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疗法专题讲座课件
《刺法灸法学》课件ppt腕踝针
横膈以上的区域为: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区、上5区、上6 区横膈以下的区域为:下1区、下2区、下3区、下4区、下5区、下
“标”和“本”,是指十二经脉之气集中和 弥散的部位。
在经络理论中,强调经气集中于四肢部位为 “本”,扩散于头面胸背一定部位为“标” 。
人体头面躯干与四肢相对来说位置在上,以 此阐明了经气运行上者应于下,下者应于上 的密切联系。
下主 对要 应指 关经 系脉
腧 穴 分 部 的 上
标本
人
体
头
标
上部
根结
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的上 下两极的关系。
根 根本,开始 四肢末端的井穴 结 结聚,归结 头胸腹三部
<灵枢.根结>记载了足三阴足三阳的根与 结
二、根结的内容
1、原文 《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
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 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 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阴根于隐白,结 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 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上肢六区
从上肢内侧尺骨缘开始,右侧顺时针,左侧逆时针, 依次分为1区、2区、前3区面、4区、5区、6区,左右对称后面
下肢六区
前面
后面
下肢:从下肢内侧跟腱缘开始,右侧顺时针,左侧逆时针, 依次分为1区、2区、3区、4区、5区、6区,左右对称。
2.上下两段
以横膈为界,将身体两侧六个区分为上 下两段,横膈以上者为上1~6区;横膈 以下者为下1~6区
二、根结的内容
六经根结部位表
经名
太阳 少阳 阳明 太阴 少阴 厥阴
腕踝针疗法 ppt课件
ppt课件
下1
下2
54
下3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ppt课件
下4
下5
55
下6
踝关节上三寸进针
ppt课件
56
腕踝针的针刺点
下1:靠跟腱内缘。 下2: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术者用拇指端由跟腱向前摸 到胫骨缘即是。 下3:胫骨前嵴向内侧面1cm。 下4:胫骨前嵴和腓骨前缘的中间点。术者用两手的拇指端摸清 两骨的骨缘,取其中间点。 下5:外侧面中央,腓骨后缘,在骨缘和腓骨长肌腱所形成的 浅沟处。 下6:靠跟腱外缘。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全息特性机理研究2
即各巨针、微针、微诊系统上的任何一穴点在中枢 内的投射,都与其所对应的整体部位在中枢内的投 射存在这种双向特异性突触联系,这就是说躯体各 部与相应穴点之间的那种犹如钥匙与锁孔样的关系, 是由中枢内神经细胞之间的这种复杂的全息联系所 规定的。
ppt课件
37
腕踝针的分区2
头、颈和躯干分区:在身体前后面中央各划一条前 中线和后中线,中线将身体分两侧,每侧由前向后 分六个纵区,用数字1—6编号,其中1、2、3、区 在前面,4、5、6区在后面(如下图)。
腕踝针培训ppt课件
针刺点下5治疗 下5区的病
41
针刺点下6定位: 在拇指端触及跟腱 外缘处
针刺点下6治疗 下6区的病
42
谢谢!
