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苏东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苏东剧变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东剧变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东剧变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作者:杨照来源:《商情》2014年第29期【摘要】苏东剧变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发生的影响深远的政治事件,它给各国共产党人和世界人民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同时,苏东剧变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苏东剧变在中国引发的深刻影响,并没有阻止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取得了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的积极成果。

【关键词】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引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政治大地震”。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土崩瓦解,结束了二战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两极格局,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重创,严重削弱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一、苏东剧变及其发生的的原因苏东剧变是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苏联及东欧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主义制度也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

这一事件发生的非常突然,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苏东剧变的发生有其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不仅有来自国内、国际资产阶级的反抗和颠覆,还有根植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一系列旧习俗、旧的思维模式对新制度、新体制的侵蚀。

从苏联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斯大林体制具体阐述下、本身的各种问题和弊病,是导致苏东剧变发生的根本原因,但戈尔巴乔夫这一代领导人错误的、不成功的改革无疑是苏联剧变和解体的现实原因。

在苏东剧变发生的过程中,西方国家对苏东剧变的发生有着影响,但外部因素一定是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的,并且内部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

苏联国内各种问题、矛盾引起各种危机,经济因素是其基础,民族关系方面问题是导火线,社会因素直接导致社会制度的急剧变化,政治危机是各种危机的集中反映。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利弊分析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利弊分析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利弊分析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即列宁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即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苏联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

然而从长远和总体来看,这种模式有严重弊病,不适合于各国正常条件下的发展,而且长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和体制创新,是一种不成功的社会主义模式。

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利弊,使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少走弯路。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即列宁时期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后,20世纪首先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社会制度实践的代表人物是列宁。

他依据时代的变化和俄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而且不断调整自己的对策,使得革命成果——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维埃政权保存下来,并且走上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1918年夏,由于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的叛乱,苏维埃俄国的处境极为困难。

为了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需要,苏俄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后被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非常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颁布余粮收集制法令,要求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政府组织工人收粮队下乡,以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

2将大、中型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对小工业则实行监督。

国家设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各管理总局,集中领导工业管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等。

3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

第五章-科学社会主义-苏东剧变后-课件

第五章-科学社会主义-苏东剧变后-课件

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发布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截
至2007年底,全国党员总数为7415.3万名。
2007年发展党员构成比例

苏东剧变后,越南、老挝、古巴等几个国家的政党一度曾面
临非常严峻的局面,但经受住了困难的考验。

这些国家都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基于本国 国情和周边环境,他们也不断探索巩固政权、振兴经济、稳 定社会和改善对外关系的有效途径,取得了程度不同的成就。
外债负担日益加重使一部分人陷于饥饿绝望的境地军事工业和武器交易在世界工业产值和贸易额中稳居首位核扩散已超越国家机构的控制由种族狂热挑动的战争不断蔓延以黑社会形式出现的毒品集团已成为国中之国其势力正不断扩大目前情况下的国际法和国际机构正使个别技术军事和经济强国主宰一切推行强权政治
第五讲
苏东剧变后共产党的现状 和社会主义前景



1、几个执政党的情况
苏东剧变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领导全国人 民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开创出政治安宁、经济发展、文化 繁荣、科技进步、社会和睦、民族团结的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 目前,中国的GDP总量已居世界第4位(按照世界银行名义汇率 法计算,2003年中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七,为1.41万亿美元, 不到日本GDP的1/3;而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GDP位居世 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达到 6.35 万亿美元,大约是日本的 2 倍)。 尽管我国的人均水平还很低,但这样快的增长速度和这样大 的经济规模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迅猛增长,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日益 增强。 任何人谈论世界经济走势和国际战略格局,都不得不考虑中 国因素。

越南、老挝在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和制度建设方面也有重 大举措。

第三讲 苏东社会主义从改革到改向

第三讲 苏东社会主义从改革到改向



赫鲁晓夫的改革
经济改革从农业入手,贯彻利益原则 政治改革以反对个人迷信为突破口, 改革党的领导制度。

政治方面: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 导原则;平反冤假错案。 经济方面: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取消农产品义 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 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 主权;鼓励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工业方面,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1.5万 个);在一定程度扩大企业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 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匈牙利改革
1947年以后,匈牙利劳动人民党(改称匈牙利社会主义工 人党)的主要领导人拉科西不顾本国的历史传统与现实, 一味照搬苏联模式,并大搞个人崇拜和极权政治。拉科西 的所作所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更伤害了匈牙利人民 的感情。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 ,部长会议主席的纳吉实施了 “新方针”,比其他东欧国家更早地开启了“非苏联模式 化”进程。 由于苏联的干预,“新方针”实施了22个月 就被迫中断。匈牙利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随之恶化,人 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但拉科西等人不仅对过去的种种 错误一味加以掩饰,甚至打算用暴力手段镇压党内外要求 改革的声音。
历届苏联共产党领导人




