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通信系统项目要求及清单完整版

合集下载

融合通信平台建设方案

融合通信平台建设方案

融合通信平台建设方案第一节项目概述及要求一、建设内容本项目通过建设融合多个通信系统,进行统一调度的融合通信平台,实现集群语音和宽带数据的完美融合,为减轻民警携带的装备,提高可视化指挥能力。

建设内容包括融合通信平台、融合接入终端、智慧派出所、宽带专网建设,以及配套工程建设。

1.融合通信平台。

包括多媒体调度中心硬件和软件,多媒体存储中心硬件和软件、调度台、统一窄带网关和视频对接网关。

2.融合接入终端。

包括多媒体大屏专网终端设备。

3.智慧派出所。

包括会议平板、调度台等设备。

4.宽带专网建设。

包括核心网络交换中心设备、网管系统和基站建设。

5.配套工程建设。

包括基站安装实施、传输租赁等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建设内容具体内容1融合通信平台建设融合语音、视频、网络、GIS、大数据的融合通信平台、服务器等,融合了异构网络,屏蔽了公安内外网穿越细节,应用厂家只需从该平台对接,使得应用厂家聚焦本身核心价值,而且该平台是国内对接应用厂家最多,可快速上线。

2融合接入终端通信终端建设:多媒体大屏专网终端设备。

3智慧派出所调度台,用于调度指挥,分为语音调度屏,地图调度屏,视频监控屏;宽带专网终端;大幅提升指挥系统效率,做到情指勤行督各环节高效运转。

4宽带专网建设网络设备:集成340MHz图传,350MHz,1.4G频段基站、核心网及配电等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无线宽带网络,提升指挥效率。

5配套工程建设基础建设:站点工勘、建设,站点传输资源,站点资源租赁等等。

二、项目实施原则按照“科学规范、实用高效、严格管理”的总原则,开展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融合通信平台项目建设。

1.前瞻性原则系统应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合未来趋势。

系统设计应融合未来公安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未来发展规划进行整体设计。

在系统的设计中采用科学的、主流的、符合发展方向的技术、设备和理念。

融合通信平台需要与现有的窄带通信系统融合,不同制式不同终端之间可进行通信联络,实现一体化调度指挥,保护原有投资。

通信工程施工清单

通信工程施工清单

通信工程施工清单一、工程概况1.1 项目名称:XX通信工程1.2 工程地点:XX市1.3 工程规模:通信线路全长XX公里,包括光缆敷设、通信设备安装、通信塔建设等。

1.4 工程工期:XX个月1.5 工程质量要求:符合国家相关通信工程质量标准及规范要求二、施工内容2.1 通信线路施工2.1.1 光缆敷设:包括光缆的采购、敷设、接续、接头保护等。

2.1.2 通信杆塔建设:包括杆塔的采购、运输、安装、调试等。

2.1.3 光缆接头盒安装:包括接头盒的采购、安装、接头处理等。

2.1.4 人孔井建设:包括人孔井的挖掘、砌筑、防水处理等。

2.2 通信设备安装2.2.1 通信设备采购:根据工程需求,采购所需的通信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传输设备等。

2.2.2 设备安装:包括设备的运输、安装、接线、调试等。

2.2.3 设备接地: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设备接地处理。

2.2.4 设备防护:对设备进行防护措施,如防雷、防静电等。

2.3 通信塔建设2.3.1 通信塔采购:根据工程需求,采购合适的通信塔。

2.3.2 塔基施工:包括塔基的挖掘、浇筑、养护等。

2.3.3 塔身安装:包括塔身的运输、组装、焊接等。

2.3.4 塔上设备安装:包括天线、馈线、避雷针等设备的安装。

2.4 施工辅材及工具2.4.1 辅材采购:包括光缆、接头盒、人孔井盖等辅材的采购。

2.4.2 工具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如挖掘机、钻机、扳手等。

三、施工组织与管理3.1 施工队伍:组织具备相关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施工质量。

3.2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3 质量控制:设立质量检查员,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把控。

3.4 安全管理: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四、工程费用4.1 工程预算:根据工程规模、施工内容、材料价格等因素,编制工程预算。

