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密度知识的应用》 说课稿

《密度知识的应用》 说课稿

《密度知识的应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密度知识的应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密度知识的应用》是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测量以及相关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密度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生产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密度与物质鉴别、密度与体积和质量的计算、密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还能够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质量和密度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将密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不深入、单位换算不熟练等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学会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体积和质量。

(3)了解密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密度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密度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2)通过对密度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了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密度公式的应用,包括计算物质的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体积和质量。

(2)密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特别是在计算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6.4《密度的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4《密度的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或质量。
2. 实验能力: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密度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科学思维: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将密度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 实验操作技巧:学生可能在进行密度实验时,对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方面存在困难。
- 密度概念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学生可能难以将密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例如在解释为什么某些物体能够浮在水上时。
举例说明:
重点举例:在学习密度公式应用时,可以设计一个练习题,让学生计算一个已知体积和密度的物体的质量。
5. 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随堂测试和实验报告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教师应注重鼓励学生的优点,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反思与改进
1. 设计反思活动:
-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随堂测试和实验报告等方面来评估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讨论的活跃度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于积极发言、思考深入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参与度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关注并提供帮助。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要求学生展示讨论成果。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对于表现出色的小组,教师应给予肯定和奖励,对于需要改进的小组,教师应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难点举例:在密度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解释如何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并讨论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

