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GMP与美国cGMP 之差别
国内外现行GMP主要内容的比较与分析
问题4、国内外现行GMP主要内容的比较与分析,阐述相同点与不同点;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X一、GMP要求我国目前执行的GMP规范是由WHO制定的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GMP规范,偏重对生产硬件比如生产设备的要求,标准比较低,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执行的国际GMP(即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简称CGMP)。
也叫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它的重心在生产软件方面,比如操作人员的动作和如何处理生产流程中的突发事件。
以美国现行的GMP认证规范与我国的GMP认证规范的目录比较,就能看出两者的区别和要求侧重点不同:美国GMP的目录: 中国GMP的目录:A.总则第一章总则B.组织与人员第二章机构与人员C.厂房和设施第三章厂房与设施D.设备第四章设备E.成分、药品容器和密封件的控制第五章物料F.生产和加工控制第六章卫生G.包装和标签控制第七章验证H.贮存和销售第八章文件I.实验室控制第九章生产管理J.记录和报告第十章质量管理K.退回的药品和回收处理第十一章产品销售与收回第十二章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第十三章自检第十四章附则从目录上可以看出,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三要素——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人员,美国CGMP要比中国GMP简单,章节少。
而对这三个要素的内在要求上差别就大了,我国GMP对硬件要求多,美国CGMP对软件和人员的要求多。
这是因为,药品的生产质量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操作者的操作,因此人员在CGMP管理中的角色比厂房设备更为重要。
在国际上,GMP已成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制度。
实施GMP,不仅仅通过最终产品的检验来证明达到质量要求,而是在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中实施科学的全面管理和严密的监控来获得预期质量。
实施GMP可以防止生产过程中药品的污染、混药和错药。
GMP是药品生产的一种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当今时代,竞争愈来愈激烈,产品质量是各个制药企业恪守的、苦心经营的竞争法宝。
cGMP Q7a GMP区别
1.cGMP是英文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s的简称,即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也翻译为现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它要求在产品生产和物流的全过程都必须验证2.GMP规范,偏重对生产设备等硬件的要求;cGMP它的重心在生产软件方面3.中国GMP里对人员的任职资格(学历水平)作了详细规定,但对任职人员的职责却少有约束;而在美国的GMP里,对人员的资格(受培训水平)规定简洁明了,对人员的职责规定严格细致,这样的责任制度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药品的质量。
4.样品的取样和检验,中国的GMP只规定必要检验的程序,而美国的GMP对所有的检验的步骤和方法都规定得非常详尽。
cGMP是改变生产管理观念更为准确。
5.由美国、日本和欧盟三方的政府药品管理部门和制药行业在1990年发起的ICH(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6.Q7a把GMP 提高到了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高度,要求“每家制造商都应该建立、实施由管理人员和有关员工积极参加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
7.Q7a明确规定企业所有的与质量有关的文件都要由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和批准(Q7a 2.12),其中包括生产中所有的规格标准和主要的生产指导文件的批准、供应厂商的批准、生产中所有验证方案和报告的批准、与GMP有关的任何变更方案和报告的批准、与GMP 有关的任何变更方案的批准(Q7a 13.12)等等。
8.Q7a要求产品质量回顾,中国GMP只在第83条提出自检要求,Q7a除了有“同部审查(自检)”(Q7a 2.4)外,还提出了“产品质量评审”(Q7a 2.5)明确规定“开展质量评审活动”9.Q7a增加了“计算机控制系统”(Q7a 5.4)的10点要求。
10.Q7a对文件化的要求更普遍、更严格,贯穿在整个规定中。
例如:a、连原料药的生产从何阶段开始也要求定义和文件化说明(Q7a 1.3);b、“应该指定授权发放中间体和原料药的人员。
我国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与欧美发达国家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异同
我国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与欧美发达国家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异同摘要:通过对我国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与欧美发达国家药品管理体系的构成及其要素的介绍,比较他们的异同,促进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普遍提高。
说明建立一个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保障药品质量的重要性,构建符合新版GMP。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新版GMP;1、国外药品质量管理发展历史和现状在五六十年代经过了一系列的国际药害事件后,美国政府发现单以抽查检验为药品质量的保障方式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药品生产过程控制对保证药品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是由于对保障药品质量的认识理念从药品生产结果的抽检到药品生产过程的保证之巨大转变,196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FDA)制定实施了全球首版GMP。
FDA工作人员将对国欧盟 1994年以设在法国的欧洲药典委员会秘书处为基础成立了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EDQM主要功能之一是对上市后的仿制药品的监督管理,其主要监督手段是对产品的符合性签证和对通过欧洲各国官方药品检验所(OMCL)之间的欧洲网络系统来对药品的市场监督【7】。
另外,上市后药品监督的另一种方法是不良反应监测【8—9】,例如最近在意大利发生了减肥药西布曲明的死亡事件,中止了该品种的上市销售【10】。
欧洲药品审评委员会(EMEA)是欧洲专门负责药品审评的机构。
它一下设三个委员会,分别是(CPMP)(CDMP)(COMP).欧盟新药上市申请程序分为两种,即“集中申请”和“互认申请”。
即只需在一国取得许可证后,便可在另一个或整个欧洲国家通用【11】.具体到其他欧盟的成员国,它们也会颁布一系列的药事法规,这属于国家立法范畴,比如?德国药品法?等【12】。
2、国内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状况综述由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制订了我国首部GMP《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试行稿)。
FDA的GMP称为cGMP(Current GoodManufacture Practices,cGMP),其含义为现行版、动态版的GMP,其基本内容包括在美国联邦法典标题21项下的210和21 1部分c简称为21CFR),该部分规定了药品生产企f4 2012(01(下)l首都医药c?mn-mt业所应遵循的最低标准;具体细则是以检查指南的方式颁布实施。
中外GMP的主要差异和对策
齐二药管理环节的启示
齐二药法人代表向东
齐二药,辅料鉴别?
