将介绍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方式和相关机制,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二、神经系统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
它们通过神经冲动传递信息,实现神经元之间和神经元与其他细胞之间的通信。
2. 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内部通过电信号传导,跨越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间隙时则通过化学途径传递。
介绍神经冲动的形成和传导机制,涉及离子通道和动作电位。
3. 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递质是神经冲动传递过程中的化学信号物质,如乙酰胆碱、多巴胺等。
介绍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包括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功能。
4. 神经网络的组成神经元通过形成神经网络,实现复杂的信息传递和处理。
介绍神经网络的组成和不同类型的神经元连接方式,包括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后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三、内分泌系统1. 内分泌腺体和激素的分泌内分泌腺体如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等分泌激素,激素通过血液传递到靶细胞,调节各种生理过程。
介绍内分泌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机制。
2. 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通过结合靶细胞的受体,发挥调节作用。
介绍受体的种类和激素的作用机制,包括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调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
3. 负反馈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体内稳态。
介绍负反馈调节的原理和机制,以及它对激素分泌和作用的调节作用。
四、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调控1. 神经激活下的激素分泌一些神经刺激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介绍神经激活下的激素分泌机制,包括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节。
2. 内分泌对神经系统的调节激素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和活动。
介绍激素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包括性激素对大脑发育的影响和甲状腺激素对代谢和情绪的影响。
五、总结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实现,两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平衡。
生物体内信息传递方式解析
生物体内信息传递方式解析信息传递是细胞和生物体内各个组织之间进行合作和调节的基础。
在生物体内,信息传递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涉及到多种信号分子、信号通路和细胞间相互作用。
通过对生物体内信息传递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和生物体内的调节机制。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和神经递质传递信息,使得神经元之间以及神经元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沟通。
内分泌系统则通过激素的分泌和运输,在不同部位的组织和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神经系统是生物体内信息传递最为快速和直接的方式之一。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元组成,其中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终末分支。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连接点。
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是神经递质,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和谷氨酸等。
当神经冲动到达细胞末梢时,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与接受器结合,从而触发下游的信号传递过程。
这种快速而临时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神经系统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实现对生物体的调节和控制。
除了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运输,调节生物体内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信号分子,它们通过血液传输到目标组织,并在接受器上发挥作用。
内分泌系统调节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理过程,包括代谢、生长和发育、免疫功能等。
常见的内分泌腺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卵巢和睾丸等。
除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用于生物体内信息的传递。
细胞间的小分子信号分子,如一氧化氮和生长因子,可以通过扩散和膜受体结合传递信号。
这种方式常见于邻近的细胞之间的通讯。
细胞间的黏附蛋白和细胞外基质也可以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传递信号。
此外,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也是生物体内信息传递的关键环节。
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包括多种蛋白质激酶和转录因子,它们参与细胞的信号传递和基因表达的调控。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
生物信息的传递ppt课件
18
coding strand*
positive strand Crick strand sense strand
5’
3’
GTAC
CATG
3’
GUAC3’
5’
antisense strand
5’
new RNA strand
Watson strand negative strand
template strand*
Transcription bubble
The length of the bubble is ~12-14 bp, and the
length of RNA-DNA hybrid within it is ~8-9 bp.
精选编辑ppt
17
DNA-mRNA-the encoded peptide
a. mRNA: as the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gene and the proteinsynthesizing machinery. b. tRNA: as an adaptor between the codons in the mRNA and amino acids. c. rRNA: play a structural role, as in the case of the RNA components of the ribosome.
• RNA is a regulatory molecule
Small non-coding RNA which through sequence complementarity binds to, and interferes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certain mRNAs.
高中生物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
资料4
3、资料4中的 信息素能够将 几种生物联系 起来?
4、烟草释放 的信息素,在 白天与夜间是 否都使它本身 受益?
作用: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 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 的传递.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 系统的稳定。
1、根据资料1和资料2,分析信息传递与生命活动的正 常进行有什么关系?
资料1
资料2
莴苣种子萌发率与光的波长的关系
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资料3
许多动物都能在 特定时期释放用 于吸引异性的信 息素,用来传递 性信号。
2、信息传递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留心观察身边的猫、狗等小动 物的生活,就能发现很多信息 传递的例子,你能否举其中一 种例子,并说明其作用?
