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经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
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经济学核心思想
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
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
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
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
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
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对待西方经济学,既不能盲目否定、批评,也不能完全肯定甚
至盲目崇拜,而应该是以科学辩证的态度加以扬弃。
具体而言: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经济学,要实事求是辨证地看问题。
这就
要求我们做到:第一,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不要人为地设置障碍,
要防止把有用的东西拒之门外;第二,树立辨证的否定观,以扬弃
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三,树立严谨的求实观,全面深入
地了解、研究西方经济学,而非断章取义、片面地加以理解。
二、
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学说的合理成分。
尽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上
有很大局限性和非科学性,但就一些具体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及
政策建议来看,对于我们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仍具有重大的
参考价值。
因此,我们必须在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过程中,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为我所用。
经济学家或许能预测长期趋势,但在短期面前他们也无计可施,
甚至还不如普通的投资者。
一语成谶或许徘徊在每个雄心勃勃的公共知识分子潜意识中,在“经济学帝国主义”光环笼罩下的经济学家们也不例外。
不过要区分的是,当基于枯燥的学术研究作出“实证式预言”时,他们是经济学家;当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作出“规范式预言”时,他们就是政策顾问或者说代言人。
近期沸沸扬扬的北大教授徐滇庆深圳房价对赌事件或许属于前者。
当然,经济学家的“实证式预言”并不永远是正确的,甚至往往是错误的。
一般来说,经济学家特别是古典经济学家更愿意描述长期世界,但也有许多经典的例外。
19世纪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就曾悲观地预言,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人口将远远超过以算术级数增长的生活资料,贫困、饥荒、犯罪和战争将接踵而至。
尽管马尔萨斯的预言并没有完全上演,因为他那个时代还没有避孕药品,他也没有预料到技术革命的伟大力量,但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马尔萨斯的理论是一个不停推动我们前进的、绝对必要的转折点”,马尔萨斯的理论或许是个荒谬又宝贵的遗产。
作为古典经济学的批判者凯恩斯则认为长期是对当前事情的一个误导,他最有名的一句话是“在长期,我们都会死”,对于短期的关注让凯恩斯不仅提出了调控有效需求的宏观经济学框架,而且也让
他醉心于商品和股票投机,在1924年~1937年间其平均收益率达
到17%,这在大萧条时代令人咂舌。
与其同时代的古典经济学家欧
文费雪则没那么走运,股市泡沫让这位一生研究货币的经济学家一
下子损失了几百万美元。
可见,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预言,经济学家都并非无懈可击,
我们没必要大惊小怪。
特别是对于千变万化的金融市场来说,经济
学家甚至那些基金经理们都不可能完全准确地预测市场和战胜市场。
经济学家或许能预测长期趋势,但在短期面前他们也无计可施,甚
至还不如普通的投资者。
经济学家当然会犯错当然也可以打赌。
1980年,美国经济学家
朱利安西蒙就曾和斯坦福大学的生态学家保罗埃尔里奇进行了一场
长达十年的打赌,双方赌的是不可再生性资源是否会消耗完的问题,以选定的五种金属的价格来衡量,最后埃尔里奇输了57607美元。
当然如果赌到现在的话,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这就是不确定性的
魅力,如果都确定了,就没有金融市场了。
当然,经济学作为关乎资源和利益分配的社会科学,不排除有经
济学家垄断话语利己谋利,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嘲讽棒喝以增加
信息不对称,而是要让经济学家市场充分竞争起来,否则“逆向选择”只会让我们耳濡目染的所谓明星经济学家都是劣质品。
作为一门科学,首先它必须要有自身的理论框架,要有自身的
逻辑体系,然后有它自身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论等。
就此而言,
经济学应该是一门科学。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任何客观存在的实在都有起自身运动发展的内在的客观的稳定的规律,人是可以认识此规律的。
“如果现象
和本质合而为一的话,任何科学都成为多余。
”那么我们只能通过
对经济现象的把握分析才能洞悉经济学的规律。
经济生活中的生产,分配,交换都是经济内在规律的外在表象,如果我们坚持表象和本
质(规律)的同一性的话,我们可以很合理的预期人可以掌握住关
于经济运行的本质,或者真理。
现在主流的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它们在国际
上的延伸: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这些就构筑了经济学的大厦。
它们
只是利用数学的模型和数学的逻辑来把实践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很多都是经验性质的东西,比如菲利普斯曲线。
在一定的前提假设
之上推导出一系列的结论,当然,这是一种简化问题的方法,有助
于一种理论的建立,这也是一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牛顿定律等。
但一门学科真正的意义是能够指导我们的实践,而不管它是多么的
完美。
但这些理论一道实际中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讽刺的是,所有的经济学说都不能很好的指导现实的经济实践,
有时甚至对经济的发展起到灾难性的反作用。
那么,我们是否怀疑
所有的经济学说呢?我同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上面所
说的误导并不是否定经济学说的充分理由。
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规律的起作用也只能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之前提下,如果从内在
规律到表象的整个过程有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这个过程就偏离了
之前研究的模型了。
所有的学说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之下的,只有前提符合现实情况我们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没有放之四海皆
准的真理,任何真理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一个过程,一个不
断偏向更大范围内适用的真理过程。
对经济学来说,我想以前的研究主要目标是把握经济运行之内在规定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福利罢。
个人
以为经济学的所有都是一种解释,但没有一种解释可以令人满意,
这是可以理解的,就好象社会学哲学这些社会学科,理论众说纷纭,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占永久的统治地位。
既然经济学的行为主体是人(假设中的理性人)和人的集合(企业国家等),那么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人,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失业价格货币等,我这里不是否定这些因素的重要性,而是强调这么一种经济学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
崔宇财经评论员如何让看待经济学家的预测失误广州日报2008 07 06
董经纬吉林大学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虚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2013 06 01
肖智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对经济学科学性质的反思 2008 06 15
王海文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阿赫看待西方主流经济学争论与反思 2010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