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生理》课程教学大纲
果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果树栽培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a3850e058fafab069dc02b0.png)
《果树栽培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果树栽培学计划总学时:72实践学时:32适用专业:园艺、热作、植保制订人:果蔬花卉教研组制订时间:2011、"4、20一、课程性质、任务《果树栽培学》以果树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介绍果树繁殖、栽植、管理等一系列果树栽培管理基础知识;从栽培概况、种类和品种、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以及设施生产等角度出发,重点介绍我省主栽果树的生产栽培技术。
学习《果树栽培学》一般应具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遗传育种学、农业气象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昆虫学等课程的基础。
了解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理论。
要求学生掌握果树栽培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具有进行果树生产(品种的选择、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的能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为学生走向社会指导生产和从事果树栽培教学打下基础。
二、课程特色本课程立足理论联系实际,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海南省的实际,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重点介绍荔枝、龙眼、杧果、香蕉、菠萝等果树栽培管理技术。
在了解掌握果树栽培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三、知识能力和培养目标果树栽培学课程是园艺专业的专业课,从果树生长发育的理论出发,讲解果树繁殖、果园建立、管理与采收等生产过程。
1、知识能力和培养目标本课程通过总论(果树栽培基础知识)和各论(果树栽培技术)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果树品种的选择,果园建立、果树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及采后处理等技术,并能结合当地果树栽培的实际情况,解决生产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会与领导、工友、农户交往,有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在果树栽培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始终。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c33ed2bf61fb7360a4c65d6.png)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果树栽培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园艺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 学时 3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几种北方主要栽培果树的生产现状和优良栽培品种,基本掌握北方几种主要栽培果树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达到能够指导生产的目的,具备初步指导果树生产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该课程教学要求是使学生了解北方几种主要栽培果树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和优良品种,初步掌握苹果、梨、桃、葡萄、枣、核桃等主要果树栽培高产优质的管理技术。
三、先修课程《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和《园艺植物栽培学》等。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苹果、梨、桃、葡萄、枣、核桃等主要果树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教学难点是苹果、梨、桃、葡萄、枣、核桃等主要果树的生物学特性。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方式,充分利用投影、幻灯、录像等手段或应用多媒体教学,以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苹果栽培(8学时)1.教学内容(1)概述;(2)主要种类与优良栽培品种;(3)生物学特性;(4)栽培管理技术。
2.重、难点提示(1)生物学特性;(2)栽培管理技术。
第二章梨树栽培(6学时)1.教学内容(1)概述;(2)主要种类与优良栽培品种;(3)生物学特性;(4)栽培管理技术。
2.重、难点提示(1)生物学特性;(2)栽培管理技术。
第三章桃树栽培(8学时)1.教学内容(1)概述;(2)主要种类与优良栽培品种;(3)生物学特性;(4)栽培管理技术。
2.重、难点提示(1)生物学特性;(2)栽培管理技术。
第四章葡萄栽培(8学时)1.教学内容(1)概述;(2)主要种类与优良栽培品种;(3)生物学特性;(4)栽培管理技术。
2.重、难点提示(1)生物学特性;(2)栽培管理技术。
《果树栽培学总论》教学大纲
![《果树栽培学总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a5c1fe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a.png)
《果树栽培学总论》教学大纲《果树栽培学总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果树学总论》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学时:64学时4学分适应对象:园艺本科专业先修课称: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果树栽培学总论》是园艺专业本科生主要骨干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果树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器官发育知识;掌握果树生长发育规律;掌握果树分类及其年周期和生命周期的生物学特性及规律;掌握果树栽培技术理论。
为了能够系统扎实地掌握本课程知识,需要对《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课程内容有较好的了解和掌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果树器官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调控途径;果树年周期和生命周期生物学特性;果树分类知识;果树栽培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
