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网络体系结构及通信模型
第3章网络体系结构讲解
无连接服务
特点(类似于邮政系统服务模式):
1、无连接服务中的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建立连接、连
接维护与终止连接三个过程;
计 算 机
2、无连接服务的每个分组都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地址,各 分组在系统中是独立传送的;
网 3、数据分组传输过程中,目的结点接收的数据分组可能出
络 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
4、无连接服务的可靠性不好,但是协议相对简单,通信效
络 • 接口数据单元IDU:PDU、PCI与ICI共同构成了IDU,它
为经过层间接口的数据单元。
• 服务数据单元SDU:下层接收到IDU后,从中除掉ICI, 此时的数据包称为SDU。
面向连接的服务
特点(类似于电话系统服务模式): 1、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建立连接、连接维护与终止连接
的三个过程;
计 2、面向连接服务的传输连接类似一个通信管道,发送者在 算 一端放入数据,接收者从另一端取出数据; 机 3、数据传输时,数据包不必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 网 4、接收到的数据与发送方发出的数据在内容和顺序上保持 络 一致,传输可靠性好,但是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① 数据链路管理:通信的两个实体之间数据链路的建立、维 护与释放。
② 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 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③ 数据链路层数据传送单位为帧。
思考:数据链路与物理线路有什么区别?
一、协议和体系结构
网络层 网络中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要经过许多的节点和链路或几个 通信子网,由于网络层数据传送单位是分组,因此网络层的主
计 算 机 网 络
• 对等实体:不同计算机中同一层的实体叫做对等(Peer) 实体。
• 服务:网络中各层向上层提供的一组功能(操作)。 在网络中服务分为: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服务定义了两层之间的接口,上层是服务的用户,下层是服 务的提供者。
通信原理PPT课件
– 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
• 数字复接就是依据时分复用基本原理把若干个 低速数字信号合并成一个高速的数字信号,以 扩大传输容量和提高传输效率。
2024/6/20
CP 第一章 绪论
28
2.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 如在某些有线信道中,若传输距离不太 远且通信容量不太大时, 数字基带信号 无需调制,可以直接传送,称之为数字 信号的基带传输,其模型中就不包括调 制与解调环节
信息源
发送设备
信息
接收设备
受信者
发送端
噪声源
接收端
2024/6/20
CP 第一章 绪论
5
1.2.1 通信系统模型-信源
• 信源是消息的产生地, 其作用是把各种消 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称之为消息信号或 基带信号。
• 电话机、电视摄像机和电传机、计算机等 各种数字终端设备就是信源。
• 模拟信源,输出的是模拟信号; • 数字信源,输出离散的数字信号。
• 作用二: 是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语音信号时, 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 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 信源编码方法:PCM、ADPAM、DM等 • 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2024/6/20
CP 第一章 绪论
24
2) 信道编码与译码
• 数字信号在信道传输时,由于噪声、衰落以及 人为干扰等,将会引起差错。为了减少差错, 信道编码器对传输的信息码元按一定的规则加 入保护成分(监督元),组成所谓“抗干扰编 码”。
• 对这些信号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或非相干解调还 原为数字基带信号。
• 对高斯噪声下的信号检测,一般用相关器接收 机或匹配滤波器实现。
2024/6/20
OSI参考模型体系
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建立和维护端到端的连接,确保数据的可 靠传输。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连接、管理数据流量和控 制数据传输等。它还提供诸如可靠传输和不可靠传输 等传输服务。
总结词
总结词
传输层通过使用诸如TCP和UDP等传输协议来提供可 靠的传输服务。这些协议通过确认机制、重传机制和
表示层的主要任务是处理数 据的表示和转换。
详细描述
表示层通过使用各种表示协 议(如MIME和TLS)来处 理数据的表示和转换。此外, 表示层还负责数据的加密和 解密以及压缩和解压缩等任 务,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 完整性。
应用层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 顶层,负责处理用户的具体 应用需求。
会话层通过使用各种会话协议 (如RPC和SQL)来管理会话连 接,并确保通信的同步性。此 外,会话层还负责管理对话控 制,以确保通信的正确性和可 靠性。
表示层
总结词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表示、编 码和加密等任务。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表示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 的表示、编码和解码、加密 和解密以及压缩和解压缩等。 它还负责转换上层的数据格 式以适应下层的协议要求。
传输效率。
OSI参考模型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安全策略制定
安全风险评估
利用OSI参考模型,可以对网络系统进行全面的安 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
OSI参考模型提供了多层安全策略制定的框 架,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 用层的安全策略。
安全事件响应
OSI参考模型有助于安全事件响应团队快速 定位问题所在层,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
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
3.2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应用协议 应用层
表示层 终端用户 功能
表示协议
表示层 高层协议
会话层
会话协议
