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2013 第3章 气体间隙的击穿强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冲击电压波形
操作冲击电压的推荐波形
a. T1/T2=250(±20%) / 2500(±60%) μs
u / Um
1.0 0.5 0
b.振荡操作波
u Um
Tcr T2
( a)
t
0 Tcr ( b) Tcr 1000 ~ 1500s
t
高电压工程基础
操作冲击电压下击穿的U形曲线
工频击穿 场强 Eb随tf 的减小而 增大是放电时延 在起作用,与雷 电冲击电压相似 棒-棒 电压作用时间增加 后空间电荷迁移范 围扩大,改善了间 隙中电场分布,击 穿电压提高
放电时延 tlag= ts+ tf
高电压工程基础 电场形式对放电时延的影响
1. 当电场比较均匀时(如1cm以下短气隙),tf<ts,放电
时延主要取决于统计时延,为减小统计时延: 可提高外加电压/电场 可采用人工光源照射
2. 当电场极不均匀时(如长间隙),放电时延主要取决于 放电形成时延,为减小放电形成时延: 可提高外加电压/电场
最小击穿 电压
棒板间隙距离1~20m:U min=
3.4 MV 8 1+ d
Ua 其它间隙:k= Ur
高电压工程基础
3.4 大气密度和湿度对击穿的影响
大气校正因数
根据国家标准,利用校正因数可将测得的放电电压值换算到标准
大气条件(t0=20℃,p0=101.3kPa,h0=11g/m3)的电压值,或将标准 参考大气条件下规定的试验电压值换算为试验条件下的电压值。 均匀电场下:仅受空气密度影响 极不均匀电场下:受空气密度和湿度影响
高电压工程基础
3.1 稳态电压下的击穿
均匀电场中的击穿
eg:高压静电电压表的电极布置 特点:
400 100
(1)均匀电场中电极布置对称,击穿 无极性效应; (2)均匀场间隙中各处电场强度相等, 击穿所需时间极短,其直流击穿电压、 工频击穿电压峰值、50%冲击击穿电 压相同;
Ub/kV
10
1
0.01
屏障应靠近尖电极,使比较 均匀的电场区扩大。但离尖电极 过近时,屏障上空间电荷的分布 将变得不均匀而使屏障效应减弱, 因此屏障有一最佳位置。
高电压工程基础
削弱电离过程的措施
(1) 高气压的采用
原理:减小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 抑制电离过程的发生。
注意 尽可能改进电极形 状,改善电场分布 选择正确气压
高电压工程基础
钢
铜
铝 锌
稍不均匀电场中高真空的直流击穿电 压与电极材料的关系
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击穿电压随电极材料熔点的 提高而增大,因为强场发射电流达到临界电流密度,致使金 属微细突起物迅速熔化成金属蒸气导致击穿。
高电压工程基础
钢电极T=293K 铜电极T=80K 铜电极T=293K
电极材料与电极温度对高真空交流击穿电压的影响
冲击系数= 1
极不均匀电场下
冲击系数>1 极性效应
高电压工程基础
伏-秒特性
伏-秒特性:在同一冲击电压波形下,击穿电压值与放电 时延(或电压作用时间)有关的特性。 用实验确定间隙伏-秒特性的方法:保持冲击电压的波形 不变,逐渐升高电压使间隙发生击穿,并根据示波图记录 击穿电压U与击穿时间t。
均匀电场中几种绝缘介质的击穿电压与距离的关系
1-2.8MPa的空气 2-0.7MPa的SF6 3-高真空 4-变压器油 5-0.1MPa的SF6 6-大气
高电压工程基础 (2) 强电负性气体的应用 原因:
1. 2. 采用SF6等电负性气体:电子容易被俘获形成负离子 气体分子量大、体积大,使电子平均自由程减小
导线-板
3m空气间隙的平均击穿场强 与操作冲击波前时间关系
(1)长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击穿通常发生在波前部分,因而其击穿电压仅 与波前时间有关。 (2)当波前时间tf为100~300μs时,击穿场强出现极小值。出现极小值的波 前时间随间隙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高电压工程基础