难点:花芽分化理论;器官发育间的相互关系;栽培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还与《土壤学》、《生物化学》、《植物营养学》等关系密切,同时是学好《现代果树栽培技术》、《果树生态》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绪论(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课程的内容体系、性质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重点:果树栽培学的研究现状及学习方法。
难点:果树栽培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
1、果树栽培学的内涵和果树生产特点2、果树栽培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3、学习果树栽培学的目的与要求第一章我国果树种类及地理分布(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果树资源的种类、分类方法及主要果树带和特点。
重点:主要果树种类及砧木的学名;果树分类的方法和类别。
难点:主要果树带的气候特点及果树分布。
第一节果树种质资源1、我国果树种类与分布2、果树的分类第二节我国果树带的划分1、热带常绿果树带2、亚热带常绿果树带3、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4、温带落叶果树带5、旱温落叶果树带6、干寒落叶果树带7、耐寒落叶果树带8、青藏高原落叶果树带第二章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4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果树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的有关概念;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年生长周期的生物学特性及调控途径。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7b4b32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2.png)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果树栽培学》是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是一门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研究园艺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内外果树发展动态及我国果树生产现状。
本课程主要以北方落叶果树苹果、梨、葡萄、桃、樱桃、板栗和草莓为例,讲授北方主要果树的生产概况、主要种类与品种、生物学特性、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和栽培管理技术,培养学生了解果树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掌握现代果树栽培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内外果树发展动态及我国果树生产现状和果树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能力目标: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果树栽培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应用于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有关问题,为将来从事果树专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3.素质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果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果树高产、优质、高效生产,良种繁育,果品经营和管理,并能从事该领域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果树和果树栽培的含义。
2、了解我国果树栽培的概况和国外果树栽培的概况。
3、明确果树栽培学的任务和要求。
【教学设计建议】多媒体教学结合文献介绍我国果树栽培现状和最新发展动向。
【讲授内容】1、果树和果树栽培的含义。
2、我国果树栽培的概况和国外果树栽培的概况。
第一章我国果树种类和分布【目的要求】1、了解我国果树的种类和分布。
2、掌握果树栽培学的分类和果树生态适应性分类。
《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7e93f4ff7ec4afe04a1df34.png)
1.常用果树分类法的分类依据; 2.主要果树果实的解剖构造及其与花器的关系; 3.划分果树带和果树区划的依据。
第二章 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
目的要求: 1.掌握果树在一生中生长发育规律 2.掌握果树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规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果树的生命周期 1.果树生命周期的意义 2.实生树的生命周期 3.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及其调控 第二节 果树的年生长周期 1.果树的年生长周期的概念 2.落叶果树的年生长周期及其调控 重点、难点: 1.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及年生长周期概念 2.落叶果树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措施
《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园艺技术 参考学时:72 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果树栽培技术》是一门以现代生物科学为基础,研究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 及其内外因关系规律和调控技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在讲授果树栽培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着重讲授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技 术以调控果树与环境、生物学性状与经济学性状、生长与结果、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使之符 合人们生产栽培的需要,达到早果、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果树 生产与发展服务。
表1各章内容及实验实习学时分配内容学时数理论62绪论2第一章我国果树种类及地理分布6第二章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2第三章果树器官的生长发育12第四章生态环境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2第五章果树育苗10第六章果园建立4第七章果园土肥水管理6第八章果树整形修剪12第九章花果管理6实验实训10项目一主要果树树种的认识2项目二果树树体结构与枝芽类型的认识2项目三主要果实类型及其构造的认识2项目四果树苗木的繁殖2项目五果树整形修剪2合计72四讲授纲要绪论目的要求
