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合集下载

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

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

“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一、专业领域简介本学科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硕士授予权,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及相当人员12人。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食品化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加工与功能食品、生物工程等。

本学科在科研水平、师资队伍和科研经费方面表现出较为雄厚的实力,特别在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为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研究生能够从高起点出发,正确把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问题,并切实地同生产实践相结合,解决生产或工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本学科专业的培养对象系食品生产与加工、品质监督与管理、安全控制等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热爱祖国,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全的心理、健康的身体、献身食品加工与安全事业的精神;具有较坚实的食品加工与安全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较全面地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趋势及所选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和重要研究成果;较熟练地掌握1门外国语;具有创新意识,能运用先进技术、方法解决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实际问题,以及参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技术研发、革新与推广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四、管理方式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坚持保证质量,灵活管理的原则,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较宽口径培养的方式。

学制一般为两年半,最长不超过五年,攻读学位期间在中国海洋大学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少于30个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课12学分,领域主干课8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六、中期考核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在第四学期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入学以来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检查其课程学习和学分是否满足要求,决定是否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方案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方案

食品加工与安全(学科领域代码:095135)一、学科领域介绍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是与食品生产、加工及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密切相关的学位教育。

本专业是根据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和食品加工与安全技术的发展要求,以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服务于人民健康为宗旨,培养学生在农业、食品生产和安全管理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业和安全管理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从事生产、开发、质量安全控制、分析检验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淮海工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现有导师2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3人,博士学位教师20人;聘请来自企事业单位的校外兼职导师11人。

该领域教师积极主动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是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理论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本领域依托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质量安全控制工程中心、江苏省沿海特色水产品加工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企业海洋生物产业公共技术平台、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联盟等一批涉海研究平台和产学研平台,着重发展海洋特色。

这些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为该领域硕士生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培养目标“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硕士是与优质农产品或优质食品原料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监管等方面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

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承担食品加工与安全相关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培养要求如下: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食品加工与安全理念,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能够独立从事本领域的研究、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o a u t t d n rf l t rf s in ld g e n t e f l f o d p o e s g a d s ft . fg d a esu e t l i p oe so a e ei ed o o rc s i n aey r o f u - me r h i f n
F n Jnig Z u W e x e K n abn,Re u n y e a il , h n u , a gHu ii n nG agu
fo eeo oda dBonier g e a n esyo c nea dT cn l y uyn ,He a 7 0 3 h a C lg f o n i g ei ,H ’ nU i ri f i c n eh o g ,L oag l F e n n n v t Se o ’ n4 10 ,C i ) n n
He a r vn e Hen n Un v r i fS in e a d T c n lg a a r d o ta t e e p oa in a d p a t e i r ii g mo e n np o ic , ’a ie st o ce c n e h o o h sc ri u c i x l rt n r ci n tann d y y e v o c
和实践 。
关键词 :全 日制专业 学位硕士 ;培养模式 ;食 品加工 与安 全领域
中图分类号 :T 2 1 S0 文献标志码 :A c i 03 6 /sn17 — 6 6 X) 0 1 70 5 t :1 . 9js.6 19 4 ( . 1 . . o 9 i 2 0 4
E p o ain a d P a t e o r i i g Mo e o o tr d ae t u l t x lr t n r ci n T an n d f sg a u tswi F l . me o c P h —i P oe so a g e n t e F ed o o d P o e sn n aey r fs in lDe e i h il fF o r c si g a d S ft r

2012版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2012版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401学科门类:工学主干学科:生物学,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道德水平,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完成科学研究训练、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新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1.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本专业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四个方面。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文学、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知识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生物技术等学科基础知识和食品工艺、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分析与检验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工具性知识包括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能力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

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抽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准确计算的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较高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敏锐性。

(3)素质结构要求素质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文化素质包括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专业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和专业基本素质,其中科学素质包括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求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专业基本素质包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综合分析素养、价值效益意识、革新精神;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是与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监管等方面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

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培养要求(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2)掌握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3)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本领域的研究、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4)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招生对象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国民教育系列应届和往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或本科同等学力)。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实行学分制,最长不超过3年。