猫、狗的叫声:物理信息
狗撒尿:化学信息
猫拱背、狗呲牙:行为信息
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 的传递对于生物具有什么意义?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阅读106页到107页“资料分析〞
声波 热量
磁场
阳光 水的振动
2、化学信息〔chemical information〕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 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昆虫、鱼类以及哺乳动 物等释放的信息素。
化学信息来自生物的生命活动,在 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
3、行为信息〔behavior information〕
以下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内关
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_【ppt】课件
问题探讨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 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化学信息:(chemical information生物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 息的化学物质。 3、行为信息:(behavior information)动物 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传递 某种信息。
/show/jbt7Y标
1、学会查阅、整理从各种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2、愿意合作与交流,积极主动展示交流结果。
3、观察认识蜜蜂、蚂蚁传递信息的方式;认识其他生物 传递信息的方式;知道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
问题探讨
讨论:一只蜜 蜂在找到蜜源 之后,如何告 诉巢中的其他 同伴蜜源的位 置呢?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图2
请观察图片,它们分别体现了信息传递在农业 生产中的哪方面的应用?
图1利用光照提高鸡的产蛋量 图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信息传递在军事上的应用
蛇的热感受器与导弹(红外线感受
器)
练习一: 1.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哪种“语言”进 行交流的( )。 A.舞蹈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2.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 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3.传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天色已晚,只见岸边沙滩 上有几个蚂蚁围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是天意, 遂大喊一声:“天绝我也!”即拔剑自刎。原来是刘邦手下的军 师用蜜糖写的几个大字,招来了许多蚂蚁,项羽不知是计,中计 身亡。 蚂蚁之间靠 传递信息,但当一只侦察蚁发现食物时也 会向其他伙伴做出什么动作?
(含答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导论》学习大纲
2015《生命科学导论》学习大纲注:本大纲仅是向同学提供一个学习的纲要性内容,以便同学了解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请同学们结合课件和授课视频进行学习。
第一讲序论及生命的元素1.21世纪,人类社会面对哪些重大挑战?生命科学对解决这些挑战中有怎样的作用?答:主要挑战: 人口爆炸、粮食短缺、健康、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作物的产量,缓解全世界粮食短缺的问题。
通过转基因作物,使植物生产药物,例如利用橡胶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胰岛素、疫苗。
通过对基因的研究,生物学家对人类的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例如肥胖症等。
2.可否就当前某一生命科学热点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可以写对转基因的看法,因人而异。
3.试说明通过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对自己专业的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答:因人而异。
4.生物学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各发展阶段有何特征?有何代表性的人物?答:1.描述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特征: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观察、描述、记载各种类型生物,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进化脉络。
代表人物:达尔文《物种起源》2.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中)特征: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代表人物:巴斯德用曲颈瓶实验证明“种质论”批驳“腐生论”。
3.创造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特征: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物种。
代表人物:华生和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模型5.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生命科学的3次革命是指什么?答: 1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 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 生物体都有应激性4 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5 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6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三次革命同上。
6.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生命科学对科学研究方法论方面有什么贡献?答:1.一般系统论例:细胞: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生物的信息传递与调控
生物的信息传递与调控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与调控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关键过程。
生物体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递与调控机制,实现细胞间、器官间和组织之间的协调,确保生物体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本文将从遗传信息的传递、细胞内信号传递和生物体的调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内传递代际间特征的重要载体,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复制来实现。
在有性生殖中,父母个体各自提供一部分遗传信息,通过受精作用将其合并成一个新的遗传物质组合,即受精卵。
随后,受精卵经过胚胎发育过程,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个体,同时遗传信息也得到传递。
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它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可以通过DNA分子的遗传物质——核糖核酸(RNA)进行复制和转录。
在转录的过程中,RNA多聚酶酶将DNA的一部分作为模板合成RNA分子,在此过程中,核苷酸配对规则依然适用,A会与U(尿嘧啶)配对,C会与G(鸟嘌呤)配对。
复制和转录过程可以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维持种群的稳定。
遗传信息的传递还涉及到DNA分子的复制,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细胞分裂中,DNA分子首先解开双螺旋结构,然后通过酶的作用将其分成两条互补的链。
之后,细胞核内的一组酶和辅助蛋白质开始合成新的DNA链,将互补的碱基与单链上已有的碱基配对。
最终,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被复制出来,分别进入新形成的两个细胞。
二、细胞内的信号传递细胞内的信号传递是生物体内信息传递与调控的关键环节。