八年级物理教案 密度知识的应用9篇

八年级物理教案 密度知识的应用9篇

八年级物理教案密度知识的应用9篇密度知识的应用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认真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品质.3.通过公式变形及计算题规范格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以形成整洁、规范的作业习惯,以美的作业给人以享受.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一节主要是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教材首先提出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并把学生引向运用密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感觉到密度知识很有用处,能解决很多问题.然后说明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用到各种物质的密度,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表.再以提出的三个问题为线索,讲述运用密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注意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给出解答,以利于学生动脑思考,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最后用一个例题作示范进一步教给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法建议本节课可用正迁移的方法由速度公式类比而导出密度的推导公式,可采用自学、讨论、示范的方法.密度知识的应用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认真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品质.3.通过公式变形及计算题规范格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以形成整洁、规范的作业习惯,以美的作业给人以享受.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一节主要是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教材首先提出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并把学生引向运用密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感觉到密度知识很有用处,能解决很多问题.然后说明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用到各种物质的密度,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表.再以提出的三个问题为线索,讲述运用密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注意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给出解答,以利于学生动脑思考,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最后用一个例题作示范进一步教给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法建议本节课可用正迁移的方法由速度公式类比而导出密度的推导公式,可采用自学、讨论、示范的方法.教学设计示例一.教材重点与难点分析1.通过公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学习中,经常要运用数学方法对物理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推理、论证,但是应注意,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必须要受到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制约.分析问题的物理过程、物理意义,弄清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明确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其适用范围,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而且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时,一定不要把物理问题数学化,不能生搬硬套用数学规律,如,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重视对相关内容物理意义的理解.2.对进行公式变形对密度公式进行变形,可以参照速度公式的变形进行讲解,并通过数学运算规律,使学生掌握公式变形的基本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弄清每一个公式的物理意义.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三.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根据公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和 .2.组织学生练习读密度表,通过读表进一步熟悉某种物质密度的读法.3.练习求解有关密度的综合题.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首先提出几个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1.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怎样知道矿石可能是什么物质组成的?2.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3.怎样知道一个不规则的钢零件的体积?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丝的长度?等等.然后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入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教学中.(二).新课教学1.可以用来鉴别物质要鉴别某一物体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我们需要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多少,教材中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下三个表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学生看书,然后请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对密度表应主要认识以下几个问题a.气体的密度表上边标明了“0℃,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条件,应请同学作出说明.b.在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比较大,它大于一般金属的密度.c.气体的密度都比较小.在看书的基础上,应请学生读几种物质的密度,说出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在密度表的教学中要说明这是科学家经过严格准确的测量得出来的,而且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而不断准确.2.求质量体积很大的长方形花岗岩石碑,质量很大,无法直接用秤称量,怎样才能知道它的质量呢?让学生说出他们想出的办法.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能不能应用密度的公式来求.如何求?需要先知道哪些量?如何才能得到这些量?前几章我们学习了速度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果我们要求路程和时间怎么办?可以进行公式变形,得出和速度公式变形一样,对密度公式也可以用同样的数学方法进行变形,下面请同学们将密度公式进行变形,然后考虑变形后的式子,有什么实际意义?并举出一些实例来.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一下.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教学认识公式变形的方法,例如,,对比可解决的公式变形问题.学生练习公式变形,并讨论变形后的公式在实际中的意义.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进行指导,学生活动结束后请学生回答前边的问题.由密度公式,可以得出,从式子中可以知道,用物体的体积乘以它的密度可以求出它的质量.这样对一些体积庞大的物体,质量不便测量.可以测量出它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也就是说用密度知识可以求质量.3.求体积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如有的物体、体积不规则,不便于直接测量,可以测出它的质量,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4.讲解例题例题:有一个体积是的钢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请同学们用三种方法进行鉴别.学生练习,教师在同学中巡视,进行指导,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请学生回答,并分析解题思路.请几个同学分别说出他们的判断方法.可以求出这个球的密度,把它与铜的密度进行比较,如果相等是实心的,但是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小于铜的密度,所以是空心的.我们先假设它是实心的,计算一下它的质量应当是多大,把计算出的值与球的实际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大于球的实际质量,所以原球是空心的.根据给出的铜球的质量,计算一下它的体积是多少,结果小于已知球的体积,所以是空心的.那么我们计算出的体积值是谁的体积.是球壳的体积.由学生们的分析归纳出:判断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有密度比较法、质量比较法、体积比较法三种.用投影打出如下标准解题过程,教师讲解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学生予以改正.已知:求判断球是空心还是实心解法一、密度比较法球为空心.解法二、质量比较法铜球为空心.解法三、体积比较法铜球是空心的.请同学们计算一下,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空心部分体积等于球的体积减去壳的体积,是 .从前边的计算我们看到,这个铜球的密度是,它恰好和铁的密度相同.这里边告诉了我们两个问题.一是平均密度问题,我们刚才计算出的,实际是这个球的平均密度,如果一个物体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这个物体的密度应当是二是用密度鉴别物质问题,如果我们计算出某一物体密度和密度表中某一物质密度相同,我们只能说可能是这种物质,如果前边例题中你不知道是铜球,这样用计算出的密度值一分析就会错误地认为是铁球.而且从密度表中可以看到花岗石的密度在之间,如果一块花岗石密度恰好是,我们能说它是铝吗?显然不能.所以在用密度进行物质鉴别时往往还要配合利用物质的其他特性,比如颜色、硬度等等.更科学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应采用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鉴别组成它的化学元素成分.3.总结、扩展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上是应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研究求解物体质量、体积、密度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死记硬背公式,要了解公式中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尤其是比例问题,(以下内容可采取边讲边讨论的方式进行)(1)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物体均应为实心).由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密度相同,所以由此得出 .说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也与它们的体积成正比,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也大.(2)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其体积与密度的关系.由于,所以,也就是,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密度大的体积小,它们的体积与它们的密度成反比.(3)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相同,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密度之间的关系.由于所以也就是,它告诉我们相同体积的不同物体,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也大,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密度成正比.探究活动【课题】鉴别铅球【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的.【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2、发现新问题.密度知识的应用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认真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品质.3.通过公式变形及计算题规范格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以形成整洁、规范的作业习惯,以美的作业给人以享受.