会话层
传输层
传输协议 内部子网协议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功能
网络层
网络层
网络层 网络服务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主机A
物理层 路由器
物理层 路由器
物理层 主机B
网络层主机-路由器协议 数据链路层主机-路由器协议 物理层主机-路由器协议 本地开 放系统 中继开放系统 本地开 放系统
3.3.4 应用层协议
1.远程登录
远程登录(TELNET)提供像当地用户一样访问远地 设备资源的标准方法,能够适应许多计算机和操作 系统的差异。
2.文件传送协议
FTP提供交互式的访问,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与 格式,并允许文件具有存取权限。同TELNET类似, 它可工作于不同的主机,甚至那些运行不同的操作 系统或具有不同的文件结构的主机均可使用。
3.2 OSI参考模型
应用A 数据 ah ph sh th nh dt 比特 dh 应用B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图3.6 OSI网络数据单元的格式
3.2 OSI参考模型
网络传输部分就好像一根“透明的管道”,将数据单 元从信源沿这“管道”路由及时传送到目的地——信 宿;高功能层部分只在于正确地以帧形式收发数据, 并不关心网络传送部分的具体情况。下图为传输网络 “透明管道”服务
分段的好处 允许层网络的一部分被层网络的其余部分看成一 个单独实体,减少层网络管理控制的复杂性,网 络运营可以自由地改变其子网或使其最佳化,而 不影响层网络的其余部分。 分段对于在同一层网络内对网络结构进行规定是 十分重要的。
网络体系结构和基本概念
网络体系结构和基本概念1.OSI参考模型:OSI(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国际标准的概念框架,用于描述网络体系结构的各个层次和功能。
它将网络划分为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协同工作,最终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2.TCP/IP协议族:TCP/IP是一种网络协议族,它是网络通信的基础。
TCP/IP协议族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和网络层。
TCP/IP协议族还包括IP地址、域名系统(DNS)、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它们协同工作,完成数据的传输和路由。
3.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客户端-服务器模型是一种常见的网络体系结构,它通过将网络上的计算机划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来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提供。
客户端是用户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获取服务的终端设备,服务器是提供服务的主机。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收请求并回应,完成数据的交互和处理。
4.P2P网络:P2P(对等)网络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体系结构,其中所有的计算机都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器。
P2P网络不依赖于专用的服务器设备,而是通过直接连接来交换数据。
P2P网络的一大特点是去中心化,它能够更好地抵抗单点故障和网络拥塞。
5.三层网络体系结构:三层网络体系结构是一种通用的网络设计架构,它由三层构成: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路由,分布层负责网络的负载均衡和安全策略,接入层则负责用户与网络的连接。
这种分层结构能够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管理性。
上述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实现对于网络的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地利用和组织网络资源,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同时还能够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在日益发展的信息时代中,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和创新将继续推动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发展。
简述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__概述及解释说明
简述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通信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人们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通信系统得以建立和完善,从最初的传统有线电话到如今的移动通信网络,都为人们提供了全球范围内快速、可靠、安全的信息传输与沟通手段。
本文将简要介绍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并对其组件、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解释说明。
同时,本文还将深入探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要点,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信系统的要点一、通信系统的要点二、通信系统的要点三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并阐明文章目标与结构。
接下来,在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部分,我们将具体描述其定义、背景、组件和功能以及工作原理。
在接下来的三个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解释每个要点,并提供相关实例和说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并解释其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通过详细说明每个关键要点,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通信系统并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阅读本文,读者还可以更好地应用和运用通信系统相关知识。
最终,我们期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清晰且易于理解的概述,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通信系统打下基础。