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下操作冲击电压
冲击电压标准波形。定义、波形参数。 放电时延及其组成。50%击穿电压。冲击系数。伏秒特性。 操作冲击电压下击穿的U形曲线及其解释。
作 业
3.6 3.7
电晕
空间电荷
改善电场
细线效应 D 增大后,局部 毛刺点的强烈电 离,产生刷状放 电 细线效应只对稳 态电压有作用, 对雷电波没有作 用
高电压工程基础 (3)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使用
直流电压下尖-板空气间隙的 击穿电压和屏障位置的关系
正尖-板间隙中屏障的作用
屏障靠近尖电极或板电 极时,屏障效应消失,正、 负极性下出现很大差别。
棒-棒和棒-板空气间隙的工频 击穿电压(有效值)
高电压工程基础
显著特征:饱和特性 长 间 隙
高电压工程基础
3.2 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
雷电的特点
冲击电压的标准波形
波前时间
半峰值时间
标准雷电波的波形: T1=1.2μs±30%, T2=50μs±20% 对于不同极性:+1.2/50μs或-1.2/50μs 操作冲击波的波形: T1=250μs±20%, T2=2500μs±60% 对于不同极性:+250/2500μs或-250/2500μs
U K aU s
1 Us 4 1.1 H 10
高电压工程基础
3.6 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措施
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
(1)改变电极形状 例如采用屏蔽罩、扩径导线等增大电极曲率半径,或 改善电极边缘形状以消除边缘效应。
导线-导线
棒-棒
棒-板
导线-杆塔支柱
长空气间隙的交流击穿电压
高电压工程基础 (2)利用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变作用
间隙距离对击穿的影响:
规律:击穿场强随间距的增加而降低。
击穿电压
击穿场强
原因:随着间隙距离及击穿电压的增大,电 子从阴极到阳极经过了巨大的电位差,积聚 了很大的动能。高能电子轰击阳极时能使阳 极释放出正离子及辐射出光子。正离子及光 子到达阴极后又将加强阴极的表面电离。在 此反复过程中产生越来越大的电子流,使电 极局部气化,导致击穿。
空气中同轴圆柱电极的电晕起始电 压UC及击穿电压Ub与电极半径r的 关系,内电极为负极性
d U b=Em f
高电压工程基础 (3)其他形状的电极布置 球状电极的电场不均匀系数 大于相同半径的圆柱电极; 间隙距离增大时,电场不均 匀系数也增大。
d U b=Em f
高电压工程基础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
击穿发生在波前或 峰值,取此刻值 击穿发生在波 尾,取峰值
50%伏 秒特性
100%伏 秒特性 50%冲击 击穿电压 未击穿 0%伏秒 特性
高电压工程基础
绝缘的 伏-秒特性
避雷器的 伏-秒特性
电气设备绝缘的伏-秒特性和避雷器的伏-秒特性 (a)正确配合 (b)不正确配合
高电压工程基础
3.3 操作冲击电压下的击穿
b. d>D/4时,电场不 均匀程度增大, 击穿场强下降, 出现极性效应; c. 球隙测压器的工 作范围d≤D/2;否 则因放电分散性 增大,不能保证 测量的精度。
高电压工程基础 (2)同轴圆柱电极 (eg:高压标准电容器、单芯电缆、GIS分相母线) (1)r/R<0.1时,极不均匀电场, 击穿前先出现电晕,且Uc的值很 低,因此上述电气设备均不设计 在这一r/R范围内。 (2)r/R >0.1时,稍不均匀电场, 击穿前不出现电晕,且由图可见, 当r/R ≈0.33时击穿电压出现极大 值(上述电气设备在绝缘设计时 尽量将r/R选取0.25~0.4的范围 内)。
0.1
1
10
d/cm
(3)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很小。