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一节主要是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教材首先提出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并把学生引向运用密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感觉到密度知识很有用处,能解决很多问题.然后说明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用到各种物质的密度,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表.再以提出的三个问题为线索,讲述运用密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注意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给出解答,以利于学生动脑思考,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最后用一个例题作示范进一步教给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法建议本节课可用正迁移的方法由速度公式类比而导出密度的推导公式,可采用自学、讨论、示范的方法.教学设计示例一.教材重点与难点分析1.通过公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物理学习中,经常要运用数学方法对物理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推理、论证,但是应注意,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必须要受到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制约.分析问题的物理过程、物理意义,弄清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明确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其适用范围,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而且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时,一定不要把物理问题数学化,不能生搬硬套用数学规律,如,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重视对相关内容物理意义的理解.2.对进行公式变形对密度公式进行变形,可以参照速度公式的变形进行讲解,并通过数学运算规律,使学生掌握公式变形的基本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弄清每一个公式的物理意义.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三.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根据公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和 .2.组织学生练习读密度表,通过读表进一步熟悉某种物质密度的读法.3.练习求解有关密度的综合题.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首先提出几个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1.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怎样知道矿石可能是什么物质组成的?2.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3.怎样知道一个不规则的钢零件的体积?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丝的长度?等等.然后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入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教学中.(二).新课教学1.可以用来鉴别物质要鉴别某一物体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我们需要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多少,教材中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下三个表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学生看书,然后请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对密度表应主要认识以下几个问题a.气体的密度表上边标明了“0℃,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条件,应请同学作出说明.b.在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比较大,它大于一般金属的密度.c.气体的密度都比较小.在看书的基础上,应请学生读几种物质的密度,说出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在密度表的教学中要说明这是科学家经过严格准确的测量得出来的,而且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而不断准确.2.求质量体积很大的长方形花岗岩石碑,质量很大,无法直接用秤称量,怎样才能知道它的质量呢?让学生说出他们想出的办法.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能不能应用密度的公式来求.如何求?需要先知道哪些量?如何才能得到这些量?前几章我们学习了速度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果我们要求路程和时间怎么办?可以进行公式变形,得出和速度公式变形一样,对密度公式也可以用同样的数学方法进行变形,下面请同学们将密度公式进行变形,然后考虑变形后的式子,有什么实际意义?并举出一些实例来.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一下.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教学认识公式变形的方法,例如,,对比可解决的公式变形问题.学生练习公式变形,并讨论变形后的公式在实际中的意义.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进行指导,学生活动结束后请学生回答前边的问题.由密度公式,可以得出,从式子中可以知道,用物体的体积乘以它的密度可以求出它的质量.这样对一些体积庞大的物体,质量不便测量.可以测量出它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也就是说用密度知识可以求质量.3.求体积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如有的物体、体积不规则,不便于直接测量,可以测出它的质量,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4.讲解例题例题:有一个体积是的钢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请同学们用三种方法进行鉴别.学生练习,教师在同学中巡视,进行指导,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请学生回答,并分析解题思路.请几个同学分别说出他们的判断方法.可以求出这个球的密度,把它与铜的密度进行比较,如果相等是实心的,但是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小于铜的密度,所以是空心的.我们先假设它是实心的,计算一下它的质量应当是多大,把计算出的值与球的实际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大于球的实际质量,所以原球是空心的.根据给出的铜球的质量,计算一下它的体积是多少,结果小于已知球的体积,所以是空心的.那么我们计算出的体积值是谁的体积.是球壳的体积.由学生们的分析归纳出:判断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有密度比较法、质量比较法、体积比较法三种.用投影打出如下标准解题过程,教师讲解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学生予以改正.已知:求判断球是空心还是实心解法一、密度比较法球为空心.解法二、质量比较法铜球为空心.解法三、体积比较法铜球是空心的.请同学们计算一下,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空心部分体积等于球的体积减去壳的体积,是 .从前边的计算我们看到,这个铜球的密度是,它恰好和铁的密度相同.这里边告诉了我们两个问题.一是平均密度问题,我们刚才计算出的,实际是这个球的平均密度,如果一个物体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这个物体的密度应当是二是用密度鉴别物质问题,如果我们计算出某一物体密度和密度表中某一物质密度相同,我们只能说可能是这种物质,如果前边例题中你不知道是铜球,这样用计算出的密度值一分析就会错误地认为是铁球.而且从密度表中可以看到花岗石的密度在之间,如果一块花岗石密度恰好是,我们能说它是铝吗?显然不能.所以在用密度进行物质鉴别时往往还要配合利用物质的其他特性,比如颜色、硬度等等.更科学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应采用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鉴别组成它的化学元素成分.3.总结、扩展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上是应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研究求解物体质量、体积、密度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死记硬背公式,要了解公式中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尤其是比例问题,(以下内容可采取边讲边讨论的方式进行)(1)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物体均应为实心).由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密度相同,所以由此得出 .说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也与它们的体积成正比,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也大.(2)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其体积与密度的关系.由于,所以,也就是,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密度大的体积小,它们的体积与它们的密度成反比.(3)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相同,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密度之间的关系.由于所以也就是,它告诉我们相同体积的不同物体,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也大,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密度成正比.探究活动【课题】鉴别铅球【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的.【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2、发现新问题.密度知识的应用 4(作者:南京六十七中学高康宁)(一)教学目的1.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2.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具运动会奖牌1枚,形状不规则的铁或铝制机器小零件1个,铝电线1卷,小黑板(抄有2个例题).(三)教学过程一、由提问引入课题教师分别出示:运动会奖牌及1卷铝电线.提问:(1)怎样能知道这块“运动会的金牌”是不是纯金的?(2)不用尺量,怎样知道这一大卷铝电线的长度?请学生观察课本图7—8,教师提问:该纪念碑上长方形的花岗岩石碑很大,怎样能知道它的质量呢?用前面学的密度知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板书:7.5密度的应用)二、进行新课1.密度表讲解:由于每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特性,为了便于大家查各种物质的密度,科学家们测出了各种物质的密度.课本上列出了“一些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1)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密度表.从表中查出待查物质的密度,知道每种物质密度表示的物理意义.教师示范:待查物质“铝”的密度值,它的读法及物理意义.请两位学生用“千克/米3”为单位,分别查出铜和水的密度并读数和说明它的物理意义.再请两位学生用“克/厘米3”为单位,回答上述的提问.要求学生记住水的密度.(2)通过阅读密度表,了解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密度大小的规律.提问:比较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密度的大小,可以看出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得出:一般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大小是同一数量级,气体的密度比它们小1000倍左右.2.利用密度知识求物体的质量让学生观察课本图7—8.提问:(1)这块碑心石的质量能称出来吗?(2)谁能想出求这块碑心石质量的方法?。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运用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运用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运用教案优秀5篇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运用教案优秀5篇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课件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运用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由已做实验引入新课1、请学生交流做“热牛奶与冷牛奶哪个先结冻”的实验经过与结果。