2.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2.1 定义和背景:通信系统是指通过传送、交换和处理信息来完成信息传递的一组设备和技术的集合。
它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无线通信等领域。
2.2 组件和功能:通信系统由多个组件组成,每个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协同工作以实现信息传递。
主要的组件包括发送端、接收端、传输介质和信号处理设备。
发送端将待传输的信息转化为适合在传输介质上进行传播的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将信号发送给接收端。
网络工程师-网络体系结构(一)_真题-无答案
网络工程师-网络体系结构(一)(总分40,考试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1. 在进行域名解析过程中,由______获取的解析结果耗时最短。
A.主域名服务器 B.辅域名服务器C.缓存域名服务器 D.转发域名服务器TCP是互联网中的传输层协议,使用 (23) 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
这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可以防止 (24) 。
2. A.1 B.2 C.3 D.43. A.出现半连接B.无法连接C.产生错误的连接D.连接失效4. 下面的地址中,属于本地回路地址的是______。
A.10.10.10.1 B.255.255.255.0 C.127.0.0.1 D.192.0.0.15. 在TCP/IP网络中,为各种公共服务保留的端口号范围是______。
A.1~255 B.256~1023 C.1~1023 D.1024~655356. 以下地址中属于D类地址的是______。
A.224.116.213.0 B.110.105.207.0C.10.105.205.0 D.192.168.0.77. IEEE 802局域网中的地址分为两级,其中LLC地址是______。
A.应用层地址 B.上层协议实体的地址C.主机的地址 D.网卡的地址8. Telnet采用客户端朋艮务器工作方式,采用______格式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数据传输。
A.NTL B.NVT C.base-64 D.RFC 8229. 设IP地址为18.250.31.14,子网掩码为255.240.0.0,则子网地址是______。
A.18.0.0.14 B.18.31.0.14C.18.240.0.0 D.18.9.0.14某公司网络的地址是202.100.192.0/20,要把该网络分成16个子网,则对应的子网掩码应该是 (60) ,每个子网可分配的主机地址数是 (61) 。
10. A.255.255.240.0 B.255.255.224.0C.255.255.254.0 D.255.255.255.011. A.30 B.62 C.254 D.51012. 不使用面向连接传输服务的应用层协议是______。
《网络体系结构》课件
网络安全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在网络安 全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可用于预测网络攻击
行为,加强网络安全防御。
区块链技术的网络 安全应用
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数据的安
全性和不可篡改性,用于加强
网络安全。
云安全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云安全面临着数据隐私和访问 控制等挑战,而安全监控和加 密技术则是解决这些挑战的关 键。
网络安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决方案
谢谢观看!下次再见
网络体系结构的 演变
网络体系结构的演变从早期的单一主机到分布式计算,从 局域网演变到互联网,从传统的中心化体系结构到边缘计 算。
网络体系结构的演变
单一主机
网络仅由单一主机 组成
互联网
连接全球各地网络
边缘计算
在数据源附近进行 计算
分布式计算
多台计算机共同完 成任务
● 02
第2章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概 述
防火墙
用于控制网络流量, 保护内部网络免受
外部攻击
加密技术
用于保护数据的机 密性和完整性
入侵检测系统
监控网络流量,及 时发现异常行为
01 网络攻击
包括DDoS攻击、恶意软件、黑客攻击等
02 数据泄露
包括敏感数据泄露、隐私泄露等
03 合规要求
如GDPR、HIPAA等要求的合规性
网络安全的未来发展
未来,人工智能将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帮助提高网 络安全的智能化水平。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也将为网络安全带 来更多创新。同时,云安全将面临挑战,但也必将迎来更多 解决方案。
网络体系结构的分类
分布式体系结 构
多个网络间互相连 接
对等体系结构
通信系统的组成模型
• 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语音信号时,信 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 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2) 信道编码与译码
为了减少差错,信道编码器对传输的信 息码元按一定的规则加入保护成分(监 督元),组成所谓“抗干扰编码”。接 收端的信道译码器按一定规则进行解码, 从解码过程中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从 而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实现可靠 通信。
连续信号及其抽样
f (t )
O (a ) f (nT ) PAM 信号
t
O (b )
t
离散信号及其连续载波调制
f (nT )
1 O
0 0
1
1 0 1 (a )
1
1 0
0 1
t
数字信 息 PSK 波形
0
0
1
1
1
0
0
1
(b )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 信源发出的是基带信号,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 分量, 一般不宜直接传输。把基带信号变换成
返回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模型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通信的目的是传输消息。 实现消息传递所需的一切设备和传输媒 质的总和称为通信系统。 基于点与点之间的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可用图 1 - 1 来描述。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发送 设备 接收 设备
信源
信道 干扰源
信宿
返回
信源
• 定义——产生消息的来源。 • 作用——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 距离——电话机、摄像机、电传机、计算 机等。 • 分类———模拟信源、数字信源