检验环节失控,检验人员违 反GMP有关规定
将“二甘醇”判为“丙二醇” 投料生产;
涉及品种:亮菌甲素注射液,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 葛根素注射液、盐酸萘福泮 注射液、倍他米松磷酸钠注 射液
二甘醇在病人体内氧化成草 酸,导致肾功能急性衰竭
A
M3.5
100
B
M3.5
100
C
M4.5
10 000
D
M6.5
100 000
ISO/TC (209)
ISO 5 ISO 5 ISO 7 ISO 8
EEC (GMP)
A B C D
WHO GMP 2002 标准
级别
静态 最大允许粒子数/m3
动态 最大允许粒子数/m3
0.5-5.0μm >5.0μm 0.5-5.0μm >5.0μm
FDA全国有239调查员,4
周内召回了市场投放数的
90%
安徽华源- “欣弗事件”
2006.08.05下午4点钟,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 心报告,目前共收到使用安徽华源克林霉素磷酸酯葡 萄糖注射液不良事件报告数81例,涉及10个省份。其 中三例死亡病例报告。
这个品种不耐热,遇热降解很厉害,国外只有冻干粉 针剂,没有大输液和水针。国内企业100度×10分钟。 而且,这个品种本身的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国 外只能作为二线用药,国内大城市的大医院也早已不 用这个品种。
灭菌工艺验证指南 2万字
欧、美无菌药品GMP
CGMP 无菌药品
7万字(5万+2万)
欧盟无菌药品
~ 1万字
中国无菌药品
我国的GMP与国际上GMP的比较
我国的GMP与国际上GMP的比较:一、GMP要求我国目前执行的GMP规范是由WHO制定的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GMP规范,偏重对生产硬件比如生产设备的要求,标准比较低,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执行的国际GMP(即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简称CGMP)。
也叫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它的重心在生产软件方面,比如操作人员的动作和如何处理生产流程中的突发事件。
以美国现行的GMP认证规范与我国的GMP认证规范的目录比较,就能看出两者的区别和要求侧重点不同:美国GMP的目录:A.总则B. 组织与人员C. 厂房和设施D. 设备E.成分、药品容器和密封件的控制F.生产和加工控制G.包装和标签控制H.贮存和销售I.实验室控制J.记录和报告K.退回的药品和回收处理中国GMP的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四章设备第五章物料第六章卫生第七章验证第八章文件第九章生产管理第十章质量管理第十一章产品销售与收回第十二章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第十三章自检第十四章附则从目录上可以看出,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三要素——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人员,美国CG MP要比中国GMP简单,章节少。
而对这三个要素的内在要求上差别就大了,我国GMP 对硬件要求多,美国CGMP对软件和人员的要求多。
这是因为,药品的生产质量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操作者的操作,因此人员在CGMP管理中的角色比厂房设备更为重要。
在国际上,GMP已成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制度。
实施GMP,不仅仅通过最终产品的检验来证明达到质量要求,而是在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中实施科学的全面管理和严密的监控来获得预期质量。
实施GMP可以防止生产过程中药品的污染、混药和错药。
GMP是药品生产的一种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当今时代,竞争愈来愈激烈,产品质量是各个制药企业恪守的、苦心经营的竞争法宝。
而GMP提供了保证药品质量的制药企业的基本制度.二、GMP历史GMP是英文名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或者Good Practice in the Manufacturing and Quality Control of Drugs的缩写。
GMP与cGMP区别及核心
GMP与cGMP比较我国目前执行的GMP规范,是由WHO制定的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GMP规范,偏重对生产硬件比如生产设备的要求,标准比较低。
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执行的GMP(即CGMP),也叫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它的重心在生产软件方面,比如规范操作人员的动作和如何处理生产流程中的突发事件等。
从美国现行的GMP认证规范与我国的GMP认证规范的目录比较,就能看出两者的区别和要求侧重点的不同(见文后):从目录的比较可以看出,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三要素——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人员,美国GMP要比中国GMP简单,章节少。
但对这三个要素的内在要求上差别却很大,我国GMP对硬件要求多,美国GMP对软件和人员的要求多。
这是因为,药品的生产质量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操作者的操作,因此,人员在美国GMP管理中的角色比厂房设备更为重要。
通读中国和美国的GMP具体内容,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GMP里,对人员的任职资格(学历水平)做了详细规定,但是对任职人员的职责却很少约束;而在美国的GMP里,对人员的资格(受培训水平)规定简洁明了,对人员的职责规定则严格细致,这样的责任制度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药品的生产质量。
从中美GMP比较可以发现的另一个不同点是,样品的收集和检验,特别是检验。
中国GMP只规定必要的检验程序,而在美国的GMP里,对所有的检验步骤和方法都规定得非常详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药品在各个阶段,特别是在原料药阶段的混淆和污染,从源头上为提高药品质量提供保障。
从根本上讲,CGMP就是侧重在生产软件上进行高标准的要求。
因此,与其说实施CGMP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倒不如说是改变生产管理观念更为准确。
我国现行的GMP要求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仅是从形式上要求。
而中国企业要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从生产管理上与国际接轨,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尽管我国政府还没有强制要求制药企业实施cGMP,但这并不说明中国不存在实施cGMP的迫切性。
