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840物理光学考研真题
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840物理光学考研真题
![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840物理光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e7c226915f804d2b16c131.png)
共5页
第5页
.
•
点光源离圆孔屏的距离为 1m, 光波长为
圆孔屏距观察屏为 0.5m, P 为观察屏在圆孔轴线上的点。求:(1) Ip/I∞; (2)其他参量不
变,ρ稍微增大时 Ip 如何变化?(3) 其他参量不变,P 点稍微向圆孔平面移近时,Ip 如何变化? (4) 其他参量不变,P 点由初始位置向圆孔平面移近时,距离该平面远多远处 Ip 第一次出现极 大?(15 分) 6. 光矢量与 x 轴成θ角的线偏振光相继通过两片快轴在 x 轴方向的 1/4 波片,计算透射光的琼 斯矢量,说明透射光通常的偏振态,并讨论当θ分别为 00、450 和 900 时透射光的偏状态。 (10 分)
。
5. 关于光功率透射率和光强透射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6. 一时谐平面波振幅为 E0、在坐标原点的初相位为ϕ0、波矢 k 在 xoy 平面内与 y 轴夹角成θ,
% (r ) = E e A. E 0
C.
i k ( x sin θ + y cosθ ) −ϕ0
% (r ) = E e B. E 0
n1n3 , n2 h = λ 4
共5页
第2页Biblioteka 15. 对于单层光学薄膜,增透膜和增反膜的光学厚度 A. 分别为 λ 2 和 λ 4 C.都等于 λ 4 B. 分别为 λ 4 和 λ 2 D.都等于 λ 2
。
16. 双光束等倾干涉图样与多光束等倾干涉图样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光强的极值条件不同 C. 条纹的形状不同 A. 相干孔径角 C. 横向相干长度 A. 光波的波长 C. 光波长与障碍物尺度的相对比值 19. 成像光学仪器在像平面的图样是 A. 菲涅耳衍射 C. 既不是菲涅耳衍射,也不是夫琅和费衍射。 20. 关于单轴晶体,不正确说法是 A. o 光的折射率是 no, e 光的折射率是 ne。 。 C. 当 k 沿光轴时, D 的方向无限制。 21. 关于双轴晶体,不正确的说法是 A. 不存在寻常光。 C. 当 k 沿光轴时,D 的方向无限制。 。 B. 条纹的细锐度不同 D. 条纹的干涉级次分布规律不同 。 B. 相干面积 D. 纵向相干长度 。 B. 障碍物的尺度 D. 光波的强度 。 B. 夫琅和费衍射
2015-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考研试题840物理光学
![2015-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考研试题840物理光学](https://img.taocdn.com/s3/m/c59eb2b0da38376bae1fae7e.png)
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40 物理光学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可以用复振幅表示光波的条件是。
A. 线性运算B. 非线性运算C. 单色光D. 复色光2. 部分偏振光可以表示为。
A. 两正交线偏振光的叠加B. 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的叠加C. 线偏振光和自然光的叠加D. 线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的叠加3. 自然光正入射到界面,其反射光为。
A.椭圆偏振光B.线偏振光C.部分偏振光D.自然光4. 两振动方向正交、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差为p/2线偏振光叠加成电矢量为E的圆偏振光,则此线偏振光的振幅E0为。
A. EB. 2EC.D.5. 采用分波面法和分振幅法获得相干光是为了保证。
A. 叠加光的相位固定B. 叠加光的初相位固定C. 叠加光的相位差固定D. 叠加光的初相位差固定6. 双光束干涉条纹的可见度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 叠加光的光强B. 叠加光的光强之和C. 叠加光的光强之比D. 叠加光的光强之差共5页第1页共5页 第2页7. 如图所示,波长为l 的单色光正入射,若要完全消反射,此单层膜要满足的条件是 。
A. ()121, 21,0,1,2,3,4n n n h k k l <=+=×××B. ()11 21,0,1,2,3,4n n h k k l ==+=×××C. ()11 21,0,1,2,3,2n n h k k l ==+=××× D. ()121, 21,0,1,2,3,2n n n h k k l >=+=××× 8. 光栅光谱的干涉级次m 增大,则 。
A .自由光谱范围增大B .色散率增大C .分辨本领降低D .分辨本领不变9. 与光栅刻线数N 无关的量是 。
电子科技大学【201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692专业课真题
![电子科技大学【201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692专业课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c7a8ac6c85ec3a86c2c592.png)
∑ 2.
