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正黑色釉的研制
陶瓷釉用黑色的研制及工艺控制
![陶瓷釉用黑色的研制及工艺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45b37003c1ec5da50e270a2.png)
陶瓷釉用黑色的研制及工艺控制作者:秦威徐志成田鸿鑫范方禄来源:《佛山陶瓷》2008年第04期摘要本文对铁-铬-镍-锰系黑色陶瓷颜料的配方研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实验论证,对配方中主要成分的影响及生产工艺要求也作了分析和说明,为该色料的研制和生产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数据。
关键词铁-铬-镍-锰系,黑色,研制,工艺要求1前言陶瓷用黑色颜料一直都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之一。
从今年开春以来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相信今年的黑色流行风还会持续下去。
从历史上来看,在东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开始用黑釉装饰瓷器,那时候是用还原气氛烧出较深的黑釉,东晋时期就已能烧出呈色纯正的黑釉。
由此可见,黑色一直都是作为一种陶瓷常用色和流行色在使用。
如佛山本地和东莞的某些大型陶瓷企业,以生产较深和纯正的黑色仿古砖或者瓷片而驰名。
市场上的消费者也并没有因为价格问题而反应消极,相反,随着整个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个性化装饰的需要,市场上销售的陶瓷产品的档次也在不断地提高。
陶瓷色料的品质是提高陶瓷装饰水平的关键所在。
如何提高色料产品的品质和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是摆在每一个色料生产厂家面前的主要议题。
随着氧化钴价格的不断攀升,由前年的每吨30多万涨至目前接近60万,相信大部分的陶瓷色料生产企业都在考虑是否继续生产高钴黑产品。
目前市场上已有厂家推出无钴深黑产品,其各项指标在低温釉中都接近高钴黑产品。
因而,在当前各种化工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地改进和优化配方,研制不含钴的深黑釉用产品十分有必要。
2黑色色料的呈色机理铁-铬-镍-锰系黑色色料属于尖晶石类型。
尖晶石型色料的特点有:(1)色调丰富且具有绿、蓝、红、棕、黑等颜色;(2)结构稳定性较好;(3)化学稳定性较好。
尖晶石类型色料的结构非常紧密,在釉中的溶解度很小,因而能抵抗高温且色泽鲜艳。
通常认为,在氧化气氛的烧成条件下,1000℃时形成的NiO-Cr2O3发青绿色调、NiO-Fe2O3发黑色带红调以及Co-Fe2O3发蓝黑色调,通过复合着色可以呈现较纯正的黑色。
釉色配方[1]
![釉色配方[1]](https://img.taocdn.com/s3/m/ebd8d2146c175f0e7cd1375f.png)
(1)钧红釉配方釉果 30.6%窑渣 20.4%铅晶料 12.7%铜花 0.5%白玻璃 11.75%绿玻璃 11.7%锡晶料5.1%食盐 2.07%二灰 7.7%钧红釉是景德镇传统名釉之一,渊源于北宋钧窑,衰落于元代,到明代宣德年间,出现仿钧红产品,非常精美。
工艺操作上要注意按配方称量,湿法球磨,细度为万孔筛余1.8%左右。
上釉时,要求在素烧过的瓷胎上,浸或浇一次,待干后再用含水50%的釉浆喷三次,釉层上厚下薄,釉厚1.5~2.0mm。
在油窑或镇窑中以还原气氛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内釉一般施纹片釉。
(2)郎窑红配方烧料 1.6%寒水石 0.4%白玻璃 1.2%陈湾67.6%叫珠子 0.4%晶料 0.4%高岭土 0.4%二灰 22.5%铜花 0.4%绿玻璃 3.2%玻璃 0.8%说明:郎窑红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铜红釉之一,简称“郎红”,也有人称“宝石红",塞格尔(8eger)称为“牛血红”相传它是十八世纪当时在景德镇的督窑官郎庭极督遣而成,故称郎红。
呈色极为鲜艳光润,釉面有微裂纹。
工艺操作要点是:按配方称料,湿法球磨,细度为万孔筛余0.3%。
上釉时,釉浆含水率为50%,以捺釉法施于坯胎,釉层厚度为1.5~2.0mm。
烧成时,放置在镇窑位的2~4路,以还原焰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
(3)釉里红配方铜花0.42%陈湾74.97%锡晶料 1.67%海浮石1.19%石木0.81%一寒水石0.26%釉灰渣 14.28%花浮石1.21%陀星石 0.40%说明:釉里红是我国传统釉中彩的鼻祖。
它是通过铜化合物配合一定原料磨至极细而画在釉下呈色的。
其装饰产品同其他传统铜红釉产品一样名贵,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接配方称料,涅磨研细。
上釉时,先在坯胎上施一道青白釉,再用釉里红色料装饰花纹,.然后再盖上一层青白釉。
用还原焰饶成,烧成温度为1280℃。
(4) 三阳开泰配方釉灰渣17.90%乌金土 33.59%瑶里釉果 33.34%祁门 17.90%说明:“三阳开泰源于<易经>,本是描写时令节候的征兆。
陶瓷釉用黑色的研制及工艺控制
![陶瓷釉用黑色的研制及工艺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00ab0927e2bd960590c67754.png)
2 黑 色 色 料 的 呈 色机 理
铁 一铬 一镍 一锰 系黑 色色料属 于尖 晶石 类型 。尖 晶
产 品的设 计要求 来选 择合适 的铁红 .并要求 通过 生产配
方煅烧来 检测其是 否达到要求 。
尖 晶石类 型色料 的结构 非常 紧密 ,在 釉 中的溶解 度
