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现代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信道分解
无线通信的原理
无线通信的原理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传输技术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手机通讯、无线网络、卫星通信还是遥感技术,都离不开无线通信的支持。
那么,无线通信的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就此展开探讨。
首先,无线通信的原理基础是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波动,它具有传播距离远、传输速度快、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因此成为了无线通信的理想载体。
当信息被调制到电磁波中时,它就可以在空间中传播,实现远距离的通信。
其次,无线通信的原理涉及调制与解调技术。
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在载波上传输的信号的过程,而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
调制技术包括调幅、调频、调相等多种方式,而解调技术则是对应的逆过程。
这些技术的运用使得信息可以准确地被传输和接收,从而实现了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外,无线通信的原理还涉及天线技术。
天线是将电磁波和导向波之间相互转换的装置,它的设计和使用直接影响着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合理的天线设计可以提高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效率,扩大通信覆盖范围,减小通信中的干扰和衰减,从而提高通信质量。
此外,无线通信的原理还包括信道编解码技术。
信道编解码技术是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引入的,它通过在信道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引入冗余信息,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或检测出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输。
最后,无线通信的原理还涉及频谱的管理和利用。
频谱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地管理和利用频谱资源成为了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频谱分配、频谱复用、频谱扩展等技术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总的来说,无线通信的原理涉及电磁波的传播、调制解调技术、天线技术、信道编解码技术以及频谱的管理和利用。
这些原理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框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无线通信传输原理
无线通信传输原理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技术自身有很多优点,成本较低,无线通信技术不必建立物理线路,更不用大量的人力去铺设电缆,而且无线通信技术不受工业环境的限制,对抗环境的变化能力较强,故障诊断也较为容易,相对于传统的有线通信的设置与维修,无线网络的维修可以通过远程诊断完成,更加便捷;扩展性强,当网络需要扩展时,无线通信不需要扩展布线;灵活性强,无线网络不受环境地形等限制,而且在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无线网络只需要做很少的调整,就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常见的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方式及技术分为两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第二章无线电波传播原理1(2018)
传播损耗与接收功率关系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电平的动态范围很大,常 用dBW或dBm为单位表示接收电平。
➢Pr(dBm)=10lgPr(mW); Pr(dBW)=10lgPr(W)
➢0 dBW=30 dBm
dB表示了了諔 关系
例:2W 换算dBW、dBm为多少?
10lg2W=3dBW=33dBm
◼ 不同路由的中继段,当地面的地形不同时,对电波传 播的影响也不同。主要影响有反射、绕射和地面散射。 f 反射:主要考虑地面反射 f 地面散射:表现为乱反射,对主波束的影响小,不 需考虑。 f 绕射:在传播途径中遇到大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 障碍物向前传播,这种现象叫做电波的绕射,将在 下节讨论。
地面反射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 无线信道模型形式 f物理模型 考虑到传播环境的严格物理特性。应用电磁传播理论 分析电波传播特性来建立预测模型。物理模型可提供 传播特性的最可靠估计,但必须仔细计算。 f统计模型 采用实验的方法,测量各种无线环境下的传播特性, 然后基于各类环境测得的统计量应用电磁传播理论分 析电波在移动环境中的传播特性来建立预测模型。易 于描述和使用,但不提供相同的精度。
f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f 地面反射对电波的影响 f对流层对电波的影响
◼ 3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电波传播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 电波与自由空间的概念
f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微波射频为300MHz~300GHz , 是全部电磁波频谱的一个有限频段。
f根据微波传播的特点,可视其为平面波。平面波 沿传播方向是没有电场和磁场纵向分量的,故称
d12
+
F2 1
+
d
2 2
+
F2 1
2
通信原理-第2章 信道与噪声
一、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
