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FSYZ导学案
1.1电荷及其守恒定率名师导学案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电荷1.概念:自然界中共有两种电荷,即和,其作用的基本特点是: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2.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即、、,其实质都是.(1)摩擦起电: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2)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异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远离的一端带,这种现象叫.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3)接触起电:一个带电物体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这个导体也带电,这种现象称为.二、电荷守恒定律1.第一种表述电荷既不能,也不能,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2.第二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保持不变.三、元电荷1.电荷量:它表示电荷的多少,其单位是,简称为,用C表示.2.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叫做,用e表示,则e=.3.比荷:即电荷量与质量的比,电子的比荷为em e =1.6×10-190.91×10-30C/kg =.1.对三种常见起电方式的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B .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C .感应起电时,由于带电体和被感应导体不接触所以一定是产生了电荷D .一对正负电子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子的湮灭解析: 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A 、C 错,B 对,电子“湮灭”不是电子的消失,而是一个正电子结合一个负电子后整体不再显示电性,D 错. 答案: B2.概念辨析方式 内容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产生及条件两不同绝缘体摩擦时 导体靠近带电体时 导体与带电导体接触时现象两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且电性与原带电体“近异远同” 导体上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电性的电荷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不同而发生电子得失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带正(负)电物体吸引(排斥)而靠近(远离)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实质 均为电荷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和质子都是元电荷B .一个带电体的电荷量为205.5倍的元电荷C .元电荷是最小的带电单位D .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解析: 元电荷是最小的带电单位,数值为e =1.6×10-19 C ,带电体所带电荷量均为元电荷的整数倍,B 错,C 对.元电荷不是带电体,没有电性之说,A 错,D 对. 答案: CD电子就是元电荷,这种说法正确吗?提示: 不正确.元电荷是最小的带电单位,不是带电粒子,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与元电荷相等,但不能说电子是元电荷.◎ 教材资料分析〔实验〕 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 和B ,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课本图1.1-1).把带正电荷的球C 移近导体A ,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先把A 和B 分开,然后移去C ,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再让A 和B 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利用上面介绍的金属结构的模型解释看到的现象.带电、导电、起电 中性、中和元电荷、自由 电子、电荷量带电:物体内部有多余电子或缺少电子的状态中性:物体内正电荷量与负电荷量相等,对外不显示电性的状态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用e 表示,e =1.6×10-19 C导电:电子或离子在导体内定向移动的过程或现象 起电: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上电的过程中和:是指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转移,最后达到中性状态的过程电荷量:物体带有电荷数量的多少,单位:库仑,物体总是带有元电荷整数倍的电荷量自由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的电子,能在金属中自由移动点拨:当C移近A时,由于静电感应,电子移到A端而使A端带上负电,同时B端带上正电,故金属箔片仍张开;若先把A和B分开,再移走C,则此时A和B仍分别带有负电和正电,所以箔片仍张开;移走C后若A和B再接触,则A上的负电荷与B上的正电荷中和,二者都不带电,箔片闭合.如右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 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选项A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跟踪发散】1-1:如右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AB的A端,由于静电感应,导体A端出现负电荷,B端出现正电荷,关于导体AB感应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A端,导体将带正电荷B.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正中部位,导体仍不带电C.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任何部位,导体将带负电D.用手接触一下导体AB后,只要带正电小球不移走,AB不可能带电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的电荷量分配若使两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电量大小分别为q1、q2,则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A=6.4×10-9 C,QB=-3.2×10-9 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少?。
电荷及电荷守恒定律导学案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2.知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了解使物体带电的方法.4.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二、学习重点: 电荷守恒定律三、学习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物体起电的原因1.自然界中的正、负电荷是怎样规定的?有什么特点:2.物体带电的本质是什么?3.金属有什么特性?4.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本质是什么?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各带什么电荷?练习1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 .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了B .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了C .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了D .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了(2)a.接触带电的实质是?结果怎样?b.电中和现象及电荷均分原理:①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后都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做电中和现象。
②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导体接触后,电荷要重新平均分配,这种现象叫做电荷均分原理。
ⅰ 若为带电导体球和不带电导体球接触,则电荷平分 接触后再分开Q Q 21 Q 21 ⅱ 若两个带电导体球为同种电荷,则总电荷平分 接触后再分开2Q 6Q 4Q 4Qⅲ若两个带电导体球为异种电荷,则先中和再平分接触后再分开Q 3Q Q Q(3)感应起电思考a:什么叫静电感应?思考b: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导体A,箔片有什么变化,该现象说明了什么呢?然后又移走C呢?思考c: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箔片什么变化,这种现象又说明什么呢?思考d: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呢?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呢?思考e:在b和c中,金属箔片各带什么电荷?思考f:感应带电的本质是什么?结果如何?想一想:摩擦起电与感应起电的异同点是什么?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三、元电荷1.什么叫电荷量?符号是什么?它的单位是什么?如何表示?2.什么是元电荷?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就是一个元电荷吗?3.元电荷的数值是多少?它的数值最早是由哪位物理学家测定的?4.什么是比荷?电子的比荷是多少?单位是什么?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