4.2 费用报销:明确费用报销流程,确保工程费用的合理使用。

融合通信系统项目要求及清单

融合通信系统项目要求及清单

融合通信系统项目要求及清单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融合通信系统1 设计规范及标准设备及功能应满足以下技术标准:《CCITT七号信令技术规程》《国内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中国国内信令方式测试规范》《一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基本呼叫控制技术规范》《ITU-T 以s系列等级为基础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控制》《ITU-T 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格书》YDN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格书及附件、》GB/T 3377-82《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GB/T 3378-82《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GB/T 3379-82《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号方式》GB/T 3380-92《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GB 《中国国内电话网信号方式技术规范》GB GF001-9001《中国国内电话网信号系统技术规范》YD/T 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国家通讯网自动电话编号》《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GB3376-82《电话自动交换网带内单脉冲线路信号方式》GB3378-82《电话自动交换网的用户线信号方式》GB3971-83《电话自动交换网间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GB3380-82《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2工程条件及招标范围工程概况融合通信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数字程控交换机”)要求满足现代化通信的需求,采用工业级专业化融合通信技术,支持SIP协议。

系统支持音视频融合通信、广播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视频监控为一体的平台,以适应融合通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发展要求.本次项目融合通信系统主机配备主板和电源板需支持热备份功能,支持切换主板或电源时通话不会中断。

两化融合试运行清单__信息系统(实施和运行)

两化融合试运行清单__信息系统(实施和运行)
电子文件
验收评审

《验收评审意见》
电子文件
项目功能验收表

《项目功能验收表》
电子文件
投入产出分析(KPI指标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
电子文件
项目结束通知书,解散项目团队

《项目结束通知书》
电子文件
上线培训
上线培训方案制定

《上线培训计划》
电子文件
用户培训确认

《用户培训完成确认》
电子文件
上线通知
上线通知

《系统上线通知》
电子文件
上线运行
上线问题清单(对系统上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跟踪记录,制定解决方法、责任到人并限期解决)

《上线问题清单》
电子文件
系统运行管理手册(系统运行管理方案,包括新增、变更、退出等各方面的处理方法)

《项目管理机制》
电子文件
目标交付物(文档管理规则:起草、迁入迁出、哪些文档是必须有的,哪些不是必须有的)

《项目文档交付目录与规则》
电子文件
项目启动
启动会会议议程
《启动会会议议程》
电子文件
蓝图设计
详细需求调研及分析
详细需求分析报告(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性需求、外部接口等内容,完整清晰定义工作内容。)
电子文件
系统设计-接口设计
《接口设计说明》
电子文件
系统设计-逻辑设计
《逻辑设计说明》
电子文件
产品安装
《产品安装指导说明书》
电子文件
权限方案

《权限方案》
电子文件
权限分配

《用户角色清单与权限分配》
电子文件

信息化系统集成项目技术要求及设备清单

信息化系统集成项目技术要求及设备清单

5、RAID:配置并支持raid:0、1、5
6、I/O插槽:配置6个PCIe3.0插槽, 可以支持扩展到≥6个网卡;支持扩展CNA网卡、HBA网卡、万兆以太网卡、千兆以太网卡、
1 中心服务器 RAID卡
1台
7、网口:≥4端口千兆网络适配器;
8、硬件集成管理:硬件集成1个独立管理GE端口,实现虚拟介质、远程控制台、虚拟KVM功能、支持集成系统软件及驱动在主板
3、设备支持ARP代理、DHCP Replay/Server、DNS代理和DNS缓存、OSPF/RIP以及IPV6的路由功能;
4、设备支持NAT地址转换功能、端口地址转换(PAT)、防DDos攻击、ARP防欺骗和扩展防病毒模块;集成IPsec、L2TP 、GRE、
PPTP和智能 VPN功能,不需要重新购买授权。
议类型、七层应用名称、源端口、目的端口、是否进行 NAT 转换(可显示转换后的 IP 和端口)、会话产生的时间和会话持续时
间;设备审计功能必须满足公安部82号令,日志存储90天以上的要求。
★8、资质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及检测报告;公安部公共上网场所信息安全销售许可证及检测报告。
5、设备支持多链路(5条外网以上)负载均衡,支持3种以上链路健康检查算法和5种以上的负载均衡算法。多WAN环境下的支持
智能DNS功能和DNS代理、缓存和DNS重定向功能;
★6、支持多WAN环境下应用分流,智能引导P2P下载、P2P流媒体和Http下载等应用组或者单个应用分流到指定的出口链路上
面;
2
上网行为管 理
7、支持DHCP Sபைடு நூலகம்ooping,防止欺骗的DHCP服务器;
8、管理及维护:支持SNMP V1/V2/V3、WEB网管;