中美药品GMP检查体系对比分析
U.m
has
advantages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laws
and and
regulations,management mode of GMP inspection department,GMP training,team of inspectors specialists,and on—site GMP inspection,which Chinese drug GMP system for inspection system
Regulatory of
美国药品GMP检查体系现状
1.1检查依据 美国GMP检查制度的确立主要依据《美国联 邦法规》与《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美 国联邦法规》第210条、211条及212条等规定药 品生产应该遵守GMP;《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 法案》(2010版)规定企业在没有遵守GMP条件 下所生产的药品属于劣药。 美国药品GMP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7777(2013)06—0578—06
中图分类号:R954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China and U.S.Drug GMP Inspection Systems
Bi Jun and Zou Yi fCenter for
Evaluation&Certification.Guangdong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Manufacturing
Pharmaceutical
地区办事处(District Offices)等作为现场检查机 构,承担具体的现场检查任务,包括确定并向企业 出具现场检查结论。法规事务办公厅还设有5个区 域办事处(Regional Offices),管理辖区内的地方 办事处,承担辖区内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承担与现 场检查相关的人员培训、专家管理、任务分派等任 务,但不具体参与地方办事处的现场检查工作。地 方办事处共有20个,并非每州一个,未设地方办 事处的州其现场检查工作由所在区域办事处管辖内 的其他办事处负责。 FDA一直在探索GMP检查机构的改革,检 查机构的设置与职责分工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 1.3检查人员 FDA从事现场检查的人员以现场检查部门的 检查员为主,以相关专家为辅。 检查员为现场检查部门的专职人员,其工作职 责就是进行现场检查。FDA对检查员实行分级管 理,不同级别的检查员分别承担不同风险等级的现 场检查任务,高级别检查员还承担着对低级别检查 员的培训职责。FDA对检查员的药品生产实践经 验比较重视,新招拟聘的检查员并非马上就可参加 现场检查,而是要经过一系列的培训与考核后,才 能正式成为检查员,而培训与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
欧美GMP与中国新版GMP对比
产品出售放行在中国和欧盟GMP中定义为QP的职责。
质量控制独立于生产部门是确保质量控制能够正 常运行的基本要求。欧盟和美国GMP对基于国家药典 的分析方法不用验证但是需要进行确认。
2012/5/18 优扬,医药智造领域的探索者
二、差异点 中国GMP包括了实验室人员的资质要求,至少中专 或高中学历。 根 据 中 国 GMP, 稳 定 性 考 察 方 案 须 包 含 储 藏 条 件
2012/5/18 优扬,医药智造领域的探索者
二、差异点 中国GMP没有包括回顾性或同步验证,
但是定义了验证需要根据先前的风险评估,
该步骤紧密的结合了美国FDA指南—— 工
艺验证:主要原则和实践
中 国 GMP 没 有 欧 盟 GMP 附 录 11 和 美 国 21CFR PART 11中要求的计算机系统验证, 例如电子签名和电子记录。对于这些方面, 中国GMP仅仅是在关于密码和备份要求。
的控制并完整记录。
召回程序需要根据预先确定的操作规程
并出具合适的报告。未受质量影响的召回
品可以重新包装、运送和密封。
2012/5/18 优扬,医药智造领域的探索者
二、差异点 美国GMP
药品装袋、装盒或 者其他密闭容器后需要离地 存贮,且有合适的空间易于清洁和检查。 取样容器需要标识以便于以下信息能够确认:取 样物料名称、批号、被取样处容器信息、取样时 间、取样人姓名。 已被取样的容器上需要注明已取样信息 至少对药品每种原料进行一次鉴别测试,包括若 有特别鉴别实验,也需要对其实施。 库存周转:已批准的原料,药品容器和密闭包装 应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管理。
例如中国GMP在洁净区和非洁净区压差设计要
求至少10帕斯卡,对于隔离不同产品线避免混
我国的GMP与国际上GMP的比较
我国的GMP与国际上GMP的比较一、GMP要求我国目前执行的GMP规范是由WHO制定的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GMP规范,偏重对生产硬件比如生产设备的要求,标准比较低,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执行的国际GMP(即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简称CGMP)。
也叫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它的重心在生产软件方面,比如操作人员的动作和如何处理生产流程中的突发事件。
以美国现行的GMP认证规范与我国的GMP认证规范的目录比较,就能看出两者的区别和要求侧重点不同:美国GMP的目录:A.总则B. 组织与人员C. 厂房和设施D. 设备E.成分、药品容器和密封件的控制F.生产和加工控制G.包装和标签控制H.贮存和销售I.实验室控制J.记录和报告K.退回的药品和回收处理中国GMP的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四章设备第五章物料第六章卫生第七章验证第八章文件第九章生产管理第十章质量管理第十一章产品销售与收回第十二章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第十三章自检第十四章附则从目录上可以看出,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三要素——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人员,美国CG MP要比中国GMP简单,章节少。
而对这三个要素的内在要求上差别就大了,我国GMP 对硬件要求多,美国CGMP对软件和人员的要求多。
这是因为,药品的生产质量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操作者的操作,因此人员在CGMP管理中的角色比厂房设备更为重要。
在国际上,GMP已成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制度。
实施GMP,不仅仅通过最终产品的检验来证明达到质量要求,而是在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中实施科学的全面管理和严密的监控来获得预期质量。