1、狭义信道 、 (1) 狭义信道被定义为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用 以传输信号的传输媒质。 以传输信号的传输媒质。 (2) 狭义信道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 两类。 狭义信道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 有线信道 2、广义信道 、 (1) 将信道的范围扩大为:除了传输媒质,还包 将信道的范围扩大为:除了传输媒质, 括有关的部件和电路。 括有关的部件和电路。这种范围扩大了的信道为广 义信道。 义信道。
Y
x1
y1
x2
y2
y3
y4
xL
多进制无记忆编码信道模型
yM
(4)当信道转移概率矩阵中的行和各列分别具有相 )当信道转移概率矩阵中的行和各列分别具有相 对称信道。 同集合的元素时 这类信道称为对称信道 同集合的元素时,这类信道称为对称信道。
p 1 − p P ( yi / xi ) = p 1 − p
11/66
(5)依据乘性噪声对信号的影响是否随时间变化而 依据乘性噪声对信号的影响是否随时间变化而 乘性噪声对信号的影响是否随时间变化 将信道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将信道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v i (t)
H(ω , t )
⊕
n(t)
v 0 (t)
v i (t)
H(ω )
⊕
n(t)
v 0 (t)
2.2
信道模型
信道可用一个时变线性网络来等效
V0(t) = f [V(t)]+n(t) i V(t)输 的 调 号 V0(t)信 总 出 形 i 入 已 信 , 道 输 波 n(t)加 噪 ; 性 声 f [V(t)]表 已 信 经 信 所 生 时 线 变 i 示 调 号 过 道 发 的 变 性 换
wifi通信原理
wifi通信原理WiFi通信原理。
WiFi通信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它使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可以让设备在没有物理连接的情况下进行通信。
在现代社会,WiFi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各种场合。
那么,WiFi通信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将从WiFi通信的原理入手,为大家详细介绍WiFi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首先,WiFi通信的原理基于无线电波的传输。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空间中传播,并携带着数据信息。
WiFi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发送和接收数据,实现无线网络连接。
WiFi通信使用的频段通常在2.4GHz和5GHz之间,这些频段是经过国际协商确定的,以避免干扰和冲突。
其次,WiFi通信采用了CSMA/CA协议。
CSMA/CA是一种用于无线局域网的多路访问协议,它通过监听信道的方式来避免碰撞。
当一个设备要发送数据时,它首先会监听信道,确保信道空闲,然后再发送数据。
如果信道被其他设备占用,就会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尝试发送。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数据碰撞,提高通信效率。
另外,WiFi通信还采用了OFDM调制技术。
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它将高速数据流分成多个低速数据流,并通过并行传输的方式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在WiFi通信中,OFDM技术可以有效地抵抗多径传播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WiFi通信还使用了WPA/WPA2加密协议。
WPA/WPA2是一种用于无线网络的安全协议,它采用了强大的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机制,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通过WPA/WPA2加密,可以防止黑客和恶意用户对WiFi网络进行攻击,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总的来说,WiFi通信是基于无线电波传输的技术,它采用了CSMA/CA协议、OFDM调制技术和WPA/WPA2加密协议,实现了无线网络的高效、稳定和安全通信。
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WiFi通信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第2章无线信道第1节无线信道的物理模型
第2 章无线信道引言内容本章目的:很好地理解无线信道。
主要的物理参数;信道建模。
移动无线信道定义的特征是信道强度随时间和频率而变,粗略地两类衰落:大尺度衰落——小区规划;小尺度衰落——设计可靠有效的通信系统,重点。
无线信道模型:电磁波物理模型;输入输出线性时变信道模型——重要的物理参数;随时间和频率变化的新的统计信道模型。
无线电波的多径传输一般直觉影响接收信号强度的两个因素: 距离⇒路径衰减多径⇒相位差绿色信号比蓝色信号到达红接收点的传输距离长1/2λ。
对2.4 GHz 信号,λ(波长) =12.5cm。
产生多径的原因自由空间传播(LOS)。
反射:当电波信号传播碰撞到大大地大于信号波长的障碍物时发生反射。
导体与绝缘体材料(折射)散射:当电波信号传播碰撞到小于信号波长障碍物或小平面(facet)时发生散射。
“混乱”相对波长较小绕射:信号能量绕过障碍物传播的机制称为绕射。
费涅尔区模型是特定的尺度不同:大尺度(数米范围内的平均值)小尺度(在波长量级范围内的测量值)环境特征不同:室外、室内、陆地、海洋、空间、等等。
应用区域不同:宏蜂窝(2km)、微蜂窝(500m)、微微蜂窝。
大尺度传播模型大尺度模型预测距离>> λ的电波传播行为:距离和主要环境特征的函数,粗略地认为与频率无关;当距离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模型就不成立了;用于无线系统覆盖和粗略的容量规划建模。
小尺度传播模型小尺度(衰落)模型描述信号在λ尺度内的变化:多径效应(相位抵消)为主,路径损耗(大尺度)可认为是常数;与载波频率和信号带宽有关;着眼于“衰落”建模:在短距离或数个波长范围内信号快速变化。
第2 章无线信道第1 节无线信道的物理模型自由空间,发射和接收天线固定 在远场的任何位置,相应于发射的正弦波cos2πft ,t 时刻电场的表达式为:式中(r , θ, ψ) 表示测量电场的空间点u ,r 为发射天线到点u 的距离,(θ, ψ) 分别表示天线到点u 的垂直和水平夹角; 常数c 为光速,αs (θ, ψ, f ) 是发射天线在频率f 、方向(θ, ψ) 的辐射图案,其中也包含了天线损耗的标量因子。
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
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无线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电磁波传输信息。
