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书
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一)

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一)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土壤的组成及各组分含量•掌握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及要点•学会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实验步骤1.选择适当的采样地点。
2.使用铁锹或钻头等工具采集土壤样品,并将样品放入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
3.传送土样前,用筛网除去杂质并晾干土壤样品。
4.将土壤样品放入烤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
5.取出烘干后的土壤样品,将其重量记录为W1。
6.将烘干土壤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待土壤样品充分吸水后,将其过滤。
滤液称为土壤水分提取液。
7.将土壤水分提取液放入烧杯中,平放于加热板上加热,直至水分完全蒸发,烘干至恒重。
取出烘干后的土壤提取液重量,记录为W2。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土壤样品的含水量数据,结合采样地点、采样深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地点土壤含水量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这对于制定农田灌溉计划、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注意事项•选择采样地点时,应尽量避免边缘、污染源、有害物质区域等地方。
•采集土样时,应注意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纯度。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步骤操作,避免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
•测定过程中需注意卫生和安全,如避免土样落入眼睛。
结语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是环境工程、土地管理、农业种植等领域的基础实验。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实验设备及材料•铁锹或钻头等采样工具•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筛网•烤箱、计时器•烧杯、加热板•蒸馏水•量筒•称量仪器实验原理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等组成的复杂体系,其中水分含量对于土壤活性、生物学活性、渗透性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影响。
因此,测定土壤含水量对于评价土壤质量、制定农业计划等有重要意义。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

⼟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篇⼀:⼟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壤含⽔量的测定(烘⼲法与酒精燃烧法)⼀、⽬的意义进⾏⼟壤含⽔量的测定有两个⽬的:⼀是为了解⽥间⼟壤的实际含⽔情况,以便及时进⾏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肥条件。
⼆是风⼲⼟样⽔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壤含⽔量的测定⽅法很多,如烘⼲法、酒精燃烧法和中⼦测量法等,其中烘⼲法是⽬前国际上⼟壤⽔分测定的标准⽅法,虽然需要采集⼟样,并且⼲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较准确,且便于⼤批测定,故为常⽤的⽅法。
⼆、⼟壤⾃然含⽔量的测定⼟壤⾃然含⽔量是指⽥间⼟壤中实际的含⽔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个常数。
⼟壤⾃然含⽔量测定的⽅法,介绍烘⼲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法1.⽅法原理将⼟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恒重,求出⼟壤失⽔重量占烘⼲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粒表⾯从空⽓中吸取活动⼒强的⽔汽分⼦⽽成的⼀种⽔分)在内的所有⽔分烘掉,⽽⼀般⼟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1)将铝盒擦净,烘⼲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间取有代表性的⼟样(0~20cm)20g 左右,迅速装⼊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的铝盒(盖⼦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平放在盒下),放⼈105℃±2℃的恒温箱中烘6~8⼩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50℃左右时,盖好盖⼦,置铝盒于⼲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室温,称重(C ),如⽆⼲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盘中,待⾄不烫⼿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时,冷却后称重,⼀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C )。
3.结果计算⼟壤含⽔量(%)=100ACC B ?--式中:A —铝盒重(g ) B —铝盒加湿⼟重(g ) C —铝盒加烘⼲⼟重(g ) 4.注意事项(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结论,实验不足,实验体会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结论,实验不足,实验体会实验报告:标题: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土壤的含水量,了解土壤水分的分布情况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称重法和干湿法两种方法,测定了不同土壤样本的含水量,并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
引言:土壤的含水量是土壤中水分含量的指标,对于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进而优化灌溉方案,提高植物生长的效率。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取了三个不同土壤样本进行测定,分别为A、B、C。
首先,我们采用称重法测定了每个土壤样本的湿重和干重,并计算得出含水量的百分比。
其次,我们使用干湿法,将土壤样本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然后再次称重,计算得出含水量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通过称重法测定,土壤样本A的含水量为25%,样本B为15%,样本C为10%。
通过干湿法测定,样本A的含水量为27%,样本B为14%,样本C为9%。
可以看出,两种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对一致。
实验结论: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不同土壤样本的含水量存在差异。
含水量较高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含水量过低则会限制植物的生长。
因此,合理灌溉和水分管理对于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
实验不足:本实验在样本选择上较为简单,只选取了三个不同土壤样本进行测定。
为了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应该增加样本数量,涵盖更多不同类型的土壤。