细胞通过信号分子的传递,将外界环境的信息转化为细胞内部的化学信号,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
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
受体分布在细胞膜上,当外界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时,就会触发一系列的反应,从而激活或抑制特定的信号传递通路。
例如,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结合后,可以激活细胞内的糖原合成酶,从而促进葡萄糖的合成和储存。
除了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细胞内还存在许多其他的信号传递机制。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一、信息传递是生命活动的重要 内容
1、生命活动中充满着信息交流
生命活动的基本内涵是维持和
延续生命,包括:觅食、繁殖和躲
避危险等环节。
生命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充满着信 息的交流。
1、神经系统协调生物体对外界的反应
(1)人体的一个简单的反应—— 膝跳反射。
膝 跳
反 射
示 意 图
膝跳反射实际上是两个神经细 胞分别联系着 感受器(肌梭) 效应器(横纹肌)。
感受器和效应器
(2)实际上,人的神经活动,都 会不同程度的受到脑的影响,所 以,在大多数情况下, 神经细胞之 间联系要比上述协调膝跳反射更 复杂一些。
突
触
信是 号神 的经 细细 胞胞 之和 间接 的受 连神 接经
处
化学突触的前后两层细胞膜之 间间隙较大,约 20 nm。
化学突触常见于高等动物,如: 脊椎动物,人体。
(4)神经递质及其效应 1921 年德国科学家通过一个巧妙
的实验第一次证实神经递质的存在。 又经过 12年,到 1933 年由英国科学 家Henry H. Dale 证实,这个化学物质 是乙胆碱。两人因此项工作获 1936年 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证 明 存 在 神 经 递 质 的 实 验
第一个蛙心脏的迷走神经产物
使第二个蛙心脏搏动减弱
迄今已发现的神经递质已有十几 种,大多数是一些有机小分子。还发 现一些小肽类物质,作用于神经细 胞,调节神经细胞对神经递质的感受 性,称为神经调节物。
神经递质 neurotransmitters 乙酰胆碱 正肾上腺素 -氨基丁酸 5-羟色胺
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机制
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机制生物传递信息是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生物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机制涉及多个层面,包括分子层面、细胞层面、组织层面和器官系统层面等。
本文主要从这些层面探讨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机制。
1. 分子层面生物体内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分子信号。
分子信号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
这些分子信号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
1.1 激素传递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分子信号,由内分泌腺分泌,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后引发细胞内的生物效应。
激素传递具有慢、远、持久的特点。
1.2 神经递质传递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引发神经冲动的传递。
神经递质传递具有快、近、暂时的特点。
1.3 细胞因子传递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死亡的分子信号,主要由免疫细胞分泌。
细胞因子通过结合特定的受体,调控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实现信息的传递。
2. 细胞层面细胞层面的信息传递主要涉及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和细胞膜上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
2.1 细胞间的直接接触细胞间的直接接触是通过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和糖蛋白实现的。
例如,细胞粘附分子(CAMs)参与细胞间的粘附和信号传递。
2.2 受体-配体相互作用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是细胞信号传递的重要方式。
配体是一种可以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等。
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引发受体构象变化,进而激活信号传导途径。
3. 组织层面组织层面的信息传递主要通过细胞间的信号网络实现。
这些信号网络包括细胞外基质(ECM)、细胞间隙连接和神经网络等。
3.1 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结构,由多种蛋白质和多糖组成。
细胞外基质参与细胞附着、移动和分化,并通过信号分子调控细胞行为。
3.2 细胞间隙连接细胞间隙连接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通道,连接相邻细胞的质膜。
生物中信息传播的概念
生物中信息传播的概念
生物中的信息传播是生物体之间或生物体内部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
在生物界中,信息传播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个体之间协调行为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
生物体内部的信息传播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实现。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传递,将信息从感觉器官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再由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到各个脏器和组织,调节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内分泌系统则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传播,在生物体内部广泛传递信息,调节和协调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生物体之间的信息传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其中,化学信号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生物体通过释放挥发性化学物质、分泌激素或释放信息素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同种或异种个体。
化学信号的传播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繁殖、求偶等。
例如,动物中的信息素可以帮助同种个体找到配偶、标记领地或警示其他个体。
声音信号也是生物体之间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
许多动物利用声音进行沟通和交流,例如鸟类的鸣叫、哺乳动物的咆哮和鸣叫等。
通过声音信号的传播,个体之间可以传递警示信号、求偶信号以及建立社会地位等信息。
视觉信号也在生物体之间起着重要的信息传播作用。
许多动物通过视觉信号来识别同种个体、发现食物、避免捕食者等。
例如,狮子通过瞪眼来显示威慑力,让其他狮子知道自己的地位。
总之,生物体中的信息传播是生物体之间或生物体内部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重要机制。
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化学信号、声音信号和视觉信号等方式,生物体可以传递各种信息,协调行为、维持生理功能,并适应环境变化。
高中生物课件-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
① 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 信 个整体,而且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 息 的作用。 传 ② 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 递 态。
③ 信息传递是长期的生物进化的结果。
【课堂巩固】
1.夏季既是鱼类摄食与生长的旺季,又是昆虫 大量滋生的季节。有些养鱼专业户发明了一种夜 间在鱼塘水面上方安装黑光灯诱集昆虫喂食的好 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昆虫的什么特性,给昆虫 传递的是何种信息?( A )
?思考:
1. 信息是怎么传 递的?