总论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演示教学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演示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daa9002e58fafab069dc02f2.png)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果树栽培学二、课程英文名称Fruit Culture三、课程编码ZB0230230四、课程性质专业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48学时,3学分,第五学期开课。
六、课程目的与要求《果树栽培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和人工调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如观赏园艺、设施农业、植物科学、农学、植保等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之一。
通过果树栽培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果树分类、生长发育规律、苗木培育、适地适栽、栽培管理、品质、产量提高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技术措施和实践技能,为从事果树生产和经营管理打下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坚实基础。
因此,果树栽培学是培养园艺专业及相关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果树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以现代生物学理论知识为基础,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是它的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是该课程后续理论验证,熟练和提高专业技能的配套课程。
八、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实习。
九、考核方法闭卷考试及实验实践考核。
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选用教材李连国等主编.果树栽培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自编教材,2005参考书目郗荣庭主编.果树栽培学总论(第三版).农业出版社,1998河北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实验实习指导书.农业出版社,1988Kay Ryugo.Fruit Culture.John Wiley & Sons,1988十一、教学进程安排表十二、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及果树分类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果树生产发展概况、发展水平、存在的困难、发展的优势,发展方向等等;了解我国果树种类、分布和利用,掌握果树主要分类方法,掌握果树带的划分和果树带的特点。
本章计划2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绪论了解果树、果树栽培、绿色果品的概念;果树栽培的意义及国内外果树业的栽培概况;学习果树栽培学的目的意义。
【免费下载】果树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免费下载】果树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842a72802768e9951e738ae.png)
二、地上部吸收 三、元素的功能与缺素症 第三节 氮素营养与施氮技术 一、氮素营养与产量、品质关系 二、果树氮素营养特性 三、施氮技术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果树必要元素及其作用,掌握果树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 掌握植物体内的氮素同化和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与讨论
第四章 果树水分生理 教学重点:水分在果树上的生理作用;果树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果树的耐水机制; 果树抗旱栽培的途径;克服涝害的途径。 教学难点:果树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果树的耐水机制。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果树水分生理基础 一、水分在果树上的生理作用 二、水分的吸收、传导和散失 第二节 干旱胁迫和抗旱栽培 一、干旱胁迫对果树的影响 二、果树对干旱胁迫的适应 三、果树抗旱栽培的途径 第三节 涝害对果树的影响 一、涝害对果树生理活性的影响 二、果树的耐水机制 三、克服涝害的途径 教学要求:深入了解植物水分代谢,掌握水分的生理作用、果树对干旱胁迫的适 应机制及耐水机制;掌握果树抗旱栽培的途径和克服涝害的途径。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与讨论
第三章 果树的矿质营养生理 教学重点:果树必要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果树缺乏必需矿质元素的诊断方法; 氮素营养与产量、品质关系;施氮技术分析。 教学难点:果树缺乏必需矿质元素的诊断方法;施氮技术分析。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果树营养的概念 二、果树的必要元素 三、矿质营养生理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第二节 矿质元素的吸收与生理功能 一、根系吸收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961fdb9581b6bd97e19ea3e.png)
《果树栽培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与要求《果树栽培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和人工调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如观赏园艺、设施农业、植物科学、农学、植保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果树栽培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果树分类、生长发育规律、苗木培育、适地适栽、栽培管理、品质、产量提高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技术措施和实践技能,为从事果树生产和经营管理打下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坚实基础。
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现场教学。
三、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及果树分类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果树生产发展概况、发展水平、存在的困难、发展的优势,发展方向等等;了解我国果树种类、分布和利用,掌握果树主要分类方法,掌握果树带的划分和果树带的特点。