很 小 , 而 能 抵 抗 高 温 且 色 泽 鲜 艳 。通 常 认 为 , 氧 化 气 因 在
l 0 0 i— r0 发 流行 风还会持 续下 去 。从 历史 上来看 , 东汉 时期 , 国 氛 的烧 成 条 件 下 , 0 ℃ 时 形 成 的 N O C 2。 青 绿 色 在 我 N O F 2 发黑 色带红 调 以及 C — e0 发蓝黑 色调 , 0 o F 23 通 的劳 动人 民就开始 用黑 釉装饰 瓷器 ,那 时候是 用还 原气 调 、i— e 3 COF2 在 0 氛 烧 出 较 深 的 黑 釉 ,东 晋 时 期 就 已 能 烧 出 呈 色 纯 正 的 黑 过 复 合 着 色 可 以 呈 现 较 纯 正 的 黑 色 。同时 ,u — e 。 釉 釉 。由此 可见 , 黑色 一直都是作 为一种 陶瓷 常用色 和流行
3 配 方 中 主要 材 料 对 黑 色 的影 响
3 1氧化铁 红和铬绿 的影响 . 目前 ,市场 上所销 售 的陶瓷色 料用铁 红产 品的型 号
个社 会 生活水 平 的提 高 和消 费者 个性 化 装饰 的需要 , 市 场上销售 的陶瓷产 品的档次也在 不断地提高 。 陶瓷色料的品质是提高陶瓷装饰水平的关键所在 。如
何提 高色料产 品 的品质 和不断 降低生 产成 本是摆 在每 一 主要集 中在 l 0 1 0 10等 。由于采用 的生产工艺不 同 , 1 、3 、9
黑的旋律-黑的色彩——山西黑瓷
![黑的旋律-黑的色彩——山西黑瓷](https://img.taocdn.com/s3/m/35d0ed5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9.png)
黑的旋律-黑的色彩——山西黑瓷黑釉是山西省的大宗产品,烧制黑釉瓷器,是山西窑场的长项,其实黑釉并不都是纯正的黑色,是有浓淡深浅色差区别的,即使同一地区、同一窑口,甚至是同一作坊,由于釉料配置的细微差别和含铁量的差异,每次烧窑时窑内气氛变化的不同,高温值和高温值持续时间的不同等等,都会导致出窑后的不同色调,出现黑、黑褐、酱、茶叶末等深浅不一的釉色,所谓窑分五色,其实都归属于黑釉器。
黑釉的遮盖力强,不需要很好的瓷土,生产成本不高,而且耐污渍,易于清洁,符合中下层百姓好看耐用,价格便宜的要求,从美学角度看,黑色庄重、深沉平静,受社会各阶层的喜欢。
宋辽金以后山西的窑场普遍使用馒头窑,以煤作燃料。
煤比柴起火慢,火候的掌握和控制比柴烧难得多,但是起火后火焰旺盛猛烈,燃烧时间长,山西的窑工能很好地驾驭煤火,当温度达到了釉的玻化范围时,有意识地把升温速度放慢,保证了釉的充分融化和流动,使釉面既光亮又有厚度。
厚釉能使剔刻花具有更强的浮雕感。
黑釉剔花是一种很好的黑釉瓷器的美化方法,用粗粮细作的方法弥补其胎土不精、先天不足的的弱项。
用不很复杂的工艺,大幅度地提高了黑釉瓷器的外观美。
所剔刻的花草兼有写实写意的风格,刀不到意到,简单的剔刻即将自然界的花草显出勃勃生机。
山西地区的黑釉剔花与河北河南的白釉剔花工艺基本相似,只是白釉换成了黑釉,不上化妆土也不上透明釉,直接施黑釉,然后剔刻;露出胎土的本色,光滑明亮的釉和粗糙不平的胎,形成了胎与釉的质感对比。
晋北地区的黑釉剔花堪称精美,釉面有厚度且十分光亮,剔花的刀法洒脱自如,图案的细节之处,花蕊和叶茎常用细线刻划,画面疏密相间粗细有节,在这种又厚又亮的釉面上剔花,有很强的浮雕感,这样的肌理、这样的装饰,最具有山西窑的黄土高原味。
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与形式美。
浑源窑、大同窑、怀仁窑是辽金时期晋北的名窑,地处草原民族和中原汉族的过渡地带。
下面是浑源窑窑址照片早在东汉晚期,浙江的上虞、宁波、慈溪、永嘉一些窑场就烧制出黑釉瓷。
宋代黑釉瓷器底足特征
![宋代黑釉瓷器底足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accc71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8.png)
宋代黑釉瓷器底足特征宋代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黑釉瓷器是宋代陶瓷中的一大特色。
黑釉瓷器的底足特征是研究宋代黑釉瓷器的重要方面之一。
本文将从宋代黑釉瓷器的背景、制作工艺以及底足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宋代黑釉瓷器背景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宋代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此时期,中国陶瓷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种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作过程中。
其中,黑釉瓷器就是宋代陶瓷中的一大亮点。
黑釉瓷器可以追溯到唐代晚期,但在宋代达到了巅峰。
宋代黑釉瓷器以其深邃典雅、质地坚硬、色泽鲜明等特点而闻名于世。
这种陶瓷制品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和宴会用具,并广泛出口到海外。
二、制作工艺1.瓷土的选择:宋代黑釉瓷器制作使用的瓷土质地细腻,无杂质,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可塑性。
这种瓷土通常来自江西景德镇附近的龙虎山地区。
2.制作工艺:宋代黑釉瓷器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
首先,陶工将选取好的瓷土制成坯体,然后经过初次成型、整形、修整等步骤。
接下来,在坯体表面涂上黑色釉料,并进行初次烧制。
最后,再进行第二次上釉和二次烧制。
这样才能获得完整的黑釉效果。
3.釉料配方:宋代黑釉瓷器所使用的釉料主要由氧化铁和氧化钴组成。
氧化铁赋予黑色釉料深沉的色泽,而氧化钴则使其呈现出微蓝色调。