2、师:有一个叫“姆潘巴”的男孩也做了同样的实验,但他所得出的结果却一次次遭到否定与讥讽,在这样的情况下,姆潘巴是怎样做的呢?3、引出课题,齐读二、阅读感受(一)整体感知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思考:姆潘巴是个怎样的学生?2、全班交流对姆潘巴的看法。

(二)朗读感受自由读课文,思考:姆潘巴在整个事件中碰到了几个他意想不到的问题?交流(根据学生的讨论,随机组织教学):1、热牛奶比冷牛奶先结冰,让他惊愕不已1)朗读体会,姆潘巴为什么“惊愕不已”?(从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这一反常的现象)2)齐读思考: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善于发现)2、初中、高中的老师对这一问题的否定和讥讽,让他想不通1)默读想象:当老师相继否定和讥讽他的发现时,姆潘巴的表现如何?2)交流3、大学教授虽然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但肯定了他的提问,并以实验证实了姆潘巴问题的确存在。

1)朗读,理解什么是“鼓足勇气”?姆潘巴为什么“鼓足勇气”?他在博士提问时会想些什么?2)当证明姆潘巴的现象属实时,他的心情怎样,会怎样想?3)交流师:从一次意想不到的.实验中看出姆潘巴是一个善于发现的人,又从他的问题一次次遭到否定和讥讽时,你又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学生?(勇于提问努力探索)4、最后,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这个“姆潘巴问题”还真是个世界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复述课文根据姆潘巴在整个事件中碰到的出乎意料的问题,请同学们进行创造性复述。

(四)质疑问难小组选择方式读课文,还有哪些问题你想提出来?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三、拓展延伸1、谈谈生活中“我的发现”和“我知道”2、颁发“小博士”奖章3、学生推荐有关方面的书籍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自主扩大识字,并复习巩固已识的生字。

(通用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五章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全国通用版)沪科版

(通用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五章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全国通用版)沪科版