本文将介绍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应用。
一、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1. 无线电波传输:无线通信技术主要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信息的传输。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频率对应着不同的波长,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我们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电、微波和红外线通信。
2.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转化为适合在无线电波中传播的高频信号的过程。
解调则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转化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调制与解调过程中常用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脉冲调制(PM)等。
3. 接收与发送: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发送端将信息信号转化为无线电波传输出去,接收端接收到无线电波后将其转化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需要使用天线进行信号的收发。
4. 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是为了在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中实现多个用户之间的通信而设计的。
它包括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等多种技术。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1.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技术最广泛应用的领域之一。
它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话、短信发送以及数据传输等。
移动通信技术包括2G、3G、4G和5G等不同的网络技术。
2. 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允许用户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本地网络,并实现无线上网。
无线局域网常见的标准包括Wi-Fi(IEEE 802.11)系列标准。
3.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在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蓝牙技术可用于连接手机与耳机、键盘与鼠标等设备。
4. 远程遥控:无线通信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远程遥控。
例如,遥控器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与电视、空调等家电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远程控制。
5. 网络安全: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挑战。
无线网络技术第2章无线传输技术基础
• 无线传输技术概述 • 电磁波与天线基础 • 调制与解调技术 • 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技术 • 多址接入与扩频通信技术 • 无线传输标准与协议
01
无线传输技术概述
无线传输技术定义
• 无线传输技术:利用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 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无需依赖实体线路进行数据传输。
02
电磁波与天线基础
电磁波基本概念
电磁波定义
电磁波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 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 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有效地传递能 量。
电磁波产生
电磁波性质
电磁波为横波,具有偏振性、反射性、 折射性、干涉性、衍射性、多普勒效 应等性质。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形成电 磁波。电磁波从发生的区域向远处的 空间传播形成无线电波。
复出原始信号。
扩频通信分类
根据扩频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序列扩频(DSSS)、跳频扩频(FHSS)、跳时扩 频(THSS)以及混合扩频等。
多址接入与扩频通信技术应用场景
移动通信系统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多址接入技 术用于区分不同的移动用户,实 现多用户同时通信。扩频通信技 术则用于提高抗干扰能力和通信 可靠性,保证移动用户在复杂电 磁环境下的通信质量。
天线分类
按工作性质可分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按用途可分为通信天线、广播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按工作波 长可分为超长波天线、长波天线、中波天线、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按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可分 为线天线和面天线等;按维数来分可以简单分为一维天线和二维天线。
0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调制与解调技术
调制技术原理及分类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前言: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
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
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
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