高二物理第一章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第一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使物体起电的三种方式,并理解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实质2.知道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用该定律解决相关的问题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理解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学习重点:知道使物体起电的三种方式,并理解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实质学习难点:知道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用该定律解决相关的问题一.自主学习1.我们知道互相摩擦后的物体会带异种电荷,那么怎样定义自然界存在的两种电荷?2.你知道电荷读有那些性质吗?3.我们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那么自然界的电荷守恒吗?请写出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二.合作探究1.我们知道摩擦可以起电,那么摩擦起电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其实质又是什么?2.课本第3页的实验说明: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会带上,远离带电体的一端会带上。
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这种起电方式叫做感应起电,是起点的第二种方式(第三种方式是接触起电)。
那么感应起电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呢?例1.右图中A、B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绝缘金属球,它们靠近带正电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况中,判断A、B两球的带电情况:(1)A、B接触后分开,再移去C,则A____ ___,B ;(2)A、B接触,先移去C后,再把AB分开,则A ,B .(3)A、B接触,用手指瞬间接触B后再移去C,则A ,B ;3.物体不带电,是不是说明物体内就没有电荷?那么物体带电的本质是什么?什么叫净电荷?什么又叫电荷的中和?例2.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4.电荷量是描述物体所带电荷多少的物理量,对这个物理量你了解多少?什么是元电荷?元电荷是不是最小的电荷?你是怎样理解元电荷的?例3.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荷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B.1.60×10-19C的电量叫元电荷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D.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三.当堂达标1.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A.B、C球均带负电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D.B、C球都不带电2.如图所示,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起的金属球,并相隔一定距离,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B带负电B.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并且电荷量大小相等C.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左边的电荷量小于右边的电荷量D.若A、B接触一下,A、B金属体所带总电荷量保持不变3.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后再分开,则导体B所带电荷量为多少?。
高中物理1.1电荷及守恒定律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1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学生知道电荷守恒定律.2.学生知道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现象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 学生理解元电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是不连续的,知道比荷的概念。
【学习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学习难点】电荷守恒定律【学法建议】阅读、讨论、合作探究。
【知识衔接】【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4页,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摩擦过的玻璃棒是否一定带正电?2、金属与绝缘体有什么不同?3、物体起电方式有哪三种?4、观察图中验电器和静电计,回答下列问题:①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带电?②怎样判断物体所带电荷的种类?③怎样判断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④验电器与静电计不同之处(写出两点)5、电荷守恒定律:思考与讨论:正、负电子对的湮没与电荷守恒定律矛盾吗?【合作探究】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D.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没2.关于电荷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的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B.物体的带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C.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 CD.一个物体带1.6×10-9 C的正电荷,这是它失去了1.0×1010个电子的缘故★3.把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一下再分开一个很小的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这两个小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①两球带等量异号电荷②两球带等量同号电荷③两球原来带不等量同号电荷④两球原来带不等量异号电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归纳总结】【练习反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和质子都是元电荷B .一个带电体的电荷量为205.5倍的元电荷C .元电荷是最小的带电单位D .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2.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 、B ,分别带有电荷量Q A =6.4×10-9 C ,Q B =-3.2×10-9 C ,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从 往 转移,转移了★3.如右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 (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 )A .金属球可能不带电B .金属球可能带负电C .金属球可能带正电D .金属球一定带负电例1如右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AB 的A 端,由于静电感应,导体A 端出现负电荷,B 端出现正电荷,关于导体AB 感应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A 端,导体将带正电荷B .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正中部位,导体仍不带电C .用手接触一下导体的任何部位,导体将带负电D .用手接触一下导体AB 后,只要带正电小球不移走,AB 不可能带电例2如右图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 带上正电,靠近验电器B ,则( )A .验电器金箔不张开,因为球A 没有和B 接触B .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C .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D .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验电器下部箔片都带上了正电练习 图中A 、B 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金属球,它们靠近带正电荷的金球C .在下列情况中,判断A 、B 两球的带电情况:(1)A 、B 接触后分开,再移去C ,则A______,B______;(2)A 、B 接触,先移去C 后,再把AB 分开,则A_______,B_______.(3)A 、B 接触,用手指瞬间接触B 后再移去C ,则A________,B_______。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导学案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了解电荷量的概念。
2、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3、了解元电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
二、知识梳理(一)电荷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电荷量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
2、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 C。