实施GMP可以防止生产过程中药品的污染、混药和错药。
GMP是药品生产的一种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当今时代,竞争愈来愈激烈,产品质量是各个制药企业恪守的、苦心经营的竞争法宝。
而GMP提供了保证药品质量的制药企业的基本制度.二、GMP历史GMP是英文名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或者Good Practice in the Manufacturing and Quality Control of Drugs的缩写。
美国GMP对我国GMP的启示
3、美国cGMP发展动态对我国实施GMP的启示3.1提高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是持续过程。
尤其对具有保障人民用药安全责任的医药行业来说,风险管理应从药品研发开始贯穿于药品生产、销售周期。
风险管理的精髓就在于通过前瞻性风险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药品质量风险,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
在未来,加强和提高我国药品行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势在必行。
这一点在我国新修订的2010年版GMP中有了很好体现,引人了风险管理。
因此,我国药品企业要逐步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修订内部质量文件,特别是变更控制、偏差控制等主体文件;培养专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在审视变更、偏差、验证、工程设计具体问题时,要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消除和降低风险;要做好质量、设计和风险管理的融合,在改扩建厂房、生产线时,要避免设计缺陷对质量产生的影响。
3.2立足全面的质量体系质量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始终如一地生产安全、有效的产品,仅凭良好愿望不能确保良好的产品。
一个全面的质量体系通过将有效机制整合到日常生产操作决定中,可促进流程一致性。
我国GMP的实施,应立足于统一、完整的现代质量体系,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当与制造过程、产品特点相结合,并且使用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时,现代质量系统能够处理各种设施、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变更,拥有完善质量系统和恰当生产工艺的制药企业就能够进行多种类型的技术改进;而且,一个有效的能够降低生产风险的质量系统,可以减少监管机构每次检查的时间和检查频率。
具体而言,我国药品企业可遵循以下7项原则建立一套自身的全面质量系统模式:第一,基于科学方法;第二,基于对产品使用目的理解的决策;第三,对潜在工艺薄弱环节进行正确的识别和控制;第四,对偏差和调查系统及时反馈和有效整改;第五,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合理降低风险;第六,构建对产品质量全面分析的系统;第七,建立管理哲学和财务支持。
3.3科学性与创新性并重鉴于药品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各国药品监管机构都对药品的生产环节制定了颇为严格的标准,其中最严格、最全面的法规当属各国的药品GMP标准。
GMP与CGMP的区别
GMP与CGMP的区别
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cGMP是英文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s的简称,即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也翻译为现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它要求在产品生产和物流的全过程都必须验证。
最直接的差异在于,FDA强调的是CGMP,也就是动态的GMP(生产状况下)。
而SFDA 目前所推行的还是静态的GMP(静止状态下)。
从管理和技术文件上看,其实差别不大,只不过FDA多要求了ISO里面所提到的客户满意和持续改进(主动)。
而SFDA只要求了投诉和不良反应(被动)。
我国目前执行的GMP规范是由WHO制定的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GMP规范,偏重对生产硬件比如生产设备的要求,标准比较低,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执行的国际GMP(即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简称CGMP)。
也叫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它的重心在生产软件方面,比如操作人员的动作和如何处理生产流程中的突发事件。
我国的GMP与国际上GMP的比较
我国的GMP与国际上GMP的比较一、GMP要求我国目前执行的GMP规范是由WHO制定的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GMP规范,偏重对生产硬件比如生产设备的要求,标准比较低,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执行的国际GMP(即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简称CGMP)。
也叫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它的重心在生产软件方面,比如操作人员的动作和如何处理生产流程中的突发事件。
以美国现行的GMP认证规范与我国的GMP认证规范的目录比较,就能看出两者的区别和要求侧重点不同:美国GMP的目录:A.总则B. 组织与人员C. 厂房和设施D. 设备E.成分、药品容器和密封件的控制F.生产和加工控制G.包装和标签控制H.贮存和销售I.实验室控制J.记录和报告K.退回的药品和回收处理中国GMP的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四章设备第五章物料第六章卫生第七章验证第八章文件第九章生产管理第十章质量管理第十一章产品销售与收回第十二章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第十三章自检第十四章附则从目录上可以看出,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三要素——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人员,美国CG MP要比中国GMP简单,章节少。
而对这三个要素的内在要求上差别就大了,我国GMP 对硬件要求多,美国CGMP对软件和人员的要求多。
这是因为,药品的生产质量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操作者的操作,因此人员在CGMP管理中的角色比厂房设备更为重要。
在国际上,GMP已成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制度。