华为融合通信系统方案

华为融合通信系统方案

XX单位融合通信系统技术建议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XXXX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项目概述...................................................................1.1XX单位统一通信项目建设背景.......................................1.2XX单位融合通信试验局需求:.......................................2解决方案.................................................................2.1核心解决方案组网图 ................................................2.2组网说明............................................................3产品介绍.................................................................3.1S OFT C O的重要功能....................................................3.2综合接入设备IAD....................................................3.3可视电话MB850 ......................................................3.4会话边界控制器SBC..................................................4功能介绍.................................................................4.1电话会议............................................................4.2多媒体会议..........................................................4.3企业地址簿..........................................................4.4即时消息............................................................4.5公告显示............................................................4.6短信收发功能 .......................................................4.7BMU业务管理系统....................................................4.8UMS统一邮箱服务器..................................................4.9移动办公业务 .......................................................5资源占用.................................................................5.1V O IP宽带占用........................................................5.2E1中继资源占用.....................................................6配置报价................................................................. 1项目概述1.1XX单位统一通信项目建设背景XX单位现在建设有以传统电话交换机为主要设备的的传统语音通信网和健全的企业局域网,并且在企业局域网上承载相关的企业应用系统,为了更好地促进XX单位企业管理现代化和高效化,采用先进的统一通信系统建设无障碍企业沟通平台是XX单位下一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关注的重点。

融合通信系统项目要求及清单

融合通信系统项目要求及清单

融合通信系统1 设计规及标准设备及功能应满足以下技术标准:✧《CCITT七号信令技术规程》✧《国NO.7信令式技术规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中国国NO.7信令式测试规》✧《一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基本呼叫控制技术规》✧《ITU-T G.823以2.048Kbit/s系列等级为基础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控制》✧《ITU-T G.703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邮电部交换设备总技术规格书》YDN065-1997✧《邮电部交换设备总技术规格书及附件(GF002-9002.1、9002.4)》✧GB/T 3377-82《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式》✧GB/T 3378-82《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式》✧GB/T 3379-82《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号式》✧GB/T 3380-92《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GB GF002-9002.1《中国国网No.1信号式技术规》✧GB GF001-9001《中国国网No.7信号系统技术规》✧YD/T 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法》✧GB3971.1-83《通讯网自动编号》✧GB3971.2-83《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式》✧GB3376-82《自动交换网带单脉冲线路信号式》✧GB3378-82《自动交换网的用户线信号式》✧GB3971-83《自动交换网间数字型线路信号式》✧GB3380-82《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2工程条件及招标围2.1工程概况融合通信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数字程控交换机”)要求满足现代化通信的需求,采用工业级专业化融合通信技术,支持SIP协议。

系统支持音视频融合通信、广播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视频监控为一体的平台,以适应融合通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发展要求.本次项目融合通信系统主机配备主板和电源板需支持热备份功能,支持切换主板或电源时通话不会中断。

系统应支持模拟分机和SIP分机的融合,不接受单纯SIP分机的系统,系统需支持全通道录音功能,录音文件时应大于3万小时以上并支持循环存储,不接受外挂录音盒和工控机录音式。

邮政融合通信系统建设方案

邮政融合通信系统建设方案

邮政融合通信系统建设方案篇1:邮政融合通信系统建设方案大唐高鸿构建内蒙古邮政融合通信系统建设方案随着企事业单位业务的不断增多,在企事业内部间电话沟通日益频繁,尽管电信资费略有下调,但长途和区间电话通讯费用已是企事业单位的一项紧要开支。

那么,在此软交换系统中以视频会议系统为基础,加之日益成熟的VoIP技术,能够在已有的软交换平台中视频会议网络上建立语音网,实现语音传输的IP化,在专用内部IP网上同时传送数据和语音,一方面会节省内部专用电话网租用电信线路的高额费用。

另一方面,随着视频会议系统的使用及电信网络的迅猛进展,很多省市的邮政网络的线路带宽已快速提高,剩余带宽大量闲置,软交换平台中VoIP恰好可以利用这部分带宽,更高效的利用带宽线路。