43
10
病在下半身针踝部的针刺点
11
1区——前中线两侧
头面部在前中线至以眼眶外缘为垂 直线之间的区域,包括前额、眼、 鼻、唇、前牙、舌胸肋 关节、气管、食管、乳房近胸骨缘、 心前区(左侧)
腹部自前中线至腹直肌区域,包括
胃、胆囊、脐部、下腹之膀胱、子
7
上下肢分区
上下肢的内侧面 (阴面) 向前,即手掌向前,足外 展,两侧上下肢相对靠拢, 靠拢处前后的缝与躯体的 前后中线相当
上 下 肢 的 分 区 方 法 与 躯 体相同,手足略有区别
8
腕部和踝部各定6个针刺点,以数字1~6编号,与区同名, 针刺时按病症所在区选取同一侧编号相同的点
9
病在上半身针腕部的针刺点
胸腹部自腋窝至髂前 上嵴的胸侧壁及腹侧 部区域
15
5区——后面两旁 与前面的2区相对
颞后部
颈后外侧靠斜方肌缘
肩胛冈上窝及肩胛中线 垂直向下区域的背和腰
16
6区——后中线两侧 与前面的1区相对
枕、颈后部、颈椎棘突至 斜方肌缘
胸椎棘突至肩胛骨内缘
腰椎与骶正中嵴至尾骨两 侧、肛门
17
1区在肘窝内侧 2区在肘窝中部
37
针刺点下2定位: 在拇指触及胫骨内缘 处,踝之内侧面中央
针刺点下2治疗 下2区的病
38
针刺点下3治疗 下3区的病
针刺点下3定位:
胫骨前嵴向踝内侧1厘米处
39
针刺点下4定位: 以两手拇指内缘触 及胫骨前嵴及腓骨 前缘,在其中间点
针刺点下4治疗 下4区的病
腕踝针(20140619)——周丹凤.ppt
腕踝针(20140619)——周丹凤.ppt腕踝针疗法腕踝针发源地---位于“东方明珠”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定义:在腕部或踝部的相应点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发展简史1975年张心曙教授创用。
1978年《腕踝针》一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85年始先后编入五版《针法灸法学》教材、六版《刺法灸法学》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
一、人体体表分区(一)纵行六区1.头、颈和躯干六区前后正中线为标线2.四肢六区臂干线和股干线为四肢和躯干的分界线(二)上下两段横膈线(以胸骨末端和两侧肋弓的交接处为中心,划一条环绕身体的水平线)头、颈和躯干六区1区:前正中线向左、右各旁开1.5同身寸2区:1区边线→腋前线3区:腋前线→腋中线头、颈和躯干六区4区:腋中线→腋后线5区:腋后线→6区边线6区:前后正中线向左、右各旁开1.5同身寸四肢六区前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前正中线;后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后正中线,这样四肢的分区就可按躯干的分区类推。
右侧顺时针,左侧逆时针上肢六区:上肢内侧尺骨缘下肢六区:下肢内侧跟腱缘依次为1区、2区、3区、4区、5区、6区上下两段横膈线(胸骨末端和肋弓交界处水平线)为界横膈线以上: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区、上5区、上6区横膈线以下:下1区、下2区、下3区、下4区、下5区、下6区二、腕踝针进针点及操作技术腕部进针点腕横纹上二横指(相当于内关、外关)二、腕踝针进针点及操作技术针刺点上1、上2、上3在掌面的位置针刺点上4在腕部阴阳面交界处针刺点上5、上6在腕背位置踝部进针点内踝与外踝高点上3(相当于绝骨、三阴交)。
踝部进针点针具针具体位:一般情况下针腕时:坐位、卧位针踝时:坐位、跪位或卧位施术者位置与被针肢体保持正直方向,以便观察针刺进皮下时是否偏斜。
(一)进针押手固定在进针点的下部,拉紧皮肤刺手拇指在下,食指、中指在上夹持针柄持针针尖刺入皮肤时针体与皮肤呈30度角针尖至皮下放开手指时针体卧倒于皮肤表面(正确)针尖刺入皮肤过深(错误)针在皮下推进时手势针尖前端有血管时,针刺点上4向上适当移位针刺向指端时,针刺点向上适当移位选进针点时:(二)调针(三)留针时间:20~30分钟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1至数小时,但最长不超过24小时。
腕踝针疗法ppt课件
上4:手掌向内,在拇指侧的桡骨缘上。 主治:治上4区的病症。头顶痛、耳疾、颞下颌关节炎、 肩周炎、胸痛等。
上5:腕背的中央,即外关处。 主治:治上5区的病症,后颞部痛、肩周炎、上肢麻木、痹证、 上肢运动障碍、肘腕和指关节痛等。 上6:小指侧尺骨缘背。 主治:治上6区病,如后头痛、枕项痛、脊柱(颈胸段)痛。
-
2019
5
1区:前正中线两侧约1.5同身寸的区域
包括额部、眼、鼻、舌、咽喉、气管、食管、 心脏、腹部、会阴部 主治 前额痛、目赤痛、鼻塞、流涎、咽喉肿痛、
咳喘、胃脘痛、心悸、痛经、白带、遗尿等。
2区:从1区边线到腋前线之间的体表区域
包括颞部、颊部、后牙、颌下部、乳部、肺、 侧腹部 主治 后牙痛、哮喘、胸胁痛等
2、四肢分区