实施GMP,不仅仅通过最终产品的检验来证明达到质量要求,而是在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中实施科学的全面管理和严密的监控来获得预期质量。
实施GMP可以防止生产过程中药品的污染、混药和错药。
GMP是药品生产的一种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当今时代,竞争愈来愈激烈,产品质量是各个制药企业恪守的、苦心经营的竞争法宝。
而GMP提供了保证药品质量的制药企业的基本制度.二、GMP历史GMP是英文名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或者Good Practice in the Manufacturing and Quality Control of Drugs的缩写。
浅谈中国GMP与美国cGMP 之差别
浅谈中国GMP与美国cGMP之差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是世界各国对药品生产全过程监督管理普遍采用的法定技术规范,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各国推荐采用的技术规范。
实施GMP是实行药品质量保证制度的需要----因为药品生产企业若未通过GMP认证,就会被拒之于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之外。
GMP的内容包括:机构、人员、厂房、设施设备、卫生、验证、文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品销售与回收、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自检等各方面的要求。
在硬件方面要有符合要求的环境、厂房、设备;在软件方面要有可靠的生产工艺、严格的制度、完善的验证管理,藉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防止不同药物或其成份之间发生混淆;防止由其它药物或其它物质带来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防止差错与计量传递和信息传递失真;防止遗漏任何生产和检验步骤的事故发生;防止任意操作及不执行标准与低限投料等违章违法事故发生;以及保证药品生产和销售全过程的可追溯性。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了GMP概念,并于1999年6月发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自1999年7月1日开始全面的、强制性的实施。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GMP的概念,美国现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cGMP)是英文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s的简称,在《联邦法典》(CFR)的210和2ll部分。
从总体上看,中国GMP和美国CGMP的精神、原则、主要内容和要求方面是一致的,但在许多方面确实存在着不同,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中国GMP与美国cGMP的差别。
一、认证方式不同中国GMP认证只是药品生产许可的GMP认证,不包括产品注册认证,产品注册认证在GMP认证之前进行,企业只有在取得产品注册的批准文号之后才能申请GMP认证。
而且不管是产品注册还是GMP认证,都要求上报三批产品生产数据,至少六个月稳定性考察数据。
中外GMP的主要差异和对策-DH
01
起步阶段(1980年代)
中国GMP起始于1980年代,当时主要是引进和学习国际GMP的基本理
念和标准。
02
制定与实施(1990年代)
1992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并在
1998年进行了修订,加强了对药品பைடு நூலகம்产企业的监管。
03
不断完善与发展(2000年至今)
随着药品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GMP也在不断修订和提高标准,
提升企业GMP管理水平
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GMP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 断提升自身GMP管理水平。
06 中外GMP差异的挑战与展望
CHAPTER
面临的挑战
法规体系差异
中国和外国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法规体系 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包括法规结构、监管要求和实施细节 等。
监管模式差异
监管机构
中国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负责GMP认证和 监管,而国际GMP则由各国 药品监管机构负责。
监管方式
中国GMP采取定期检查和 飞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而国际GMP则更注重日常 监管和风险评估。
监管力度
中国GMP对违规行为的处 罚力度较轻,而国际GMP 则对违规行为采取严厉的 处罚措施。
中外gmp的主要差异和对策dh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中外GMP概述 • 中外GMP的主要差异 • 中外GMP差异的原因分析 • 中外GMP差异的对策 • 中外GMP差异的挑战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探究中外GMP差异
01
深入研究中国和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之间的差
中国与欧美GMP的差异性比较
中国与欧美GMP的深层次差异1. 欧美GMP与中国GMP的差异在于文化差异欧美GMP与中国GMP的差异不在于GMP原文上的差异,主要在法律意识和文化观念上的差异或理解与执行上的差异。
中国人多认为GMP 的关键是硬件(技术和设备),欧美人认为GMP 关键是软件(程序和管理)。
如果中国企业与欧美企业合作工作,中方期待美方专家是来指导工作的,但欧美带来的却是原则和建议;欧美方最初的评价结果往往是中方连最基础的管理工作都没有做好。
欧美专家在中国完成审计之后会说:“他们不懂GMP”。
这里的“不懂”,不是指不了解法律条文,而是不理解如何执行这些法律条文。
一方面固然有中国与欧美GMP 水平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更主要是一种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并非不可调和,在良好处理的情况下反而有可能成为一种管理资源。
中国制剂生产企业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印度的药企可以进入美国,中国就那么难?”印度很长时间都是英联邦国家,语言、观念和行为习惯上和美国相互接受的障碍比较少。
中国制药企业要进入美国市场,应该更多地访问美国,更多地使用英语,了解管理、文化和法律上的异同。
下面通过二个方面来说明这种差异。
1.1 对程序的尊重上中国制药企业人员和美国审计人员看如何达到FDA cGMP 符合性往往有不同看法。