版)沪科版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密度公式ρ=Vm ,能利用它来正确计算物体的密度,并通过查密度表确认物质. 2.能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和V=m/ρ,间接求出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体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的例题或练习,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知识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教学重点】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教学难点】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体积.【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 同学们,上一课时我们学习了密度公式ρ=Vm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密度公式的应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板书课题:密度知识的应用.【进行新课】版)沪科版知识点1 常见物质的密度师从教材密度表中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学生:它表示1m3的水质量为1×103kg.师冰的密度是多少?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相同吗?学生: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不相同.教师介绍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生活中利用密度知识的实例.根据密度知识选择不同的材料:(1)汽车、飞机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合金材料、玻璃钢);(2)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课本中气体的密度,要附上0℃和1个标准大气压?(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总结:我们知道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当温度变化了,体积要发生变化,尤其是气体变化更明显,而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因此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就变了,即密度变化了.所以在说气体的密度时,要附上一定的温度和压强(教师说明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将在后面的学习中介绍).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体积变化很微弱,一般没有特别说明就认为物质的密度就为密度表中所给出的值.例题1 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版)沪科版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解析:煤油和酒精的密度相同;冰和水是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质量相同,密度大的,体积小;通常情况下,水银是液体,但水银的密度比很多固体的密度大. 答案:C.【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知识点2 密度知识的应用师 对于密度公式ρ=V m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用多媒体展示). 对密度公式ρ=Vm 的理解(多媒体课件)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2)同种物质的物体,在一定状态下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2121V V m m =.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 一定时,2121ρρ=m m . (4)不同物质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2121ρρ=V V . (1)根据密度表鉴别物质师 我们可以根据公式ρ=Vm ,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然后与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物体可能是用什么物质做的. 板书:利用密度公式可以求物质的密度,并根据密度表鉴别物质.版)沪科版例题2 (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两个不透明的瓶中分别装满了水和煤油.由于疏忽,标签掉了,你能分辨出哪一瓶是水,哪一瓶是煤油吗?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通过人的嗅觉、味觉判断,我们也可以根据ρ水>ρ煤油的思路来设计方法.答案:(1)取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比较它们的体积,体积大的是煤油.(2)取体积相同的两种液体,比较它们的质量,质量大的是水.(3)分别测出它们的密度,密度大的是水.(4)把它们倒入同一玻璃容器中,上层的是煤油.例题3 小洋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为,液体的密度是;对照教材P96页中的密度表找找,该液体可能是或,这说明单纯依靠密度鉴定物质的密度(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可靠.解析:观察图象可知:当体积为0时质量是30g,所以烧杯质量为30g;当体积为75cm3版)沪科版时质量为90g ,液体质量为(90-30)g=60g ,液体的密度:ρ=V m =60g/75cm 3=0.8g/cm 3=0.8×103kg/m 3;对照教材P 96页中的密度表可知,该液体可能是酒精或煤油,这说明单纯依靠密度鉴定物质的密度不一定可靠.答案:30g ;0.8×103kg/m 3;酒精;煤油;不一定.(2)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求质量或体积师 密度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知道了密度的计算公式ρ=Vm ,那大家思考下:在这个公式中有三个物理量ρ、m、V,从数学的角度考虑,知道任意两个物理量,就可以计算出第三个物理量.那利用这个公式除了求密度之外还可以有什么用处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还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物体质量或体积.板书:密度公式的应用:①利用公式m=ρV,求质量m;②利用公式V=m/ρ,求体积V.例题4 一花岗岩纪念碑,整体呈长方体,高10m ,长2m ,宽1.5m.为了获知纪念碑的质量,小明测量了一小块与纪念碑同样材质的花岗岩的质量为150g,其体积为50cm 3,则该纪念碑的质量大约多少吨?解析:由小块花岗岩的质量和其体积,利用公式ρ=Vm 可以求出花岗岩的密度,再由公式m=ρV 求出花岗岩纪念碑的质量.解:花岗岩的密度 ρ=Vm =150g/50cm 3=3g/cm 3=3×103kg/m 3. 纪念碑的质量m 碑=ρV 碑=3×103kg/m 3×10m ×2m ×1.5m=9×104kg=90t.答:该纪念碑的质量大约90吨.例题5 大翅鲸,体形肥大,成年大翅鲸的平均体长十二三米,质量二三十吨.请你估算成年大翅鲸的体积最接近于( )(大翅鲸的密度接近水的密度)A.3m 3B.3×101m 3C.3×102m 3D.3×103m 3版)沪科版解析:估计成年大翅鲸的质量m =30t=3×104kg ,密度ρ=1.0×103kg/m 3,其体积约为V =V m =334/kg 100.1kg 103m⨯⨯ =30m 3=3×101m 3. 答案:B. (3)密度公式的综合应用多媒体展示:(1)对于密度和厚度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来说,它们的面积等于质量比,推导过程为:,由于甲、乙两物体密度和厚度相同,则ρ甲h 甲=ρ乙h 乙,则S 甲∶S 乙=m 甲∶m 乙,这一点常常被用来巧测面积.(2)对于密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甲、乙两段金属丝来说,它们的长度比等于质量比.推导过程为:,由于甲、乙两物体密度和横截面积相同,则ρ甲S 甲=ρ乙S 乙,则l 甲∶l 乙=m 甲∶m 乙,这一点常常被用来巧测长度. 例题6 银川市鸣翠湖是国家级湿地公园,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多种功效.如图A 是鸣翠湖某区域湿地的实际形状,怎样知道它的面积S 呢?测绘人员采用一种“称地图,算面积”的转换测算方法.如图B 所示:①将缩小n 倍的湿地图形画在一张质量、厚度均匀的硬纸板上;②剪下画在硬纸板上的“地图”,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M 图;③在相同硬纸板上再剪一个形状规则、面积为S 样的样品,称出其质量m 样; ④根据上述已知量、测得量算出湿地的实际面积S.请用已知量、测得量,推导出湿地实际面积S 的表达式(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推导).版)沪科版解析:由于硬纸板密度一定,即“地图”的密度与样品的密度相等,,硬纸板的厚度一定,由V=Sh 代入中,可以将湿地地图的面积与样品的面积联系起来,从而求出湿地地图的面积,即可算出湿地的实际面积S.解:设硬纸板的密度为ρ,厚度为h ,则“地图”的密度ρ=l hS M 图图①.同理,样品的密度ρ=hS M 样图②.①②式联立,可得S 图=m M S 图样.湿地的实际面积 S=nS 图=n m M S 图样. 例题7 有一捆质量8.9kg ,横截面积为2×10-5m 2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小红想知道这捆金属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条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金属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金属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金属丝的长为1m ,质量为0.178kg.求:(1)这捆金属丝的总长L ;(2)此金属丝的密度ρ.解析:(1)根据题意可采用比例法求金属丝的总长.因为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又因为这捆金属丝与选取的金属丝规格相同,即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长度成正.;(2)根据第(1)问中求出的总长和横截面积可以算出这捆金属丝的体积,然后用质量除以体积算出密度.版)沪科版解:(1)金属丝的总长度:L=1m ×m 总/m=1m ×8.9kg/0.178kg=50m ;(2)金属丝的总体积:V=SL=2×10-5m 2×50m=1×10-3m 3;金属丝的密度:ρ=m 总/V=33m101kg 9.8-⨯=8.9×103kg/m 3. 答:(1)这捆金属丝的总长是50m.(2)此金属丝的密度是8.9×103kg/m 3.【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运用密度知识计算物体的密度(并根据密度表鉴别物质),能对特殊物体的体积或质量进行计算,我们还学习了利用密度巧测物体长度或厚度的方法.总之,密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好,谢谢大家!【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教师在讲解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时,应选取日常生活中典型的事例,如牛奶的鉴定、黄金首饰的鉴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评讲的过程中应重视计算题的书写格式规范:要求单位统一,有必要的文字叙述.版)沪科版【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复制或修改编辑,敬请您的关注】。

密度知识的应用物理教案

密度知识的应用物理教案

密度知识的应用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单位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难点:密度的测量及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细线、水、盐水、酒精、石蜡、铁块、铝块等。

2.教学资源:PPT、视频、实物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质量、体积的概念。

(2)提出问题: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2.理解密度概念(1)讲解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2)介绍密度的单位:千克/米³(kg/m³)。

(3)举例说明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计算物体质量等。

3.密度计算公式(1)推导密度计算公式:ρ=m/V。

(2)讲解公式中各量的含义及单位。

(3)示范计算密度。

4.实验测量密度(1)分组实验:测量铁块、铝块的密度。

(3)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密度知识的应用(1)举例讲解密度的应用:浮力原理、物体沉浮条件等。

