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200 9.4(上)
・政法论坛・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

摘 要

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 其公信力强弱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
政府公信力强弱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 本文指出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增强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 信任感,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关键。 关键词 提升 公信力 途径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92(2009)04-181-02
中图分类号: D63
自 “陕西华南虎事件” 贵州瓮安事件” 、 “ 以来, 政府公信力已成为 一个经常被关注的话题, 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目前地方政府面临 着比较严峻的信任问题, 政府在应对危机事件方面也暴露出了种种漏 洞和不足。这些都给政府公信力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对当前政 府公信力有个正确的认识, 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 是各级政府提升 公信力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 政府公信力的涵义及现状评价 (一) 政府公信力的涵义 从字面上讲, 公信力就是领导者获得追随者和社会公众广泛信任 与支持的能力。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唐铁汉指出,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 力, 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 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 民主程 度、 服务程度和法制建设程度;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 反映了人民 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他同时指出, 政府公信力=政府行政 主要体现在政府 能力 公众满意度。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 的诚信程度、 政府的服务程度、 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 政府民主化的程 度等方面。 (二) 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 政府公信力作为一个体系, 涉及到许多方面, 并通过政府行为表 现出来。其判断标准,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政府应是负责任的政府。 无论是否出现公共危机, 政府都应当 1. 履行职责, 言而有信, 政策要相对稳定。 对于公共危机, 政府更应当果 断、 及时地回应公民的要求。 政府应是以公民为本位的服务型政府。政府必须以公共利益 2. 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努力提高政府部门服务质量和效率, 自觉高效地 为向公民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政府应是依法行政的政府。 在任何行为中, 政府都应当根据宪 3. 法、 法律、 法规以及法律精神来为人民服务, 避免文件和领导讲话大于 法的现象, 使人们形成对法律和制度的信仰, 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体现 政府的诚信。 政府应是透明的政府。 人们的利益需求创造了政府, 政府的存 4. 在价值就在于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而政府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措 施、 过程、 方式等都应当为成员们所了解。 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 行政 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政府机构职能、 人员配置、 行政程序、 执法依据、 会 议活动及文件资料等信息都应当公开和便于公众查询, 政府的决策过 程也应当使公民知晓和参与。 (三) 对当前政府公信力的评价 当前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总体上是比较强的, 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政府推动下取
作者简介: 李杰, 中共安阳市委党校。
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政法论坛・
2 009. 4(上)
保持政策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政府机构执行自身的职能, 一个重 要方面就是制定各种各样的政策和规定, 以此作为各种管理工作的标 准。制定这些政策, 是政府机构的重要职能, 也是法律赋予的一种权 力, 所以才具有权威性。 但是, 如果这些政策和规定明显地不公正, 尽 管其制定的程序是合法的, 无可指责的, 但人们也会对之产生质疑, 甚 至抵触, 增加执行的难度。 越是暗箱操作, 越是缺乏透明性, 就越是给一些人以权谋私提供 了条件。相反, 如果保持必要的透明性, 就使得政府工作处于公众的 监督之下, 能够大大降低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中的不公正性。 如果政 府能将影响公众利益的重大决策、 突发事件、 重大案件公开化、 透明 化, 把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某些问题的困难及时告之民众, 既可以很 好地接受民众的监督, 防止工作人员的失职, 也能够落实民众的知情 权, 增进与民众的亲密关系, 即使有些问题暂时无法解决, 也可以获得 民众的理解, 从总体上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四)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以责任政府塑公信 温总理提出了一个评判政府各项工作的标准, “要经得起实践、 即 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三个检验” , “ 标准的提出, 决不是无的放矢, 而是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 政府工作对谁负责以及如何建设责任 政府的问题。 政府接受人民的委托, 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作为受托 人的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 必须对人民负责。然而, 要使政府真正 对人民负责, 在现实的政府运作过程中, 就必须有一套制度来制约政 府的权力。 责任政府可以把政府权力限制在合法的范围之内,使权力不越 界。为此, 当前需要强调实现 “五个转变” 一是在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 上, 要实现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双重回归的转变, 既要强调人民当家 作主, 同时也要强调政府的责任; 二是在法制观念上, 要向治官、 治权 转变; 三是在政府的职能层面上, 由无限权力向有限权力转变; 四是在 责任制度层面上, 从强调公民责任向强化政府责任转变; 五是在管理 方式上, 从行政命令向依法办事转变。 行政意义上的责任政府有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行政机关内部 决策权的配置, 即实行首长负责制还是合议制; 第二个要点是权责一 致; 第三个要点就是问责制。可见, 问责制是建设责任政府的重要内 容之一。 建立责任政府要求强化官员问责, 而严厉问责又是执政为民的本 质要求。 有权必有责, 严厉问责就是对权力的一种监督。 我们党强调 “执政为民” 的宗旨, “问政于民、 强调 问计于民、 问需于民” 强调 , “群众 利益无小事” 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始终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 , 心上。要求不可谓不严格, 职责不可谓不清楚, 责任不可谓不重大。 执政为民就是要真正做到 “对人民负责、 让人民满意、 受人民监督” 。 严厉问责, 就是向全社会坚定表明, 人民群众为天, 人民群众利益为 大, 谁拿人民群众的生命当儿戏, 谁拿人民群众的利益当儿戏, 就坚决 摘掉谁的 “乌纱帽” ! 提升政府公信力, 树立廉洁、 公正的政府形象, 促进社会公共生活 的良好秩序的建立, 这本身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重要性非同一般, 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旭霞. 构建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途径. 2004 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博士 论文. [2]孟庆存. 论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关系. 2003 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博士论文. [3]张康之. 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பைடு நூலகம்