返回
发送设备
• —— 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 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使信源和信道匹配。 发送设备的变换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 需要频谱搬移的场合,调制是最常见的 变换方式。对数字通信系统,发送设备 常常又包括编码器与调制器。
osi模型的名词解释
osi模型的名词解释OSI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Model),即开放系统互联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用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设计的参考模型。
该模型主要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过程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通过这种分层的方式,可以实现网络的互联和通信。
下面我将对OSI模型的七个层次进行分别解释,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最底层的一层,它主要负责传输数据比特流的物理媒介和实际连接。
在这一层中,数据被转换为电脉冲、光脉冲等信号进行传输。
常见的物理媒介包括电缆、光纤和无线信号等。
物理层的作用在于确保数据能够在网络中正确地传输。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之上,它主要负责数据的分组和传输错误的控制。
在这一层中,数据被分为帧(Frame)的形式进行传输,并通过校验和进行错误检测与纠正。
数据链路层还管理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并负责帧的传输排序。
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在整个网络中寻址和路由数据包。
它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并通过IP地址和路由表进行寻址和选择最佳的路径进行传输。
网络层还实现了拥塞控制、逻辑编址和安全控制等功能。
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主要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顺序性。
它可以将数据分成较小的数据块,并通过序列号和确认机制进行传输的可靠性保证。
同时,传输层还实现了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重要功能,以保障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主要负责建立和管理不同设备之间的会话连接。
它提供会话的控制和同步功能,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完整性。
会话层还可用于实现安全认证、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等功能。
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主要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
网络体系结构和基本概念
网络体系结构和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与组织方式。
它将网络分为不同的层次及模块,使得网络的设计和管理更加有序、灵活、高效。
同时,网络体系结构也为不同类型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具体组成部分。
首先,网络体系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成物理信号,并进行传输;数据链路层负责建立逻辑连接、进行差错校验、流量控制和数据帧的封装;网络层负责进行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分组传输;传输层负责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应用层负责提供不同的应用服务,并与网络的其他层进行交互。
其次,网络体系结构还有一些基本概念,如协议、接口、引线等。
协议是网络通信中约定的一组规则和标准,使得不同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和协作。
接口是连接不同设备或不同网络之间的通道,通过它们可以进行信号传输和数据交换。
引线是将不同的电气信号引出到网络外部,如连接器、电缆、网线等。
在网络体系结构中,还有一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如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
路由器是将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包进行转发和交换的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
交换机是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包的设备,它能够根据数据包的MAC地址进行转发。
集线器是将多个设备连接在一个局域网中的设备,它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共享资源和通信。
此外,网络体系结构还涉及一些重要的技术和协议,如TCP/IP协议、以太网、无线网络等。
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它通过将数据分成多个数据包进行传输,并在目的地重新组装,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它使用双绞线进行通信,并通过载波侦听、冲突检测等机制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
无线网络则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如Wi-Fi、蓝牙等。
总之,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与组织方式。
它通过不同的层次和模块,实现了网络的有序、灵活、高效的设计和管理。
通信系统模型
标准
为生产厂商创建和维护一个开放和有竞争的市场, 保护数据和电信技术及过程得分国际国内互操作 性,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标准提供了某种程度的 互操作性的指导方针。 标准是由标准化委员会、论坛以及政府管理机构 共同合作制定的。 数据通信标准可以分为:
事实标准:私有标准和开放标准 法定标准
29
标准化组织
6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7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8