1. 列宁:1917年10—1922年4月 俄共(布)中央委员会 政治局委员、共产国际执行委员 。 2. 斯大林 :1922年4月—1953年3月 联共(布)中央委 员会总书记(苏共十九大结束前),苏共中央委员会第 一书记(苏共十九大结束后)。 3. 赫鲁晓夫: 1953年9月—1964年10月苏共中央委员会 第一书记。 4. 勃列日涅夫 1964年10月—1982年11月 苏共中央委员 会总书记,1964年10月至1966年4月为苏共中央委员会 第一书记。 5. 安德罗波夫 1982年11月—1984年2月苏共中央委员会 总书记。 6. 契尔年科 1984年2月—1985年3月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 书记 。 7. 戈尔巴乔夫 1985年3月—1991年12月苏共中央委员会 总书记 。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
1959 年,苏共二 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 7 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 80%,其中发电 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 七年经济计划 ( A ) A.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 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解析:A 对,由材料“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 经济计划,规定 7 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 80%”可知, 该计划重视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 模式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说明了苏联依然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错,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互会。 C 错,新经济政策强调用商品和货币关系促进经济发 展,与材料内容不符。 D 错,材料仅提到了七年经济计划的内容,不能反映 出这种计划的结果,所以据材料不 能判断出国家是否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A
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 6 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 105 个经济行政 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 是(C ) A. 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 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 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3. 20 世纪 60 年代苏联正式推行“新经济体制”,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 自主权,增强国家计划在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下达给企 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权限。由此可以看出“新经 济体制” (A ) A. 对苏联模式有所冲击 B. 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主导作用 C. 完善和巩固了苏联模式 D. 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4.对下面漫画中的改革,解读正确的是 ( D )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前预习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 苏联的发展 (1)表现 ① 经济: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 ② 科技:爆炸了 原子弹 、氢弹。 ③ 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2)局限:优先发展 重工业 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苏东剧变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之一。

在苏东,一个个执政党、一个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任何有效抵抗的前提下顷刻间轰然倒塌,留给人们无尽的感叹和反思。

一、苏东剧变的原因1、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过度集权的体制。

在这种情况下,处在冷战局面中的东欧各国,脱离了本国实际,大多照搬了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纵使改革了30年,直到解体,旧体制的基本框架仍几乎原封不动,以军事和重工业为主题的经济方针导致国内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长期低下,导致矛盾不断积累和激化。

直到苏东剧变前夕,苏东各国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

2、历史问题的沉淀所造成的潜伏危机是苏东剧变的历史原因十月革命开辟了新时代,但是改革本身没有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

斯大林的改革模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尤其是在二战期间,对于抗战的胜利起了关键的作用,但是改革却没有适时调整,在社会主义建设上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被严重扭曲了,从而在整体上减缓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此后几任领导人推行的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脱离原有模式的束缚。

长期冷战思维导致不断扩军备战,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稳固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却延缓了经济建设、削弱了国力;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推行的霸权主义,导致各国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形象。

这些问题的长期积累,对东欧各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极大影响,而这些历史问题的积淀造成的苏东社会潜伏的危机,是苏东剧变的深刻的历史原因。

3、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

从20世纪50年起,西方国家就没有停止对苏东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渗透和破坏,最突出也最有效的就是支持这些国家的政治反对势力,从波兰的团结工会、匈牙利的民主论坛,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公民论坛,无一不是依靠西方的赞助和扶持下发展起来的。

浅谈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从改革到“改向”的反思

浅谈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从改革到“改向”的反思

浅谈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从改革到“改向”的反思内容摘要】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从改革到“改向”,导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分崩离析,所以要搞清楚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真正原因,正确总结其经验教训,是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苏东剧变原因教训从年到年,这两年时间里,东欧个社会主义国家全部垮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四分五裂,发生了强烈的政治变化,其原因是什么?在这十几年里,不同价值观念和政治立场的人的看法和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西方反共势力兴高采烈的说苏东剧变说明社会主义失败了,共产主义将被彻底消灭。