2.你还能举出生 活中信息传递的 例子吗?
信源
信道
(信息产生) (信息传输)
信宿 (信息接收)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生态系统中的光、温度、湿度、 物理信息 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种类
化学信息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 一些可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行为信息 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对同种或 异种生物传递信息的行为 例4 物理信息
例5
◇凤眼莲根部的分 泌物可以明显地抑
制藻类的生长。
化学信息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例7
例6
物理信息
例8
物理信息 行为信息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物化行 理学为 信 息
信息种类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概念
生态系统中的 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 ,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生态系统的 信息传递
信息在生态系
统中的作用
◇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利于种群的繁衍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信息传递在农业 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农产品或畜牧产品 的产量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导
神经冲动沿着轴突, 基本上都是按照引起 邻段发生动作电位方式向远端传播,到了突触 的地方,如何跨越两层细胞膜之间的空隙,传 向后一个细胞?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跨越细胞间隙传导神经冲动的两种方式:
间隙 传导 逆向
电突触 2 nm 电位 可以
与受体结合
离子通道
间接打开离子通道
若
突 神触 经后 递细 质胞 与是 受神 体经 结细 合胞 可
改
变
电
位
神经递质
肌肉细胞
收缩
心肌细胞 分泌细胞
舒张 分泌
若
突 同触 一后 神细 经胞 递是 质肌 可细 引胞 起或 不腺 同细 反胞 应
迄今已发现的神经递质已有二十几种,大多数 是一些有机小分子。还发现一些小肽类物质,作用 于神经细胞,调节神经细胞对神经递质的感受性, 称为神经调节物。
钠钾泵
造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存在Na+,K+—ATP 泵 , 这 是 一 个 具 有 ATP 水 解 酶 活 性 的 蛋 白 质 , 每 水 解 一 个 ATP 分子,可将3个Na+泵向膜外,同时将2 个K+ 泵向膜内。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2)动作电位
➢ 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透性急剧变化, 大量正离子(主要是Na+)由膜外流向膜内,使膜 两侧电位从-70 mV , 一下子跳到+35mV,这就是 动作电位。
大脑的收集、汇总、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当今任何最先 进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所不可比拟的。
2、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
Ⅰ、神经元
➢神经元:神经系统中担负神经传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 神经系统
细胞体 树突 轴突 突触
神经胶质细胞----帮助和支持神经元
树突 细胞体 细胞核
轴突 突触
1)细胞体:含有细胞核
神经冲动传导是神经纤维上顺序发生电化学变化的过程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不应期:
➢ 产生动作电位需1ms ➢ 再加上恢复到原来静息电位状态3-5ms ➢ 所以在一个刺激作用后,直至恢复到静息电位状态,
总共4-6ms ➢ 这段时间内,神经细胞对新的刺激无反应,称为不
应期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人体11个功能系统:
神经系统、激素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皮肤系统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巨结肠病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人体协调内部的生物信息过程主要 涉及两个系统:
提交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二、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
1、神经系统协调生物体对外界的反应 无大脑参与的简单反应——膝跳反射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神经中枢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大脑参与的复杂反应——例如逃避反应
人的神经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精密的信息处理系统。
生命科学导论
第五讲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内容
一、信息传递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内容 二、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 三、激素系统的信息传递 四、神经与激素配合控制体内稳态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一、信息传递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内容
1、生命活动中充满着信息交流
生命活动的基本内涵是维持和延续生命, 包括:觅食、繁殖和躲避危险等环节。
同一种群个体之间 雄性和雌性之间信息交流 猎食者和猎物之间
信息交流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美洲猎豹用撒尿 标记自己的领地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雄孔雀向雌孔雀做求偶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蚜虫接受警戒信号后逃避危险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脑垂体