目前,随着内蒙古邮政局软交换系统平台中视频会议的建设完善,内蒙古邮政局已组建成一个跨越全省的网络系统,建立了以国家邮政为中心,各省邮政为二级中心,从各地市县到网点的五级星型网络结构。

依据内蒙古邮政网络特点,利用已搭建成熟的软交换平台,对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升级扩展,制造性地采纳了三网隔离的解决方案。

因此,在已经完成的内蒙古邮政软交换平台中,以网络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为基础,借助专用网络,可以便利的扩展网络VoIP,把分布在各市局的一般电话用户,纳入统一的专用网络内,变成VoIP的局域用户,使用免费的网络电话,从而大大节省通信开支。

再次挖掘出利用软交换平台的强大功能。

一、用户需求内蒙古邮政内部专线网络及软交换平台已搭建完成,视频会议系统作为软交换平台中的一部分,现已正常投入使用,为了节省通讯费用,同时提高各单位信息沟通的适时顺畅,需要实现以下功能:内蒙古邮政需要在原视频会议系统平台上,扩充VoIP网络电话系统。

本次内蒙古邮政视频会议系统升级改造需在原系统平台基础上扩充VoIP网络电话功能,使得内蒙古邮政软交换平台子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视频会议,而且还可以用于VoIP网络电话,使系统更加完善。

融合通信系统项目要求及清单

融合通信系统项目要求及清单

融合通信系统项目要求及清单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融合通信系统1设计规范及标准设备及功能应满足以下技术标准:《CCITT七号信令技术规程》《国内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中国国内NO.7信令方式测试规范》《一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基本呼叫控制技术规范》《ITU-TG.823以2.048Kbit/s系列等级为基础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控制》《ITU-TG.703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格书》YDN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格书及附件(GF002-9002.1、9002.4)》GB/T3377-82《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GB/T3378-82《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GB/T3379-82《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号方式》GB/T3380-92《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GBGF002-9002.1《中国国内电话网No.1信号方式技术规范》GBGF001-9001《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系统技术规范》YD/T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3971.1-83《国家通讯网自动电话编号》GB3971.2-83《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GB3376-82《电话自动交换网带内单脉冲线路信号方式》GB3378-82《电话自动交换网的用户线信号方式》GB3971-83《电话自动交换网间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GB3380-82《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2工程条件及招标范围2.1工程概况融合通信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数字程控交换机”)要求满足现代化通信的需求,采用工业级专业化融合通信技术,支持SIP协议。

系统支持音视频融合通信、广播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视频监控为一体的平台,以适应融合通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发展要求.本次项目融合通信系统主机配备主板和电源板需支持热备份功能,支持切换主板或电源时通话不会中断。

融合通信平台项目需求说明

融合通信平台项目需求说明
5
项目概述
A 多业务系统融合
产品属性
B 多网络融合、多终端融合
C 支持跨区域通信
6
项目概述
A 业务系统融合:
产品属性
7
项目概述
B 网络融合:
产品属性
主要针对移动终端 和联网设备
8
项目概述
产品属性
C 跨区域通信:
9
项目概述
产品功能
1.即时通信功能(IM):
融合通信平台能满足语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信息即时传输。支持 发送文本、系统表情、Windows粘贴板等内容;支持历史消息记录查看; 支持创建群组,群组内接收、发送消息,当有新消息时,服务器将自动推 送消息通知(通知形式包括不限于:图标显示、声音、振动、提示灯等) 到用户终端。支持实时在线发送语音消息和视频消息。
9.定位功能:
平台支持与现有定位系统通信,获取员工、设备等定位信息。
14
传统模式
固定办公电话 运营商网络
固话+手机
人员手机
对讲
800M网络
会议系统
运营商网络
对讲 视频会议系统
融合模式
固定办公电话
智能移动终端
融合通信平台
PC端
视频终端
调度后台 15
3.视频通信功能:
平台支持支持用户间的视频呼叫并能提供和管理详细的通话记录。
11
项目概述
产品功能
4.短信息收发功能:
平台客户端提供短信收发功能,在系统提供运营商短信接口的情 况下,客户端可以收发短信。客户端提供短信收发界面,可以与手机 之间互相收发短信;客户端提供历史收发短信查询管理功能;客户端 可群发短信。
实现安检通道内信息快速、有效 传递,提升突发事件处理速度。