已知
0
<
a
<
1
,那么幂级数
∞ n=0
1
a +
n
a
n
z
n
的收敛半径为
(
)
1
(A)
a (B) a
(C) 1
(D) 2a
∞
∞
∑ ∑ 3. 设正项级数 an 收敛,正项级数 bn 1
∞
∑ (A) anbn 必收敛 n =1
∞
∑ (B) anbn 必发散 n =1
∞
∑ (C)
2 i 1 T =−i 2 i
1 − i 2
(b) 根据 det(T ) = λ1λ2 Lλn ,Tr(T ) = λ1 + λ2 +L + λn ,求 T 的本征值;验证它们的和与积同
(a)中结果相同。写出T 的对角形式。 (c) 求T 的本征矢,并在简并区,构造两个线性无关的本征矢。使它们正交,并验证它们都和
第三个本征矢正交。(三个本征矢都需要归一化)
(d) 构造幺正矩阵 S ,使T 对角化,证明相似变换 S 使T 变换成适当的对角形式。
共5页 第5页
二.填空题(10 个空,每空 3 分,共 30 分)
∫ 11. 计算积分 zdz = ( C
),其中 C 为从原点到点 3 + 4i 的直线段。
∫ 12.
计算积分
z
=2
1 z2 −1
dz
=
(
),(注:其中积分路径是绕原点为圆心,2 为半径的圆逆
时针方向)。
共5页 第3页
13. 在下列场中运动时动量 P 和角动量 M 的哪些分量守恒?
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840物理光学真题
![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840物理光学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fcf1346f31b765ce050814f2.png)
共8页 第1页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40 物理光学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对于频率为ω,初相位为0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且沿z 轴负方向传播的单色平面光波,其复数形式应表示为_____________。
A. []00exp ()E E i t kz ωϕ=--+B. []00exp ()E E i t kz ωϕ=-++C. []00exp ()E E i t kz ωϕ=---D. []00exp ()E E i t kz ωϕ=-+-2. 当单色平面光波在两种折射率不等的介质中振幅相等时,_____________。
A. 其强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B. 其强度相等C. 其强度比不确定D. 其光频率不相等3. 下述关于自然光的描述,不正确的为_____________。
A. 自然光属于非偏振光B. 自然光各个振动方向上振幅平均值相等C. 两种自然光的混合依然为自然光D. 自然光可以视为振幅相等、振动方向垂直且相位差恒定的两线偏振光的合成4. 下述关于单色平面光波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单色平面光波的电矢量和磁矢量在同一平面B. 自然界的光波通常可以表示为单色平面光波的叠加C. 单色平面光波属于纵波D. 持续时间有限的光波可能是单色平面光波5.一束右旋圆偏振光(迎着光传输方向看)以布儒斯特角从空气入射到玻璃界面时,它的反射光为_____________。
A. 右旋圆偏振光(迎着光传输方向看)B. 左旋圆偏振光(迎着光传输方向看)C. 电矢量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偏振光D. 电矢量平行于入射面的线偏振光6.一束线偏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下述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若正入射,则反射光为圆偏振光B. 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和入射方向发生改变,折射光可能会发生相位突变C. 若发生全反射,则反射光可能为椭圆偏振光D. 若发生全反射,则衰逝波电场随离界面距离增加按线性规律衰减7.平行平板的等倾干涉图样定域在_____________。
电子科技大学834物理化学2014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电子科技大学834物理化学2014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b932a21ff00bed5b9f31d86.png)
(5) RO2 ⋅ +RH k5→ ROOH + R ⋅
E5=17 KJ·mol-1
(6) 2RO2 ⋅ k6 → ROOR + O2
E6=0 KJ·mol-1
试导出该反应的速率公式,并求出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Ea 。
共3页第3页
42
105
242
384
665
1070
p 总/kPa
52.9
58.3
66.3
71.6
78.3
83.6
试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级数。
10.(15 分)异丙苯(C6H5C(CH3)2-H)氧化为过氧化氢异丙苯(C6H5C(CH3)2-OOH) 的反应式可简化为:RH + O2 → ROOH,要使该反应进行,须在异丙苯中先加入 2.5%的过氧 化氢异丙苯作为引发剂。此反应的机理如下:
5.(15 分) 323K 时,醋酸(A)和苯(B)的溶液的蒸气压数据为:
XA
0.0000
0.0835
0.2973
0.6604
0.9931
PA/Pa
-
1535
3306
5360
7293
PB/Pa
35197
33277
28158
18012
466.6