数据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是指依据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模 拟传输或数字传输)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信息。 数据通信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数 据通信可以看成是数字通信的特例。 研究数据通信系统包括两方面内容:
• 一方面研究信道的组成、连接、控制及其使用;
网络管理 数据通信设施是一个复杂系统,需要合理地规划和 配置,需要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处理拥塞、 死锁、故障等引发的问题
25
数据通信的组成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26
协议和标准
协议 标准 国际标准组织 Internet 的标准
27
协议
协议就是控制数据通信的一组规则。 协议的三要素:
语法:数据的结构或格式(数据表示的顺序) 语义:比特流每一部分的含义 时序:数据何时发送以及以多快的速率发送。
路由选择 当传输系统是不只一条路径的网络时需要确定路由
恢复 信息交换过程中因通信系统某处出现故障而致使传 输中断,需要从中断处恢复工作,或者把系统被涉 及部分恢复到数据交换开始之前的状态
报文格式化 数据交换双方必须就传输的数据格式达成一致协议 交换代码转换、压缩、加密
24
通信主要任务
安全措施 发送方希望确保只有它期望的接收者接收到数据 接收方希望保证收到的数据来自正确的发送方,且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未被改变
03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PPT课件
21
• 物理层的3个基本功能 – 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拆除 – 数据传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理层管理
• 物理层模型 —— DTE/DCE 模型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 DCE(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数据通信设备 详见课本P72 图3-8
4
学习内容: 3.1.1 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3.1.2 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及其分析 3.1.3 OSI 参考模型概述 3.1.4 对OSI参考模型的评价
5
3.1.1 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 网络协议
• 计算机网络中相互通信的对等实体之间交换数 据或通信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或标准,称为网 络协议。
• 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
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6
2.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 = { 层 + 协议 + 接口 }
特点:
▪ 每层向上层提供服务。 ▪ 网络体系结构与具体的物理实现无关。 ▪ 每层协议是透明的,高层屏蔽低层的细节问题。 ▪ 任意两个实端系统之间的通信,可分解为网络各层 对等实体之间的分层通信。 ▪ 虚通信:对等层之间 ▪ 实通信:物理层之间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网工各章节例题分析
网络工程师专题一:网络体系结构(第1章)1、国际化标准的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共七层。
其中,处理系统之间用户信息的语法表达形式的问题的是1层,规定通信双方的相互连接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的是2层,向用户提供各种直接服务,如文件传送、电子邮件、虚拟终端等的是3层,通过校验和反馈重发等方法将原是不可靠的物理连接改成无差错的数据通道的是4层;负责通信子网中从源到目标路径选择的是5。
(1)~ (5) A.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传输层E、会话层F、表示层G、应用层解析:1.F 2.A 3.G 4.B 5.C。
这里考察了OSI七层中每层所具的功能。
2、有多个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网络或网段的互连、工作在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和网络层的互联设备分别称为(1)、(2)、(3)。
(1) A.网关B. 路由器C. 防火墙D. 中继器(2) A. 转发器B. 防火墙C. 网桥D. 网关(3) A. 转发器B. 路由器C. 网桥D. 中继器解析:(1)D.(2)C.(3)B.在物理层工作的常用设备有中继器,集线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有:网桥,交换机(2层);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有:路由器,3层交换机。
防火墙和网关是很特殊的设备,没有特定的工作层次,他们根据设计的不同,可以在各个层次工作,也可以在所以7层工作。
3、在ISO OSI/RM中,实现数据压缩功能。
A. 应用层B. 表示层C. 会话层D. 网络层解析:B。
文件的表示方法或格式由表示层完成。
比如:MP3,JPEG,MIDI等等4、以太网中的帧属于协议数据单元。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应用层解析:B.注意:在不同的层次协议数据单元名称是不一样的。
在网络层叫做数据包;在传输层叫做数据段;物理层叫做数据位。
5、在ISO OSI/RM中,()实现数据压缩功能。
A. 应用层B. 表示层C. 会话层D. 网络层解析:B6、以太网中的帧属于()协议数据单元。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课件
信道传输
信号通过物理媒介(如电缆、光纤等 )进行传输。
信号解码
在接收端,信号被解码还原成原始信 息。
差错控制
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 信协议中包含差错控制机制,如校验 和、重传、确认等。
04
OSI模型与TCP/IP模型比较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差异
层次数量
实现方式
OSI模型有7个层次,而TCP/IP模型只 有4个层次。
应用层
总结词
应用程序接口和通信服务
详细描述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实现各种网络通信服务。它处理用户请求和响应,并负 责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包括HTTP、FTP、SMTP等。
03
OSI模型各层之间的关系与通信原理
各层之间的关系
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的关系