华为融合通信系统方案

华为融合通信系统方案

XX单位融合通信系统技术建议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XXXX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项目概述...................................................................1.1XX单位统一通信项目建设背景.......................................1.2XX单位融合通信试验局需求:.......................................2解决方案.................................................................2.1核心解决方案组网图 ................................................2.2组网说明............................................................3产品介绍.................................................................3.1S OFT C O的重要功能....................................................3.2综合接入设备IAD....................................................3.3可视电话MB850 ......................................................3.4会话边界控制器SBC..................................................4功能介绍.................................................................4.1电话会议............................................................4.2多媒体会议..........................................................4.3企业地址簿..........................................................4.4即时消息............................................................4.5公告显示............................................................4.6短信收发功能 .......................................................4.7BMU业务管理系统....................................................4.8UMS统一邮箱服务器..................................................4.9移动办公业务 .......................................................5资源占用.................................................................5.1V O IP宽带占用........................................................5.2E1中继资源占用.....................................................6配置报价................................................................. 1项目概述1.1XX单位统一通信项目建设背景XX单位现在建设有以传统电话交换机为主要设备的的传统语音通信网和健全的企业局域网,并且在企业局域网上承载相关的企业应用系统,为了更好地促进XX单位企业管理现代化和高效化,采用先进的统一通信系统建设无障碍企业沟通平台是XX单位下一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关注的重点。

两化融合试运行清单信息系统实施与运行

两化融合试运行清单信息系统实施与运行
《项目验收报告》
电子文件
验收评审

《验收评审意见》
电子文件
项目功能验收表

《项目功能验收表》
电子文件
投入产出分析(KPI指标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
电子文件
项目结束通知书,解散项目团队

《项目结束通知书》
电子文件

《详细业务需求分析报告》
电子文件
系统蓝图 方案设计 与评审
系统实现方案书

《系统实现方案书》
电子文件
概要设计
《概要设计说明书(SA)》
电子文件
数据库设计(包括存储设计、表 结构设计等内容。)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电子文件
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
优化
流程模拟

《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 化方案》
电子文件
现在流程梳理

《实施开发阶段问题跟踪
表》
电子文件
数据开发
利用
制定数据 开发利用 方案
开发需求实现方案

《数据开发利用方案》
电子文件
代码开发

《程序包文档》
电子文件
数据开发 利用的监 督与控制
数据管理跟踪(对标准产品中的 主数据、单据增加的字段,并且 表明增加的时间、申请增加的人 以及与原标准产品中字段的逻辑 关系)
系统设计-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说明》
电子文件
系统设计-接口设计
《接口设计说明》
电子文件
系统设计-逻辑设计
《逻辑设计说明》
电子文件
产品安装
《产品安装指导说明书》
电子文件
权限方案

《权限方案》
电子文件

应急融合通信项目立项依据

应急融合通信项目立项依据

应急融合通信项目立项依据应急融合通信项目立项依据一、背景与重要性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高效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成为了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迫切需求。

传统的单一通信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应急通信需求,急需开展应急融合通信项目,以提高应急响应和抢险救灾的能力。

本项目将通过整合各种现有通信技术和资源,形成一个统一高效的融合通信系统,提升应急救灾的效率和效果。

二、项目建设目标1. 建立一套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和应急指挥中心等,实现跨平台、跨网络的通信能力。

2. 提高应急通信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确保各种灾后救援活动的顺利开展。

3. 提高应急通信传输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实现信息的及时收集、交互和共享。

4. 提高应急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证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

5. 建立应急通信培训与指导机制,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6. 促进应急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推动创新应用。

三、项目实施方案1. 资源整合和技术研发通过整合各类通信技术资源,包括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形成统一的通信平台。

同时,加强通信技术的研发,提升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应急融合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包括电信运营商网络、互联网骨干网、无线通信基站等。

通过高速和可靠的通信网络,实现快速、准确的信息传递。

3. 设备配备和指挥中心建设配备各类应急通信设备,包括移动通信终端、卫星电话、对讲机等,提供全方位的通信手段。

同时,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实现各类通信设备和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调度。

4. 数据处理与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应急通信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及时整合和共享。

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决策支持和灾害预警服务。

5. 培训与指导机制建立建立应急通信培训与指导机制,加强应急通信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

通过定期演习和实战模拟,提高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的能力。

通信工程清单

通信工程清单

通信工程清单1. 项目背景本通信工程清单旨在对通信工程项目的相关材料和设备进行详细的清单列举,以便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完成。