西方右翼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并非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才是历史的必然。

在社会主义的队伍中,也有认识糊涂的人从右的方面说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是“早产儿”,不改革是死,改革也是死,因而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怀疑,缺乏信心。

当然也有人认为苏东剧变是修正主义把好端端的社会主义搞垮了,还是要大抓阶级斗争。

因此,要搞清楚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真正原因,能够正确总结经验和教训,是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一、苏东剧变的原因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上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

正如恩格斯所说:“有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等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苏东剧变的产生就是多种因素综合起来的结果。

在诸多的因素当中,苏东国家内部将“改革”变成了“改向”,以及西方的“和平演变”成功,这两方面是主要的直接原因;体制的僵化造成了经济发展滞缓,执政党严重脱离群众,使其陷入深刻危机,这两方面是其根源所在;还有一个最根本的经验教训就是在指导思想上背离和抛弃了马克思主义。

.没有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苏东各国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只注重生产关系,忽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他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当缓慢,使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东欧各个国家出现粮食短缺、轻工业落后、消费品供应不足,造成人民的强烈不满,从而也引发了许多矛盾和危机。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现状与社会主义发展前景探析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现状与社会主义发展前景探析


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
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和实践

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经过苏联解 体、东欧剧变的冲击,已经稳定下来了。 目前这些国家大都在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 进行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 化。这些国家改革的成败及社会主义现代 化成就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 的前途和命运。这些国家各有自己的特点, 在具体做法上也不尽相同,但都在努力探 索探索符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形 式。
古巴游行民众高举画有小布什、希特勒、以及古巴流 亡份子路易斯· 波萨达· 卡里莱斯的标语牌。
古巴全国大会主席(右)参加反美游行。
(1)苏东剧变后古巴的严峻经济形势
(2)古巴的经济改革及取得的成绩
(3)古巴面临的挑战 第一,美国加紧对古巴实施经济封锁与和平演变 攻势。 第二,西方国家也在政治上向古巴加压。

四是发达国家共产党在苏东剧变中受冲击 最大,力量损失也最为严重,但经过几年 的斗争,有的党已恢复重建,有的党还有 一定程度的发展,有的党如法共还成为参 政党,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深 入的理论探讨,不仅对发达国家共产党的 理论调整起了重大作用,而且将对世界社 会主义运动产生重大影响。

从总的形势来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尽管还处于 低潮,而且低潮将会持续较长的时间,但是,世 界社会主义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动荡期间保 存下来的一部分力量,近期来也有较大的发展。 历史总是辩证地前进的。特别是通过对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的总结,通过对当代世界社 会主义面临的实践问题的理论探讨,会使人们的 认识提高一个层次,也会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 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第三,古巴国内外反动派借机加紧反古反共活动。

_苏东地区_社会主义纽带的形成_断裂及其原因_孔寒冰

_苏东地区_社会主义纽带的形成_断裂及其原因_孔寒冰
二、“苏东地区”的连接纽带
欧洲被大国分裂之后,原本与西方大国关系
更为密切的中欧东部和东南欧的国家成为苏联势 力范围的东欧国家。那么,又是什么把苏联和东 欧国家紧紧地连接成为一体? 没有美、英、苏之间 势力范围划分,这些国家就不能与苏联成结联盟; 没有与苏联结盟,这些国家也不可能走上社会主 义道路。社会主义既是连接苏联东欧国家的一条 纽带,更是苏联控制东欧国家的一种手段,而且后 者从属于前者。
在以后的 40 多年里,东欧国家在内政和外交 方面紧紧地依附于苏联,苏联则加强了对东欧政 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控制。原本充满多样 性的、“万花筒”般的东欧被迫接受统一的苏联社 会主义模式。东欧的独立自主诉求与苏联的大党 主义、大国主义之间,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矛盾与冲 突。完全照抄照搬斯大林模式、接受苏联的领导 与尊重本国国情、实现本民族利益相违背,探索一 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寻求主权独立 和与苏联的平等关系又受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 制约。这样一来,冲破斯大林模式、摆脱苏联的控 制和要求独立自主就成了这一时期东欧社会发展 的一条主线。
世界社会主义在 20 世纪经历过辉煌也遭遇 到低潮,前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东地区” ( “苏联东欧地区”的简称) 的出现,后者为 80 年 代末 90 年代初的社会剧变使“苏东地区”演变为 “原苏东 地 区 ”。 由 于 这 两 件 大 事 承 载 着 太 重 的 “爱”与“恨”之情结,世界上不同时空的形形色色 的人对它们有着不一样甚至完全对立的看法与评 价。冷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来,虽然学者们相关 研究中的“情绪化”弱了许多,而“科学化”强了不 少,但是,“爱”与“恨”之情结依旧并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着 相 关 研 究 成 果 的 客 观 性。 “苏 东 地 区 ” 的出现、发展与终结,新的“原苏东地区”的形成, 实际上反映的都是欧洲社会主义在特殊的大国关 系和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非同寻常的发展。