(三)起电方式1、摩擦起电(1)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
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2)实质:电子的转移。
2、感应起电(1)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
(2)感应起电的实质:电荷在导体中的重新分布。
(四)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五)元电荷1、电荷量 e = 160×10⁻¹⁹ C,称为元电荷。
2、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 e,或者是 e 的整数倍。
三、例题解析例 1: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 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了新的电子C 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D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负电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也不是产生了新的电子,A、B 错误,C 正确;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D 错误。
答案:C例 2: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 A、B,分别带有电荷量 Q₁= 64×10⁻⁹ C,Q₂=-32×10⁻⁹ C。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导学案)
5、称为元电荷,
6
称为电荷守恒定律。
7、是静电感应,
感应起电。
自
学
交
流
1、回忆初中所学的有关电学方面的知识;
2、自己动手做一做课本第二页上的实验一、实验二,并解释其中的现象;
3、观察思考课本上的1-1-4实验,利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其中的问题。
合
作
探
究
合
作
探
究
一、摩擦起电两种电荷
【讨论交流】
如图所示的装置叫做验电器,观察它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怎样借助于验电器判断感应起电的枕形导体A与B所带电荷的电性?还需要哪些器材?操作步骤如何?
例题分析
【例题1】图7中A、B是两个不带电的相同的绝缘金属球,它们靠近带正电荷的金球C.在下列情况中,判断A、B两球的带电情况:
(1)A、B接触后分开,再移去C,
D.物体所带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3、将不带电的导体A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接触后,在导体A中的质子数()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
4、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D.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
10、如图,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上正电,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B,则()
A.验电器金属箔片不张开,因为球A没有和B接触
B.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正电
C.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
D.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验电器金属箔片带上了正电
1.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教案 教科版选修3-1
1.1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荷量意义、符号、单位和元电荷的概念;(2)知道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感受人们认识电现象的初始过程,通过学习元电荷,认识实验是重要的学习物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通过观察、分析各种静电现象和实验,培养透过现象揭示物理规律的意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同时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物理现象的习惯;(2)收集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关“静电的防范和利用”的事例,了解事物的两面性,树立趋利避害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难点:静电实验中的电荷泄漏及验电器的检验功能;通过静电现象挖掘静电现象产生的本质重点:了解静电现象,理解电荷量、元电荷的概念三、实验器材准备:雷电图片、辉光球、高压放电仪器、雅各布天梯视频、玻璃棒、橡胶棒、毛皮、丝绸、验电器、手摇感应起电机,气球、铝罐,塑料薄膜扎带?四、教学过程云十分罕见的闪电现象,半个多世纪共记有个怪脾气,就钻,可是它到底是何种自然界这种现象也存北极光就是正负输出端可以使与它相电物体带电的方法,引出三种使物体带电,此外一些微观粒子也能带有电荷,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超高压电源们有一个共同点:电压非常高,一般从板书第八章电场A 静电现象? 元电荷一、静电现象: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二、产生静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
实质:电子的转移。
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三、电荷量:反映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用Q或q表示)单位是C(库仑),微库——μc?? 1μC=10-6C?? 元电荷:最小电荷量e叫做元电荷元电荷就是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即e=1.6×10-19C?四、静电的产生和测量设备?(1)产生设备:手摇感应起电机、超高压电源、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等(2)测量设备:验电器、电荷量表、静电电压表等。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教学案)
1.1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教学案)班级:姓名:一、电荷:1.自然界存在种电荷,分别为和(1)正电荷:(2)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二、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1、摩擦起电:微观解释: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电。
两个物体最终带电荷。
2、感应起电:(1)定义:(2)规律:(3)使上图A、B端永远带电的方法:3、接触起电:接触带电电荷分配原则:(1)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导体接触,电荷会重新分配,若不受外界影响,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将原来所带电量的总和平均分配;(2)两个带有异种电荷的导体,接触后先发生正负电荷的中和,然后剩下的电荷量再进行电荷的重新分配;如果两带电体完全相同,则剩下的电荷平均分配示例:练习:三、电荷守恒定律:1、各种起电的本质: 。
2、电荷守恒定律:。
四、元电荷1、电荷量(Q ):2、元电荷:3、元电荷的值:4、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均为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5、比荷: 电子的比荷为:四、典型例题【例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量Q A= -6.4×10-9C,Q B=-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例2】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
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选项A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五、巩固练习1、将不带电的导体A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接触后,在导体A中的质子数()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2、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3、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A.B、C球均带负电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D.B、C球都不带电5、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图1),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A.a带正电,b带负电B.a带负电,b带正电C.a、b均带正电D.a、b均带负电E.a、b均不带电。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第一章:静电场电闪雷鸣,是一种常出现在暴风雨中的自然现象,它是那样的神秘,来去匆匆,稍纵即逝.它给人们带来甘霖,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恐惧.几千年以来人们一直想探究其中的奥秘,更想将它驾驭于手中.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就曾冒着生命危险,尝试用风筝去捕捉雷电.雷电是怎样形成的?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电荷有哪些特性?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遵从什么规律?