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上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移动体之间建立微波通信联系。
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按照无线通信系统中关键部分的不同特性, 有以下一些类型:1、按照工作频段或传输手段分类, 有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所谓工作频率, 主要指发射与接收的射频(RF)频率。
射频实际上就是“高频”的广义语, 它是指适合无线电发射和传播的频率。
无线通信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开辟更高的频段。
2、按照通信方式来分类, 主要有(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方式。
3、按照调制方式的不同来划分, 有调幅、调频、调相以及混合调制等。
4、按照传送的消息的类型分类, 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也可以分为话音通信、图像通信、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等。
各种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 其系统组成和设备的复杂程度都有很大不同。
但是组成设备的基本电路及其原理都是相同的, 遵从同样的规律。
本书将以模拟通信为重点来研究这些基本电路, 认识其规律。
这些电路和规律完全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类型的通信系统。
二、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无线通信系统组成框图各部分作用:1信息源:提供需要传送的信息2变换器:待传送的信息(图像、声音等)与电信号之间的互相转换3发射机:把电信号转换成高频振荡信号并由天线发射出去4传输媒质:信息的传送通道(自由空间)5接收机:把高频振荡信号转换成原始电信号6受信人:信息的最终接受者三、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1. 无线通信存在的问题信号直接以电磁波形式从天线辐射出去,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制造合适尺寸的天线。
通信原理第二章(信道)习题及其答案
第二章(信道)习题及其答案【题2-1】设一恒参信道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0()()d H K t ωϕωω⎧=⎨=-⎩其中,0,d K t 都是常数。
试确定信号()s t 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并讨论之。
【答案2-1】 恒参信道的传输函数为:()0()()d j t j H H e K e ωϕωωω-==,根据傅立叶变换可得冲激响应为:0()()d h t K t t σ=-。
根据0()()()i V t V t h t =*可得出输出信号的时域表达式:000()()()()()()d d s t s t h t s t K t t K s t t δ=*=*-=-讨论:题中条件满足理想信道(信号通过无畸变)的条件:()d d H ωωφωωτττ⎧=⎨⎩常数()=-或= 所以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失真。
【题2-2】设某恒参信道的幅频特性为[]0()1cos d j t H T e ωω-=+,其中d t 为常数。
试确定信号()s t 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表达式并讨论之。
【答案2-2】 该恒参信道的传输函数为()0()()(1cos )d j t j H H e T e ωϕωωωω-==+,根据傅立叶变换可得冲激响应为:0011()()()()22d d d h t t t t t T t t T δδδ=-+--+-+根据0()()()i V t V t h t =⊗可得出输出信号的时域表达式:0000011()()()()()()()2211 ()()()22d d d d d d s t s t h t s t t t t t T t t T s t t s t t T s t t T δδδ⎡⎤=⊗=⊗-+--+-+⎢⎥⎣⎦=-+--+-+讨论:和理想信道的传输特性相比较可知,该恒参信道的幅频特性0()(1cos )H T ωω=+不为常数,所以输出信号存在幅频畸变。
其相频特性()d t ϕωω=-是频率ω的线性函数,所以输出信号不存在相频畸变。
第2章2现代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信道分解
4、线性时、频双重变化信道
见四个信道函数之间的关系图
因为随机性,只能在统计意义上成立,因此引 入相关函数,相关函数与统计距函数之间也互为傅 氏变换对。
2.4.6 信道的相关函数和功率谱(1/16)
信道的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定义了多径衰落信道 特性,在信道的动态分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假定条件: •信道的冲激响应h(τ,t)是广义平稳(WSS)随机过程。 •如果对任意t,τ1≠τ2时刻的冲激响应h(τ1,t)和 h(τ2,t)是不相关的。 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信道称为广义平稳非相关 散射(WSSUS)信道。
第二章 无线信道
2.1 电磁波传播机制
2.2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2.3 大尺度衰落模型
2.4 小尺度衰落与多径效应 2.5 多径信道的统计模型
2.4 小尺度衰落与多径效应
2.4.1小尺度衰落概述(1/2)
小尺度衰落 无线信号在经过短时间(秒 级)或短距离(波长级)传播 后其幅度快速衰落。
1. 2. 3.
1 v
x(t ) H ( , v)e j 2vt dvd
2.4.5 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16/16)
四个信道函数之间 的关系图
小结:线性时变信道的一般分析方法1/2
1、线性时不变信道 LTI
H ( f ) F [h(t )] h(t )e j 2 ft dt 1 h(t ) F [ H ( f )] H ( f )e j 2 ft df
C(f0 ,τ)=(A12 +2A1 A2cos2 f0 τ+ A22 )1/2 Φ (f0 ,τ)=-arctan(A2cos2f0 τ/(A1 + A2cos2f0 τ))
现代通信原理(01概述)
通过概述现代通信原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信道和信号、编码和解码技 术、调制和解调技术、传输介质、常见的通信协议以及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 深入剖析现代通信的复杂性。