三、底足特征宋代黑釉瓷器的底足特征是鉴别其真伪和确定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底足特征:1.底足形态:宋代黑釉瓷器的底足形态多样,常见的有圈足、弧足、方足等。
其中,圈足是最常见的一种形态,其底部呈现出一个或多个凹凸的圆环。
2.底足胎质:宋代黑釉瓷器的底足胎质坚硬致密,质地细腻。
底部通常没有明显的瑕疵和裂纹。
3.底釉处理:宋代黑釉瓷器的底部通常施以一层厚重均匀的黑色釉料。
这层釉料可以有效地保护底部,并增加瓷器整体的稳定性。
4.底款和铭文:有些宋代黑釉瓷器底部会刻有制作工匠的款识或官窑名称等铭文。
这些铭文可以提供重要的考古和历史价值。
通过对以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鉴别宋代黑釉瓷器的真伪和确定其年代。
氧化烧成下金属着色剂对黑釉呈色的影响
![氧化烧成下金属着色剂对黑釉呈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f33d57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4.png)
292024·第1期 总第209期中国陶瓷文化的演变过程中,黑釉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早期的黑釉器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具有多样的器型和装饰[1]。
随着时间推移,黑釉逐渐发展成为备受珍视的艺术品,成为当时备受推崇的瓷器类型。
近年来,国内外陶瓷生产常采用Co-Cr-Fe-Mn 系的着色剂来生产稳定的黑釉[2],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需要昂贵的氧化钴作为着色剂、制备过程容易出现缺陷等问题。
本研究以吉州窑素黑釉瓷为研究对象,在Fe、Mn 和Ti 等金属着色剂条件下进行氧化烧成实验,旨在探讨金属着色剂对黑釉呈色效果的影响,并希望能够获得更加稳定且美观的黑釉产品。
通过深入了解金属着色剂对黑釉呈色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可为陶瓷生产提供更加科学和可行的技术指导,同时,该研究还能促进黑釉产品质量与稳定性的提升,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The Effect of Metal Colorants on the Color of Black Glazeunder Oxidation FiringXiong Lu 1,2, Yang Xuan 1,2, Yu Xinger 3(1. Jingdezhen Ceramic University; 2. Jiangxi Ceramic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and Royal Kiln Research CollaborativeInnovation Center; 3. Jingdezhen Municipal Integrated Media Center)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lack glazed porcelain in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nges in MnO 2 and TiO 2 content and the infl uence of glaze thickness on the color eff ect of black glaze in the glaze formula based on lime-alkali glaze. Through experiments and refl ectance spectrum curv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as the MnO 2 content increases, the black glaze presents a yellowish-red tone, and the refl ectivity fi rstdecreases and then increases. This trend is due to the release of oxygen by MnO 2 at high temperatures, which aff ects the balance between Fe 2+and Fe 3+. Adding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MnO 2 is benefi cial to the migration of Fe 3+ ions and eliminates the yellow-green color Ingredients; TiO 2 content also has a signifi cant impact on the color eff ect of black glaze, prompting more Fe 2+ to transform into Fe 3+, and producing a yellow eff ect; the mixed addition of MnO 2 and TiO 2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lor of black glaze, which can change the refl ection characteristics so that more light is absorbed. In addition, the thickness of the glaze also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color. Too thin or too thick will aff ect the hiding power. This research is of