[论文]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

[论文]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

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是苏联历史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年代。

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斗争异常复杂,斯大林在无所前鉴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结合苏联的实际情况,领导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性。

关键词:苏联模式,形成,特征,评价一、苏联模式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一)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

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代时代的特点。

”[1]这种对苏联模式的定义是科学的而且是符合实际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和评价它。

斯大林是苏联模式的主要创造者,因此苏联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模式的产生与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国际环境分析国际上危险的环境是苏联模式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及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诞生之日起便被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视为的敌人,并一直对其敌视、封锁以及侵略。

由布尔什维克执政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伊始的三年国内战争,从表面上看是内部的反动势力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然而反动势力中包括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都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

1918年3月,协约国以俄国无力保护中立国为名,先后在苏联北方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登陆。

同年4月,日本和英国的军队也在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

一战期间,协约国由于要集中军力对付德国,并未抽出大量的军队来攻打苏联,多以支持俄国反革命势力的手段来镇压革命。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改革

2. 特征 2.特征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是: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过分 集权。 经济体制 执政党与国家机关的 政 治 关系 权力集中 干部政策 法制和监督 所有制结构 经济管理 微观经济活动 分配体制
经 济

3.苏联模式在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扩展 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各国基本上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的社会主 义,仿照苏联体制建立起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 下形成的。 它是十月革命后苏联在落后的生产力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 境下,进行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具体表现 为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和相应的意识形态。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已经建成社会主义,标志 苏联模式正式形成


苏东剧变的教训是什么?
苏东剧变的教训是什么?

1、必须确立和坚持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2、把经济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3、在改革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 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实质是: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 义发展模式,增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活力,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东欧剧变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坚定地走 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改革步伐,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东欧国家的改革也步入歧途。从1989 年6月波兰大选开始, 东欧出现了雪崩式的“多米诺效应”。仅1989年一年,波 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 尼亚的政局都相继发生了剧变。1990年又波及南斯拉夫和 阿尔巴尼亚。

苏东巨变

苏东巨变

一、苏联东欧巨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事件,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空前严重的挫折。

苏联、东欧的剧变,是否证明了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体制的竞争中,资本主义获得了最终胜利呢?许多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和政要对此给予了毫不犹豫的肯定,甚至断言 21 世纪是社会主义在地球上消失的世纪。

似乎资本主义从越过柏林墙那一刻起,就在世间所向披靡了。

深入分析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状况,就会清楚,他们的断言是靠不住的。

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来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前提,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持续增长。

在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中,经济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好势头进行。

另外,几乎是在全球范围内,许多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左翼政党仍在为社会主义理想而斗争。

让社会主义思想为执政的左翼政党在本国所犯的实践错误负责,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谬误。

苏联剧变的罪魁祸首是它自身的那些非社会主义本质的因素,或者说是貌似社会主义、实非社会主义的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与苏东剧变的原因相同,中国的经济曾停滞不前,也恰恰是因为在不同程度上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没有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应有的发挥。

我们要在认清这些事实的同时进行深刻思考,以吸取足够的教训,在实践中坚决摈弃那些过时的教条和僵化的模式,大胆地、创造性地总结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提高用以指导实践的思想理论。

二、苏联东欧巨变对中国的正面影响苏联的剧变及其解体,对中国产生很大影响,因为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曾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过很大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革命的成功,应归功于十月革命的影响和苏联的支持。

毛泽东曾经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

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

苏联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及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班,老师:齐英艳摘要:社会主义的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进程中,既有成功改革的典型,也有失败的例子,这些真实的案例给都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以苏联为主,苏联在改革过程中的特点,借鉴其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引言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并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

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政之后由军事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以来,社会主义国家迄今已经历多次改革浪潮。

从历史的维度纵向梳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进程,我们便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际上是一个递次深化的过程,而且每一次改革浪潮都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