2. 项目概述通信工程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和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流的工作。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通信系统,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3. 设备清单下面是本通信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设备清单:- 通信基站设备:包括天线、信号放大器、功率分配器等;- 传输设备:包括光纤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服务器设备: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 配电设备:包括电源控制器、电源设备等;- 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监控服务器等;4. 材料清单下面是本通信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材料清单:- 电缆:包括光缆、电源线等;- 电源:包括直流电源、UPS电源等;- 机房设备:包括机柜、空调等;- 配线架设备:包括配线架、配线架线槽等;- 安装辅助材料:包括螺丝、接线端子等;5. 安装要求为确保通信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以下是所需考虑的安装要求:- 设备安装:设备需要按照厂商的要求进行安装和部署;- 材料安装:材料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装和布线;- 电源接入:设备需要接入稳定的电源;- 网络接入:设备需要接入可靠的网络;- 温度控制:机房内的温度需要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人员操作:设备的操作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正确安装和运行。

6. 维护和保养通信工程项目完成后,为保障通信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需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材料保养:定期检查和保养材料,确保其良好状态;- 数据备份:定期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和存储;- 系统更新: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7. 总结通过本通信工程清单,我们对通信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列举和描述,明确了安装要求和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希望本清单能够对通信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通信工程进度计划清单指导应用清单与要求措施

通信工程进度计划清单指导应用清单与要求措施

通信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一、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工程进度安排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规模表,以第一中标人的规模和份额为例,拟定的总体进度计划甘特图如下:施工进度控制甘特图我公司中标后,将严格按照建设单位的规定的工期把控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资源,保证各个专业工程各阶段施工顺利进展,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程项目按期完成,力争工程提前完工。

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为了取得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必须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根据其组织结构和流程进行明确而详细的分类,制定详细的工程流程,通过对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达到对整个工程的控制。

从工程建设角度及目前的市场要求,对于所有工程,我公司将严格执行施工管理流程。

同时结合公司部ERP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施工生产要素安排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项目管理理论中的五个主要影响因素的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五个方面是必须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重点关注。

Man(人)、Machine(机械)、Material(材料)、Method(方法)、Environment(环境)即4M1E现场管理方法。

人:是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操作者。

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质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质量。

为此,工程人员在工程建设中,要以人为核心,重点控制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安排具备多年移动通信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本工程的管理实施;❖每个施工现场设立现场负责人和安全员,均具备丰富的工程经验,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及现场管理能力,负责现场的管理,与各方的沟通协调;❖集成人员均经过厂家培训并获得移动公司认可;❖特种作业人员技术熟练,经过培训并获得特种行业作业许可证。

多站融合通信接入技术要求

多站融合通信接入技术要求

多站融合通信接入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多站融合通信接入的一般要求、网络安全要求、标签标识及验收要求,依据本部分可对多站融合通信部分建设和运维进行规范化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52-201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174-2017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DL/T 329 基于DL/T 860 的变电站低压电源设备通信接口DL/T 860—201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548—2012 电力系统通信站过电压防护规程3 术语和定义GB/T 2900.1、DL/T 544、Q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多站融合 multiple fusion在已有变电站资源的基础上,融合建设数据中心、储能站、5G基站、充换电站、光伏站、北斗基站等,通过深挖变电站资源价值,对内支撑坚强智能电网业务,对外培育新兴市场,推进全社会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3.2储能电站 energy storage station以电池为能量载体,通过功率变换系统进行充放电,可与电网实现有功和无功能量交换的电站,主要包含电池、功率变换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变压器、开关、保护控制、监控设备和建构筑物等。

3.3数据中心 datacenter集中放置的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场所,可以是一栋或几栋建筑物,也可以是一栋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