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切体会到了土壤含水量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合理的水分管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只有合理的实验设计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生长、土壤微生物活动以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常见的土壤水分测定方法,了解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土壤改良和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本次实验采用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干法的原理是将土壤样品在 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通过烘干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水分含量(%)=(烘干前质量烘干后质量)/烘干前质量 × 100%酒精燃烧法的原理是利用酒精燃烧时产生的高温,使土壤中的水分迅速蒸发,通过燃烧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仪器电子天平:精度 001g烘箱:能保持温度在 105℃±2℃铝盒:若干干燥器酒精:浓度 95%量筒玻璃棒2、材料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如砂土、壤土、黏土四、实验步骤(一)烘干法1、取适量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入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用电子天平称取湿土质量,记录为 M1。
2、将装有湿土的铝盒放入烘箱,在 105℃±2℃的条件下烘 6 8 小时,直至恒重。
3、将烘干后的铝盒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用电子天平称取干土质量,记录为 M2。
(二)酒精燃烧法1、取适量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入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用电子天平称取湿土质量,记录为 M3。
2、向铝盒中倒入适量的酒精,使土壤充分浸润,点燃酒精,待火焰熄灭后,重复燃烧 2 3 次,直至土壤颜色变浅。
3、冷却后,用电子天平称取干土质量,记录为 M4。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方法|土壤类型|湿土质量(g)|干土质量(g)|水分质量(g)|水分含量(%)|||||||||烘干法|砂土|M11|M21|M11 M21|(M11 M21)/ M11 × 100%||烘干法|壤土|M12|M22|M12 M22|(M12 M22)/ M12 × 100%||烘干法|黏土|M13|M23|M13 M23|(M13 M23)/ M13 × 100%||酒精燃烧法|砂土|M31|M41|M31 M41|(M31 M41)/ M31 ×100%||酒精燃烧法|壤土|M32|M42|M32 M42|(M32 M42)/ M32 ×100%||酒精燃烧法|黏土|M33|M43|M33 M43|(M33 M43)/ M33 ×100%|六、实验结果分析1、不同土壤类型的水分含量差异砂土的孔隙较大,透气性好,保水能力相对较弱,水分含量较低。
土的含水率实验报告

土的含水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土壤的含水率,从而了解土壤的水分含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为土壤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土壤的含水率是指单位质量的土壤中所含水分的质量占土壤干重的百分比。
含水率的计算公式为:含水率(%)=(土壤湿重-土壤干重)/土壤干重×100%。
三、实验步骤。
1. 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并记录其湿重;2. 将土壤样品放入干燥器中,干燥至质量不再变化,记录土壤的干重;3. 根据实验原理计算土壤的含水率。
四、实验数据。
1. 土壤样品质量,100g。
2. 土壤湿重,150g。
3. 土壤干重,120g。
五、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土壤的含水率为:(150g-120g)/120g×100% = 25%。
六、实验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土壤的含水率为25%。
这表明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水分,水分对土壤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
土壤的含水率会影响土壤的孔隙度、渗透性、保水性等性质,进而影响土壤的透气性、保肥性和保水性。
因此,合理控制土壤的含水率,是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测定土壤含水率的实验方法,并对土壤的含水率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今后的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中,我们应该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控制土壤的含水率,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从而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八、参考文献。
1. 《土壤学实验指导》,XXX,XXX出版社,200X年。
2. 《土壤学导论》,XXX,XXX出版社,200X年。
以上就是本次土的含水率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壤中有水实验报告

土壤中有水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土壤中的含水量,并通过实验来测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2. 实验原理土壤中的含水量是衡量土壤湿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采用干燥法来测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具体原理如下:1. 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并通过风干或烘干的方式将土壤中的水分蒸发掉。
2. 然后将土壤样品进行称重,记录下质量。
3. 根据土壤样品的质量变化,计算出土壤中水分的含量。
3. 实验步骤本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1. 取一块干净的盘子,并将其称重。
记录下盘子的质量,记为m1。
2. 从所研究的土壤中采集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并将其放在盘子中。
3. 将盘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利用自然风或加热等方法加速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蒸发的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4. 在土壤样品完全干燥后,将盘子取出并再次称重。
记录下盘子和干燥后的土壤样品的质量,记为m2。
5. 计算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 [(m2 - m1) / m1] ×100%。
4. 实验数据与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集了一份质量为100g 的土壤样品,并通过蒸发的方式将其完全干燥。
通过称重,我们得到了如下的数据:- 盘子的质量m1 = 10g- 干燥后的盘子和土壤样品的质量m2 = 9g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 [(m2 - m1) / m1] ×100% = [(9g - 10g) / 10g] ×100% = -10%根据计算结果可知,水分含量为负数,这意味着我们的计算可能存在误差。
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未考虑到的因素,导致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计算结果不准确。
5. 实验总结与改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土壤中的含水量是可以通过干燥法来测量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存在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可能是由于实验步骤不完善或环境因素未考虑到。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在未来的实验中做出以下改进:1. 更加精确地称重:在实验中使用更加精确的天平来称重,以减小误差。