本章计划2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绪论了解果树、果树栽培、绿色果品的概念;果树栽培的意义及国内外果树业的栽培概况;学习果树栽培学的目的意义。
第二节我国果树资源与分布了解我国果树的种类及分布。
第三节果树分类掌握果树分类的依据及各类果树的特点。
第四节我国果树带划分掌握果树带的概念,了解我国八个果树带及各果树带的气候特点和主要果树种类。
四、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教学重点果树分类,果树带。
(二)教学难点果树分类,果树带。
(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和实验实习。
第二章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果树根、芽、枝、叶、花、果实等各器官的概念、形态结构特性。
掌握果树根、枝、叶、花、果实等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掌握果树各器官间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
本章计划6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根系了解根系主要类型、结构,掌握果树根系分布特点和年周期中生长的变化规律。
第二节芽、枝、叶的生长与发育了解果树芽、枝、叶的概念、类型。
理解果树生长与发育规律。
第三节花芽分化及调控途径掌握果树花芽分化的概念、花芽分化机理、影响花芽分化的环境因素。
《果树栽培学(植保)》课程教学大纲
![《果树栽培学(植保)》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8ed3664ddccda38376bafd7.png)
GDOU-B-11-213《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果树栽培学是一门讲授果树栽培技术的应用技术课程。
本课程涉及的树种主要为南亚热带地区的主要大众型果树,分别从栽培历史、生产意义、起源与发展,主要生物学特性,主要种类和品种以及栽培技术要点等方面介绍我国南方常见的荔枝、龙眼、芒果、香蕉、波萝、柑桔等六大果树,在介绍生产上的最新技术、最新品种和最新理论进展的同时,授课时以突出实践操作技能为主。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我校植物保护专业的选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果树生产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果园管理的基本过程和特点,掌握南方常见果树的主要品种、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为更好地将植物保护知识科学地应用到果树栽培实践中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1、学习和掌握主要果树种类的识别与描述、以及果树生物学性状的观察和记载方法。
2、运用果树栽培的基本原理制定果树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并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包括果树育苗,果园建立,果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以及化学调控技术等。
三、面向专业:植物保护专业。
四、先修课程:植物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基础,是更好地学习本课程、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促进植物保护专业相关课程学习。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绪论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简介(2学时)本部分主要介绍果树及果树栽培学的定义,果树栽培学的学习方法,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的种类,生产概况和经济价值,以及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另外,由于植保专业学生不具备果树栽培总论的相关知识,因此在以下各章节的授课过程中,将各种涉及的总论内容穿插其中,但要避免重复。
本大纲中列出的知识点均为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
作业:根据自己接触的果树的市场价格及查阅文献,进一步加深对南亚热带常见果树经济价值和栽培现状的了解。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b45e306192e45361066f582.png)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果树栽培学二、课程英文名称Fruit Culture三、课程编码ZB四、课程性质专业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48学时,3学分,第五学期开课。
六、课程目的与要求《果树栽培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和人工调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如观赏园艺、设施农业、植物科学、农学、植保等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之一。
通过果树栽培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果树分类、生长发育规律、苗木培育、适地适栽、栽培管理、品质、产量提高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技术措施和实践技能,为从事果树生产和经营管理打下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坚实基础。
因此,果树栽培学是培养园艺专业及相关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果树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以现代生物学理论知识为基础,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是它的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是该课程后续理论验证,熟练和提高专业技能的配套课程。
八、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实习。
九、考核方法闭卷考试及实验实践考核。
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选用教材李连国等主编.果树栽培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自编教材,2005参考书目郗荣庭主编.果树栽培学总论(第三版).农业出版社,1998河北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实验实习指导书.农业出版社,1988Kay Ryugo.Fruit Culture.John Wiley & Sons,1988十一、教学进程安排表十二、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及果树分类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果树生产发展概况、发展水平、存在的困难、发展的优势,发展方向等等;了解我国果树种类、分布和利用,掌握果树主要分类方法,掌握果树带的划分和果树带的特点。