当两上、下肢处于内侧面向前的外旋位、两下肢靠 拢时,四肢的内侧面相当于躯干的前面;外侧面相当于 躯干的后面;前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前正中线,后面靠拢 的缝相当于后正中线,这样四肢的分区就可按躯干的分 区类推。
3、上下两段
以胸骨末端和肋弓交界处为中心划一条环绕身体的 水平线成横膈线,将身体六区分成上下两半,横膈线以 上各区加“上”字,横隔线以下各区加“下”字。如上 1区、下1区等。
2019 6
3区:从腋前线至腋中线之间的体表区域 包括耳郭前缘的头面部、胸腹部、沿腋窝前缘向下 的垂直线 主治 颞浅动脉痛、沿腋前缘垂直线部的胸痛或腹痛 4区:腋中线至腋后线之间的体表区域
包括头项、耳及腋窝垂直线向下的区域
主治
头顶痛、耳聋、耳鸣、腋中线部位的胸腹痛。
2019
-
7
5区:躯体后面的两旁(与2区相对)
包括头、颈后外侧、肩胛区、躯干两旁、下肢外侧
中医培训课件:腕踝针中医技术
腕踝针技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也有应用,如痛经 、月经不调等,通过调节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功能 ,改善症状。
02
腕踝针基本知识
腕踝针的经络系统
十二经脉
腕踝针的理论基础是传统中医的十二经脉理论,其将人体分为六个经脉区域,对 应手腕和脚踝部的六个穴位。
穴位与区域
在手腕和脚踝部,每个经脉都有五个穴位,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器官。
腕踝针技术的应用范围
腕踝针技术在疼痛治疗中…
腕踝针技术在疼痛治疗中应用广泛,如头痛、颈 痛、腰腿痛等,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缓解疼痛 症状。
腕踝针技术在消化系统疾…
腕踝针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也有应用,如 胃痛、腹泻等,通过调节消化系统功能,改善症 状。
腕踝针技术在神经系统疾…
腕踝针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也有应用,如 失眠、神经衰弱等,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 善症状。
06
总结与展望
腕踝针技术的总结
腕踝针是一种新型的针灸治疗方法, 其通过刺激手腕和足踝部的特定穴位 ,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 目的。
腕踝针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副作用小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备 受推崇。
腕踝针技术适用于多种疾病,如疼痛 、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腕踝针的穴位定位
手腕部穴位
手腕部的穴位主要分布在内外两侧,其中太渊、大陵、神门 、阳池为常用穴位。
脚踝部穴位
脚踝部的穴位同样主要分布在内外两侧,其中冲阳、太溪、 照海、昆仑为常用穴位。
腕踝针的刺灸方法
针刺方法
腕踝针的针刺方法包括针具选择 、进针角度、进针深度和行针手 法等。
艾灸方法
腕踝针的艾灸方法包括艾条选择 、艾灸时间、艾灸姿势和艾灸温 度等。
腕踝针的应用PPT讲稿
针刺点上6治疗 上6区的病
针刺点下1定位:
在拇指触及跟腱内缘处
针刺点下1治疗 下1区的病
针刺点下2定位:
在拇指触及胫骨内缘 处 ,踝之内侧面中央
针刺点下2治疗
下2区的病
疗 下3区的
病
针刺点下3定位:
胫骨前嵴向踝内侧1厘 米处
针刺点下4定位:
以两手拇指内侧缘触 及胫骨前嵴及腓骨前 缘,在其中间点
疼痛、痛经、人流疼痛、肾绞痛等。
• 某些神经精神疾病:失眠、焦虑、抑郁、高血压
等。
• 其他各科的一些病症:内科、外科、妇科。
身体分区: 以前后中线为界,身体两
侧由前向后 各分为6个纵区,用数字 1~6编号,用于症状定位。
每侧由前向后分6个纵区 1、2、3区在前面 4、5、6区在后面 以横膈为界,将6个纵区分成上下两半
上下肢分区
上下肢的内侧面(阴 面)向前,即手掌向前, 足外展,两侧上下肢相对 靠拢,靠拢处前后的缝与 躯体前后中线相当。
上下肢的分区方法与躯体 相同,手足略有区别
腕部和踝部各定6个针刺点,以数字 1~6编号,与区名同名,针刺时按病症 所在区选取同一侧编号相同的点。
病在上半身针腕部的针刺点
病在下半身针踝部的针刺点
头颈部包括颞前部、 面颊、后牙、颌下、 甲状腺
胸部沿锁骨中线向下 区域包括锁骨上窝、 上胸部、乳中部前胸、 肺
肝(右侧)、侧腹部
3区——前面外缘
沿耳廓前缘、腮腺
腋前缘垂直向下的狭 窄区域、乳房近腋前 缘部分
4区——前后面交界
自头顶经耳向下至颈
肩部沿斜方肌缘
胸腹部自腋窝至髂前 上嵴的胸侧壁及腹侧 区域
针刺法
腕踝针快速止痛针法 ppt课件
5、消毒 用75%酒精棉球擦净进针点周围皮肤 并消毒。皮肤的消毒区域应较大,以免针体卧 倒贴近皮肤表面时受污染。已消毒过的针体于 持针时勿再用手指接触。
腕踝针快速止痛针法