(2)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如何鉴别黄金、如何判断物体是否沉入水底等。

6.课堂小结(2)强调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查阅资料,了解密度的应用领域。

(2)设计一个实验,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质量、体积的概念,引入密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密度的定义、单位及计算公式。

通过实验测量密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结合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堂互动、学生反馈等方面继续努力。

重难点补充:1.理解密度概念(1)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质量和体积,那你们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物理量——密度。

密度知识应用物理教案

密度知识应用物理教案

密度知识应用物理教案
主题:密度知识的应用
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密度的概念、计算密度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个装有水的容器和不同材料的物体。

2. 准备几个不同材料的物体,并测量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3. 准备一个密度表。

4. 准备一些实际应用密度知识的问题。

教学步骤:
引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密度的定义,即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

2. 引入密度的计算方法:密度 = 质量 / 体积。

探索(10分钟):
1. 将装有水的容器放在黑板前,并向容器中依次放入不同材料的物体,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会在水中浮起或沉下去?引导学生思考密度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解释(10分钟):
1. 解释密度对物体浮沉的影响: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沉下去;当物
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会浮起。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物体的密度,并解释计算密度的方法:密度 = 质量 / 体积。

实验(15分钟):
1. 将准备好的不同材料的物体分别称量质量,并利用尺子测量它们的体积。

2. 计算并填写每个物体的密度。

应用(10分钟):
1. 将准备好的一些实际应用密度知识的问题分发给学生,并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法。

2. 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

总结(5分钟):
1. 总结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强调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和思考。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五章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五章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一、教学内容(1)教材章节: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2)详细内容:a.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b. 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c. 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重点:理解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密度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按密度来分类的吗?(3)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密度知识的应用,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知识讲解:(1)回顾密度公式:ρ = m/V;(2)讲解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3)举例说明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一块铜的密度是8.9g/cm³,质量是100g,求这块铜的体积;(2)引导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答;(3)讲解解答过程,强调关键步骤。

4.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一块铝的密度是 2.7g/cm³,体积是50cm³,求这块铝的质量;(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回指导;(3)讲解解答过程,纠正错误。

5.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6. 课堂小结:(2)强调密度公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密度公式:ρ = m/V;2. 密度计算公式及其变形;3.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块铁的密度是7.9g/cm³,质量是200g,求这块铁的体积;2. 答案:V = 25.3cm³;3. 要求:独立完成,家长签字。

第五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第五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第五节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学会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密度的计算及实验操作。

难点: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了质量、体积的概念,那么大家知道密度是什么吗?密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2.理解密度概念我们来了解一下密度的定义。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公式表示为:ρ=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讲解密度计算方法(1)直接测量法:当我们知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时,可以直接用公式ρ=m/V计算密度。

(2)间接测量法:当我们无法直接测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时,可以通过其他方法间接计算密度。

例如,我们可以测量物体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密度。

4.实验操作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实验,测量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实验器材:量筒、电子秤、水。

(2)用电子秤测量空量筒的质量。

(3)向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次用电子秤测量量筒和水的总质量。

(4)将水的体积和质量代入公式ρ=m/V,计算水的密度。

5.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水的密度。

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下面我们来分析几个例子:(1)为什么冰块放在水中会浮起来?答:因为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浮力原理,冰块在水中会上浮。

(2)为什么油会浮在水面上?答:因为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油会浮在水面上。

(3)为什么实心球比空心球重?答:因为实心球的密度大于空心球的密度,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实心球的质量更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验操作。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八年级《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例如:讨论密度知识在节能减排、资源回收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学习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给予改进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展示冰块浮在水面上、油水分离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密度这一物理概念。
(二)教学难点
1.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特别是解决综合应用题时,学生容易混淆质量和体积的概念。
2.实验操作中,学生可能对测量工具的使用不够熟练,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对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可能难以将其与实际情境有效结合。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互动: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生活现象的看法,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物理知识尝试解释这些现象,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导入新课: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正式引入密度概念,强调密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密度定义:详细讲解密度的定义,即单位体积的质量,强调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1.注重概念巩固:通过复习质量、体积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
3.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实验操作: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引导学生掌握密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6.4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4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6.4密度知识的应用(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单位及意义过程与方法:知道不同的物质一般有着不同的密度;会使用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密度的知识鉴别物质、判定物体的质量、判定物体的体积.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重点:通过运用公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2、密度表中常见物质的密度二、新授1、测量固体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各不相同,应该怎样测量呢?活动1:测量金属螺母的密度思考:测量原理是ρ=m/v,根据此原理可知测量属螺母的密度要测量出它的质量和体积。

提问:用什么测量金属螺母的质量?怎样测量金属螺母的体积(金属螺母是不规则物体)解决问题:用量筒测金属螺母(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介绍量筒的使用方法: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其测量单位是毫升,符号为mL,1mL=1 cm3①弄清所用的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以选择适合实验所用的量筒。