概述现代通信原理
通信进化
从简单的语言交流到复杂的数字通信系统
通信的发展意义
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原理基础
了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 有线介质
介绍电缆和光纤等有线传 输介质
2 无线介质
探究无线信号通过空气传 输的特点
3 介质选择
了解在不同场景中选择合 适的传输介质
常见的通信协议
TC P/IP
介绍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协议
蓝牙
探索蓝牙技术在短距离通信中的应用
W i-Fi
讲解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协议
物联网协议
介绍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通信的协议
编码和解码技术
编码方法
介绍数字通信中常用的编码技术
解码方法
解释如何将接收到的信号恢复为 原始信息
纠错技术
讨论纠错代码和技术在通信中的 应用
调制和解调技术
1
调制技术
讲解不同调制技术如AM、FM和QAM
2
解调技术
介绍解调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和方法
3
调幅解调技术案例
展示调幅解调技术在广播领域的应用
传输介质
实际应用案例
展示通信原理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
编码器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将信息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
3
解码器
4
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
信源
产生用于传输的信息
信道
无线通信 第2章内容小结
总结汇报最近两周我学习了无线通信第二章的关于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的相关内容,下面我对其进行一定的概述和总结:在无线通信中,无线信道易受噪声、干扰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且由于用户的移动和信道的动态变化,也会对接收的功率有影响。
其中路径损耗是由发射功率的辐射扩散及信道的传播特性造成的。
阴影衰落是由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障碍物造成的,障碍物通过吸收、反射、散射、绕射等方式衰减信号,甚至阻断信号。
由于二者引起了较长距离的功率变化,称之为大尺度传播效应。
而多径信号引起的接收功率的变化在波长数量级上,称为小尺度传播效应。
1首先介绍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模型。
发送信号的表示式为:s(t)=Re{u(t)2cj f t e π}=Re{u(t)cos(2c f t π)}-Im{u(t)sin(2c f t π)= ()cos(2)sin(2)I c Q c s t f t s f t ππ- (1)其中u(t)=()I s t222224[]44sin sin 4[]cj f t r t t r t r r te P P h h Zd Z h h P P d πλπλππθλθπλ+==-+==是一个复基带信号,其()I s t 是同相分量,()Q s t 是正交分量,带宽为Bu,功率为Pu 。
u(t)称为s(t)的复包络或等效基带信号。
而对于接收信号来说,接收信号只是叠加了噪声,为r(t)=Re{v(t) 2cj f t e π}+n(t) (2)其中v(t)=u(t)*c(t),c(t)是等效基带信号的冲激响应。
r(t)表示经过信道传播之后的发送信号和信道噪声之和。
2多普勒效应当发射机和接收机中有一方在移动时,接收信号将会有一个多普勒频移Df =vcos(θ)/λ,θ是入射波相对于移动方向上的角度,v 是接收机沿其移动方向的速度。
在时间间隔∆t 内,发射机或接收机的移动将产生∆d=v ∆tcos(θ)的行程差,相位变化为∆Φ=2πv ∆tcos(θ)/λ。
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简介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无线网络和卫星通信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无线通信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的传输和接收。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无线信号传输无线通信技术通过调制将电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信号,然后通过天线进行传输。
无线电波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并在空中传输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将无线电波信号转换回电信号。
2.2 调制技术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合成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技术包括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振幅调制。
通过调制技术,可以将信息信号传输到无线电波中进行传播,并在接收端进行解调。
2.3 天线技术天线是无线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信号。
不同类型的天线适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
常见的天线类型有单极天线、双极天线和定向天线等。
2.4 频谱管理无线通信技术需要合理利用频谱资源进行信息传输。
频谱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无线电频率,不同频段对应着不同的通信标准和服务。
频谱管理是指对频谱资源进行有效分配、规划和管理,以确保不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互相干扰。
3.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各个领域。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3.1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技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手机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话、短信发送和互联网访问。