Ub=24.22 d+6.08 d (kV )
均匀电场空气的电气强度 大致为:30kV(峰值)/cm
高电压工程基础
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
(1)球间隙 (eg:高压实验室中的测量球隙)
a. d<D/4时,电场均 匀,直流、交流 和冲击电压击穿 电压相同;
高电压工程基础
50%击穿电压及冲击系数
1、50%击穿电压
工程上,常用50%放电电压表征绝缘耐受冲击电压作用的能 力,即多次施加电压时有半数会导致击穿的电压值Ub50 。
Ub0 Ub50 3
高电压工程基础
50%击穿电压及冲击系数
2、冲击系数 同一间隙的50%冲击击穿电压Ub50与稳态击穿电压 Uss之比 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下
高电压工程基础
放电时延
足够幅值的电压 击穿条件
统计时延:从外施电 一定时间的作用 压达Uo时起,到出现 一个能引起击穿的初 始电子崩所需的第一 个有效电子所需时间 放电形成时延:从出 现第一个有效自由电 子时起,到放电过程 完成所需时间,即电 子崩的形成和发展到 流注等所需的时间
临界 击穿电压
U U0 Kt
U0 U / Kt
Kt K1K2
2. 湿度校正因素
1. 空气密度校正系数
K1=
m
=
p 273+t0 p0 273+t
K2=K W
高电压工程基础 3. 指数m和W
g=
UB 500 L K
h-绝对湿度
高电压工程基础
海拔的影响—一种粗略估计法
国家标准规定:
拟用于海拔超过1000m而又低于4000m地区的电力设备,在平原地区 进行外绝缘试验时施加的电压U,与标准状态下的试验电压Us的关系为
3.
电子与这些气体分子相遇时,使气体分子产生极化而消耗 了电子的能量
目前得到工程广泛应用的是SF6及SF6混合气体
高电压工程基础 (3)高真空的采用
通过削弱间隙中的碰撞电离达到增高 击穿电压的目的 剩余压力低于10-4(133Pa)时击穿场 强很高
击穿机理:
强场发射造成很大的电流密度,导致电极局部过热并释放出气体, 发生金属气化,破坏了真空,故引起击穿。
一般规律: 间距很大,电极影响不大,一极接地时接近棒-板间隙; 不对称布置的极不均匀场间隙的极性效应明显。
f:尖-尖 =2尖-板 (d/2)> 尖-板(d)
来自百度文库
1. 直流电压
显著特征:极性效应
平均击穿场强: 正极性棒-板间隙:4.5kV/cm 负极性棒-板间隙:10kV/cm 正极性棒-棒间隙:4.8kV/cm
对电极采取冷却措施具有与提高电极材料熔点相同的效 果,也可使击穿电压提高。
小
结
1. 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 2. 极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
直流、交流、冲击(雷电/操作)下,气隙击穿的基本特性; 极性效应;饱和特性
3. 大气条件对气隙击穿特性的影响及其校正 4. 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 5. 概念:
《高电压工程基础》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高电压工程基础
第3章 气体间隙的击穿强度
稳态电压:直流、交流 电压类型 冲击电压:雷电冲击、操作冲击 电场结构:电极形状、间隙距离、电压极性 气体种类和状态:空气、SF6
高电压工程基础
第3章 气体间隙的击穿强度
3.1 稳态电压下的击穿 3.2 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 3.3 操作冲击电压下的击穿 3.4 大气密度和湿度对击穿的影响 3.5 SF6气体间隙中的击穿 3.6 提高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措施
与雷电冲击50%击穿电压和工频击穿电压(峰值)几乎相同, 击穿几乎发生在峰值,击穿电压的分散性也较小。
长空气间隙在操作冲击电压下的击穿强度
雷电冲击
特点:
操作冲击
1. 2. 3. 4.