great signifi cance for enriching Chinese ceramic culture, improving the level of porcelain craftsmanship, and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art of black-glazed porcelain.Keywords: Black Glaze; Glaze Formula; Reflectance Spectrum Curve 收稿日期:2023-03-31基金项目:江西陶瓷文物遗存保护暨御窑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JXYY2105)、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项目(JD20081)、江西省2023年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23-B243)支持。
山西黑釉瓷概述
![山西黑釉瓷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17354a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6.png)
在中国陶瓷史上,山西是古窑址众多的省份之一,充足的瓷土原料和资源丰富的煤炭,以及充沛的雨水,赐予了它瓷业生产的各种先决条件。
从雁北到晋中、晋南,许多窑址的地表至今仍散落着大量的瓷片和窑具。
从现有资料来看,山西烧造瓷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
据《山西轻工业志》[1]载:“唐代陶瓷窑址分布于河津、乡宁、交城、平定、浑源等县。
”《中国陶瓷史》[2]中也有记载。
目前考古调查确定的窑址主要有浑源窑(古瓷窑和界庄窑)、河津北午芹窑、平定柏井窑、交城瓷窑头窑[3]。
宋金元时期,山西陶瓷业进入了其发展的高峰期。
不仅瓷器品种丰富,而且不乏精品。
霍州窑、介休窑、盂县窑的细白瓷可与定窑相媲美;交城窑的花瓷堪比鲁山花瓷;长治八义窑的红绿彩较之磁州窑有过之而无不及;阳城窑的琉璃和蒲州窑的法华更是独树一帜。
此时窑场的规模宏大,遍布于全省各地,见于文献的就有30处之多。
经过多年来的考古调查可知,山西瓷窑的分布范围已扩大至全省近五十个县区,约百处,形成了庞大的瓷窑系统。
纵观山西的瓷窑可知,主要的烧瓷品种有黑釉瓷、白釉瓷、青瓷和琉璃、法华、红绿彩等。
本文择以山西的黑釉瓷做一概要阐述,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黑釉瓷是高温釉瓷的一种,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的品种,以氧化铁作呈色剂,其釉料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在5%以上。
我国早在东汉时浙江上虞、宁波等地的瓷窑就已烧造出真正的黑瓷,特别是安徽省亳县“建宁三年”(170年)纪年墓中出土的黑釉瓷[4],证实了黑釉瓷的烧造时间应在东汉中晚期。
此时的黑釉瓷胎质较粗,器型简单,所见有碗、洗、罐、瓿、罍等。
器物施釉一般不及底,釉层厚薄不均,常见流釉现象。
到东晋时烧造技术更加成熟,以浙江德清窑所产黑瓷为代表,胎多呈砖红色、紫色或浅褐色,釉厚如凝脂,色黑如漆。
宋代,是黑瓷烧造的顶峰,河北定窑生产的黑瓷,胎质洁白细密,釉色乌黑发亮;福建建窑烧制的黑瓷品种如兔毫纹,油滴釉,曜变斑等黑色结晶釉,颇为珍奇;江西吉州窑的玳瑁斑、木叶纹、剪纸贴花黑瓷以及河南鲁山的花瓷,都颇具特色。
试论述建窑黑釉瓷的历史发展及其工艺技术的成就
![试论述建窑黑釉瓷的历史发展及其工艺技术的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b0f404b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b.png)
试论述建窑黑釉瓷的历史发展及其工艺技术的
成就
建窑黑釉瓷,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高雅典雅,仿佛是一件古代的艺术品。
那么,它的历史发展和工艺技术成就究竟是怎样的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这方面的知识,让大家对建窑黑釉瓷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来看看建窑黑釉瓷的历史发展。
建窑黑釉瓷起源于唐代,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到了宋代,建窑黑釉瓷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瓷器之一。
明代时期,虽然建窑黑釉瓷的生产逐渐减少,但是它的名声却一直传颂至今。
清朝时期,建窑黑釉瓷的生产再次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瓷器品种之一。
那么,建窑黑釉瓷的工艺技术成就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它的制作过程。
建窑黑釉瓷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其中包括采土、制泥、成型、烧制等等。
这些工序都需要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完成。
我们来看看它的装饰技术。
建窑黑釉瓷的装饰技术也非常独特,采用了多种技法和材料进行装饰。
比如说,它可以采用刻花、划花、印花等技法进行装饰;同时还可以采用金、银、铜等材料进行装饰。
这些技法和材料的运用,使得建窑黑釉瓷具有了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建窑黑釉瓷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古代陶瓷艺术品。