3.4辅助系统 assistance system屏体、通信管线、配线系统(ODF、VDF、DDF、NDF)、接地、过电压保护等称为通信站辅助系统。

3.510kV通信接入网 10kV communication access network变电站10kV(20kV/6kV)出线至配电网开关站、配电室、环网单元、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分布式电源站点、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等的通信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合通信系统项目要求及清单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融合通信系统1 设计规范及标准设备及功能应满足以下技术标准:《CCITT七号信令技术规程》《国内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中国国内信令方式测试规范》《一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1)基本呼叫控制技术规范》《ITU-T 以s系列等级为基础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控制》《ITU-T 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格书》YDN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格书及附件、》GB/T 3377-82《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GB/T 3378-82《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GB/T 3379-82《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号方式》GB/T 3380-92《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GB 《中国国内电话网信号方式技术规范》GB GF001-9001《中国国内电话网信号系统技术规范》YD/T 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国家通讯网自动电话编号》《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GB3376-82《电话自动交换网带内单脉冲线路信号方式》GB3378-82《电话自动交换网的用户线信号方式》GB3971-83《电话自动交换网间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GB3380-82《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2工程条件及招标范围工程概况融合通信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数字程控交换机”)要求满足现代化通信的需求,采用工业级专业化融合通信技术,支持SIP协议。

系统支持音视频融合通信、广播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视频监控为一体的平台,以适应融合通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发展要求.本次项目融合通信系统主机配备主板和电源板需支持热备份功能,支持切换主板或电源时通话不会中断。

系统应支持模拟分机和SIP分机的融合,不接受单纯SIP分机的系统,系统需支持全通道录音功能,录音文件时应大于3万小时以上并支持循环存储,不接受外挂录音盒和工控机录音方式。

为了便于系统维护,所有硬件应支持带电拔插。

设备范围融合通信系统中的所有设备,主要分公共部分和终端部分。

公共部分主要为融合通信系统主机、配线系统、接入电缆、安全栅、维护终端等;终端部分主要为各类型电话机、专用通信线缆等组成。

3 总体要求要求系统实现:集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广播通讯的高度融合通信,采用可视化管理平台。

本项目建设目标为:建设较完善的融合通信系统,实现模拟电话与SIP电话与无线对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互联互通,满足语音、数字、图像等综合业务通信需求,满足未来通信扩建的需求,同时能够与公用电话网联网,运行稳定、可靠。

系统整体规划要求(1)在机房部署核心程控电话交换机主机,实现双主机板热备份功能;双电源板热备份功能;内置硬盘版全通道录音系统,实现实时全通道录音功能;(2)部署一台多口的网络交换机,提供调度机房部署设备的网络接口,调度、广播、无线、视频监控公用。

(3)机房部署一台维护终端工作站,对融合通信系统里的所有通信参数和话务进行监测及维护。

系统整体技术要求(1)系统必须采用当今主流的SIP通信技术,融合通信系统/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必须采用模块化设计开发,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为支持SIP协议的IP程控电话交换机,(2)系统必须支持普通电话,传真电话,IP电话,可视电话等.(3)系统需具备强插、强拆、转接、代接、热线、对讲、组播、广播、会议、监听、禁话、夜服、录音等功能,满足现代化融合通信的基本功能要求。

(4)系统除具备标准通信功能外,须支持扩播系统的接入;支持无线对讲通讯系统接入,并能对有线无线进行统一管理,在管理终端形成一个集成统一的现场通信管理平台。

(5)系统支持与监控系统对接,实现音视频二合一功能,可对监控图像点位进行实时查看,实现语音与现场图像的结合。

(6)系统支持与上下级程控交换机、集团电话和公网电话之间的互联互通;支持FXO 中继、PCM数字中继(PRI/等信令协议)、IP中继的接入。

(7)系统须支持实时双主机板热备及双电源备。

不接受单冗余热备方式,需详细说明热备原理。

(8)系统须支持集团化组网,多级组网,多级调度管理,支持中继汇接功能。

(9)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能部署语音终端,完全突破地域的限制,使融合通信系统可以真正做到集中式管理,分布式组网。