人类应该怎样利用这些规律?……这些问题正是本章要探究并做出解答的知识.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道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知道元电荷的概念,认识各种起电方法及实质※※掌握电荷守恒定律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通常说它们带了电或有了电荷.物体经过摩擦之后为什么会带电?一.电荷及相互作用1.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________电荷和________电荷.(1)正电荷:用________摩擦过的________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2)负电荷:用________摩擦过的________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2.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3.物质的微观结构(1)原子组成:原子⎩⎨⎧ 原子核⎩⎪⎨⎪⎧ 质子:带________中子:________核外电子:带________(2)原子电性: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量与核外电子负电荷的数量________,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的位置表现为________.二.三种起电方式: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过程.1.接触起电(1)指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________的金属导体________后分开,而使不带电的导体带上电荷的方式(如图).(2)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时电荷量的分配情况:若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的带电量分别为Q 1、Q 2,则它们接触后再分开都带有Q 1+Q 22的电量,式中电量Q 1、Q 2均包含它们的正负号.2.摩擦起电 (1)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不紧的________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得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________而带负电,失去________的物体带正电.(如图)(2)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3)实质:电荷的____________(4)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必然带________________电荷.3.感应起电(1)自由电子:金属中离原子核较远的能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的电子.(2)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________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________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的现象.(3)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如图).三.电荷守恒定律表述一: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问题: ①依次接触A 、B ②反复接触A 、B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表述二: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四.元电荷1.元电荷:物体带电量的最小单位,用e 表示.e =____________________,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_测得. 说明:(1)元电荷不分正负(2)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等于元电荷,但不能认为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质子(3)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 ,或者等于e 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2.电子的比荷:电子的电荷量与电子的质量之比.e m e=1.76×1011C/kg.一带负电的绝缘金属小球被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带有的负电荷几乎不存在了.这说明( )A.小球上原有的负电荷逐渐消失了B.在此现象中,电荷不守恒C.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D.该现象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的,仍然遵循电荷守恒定律关于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质子B.元电荷是指电荷量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带电体C.元电荷是指带电量为1.60×10-19C 的带电体D.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A 、B 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架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 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C 移近导体A 时,A 、B 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B.把C 移近导体A ,先把A 、B 分开,然后移去C ,A 、B 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C.先把C 移走,再把A 、B 分开,A 、B 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D.先把A 、B 分开,再把C 移走,然后重新让A 、B 接触,A 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即学即用。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选修3-1高中物理1.1电荷守恒定律导学案及解析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案【习目标】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重点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法指导】认真阅读教材,观察实验,体会起电的方式和实质,体会电荷守恒定律的内涵【知识链接】1、初中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两种电荷是怎样定义的?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2、电荷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习过程】一.电荷1电荷的种类:自然界中有_________种电荷①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_________电荷;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_______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
二.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问题一:思考: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思考b:什么是摩擦起电,为什么摩擦能够使物体带电呢?实质是什么呢?(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1 摩擦起电产生?结果?实质: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__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上。
得到电子,带________;失去电子,带_________例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了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了[|||||].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了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了问题二:思考:接触带电的实质是什么呢?思考b: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所带电量怎样分配呢?电中和现象及电荷均分原:两个带__________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后都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做电中和现象。
人教版 高二物理 选修3-1 第一章:1.1电荷和守恒定律 导学案(无答案)
高二年级 物理 学科导学案题目: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1. 理解电荷的概念,能明确三种起电方式的原理和本质,理解电荷守恒定律,能记住元电荷的数值及意义。
2.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训练反馈,学会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和对物理概念的学习方法。
3. 全力投入,勤于思考,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三种起电方式的本质使用说明 & 1. 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概念 (电荷,元电荷等),再完成教材助讲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