②测量时将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③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是凹形的(例如水),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是凸形的(例如水银),观察时要以凸形的上部为准.总结: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有关数据,然后根据公式算出体积.②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采用“排水法”来测它的体积.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出金属螺母的质量m;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V1;c将金属螺母轻轻放入量筒,读出金属螺母和水的总体积V2;d计算金属螺母的密度(1)、在密度表中,你可能找不到一个与所测得的金属螺母的密度完全相同的数值,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测量固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方法有什么不同?(2)、如果不规则物体放入水中后漂在水面上(即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怎样测量它的密度?2、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b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体积V;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2;d计算液体密度交流讨论:实验步骤能不能颠倒?如果按照cabd的顺序实验,会使结果;如果是cbad的顺序,又会使结果。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1、原理:
2、工具:天平(测质量),量筒或量杯等
3、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②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读出示数
③用细线将物体系好,缓慢放入量筒中,使其浸没在水中,读出示数
④计算物体的密度
教师拓展:为何要先测物体的质量后测体积,如果步骤交换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什么情况?
(三)密度知识的应用
1、求质量
2、求体积
课堂教学设计(第单元第课时总课时授课日期:)
课题
密度知识的应用
课型




1、了解常见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
2、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
3、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和质量
4、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重难点
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和质量
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多媒体课件










动、





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一、引入新课
教师:展示不同物体,让学生猜想谁的密度大,谁的密度小?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教师:展示铁球,让学生猜想是否是空心的,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教师:自然界的物质种类很多,有的已被人们认识,有的尚未被认识,人类还在不断地发现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密度,不仅可以鉴别区分它们,而且还能发现密度不同的新物质,让它们各尽所能,服务人类。
3、鉴别物质的种类
4、鉴别物体是否是空心
三、小结
教学后记




5.4密度知识的应用

初中物理_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2.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重点、难点重点:公式使用和计算格式要求难点:理解密度的意义与鉴别物质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检测试题。

四、教学设计(一)知识回顾:1. 密度: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_与其_______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不同物质密度一般_____,大小与m、V_____.2. 密度单位:3. 密度公式:单位换算关系: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题引入:1.是金条还是铜条?2.怎样知道矿石是什么物质?ρ=mV天平液体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测3.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碑心石是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碑身高37.94m ,由413块花岗岩石块砌成,在长14.7m 、宽2.9m 、厚1m 的碑心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怎样知道它的质量?(三)新课教学:1.常见物质的密度密度表:(规律)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气体密度,还与温度、气压有关有的物质密度相同2.密度知识应用活动1:小明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市乒乓球比赛,获得了一枚金牌。

他想知道金牌是否纯金的。

(1)鉴别物质例1:小明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市乒乓球比赛,获得了一枚金牌。

他想知道金牌是否纯金的。

于是利用实验室里器材测出了该金牌的质量为44.5g,体积为5cm3,你能用这些数据帮助他作出判断吗?活动2:有一位同学急于知道一把汤匙的体积,但他手边只有一架托盘天平,请问你们有办法帮助他吗?(2)估测物体体积例2:一不锈钢汤匙的质量是79 g,密度是7.9g/cm3,此汤匙的体积是多少?活动3:永乐碑:为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所立,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重修曲阜孔庙,朱棣便亲自写下了这幢御制孔子庙碑文,赞扬孔子“参天地、赞化育、明王道、正彝伦,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得以尽其份”。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4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6.4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6.4密度知识的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6章的第4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密度的实际应用,掌握利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学习如何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密度,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学会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密度,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密度公式的运用2. 实验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难点:1. 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密度公式2. 实验过程中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密度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电子秤2. 量筒3. 清水4. 细线5. 计时器学具:1. 学生实验手册2. 测量尺3. 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密度有关。

2. 讲解密度公式:讲解密度公式ρ = m/V 的含义及其应用。

3. 实验测量物体密度: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已知物体的密度,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利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已知物体的体积,如何计算其质量;已知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其体积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密度公式ρ = m/V2. 实验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3.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已知一个苹果的质量为200g,密度为0.8g/cm³,求苹果的体积。

(2)已知一个铁块的质量为500g,密度为7.9g/cm³,求铁块的体积。

2. 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密度公式及其应用,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物理-高一第五节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高中物理-高一第五节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高中物理-高一第五节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密度的概念及其应用,包括密度的计算、密度的测量方法、密度与物体的性质等。

【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各种测量密度的方法。

3. 掌握密度与物体性质的关系,如密度与物体组成、温度、压力等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各种测量密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密度与物体的性质的关系。

2. 针对实际问题解决密度计算及应用的问题。

【教学过程】教师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感受密度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教师讲解:1.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它的常用单位有千克/立方米、克/立方厘米等。

计算方法为:密度=质量/体积。

2. 各种测量密度的方法(1)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浮法、压力变化法、振荡管法等。

(2)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浸水法、位移法、比重瓶法等。

3. 密度与物体的性质的关系密度与物体的性质有很多关系,例如:(1)密度与物体组成有关: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密度是不同的。

(2)密度与温度有关:物体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密度与压力有关:根据泊松定律,压缩物体后密度会增加。

教师示范: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密度的计算和测量方法等。

教师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理解密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课后作业】1. 熟记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熟悉各种测量密度的方法。