极性效应; 间隙长度超过5m时呈现饱和趋势; 长间隙的操作冲击击穿电压远比雷 电冲击击穿电压要低,甚至低于AC; 间隙距离越大,“2”与“3”的击穿 电压的差别越大。
尖-板和尖-尖空气间隙的直流击穿电压
高电压工程基础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
2. 工频交流电压
特点: 1、棒-板间隙击穿总是在棒的极性为 正时击穿,峰值与正直流电压相近。 2、平均击穿场强 棒-棒间隙:3.8kV(有效值)/cm 棒-板间隙:3.35kV(有效值)/cm 3、击穿电压与距离近似成直线关系, 大间隙下击穿电压有饱和趋势(见后 页)
操作冲击电压的推荐波形
a. T1/T2=250(±20%) / 2500(±60%) μs
u / Um
1.0 0.5 0
b.振荡操作波
u Um
Tcr T2
( a)
t
0 Tcr ( b) Tcr 1000 ~ 1500s
t
高电压工程基础
操作冲击电压下击穿的U形曲线
工频击穿 场强 Eb随tf 的减小而 增大是放电时延 在起作用,与雷 电冲击电压相似 棒-棒 电压作用时间增加 后空间电荷迁移范 围扩大,改善了间 隙中电场分布,击 穿电压提高
放电时延 tlag= ts+ tf
高电压工程基础 电场形式对放电时延的影响
1. 当电场比较均匀时(如1cm以下短气隙),tf<ts,放电
时延主要取决于统计时延,为减小统计时延: 可提高外加电压/电场 可采用人工光源照射
2. 当电场极不均匀时(如长间隙),放电时延主要取决于 放电形成时延,为减小放电形成时延: 可提高外加电压/电场
最小击穿 电压
棒板间隙距离1~20m:U min=
3.4 MV 8 1+ d
Ua 其它间隙:k= Ur
高电压工程基础
3.4 大气密度和湿度对击穿的影响
大气校正因数
根据国家标准,利用校正因数可将测得的放电电压值换算到标准
大气条件(t0=20℃,p0=101.3kPa,h0=11g/m3)的电压值,或将标准 参考大气条件下规定的试验电压值换算为试验条件下的电压值。 均匀电场下:仅受空气密度影响 极不均匀电场下:受空气密度和湿度影响
高电压工程基础
3.1 稳态电压下的击穿
均匀电场中的击穿
eg:高压静电电压表的电极布置 特点:
400 100
(1)均匀电场中电极布置对称,击穿 无极性效应; (2)均匀场间隙中各处电场强度相等, 击穿所需时间极短,其直流击穿电压、 工频击穿电压峰值、50%冲击击穿电 压相同;
Ub/kV
10
1
0.01
屏障应靠近尖电极,使比较 均匀的电场区扩大。但离尖电极 过近时,屏障上空间电荷的分布 将变得不均匀而使屏障效应减弱, 因此屏障有一最佳位置。
高电压工程基础
削弱电离过程的措施
(1) 高气压的采用
原理:减小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 抑制电离过程的发生。
注意 尽可能改进电极形 状,改善电场分布 选择正确气压
高电压工程基础
钢
铜
铝 锌
稍不均匀电场中高真空的直流击穿电 压与电极材料的关系
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击穿电压随电极材料熔点的 提高而增大,因为强场发射电流达到临界电流密度,致使金 属微细突起物迅速熔化成金属蒸气导致击穿。
高电压工程基础
钢电极T=293K 铜电极T=80K 铜电极T=293K
电极材料与电极温度对高真空交流击穿电压的影响
冲击系数= 1
极不均匀电场下
冲击系数>1 极性效应
高电压工程基础
伏-秒特性
伏-秒特性:在同一冲击电压波形下,击穿电压值与放电 时延(或电压作用时间)有关的特性。 用实验确定间隙伏-秒特性的方法:保持冲击电压的波形 不变,逐渐升高电压使间隙发生击穿,并根据示波图记录 击穿电压U与击穿时间t。
均匀电场中几种绝缘介质的击穿电压与距离的关系
1-2.8MPa的空气 2-0.7MPa的SF6 3-高真空 4-变压器油 5-0.1MPa的SF6 6-大气
高电压工程基础 (2) 强电负性气体的应用 原因:
1. 2. 采用SF6等电负性气体:电子容易被俘获形成负离子 气体分子量大、体积大,使电子平均自由程减小
导线-板
3m空气间隙的平均击穿场强 与操作冲击波前时间关系
(1)长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击穿通常发生在波前部分,因而其击穿电压仅 与波前时间有关。 (2)当波前时间tf为100~300μs时,击穿场强出现极小值。出现极小值的波 前时间随间隙距离的增加而增大。