它的历史发展和工艺技术成就都非常惊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希望大家在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能够更加热爱和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7fd5f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0.png)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A氧化亚铁与青瓷陶瓷虽有种种颜色,但除去近代发明的以外,可说各种颜色大都是由铁或铜所出。
既然铁和铜在釉中起着这样巨大的作用,那么单凭这两种元素,为什么竟能作出那样多的不同颜色来呢?在这里首先应该探讨一下它的原因。
先就铁来就,氧化铁中有氧比例少的氧化亚铁(FeO),和氧化例多的三氧化二铁(Fe2O3)。
釉中的铁如用还原焰加以煅烧,就能变成氧化亚铁;如用氧化焰加以煅烧,就能变成三氧化二铁,这些都已经在前面详加叙述过。
在长石釉中如果氧化亚铁占到0.8%左右时,就能出现淡绿色,像廉价的窗玻璃和瓶子的绿色都属于这一类。
随同铁量的增多,从而颜色也渐浓。
如果达到1~3%左右时,就会出现美丽的绿色或青绿色。
假使铁再增多,那时还原将要发生困难,颜色渐呈褐色。
达到5%时,就呈糖稀一样的米黄色。
到8%左右,就呈赤褐色乃至暗褐色。
由于颜色过浓,如果釉累积到1.5毫米上下那样厚,看起来就变成纯黑色了。
这种含有1~3%氧化亚铁的釉,正是自古相传已久的青瓷釉。
上面已经提到过,一般的岩石和土都是多少含有铁分的。
因此即使用含铁比例较少的长石质的岩石和土,若不格外加以注意除去其中的铁分,纵然毫不吝惜地任意焚去许多薪炭,结果仍不会得到纯白色的器物,大多自然成为带有绿色的陶瓷器。
至于颜色的浓度,也如前面所理解的那样,若想使青瓷的颜色变浓,纵然增多其铁分,却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就是说,假如过多地增加铁分,反而会变成褐色。
为了达到使青瓷的颜色变浓这个目的,恰像是水深便增其青色一样,必须厚厚地挂釉,才能使它的青色具有深厚的感觉。
如宋代的郊坛窑与龙泉窑的青色釉,大多挂上两三层而后才有浓厚之感,便是这个道理。
根据目前看到的龙泉青瓷标本,一般约在0.5~1毫米之间,最美的“梅子青”釉甚至厚达1.5毫米以上。
正因为釉层特别厚,所以上釉技术也复杂很多,越发难能可贵。
如果釉中富于长石而且含有多量的硅酸,就会增加釉的蓝色而近于青色。
乌金釉建盏的研制
![乌金釉建盏的研制](https://img.taocdn.com/s3/m/c0c05c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5.png)
独特美观。
当然在乌金釉的 艺 术 表 现 形 式 方 面,可 以 通 过 以
下 4 种方式展现其魅力 [3]:
2.
3.
4.
1 单色乌金
将 乌 金 釉 单 独 使 用,形 成 统 一 的 金 属 光 泽 效 果。
这种表现形式简洁大方,突出了乌金釉的独特质感。
砂等。胎土是釉料的基础材料,可以提供坚固的基底。
文化内涵,作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一种形式,乌金釉建盏
石英砂则用于调节釉 料 的 粘 度 和 流 动 性,保 证 釉 料 均
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 的 审 美 观 念 和 审 美 理 念,代 表
匀涂覆在器物表面。
具有金属光泽的釉 面。 辅 助 材 料 主 要 包 括 胎 土、石 英
才能保证乌金釉建盏的质量和艺术效果。
化物的釉料是制作乌金釉的重要材料。这些金属氧化
1.
2 艺术价值
乌金釉建盏的艺 术 价 值 主 要 体 现 文 化 内 涵,独 特
物在烧制过程中与其 他 元 素 发 生 化 学 反 应,从 而 形 成
性,还有特殊的手 工 价 值。 乌 金 釉 建 盏 承 载 了 丰 富 的
的基础材料和调节剂。
2.
3 乌金釉的应用领域和艺术表现形式
乌金釉不仅具有 良 好 的 观 赏 性,其 应 用 价 值 也 极
2.
2.
2 配方
在确定金属氧化物的含量后,需要进行配方设计。
配方的设计需要考虑 金 属 氧 化 物 的 比 例、釉 料 的 流 动
高,广泛应用于艺术制作和装饰领域。
2.
3.
1 艺术陶瓷
于釉料中含有的金属氧化物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发生氧
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八转
![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八转](https://img.taocdn.com/s3/m/b108073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c.png)
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八转如上所述,我国古代许多美不胜收的色釉,大多是用铁、铜和钴等着色的,而使用其他金属的几乎可以说没有。
由于近代烧窑技术的不断进步,才逐渐大量使用金、锰、锑等作为瓷釉的着色剂。
现在就这三种元素的作用简单分述于后。
金和胭脂红金色的辉煌灿烂早就已经为人们所注意,并且用来作成了种种的装饰,而把它贴在陶瓷器上当作装饰的,恐怕从有史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只是还缺少可靠的遗物来证实这种推测。
目前流落在国外的早期作品,有银铠上的金箔闪闪发光的唐俑(日人永末新次郎所藏),有四川出土的贴着金箔的唐人墓俑(英博物馆所藏)。
后来发现的还有唐懿德太子及永泰公主墓出土的描金唐三彩陶俑,以及在定窑和建窑作品上烘烤或贴附金箔的盘、碗等。