移动通信技术包括2G、3G、4G和5G 等多种标准,不断提升通信速度和可靠性。
3.2 无线网络无线网络技术使得移动设备可以无线连接到互联网。
无线局域网(WiFi)和蓝牙技术是常见的无线网络技术,使得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能够无线连接到Internet,并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
3.3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一种通过人造卫星进行通信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传输和互联网接入等领域。
卫星通信可以覆盖广阔的地理区域,使得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和高效。
现代通信原理课件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光纤通信的应用包括骨干网、城域网和接 入网的建设,以及光纤到户工程等。
物联网通信技术
物联网通信概述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采 集物体信息并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实现物体信息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通信的应用 物联网通信的应用包括智能家居、 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领域。
物联网通信系统组成 物联网通信系统主要由感知层、 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
数字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数字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源编 码、信道编码、调制解调、扩频通信 和多址接入等。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 站、移动交换局和与公众交换电话网 相连的接口组成。
数字移动通信的应用
数字移动通信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 手机通话、短信、上网、定位服务等。
卫星通信
系统的分类与特性
总结词
系统的分类与特性包括线性时不变系 统、线性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和离 散时间系统等。
详细描述
系统可以根据其特性和性质进行分类, 如线性时不变系统、线性时变系统、 非线性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等。这些 分类和特性对于理解系统的属性和处 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03 模拟通信原理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时域分析是通信系统中最基本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信号在时间域上的表现进行分析, 可以了解信号的基本特征,如幅度、频率、相位等参数。这些参数对于信号的传输和处
理具有重要影响。
信号的频域分析
总结词
频域分析是指将信号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信号的频谱特 征来了解信号的属性和特性。
无线通信原理
无线通信信号的检测与估计
无线通信信号的检测
• 能量检测:检测无线信号的能量是否超过阈值 • 匹配滤波器检测:通过匹配滤波器检测无线信号的存在 • 循环平稳检测:利用无线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进行检测
无线通信信号的估计
• 参数估计:估计无线信号的参数,如频率、相位和信道 特性等 • 信道估计:估计无线信道的状态和信息传输特性
无线通信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 无线通信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和相关组织制定 • 各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无线通信标准
无线通信的网络架构与拓扑
无线通信网络架构
• 星型拓扑:中心节点与多个终端节点相连 • 总线型拓扑:多个节点通过一根总线相连 • 环形拓扑:多个节点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 网状拓扑:多个节点之间有多条路径相连
无线通信网络拓扑的特点
• 不同的网络拓扑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 无线通信网络拓扑需要考虑信号传输的效率和覆盖范围
04
无线通信的应用与技术比较
无线通信的应用领域与场景
无线通信的应用领域
• 通信领域:移动电话、卫星通信和无线局域网 • 广播领域:无线广播和数字电视 • 遥感领域:卫星导航和遥感监测 • 其他领域:物联网、智能家居和无人驾驶
无线通信的干扰管理与控制
无线通信的干扰管理
• 干扰监测:实时监测无线通信环境中的干扰信号 • 干扰定位:确定干扰信号的来源和位置 • 干扰协调:协调不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问题
无线通信的干扰控制
• 干扰消除:采用技术手段消除或减弱干扰信号的影响 • 干扰预防:通过规划和设计避免干扰信号的产生和影响 • 干扰缓解:采取措施降低干扰信号对无线通信系统性能 的影响
无线通信的应用场景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通信技术》教学课件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2.2 物理层
基带窄脉冲形式利用宽度在纳秒、亚纳秒级的基带窄脉冲序列进行通信。一般通过 脉冲位置调制(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PPM)、脉冲幅度调制(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PAM)等调制方式携带信息。窄脉冲可以采用多种波形,如 高斯波形、升余弦波形等。因为脉冲宽度很窄,占空比较小,所以具有很好的多径信道 分辨能力。因为不需要调制载波,所以收发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功耗也很低。基 于以上特点,目前采用基带窄脉冲的UWB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雷达探测、透视、成像等 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通信技术