认真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历次改革的特点,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史的认识,而且也会给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二、苏联不同时期的改革思路与政策2.1 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从列宁时期的苏俄就开始了。

在经济层面上,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对前一时期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方案。

但是,有关新经济政策,列宁还没来得及形成系统的理论就去世了,但列宁晚年有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改革的思考却是相当深邃的。

历史表明,斯大林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与列宁晚年的思路并不一致。

也正因为如此,列宁晚年的探索本身就蕴涵着对斯大林体制弊病的否定因素,即改革的因素。

1.这次改革发生在社会主义制度尚处于草创阶段,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刚刚开始探索,还远未定型。

在这一背景下,所在国的国情,所在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制度奠基者们的认识水平,都直接影响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态的塑造。

2.这次改革发生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而苏俄/联的前身沙俄帝国虽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但它却是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极端不平衡的落后的农业大国。

“原苏东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及其特点

“原苏东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及其特点

当代世界2013.11CONTEMPORARY WORLD20“原苏东地区”是由“苏东地区”演变而来的。

“苏东地区”是一个不对称的合成词。

“苏”指的是苏联,“东”指的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东欧”。

苏联是一个单一国家。

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开始时称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年12月组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简称苏联)。

地缘政治上的东欧是一个国家群体,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地处中欧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和地处东南欧(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八国组成。

与同一时期的西欧或西欧国家一样,东欧或东欧国家表明的不是地理位置,而一样是受特定时空规范的政治概念。

雅尔塔体系将欧洲一分为二,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而东欧就专指前者。

也就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开始,苏联与东欧的社会发展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缘政治区域——“苏东地区”,它与美国和西欧的全面抗衡和对峙成为冷战的主要内容。

“原苏东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及其特点■ 孔寒冰/文冷战后“原苏东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的变化在存续的四十多年里,“苏东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概括地说,就是“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种制度”、“一种模式”。

“一个政党”指的是在原苏东国家执政的只是共产党,即使有其他的政党,它们也从属于共产党,而没有任何政治独立性。

在不同的国家,共产党的具体名称不太一样,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叫工人党,有的叫社会党,还有的叫共产主义者联盟。

但是,它们的性质和社会地位都是相同的。

“一个主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是唯一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但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在每个国家都有本土化的形式,只是程度上深浅略有差别。

“一种制度”指的是这些国家都是社会主义社会,在各方面都强调同资本主义的不同甚至对立。

中苏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及苏东剧变给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中苏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及苏东剧变给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中苏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及苏东剧变给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摘要:本文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对外政策、根本任务等方面比较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径的异同,从而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并提出了苏东剧变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的若干方面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苏东剧变、构建中国和谐社会1.不同点1.经济方面(1)经济运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经济体制方面的特点是: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资料几乎全部归国家所有; 在经济运行中, 排斥市场机制, 国家主要用行政手段来协调经济, 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依靠各级行政组织直接领导和管理企业;在经济管理上高度集中化,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和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监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首先破除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 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所有制及分配制度苏联在经济体制上,实行以全民所有制为主、集体所有制为辅的单一化的公有制结构,完全排斥其他经济成分,在分配制度上, 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 过于强调平等, 甚至往往把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视为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在对公有制的认识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突破, 我国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3)对外经济方面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具有僵化性与封闭性特点, 它无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全球联系日益密切的事实, 盲目自大, 排斥资本主义, 商品、人员、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无法自由流动, 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 严重阻碍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使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充分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最新的科技成果, 也极大地限制了东西方国家经济贸易的规模, 从而实际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拉大了与西方的发展差距。

14苏东社会主义改革

14苏东社会主义改革
锐意改革,值得肯定; 锐意改革,值得肯定; 独断专行,缺乏实事求 独断专行, 全面研究、深思熟虑、 是、全面研究、深思熟虑、 反复实践的精神品质。 反复实践的精神品质。
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1、民主德国 2、波兰 3、捷克斯洛 伐克 4、匈牙利 5、罗马尼亚 6、保加利亚 7、阿尔巴 尼亚 8、苏联 9、蒙古 10、 10、中国 11、 11、越南
为什么苏联改革成效不显著? 为什么苏联改革成效不显著? 为什么匈牙利改革成效显著? 为什么匈牙利改革成效显著? 苏联小修小补, 苏联小修小补,甚至在某些方面 更加强了个人和中央集权; 更加强了个人和中央集权; 匈牙利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 匈牙利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 发挥市场作用, 发挥市场作用,发扬社会主义民 主。
社会主义阵营
南斯拉夫
以苏联为中心
12、 12、朝鲜
义 造 。 改
模 式 ” 为 榜 样 , 展 开 对 国 民 经 济 的 社 会 主
东 欧 各 社 会 主 义 家 , 以 苏 联 的 “斯 大 林 国
东欧各国被束缚在苏联主导的集团体系中, 东欧各国被束缚在苏联主导的集团体系中, 缺乏自主选择的条件,难以突破。 缺乏自主选择的条件,难以突破。
小结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的 改 革