国内人员总是担心硬件达不到要求,怕机器不够先进;而美国审计人员最受不了的是书面程序和书面证据的贫乏,认为硬件不是主要问题,控制才是最关键的。
在FDA 眼里,公司内部的程序(SOP)就是公司内部的法律。
二者之间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以确定程序起草和审批;在适用范围内必须得到遵守;如果出现违反情况,必须得到纠正。
但在中国制药企业内部经常出现无程序可依的情况。
以偏差处理SOP 为例,这是质量文件体系的一个灵魂文件。
很多国内企业的偏差处理SOP 以原因调查为开始,以交给质量保证(QA)经理决定为终点,之后QA经理便无程序可依,每次都“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GMP与美国cGMP 之差别
中国GMP与美国cGMP 之差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是世界各国对药品生产全过程监督管理普遍采用的法定技术规范,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各国推荐采用的技术规范。
实施GMP是实行药品质量保证制度的需要----因为药品生产企业若未通过GMP认证,就会被拒之于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之外。
GMP的内容包括:机构、人员、厂房、设施设备、卫生、验证、文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品销售与回收、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自检等各方面的要求。
在硬件方面要有符合要求的环境、厂房、设备;在软件方面要有可靠的生产工艺、严格的制度、完善的验证管理,藉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防止不同药物或其成份之间发生混淆;防止由其它药物或其它物质带来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防止差错与计量传递和信息传递失真;防止遗漏任何生产和检验步骤的事故发生;防止任意操作及不执行标准与低限投料等违章违法事故发生;以及保证药品生产和销售全过程的可追溯性。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了GMP概念,并于1999年6月发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自1999年7月1日开始全面的、强制性的实施。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GMP的概念,美国现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cGMP)是英文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s的简称,在《联邦法典》(CFR)的210和2ll部分。
从总体上看,中国GMP和美国CGMP的精神、原则、主要内容和要求方面是一致的,但在许多方面确实存在着不同,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中国GMP与美国cGMP的差别。
一、认证方式不同中国GMP认证只是药品生产许可的GMP认证,不包括产品注册认证,产品注册认证在GMP 认证之前进行,企业只有在取得产品注册的批准文号之后才能申请GMP认证。
而且不管是产品注册还是GMP认证,都要求上报三批产品生产数据,至少六个月稳定性考察数据。
国际贸易中GMP、cGMP、ISO9000、HACCP的含义和差别比较[★]
国际贸易中GMP、cGMP、ISO9000、HACCP的含义和差别比较[★]第一篇:国际贸易中GMP、cGMP、ISO9000、HACCP的含义和差别比较公司质量体系认证证书GMP、CGMP、ISO9000、HACCP的含义和差别比较GMP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保证生产出优质产品的一整套科学管理办法。
以防止药品在生产过程中交叉污染、混淆、人为差错的发生,从而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
GMP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所有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
国际卫生组织规定,从1992年起出口药品必须按照GMP规定进行生产,药品出口必须初具GMP证明文件。
GMP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多数国家的政府、制药企业和医药专家一致公认为制药企业和医院制剂室进行质量管理的优良的、必备的制度。
它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简要的说,GMP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符合法规要求。
GMP所规定的内容,是食品加工和药品生产企业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条件。
cGMPcGMP是英文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s的简称,即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也翻译为现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所谓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就是强调现场管理(Current)。
浅谈cGMP
cGMP:有人相当然的认为是中国GMP,是不对的。
cGMP: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执行的GMP(即cGMP),也叫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它的重心在生产软件方面。
我国目前执行的GMP规范,是由WHO制定的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GMP 规范,偏重对生产硬件,而cGMP注重的是规范操作人员的动作和如何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从药品生产三要素(即硬件、软件和人员)进行比较,cGMP中规定的内容要比中国GMP简单,章节少。
但对这三个要素的内在要求上差别却很大,我国GMP对硬件要求多,cGMP对软件和人员的要求多。
这是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药品的生产质量取决于操作者的操作,因此,人员在cGMP管理中的角色比厂房设备更为重要。
中国GMP只规定必要的检验程序,而在美国的GMP里,对所有的检验步骤和方法都规定得非常详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药品在各个阶段,特别是在原料药阶段的混淆和污染,从源头上为保证药品质量提供保障。
从根本上讲,cGMP是侧重在生产软件上进行高标准的要求。
因此,与其说实施cGMP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倒不如说是改变生产管理理念更为准确。