6、针刺步骤 有进针、调针、留针和拔针。
⑴进针:
持针手势:右手持针时,用
三指夹住针柄,右手的食指和中
指末端的中部在针柄上,拇指关
腕踝针快速止痛针法
腕踝针快速止痛针法
(二)踝部进针点: 大致排列在离内外踝隆起部最高点以上3
横指环绕踝部一圈处,此处定点的标志清 楚.针刺方便。6个进针点记作:下1、下2、 下3、下4、下5、下6,其中下1~3在内侧面, 下4在胫前,下5、下6在外侧面。各点位置和 深层解剖结构关系见下图。
腕踝针快速止痛针法
腕踝针快速止痛针法
3.皮下浅刺:腕踝针的针刺法是沿皮下浅 刺,要求避免出现酸、麻、胀、重、痛感觉, 并不要求以“针感”或“得气”作为针刺起 作用的治疗要求。
腕踝针快速止痛针法
二、优点: 1. 简单易学 疾病的症状所在区与针刺 点位置都用相同编号标明,各点的皮下针 刺方法相同,因此易学易懂。
腕踝针快速止痛针法
腕踝针快速止痛针法
(二)针刺方法
1、针具 为使针能表浅刺进皮下.针体不宜过 硬.通常采用30—32号1.5寸不锈钢毫针。儿童 用1寸毫针。
2、病人体位 针腕部时取坐位,针踝部时最好 取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针刺部位肌肉尽 量放松。
腕踝针快速止痛针法
3、针刺方向 腕踝针要沿皮下表浅刺针,因此就 有针刺方向问题。针刺方向通常朝病症所在一端, 即在针刺部位以上时,针朝向心端,若病症在手 足部位,如腕关节或踝关节痛、手背或足部冻疮 等,针朝离心端,这时针刺点位置要朝向心端移 位,以免针尖刺至关节。
腕踝针中医技术ppt
目录
CONTENTS
01 腕 踝 针 技 术 的 概 念 02 腕 踝 针 技 术 的 原 理 03 腕 踝 针 技 术 的操作 方法 04 腕 踝 针 技 术 的应用 范围 05 腕 踝 针 技 术 的 优 势 06 腕 踝 针 技 术 的注意 事项
01
04
腕踝针技术的应用范围
1. 用于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痛经等。
腕踝针是一种中医针灸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 主要用于缓解各种疼痛症状。腕踝针可以通过刺 激手腕和脚踝部的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从而缓 解疼痛。这种技术对于头痛、痛经、牙痛、颈椎 病等许多疼痛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腕踝针治疗 操作简单,只需针刺特定的穴位即可,不需要使 用药物,因此非常适合家庭使用。
区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2. 疗效迅速,对多种疼痛和内科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腕踝针是一种中医针灸技术,其优势在于疗效迅速,对多种疼 痛和内科疾病具有显著疗效。腕踝针通过刺激身体特定部位的 穴位,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对疼 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还可以改善内科疾病的症状。腕踝针的 治疗效果通常在短时间内就能显现出来,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 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腕踝针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广泛 重视和应用。
3. 留针20-30分钟,期间行针1-2次。
腕踝针是一种中医针灸技术,在留针期间, 通常需要留针20-30分钟,期间行针1-2次。 这样可以更好地刺激穴位,增强针灸效果。 行针是指通过针刺或艾灸等方式刺激穴位, 以调整经气,达到治疗的目的。在留针期 间行针可以更好地刺激穴位,增强针灸效 果。同时,在留针期间需要注意观察患者 的反应情况,如有不适反应应及时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腕踝针操作方法不是绝对 准确的,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会有所不同。 腕踝针需要结合个人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上4 区 桡骨 内外 缘之 中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上5 区 腕背 中央, 桡骨 和尺 骨两 边缘 之中 间点
▪ 包括:头面部—沿耳部前级的垂直线 ▪ 胸腹部—沿腋前线向下的垂直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4区——身体前后面的交界处(腋中线至 腋后线)
▪ 包括:头顶,耳以及沿腋中线以下部位 的胸、腹痛等均属于4区的病征。