3. 掌握密度与物体的性质的关系。

4. 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各种测量密度的方法密度与物体的性质的关系。

密度知识的应用

密度知识的应用

密度知识的应用篇一: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课标要求】: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情分析】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利用公式间接秋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物理计算题是初二学生第一次接触,解题的规范性较差,需要反复强调。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2)学会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3)、会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或固体密度的方法;(2)通过活动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通过测石块的密度,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1、重点:用天平和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2、难点:测密度时,如何安排实验步骤,才能减小误差。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量筒、石块、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活动1:如何鉴别戒指是否是纯金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引人课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中。

(二)、新课教学1.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实验讨论设计:(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2)、怎样才能测出石块的密度?依据什么原理?(3)、需要测哪些物理量?测各物理量的仪器?设计并进行实验,归纳实验步骤:(1).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3).用细线悬吊着石块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4).石块的密度mV2V1(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戒指的密度对照密度表,是否是纯金的。

)活动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盐水总质量m;(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称出烧杯和剩余的盐水的质量m1;(4).盐水密度mm1V想一想:(1)、如果先测空杯子的质量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2)、如果测体积后侧质量测量结果又会偏大还是偏小呢?让学生讨论分别回答,让学生学好分析误差。

沪粤版8年级上册5.3《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

沪粤版8年级上册5.3《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

沪粤版8年级上册5.3《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物体的密度。

2.掌握密度计量单位的换算。

3.能够运用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实验器材(包括测量物体质量的天平和体积容器)。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步骤一:引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密度知识的应用。

2.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等。

步骤二:巩固基础1.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复习如何计算密度,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相应的计算题目。

2.学生互相检查并公布答案,教师进行纠正和解释。

步骤三:应用实例1.教师介绍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材料的选择、材料的浮沉性质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分组展开讨论。

3.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并用密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要求记录下解题过程和结果。

步骤四:小组讨论与展示1.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择的实际问题和解题过程。

2.全班对每个小组的解题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和评价。

步骤五:实验演示1.教师进行密度的实验演示,并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

步骤六:课堂练习1.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相互检查。

2.教师给出答案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

步骤七:总结与反思1.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密度知识的应用价值。

2.教师鼓励学生提出对于本节课的疑问和不足,进行讨论和解答。

四、教学延伸1.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解决。

2.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验,进一步感受密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3.结合文化及社会背景,探讨密度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如船舶设计、建筑结构等。

五、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的质量和参与度。

2.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和答案质量。

3.学生对于密度知识的应用理解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设计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设计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2)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教学难点(1)密度概念的建立。

(2)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对问题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不同物质的图片,如铁块、木块、水、酒精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区分这些物质?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2、新课讲授(1)密度的概念①提出问题: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哪个质量大?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哪个体积大?②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的质量,以及不同质量的水和酒精的体积。

③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④得出概念: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密度的公式密度的公式为:ρ = m / V,其中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3)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单位有千克/立方米(kg/m³)和克/立方厘米(g/cm³),1g/cm³= 1000 kg/m³。

(4)密度表展示常见物质的密度表,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并引导学生思考密度表的用途。

(5)密度知识的应用①鉴别物质:通过比较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式〗试写出密度的公式
〖单位〗常用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
〖计算〗体育锻炼用的实心铅球,质量为4 kg,体积为0.57 dm3,这个铅球是用纯铅做的吗?
【要点2】认识密度表
〖阅读〗(1)书本密度表中常见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
(2)水的密度为:。
〖思考〗(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三、课堂反馈
1.铝的密度是2.7×103kg/m3,它的意思是:
A、每立方米的铝密度是2.7×103kg/m3;
B、每立方米的铝质量是2.7×103kg/m3;
C、每立方米的铝质量是2.7×103kg。
2.一块砖的密度是1.5g/cm3,把它平分成两块,每块的密度是()
多媒体课件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
复备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自主学习
1、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密度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g/cm3与1kg/m3表示的密度的大小是否一样?
二、质疑互助
【要点1】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定义〗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
1、某人获得一尊“金佛”,测得其质量为4.45kg,体积为500cm3,它是真金的吗?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
2、一油壶的容积为5 L,可以装密度为0.9x103 kg/m3的油多少千克?
六、作业布置
《学习与评价》P38页9、11题
板书设计
物质密度的应用
一、鉴别物质
二、计算质量
三、计算体积
教后反思
A、0.75g/cm3 B、1.5g/cm3 C、3g/cm3
3.一捆裸铝线质量为16.2 kg,裸铝线的横截面积是3 mm3,利用密度表计算这捆的裸铝线长度。
4、反思总结
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可以看出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跟物质的种类有关。
五、巩固提高
3.用探究引起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直觉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密度是物质本身特性的讨论,对生活中有关密度的知识或现象产生关注。
重点
1、理解密度的感念。
2、应用公式进行的计算。
难点
1、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灵活应用密度计算公式,将密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讲解法、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资源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设计
讲课时间2013.10.9主备人:严海雷审核人:
教学课题
物质密度的应用
教学课时
2
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一种特性。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写法读法,会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了解常见物体的密度大小。初步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密度的简单计算。
2.认识到某中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