直到明代时才盛行在瓷器上着金,而清代主要是用金粉代替金箔。
现在除去金粉以外,更发明了使用金水的方法。
当把金烘烤在陶瓷上的时候,若是金箔就先用它裁成图样贴在器物上,若是金粉可以用笔画成图样。
因此由图样来看,前者是用直线集成,后者是由曲线而成。
根据这一点也可大致区分明代以前或以后的作品。
不过还不能肯定说明代绝对没有烘烤金粉的,相反地,现代也可能用金箔补作。
所以说,单凭箔或粉来决定一件陶瓷器的时代是不十分可靠的。
用金画着图样的瓷器,如果放在700~850℃的温度下煅烧,金便可烘烤在器物上,然后用玛瑙棒或石英砂磨擦使其发光。
普通金在800℃左右就容易固着在陶瓷器上。
假使还未固着时,可以在金粉内多少加些煤熔剂。
媒熔剂可使用硼砂、红粉或弱火性玻璃等。
然后照这样使用纯金的方法不仅很费手续,并且消耗的金也较多,所以目前许多的廉价品改用了金水。
金水的制造,最初为德人居恩(Kuhn)在1830年所创制。
其调制方法过去各守秘密,大概用金的氯化物与挥发油及氯仿(Chloroform)等调制而成。
这种溶液虽在暗处也有吸收光线的作用,因而金易于分离或分解,仅含有少量的金便可成为充分发生光辉的金液。
另外再加入树脂酸铋为溶剂,就可以施于釉中用低火度烧成。
铁釉配方
![铁釉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500736836bd97f192279e9a2.png)
.一、铁红油滴窑变釉配方1、钾长石20 钠长石20 石英10 高岭土6 碳酸钙6 滑石12 骨灰16 铁红142、钾长石20 锂长石20 石英10 高岭土6 碳酸钙6 滑石12 骨灰16 铁红143、钾长石20 钠长石20 石英10 高岭土6 碳酸钙6 滑石12 骨灰16 铁红14 白云釉154、钾长石20 锂长石20 石英10 高岭土6 碳酸钙6 滑石12 骨灰16 铁红14 白云釉15二、黑色油滴天目釉配方1、钾长石24 钠长石24 石英20 高岭土10 碳酸钙10 铁红122、钾长石24 钠长石24 石英20 高岭土10 碳酸钙15 铁红123、钾长石24 钠长石24 石英20 高岭土10 碳酸钙20 铁红124、钾长石20 钠长石20 石英20 高岭土10 碳酸钙20 铁红12三、黑色无光铁锈配方1、钾长石20 钠长石20 石英12 高岭土10 碳酸钙10 白云石10 金红石5 铁红122、钾长石20 钠长石20 石英12 高岭土10 白云石20 金红石5 铁红123、钾长石20 钠长石20 石英12 高岭土10 白云石30 金红石5 铁红123、钾长石35 石英12 高岭土15 白云石30 金红石5 铁红12 (修改)4、钾长石20 钠长石20 石英12 高岭土10 碳酸钙10 白云石10 金红石10 铁红125、钾长石20 钠长石20 石英12 高岭土10 白云石20 金红石10 铁红126、钾长石20 钠长石20 石英12 高岭土10 白云石30 金红石10 铁红122011.09.151、钾长石36 石英16 高岭土5 碳酸钙9 白云石5 滑石16 碳酸钡8 金红石20 铁红3硅酸锆15 氧化钴3 氧化锰22、钾长石35 高岭土18 碳酸钙8 白云石10 滑石15 氧化铁13 氧化锰6 氧化钴2'.。
大美乌金釉乌金釉,黑釉中最莹亮的一种,始于明代成化,而以
![大美乌金釉乌金釉,黑釉中最莹亮的一种,始于明代成化,而以](https://img.taocdn.com/s3/m/368a667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4.png)
大美乌金釉乌金釉,黑釉中最莹亮的一种,始于明代成化,而
以
大美乌金釉
乌金釉,黑釉中最莹亮的一种,始于明代成化,而以清康熙朝作品为代表。
系景德镇瓷工利用含铁量达13.4%的乌金土制釉而烧出的一种光润透亮、色黑如漆的纯正黑釉。
清末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古铜、铁褐、墨褐色。
乌金釉同一般黑釉的区别除铁成份外,还含有锰、钴等元素。
乌金釉质地细腻,净亮如镜的釉面,为黑釉瓷中难得的佳品。
乌金釉是在建窑、黑定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但与上述各种天目釉的失透现象迥然不同,是一种光润如黑漆一样的明亮黑釉。
乌金釉在清康乾年间极为盛行,并有乌金加赤金及乌金加金图案开光画粉彩等综合装饰。
乌金釉之美在于黑暗蕴涵着光芒,沉重夹杂着希望,神秘充满着幻想。
天地之玄,万色之源。
【一道釉】墨釉瓷器
![【一道釉】墨釉瓷器](https://img.taocdn.com/s3/m/f9dcb15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c.png)
【一道釉】墨釉瓷器【一道釉】墨釉瓷器
黑釉主要呈色剂为氧化铁及少量或微量的锰、钴、铜、铬等氧化着色剂。
通常所见的赤褐色或暗褐色瓷器,釉料中氧化铁比例为8%左右;如将釉层加厚到1.5毫米时,烧成的釉色即呈纯黑。
黑釉瓷器出现于东汉中、晚期,唐代黑釉较为盛行,宋代则是黑釉的高峰时期,明、清时期御器厂所烧黑釉器做工精细,多在纯净的黑釉上施以各种低温色彩,黑釉则成为各种美丽颜色的衬托。
黑釉品种通常分为一般黑釉与花色黑釉两大类,油滴、兔毫、玳瑁、麻酱釉等,即属花色黑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色釉料用量及其性质 , 如颜色饱和度、 着色
能 力 、 差 、 色 稳 定性 等 的 影 响 , 定 出 了 色 呈 确
呈现的黑褐色最漱 , 质量最好 , 哪个就最适合 作黑色釉的基础_ 白釉< 见表3 )
表3 台不 同量氯 化幔白釉的呈色
从 表 3 以看 出 ,号 白釉在 加入 】 ~ 可 2 2
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讯
河 北陶 瓷
第 2 卷 第 3期 5
总 第 9 甥 d
】9 97年
■l ■
纯 正 黑 色 釉 的 研 制
(市瓷 所 山6) 佃 , 歹 窘 冉 究. 00 山 研 嵩 3 0 2 7 P
摘 要 研 究了用 金属 氧化物和硅 酸盐材料 直接 制取纯 正黑色釉的可 行性 . 讨了氯化铁 、 探
彩 饱和 度差 等 .
