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陈江洪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会展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我国会展业总体竞争力还不强,尤其反映在国际化和品牌化方面我国都是弱项。本文主要通过宏观背景因素指标和微观产业因素指标,对中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就如何提高中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提出战略思考。
主题词:中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宏观背景因素指标微观产业因素指标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竞争力研究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国际竞争力这个概念直观的理解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竞争力可以是一种现实竞争能力,也可以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评价会展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
一、国外有关竞争力的各种理论
熊彼特的创新说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34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涉猎范围可谓极其广泛,但书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提出的“创新理论”。按照熊彼特的观点,熊彼特所说的“创新理论”具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第二,极力强调“变动”和“发展”的观点;第三,非常强调和重视“企业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说
80年代,迈克尔·波特以产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成为战略理论的主流。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他提出的竞争力优势理论(钻石体系说)风靡全球,在他的“钻石体系说”中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战略、机会变数与政府等因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说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强调制度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他认为要保持经济组织有效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合理的安排,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用到对社会最有益的活动中去,同时,如果这种制度安排十分有利的话,还可以克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不足。
关于竞争力的其它观点还有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这两个竞争力的权威评价机构阐发的观点,以及综合国力论、政府政策论、管理文化论和劳工组织论,在上述各种研究竞争力的理论中,波特的竞争力优势理论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二、中国会展业发展概况
早在1957年,在中国人眼里对“会展”这个词还没有太多认识的时候,中国外经贸部就率先在广州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广交会已经成为在国内国际知名的品牌展览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会展活动空前活跃,会展业的总规模年均增长20%。2004年,我国会展业直接产值近100亿元人民币,全国已有180多个展览场馆,并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型展览集团公司,培育出一批代表中国特色的会展城市和品牌展览会。北京的科博会、上海国际汽车展、深圳的高交会、珠海航空博览会、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等都是在国际会展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展览会。会展业成为我国服务业
中增长快、发展潜力大、前景看好的行业之一,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中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对中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更多的是运用宏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原理进行经济分析,这种分析更强调的是未来,通过国家与国家的比较,行业之间的比较,预测发展前景与增长趋势。对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不拘泥定性方面的分析,从分析的实用性来讲,更强调对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定量地表达中国会展业竞争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对会展业竞争力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本文选取主要的现实数据来客观地展现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为此,又进一步分为宏观背景因素指标和微观产业因素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这种定量的方法对中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展开探讨。
(一)宏观背景因素指标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分析我国会展业竞争力,必须把我国会展产业竞争力问题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要从我国与国际的宏观背景因素指标的比较中进行分析和判断。在典型国家和地区的选择上,我们精心挑选了德国、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这七个国家和地区都是著名的会展国与地区,它们将会展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扶持,会展业的兴盛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和城市的繁荣。同时,上述七个国家和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上和发展模式上各具特色,因此作为国际竞争力比较的分析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将从人文结构、资本资源、市场需求、消费行为等评价指标的国际比较中全面展开。宏观背景因素指标的比较数据来自2004年国际统计年鉴和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
1.人文结构评价指标的国际比较
注:人口数指标为2003年数据, 其他指标为2002年数据
优劣势分析
在人文结构四个竞争指标的国际比较中,我国在八个参照国和地区中人口数量占绝对优势,但其他三项指标都处于劣势。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一个产业的国际影响力首先体现在它的规模优势上,中国近13亿的人口将拥有全球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中国的人口相当于美国的4.4倍,德国的16倍,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21倍,与中国的香港和新加坡相比,则分别达到了189倍和308倍。因此,如果单从人口数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市场需求的话,中国无疑是国际会展业最具有竞争力潜力的国家之一。中国在城市人口的比重、大学生粗入学率和人文发展指数三项指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分析其主要的原因一是尽管中国经历了20多年的社会、经济改革的快速发展,但是薄弱的基础构架决定了这种发展将是稳步提升的过程。二是国家在有关教育、城市发展等措施的实施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文发展指数是将反映人类生活质量的三大要素指标,“健康指数和教育指数”这两项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有太大变化的,唯一可能变化较大的就是GDP指数。
2. 资本资源评价指标的国际比较
元)
元)
优劣势分析
要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外来直接投资多寡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在2002年七国外来直接投资的国际比较中,中国吸引外来直接投资527亿美元,在七国的比较中排位第一,是吸引最多外来直接投资的市场,因此,“外来直接投资”指标具有较强竞争优势。能吸引大量外来直接投资,实际上显示了中国良好的营商环境、法治、地理位置、运输等优势。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我国在“外来直接投资”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由于会展领域开放程度不高,直接流入会展业的国外直接投资还非常少。随着会展业逐步对外开放,国外对我国会展业的投资将会逐步增加。在“对外直接投资”指标方面,中国接受的外来直接投资远高于本身的投资潜力,据上图显示,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额是中国的42倍,在七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中,中国排名最后。面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国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为保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平稳发展,作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会展业实施中国会展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十分必要。
3. 市场需求评价指标的国际比较
注: 第三产业就业构成指标为2001年数据,其他指标为2002年数据
优劣势分析
市场需求是会展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需求是否具有竞争力,直接决定着我国会展业的竞争力状况。在市场需求竞争指标的国际比较中,中国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占有优势,其他指标都处于劣势地位。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也为会展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物质基础。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因此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构成指标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表中显示的国际比较中不难看出,越是人均国民总收入低的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越低。同时,越是人均国民总收入低的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也越低。中国目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明显偏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大低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从第三产业的就业构成比重看,中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大大低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就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中国的产业竞争力,目前大体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水平。
4. 消费行为评价指标的国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