攻读本专业领域的研究生须学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总学分应不少于34学分。

培养方式采取全脱产学习方式。

论文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高等学校与农业主管部门、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

四、培养方式1、采取课程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实行学分制,采取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研究生在课程结束后采用顶岗实践等方式进行实践研究。

其中实践研究不少于1年。

2、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

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校外导师一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

五、课程学习与实践研究1、课程设置全学程安排34个学分。

其中课堂教学26学分(共424学时),包括公共课10学分、领域主干课10学分、选修课6学分。

专业技术实践8学分,要求结合本专业工作,申报并实施1项具体的科技研发或技术推广项目,并完成学位论文。

北林大硕士培养方案

北林大硕士培养方案

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1版·试行)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2011年12月6日目录025200 全日制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025400 全日制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055108 全日制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6)055201 全日制翻译硕士英语笔译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9)085201 全日制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1)085211 全日制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3)085212 全日制工程硕士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5)085228 全日制工程硕士林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7)085229 全日制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5106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草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3)095110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5)095112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8)095113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0)095300 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2)095400 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6)125100 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9)125300 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2)125400 全日制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5)025200 全日制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一)培养目标为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咨询和研究机构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坚实的统计基础理论和宽广的统计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统计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统计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统计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统计专门人才。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培养具备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研究生,本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食品加工与安全方面的培训,以满足社会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具有以下能力和素质的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硕士研究生:1、掌握食品加工与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2、具备独立从事食品加工与安全研究的能力;3、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跨学科合作能力;4、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和表达能力。

三、课程设置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设置了以下课程:1、食品加工与安全基础课程:包括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研究方法与技术课程: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文献查阅与论文写作等课程,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

3、食品加工与安全专题课程:包括食品质量控制、食品添加剂、食品毒素等专题课程,加深学生对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了解。

4、跨学科课程:包括公共卫生、生物技术、农业科学等跨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跨学科合作能力。

5、学术素养和表达能力课程:包括学术论文写作、学术报告技巧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表达能力。

四、研究实践本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安排如下:1、实验室实践: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掌握食品加工与安全方面的实践技能。

2、学术交流:学生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以口头或海报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其学术表达能力。

3、研究生创新项目:学生可参与或主持由导师或企业资助的创新项目,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习实践:学生在食品企业或相关机构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了解实际生产环境,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评估为了确保培养质量的提高,本培养方案制定了以下评估指标:1、学术论文发表:学生在毕业前需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至少一篇论文,以展示其研究成果。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
机制研究
姚红;侍朋宝;雷玉娟;张建才;赵悦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24()16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行业的长效发展亟须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是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

本文从培养模式和导师队伍建设的角度出发,在分析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研究
生培养困境的基础上,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产教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
与实践进行总结,以期为以产业为依托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总页数】3页(P127-129)
【作者】姚红;侍朋宝;雷玉娟;张建才;赵悦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创新建设模式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为例2.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
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研究与探讨3.“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专
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长效机制探索--以中国农业大学兴化健康食品产业研究
院为例4.产教融合背景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黑龙江大学农艺与种业专业领域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第三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2009年3月前言专业学位是我国重要的学位类型,主要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每一种专业学位均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

我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于2000年开始招收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于2005年开始招收风景园林硕士,现在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上千人。

为加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研究生院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制订了若干管理规章制度,涉及招生、培养、学籍管理、学位授予等多项内容,并汇编成册。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生院在加强交流,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补充,现汇编成第三版,望各学院和研究生严格执行。

注:研究生院有关专业学位的规章制度、材料请在或下“专业学位”栏目浏览和下载,有关专业学位的新闻动态、通知请在该网址“专业学位动态”栏目浏览。

目录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1)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和教育指导专家小组 (5)北京林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和教育指导专家小组 (6)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人员职责 (7)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中心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 (9)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工作流程 (11)北京林业大学关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命题的规定 (13)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评卷要求 (15)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及录取的规定 (16)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7)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农业推广(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3)农业推广(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6)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9)北京林业大学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3)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36)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39)北京林业大学关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任课教师的若干规定 (40)北京林业大学关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 (42)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科学道德规范 (44)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责 (45)北京林业大学关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46)北京林业大学关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工作规定 (50)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档案材料 (53)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报到须知 (55)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为贯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有关文件规定,我校于2000年开始招收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于2005年开始招收风景园林硕士。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095113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095113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095113)一、学科简介本学科是二级学科点,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0人,其中博士5人。