苏联 赫鲁晓夫改革
匈牙利改革 多有失误

1、赫鲁晓夫改革最终失败的根 本原因是 A、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B、不注重农业问题 C、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没有从根本上触到经济、 D、没有从根本上触到经济、 政治体制弊端
2、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后,各国经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后, 济都得到一定恢复和发展, 济都得到一定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 日后国民经济全面提高埋下隐患其原 因是 A、没有制定统一的发展计划 B、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 C、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展不够及时 D、土地改革进行得不够彻底

苏东的探索和演变

苏东的探索和演变

列宁的探索
名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年 时间 特点
非常时期的 非常政策
新经济政策 1921年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 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 直接联系起来。
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
使苏俄赢得了国内 得到恢复,对小农占优势的 作用 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有深远 战争的胜利 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改革(1978年起):
斯大林模式下 苏联的理想与成就
政治:个人崇拜,缺乏民主法制; 经济:强调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 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失调.
苏联的理想 建设成一个工业化强国 1937年苏联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苏联的成就 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化强国。 斯大林模式 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苏联社会 形成的标志 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高度集权 模式的特点 利: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取 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如何评价斯 弊:这种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法制建设 大林模式 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性的充分发挥.
独立 国家
独立 国家
独立国家联合体
苏联 国旗
俄罗斯 国旗
叶 利 钦
戈 尔 巴 乔 夫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罗 斯 福 材料1 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 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 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材料2 “在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 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 拐杖走动了!” 材料3 我们不能“奴隶般的模仿外国的模样”。 材料4 他热衷于玉米的种植,他曾说“玉米能够让 ⑴根据四张照片给材料 1、2、3、4的内容找“主人” : 我们创造出奇迹”,为了解决粮食问题 ,他不顾苏联的 自然条件强行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结果事倍功半。 列 宁

20版:第29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步步高)

20版:第29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步步高)

第29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政治: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疯狂反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威胁。

(2)军事: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3)经济: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5.评价(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消极: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它严重超越苏俄的生产力水平,引发农民和士兵的不满。

名师点睛(1)余粮收集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来发展生产力,着眼点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结果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内容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4.特点(1)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恢复,有利于政治稳定。

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苏东巨变

苏东巨变

苏东巨变的沉痛教训摘要:苏东巨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根到底是苏东自身因素所导致的。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苏联国旗从克林姆林宫上黯然降落。

一个存在69年的头号的社会主义大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了。

在此之前,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的纷纷巨变:1989年10月18日匈牙利发生政变通过宪法更改了国名并取消了原宪法中关于社会主义和马列主义政党领导作用的文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分裂成为5个国家,一系列的政权更迭在东欧社会主义上演,原来的执政党共产党丧失了统治,历史上为苏东巨变。

20世纪80到90年代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最艰难的时期,在极短的时间内,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共产党政权轰然倒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面临看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总的来说,苏东巨变发生的原因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说。

第一,僵化、死板、教条的对待马克思主义。

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推翻了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领导人民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随着历史的发展,斯大林模式应运而生。

斯大林模式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在一定时期对苏联的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遗憾的是,苏联在战后并没有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没有按照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变革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只是一味的将这种体制神圣化、教条化。

苏联在后期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从政治、经济和军事各个方面控制东欧各国,让他们照搬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模式,完全不顾和考虑各国的具体国情。

东欧各国对苏联模式言听计从,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并却阻碍了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没有正确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前提,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就是没有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苏东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及其特点孔寒冰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原苏东地区”是由“苏东地区”演变而来的。

“苏东地区”是一个不对称的合成词。

“苏”指的是苏联,“东”指的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东欧”。

苏联是一个单一国家。

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开始时称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年12月组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简称苏联)。

地缘政治上的东欧是一个国家群体,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地处中欧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和地处东南欧(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八国组成。