本章计划2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绪论了解果树、果树栽培、绿色果品的概念;果树栽培的意义及国内外果树业的栽培概况;学习果树栽培学的目的意义。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范本模板】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b8722d0ee06eff9aff8072d.png)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果树栽培学二、课程英文名称Fruit Culture三、课程编码ZB0230230四、课程性质专业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48学时,3学分,第五学期开课。
六、课程目的与要求《果树栽培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和人工调控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相关专业如观赏园艺、设施农业、植物科学、农学、植保等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之一。
通过果树栽培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果树分类、生长发育规律、苗木培育、适地适栽、栽培管理、品质、产量提高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技术措施和实践技能,为从事果树生产和经营管理打下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坚实基础。
因此,果树栽培学是培养园艺专业及相关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果树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以现代生物学理论知识为基础,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是它的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是该课程后续理论验证,熟练和提高专业技能的配套课程。
八、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实习。
九、考核方法闭卷考试及实验实践考核。
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选用教材李连国等主编.果树栽培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自编教材,2005参考书目郗荣庭主编.果树栽培学总论(第三版).农业出版社,1998河北农业大学。
果树栽培实验实习指导书。
农业出版社,1988Kay Ryugo。
Fruit Culture.John Wiley & Sons,1988十一、教学进程安排表十二、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及果树分类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果树生产发展概况、发展水平、存在的困难、发展的优势,发展方向等等;了解我国果树种类、分布和利用,掌握果树主要分类方法,掌握果树带的划分和果树带的特点。
本章计划2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绪论了解果树、果树栽培、绿色果品的概念;果树栽培的意义及国内外果树业的栽培概况;学习果树栽培学的目的意义。
果树栽培生理学 - 山东农业大学
![果树栽培生理学 - 山东农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446e884cb307e87101f6965d.png)
《果树栽培生理学》教学大纲学分:2 学时:36理论学时:36 实验或讨论学时:0适用专业:园艺大纲执笔人:高东升大纲审定人:彭福田一、说明1、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果树栽培生理学是植物生理学与果树栽培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也是园艺专业学生学习普通园艺学后,进行专业课深入学习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侧重于讨论北方落叶果树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生理基础,以及针对果树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关生理理论的研究。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掌握果树栽培产中各环节和技术措施对果树生长发育的生理效应,能够解释和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生理基础,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果树栽培的精准化、靶体化和现代化。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和田间观察相结合,力求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尽量补充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学科前缘动态。
二、教学大纲内容(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果树栽培生理学的发展历史(二)果树栽培生理学的主要内容(三)果树栽培生理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第二章果树光合生产:5学时第一节果树的光合器官一、叶龄二、叶质三、果实与光合四、树种、品种与砧木第二节果树叶片光合作用规律一、净光合日变化二、季节变化三、果树植株的光合作用第三节环境因素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一、光照二、温度三、土壤水分四、CO2五、矿质营养第四节影响果树光合作用的栽培因素一、负荷量二、库源关系三、整形修剪四、暗呼吸第三章果树的矿质营养生理:6学时第一节概述一、果树营养的概念二、果树的必要元素三、矿质营养生理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第二节矿质元素的吸收与生理功能一、根系吸收二、地上部吸收三、元素的功能与缺素症第三节氮素营养与施氮技术一、氮素营养与产量、品质关系二、果树氮素营养特性三、施氮技术分析第四节钙素营养与调钙技术一、钙与果实品质的关系二、钙的吸收、运转特性三、钙的调节技术第四章果树水分生理:3学时第一节果树水分生理基础一、水分在果树上的生理作用二、水分的吸收、传导和散失第二节干旱胁迫和抗旱栽培一、干旱胁迫对果树的影响二、果树对干旱胁迫的适应三、果树抗旱栽培的途径第三节涝害对果树的影响一、涝害对果树生理活性的影响二、果树的耐水机制三、克服涝害的途径第五章果树植株生长发育规律及调节:5学时第一节枝条的发生与功能一、生长锥分化二、枝梢类型三、枝条生长调节第二节花芽分化、开花与坐果一、花芽分化二、开花三、坐果第三节果实的生长发育一、果实的生长二、果实的成熟第五节果实品质生理一、果实的色泽发育二、果实的硬度三、果实的风味四、影响果实品质的因素第六章果树修剪生理:3学时第一节果园树体结构的分析一、果园群体结构二、树体结构第二节果树的修剪调节一、修剪的一般作用二、修剪的时期和强度三、修剪