(1)以拉乌尔定律为基准,求 XA=0.6604 时组分 A 和 B 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1) ROOH k1→ RO ⋅ +OH ⋅
E1=151 KJ·mol-1
(2) RO ⋅ +RH k2 → ROH + R ⋅
E2=17 KJ·mol-1
(3) OH ⋅ +RH k3→ R ⋅ +H 2O
电子科技大学【201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840专业课真题
![电子科技大学【201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840专业课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3514a9763231126fdb1199.png)
x
k1
θ
z
o
θ
k2
(3) 若这两束自然光光强不相等,设 I1=2I2, 也考虑光束夹角对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影响,求干 涉条纹的可见度。(10 分)
3. 用白色平行光正入射到透射式夫琅禾费衍射光栅上,在 300 衍射角上方向上观测到 600nm 的第 2 级主极大,但在该方向上 400nm 的主极大缺级。若该光栅刚好能分辨第 2 级光谱中在 600nm 附近波长差为 0.005nm 的两条谱线。求(1) 光栅常数; (2) 光栅的总宽度; (3) 狭缝的可 能最小宽度。(10 分)
A. 光源的横向宽度限制双缝的最大距离。
B. 光源的谱宽限制观察屏上干涉条纹的横向范围。
C. 条纹可见度整体随光源谱宽增大而降低。
D. 在光源临界宽度范围内,条纹可见度整体随光源宽度增大而降低。
13. 迈克耳逊干涉仪中补偿板的作用是
。
A. 消除两光路的不对称性
B. 补偿两光路的光程差
C. 在使用白色光源时补偿分光板的色散
B. 当 k 沿光轴时,S 与 k 的方向一致。
C. 当 k 沿光轴时,D 的方向无限制。
D. 当 k 沿主轴时,S 与 k 的方向一致。
22. 为使光正入射到单轴晶体内能获得最大的离散角,光轴与通光面的夹角β应满足
。
A. tgβ = ne / no
B. tgβ = no / ne
( ) C. tgβ = ne2 − no2 2neno
D.散射
25. 关于色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正常色散发生在介质的透明区。
B. 反常色散发生在介质固有频率附近。
C. 正常色散是折射率随波长增加而减小的色散。 D. 反常色散是色散率为负的色散。
2014年-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840物理光学考研真题试题试卷汇编
![2014年-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840物理光学考研真题试题试卷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9e446262a8956bec0975e3db.png)
。 1 2
11. 平板的等倾干涉中,当表面的反射率较低时,通常 A. 应用透射光干涉 C. 反射光干涉和透射光干涉都可使用 12. 关于杨氏双缝干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光源的横向宽度限制双缝的最大距离。 B. 光源的谱宽限制观察屏上干涉条纹的横向范围。 C. 条纹可见度整体随光源谱宽增大而降低。
。
17. 不表征空间相干性的物理量是
。 B. 单色光、色散介质。 D. 准单色光、强色散介质。 。
9. 反射光相对于入射光无“半波损失”的情形是 A. n1 < n2 , θ1 = 0 C. n1 > n2 , θ1 ≈ 900 B. n1 > n2 , θ1 = 0 D. n1 < n2 , θ1 ≈ 900
10. 如图所示,两反射光之间无“ 附加光程差”情形是 A. n1 = n3 < n2 B. n2 < n1 , n2 < n3 C. n2 > n1 , n2 > n3 D. n1 < n2 < n3 n1 n2 n3
2. 光波正入射时,界面上的反射特性和透射特性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 界面两侧介质的折射率 C. 界面两侧介质的电磁特性 A. 线偏振光 C. 椭圆偏振光
3. 振动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偏振光经界面全反射后,反射光通常为 B. 圆偏振光 D. 部分偏振光
4. 光波在界面发生全反射时,关于第二介质中存的透射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存在透射波是电磁场边界条件所要求的 C. 透射波沿界面法向急剧衰减 A. 两透射率相等 C. 正入射时两透射率相等 此平面波的复振幅是 。 B. 透射波是非均匀平面波 D. 透射波向第二介质内部传输能量 。 B. 两透射率总是不相等 D. 对应分量的两透射率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 应用反射光干涉 D. 反射光干涉和透射光干涉都不使用 。
D. 在光源临界宽度范围内,条纹可见度整体随光源宽度增大而降低。 13. 迈克耳逊干涉仪中补偿板的作用是 A. 消除两光路的不对称性 C. 在使用白色光源时补偿分光板的色散 。 B. 补偿两光路的光程差 D. 补偿两光路的光强差 。
14. 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光正入射时,单层膜能完全消除反射光的条纹是 A. n2 < n3 , n2 h = λ 4 B. n2 < n3 , n2 h = λ 2 C. n2 > n3 , n2 h = λ 2 D. n2 = n1 n2 n3 h