土壤含水量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验室和野外实地操作,使学生掌握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土壤水分对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农业大学土壤实验室及野外实习基地四、实训内容1. 实验室土壤含水量测定2. 野外土壤含水量测定3. 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关系分析五、实训过程1. 实验室土壤含水量测定(1)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室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了解不同土壤类型含水量差异。
(2)实验材料:土壤样品、烘干器、天平、称量瓶、干燥剂、温度计、干燥器等。
(3)实验步骤:①称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放入称量瓶中;②将称量瓶放入烘干器中,设定温度(一般80℃左右);③待土壤样品完全干燥后,取出称量瓶,用天平称量;④计算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初始土壤重量-干燥后土壤重量)/初始土壤重量×100%。
(4)实验结果与分析:对不同土壤类型进行含水量测定,分析其含水量差异及原因。
2. 野外土壤含水量测定(1)实验目的:掌握野外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了解土壤水分在自然环境中的变化规律。
(2)实验材料:土壤样品、环刀、温度计、记录本等。
(3)实验步骤:①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用环刀取出一定量的土壤样品;②用温度计测量土壤温度;③将土壤样品放入称量瓶中,带回实验室进行烘干;④按照实验室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计算土壤含水量。
(4)实验结果与分析:对不同土壤剖面进行含水量测定,分析土壤水分在自然环境中的变化规律。
3. 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关系分析(1)实验目的:了解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掌握土壤水分管理方法。
(2)实验材料:作物种子、土壤样品、播种工具、生长记录本等。
(3)实验步骤:①将作物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土壤水分的土壤中;②定期记录作物的生长情况;③分析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4)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分析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提出土壤水分管理建议。
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实验报告单

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1. 掌握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土壤含水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实验仪器:酒精灯,天平,干燥器,烧杯,土壤样品。
实验原理: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含水量,是通过将土壤样品在烘箱中干燥,然后在酒精灯旁将燃烧烘箱内加热的残余水分燃烧完毕,从而测定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实验方法:1. 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并记录其重量,将其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干燥至质量不再改变。
2. 把干燥后的土壤样品称重,记录下其重量,并将它放在酒精灯火焰旁。
3. 让火焰在样品上持续燃烧3~5分钟,直到几乎不再有火焰。
4. 将土壤样品放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其重量,记录下来。
5. 计算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即公式为:W%=100(G1-G2)/G1,其中G1为干燥前的样品质量,G2为烧后的样品质量,W%为水分含量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重复进行三次实验,每次实验的重复次数为2次。
表格一,记录各次实验所得数据:实验序号\t干重质量/g\t湿重质量/g\t1\t10.2\t11.4\t2\t9.8\t11.1\t3\t10.1\t11.6\t表格二,统计各次实验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实验序号\t平均值/g\t标准偏差/g1\t11.1\t0.92\t11.0\t1.33\t11.4\t0.75总计\t11.2\t0.8实验讨论:从数据结果中可以发现,三次实验得到的含水量分别为11.0%、10.6%和11.1%。
由于每次实验的数据有一定的差异,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从表格二中可以看出,三次实验的平均值为11.2%,标准偏差为0.8%。
由此可得到土壤样品的含水量在11%左右,这个水分含量对于植物来说是比较理想的,因为一些植物需要大量的水分来生长,而另一些植物需要较少的水分。
当土壤水分过量时,也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它会抑制氧气进入土壤中,并导致根系受到溶解性氧阻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实验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烘干法与酒精燃烧法)
一、目的意义
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
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
土壤自然含水量是指田间土壤中实际的含水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一个常数。
土壤自然含水量测定的方法,介绍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一)烘干法
1.方法原理 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
(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田间取有代表性的土样(0~20cm )20g 左右,迅速装入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子的铝盒(盖子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子平放在盒下),放人105℃±2℃的恒温箱中烘6~8小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盖好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至室温,称重(C ),如无干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木盘中,待至不烫手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小时,冷却后称重,一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止(C )。
3.结果计算
土壤含水量(%)=
100A C C B ⨯--
式中:A — 铝盒重(g )
B — 铝盒加湿土重(g )
C — 铝盒加烘干土重(g )
4.注意事项
(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在烘箱中,一
般土壤烘干6小时即可烘至恒重,质地较轻的土壤烘的时间可较短,约5~6小时即可。
(2)干燥器内的干燥剂(氯化钙或变色硅胶)要经常更换或处理。
变色硅胶在干燥时呈蓝色,吸湿后呈红色。
如呈红色后,须重新放在烘箱中烘到蓝色再放回干燥器使用。
(3)在计算时要以烘干土重为基数,因为:
①只有以烘干土重为基数,才能给土壤水变化的清晰概念。
例如:某一时期土壤含水量为20%(即烘干土重为100g ,湿土重为120g ,土壤水分重为120g-100g=20g )。
在水分失一半后,则土壤含水量(%)=
%10100100
100110=⨯-,恰好一半。
如以湿土为基数,则先后得出: %67.16100120
100120=⨯- %09.9100110
100110=⨯- 得不出水分丢失一半的概念。
②化学分析换算要以烘干土重为基数。
如计算土壤含NO 3-N 多少,取的是湿土进行分析,如何将湿土重换算成烘干土重?