的人民内部矛盾, 应对复杂局面和危机管理的能力较差, 致使简单的 问题复杂化, 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由于一些政府部门的决策缺乏科学 化、 民主化和透明度, 行政效率不高, 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和腐败问题 突出, 致使政府缺乏亲和度和感召力。 三是政府依法行政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政府极少数工作 人员的不讲诚信、 腐败、 渎职行为, 政府少数工作人员工作作风不踏 实, 政府信息不公开, 群众诉求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由于没有很好地 解决有法不依、 执法不公和多头执法、 执法扰民, 以及执法监督不力的 问题, 致使有的地方政府滥用职权、 干预司法、 损害群众利益。 四是问责监督考评机制不健全, 政绩工程、 形象工程仍存在。由 于行政问责制度不完善, 一些政府部门及公务员的违法行政行为不能 得到应有的惩罚, 使公务员法律意识、 责任意识淡化。 三、 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途径 (一) 建设法治政府 以依法行政立公信 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 政府有没有公信力, 一条重要 标准就是看政府能不能严格执法, 依法办事。 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带 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 使权力、 履行职责。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全面实施依法行政 纲要, 继续加强行政立法, 努力健全行政责任体系, 强化政府法律责任 机制。要按照 《行政许可法》 的规定, 进一步清理、 取消妨碍市场开放 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审批事项, 继续推进审批 方式改革, 减少审批环节, 提高审批效率。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 法, 做到严格执法、 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加大行政综合执法力度, 加 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 切实解决层次过多、 职能交 叉、 人员臃肿和多重多头执法的问题。要强化行政监察, 及时处理和 纠正行政不作为、 滥用职权、 执法不公、 以权谋私等行为。 (二) 建设诚信政府, 以热情服务树公信 面对社会发展, 政府必然要采取一定的政治行为, 而政治行为必 然有社会结果的反馈, 这个结果的反馈中包含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 们对政府是否信任, 而对政府的信任又直接决定着政府合法性地位的 稳固与否。社会公众对政府信任的来源在哪里?或者说, 政府诚信的 根基在哪里?政府代表人民掌握公共权力, 是否忠实履行了对人民承 担的职责和履行职责的有效性、 及时性是衡量政府诚信的标准, 从而 也是对政府合法性的检验。 可以说, 政府对社会管理的过程应当是使 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不仅能够为政府赢得诚 信, 而且能够为善治的实现提供前提。 因为善治即好的政府治理涉及 的要素, 无一不涉及到公民社会对政府的评价, 也是政府为赢得公民 信任需要努力的方向。 各级政府要按照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 要求, 转变政府行政观念, 真正落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 第一, 着力在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 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 创造稳 定的经济与社会环境、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上下功夫。第二, 创新政 策制定、 执行、 评估、 总结等环节。实现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化、 民 主化、 合理化, 对各级政府制定、 变更及废止政策的权限、 程序等做出 严格的界定, 并形成有效约束机制, 从根本上遏制 “一届政府一朝政 策” 的现象;建立健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科学化制度保障机制;建立 规范化的制度, 建立和完善社情民意反映机制, 增强行政决策活动的 透明度; 建立健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表达机制, 使各阶层群众特别是 弱势群体的要求在公共政策上得以反映。 第三, 要建立健全政府信用 制度。第四, 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三) 建设阳光政府, 以信息公开促公信
得的。 但是, 毋庸讳言, 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离现代化建设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提升政府公信力, 建立一个取信于民的有信誉的政府, 尤其在当 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 一方面, 政府活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无比巨大, 公众对政府的期待或期望也非常高; 另一方面, 这些年来伴随着经济 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 确实也积累了不少社会矛盾, 城乡差距、 地区差 距、 贫富差距都在扩大, 贪污腐败现象有所蔓延, 许多政策的持续性和 衔接性比较差, 导致了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加剧, 人们认为这些都是政 府的责任, 是政府没有管理好社会的表现, 使政府公信力受到很大损 害。 二、 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 (一) 社会因素 这些年来伴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 确实也积累了不少社 会矛盾,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 贫富差距都在扩大, 使政府公信力受到 很大损害。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影响。 政府作为社会事务的管理者, 社会 1. 关系的协调者, 要让所有社会群体、 阶层都满意, 难度加大。另外, 我 国特殊的二元社会结构, 城乡巨大的社会反差如果长期得不到改观, 也会导致农民群体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 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政府对经济 2. 社会的控制力下降。下岗、 失业、 贫富不均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到一些 人的利益。 利益结构调整的影响, 多种利益并存, 利益主体多元化, 利益纠 3. 纷大量存在导致在利益分配的时候不均。 思想观念变化的影响, 老百姓权利意识苏醒, 法制理念逐步养 4. 成, 要求更多的民主参与权利。 (二) 政府自身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 存在着因政府自身因素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 健康发展的情况。其主要原因,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监管调控力 度不够。 由于没有很好地履行政府职能, 一些地方政府还是管了一些 不该管、 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人民 群众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 对政府的期望值不断提 高, 但政府职能尚未及时转变, 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 GDP 增长, 过 多地充当了市场竞争主体的角色, 忽视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 能。 二是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地方 各级政府执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深化改革涉及面较广, 触及深层 次利益调整, 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 对各级政府处理复杂 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一些政府官员由于不善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