本学科秉承“科研带动教学,教学注重实践”的办学理,在科研水平、师资队伍和科研经费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突出的科研水平、合理的师资队伍构成、充沛的科研经费、完善的大型仪器及其它科研设施为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硕士研究生能够从高起点出发,把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并切实地同生产实践相结合,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

二、培养目标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硕士是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

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从事生产、开发、质量安全控制、分析检验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三、培养方式1、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

2、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要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实习单位或实践现场完成。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硕士研究生到农业生产企业、食品加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等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校外农业推广实践基地研究累积时间不少于6个月。

3、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硕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具有食品加工与安全实践经验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研究生导师与校外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导师联合指导,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校外导师要求具有食品加工与安全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高级农艺师等)的专家担任,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食品加工与安全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四、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二、基本要求:
1.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
2.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3.具备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4.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培养内容:
1.理论课程学习:涵盖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包括
食品加工工程学、食品物流与运输、食品安全与检测、食品营养与卫生等;
2.实践课程学习:通过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等,进行食品加工与安
全领域的实践操作和实践技术培养;
3.专题研究:开展独立研究或团队合作研究,探索食品加工与安全领
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食品加工与安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管理技能,能在食品生产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从事食品加工安全管理、食品分析检测、食品风险评估及控制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同时也为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食品科学、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食品加工工艺、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在食品生产、流通及消费领域从事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加工技术;
2.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的基本方法,熟悉食品法规与标准,具有在食品质量管理、卫生监督及相关职能机构中从事分析检验与质量安全管理的能力;
3.掌握食品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设备知识,具有从事食品生产全程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国内外食品质量及安全领域的发展动态:
5.掌握1~2门外语及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完成相关的专业工作。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五、核心课程
生物化学、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
六、学时与学分
学时学分结构表
七、教学进程计划表
表一:通识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
备注:形势与政策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安排,学分计入第六学期。

体质监测由体育部统•安排。

表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表三:专业课程平台
修订人:陈海光审核人:刘长海。

食物加工与安全领域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

食物加工与安全领域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

食物加工与安全领域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专业代码:095135)一、培育目标一、培育目标“食物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农业推行硕士是与食物原料生产、食物加工、食物质量安全控制及监管等方面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

该专业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物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育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材。

“食物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农业推行专业学位取得者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体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纪遵法,道德优良;具有求实创新、严谨的科学作风、献身科学的精神;身心健康;大体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食物加工与安全理念,能够独立承担本领域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培育方向食物加工与储藏技术、食物加工进程质量控制技术、食物安全检测技术与管理三、培育方式一、硕士研究生的培育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学位点建设计划及硕士研究生培育方案的制定与修订,组织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阅卷及复试,组织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论证、专题讨论、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研究决定与研究生培育有关的其它重要事项。

导师负责指导制定培育计划、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生产或社会实践、论文选题、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

研究生与导师指导关系的肯定采取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办法。

导师调离学校或外出时间超过一年,或因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指导时,学院负责变更研究生的指导关系,并报学校备案。

2、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实行学分制,采用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育方式。

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实习单位或实践现场完成。

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095135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095135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农业硕⼠⾷品加⼯与安全领域095135专业学位研究⽣培...农业硕⼠⾷品加⼯与安全领域(095135)专业学位研究⽣培养⽅案第⼀章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第⼀部分领域概况与培养⽅向⼀、领域概况本学科(学位点)依托⾷品学院⾷品科学与⼯程学科(⼴东省⼀级攀峰重点学科)、⼴东省⾷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共与地⽅共建⾷品加⼯技术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州)、⼴东省畜禽产品加⼯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中⼼、⼴东省⾷品安全应急检测技术研究中⼼、⼴东省⾷品安全检测与风险控制⼯程技术研究中⼼、⼴东省天然产物⽣物活性⼯程技术研究中⼼,教学和科研条件优越。