方法第七章果树的抗寒生理:3学时第一节果树冻害一、果树的冻害反映二、冻害机制各种假说的评价三、果树抗冻机理四、果树休眠与抗寒性的关系第二节果树低温冷害一、低温冷害的概念二、低温冷害的类型三、低温冷害的生理机制四、果树的抗冷锻炼第三节鉴定果树抗寒性的方法一、形态特征鉴定二、组织细胞特征鉴定三、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四、生长法和组织褐变法鉴定第八章果树激素生理:3学时第一节果树内源激素的种类一、生长素类二、赤霉素类三、细胞分裂素类四、脱落酸五、乙烯第二节果树内源激素的生理作用一、果树内源激素的产生体系二、果树内源激素的作用方式三、果树内源激素对果树生长发育的生理作用第三节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一、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二、生长调节剂的生理作用三、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具体应用三、课程考核要求本课程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OU-B-11-213《果树栽培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果树栽培生理学为园艺专业果树方向学生的开设的选修课程,适用于园艺专业的高年级学生选修,一般要求学生具有有机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等专业基础课和栽培学、育种学、贮藏保鲜等专业课的理论知识,主要讲解果树的生长发育的生理学与栽培学之间的联系,重点介绍果树的矮化生理、开花生理、脱落生理的栽培学原理,为学生毕业后在从事果树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铺垫。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果树生理》是园艺专业果树专业方向为提高果树专业毕业生理论水平而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果树的栽培生理学问题与栽培技术的原理。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要求:
⒈使学生了解果树栽培学的生理学基础,掌握果树主要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
⒉使学位生能够根据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正确地采用栽培技术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⒊使学生能够利用生理学的知识解决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分析讨论试验研究中的生理学现象。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产实践、教学挂图和幻灯等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方式,加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图书馆的期刊资料,结合课外科研小组,引导学生阅读文献,写读书报告,为毕业论文奠定基础,作好课题准备。
三、面向专业:园林、园艺
四、先修课程: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果树生理》主要讲解果树栽培学出现的生理学现象和栽培原理,是一门专业的提高课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基础,一般可排在第七、八学期学生学过植物生理学、果品贮藏加工、果树栽培学以后,使学生对园艺生产有了足够的了解,以便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本大纲主要讲解果树生长发育的生理学基础和栽培学原理,一般讲解30学时左右,其中实验在2-5个。
课时安排见下表:
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果树生理的研究内容及范畴以及果树科学的发展动态。
教学内容:
果树生理发展、内容和范畴,果树研究的动态及热点(C)。
第一章:果树的生长与控制(6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果树的生长生理以及影响果树生长的因素,如何利用栽培技术调控果树的生长。
教学内容:
第一节:顶端优势(B)
第二节:枝条的生长(B)
第三节:矮化机理(B)
本节要点包括顶端优势、生长、矮化等果树的营养生长的生理学现象,研究其影响因素和调控生长的栽培学原理。
第二章花芽分化与调控(10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果树花芽分化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果树的童期(B)
本节要点包括童期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其克服办法。
第二节:成年期树花的形成(B)
本节要点包括花芽分化的生理学基础、假说和栽培学原理。
第三节:花的继续发育(B)
本节要点包括果树花芽的生理分化到形态分化以及逆转,影响因素及其栽培原理。
第四节:花的性别控制(C)
本节要点包括果树花芽性别的生理以及调控原理;
第三章果实发育与品质形成(8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从坐果到果实形成的生理过程,掌握果实品质因素形成的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授粉受精(B)
本节要点包括亲和性、植物激素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座果(A)
本节要点包括单性结果、无融合生殖、果实脱落、器官的竞争;
第三节:无籽果、单性果和细籽果(B)
本节要点包括无籽现象、细籽结果、无融合生殖的机理。
第四节:果实的生长(B)
本节要点包括生长型、节奏、要素。
第五节:果实成熟(B)
本节要点包括成熟、衰老、跃变型、非跃变型、色泽及其调控。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1 PP
抑制果树枝条生长(选择一个实验)
333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龙眼枝条生长的影响,利用形态学和生理学的调查方法调查枝条的长度、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从生理学的角
度了解住生长调节剂与栽培学的关系。
实验内容:统一喷药,课外调查,分散完成
实验要求:独立完成
实验2氯酸钾促进龙眼花芽分化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施用氯酸钾对龙眼成花的影响,利用形态学和生理学的调查方法调查成花率和叶绿素含量,从生理学的角度了解氯酸钾促进龙眼成花的原理。
实验内容:统一施药,课外调查,分散完成
实验要求:独立完成
九、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自编果树生理学,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植物激素,
潘瑞炽主编《植物生长发育与化学调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二版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读书报告或考试
实验课考试方式:实验报告
执笔:刘魁英
审核:
批准人: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