基, 色基加入量一般为8 ~】 , 2 也有甩量 高达 】 的。 是。 5 但 黑色 釉产 品经 高韫 烧成 后, 并没有呈现人们所期望 的纯正高光亮度 颜色, 不是略发红光 , 就是发绿光 。 或是发褐
光 . 之 , 正 的黑 色釉产 品不 易得到 。 总 纯 黑 色颜 料 的配方 见表 1 .
谢 春 波
氧 黑、 、 、 , I ,碍 化词色氯 氯 氧 餮釉 『、 馋 关 羹 釉 铜化 化 I 键 化 铁牯 口=
]r pa a n o ie B] o m e P e r Ho f Ptr a k GI z
ABS TRACT T he p s fiy o os  ̄ l t f mak ng pyr b a az y ¨I ea xde d l iia e i e lck gl e b e m tl o i s an he slc t
较 合理 的金属 着色 氧化 物及 其最佳 用 量 。 2 试验 适 合黑色 釉 的基础 白釉 的最佳 配方 见表
2 . 襄 2 基 础 白轴 配 方 组 成 ( ) wt
理。 除基础白色釉料外 , 着色金属氧化物 : 氧
化铁 、 氧化 钻 、 氧化 铜 、 化铬 和 氧化 锰 等在 氧 釉料 中也 起 着 较大 作 甩 , 因此 研 究 、 论 、 讨 分 析 各种氧 化物 对 黑色 釉的 影响具 有重 要 的现 实意 义 。
1 0
锰 , 烧后 颜色 见表 】 其 】
维普资讯
河 北陶 瓷
第 2 第 3期 5卷
总第 9 期 4
19 7年 9
5 结果 及讨 论
3 1 结果 .
识。 一般 都 是 通 过在 基 础 釉 中 引入 煅烧 黑 色 色基 的方法 制取 黑色 釉 。 本研 究 中选 用 的3 金 属 氧 化 物均 具 备 种 上述 制 作 黑色 釉 的 条件 , 由于 不 同金 属 氧 但 化物 在结构 、 性质 等方 面 的不 同 。 们对 黑色 它 釉的 作用也 有强 弱 的区别 。 上述 试 验 结 果 证 明 , 化 钴 、 氧 氧化 铁 、 氧 化铜 对形 成纯 正 黑 色釉 的作 用 效 果最 理 想 。 除氧 化铁用 量在 ] 左 右 外 , 化钴 、 化铜 O 氧 氧
9
维普资讯
H e e r m t 0 b tCe a c
V o】 2 N o. . 5 3
To a t ]N o 4 1 9 .9 9 7
从 表4 表5 表6 表 7 以看 出 , 基础色 . , , 可 在 釉 中单 独加 入任 何一 种 金属 氧化 物均 不能 获 得 良好 的 黑色 釉 , 通 过 对 以上 呈 色 结 果 的 但 分 析 和 以往 的经 验 可 知 , 基 础色 釉 中 同时 在
用量 只有百 分之 几 。
首先 按黑 釉 釉 料 的基 本 组成 , 只 加 入 在 氧化 铁 的情况 下制 备 试样 。 烧成 后 , 试样 起 初 为浅 黄色 , 后 随着铁 量 的增加 而 发生变 化 , 而
当增 加到 1 ~] 时呈 现黑 褐色 。 2 5 在 引 入 O 5 ~ 3 氧 化 钴 时 , 色 釉 的 . 黑
加 入两种 以上 的金属 氧化 物是 可 以获得纯 正
黑 色釉的 。 于是 , 笔者 又做 了如 下试 验 。 在 基 础 色釉 中 同时 加 入 氧化 钴 和 氧 化
铜, 其烧后 颜色 见表 8 .
衰8 音 不同量氧化钴和氧化铜募 釉基础釉的呈色 I
在 基础 色 釉 中 同 时 加 入 氧化 钴 和 氧 化
褐色 调并 没有 完 全去 掉 ( 见表 4 。 ) 在 引 入 O 5 ~3 氧 化 铜 时 。 色 釉 既 . 黑
呈 有褐 色调 , 呈有 绿 色 调 ( 又 见表 5 。 说 明 )这 了颜 色釉 的不 稳定性 。 r
4 结 论 用氧化 铁 、 化钴 、 氧 氧化 铜可 制得 纯黑 色
有红色I号带绿色 }~ 6 l 5 号傲带幅 色.
7
维普资讯
Heb i e a is e r m e C
V0 . 5No 3 12 .