本学科(学位点)拥有国家“万⼈计划”教学名师、⼴东省千百⼗⼈才等优秀教师组成的研究⽣导师队伍,并于2010年度获得国家科学进步⼆等奖。

本学科(学位点)基于⾷品加⼯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进⾏研究和开发,着重解决包括果蔬、农畜产品加⼯过程中的关键⼯程技术问题,及安全性评估。

通过⾃主创新的研究开发,以⼯艺、⼯程、装备⼀体化形成⼀个多种技术⽀撑、与加⼯技术⼯程化、产业化密切关联的⼯程技术体系和产业链,促进⾷品安全监测及评价、⾷品加⼯、饲料加⼯、⾷品综合利⽤等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本学科(学位点)在国内外具有鲜明特⾊,学科排名国内前茅。

⼆、培养⽅向1.⾷品加⼯、保藏与包装在新型功能性⾷品添加剂与配料研制、天然产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鉴定和应⽤、功能因⼦的功能评价和作⽤机理以及功能⾷品、⼤健康产品的⽣产关键技术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与⼈才培养。

本⽅向特⾊与优势在于与国内知名⼤型⾷品、保健品企业建⽴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和平台,深⼊企业⽣产实践,对接企业⽣产需要,培养契合市场需要的⼈才。

2.⾷品营养与安全在⾷品营养因⼦的理化特性和⽣物功能的结构效应关系、营养因⼦的开发利⽤、⾷品加⼯过程中危害物形成机理与控制技术、⾷品危害因⼦免疫检测技术、仪器精准分析技术以及⾷品安全风险评估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与⼈才培养。

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095135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095135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095135)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第一章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第一部分领域概况与培养方向一、领域概况本学科(学位点)依托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广东省一级攀峰重点学科)、广东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共与地方共建食品加工技术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广州)、广东省畜禽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食品安全应急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食品安全检测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学和科研条件优越。

本学科(学位点)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千百十人才等优秀教师组成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并于2010年度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

本学科(学位点)基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开发,着重解决包括果蔬、农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程技术问题,及安全性评估。

通过自主创新的研究开发,以工艺、工程、装备一体化形成一个多种技术支撑、与加工技术工程化、产业化密切关联的工程技术体系和产业链,促进食品安全监测及评价、食品加工、饲料加工、食品综合利用等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本学科(学位点)在国内外具有鲜明特色,学科排名国内前茅。

二、培养方向1.食品加工、保藏与包装在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与配料研制、天然产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鉴定和应用、功能因子的功能评价和作用机理以及功能食品、大健康产品的生产关键技术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本方向特色与优势在于与国内知名大型食品、保健品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和平台,深入企业生产实践,对接企业生产需要,培养契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2.食品营养与安全在食品营养因子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功能的结构效应关系、营养因子的开发利用、食品加工过程中危害物形成机理与控制技术、食品危害因子免疫检测技术、仪器精准分析技术以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2012年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办法

2012年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办法

2012 年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办法一、复试小组的组成原则和人数复试小组的组成以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为主,必要时请相关学科教师参加。

组长由学科带头人担任,复试小组成员由5-7 人组成。

二、复式内容及成绩计算1.专业课程的考核形式、要求、参考书目、时间(1)考试课程1:英语听力测试满分100 分考核时间与地点:2012 年4 月13 日上午8:30,地点:生物楼205(2)考试课程2:专业综合考试满分100 分考核时间与地点:2012 年4 月13 日上午8:50,地点:生物楼205考核形式:闭卷,90 分钟考核内容:1.《食品微生物》、《发酵工艺学》专业知识考核2.专业英语翻译能力测试参考书目:1.《微生物学》,沈萍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2.《发酵工业概论》,李颜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年3 月版(2)考试课程3:专业面试满分150 分考核时间与地点:2011 年4 月13 日下午2:00,地点:生物楼205考核内容:1.英语口语能力测试考生以抽签的形式,取一试题(食品范围),准备 5 分钟,然后用英语进行阐述(100-120 个单词),时间 3 分钟。

2.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考核考生回答复试组老师提出的问题,以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时间7-10 分钟。