我国对GMP的要求还处于“初级阶段”,仅是从形式上要求。
而中国企业要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从生产管理上与国际接轨,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尽管我国政府还没有强制要求制药企业实施cGMP,但是按cGMP规范管理整个生产过程是迈向国际化必不可少的前提。
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生产现场的cGMP符合性检查所遵循的是国际协调会议(ICH)所制定的原料药统一cGMP规范,又称ICH Q7A。
我们评价药品质量优劣,常常以检验质量标准,或者产品的效果、外观为判断依据。
在cGMP中,质量的概念是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行为规范。
一个完全符合检验质量标准的药品未必是符合cGMP要求的,因为它在生产过程中有出现偏差的可能,如果没有对生产全过程按照要求进行严格的规范管控,潜在的危险是不能全部被是别的。
GMP与cGMP比较
GMP与cGMP比较通读中国和美国的GMP具体内容,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GMP里,对人员的任职资格(学历水平)做了详细规定,但是对任职人员的职责却很少约束;而在美国的GMP里,对人员的资格(受培训水平)规定简洁明了,对人员的职责规定则严格细致,这样的责任制度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药品的生产质量。
从中美GMP比较可以发现的另一个不同点是,样品的收集和检验,特别是检验。
中国GMP只规定必要的检验程序,而在美国的GMP里,对所有的检验步骤和方法都规定得非常详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药品在各个阶段,特别是在原料药阶段的混淆和污染,从源头上为提高药品质量提供保障。
从根本上讲,CGMP就是侧重在生产软件上进行高标准的要求。
因此,与其说实施CGMP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倒不如说是改变生产管理观念更为准确。
我国现行的GMP要求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仅是从形式上要求。
而中国企业要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从生产管理上与国际接轨,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尽管我国政府还没有强制要求制药企业实施cGMP,但这并不说明中国不存在实施cGMP的迫切性。
相反,按cGMP规范管理整个生产过程是迈向国际化必不可少的前提。
可喜的是,目前在国内,有前瞻性发展策略眼光的制药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规范的长远意义,并为之付诸了实践。
加拿大自1975年写入该国法规草案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是最早实行GMP的国家之一。
cGMP核心国际通行的cGMP,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生产现场的cGMP符合性检查所遵循的是国际协调会议(ICH)所制定的原料药统一cGMP规范,又称ICHQ7A。
该规范起源于1997年9月瑞士日内瓦原料药国际协调会议(ICHforAPI)。
1998年3月,由美国FDA牵头,起草了统一的“原料药cGMP”即ICHQ7A。
1999年秋,欧盟和美国达成了原料药的cGMP互认协议,双方同意协议生效后,在原料药的贸易过程中,相互承认对方的cGMP认证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对文件的要求不同
美国CGMP对文件化的要求更普遍、更详细、更严格,贯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如: 操作人员的动作要以文件化说明;要指定授权发放中间体和原料药的人员;所有有关质量的活动都应该在执行时加以记录;任何偏离情况都应该有文字记录并加以解释,对于关键性偏差应该进行调查,并记录调查经过及其结果,分析原因,并要制定预防整改措施(CAPA),等等。
九、灵活性不同
美国CGMP具有一定灵活性,目的是使质量管理更切合实际,更有利于或方便于生产。例如:各种CGMP指南都明确指出,指南不具有法律强制性,只是FDA对药品生产的最新的指导思想,是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建议和指导,企业可以采用不同于指南的方法,只要是经过了充分的验证,有数据证明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就可以采用。甚至连美国药典(USP)都不具有法律效力。
三、对质量体系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要求不同
美国CGMP把GMP 提高到了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高度,要求“每家制造商都应该建立、实施由管理人员和有关员工积极参加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Q7a、Q10、“Quality Systems Approach to Pharmaceutical CGMP Regulations”),建议企业建立包括质量监控、生产管理、工程设备管理、实验室管理、物料管理、包装管理在内的六个体系,即强调质量管理是全员的质量管理,并不是质量管理部一个部门的职责。但中国GMP没有将质量管理提高到这个高度。
从总体上看,中国GMP和美国CGMP的精神、原则、主要内容和要求方面是一致的,但在许多方面确实存在着不同,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中国GMP与美国cGMP的差别。
一、认证方式不同
中国GMP认证只是药品生产许可的GMP认证,不包括产品注册认证,产品注册认证在GMP认证之前进行,企业只有在取得产品注册的批准文号之后才能申请GMP认证。而且不管是产品注册还是GMP认证,都要求上报三批产品生产数据,至少六个月稳定性考察数据。
美国CGMP认证包括产品研发(Product Development)和生产(Chemical Manufacture Control CMC)两部分,即将产品注册和生产认证同时进行。而且美国将产品注册分为新药注册(NDA)和仿制药注册(ANDA)两种,新药注册要求上报三批产品生产数据,六个月稳定性考察数据;仿制药注册要求上报一批产品生产数据,三个月稳定性考察数据即可,继续考察和验证的数据由企业留存,在以后给FDA的年报中进行说明。
而中国GMP要求企业必须依据GMP相关法规、中国药典或法定检验方法,不得有任何改变。
上述几方面是在学习CGMP相关法规文件过程中总结整理出来的,不十分全面但可供借鉴。从上述几方面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GMP要求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是从形式上要求,内在要求与美国CGMP还有很大差距。而我国企业要想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不仅仅是靠一两个项目的改造,也不是靠生产硬件的提高,而必须从质量管理体系上、生产管理观念上与国际接轨,方能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美国的cGMP对所有的取样方法、检验步骤和方法、方法验证、检验不合格(OOS)评估处理等都规定得非常详尽,并有具体的指导文件(Investigating Out-of-Specification Test for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药品在取样、检验环节上的偏差,为保证药品质量提供了保障。