%
1水分湿土重烘干土重+= ③能使不同土壤的分析结果相互比较。
因各地的土壤湿度不同,但烘干土的重量是不变的。
(4)本法须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以一位小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1%。
(5)本法测定本身的误差取决于所用天平的精确度和取样的代表性。
所以,在田间取样时,需要注意取样点的代表性,在大范围内测定时需多点重复。
5.仪器设备
铝盒、烘箱、干燥器、分析天平(1/100)、土钻、小刀。
(二) 酒精燃烧法
1.方法原理
本方法主要是利用酒精和水互相溶解和酒精在土中燃烧,使其水分蒸发,由燃烧前后土样的减重算出土壤含水量。
酒精在土面上燃烧,在未达到燃点之前即将气化,使火焰与土面保持2~3cm 的距离,此时土样温度约在70~80℃之间。
但是,在火焰将熄灭前的几秒钟,火焰与土面接触,使土温上升到180~200℃以后温度很快地下降到85~90℃,并缓慢地冷却。
即使再度燃烧,土样最高温度也不会超过200~220℃,并且高温阶段的时间甚短,所以土样中的有机质及盐类损失甚微(有机质含量高于50g·kg -1的样品不适用本方法)。
据研究,本法较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率的差值一般在0.5~0.8%左右。
用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全过程只需20分钟,它是一种快速测定方法,很适合于田间进行。
2.操作步骤
(1) 将烘干冷却的铝盒用1/100分析天平称重(A )。
(2) 用铝盒称土样10g 左右,注意操作迅速,取样均匀。
称重(B )。
(3) 用滴管向铝盒滴加酒精,至盒中呈现自由液面时为止(约用7mL 酒精)稍加振荡,使土样均匀分布于盒中。
(4) 点燃酒精(注意勿使火柴屑掉入土样中),经数分钟后熄灭,待土样冷却后,再滴加酒精(2~3mL )进行第二次燃烧。
一般情况下,样品经3~4次燃烧后,即可达恒重。
然后称重(C ),精确到0.01g 。
3.结果计算
土壤含水量(水分%)=
100A C C B ⨯-- 式中: A ——铝盒重(g );
B ——湿土加铝盒重(g );
C ——干土加铝盒重(g )。
4.仪器与试剂
天平(感量0.01g )、蒸发皿、酒精(纯度96%以上)、火柴、滴管、量筒(10mL )。
二、土壤吸湿水的测定(烘干法)
(一)方法原理 与土壤自然含水量测定相同。
(二) 操作步骤
1.取洗净的有编号的铝盒,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之恒重,带手套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在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上称得其恒重(A )。
2.用铝盒称5g 左右的风干土样均匀地平铺于盒中,准确称重(B )。
3.将铝盒放入105℃±2℃的恒温烘箱中烘6小时左右,铝盒盖放在铝盒旁则或倾斜放在铝盒上。
4.带手套将铝盒取出,盖上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20~30分钟,使冷却至室温,称重。
启开铝盒盖,再烘2小时,冷却,称至恒重(C ),前后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3mg 。
(三) 结果计算
土壤含水量(水分%)=
100A C C B ⨯-- 式中:A — 铝盒重(g )
B — 风干土加铝盒重(g )
C 一 烘干土加铝盒重(g )。
(四)样品吸湿水含量的应用
若分析某成分时称取的风干土样重量为g α,已知该土样的吸湿水含量为p %,则称样所相当的烘干土重xg ,可按下式算出:
因为 ( l 十p % ):l=α: x
所以 x =
%1p +α
(g )
(五)仪器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角勺、铝盒、烘箱、手套、干燥器。
思考题
1.在计算土壤含水量时,为什么要以烘干土重为基数?
2.在烘干土样时,为什么温度不能超过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