通过面试综合考察考生专业知识、科研潜力和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

2.复试总成绩计算复试总成绩=笔试成绩+外语成绩(含听力及口语)+综合素质面试复式满分为350 分,210 分及格3、附加分考生已发表的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论文最高可加至20 分。

具体标准参考学校有关规定。

三、入学总成绩计算方法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入学总成绩=初试成绩×70%+复试总成绩×30%+附加分调剂考生:入学总成绩=复试总成绩+附加分所有各项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 2 位(即0.01)食品加工与安全2012-4-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一、培养目标
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是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

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从事生产、开发、质量安全控制、分析检验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本领域的研究、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
1、食品加工技术
2、食品保藏技术
3、食品检测与安全评估
4、中西食品文化比较研究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的学制为2年,因客观原因未能按期完成学习任务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

脱产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二年半,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四、培养方式
1、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

2、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要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实习单位或实践现场完成。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到农业生产企业、食品加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等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3、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具有食品加工与安全实践经验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研究生导师与校外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导师联合指导,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
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校外导师要求具有食品加工与安全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高级农艺师等)的专家担任,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食品加工与安全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建设和校外导师聘任办法另行规定。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食品加工技术与质量安全控制管理人才的要求。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包括公共课程、基础理论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选修课程和必修环节。

其中公共课程6学分、基础理论类课程10学分、专业技能类课程8学分、选修课程至少2学分,另外,实践教学6分,总学分不得少于32分。

2、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的必修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实践是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要求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应有6个月以上的专业实习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年),进入校企合作建立的生产实习基地或者学校的中试车间学习和掌握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技术。

研究生要提交专业实践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向学院提交实习总结,所得6学分纳入总学分。

3、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补修1-2门本学科本科生必修课。

补修课不计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表一。

六、中期考核
攻读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在全部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论文中期考核办法》进行一次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合格后,进入硕士学位论文阶段。

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入学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一般结合论文开题报告进行。

考核内容包括:
(1)政治思想表现、品德与科学作风。

(2)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掌握的深度与广度。

(3)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考核其开题报告情况)等。

考核由学院组织进行,由学院负责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领导主持。

学院成立由全日制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组成考核小组。

考核合格者可继续学习和进入论文工作。

对不能达到基本要求的,应停止其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领
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发给结业证明。

考核时,填写《福建农林大学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表》,经导师、考核小组与院长签署意见后报送研究生处备案。

七、学位论文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一般利用本单位的条件在本单位独立完成。

论文应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为保证论文质量,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工作量,用于完成任务的论文工作的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后一般不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能密切结合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业、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方面的实际,以解决食品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水平。

查阅文献资料数量至少10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40篇以上。

2、论文开题
一般在入学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开题报告论证小组应有1-2名专业实践领域的专家参加,其它具体要求详见《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暂行规定》。

3、论文形式与要求
(1)论文形式
论文形式可以采用调查研究报告、项目策划书、研究论文、科技发明成果报告、新产品或样机研制报告、工程设计、项目(产品)设计等。

(2)论文的基本要求
①论文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方面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对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践应用价值。

②论文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③论文是一篇完整的、系统的、水平较高的学术论文。

④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

⑤论文必须文句通顺、简练、数据可靠、图表清楚、准确地表达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提出结论。

论文的格式、篇幅等要求根据《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4、论文评审与答辩
(1)攻读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食品加工技术与安全控制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有3位专家评阅,指导教师不得担任自已指导的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阅人;学位论文的评阅采取随机抽取一定比例送校外专家盲审的形式进行;答辩委员会至少5位专家组成(其中至少二位专家不是论文作者的导师);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有来自食品加工企业或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监督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的专家。

论文答辩工作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由各工程领域统一组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具体要求详见《福建农林大学授予细则》和《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暂行规定》。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实践、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发给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农业推广硕士学位。

学位授予具体程序要求按《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进行。

九、学科委员会主任(学科带头人):郑宝东
学科委员会成员:陈锦权、宋洪波、庞杰、林河通
学科委员会主任(学科带头人)签字:学位评定分委会主席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盖章)
二○一二年九月
附表一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