与同一时期的西欧或西欧国家一样,东欧或东欧国家表明的不是地理位置,而一样是受特定时空规范的政治概念。

雅尔塔体系将欧洲一分为二,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而东欧就专指前者。

也就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开始,苏联与东欧的社会发展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缘政治区域——“苏东地区”,它与美国和西欧的全面抗衡和对峙成为冷战的主要内容。

冷战后“原苏东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的变化在存续的四十多年里,“苏东地区”的社会主义运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概括地说,就是“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种制度”、“一种模式”。

“一个政党”指的是在原苏东国家执政的只是共产党,即使有其他的政党,它们也从属于共产党,而没有任何政治独立性。

在不同的国家,共产党的具体名称不太一样,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叫工人党,有的叫社会党,还有的叫共产主义者联盟。

但是,它们的性质和社会地位都是相同的。

“一个主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是唯一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但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在每个国家都有本土化的形式,只是程度上深浅略有差别。

“一种制度”指的是这些国家都是社会主义社会,在各方面都强调同资本主义的不同甚至对立。

“一种模式”就是苏东国家社会主义的类型,总体上说,也就是政治上过度集权、经济上过度集中、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过度控制的苏联式的社会主义。

当然,由于国情不同,与苏联共产党和苏联的关系亲疏不同,东欧国家同苏联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别。

比如,南斯拉夫搞的是自治和不结盟的社会主义,阿尔巴尼亚搞的是极左的社会主义,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也曾在不同时期进行过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试验。

但是,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里的国家相继发生了急剧的社会制度变革,即所谓的苏东剧变,其实质就是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没有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这些基本要素,地缘政治意义上的“苏东地区”也就不存在了。

不仅如此,在社会制度剧变之后,这里的国家构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苏联于1991年底解体,分裂成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15个独立主权国家。

民主德国于1990年5月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合并成新的德国。

南斯拉夫于1991—1992年间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先后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和黑山则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

2003年2月,南联盟改称塞尔维亚和黑山。

2006年6月,塞尔维亚和黑山分手,成为两个独立国家。

1993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正式分离为捷克和斯洛伐克。

至此,原苏东9个国家演变成了大大小小28个国家。

随着苏联的解体,苏联和美国、东欧和西欧两极对峙的格局不复存在,四十多年的冷战也结束了。

更为重要的是,剧变之后的国家或剧变之后新诞生国家都不再实行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价值取向上都从马克思主义转向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绝大多数国家的对外政策也从对苏联的依附转向美国和西欧。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缘政治区域的“苏联东欧”为多个地理区域所取代,28个国家分属中亚、欧亚、外高加索、波罗地亚、东欧、中欧、东南欧等7个区域。

没有了冷战的藩篱,没有了苏联的阴影,没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没有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无论是这些区域还是区域里的国家都不再有任何共同的硬性约束,在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表现得五色缤纷,差异性非常突出。

总之,在内涵上,这七个区域与原来的“苏东地区”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于是,在苏联和地缘政治上的东欧的原有空间上,不同国家出于不同目的进行了重新组合,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称谓。

在苏联地区,苏联解体后,除波罗的海之外的由原加盟共和国演变而来的国家组建了进行多边合作的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其中,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分别于1993年12月和1994年4月加入,土库曼斯坦和格鲁吉亚先后于2005年8月和2009年8月正式退出。

从俄罗斯的对外政策角度考虑,独联体国家由于多为苏联的近邻,在地缘政治上和经济、国防、民族安全等领域都是俄罗斯要优先考虑的,因此,独联体也被称为“后苏联空间”。

另外,在独联体内部,与俄罗斯关系比较微妙的国家——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等四国于1998年成立一个非正式地区联盟,其名称由它们英文国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GUAM,简称为“古阿姆”。

1998年,乌兹别克斯坦也加入了这一组织。

“古阿姆”的主要目的是要共同建设一条向欧洲输出里海油气的运输走廊,以此加强成员国与欧洲国家的经济联系。

不过,这个组织受西方影响很深,有很浓厚的反俄色彩。

在中欧和东南欧地区,1991年2月,匈牙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国领导人举行会议,经过协商一致决定在建立多党议会制和向市场经济过渡方面相互交流经验,在加入欧共体方面协调行动,加强彼此间合作,成立区域合作组织。