2.用时15min 完成Ⅰ.教材辅助(一)电荷1.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是什么?2.有几种起电方式?起电实质是什么?(二)电荷守恒定律3.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达方式?(三)电荷量和元电荷 4. 电荷量:电荷量定义: 。
符号: 单位: 符号: 元电荷定义: ,用 表示,e = 。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 , 或者等于e 的 。
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 测得 比荷定义: ,单位: 。
Ⅱ.预习自测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 .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B .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C .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D .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2. 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小球A 、B ,其中A 带电为Q ,B 不带电,将A 与B 接触后再分开,则A 、B 球的带电情况怎样?3.电荷量为+1 C 的带电体,其失去电子的数目为( ) A .1.6×1019B .6.25×1019C .1.60×1018D .6.25×1018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产生现象原因实质预 习 案 思考:绝缘体能否发生静电感应现象?为什么?I 、学始于疑—我思考 我收获(学习基础)1. 感应起电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感应起电适用于导体还是绝缘体?为什么?2. 有人说质子或电子是元电荷,对吗?质子和电子的比荷相同吗?II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 合作探究(课堂探究开始)(学习内容)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难点)问题1: 两个绝缘体发生摩擦为何会产生电荷?问题2: 感应起电能否发生在绝缘体之间?感应起电的实质是什么?【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 、B 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导学案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理解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3、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
4、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
二、知识梳理(一)电荷1、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电荷量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
2、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 C。
(三)使物体带电的方式1、摩擦起电(1)定义: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式。
(2)实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2、感应起电(1)定义: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的方式。
(2)实质: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四)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三、重难点解析(一)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在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例如,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二)感应起电的过程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在带电体所产生的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靠近带电体一端的导体带上与带电体异种的电荷,远离带电体一端的导体带上与带电体同种的电荷。
比如,一个带正电的物体靠近导体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被吸引到靠近带电体的一端,从而使这一端带负电,另一端则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三)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守恒定律之一。
无论是摩擦起电、感应起电还是接触起电,其本质都是电荷的转移,电荷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学案2【学习目标】·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知道三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及带电本质·知道电荷守恒定律·知道什么是元电荷、比荷、电荷量、静电感应的概念一、电荷1.自然界中两种电荷:。
2.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及实质:二、电荷守恒定律:三、几个基本概念:电荷量:元电荷:比荷:静电感应、感应起电:四、思考与练习1.有三个完全一样的绝缘金属球,A球带的电荷量为q,B、C均不带电。
现要使B球带的电荷量为3q/8,应该怎么办?2.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3.如图所示,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起的金属球,并相隔一定距离,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B带负电B.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并且电荷量大小相等C.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两边的电荷量大小可能不等,与如何分有关D.只要A与B不接触,B的总电荷量总是为零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负电荷最早由美国科学学家富兰克林命名B.元电荷电荷量的大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C.元电荷就是电子D.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大小相等的电荷量E.在上题图中若A向B逐渐靠近,在B左端和右端的电荷量大小始终相等并且连续变化课后作业:问题与练习1、2、4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1.A先与B接触,A再与C接触,后B、C接触2.BCD 3.CD 4.AB【阅读材料】静电学发展史“电”一词在西方是从希腊文琥珀一词转意而来的,在中国则是从雷闪现象中引出来的。
自从18世纪中叶以来,对电的研究逐渐蓬勃开展。
它的每项重大发现都引起广泛的实用研究,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今,无论人类生活、科学技术活动以及物质生产活动都已离不开电。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学案【课标要求】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重点难点】1.电荷基本性质与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2.静电感应的原因、感应起电的方法【课前预习】1.两种电荷:(1)电性: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电荷,用数表示.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电荷,用数表示.(3)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2.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1)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包括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摩擦起电。
例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电子,带电。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电子,带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表明电子从物体的一个部分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4)摩擦起电的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
3.用静电感应及感应起电(1)静电感应现象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电荷。
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
(2 )感应起电的微观解释从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来看,把带电体移近金属导体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或者排斥远离,从而自由电子由一端移动到另一端,使得导体的一端带正电,另一端带负电。
因此感应起电使导体两端带上了。
(3静电感应的本质感应起电的实质是自由电荷的重新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班级学号
第一章静电场
§1.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预学案◇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电荷和电荷.
