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锦囊》精华析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氏锦囊》精华析解
《郭氏锦囊》是八卦掌第三代传人郭古民先生之遗着,是他自己习武生涯的精华之总结。

其中较清楚地将八卦掌练、用之精髓进行了阐述,是修炼八卦掌者必精读细研之谱籍,更是习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任何门派、拳种之功夫者必选的善本之谱。

若能精研细读,领会其中之精髓妙义,自有解疑释难捷径之妙。

然其中多有精妙之论,现时之习拳者难以领会其中精髓妙义而不能予以修炼,或错误领会而产生错误的练法,致使攻防功夫不能提高。

故暂选三个题目,详细论之析解,以飨读者。

一、歌诀的理解
背似无功确有功,不讲背形不能通。

圆为箕底方为紧,掌穿力自如反弓。

这本是一首总结身法中的“身弓”用法,腰脉提、气贴背、沉肩坠肘、上打背发劲的穿掌之功夫的。

然此四句话,初习拳者皆不知其中之意为
何;而已习拳之功夫但不深者,又常犯三种身法错误,只因对歌诀的精髓理解不透,私以己欲揣度之,致使穿掌之法运用不爽,反被人制。


面予以通解之。

背似无功确有功:习拳练艺、攻防之道,如以拳打脚踢为法,背部好像没有功夫可用。

其实不然,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乃是全方位、方圆立体攻
防的技术、技巧、功夫,是以不动之腰脊摧动动之手足为法的。

而在四种发劲法即“上打背发劲、下打尾发劲、胯打鲤鱼打挺、全身发力法”
中,背发劲乃其中之一种发劲方法。

《内功四经》中有“提颏以正头,贴背以转斗,松肩以出劲”的说法,其中“贴背以转斗”,即气贴背骨
,左蓄右发,右蓄左发,便于左右手的攻防之转换。

凡发劲之侧,皆谓之背发劲。

而能左蓄右发、右蓄左发,通变自如,蓄发相生,是为背通。

通背拳取义于此背发劲左右背通而立拳名。

可见背部确有功夫可得而用矣!此乃第一句之精义。

不讲背形不能通:既然后背有背发劲的功夫可用,那么就需要专项修炼了。

首先应是调整背的形状。

若后背的形状调整不正,则左右背骨不能
相通,内劲不能左蓄右发、右蓄左发,要想以背发劲的方法打人,也是不可能的。

此乃“欲想练拳先正形”的精义。

然何为背形的正确之形状
呢?这就是第二句转第三句之精义了。

圆如箕底方为紧:身法要求“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的中正安舒、立如平准。

整体讲要“背圆胸方”,前后阴阳匹配;“虚胸实
少腹”,上下虚实匹配。

所以此处之“圆”是指背圆而言的。

这要有沉肩坠肘和腰脉提(即拔背)及气贴背,方能使之背圆。

然背圆之背所指
部位是何处?此中有讲究,即上至大椎、下至背骨(肩胛骨)下沿边、左右肩头之间。

背圆之形状是怎样的呢?即“圆如箕底方为紧”。

箕者
,柳条所编的簸箕。

簸箕后背高起,如以簸箕扣在做好的背形上,则背形恰与之相合。

然这句歌诀的妙义在”箕底方”三个字中。

“背圆”上
面解析清楚了。

但肩胛骨(背骨)下边沿至腰部的这段身法形状是怎样的呢?这就是“箕底方”三个字所表达的形状了。

簸箕底部前后向平直
,左右向微弧似平,正是“箕底方”之形状。

为何是这样的形状呢?因为有“腰脉提”亦名“拔背”之说,此二说都讲的是这个部位的调形之
法和调形后的效果之形状。

然此处如何做到“微弧似平”?并非依靠单纯地“腰脉提”,即“拔背”就能独立完成得了的。

这要在“腰脉提”、“拔背”的同时,劲
意还要向前收敛而使此部位的“背肌”彻底放松,可使内气上下往来畅通无阻。

此正是“箕底方为紧”中之“紧”字的精义。

劲意收敛至背肌
底层部位时止住,此为“紧”,此乃劲紧形松的状态。

这样,这个部位与胸腹相应部位形成了“后紧前松”的“松紧匹配”一致的状态了。


正符合身法“后丰前空”、“前散后趋”的法则,有利于攻防变化的转换。

而此“紧”字,对于“背圆”的上面部位来说,就是肩胛骨下边沿以上的部位来说,乃指沉肩坠肘的“内劲之蓄势”状态的“肩撑肘横”
之“肩撑”而言的,是指内劲蓄足充沛之状况而说的。

《内功四经》说:“劲松而紧,惟其松之极,故能紧之至也。

故以松用紧,非以紧使松
也。

”此乃“形松劲紧”之说。

如以“柔刚”立论,则外形松柔、内劲刚紧,柔化刚发,以柔用刚,即以外形用内劲。

背发劲,乃以背松用内
劲之紧发。

故同一“紧”字,用于背圆之部位和箕底方之部位,其义不同,两者功效乃相辅相成。

此中精义不如此析解,如何能知之!
正因为背发劲的背形有“圆如箕底方为紧”的如此精微之妙义,为习拳者不易知,故在调整自己身法之“背形”的时候,多有做的不正确
之形病。

常见者有将“背圆箕底方为紧”的箕底方平之部位,做成圆形背形的状态。

这是因为没有“腰脉提、拔背”所致,故两“肩胛骨”中
间部位呈凹陷状态。

正确者,此处应为饱满圆弧形状,不能出现凹陷。

由于错误的背形状态,造成不能气贴背、虚领顶劲神贯顶,后背部位背
肌紧张,不能放松,而表皮又撑紧,似乎自觉有力,实则前胸不能松空,而膈肌暗自用力,双手臂掩裹必定用力内合方能到位,则胃脘腹部紧
张,内气不能下沉丹田,反而胃气上逆,造成练功打呃的现象。