高电压工程基础
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下操作冲击电压
冲击电压标准波形。定义、波形参数。 放电时延及其组成。50%击穿电压。冲击系数。伏秒特性。 操作冲击电压下击穿的U形曲线及其解释。
作 业
3.6 3.7
电晕
空间电荷
改善电场
细线效应 D 增大后,局部 毛刺点的强烈电 离,产生刷状放 电 细线效应只对稳 态电压有作用, 对雷电波没有作 用
高电压工程基础 (3)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使用
直流电压下尖-板空气间隙的 击穿电压和屏障位置的关系
正尖-板间隙中屏障的作用
屏障靠近尖电极或板电 极时,屏障效应消失,正、 负极性下出现很大差别。
棒-棒和棒-板空气间隙的工频 击穿电压(有效值)
高电压工程基础
显著特征:饱和特性 长 间 隙
高电压工程基础
3.2 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
雷电的特点
冲击电压的标准波形
波前时间
半峰值时间
标准雷电波的波形: T1=1.2μs±30%, T2=50μs±20% 对于不同极性:+1.2/50μs或-1.2/50μs 操作冲击波的波形: T1=250μs±20%, T2=2500μs±60% 对于不同极性:+250/2500μs或-250/2500μs
U K aU s
1 Us 4 1.1 H 10
高电压工程基础
3.6 提高气隙击穿电压的措施
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
(1)改变电极形状 例如采用屏蔽罩、扩径导线等增大电极曲率半径,或 改善电极边缘形状以消除边缘效应。
导线-导线
棒-棒
棒-板
导线-杆塔支柱
长空气间隙的交流击穿电压
高电压工程基础 (2)利用空间电荷对原电场的畸变作用
间隙距离对击穿的影响:
规律:击穿场强随间距的增加而降低。
击穿电压
击穿场强
原因:随着间隙距离及击穿电压的增大,电 子从阴极到阳极经过了巨大的电位差,积聚 了很大的动能。高能电子轰击阳极时能使阳 极释放出正离子及辐射出光子。正离子及光 子到达阴极后又将加强阴极的表面电离。在 此反复过程中产生越来越大的电子流,使电 极局部气化,导致击穿。
空气中同轴圆柱电极的电晕起始电 压UC及击穿电压Ub与电极半径r的 关系,内电极为负极性
d U b=Em f
高电压工程基础 (3)其他形状的电极布置 球状电极的电场不均匀系数 大于相同半径的圆柱电极; 间隙距离增大时,电场不均 匀系数也增大。
d U b=Em f
高电压工程基础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
击穿发生在波前或 峰值,取此刻值 击穿发生在波 尾,取峰值
50%伏 秒特性
100%伏 秒特性 50%冲击 击穿电压 未击穿 0%伏秒 特性
高电压工程基础
绝缘的 伏-秒特性
避雷器的 伏-秒特性
电气设备绝缘的伏-秒特性和避雷器的伏-秒特性 (a)正确配合 (b)不正确配合
高电压工程基础
3.3 操作冲击电压下的击穿
b. d>D/4时,电场不 均匀程度增大, 击穿场强下降, 出现极性效应; c. 球隙测压器的工 作范围d≤D/2;否 则因放电分散性 增大,不能保证 测量的精度。
高电压工程基础 (2)同轴圆柱电极 (eg:高压标准电容器、单芯电缆、GIS分相母线) (1)r/R<0.1时,极不均匀电场, 击穿前先出现电晕,且Uc的值很 低,因此上述电气设备均不设计 在这一r/R范围内。 (2)r/R >0.1时,稍不均匀电场, 击穿前不出现电晕,且由图可见, 当r/R ≈0.33时击穿电压出现极大 值(上述电气设备在绝缘设计时 尽量将r/R选取0.25~0.4的范围 内)。
0.1
1
10
d/cm
(3)击穿电压的分散性很小。
Ub=24.22 d+6.08 d (kV )
均匀电场空气的电气强度 大致为:30kV(峰值)/cm
高电压工程基础
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
(1)球间隙 (eg:高压实验室中的测量球隙)
a. d<D/4时,电场均 匀,直流、交流 和冲击电压击穿 电压相同;
高电压工程基础
50%击穿电压及冲击系数
1、50%击穿电压
工程上,常用50%放电电压表征绝缘耐受冲击电压作用的能 力,即多次施加电压时有半数会导致击穿的电压值Ub50 。