2.物体的带电方式:(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电,获得电子的带电.(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的电荷.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也不会,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4.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
子,表现为电中性.
5.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核外电子的多少和运动情况也不同。
在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
失去这种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
所以金属导电时只有
在移动.
6.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电荷量e的.所以,电荷量e称为.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测得的。
【预学疑难】
参考答案:1、正电荷,负电荷2、正,负,异,同3、创造,消灭4、不带电5、电子6、1.6×10-19,整数倍,元电荷,密立根
◇启学案◇
探究一、8分钟
完成教科书2页上活动:实验1,实验2、图1-1-4的实验。
(如下图)
知识小结
一.电荷
1.电荷的种类:自然界中有种电荷
①.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电荷;
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探究二、8分钟
完成教科书3页的讨论交流:
知识小结
二.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 摩擦起电
实质: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上。
得到电子,带;失去电子,带
例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了
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了
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了
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了
2. 接触带电
实质:自由电子在的转移。
例 2.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一个带+6×10-8C的电量,另一个带-2×10-8C 的电量。
把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两球分别带电多少?
三.元电荷
1.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简称电量。
单位:,符号:
2. 元电荷是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它是电荷量的最单位。
3. 元电荷的值:e=,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测定。
4.任何一个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倍。
5. 比荷(荷质比):带电体的与其的比值。
例3.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应该是某些特定值
C.物体带电+1.60×10-9C,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探究三、4分钟
阅读教科书4页第二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知识点小结
四.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
另一表述: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
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
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做电荷的湮灭
探究四、20分钟结合教科书4页活动内容,分组讨论完成4个提问,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知识小结
五.还可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板书时可补充在知识小结二后)
3. 感应起电
⑴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导体时,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⑵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
实质:自由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规律:近端感应种电荷,远端感应种电荷。
例 5. 如图所示,将用绝缘支柱支持的不带电金属导体A和 B 接触,再将带负电的导体C移近导体A,然后把导体A、B分开,再
移去C,则( )
A.导体A带负电,B带正电
B.导体A带正电,B带负电
C.导体A失去部分负电荷,导体C得到负电荷
D.导体A带正电是由于导体B的部分电子转移到A
上,故A、B带等量异种电荷
最后完成教科书5页的讨论交流:
例题参考答案:1、A2、2×10-8C3、BCD4、B5、BD
课后练习:
1、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图3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三个小球都带电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
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2、以下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绝缘体,而感应起电的物体必定是导体
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3、(电荷基本性质的理解)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a、b分别带正、负电,则( )
A.b将吸引a,吸引后不放开
B.b先吸引a,接触后又与a分开
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b立即把a排斥开
4、(元电荷的理解)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C.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e=1.6×10-19 C
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5、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 )
A.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
B.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
C.金属球A可能带正电
D.金属球A一定带负电
6、有一个质量很小的小球A,用绝缘细线悬挂着,当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B靠近它时,看到它们互相吸引,接触后又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触前,A、B一定带异种电荷
B.接触前,A、B可能带异种电荷
C.接触前,A球一定不带任何电荷
D.接触后,A球一定带电荷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1、D2、D3、B4、BCD5、AB6、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