我国GMP偏重对生产设备等硬件的要求,对文件管理方面有要求,但远不如CGMP规定得详细。
五、对验证要求不同
美国CGMP非常强调以数据说话,在药品生产、检验、物流全过程中的一切步骤都要有充分理由数据支持,十分强调验证和审评,有关验证的指南有《无菌验证指南》、《清洁验证指南》、《分析方法验证》(ICH-Q2)、《无菌过滤验证》、《包装完整性验证》、《电子签名验证》、《洁净室环境监控方法》,等等,涉及药品生产、检验等方方面面。
二、指导文件的详细程度不同
在美国,GMP的原则性条款都包含在联邦法规中的CFR210和211部分中,这些条款一般很难变更和增补。因此,FDA以行业指南的形式发布了各种不同类型医药产品的GMP规范和具体GMP操作的行业规范,如一系列的“Guidance for Industry”文件,这些不断增补和修订的文件统称为CGMP指导文件。有些行业指南是与新药研发和药品注册相关的指导文件,如ICH(Q1—Q10)文件,这些文件中也包含了如何进行实验方法验证、工艺验证等与GMP相关的内容,这些文件都是GMP检查中需要依从的标准。还有一些指导文件属于供GMP检查员参考的检查指南, 如:《制剂生产商现场检查指南》、《 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检查指南》、《清洁验证检查指南》等。上述这些CGMP指导文件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由于只有FDA的检查员有资格决定被检查企业在GMP的依从性上所采取的各种操作是不是符合“现行的”(Current)标准。因此,企业必须随时根据FDA最新发布的CGMP指导和其他相关指导文件考察自己是否依从了这些最新规范,否则就有可能被认为不符合CGMP的最新要求而受到惩处。
浅谈中国GMP与美国cGMP 之差别
பைடு நூலக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是世界各国对药品生产全过程监督管理普遍采用的法定技术规范,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各国推荐采用的技术规范。实施GMP是实行药品质量保证制度的需要----因为药品生产企业若未通过GMP认证,就会被拒之于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之外。
美国CGMP对质量管理部门所赋予的权力更权威更具体,明确规定企业所有的与质量有关的文件都要由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和批准(Q7a、Q10),其中包括生产中所有的规格标准和主要的生产指导文件的批准、供应厂商的批准、生产中所有验证方案和报告的批准、与GMP有关的任何变更方案和报告的审核批准、与GMP有关的任何偏差处理报告的审核批准、预防整改措施(CAPA)的审核批准等等。中国GMP没有这些具体的要求。
GMP的内容包括:机构、人员、厂房、设施设备、卫生、验证、文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品销售与回收、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自检等各方面的要求。在硬件方面要有符合要求的环境、厂房、设备;在软件方面要有可靠的生产工艺、严格的制度、完善的验证管理,藉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防止不同药物或其成份之间发生混淆;防止由其它药物或其它物质带来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防止差错与计量传递和信息传递失真;防止遗漏任何生产和检验步骤的事故发生;防止任意操作及不执行标准与低限投料等违章违法事故发生;以及保证药品生产和销售全过程的可追溯性。
中国GMP只在第83条提出自检要求,要求企业对人员、厂房、设备、文件、生产、质量控制、药品销售、用户投诉和产品的收回的处理等项定期进行检查,以证实与GMP规范的一致性,尚未出现产品质量回顾的概念和规定,也没有制定警戒线的要求。
七、取样和检验
中国的GMP只规定要有必要的取样、检验规程,对分析方法验证要求不多,对药典中的方法不要求进行验证,对检验不合格结果的调查、分析、评估也没有要求,只要求不合格的物料不能投入生产,不合格的成品不能放行。
而中国GMP“验证”一章只有4条,内容简单,在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08年1月1日执行的《GMP检查指南》中增加了一些验证的具体要求,但还没有形成更详细的指南,《药品生产验证指南》作为指导性书籍发行,没有作为法规或指导文件发放,相对薄弱。
六、对产品质量回顾要求不同
美国CGMP除了要求要求企业进行自检外,还要求每年进行产品质量回顾(Q7a),要对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所有因素进行统计、回顾、分析,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各种指标制订今后的警戒线标准。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了GMP概念,并于 1999年6月发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自1999年7月1日开始全面的、强制性的实施。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GMP的概念,美国现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cGMP)是英文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s的简称,在《联邦法典》(CFR)的210和2ll部分。
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的条款过于简单和概括,缺少对企业在如何依从GMP原则方面的具体指导和要求。在1998版GMP的附录中分别针对六种类型的产品提出指导,但内容过于简单。我国目前还没有对任何特定的GMP操作制订详细的指导文件,很多具体的操作,例如设备确认和验证、工艺验证、分析方法验证、无菌工艺验证等,药品生产企业都缺少详细的规范依据,这是我国制药企业的GMP管理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八、对人员要求不同
我国GMP对人员的任职资格(学历水平)作了详细规定,但对任职人员的职责却少有约束;而在美国的GMP里,对人员的资格(受培训水平)规定简洁明了,对人员的职责规定严格细致,这是因为,cGMP认为药品的生产质量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操作者的操作,因此人员在cGMP管理中的角色比厂房设备更为重要。这样的责任制度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药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