电子科技大学 201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40 物理光学
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由电磁场的边界条件不能确定透射波的 A. 传播方向 C. 偏振状态 B. 电矢量振幅 D. 色散 。 B. 入射光的偏振状态 D. 界面两侧介质中的光速 。 。
B. 光能量是否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D. 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是否与光波波长有关 。
24. 旭日和夕阳呈红色,是由于大气对日光的
25. 关于色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正常色散发生在介质的透明区。
n1n3 , n2 h = λ 4
共5页
第2页
15. 对于单层光学薄膜,增透膜和增反膜的光学厚度 A. 分别为 λ 2 和 λ 4 C.都等于 λ 4 B. 分别为 λ 4 和 λ 2 D.都等于 λ 2
。
16. 双光束等倾干涉图样与多光束等倾干涉图样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光强的极值条件不同 C. 条纹的形状不同 A. 相干孔径角 C. 横向相干长度 A. 光波的波长 C. 光波长与障碍物尺度的相对比值 19. 成像光学仪器在像平面的图样是 A. 菲涅耳衍射 C. 既不是菲涅耳衍射,也不是夫琅和费衍射。 20. 关于单轴晶体,不正确说法是 A. o 光的折射率是 no, e 光的折射率是 ne。 。 C. 当 k 沿光轴时, D 的方向无限制。 21. 关于双轴晶体,不正确的说法是 A. 不存在寻常光。 C. 当 k 沿光轴时,D 的方向无限制。 。 B. 条纹的细锐度不同 D. 条纹的干涉级次分布规律不同 。 B. 相干面积 D. 纵向相干长度 。 B. 障碍物的尺度 D. 光波的强度 。 B. 夫琅和费衍射
。 1 2
11. 平板的等倾干涉中,当表面的反射率较低时,通常 A. 应用透射光干涉 C. 反射光干涉和透射光干涉都可使用 12. 关于杨氏双缝干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光源的横向宽度限制双缝的最大距离。 B. 光源的谱宽限制观察屏上干涉条纹的横向范围。 C. 条纹可见度整体随光源谱宽增大而降低。
2. 光波正入射时,界面上的反射特性和透射特性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 界面两侧介质的折射率 C. 界面两侧介质的电磁特性 A. 线偏振光 C. 椭圆偏振光
3. 振动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偏振光经界面全反射后,反射光通常为 B. 圆偏振光 D. 部分偏振光
4. 光波在界面发生全反射时,关于第二介质中存的透射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存在透射波是电磁场边界条件所要求的 C. 透射波沿界面法向急剧衰减 A. 两透射率相等 C. 正入射时两透射率相等 此平面波的复振幅是 。 B. 透射波是非均匀平面波 D. 透射波向第二介质内部传输能量 。 B. 两透射率总是不相等 D. 对应分量的两透射率相等
I M − Im 可适用于 IM + I m
。 B. 所有的部分偏振光 D. 圆偏振光与自然光组合的部分偏振光
C. 线偏振光与自然光组合的部分偏振光
共5页
第1页
8. 群速度的概念适用于 A. 复色光,无色散质。 C. 准单色光、弱色散介质。
。 B. 单色光、色散介质。 D. 准单色光、强色散介质。 。
。
5. 关于光功率透射率和光强透射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6. 一时谐平面波振幅为 E0、在坐标原点的初相位为ϕ0、波矢 k 在 xoy 平面内与 y 轴夹角成θ,
% (r ) = E e A. E 0
C.
i k ( x sin θ + y cosθ ) −ϕ0
% (r ) = E e B. E 0
9. 反射光相对于入射光无“半波损失”的情形是 A. n1 < n2 , θ1 = 0 C. n1 > n2 , θ1 ≈ 900 B. n1 > n2 , θ1 = 0 D. n1 < n2 , θ1 ≈ 900
10. 如图所示,两反射光之间无“ 附加光程差”情形是 A. n1 = n3 < n2 B. n2 < n1 , n2 < n3 C. n2 > n1 , n2 > n3 D. n1 < n2 < n3 n1 n2 n3
i k ( x sin θ + y cosθ ) +ϕ0
− k ( x sin θ + y cosθ ) −ϕ0 % ( r ) = E ei E 0
k ( x cosθ + y sin θ ) −ϕ0 % ( r ) = E ei D. E 0
7. 偏振度的计算式 P = A. 椭圆偏振光
。
17. 不表征空间相干性的物理量是
18. 确定光衍射现象是否明显的要素是
D. 菲涅耳衍射和夫琅和费衍射的组合 B. 离散角是针对 e 光而言的。 D. 当 k 垂直于光轴时, S 与 k 的方向一致。 B. 当 k 沿光轴时,S 与 k 的方向一致。
D. 当 k 沿主轴时,S 与 k 的方向一致。 。
22. 为使光正入射到单轴晶体内能获得最大的离散角, 光轴与通光面的夹角β应满足 A. tgβ = ne / no C. tgβ = ne − no
2
B. tgβ = no / ne
2
(
)
2ne no
D. tgβ = 2ne no 。
(n
2 e
2 − no )
23. 光的吸收与散射的主要区别是 A. 透射光强是否随传播距离减少 C. 是否是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A.反射 C.色散 B.衍射 D.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