系统的部署完全脱离地域的概念,只要能够连入一个IP网络,用户线既可以集中式部署,也可以分布式部署。

(10)系统应提供网管平台,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调试应可以通过网络完成。

系统容量要求(1)系统支持用户模块化扩容操作。

(2)系统支持用户录音数:全用户录音,录音存储容量保证30000小时以上。

(3)系统需高度融合,不接受分立式连接组合。

系统传输方式系统支持通过普通电缆、同轴电缆、光纤、IP网络等接口进行连接。

系统须配有维护终端工作站,在一台工作站上能够实现对所有系统参数的统一管理和维护。

系统具体功能要求(1)实现对所有通讯设备进行呼叫、强插、强拆、代接、禁话、监听、组播、通播、会议、对讲、夜服等一系列操作。

(2)需支持全部用户的在线录音,标配独立的操作界面和管理平台,支持由IE调阅录音文件,独立账号密码保护录音信息,语音信息存储硬盘容量不间断30000小时。

系统能够对所有使用该系统的通话进行录音,能够查看录音列表,并能够进行播放、下载、删除等管理操作。

(3)必须具备呼叫及通话功能:拨号呼叫、来电接听、多线路切换。

(4)必须具备系统管理、分组管理、账号管理、权限管理、热线管理等管理功能。

(5)必须能够记录和查询系统产生的所有呼叫,并允许管理员下载和删除相关数据记录。

记录呼叫方、被叫方,记录真实通话时间和结束通话时间以及通话时长、记录通话类型等。

(6)系统需支持中继线、IP、E1接口,可以连接在办公网的电话线上,可以连接集群网关接入对讲电台,实现多网合一。

所有网络电话可以作为模拟电话的分机。

系统可以设定他们的访问权限。

(7)系统主机需满足以下要求:标准19英寸6U机型,可安装在标准机柜;工业级设计支持-20°-65°工作温度采用硬盘录音系统,支持10万次以上的擦写,至少支持1T容量;包含对讲、多方通话、组呼、集呼、会议、转接、转移、监听、强插、强拆、保持等常用功能可实现通话过程中的语音文件的存储、查询、删除等管理功能;可对通话过程实现全程的自动录音;基于WEB管理,实现录音文件的网络管理;支持远程网管和集中网管;支持、、音频编码格式的音频录制;录音文件为标准的wav 格式;支持单呼录音,支持会议录音;支持集群对讲通话录音;支持录音文件在线播放;可提供web service录音查询管理接口;可提供SDK供第三方业务平台接入支持多种文件检索策略:如基于年月日、主被叫号码、呼叫时间、主被叫名称、文件时长、开始及结束时间等;(8)技术要求数字制式:数字时分A率s PCM系统交换网络:内外线2048×2048无阻塞单T网络接口提供两个标准的RS232串口,可以同时与两台PC486以上的电脑连接,分别工作于综合、话务、计费、监控四种模式。

传输特性: 分机—分机 2~7dB分机—中继 2~7dB衰耗频率失真: 400~600 HZ ~+ dB600~2400 HZ ~+ dB2400~3000HZ ~+ dB输入电平增益变化:输入信号电平范围电平输出非线性变化范围-40 dB~+ ± dB+~-40dB ± dB-40 dB~-50dB ± dB-50 dB~-55dB ± dB拨号方式:脉冲、音频脉冲接收:脉冲速度8~14脉冲/秒,脉冲断续比(~):1,脉冲位间隔≤350ms;脉冲转送:脉冲速度10±1脉冲/秒,脉冲断续比(±):1;中继用户二次拨号:脉冲速度10~12脉冲/秒,加速度<10%。

接收电平:双音频输入时单音频接收电平范围-4~23dBm,双音频电平差≤6dB。

音频接收时,接收电平如下图:高频Hz 低频HzH1 H2 H3 1290 1336 1477L1 697 1 2 3L2 770 4 5 6L3 852 7 8 9L4 841 * 0 #串音衰减>70dB(1100Hz)稳重杂音≤-65dBm 非稳重杂音≤-40dBm话务量:用户中继呼损率:本局<1% 出局<%对地不平衡度:300~600Hz≥40dB 600~3400Hz≥46dB用户馈电电流≥18mA 环路电阻R≤1KΩ绝缘电阻R≥20KΩ线间电容C≤μF 电源杂音≤计算机配置要求: PC486,硬盘2G,光驱一个,内存128M以上、有RS232串行口、有网络接口、有音频输出接口。

软件操作系统要求: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2000, WINDOWS 2003,WINDOWS XP, WINDOWS 7, WINDOWS 2008,等操作系统下运行。

PC连接距离:普通距离≤30m,配置422接口≤1Km。

话机配置要求:用普通话机即可实现通话、话务转接与编程功能。

供电电源: AC:220V±20% 50Hz±2Hz外接:48V 20~100AH蓄电池功耗: 20W~100W (视系统配置而定)使用环境:温度0~36℃相对湿度35%~75%4规格配置主机:双主板热备份;用户:100个模拟电话,400个IP电话;外线:1个E1数字中继;电源:双二次电源热备份。

5主要设备清单表格配置部分可根据实际配置放入更多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