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实验思考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答案。
实验八
1.因为只有一次数据由于主观、客观的原因,误差会比较大,因此要重复几次。但是不能
取平均值,因为结晶形态的差异、装样的密实程度不一样,数据都会受到影响。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选用的熔点管管壁大小要均匀,管要干燥、干净,装样要压密实,不能留有空隙,每次测熔点都要重新装样。
2.这说明了这两个样品是同一物质。
实验九
1.有机化合物重结晶操作步骤:重结晶提纯法的一般过程为:1、选择适宜的溶剂:化合
物随温度变化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变化。2、将待重结晶物质制成热的饱和溶液:热饱和溶液可在降温时令晶体很容易析出。如需脱色,待溶液稍冷后,加入活性炭(用量为固体1-5%),煮沸5-10min(切不可在沸腾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那样会有暴沸的危险。)3、乘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将需分离物质与不容性杂质分离。4、抽滤:进一步将需分离物质与溶液中其他杂质分离。5、结晶的洗涤:用溶剂冲洗结晶再抽滤,除去附着的母液。6.干燥:除去吸附在结晶表面的溶剂。
2.抽滤能令晶体更加干爽,除杂更彻底,速度更快。
3.停止抽气是为了防止水倒吸。
4.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其能吸附色素也能吸附所需分离的物质,在固体完全溶解时再加
入,再煮沸5-10min,令脱色更完全,将所需分离物的损失率降到最低。但不能在沸腾的溶液中加入,否则会造成暴沸,甚至起火。
5.因为萘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向母液中加入水,令乙醇在溶液中浓度降低,从而析出晶体
来。
6.制备饱和溶液时,需要蒸馏,会有大量有机溶剂蒸发,若蒸汽逸出,则会容易着火,因
此要采用回流蒸馏,仪器皆采用磨口、开口狭窄的,并且接口地方要紧密,不要用明火直接加热,要采用相应的热浴方式;若需要加入活性炭脱色时也容易造成失火,因此活性炭不能在溶液暴沸时加入;热过滤时,要熄掉明火。
实验十
1.薄层板的制备有两种:涂布法和浸渍法。制版时注意在制板前,硅胶中的气泡要搅拌排
尽,铺出来或是浸渍后拿出来的硅胶面要平齐,不要包裹有气泡,否则要轻轻敲平和排气泡。制备软板时要注意轻拿轻放。
2.影响薄层层析分离效果的因素有:1、做TLC时,在展开剂一定时,温度对于分离度的
影响特别明显,在20度时好,在30度时不一定好,有时候很不好。2、Rf值和展开剂的极性相关,Rf太小,则把极性调大点;Rf太大,就把极性调小。3、与点样的样品浓度有关,样品溶液浓度一般应为1%-5%,太稀时可以将溶液浓缩或是在同一点上重复点几次。3.在展开时,为了防止边缘效应,应先将将加了展开剂的层析缸静置几分钟,保证层析缸中充满展开剂的饱和蒸气。4.在展开过程中,不可以移动展开缸。
3.大多数吸附剂都能强烈地吸水,从而降低了吸附剂的活性,含水量越多,吸附剂的吸
附活性就越低。
实验十一
1.如果气泡堵在硅胶柱中则会在有气泡的地方,溶剂流速比其余地方的快,从而影响分离
效果。
2.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为了加料时不把吸附剂冲起来,造成表面的不平整,影响分离效果。
3.柱层析分离技术损失率小,对分离少量样品有优势,而重结晶技术损失率比较大,因此
大量易得的样品采用重结晶法,而分离少量难得的样品用柱层析法。
4.色谱柱有两种装柱方法:湿法和干法。
5.柱身不垂直,统一水平方向上的溶剂流速不相等,硅胶面不平整,统一水平面上的物质
浓度不一,同一组分的下移进度不一,从而会造成不同组分的相混合,分离度降低。
实验五十
1.若不安实验操作中的加料顺序,则会产生比较多的副产物。如先将溴化钾与硫酸混合,
则会先形成单质溴,再加入正丁醇,浓硫酸会使正丁醇脱水产生正丁烯、正丁醚、硫酸正丁酯等等副产物,水加入硫酸中会产生暴沸,危险。
2.要减少副产物的发生,首先要选用合适浓度的浓硫酸,可以达到制备HBr和除去生成物
中的水,促进反应向右移动,产品产率加大。太浓则会产生很多副产物,浓度不够,没有催化作用,反应速度减慢,甚至没有反应。
3.气体吸收装置是为了吸收反应中产生的HBr、SO2等酸性气体,因此要用碱液来吸收,
本实验采用NaOH来吸收,还可采用其他碱液吸收,如KOH等等。
4.反应过程中,反应溶液分为两层,根据密度比关系,产品正丁醇和其他有机物在上层,
以硫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溶液在下层。烧瓶中的红棕色主要集中在上层,是副产物单质溴,其为非极性物质,根据极性相似相容原理,主要溶于有机相中。
5.反应产物中组成复杂,用蒸馏方法可以将沸点相差大于30℃的物质相分离。
6.副反应见P237,后处理步骤及其目的分别有:1、水洗:除去NaHSO4溶于水的物质。2、
酸洗:主要除去正丁醇、正丁醚等有机杂质,3、水洗:初步除去酸等易溶于水的杂质。
4、饱和NaHCO3溶液洗:中和残余酸。
5、水洗除去残余NaHCO3和其他杂质。在用饱和
NaHCO3溶液洗之前用水洗,目的是减少有机层中的酸,防止产生的CO2及热量过多,发生暴沸。用NaHCO3溶液洗时,注意放气。
7.本文采用的是NaBr过量反应,因此应用正丁醇来计算理论产率。(具体计算过程自己写)
8.由于极性相异,会产生分层现象,判断产物的位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密度大小判
断,而是用水检验,主要操作为:在分液漏斗中加入一些水,体积增大的那一层是水层,另一层是有机层。或是先分液,然后取一成分少量滴入几滴水,若有乳浊液产生,则此相为有机层,否则为水层。
9.由于震荡,会使分液漏斗内产生较大的蒸汽压,为防止气压过大而造成事故,每摇一遍,
便需要将漏斗的旋塞打开排气,排气时,漏斗柄倾斜向上,注意要朝向没有人和火的地方。
10.氯化钙会与水形成结晶水合物CaCl2·nH2O(n=1,2,4,6).蒸馏前务必要将其过滤掉,
否则其中的结晶水会变成游离水,干燥失效。
实验六十
1.反应产物乙酰水杨酸中含有酯基,遇水易水解,尤其是酸性溶液。
2.由于水杨酸中的羟基和羧基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反应必须加热到150℃~160℃。不过,
加入少量的浓硫酸或浓磷酸过氧酸等来破坏氢键,反应温度也可降到60℃~80℃,而且副产物也会有所减少。若温度过高,会产生一系列副产物。
3.水杨酰水杨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