2.2 物理层
扩频技术
与常规的窄带通信方式相比,DSSS具有较好的通信性能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① 抗干扰能力强。输入信息在频谱扩展后形成宽带信号传输,再在接收端通过解扩 恢复成窄带信号,由于干扰信号与扩频码不相关,在进行扩频处理后,通过窄带滤波器 使得干扰信号进入有用频带内的干扰功率得以降低,从而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抗噪声、 抗多径干扰能力。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通信技术
2.2 物理层 调制技术
为了满足无线传感器组网最大化数据传输速率和最小化符号率的指标 要求,多进制(M-ary)调制机制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二进制数字 调制不同的是,M-ary调制利用多进制数字基带信号调制载波信号的幅度、 频率或相位,可形成相应的多进制幅度调制、多进制频率调制和多进制相 位调制。其中,多进制幅度调制可看成开关键控(On-Off Keying,OOK) 方式的推广,可获得较高的传输速率,但抗噪声能力和抗衰落能力较差, 一般适合恒参或接近恒参的信道;多进制频率调制可看成二进制频率键控 方式的推广,其需要占据较宽的频带,信道频率利用率不高,一般适合调 制速率较低的应用场所;多进制相位调制利用载波的多种不同相位或相位 差来表示数字信息。
现代通信原理精品
接收设备
将传输中的信号还原为原始的消息信号, 如解调器。
信道
传输电信号或光信号的媒介,如无线电波 、光纤等。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有线通信
通过金属线、光纤等物理介质 传输信号。
无线通信
通过电磁波传输信号,如手机 、无线路由器等。
卫星通信
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地球 上不同地点之间的通信。
光纤通信
利用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信号。
无线信号处理
无线信号处理主要包括信号的调制、解调、 滤波、编码、解码等过程。这些处理过程能 够有效地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质量 ,减小信号的失真和衰减。同时,还能够实 现多路信号的复用和加密等功能,提高通信
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5G/6G通信技术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5G/6G技术将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的主 流技术。5G技术将提供更高的数据传 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可靠性 ,支持大规模物联网设备和高速移动 设备的通信需求。而6G技术将进一步 拓展频谱资源,实现全球覆盖和高可 靠性通信,支持更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
模拟调制实现方法
数字调制实现方法
数字调制通常采用振幅键控、频移键 控和相移键控等调制方式,实现方法 包括脉冲编码调制和差分脉冲编码调 制等。
模拟调制通常采用调频、调相和调幅 三种方式,实现方法包括直接调制法 和间接调制法。
解调的方法与原理
解调的基本概念
解调是从已调信号中提取出原调制信号的过程。
解调的方法
抗干扰能力
抗干扰能力是指数字通信系统在存在噪声和干扰的情况下,能够正常传输数据的能力。数字通信系统通 常采用信噪比、频域滤波、扩频等技术来提高抗干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3 多径衰落概述(3/6)
合成信号的幅度C(f0 ,τ)是随着时延τ在|A1- A2| 和|A1+ A2|之间变化。
4、线性时、频双重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信道
见四个信道函数之间的关系图
因为随机性,只能在统计意义上成立,因此引 入相关函数,相关函数与统计距函数之间也互为傅 氏变换对。
2.4.6 信道的相关函数和功率谱(1/16)
信道的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定义了多径衰落信道 特性,在信道的动态分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假定条件: •信道的冲激响应h(τ,t)是广义平稳(WSS)随机过程。 •如果对任意t,τ1≠τ2时刻的冲激响应h(τ1,t)和 h(τ2,t)是不相关的。 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信道称为广义平稳非相关 散射(WSSUS)信道。
1 v
x(t ) H ( , v)e j 2vt dvd
2.4.5 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16/16)
四个信道函数之间 的关系图
小结:线性时变信道的一般分析方法1/2
1、线性时不变信道 LTI
H ( f ) F [h(t )] h(t )e j 2 ft dt 1 h(t ) F [ H ( f )] H ( f )e j 2 ft df
j 2ft
df
式中,R( f , t ) H ( f , t ) X ( f ) 且
X ( f ) F[ x(t )]
2.4.5 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10/16)
多普勒频移 信道的时变冲激响应近似地用下式表示:
h( , t ) Z (t ) ( )]
式中,Z (t ) n1 an (t ) exp[ j 2f c n (t )] 设发射信号为x(t),在没有
多径效应不但导致衰落,还产生信号的时延扩展
路径1 路径2 合成
1 0 1 0
1
0
(11100101)时延扩展及ISI
2.4.3 多径衰落概述(5/6)
时延扩展的程度与反射体以波长计算的远近有 关:近的时延小,远的时延大。 如果已调制信号的持续时间比传播路径迟延展宽 大得多,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小,甚至不带来线性 失真。此时信道是平衰落(FLAT)的,或频率 非选择性(Frequency-nonselective)衰落信道。
第二章 无线信道
2.1 电磁波传播机制
2.2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2.3 大尺度衰落模型
2.4 小尺度衰落与多径效应 2.5 多径信道的统计模型
2.4 小尺度衰落与多径效应
2.4.1小尺度衰落概述(1/2)
小尺度衰落 无线信号在经过短时间(秒 级)或短距离(波长级)传播 后其幅度快速衰落。
1. 2. 3.
小结:线性时变信道的一般分析方法2/2
3、线性频变信道
H ( f , v) F [ H ( , v)] H ( , v)e j 2 f d 1 H ( , v) Ff [ H ( f , v)] H ( f , v)e j 2 f df