(1)身体分区:分为6个纵区
▪ 1区—沿前中线两侧(前正中线至胸骨旁线) 的区域
▪ 包括:前额部、眼鼻、口唇、前牙、咽 喉、气管、扁桃体、甲状腺、食管、心脏、 上腹部、脐部、下腹部和会阴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2区——身体前面两旁(胸骨旁线至腋 前线)
是根据三阴三阳学说,按照病症在身体不 同部位的表现,针刺腕部或踝部相应点,达 到治疗目的一种简便方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二、腕踝针的特点和优点:
▪ (一)特点: 1、身体两侧各分6个纵区
▪
2、腕和踝各定6个针刺点
▪
3、皮下针刺
▪ (二)优点: 1、应用面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教学目的
▪ 掌握腕踝针的各个治疗步骤、针法。 ▪ 熟悉腕踝针的定义、操作注意事项。 ▪ 了解腕踝针的探索史、优点、特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概 述
一、腕踝针疗法定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五、身体分纵区定位法:
▪ 1、身体分区 ▪ 躯体:包括头、颈、躯干 ▪ 肢体:上肢、下肢 ▪ 2、上下肢与躯干的分区 ▪ 臂干线—环绕肩部三角肌附着缘至腋窝 ▪ 股干线—自前面的腹股沟至后面的髂骨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包括:前额部、颊部、后牙、
颌下部、乳部、肺以及侧腹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3区——身体前面的外缘(腋前线至腋中 线),范围狭长.
(2)将身体6个区分为上、下区
▪ 以胸骨下端的剑突和两侧肋缘形成的三角顶 为基准,划一条环绕躯干的横线,相当于横 膈将身体两侧的6个纵区划分成上下两半。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上1区 尺骨 内侧 缘与 尺侧 屈腕 肌腱 之间 的凹 陷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上2区 掌面 中央, 掌长 肌腱 与桡 侧屈 腕肌 腱之 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横线以上: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
▪
区,上5区,上6区
▪ 横线以下:下1区,下2区,下3区,下4
▪
区,下5区,下6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四肢:
▪ 体位:双侧上下肢内侧面向前,两侧互相
பைடு நூலகம்
▪
靠扰.
▪ 内侧面——躯干的前面 ▪ 外侧面——躯干的后面 ▪ 靠扰处前面的一条缝——前中线 ▪ 后面的一条缝——后中线
▪
2、安全方便
▪
3、简明易学
(三)适应症:各种痛症,神经疾病,精神疾病和 其他临床各科的一些病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腕踝针的探索史
▪ 1、电刺激疗法探索的进展(第一阶段)。
▪ 2、腕踝针的探索(第二阶段)
▪ ①针刺法—从垂直刺要求得气到沿皮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6区——沿后线两侧(肩胛内缘与后中线) 的区域,与前面的1区相对
▪
包括:后头部、枕顶部、脊柱棘
突和椎旁、骶尾部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5区——身体后面的两旁(腋后线与肩胛内缘 的区域)与前面的2区相对。
▪ 包括:头、颈的后外侧部、肩胛区、背 部及腰部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刺避免得气。
▪ ②针刺点位置—不求固定,可以移位,不
▪
失疗效。
▪ ③针刺方向—皮下针刺也出现了针刺方向
▪
问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腕踝针的作用机制—神经反射调整观
▪ 一根针刺入人体,这是一种机械刺激。 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神经实现。对疼痛而言, 腕踝针的针刺部位虽远离产生疼痛的病灶, 但针刺使皮肤感受器所产生的电位差冲动, 沿神经纤维传向大脑皮层的过程中,要经过 各种神经中枢的调整作用,这种调整作用在 正常区域不发生,因此不出现感觉,但病灶 部位的组织感觉阈降低,对传入的冲动敏感 性增强就产生了感觉,经过调整使针刺引起 的弱冲动引起强反应,适合对病灶部位兴奋 的控制,使肌痉挛缓解,血循环恢复,疼痛 也随之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