To a t ]N o. 4 1 97 9 9
陶瓷 黑色 釉 产品 自宋 代产 生至 今 已有 几 百年 的 历 史 , 国 内仍 很难 生 产 出那 种 黑 色 但 纯正 、 面光 亮 、 差 极 小 的 产 品 。 釉 色 究其 原 因 是多 方 面 的 , 主要 是 黑 色颜 料 的 结构 不 尽 合
化钒 。 文 着 重 研 究 了 用金 属 氧 化物 和 硅 酸 本 盐材 料 直 接 配 制纯 正 黑 色 釉 的可 行性 , 讨 探 了氧 化铁 、 氧化 铬 、 化铜 、 氧 氧化 钴 、 化锰 对 氧 首先 将氧 化铁 加入 到基础 白釉 中制 成基 础 色釉 加入 量分 别为 3 , ,0 ,2 和 5 1 1 】 . 5 经烧 成 后 。 哪个古 氧化 铁的基 础 白釉所
色 见表 6 .
在黑釉 基础 釉 料中分 别加 入0 5 , , . l 色 见表 7 .
. 2 25 其 15 , , . 和 3 的氧 化 铬 , . 2 2 5 其烧 后 颜 1 5 , .. 和 3 的 氧 化 锰 , 烧 后 颜
表6 古不周t氧化铅黑 釉基础釉的呈色
1 拘 富
在 生产陶 瓷颜 色釉产 品时都 习惯 选 甩合 成 的 陶瓷颜 料作 色基 . 对黑 色 釉 甩高 温 { 色 } l I
目前 , 口的 陶 瓷颜 色釉 产 品 品种 日益 出 增 多 , 中 以 蓝 、 、;、 斑 釉 餐 具 、 馆 甩 其 绿 { 花 } } 旅
瓷为主. 颜色釉产品不含铅、 镉等有害物 质, 并且色 彩丰富、 耐磨损 、 性能 良好 , 探受广大 国内外客商 欢迎 。 国的颜色釉产品 尚不能 我 满足国内外 客商 的要求 , 主要 是因为产品品 种单一 , 色差过大 , 质量不稳定, 价格偏高 。 色
3 2 讨论 .
氧化铬 、 氧化锰不适合作纯正黑色釉的
着 色氧 化物 。 同一种氧 化物 的作 用也 会 因加入 量 的不 同而 存在 差 异 , 入量 过 多 或过 少均 对 纯 正 加 黑色 釉 的稳 定性 、 色彩 饱和度 产生 不利 影响 。
根 据 上述 试 验 结 果 看 出 , 用 1 2 使 ~ 种金
超过 ] 小时 。 用 隧道 窑、 使 梭式 窑烧 成 此 釉鼎
适宜。 生 产 黑 色 釉 时 , 好 选 用 1 ~ ] 的 最 2 5
纯正 的黑 色 釉 ( 见表8 试样 5 和试 样 5 ) —4 —5 。 烧后 效 果表 明 ,— 1 样不 是纯 正 的黑色 釉 , 5 试 而 随 着氧 化 钴 的增 加和 氧 化 铜 的 减少 , 釉 黑 的色 彩纯 正 度 、 和度 有 明显 提 高 , 中 5 饱 其 — 3 5 试 样 黑 色 色 彩提 高得 较 明 显 , 且 增 。 —4 并 加 了 烧 成 稳 定性 , 当 氧 化 钴 的量 超 过 3 但 时 , 釉色 彩有 明显偏 蓝 的倾 向 。 黑 氧化 钴最佳
打 an ane e ox de on t op r is f t a k g a e wa i us e 】 g s i he pr e  ̄e o he bl c l z s d sc s d. KEY O RDS bl c a e· o e xi W a k gl z c pp r o de·r n ox d c a t oxi i o i e· ob l de
衰J 熏色宵 料配方 组成( , 【 w J 配方 序号 氯 化 氯 化 氯 化 氯 化 硫 酸 硫酸 重 铁 倍 锰 诂 诂 靛 l
4 . 28
4 . 5 7
2
35
3 O
3
3 】 .
4
3 4 4. 51 2 .
6 6 E
拈. 3
l 9
在 为黑色釉选 择金属 氧化物时 , 应考虑 金属氧化物的种类 、 性质、 数量等对黑色釉的 影响 , 还应考虑金属氧化物的价格与规格标 准, 尽可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 本 黑色釉料常用的金属氧化物有 : 氧化铁 、 氧化 铬 、 氧化铜 、 氧化锰 、 化钴 、 氧 氧化镍 和 氧
属氧化物 很难得到纯正的黑色釉料 , 种金 将3
属 氧 化物 同 时加 入 到 基础 釉 料 中 , 够制 得 能
釉料颗粒对纯黑色釉至关 重要, 合理的 细度 应掌 握在 O O ~ O0 万孔 筛余 。 .】 .3 纯 黑色釉适 合用强氧化焰 烧成 。 温度应 控制在 ]8 ℃. 20 冷 却制度对纯黑色釉非常重要 。 此釉要 求快速 冷却 , 高温 冷却 到9 0 从 0 时 间不能 C的
¨ . 5 l 6 l. 7 3 5 0 2 .6 9
重倍酸钾 五氯 化二钒
石 英
4 R 1. 7
4 . 1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