脑垂体分泌如下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控制甲状腺,以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与 释放;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 激素合成与释放;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控制黑色素细胞,促进黑色素合成; 促性腺激素:控制性腺及其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 成和分泌;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性腺
性腺主要指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
睾丸:分泌雄激素睾丸酮 主要功能:是促进性腺及其附属结构的发育以及
第二性征的出现。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性腺
卵巢:分泌卵泡素、孕酮、松弛素和雌激素。 其功能分别是: ⑴、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和乳腺变大等; ⑵、并能降血糖,升高体温; ⑶、促进宫颈和耻骨联合韧带松弛,有利于分娩; ⑷、刺激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等。
的膨大部分,细胞体含细 胞核和线粒体、高尔基体、 尼氏体等。尼氏体是粗面 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的混 合物。
细胞体的表面膜有接 受刺激功能。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2)树突:短
分支的突起。 树突的功能是 接受刺激,传 入刺激。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3)轴突:每个神经元,一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物理信息:蝙蝠靠发送超声波,折回后,再接受,来探路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生物体不仅接受外界环境的信息,用以调整内 部的代谢、动作与行为,而且,生物体内部组 织器官之间,亦不断的发出和接受信息,以协 调整体的代谢状态。
这一讲的主要内容集中在: 协调个体内部的生物信息传递过程。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2、生物体内部的信息协调
生物体不仅接受外界环境的信息,用以调整内 部的代谢、动作与行为,而且,生物体内部组 织器官之间,亦不断的发出和接受信息,以协 调整体的代谢状态。
临时应变或未雨绸缪!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3、信息传递方式
每个生物体都是信息发送源,又是信息接受体 信息的发送包括: (物理的)形体动作、光、声等 (化学的)气味、神经递质、激素等
化学突触 20 nm
神经递质 不可以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a. 电突触
➢ 仍以引起后面的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方式,使神经 冲动传播下去。
➢ 电突触的前后两层细胞膜之间间隙甚小,不足 2nm。
➢ 电突触常见于低等动物如:蚯蚓、虾、海参等。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b. 化学突触
➢ 动作电位的产生,意味神经冲动的产生。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动 作 电 位 坐 标 图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动 作 电 位 坐 标 图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动作电位的产生的特点:
➢ 全或无:刺激强度不够,不产生动作电位,刺激达到 或超过有效强度(阈值),动作电位恒定为+35 mV。
➢ 90%以上的神经元 胞体都分布在脑和 脊髓中;
➢ 脊髓的功能:①传 导,将周围神经传 过来的冲动传递给 脑,或将脑的指令 传递给身体各部; ②反射中心。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单选题 2分
负责呼吸和心跳的脑结构是:
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 脑垂体
提交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神经系统:协调内、外 激素系统:主要协调内部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内容
一、信息传递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内容
二、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
三、激素系统的信息传递 四、神经与激素配合作用控制体内稳态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单选题 2分
人体最长的神经是:
A 正中神经 B 三叉神经 C 腰神经丛 D 坐骨神经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静息电位 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即未接受刺激,未发生
神经冲动时,细胞膜内积聚负电荷,细胞膜外积聚 着正电荷,膜内外存在着-70 mV 电位差。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造
成
静
钠离子
息
通道
电
位
的
原
因
钾离子 通道
➢ 通常,在小球后面,紧紧 靠着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或细胞体,或紧紧靠着一 个效应细胞(例如肌肉细 胞或腺细胞)的细胞膜。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突触的种类 化学突触:通过化学物质来刺激效应细胞的突触 电突触:通过生物电来刺激效应细胞的突触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单选题 2分 神经元细胞内特有的细胞器是: A 中心体 B 尼氏体 C 巴氏小体 D 触觉小体
般只有一条轴突。 ➢ 轴突可以伸得很长。所以,
人 的 神 经 元 可 长 达 1m , 鲸的神经元可长达10m。 ➢ 轴突外面常包着充满磷脂 的髓鞘。 ➢ 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出神 经冲动。
哈工大 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4)突触:
➢ 轴突的末梢有若干分支, 每个分支的末端膨大形成 小球状,这是神经元传出 神经冲动的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