Ub0 Ub50 3
高电压工程基础
50%击穿电压及冲击系数
2、冲击系数 同一间隙的50%冲击击穿电压Ub50与稳态击穿电压 Uss之比 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下
高电压工程基础
放电时延
足够幅值的电压 击穿条件
统计时延:从外施电 一定时间的作用 压达Uo时起,到出现 一个能引起击穿的初 始电子崩所需的第一 个有效电子所需时间 放电形成时延:从出 现第一个有效自由电 子时起,到放电过程 完成所需时间,即电 子崩的形成和发展到 流注等所需的时间
临界 击穿电压
U U0 Kt
U0 U / Kt
Kt K1K2
2. 湿度校正因素
1. 空气密度校正系数
K1=
m
=
p 273+t0 p0 273+t
K2=K W
高电压工程基础 3. 指数m和W
g=
UB 500 L K
h-绝对湿度
高电压工程基础
海拔的影响—一种粗略估计法
国家标准规定:
拟用于海拔超过1000m而又低于4000m地区的电力设备,在平原地区 进行外绝缘试验时施加的电压U,与标准状态下的试验电压Us的关系为
3.
电子与这些气体分子相遇时,使气体分子产生极化而消耗 了电子的能量
目前得到工程广泛应用的是SF6及SF6混合气体
高电压工程基础 (3)高真空的采用
通过削弱间隙中的碰撞电离达到增高 击穿电压的目的 剩余压力低于10-4(133Pa)时击穿场 强很高
击穿机理:
强场发射造成很大的电流密度,导致电极局部过热并释放出气体, 发生金属气化,破坏了真空,故引起击穿。
一般规律: 间距很大,电极影响不大,一极接地时接近棒-板间隙; 不对称布置的极不均匀场间隙的极性效应明显。
f:尖-尖 =2尖-板 (d/2)> 尖-板(d)
来自百度文库
1. 直流电压
显著特征:极性效应
平均击穿场强: 正极性棒-板间隙:4.5kV/cm 负极性棒-板间隙:10kV/cm 正极性棒-棒间隙:4.8kV/cm
对电极采取冷却措施具有与提高电极材料熔点相同的效 果,也可使击穿电压提高。
小
结
1. 均匀和稍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 2. 极不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特性
直流、交流、冲击(雷电/操作)下,气隙击穿的基本特性; 极性效应;饱和特性
3. 大气条件对气隙击穿特性的影响及其校正 4. 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方法 5. 概念:
《高电压工程基础》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高电压工程基础
第3章 气体间隙的击穿强度
稳态电压:直流、交流 电压类型 冲击电压:雷电冲击、操作冲击 电场结构:电极形状、间隙距离、电压极性 气体种类和状态:空气、SF6
高电压工程基础
第3章 气体间隙的击穿强度
3.1 稳态电压下的击穿 3.2 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 3.3 操作冲击电压下的击穿 3.4 大气密度和湿度对击穿的影响 3.5 SF6气体间隙中的击穿 3.6 提高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措施
与雷电冲击50%击穿电压和工频击穿电压(峰值)几乎相同, 击穿几乎发生在峰值,击穿电压的分散性也较小。
长空气间隙在操作冲击电压下的击穿强度
雷电冲击
特点:
操作冲击
1. 2. 3. 4.
极性效应; 间隙长度超过5m时呈现饱和趋势; 长间隙的操作冲击击穿电压远比雷 电冲击击穿电压要低,甚至低于AC; 间隙距离越大,“2”与“3”的击穿 电压的差别越大。
尖-板和尖-尖空气间隙的直流击穿电压
高电压工程基础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
2. 工频交流电压
特点: 1、棒-板间隙击穿总是在棒的极性为 正时击穿,峰值与正直流电压相近。 2、平均击穿场强 棒-棒间隙:3.8kV(有效值)/cm 棒-板间隙:3.35kV(有效值)/cm 3、击穿电压与距离近似成直线关系, 大间隙下击穿电压有饱和趋势(见后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