由于这次会议是在匈牙利的维谢格拉德城堡举行的,所以,参加会议的三国也被称为维谢格拉德集团。

捷克斯洛伐克分家后,维谢格拉德集团变由四国组成。

1992年底,维谢格拉德四国在波兰的华沙签署文件,决定成立中欧自由贸易协定。

2006年,包括希腊在内的所有巴尔干国家和土耳其也都参加了这个协定。

2007年5月,中欧自由贸易协定改称为“东南欧自由贸易协定”,发展成以巴尔干国家为主体的区域合作组织。

除此之外,巴尔干国家1996年还在保加利亚首都成立了东南欧合作进程和地区合作委员会。

在称谓上,各种相关研究文献中出现了“中欧”、“另一个欧洲”、“中间地带”、“中东欧”和“后社会主义”等各种说法。

然而,原东欧地区的人喜欢“中东欧国家”这个称谓,“因为对他们来说,‘东欧’这个词不仅会引起许多令人不快的回忆,还会使人误以为它们是苏联的‘卫星国’”。

不仅如此,为了表明与西欧的亲近和对俄罗斯的疏离,一些认为自己属于西方民族的人(如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等)还提出了“东中欧”概念,以此说明他们的国家属于“西欧的东边”,而不是“东欧的西部”。

虽然“苏东地区”不存在了,但是,人们还是习惯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由于区域构成复杂,只以“原苏东地区”或“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而称之。

在世界区域板块格局中,除俄罗斯之外,其他从“苏联东欧”衍生出来的国家都处边缘或从属地带,被重视程度无疑是比较低的。

在最近二十多年里,这些国家中有的完成了从“东欧”、“苏联”向“西欧”、向“美国”的全面转向,有的受困于这种转向,有的纠结于这种转向,还有不知道朝何方转向。

人们对这些国家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离开了“苏联”和“东欧”之后,它们内政外交的归属在哪里?它们是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有哪些内外因素影响或制约着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这些国家现在的发展状况又是怎么样的?在“苏联东欧”时期,这些国家(或新诞生国家的母体)的基本底色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又是一种社会制度。

所以,从本质上说,这些国家近二十多年的转向也就是在指导思想和社会制度两方面“去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化”的过程。

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相适应,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从社会的唯一指导思想变成了许多社会思潮中的一类。

所谓一类,就是说社会主义主张也不是单一的,其中最主要是民主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从唯一的指导思想到多元的社会思潮也在一个侧面反映这些国家离开“苏联东欧”的进程,也反映了“原苏东地区”的发展现实。

“原苏东地区”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原苏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及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苏联式的共产党单独执政的局面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多党制。

在此过程中,各国共产党的境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其一,在剧变过程中,它们都丧失了政权,沦为在野党或被取缔。

个别的共产党(如摩尔多瓦共产党)虽然后来处于执政地位,但与权力垄断无关,而是在多党议会民主制框架内通过选举取得的。

其二,绝大多数共产党都放弃了原有的指导思想,改信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党名也纷纷改为社会民主党或社会党等,只有极个别的还坚持原来的信仰和不改变名称。

其三,社会主义政党多元化。

除由原共产党演变或分裂而来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以及坚持信仰不变的共产党外,这个地区还出现了许多重建的或新建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共产党,以及其他类型的社会主义政党或团体。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政党也不再是这个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政党,而是多种类型的政党之一。

除此之外,这些国家还有极右翼、右翼、中右翼和中派政党等类型的政党。

同样,在国家内政外交的许多方面,它们也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

多元化社会主义思想淹没在各政治思潮当中,多样化的社会主义政党生存于不同类型政党中间。

社会主义政党地位失去了往昔的主导地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再是决定性的,它们的形态和功能也变得复杂起来。

其次,与社会主义政党的多元化相适应,马克思主义不再是社会主义政党统一的意识形态,“主义”也呈多元化态势。

有的社会主义政党仍然坚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有的社会主义政党坚持改良后的马克思主义,但更多的社会主义政党信奉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

即便是民主社会主义,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或同一国家不同的社会主义政党也因在社会上和选举中所处的地位往往做出了各自的解释,国别性、民族性和政党性特点比较鲜明。

同时,社会主义不再是这些国家的唯一的意识形态,而只是若干种“主义”之一。

除社会主义之外,这些国家中还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等等。

它们并行存在,在对社会发展许多方面看法上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

再次,以社会主义政党为载体的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多层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社会主义政党的活动背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组织形式等的多样化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新变化,社会主义政党活动过程中要选取不同的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作为自己要争取的选民对象,在活动中代表它们的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