如此之病态的背形必然造成左右双手攻防变换不灵敏,背发劲之方法虽然勉强
作出,然无内劲发放之威力。

此病态背形造成劲力下聚而集,会对腰部产生下压之势,腰肾
部位不爽,变换转化涩滞,久则胸闷。

习拳者有此
“背形”之病者不在少数,希引起习拳者高度的重视。

第三句之精义明矣。

掌穿力自如反弓:上述正确的背形做到,则背通,以利于穿掌之用,即利于背发劲的穿掌之疾。

背发劲是局部发劲方法,如以鲤鱼打挺或全身
发力法为根基,再同时配合背发劲的穿掌,即在匀速之中含有加速度在其中,穿掌的发人之威力骤增。

此中加速度乃指“背发劲”而言的。

不单如此,还有“张弓放箭”的身弓法用穿掌的方法,即背发劲的穿掌同时又有身弓的“弓张把顶”的以“腰顶”的方法助攻,其威力自
然雄厚势猛。

腰乃身弓之把,身弓蓄势时,百会和会阴的上下长度缩短,乃腰部微微后撑后移,是为身弓之蓄势。

发穿掌时,掌向前穿,同时
后足跟蹬地,腰微向前顶,百会上长,则百会和会阴的上下长度张长,此与穿掌到位同时,就是“弓张把要顶”的开弓放箭之打法。

箭者,穿
掌也。

此即“穿掌之力来自身弓之开张势”的说法。

但为何又言“如反弓”?反弓者何也?即此“反弓”之“反”字是针对什么而言的?有反必有正,此“反”自然是针对“正”而言的,即
“正弓”法,一正一反,相对而言的。

古有弓箭手,以弓射箭而击敌;张弓射箭时,弓背在前,弓弦在后,箭尾搭弓弦上,箭头指向弓背方向
,后手引弓弦带箭后扯,前手推弓背里把处,前推后扯张弓如满月;瞄准后,撒后手放箭靠弓背上下张开之势崩紧弓弦将箭射出,离弦之箭朝
弓背之方向前方疾行飞去直中目标。

此乃弓箭手的“正弓”放箭的方式,不管弓箭手以何种射姿发箭,箭杆之头永远朝弓背所指方向飞去,故
曰“正弓”法。

“反弓”之说乃言说拳术中自身之身弓的射法,又名“窝里放箭”。

身弓的弓背乃百会、颈骨、脊背、腰、会阴(亦有说是大椎至尾闾的
)。

腰为弓把,上下端即百会、会阴为弓梢,百会、会阴的垂线即虚中为弓弦,以穿掌为箭。

身弓蓄势时,腰微微放松而后撑,百会、会阴的
上下距离缩短,欲穿之掌在胸前,此为蓄势待发之时。

发穿掌向前击出,同时后足跟蹬地,腰把前顶、百会上长。

会阴至百会上下距离骤长,
与穿掌同到位,此喻为以身弓放箭,又名“窝里放箭”,即发穿掌,此即“打人如放箭”。

然在此“发掌如放箭”之说法中,则是弓背在身后
,弓弦在前,所发之箭,即穿掌的前进之方向与弓背所指方向相反,却与弓弦方向相同。

这正与弓箭手持弓射箭的弓背、弓弦、箭杆方向相反
,故前贤将此身弓发穿掌之法称为“反弓”。

这就是“掌穿力自如反弓”的精义。

凡前发之拳掌,皆如是法,不独穿掌。

这符合传统拳法中的
“腰顶”之发劲法,即身法的“弓张把要顶”的“窝里放箭”。

然对此“反弓”方法的认识、理解,有些习拳者却出现了误读,认为“反弓”的意思是“拳向前击出而腰向后顶撑而后移,可有腰与手的
对拉拔长之劲力”。

结果造成前击出之掌无势无力无功效,反而还造成身法的腰轴之僵死、六合一体之形的散乱。

此中已违反了拳法的三项法
则、概念。

之所以如此,乃是以误传误、以讹传讹,不求至理之故。

一者,违反了“梢节领、中节随、根节追”的法则。

拳向前方击打时,头为身法之梢节必向前领身而行,腰为中节必随头前行而往,足为
梢节必摧劲而成行。

此即“三节齐到力增加”之精义。

拳向前击打时,腰反向后移动,此乃一反也。

二者,违反了“对拔拉长”的概念。

对拉拔长,如以手臂而言,乃手头与肩胛骨的对拉拔长而言。

尤其是发拳时求自身稳健的方法,的确
不会出现手头与腰的对拉拔长。

在单项操练时可以,但在打套路和施招用手时绝不会有此方法的。

此乃二反也。

三者,违反了“弓张把要顶”的所“顶”之方向,是概念性错误,是不知“反弓”所指为何的方向上概念的错误。

此三反也。

为何要如此详细地论述析解清楚此”反弓”法的内容呢?这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如今,我在北京地区各公园中所看到的修炼传
统拳术套路者,不分拳种、门派,历代皆有多数习拳者犯此病。

而有习攻防技击者亦犯此病,即手前击腰后移的错误理解“反弓”之说法的。

故今日借此歌诀将此阐释清楚、解析明白,以为习拳者戒。

歌诀精义解析至此,可谓详且尽矣,习拳者勿以为儿戏之谈,一定要精细研究
掌握此中要领,才能正确地修炼。

不独习八卦掌者应如此,凡习传统拳术者皆不例外摘自武当功夫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