如果f0 =2GHz,波长=c/f0 =15cm,即衰落发生在7.5cm的 距离范围。
实际上,多径数大于2,当频率很高时,信号幅 度随发射点与接收点的相对移动发生剧烈变化,变 化范围可达几十dB。从空间角度讲,发射或接收天 线在移动几十厘米之内时,可能发生这种变化。
2.4.3 多径衰落概述(4/6)
N个不同的反射体的信道,信道冲激响应为
h( , t ) n (t )e j n (t ) ( n (t ))
n 1
N
n (t ) 2fc n (t )表示n个反射体引入的载波相 位失真
接收信号的复包络
N
r (t ) n (t )e
n 1
j n ( t )
小尺度传播的主要效应: 信号强度的快速变化 时变引起的多普勒频移 多径引起的延时扩展
2.4.1 小尺度衰落概述(2/2)
小尺度多径衰落传播模型
描述移动台在极小范围内移动时,短距 离或短时间上接收场强的快速变化,用于确 定移动通信系统应该采取的技术措施。
2.4.2 影响小尺度衰落的因素
多径传播 移动台的运动速度—多普勒频移 环境物体的运动速度 信号的传输带宽—信号带宽大于信道带宽,接收 失真。 结论:小尺度信号强度和短距传输后信号模糊的 可能性与多径信道的特定幅度、时延和传输信号 的带宽有关。
N
背景噪声的情况下,接收信号r(t)
2.4.5 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11/16)
r (t ) h( , t )x(t )d
[Z (t ) ( )]x(t )d
Z (t ) x(t )
信道产生的总的效果是,给发射信号引入一个复时 变增益Z(t)和传输时延。
fd
v
cos
2.4.5 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1/17)
x(t)
h(, t)
n(t)
y(t)
信道响应为h(,t)
,可以表示色散和时变
假设:线性信道、加性干扰
2.4.5 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1/16) 信道函数
•信道的冲激响应 h(τ,t)
•时变传输函数 H(f,t)
•多普勒扩展函数 H(f,v)
LTI信道:线性时不变 LTV信道:线性时变
•时延多普勒扩展 H(τ,v)
四个函数对描述 LTV信道是等价的,选取哪个 函数取决于发射/接收信号是时域表示还是频域表 示。
2.4.5 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2/16)
线性信道模型
LTI信道:线性时不变
LTV信道:线性时变
2.4.5 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3/16)
△φ= 2△l/=2v△tcosθ/
2.4.4 Doppler 效应(3/4)
由此可得出频率变化值,即多普勒频移 fd :
1 v fd cos 2 t
若移动台朝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正。
若移动台背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负。
2.4.4 Doppler 效应(4/4)
2.4.3 多径衰落概述(1/6)
发射信号
接收信号 强度 时间
2.4.3 多径衰落概述(2/6)
多径效应带来的衰落称为多径衰落(多径干扰)。 衰落变化快,也称为快衰落。 以两径为例:y1=A1cos2f0t
y2=A2cos2f0 (t-τ) 合成信号是y(t)= y1 + y2 ,即 y(t)=C(f0 ,τ) cos2f0 (t +Φ (f0 ,τ) ) 其中
R( f ) X ( f v) H ( f v, v)dv
2.4.5 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14/16)
v :信道所引入的表示多普勒频移的变量。
H(f,v) :输入信号频率为f时的多普勒频移v 有 关的信道增益。
H ( f , v) F [ H ( f , t )] H ( f , t )e j 2vt dt t 1 j 2vt H ( f , t ) Fv [ H ( f , v)] H ( f , v)e dv
2、线性时变信道 LTV
H ( f , t ) F [ h( , t )] h( , t )e j 2f d 1 j 2f h ( , t ) F [ H ( f , t )] H ( f , t ) e df f
2.4.5 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12/16)
在频域中,接收信号为:
R( f ) F [ r (t )] F [ Z (t ) x(t )] F [ Z (t )] F [ x(t )] F [ Z (t )] [ X ( f )e j 2f ]
式中,X(f)=F[x(t)]
2.4.6 信道的相关函数和功率谱(续1/15)
自相关函数
1 Rc 1 , 2 , t E h 1 , t h 2 , t t 2 τ1、τ2及Δt是h(τ,t)的函数,并与t无关。(*) 表示复共扼。相关函数表示为:
若调制信号的持续时间比传播路径迟延展宽小, 则信道对信号造成线性失真。信道属于频率选择 性衰落(Frequency selective Fading)信道。
2.4.3 多径衰落概述(6/6)
近距离反射体产生的多径衰落是平衰落,远距 离反射体。产生的多径衰落是频率选择性衰 落。频率选择性衰落带来信号的频率失真, 特别是相位失真会造成脉冲展宽,引起码间 干扰。
x(t)
X(f)
h( , t )
F
r(t)
F
1 f
H ( f , t)
R( f , t ) H ( f , t ) X ( f )
频率-时间信道表示
2.4.5 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9/16)
其中,时间变量t 可认为是一个参数。接收信 号可以用发射信号和传输函数表示为:
r (t ) R( f , t )e
x(t n (t ))
2.4.5 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5/16)
2.4.5 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6/16)
2.4.5 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7/16)
信道函数--时变传输函数 定义:LTV信道的时变传输函数是冲激响应 h(τ,t)关于时延变量τ的傅里叶变换。 设H(f,t)表示信道传输函数,则有如下傅里叶变换对:
2.4.4 Doppler效应(1/4)
收发信机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接收信号的射频频率变 化,叫做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扩展(Doppler Spread)指多普勒频谱不等于零的 频率范围。如果发送的频率为单频,频率为:fc ,接收信号 的频谱为多普勒频谱,频率范围:fc – fd 到fc + fd ,fd为多 普勒频移。 多普勒扩展使信道产生时间选择性。 多普勒扩展与多径扩展互为对偶,前者的影响是时变的 包络和相移特性;后者是频率相关的衰减和相移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