数据链路层通过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传输数据,对数据进行控制 ,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层次对应关系
OSI模型中的某些层次与TCP/IP模 型中的层次存在对应关系,例如 OSI模型的应用层与TCP/IP模型的 应用层相对应。
协议独立性
两者都强调协议的独立性,即各层 只关心本层的协议,不受其他层的 影响。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融合与发展
融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OSI模型与TCP/IP 模型的界限逐渐模糊,两者在某些方面 开始融合。例如,在实际应用中,某些 设备或系统可能同时实现了OSI模型和 TCP/IP模型的某些层次。
网络层
总结词
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详细描述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发送到目的地址。它通过路由协议确定最佳路径,并在每个节点上转发数据包。这 一层还处理地址解析和数据包的分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N的常见设备:
HUB
交换机
路由器
ATM 交换机
Page 28
广域网基本特点
Page 13
网线的线序
12345678
直通网线
Side 1 Side 1 1=橙/白 2=橙 3=绿/白 4=蓝 5=蓝/白 6=绿 7=棕/白 8=棕 Side 1 1=橙/白 2=橙 3=绿/白 4=蓝 5=蓝/白 6=绿 7=棕/白 8=棕
Page 14
Side 2
12345678
Side 2 Side 1
Page 5
家庭及小型企业网络拓扑图三
图示为小型企业多电脑终
端接入环境,宽带接入时, MODEM不具备路由功能,在 此基础上,企业可以添加 一个带路由功能的设备-路 由器,就可以满足当前多 台电脑终端上网接入需求。
当然,如果企业有笔记本,
可以考虑带无线的路由器, 提供笔记本的无线接入需 求。
网线的传送距离和防干扰能力将会大大 下降
Page 11
双绞线的分类
双绞线分为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UTP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四种 STP分为3类和5类两种 STP的内部与UTP相同,外包铝箔,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但价格昂 贵。
普通 网线
屏蔽 网线
LC/PC-LC/PC(小方对小方) SC/PC-FC/PC(大方对圆头) FC/PC-FC/PC(圆头对圆头)
Page 24
传输介质尾纤图
Page 25
计算机网络分类
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 广域网 WAN (Wide Area Network) 局域网 LAN (Local Area Network) 城域网 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个人区域网 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不同使用作用的网络 公用网 (public network) 专用网 (private network)
网络体系结构及通信模型
ISSUE 1.0
课程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你将掌握的类型(局域网、广域网) 计算网络体系结构及通信的基本模型 网络工程概论
Page 2
课程大纲:
计算基机网络基本概述
网络工程概论
Page 3
家庭及小型企业网络拓扑图一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 10Base-F 使用光纤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
Page 32
广域网技术类型
专线技术 DDN专线(T1、T3、E1、E3等)
分组交换技术
FR帧中继 X.25 ATM异步传输模式 电路交换技术 ISDN PSTN
网线是双绞线的一种 双绞线电缆(TP):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
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信号的 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 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也 因此把它称为双绞线
不同色对的绞距是有差别的,这就是造
成不同色对电气性能差别的原因
奇数为白色混杂纯色,偶数为纯色 不按照标准线续做的线会造成大量丢包,
计算机网络:资源子网+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主机Host+终端Terminal 通信子网:通信链路组成
◎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 ◎ 信息: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数字、文字、语音、图形或图像。 计算机产生的信息一般是字母、数字、语音、图形或图像的组合。
Page 8
传输介质类型
同轴电缆 粗缆 细缆 双绞线 3类:传输速率支持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薄 5类(超5类):传输速率支持100Mbps或10Mbps,外层保
物理拓扑图和逻辑拓扑图其实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讲不能区分出高
下,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应用。也就是说,两种图表没有好坏之分 ,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Page 36
物理拓扑结构与逻辑拓扑结构
在拓扑中体现实 际连线和实际设 备的连接图
Page 37
物理拓扑结构与逻辑拓扑结构
物理拓扑图由于是根据网络设备的实际物理地址进行扫描而得出
Page 41
参考资料
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 华为操作手册
CCNA学习指南(第5版)
Page 42
误码变高,传输距离就很可能达不到100米,或者速率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Page 19
步骤二 理线
按顺序整理平,遵守规则,否则不能正常通信
Page 20
步骤三 插线
一定要平行插入到线顶端,以免触不到金属片
Page 21
步骤四 压线
压过的水晶头的金属脚比没压要低
Page 22
步骤五 测试
直通网线测试 图
护胶皮较厚,皮上注有“cat5” 超5类:在传送信号时比普通5类双绞线的衰减更小,抗干扰 能力更强,在100M网络中,受干扰程度只有普通5类线的1/4 ,目前较少应用。 光纤 多模光纤(室内和室外) 单模光纤(室内和室外)
Page 9
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图
Page 10
传输介质—网线
RJ45卡线钳一把 水晶头 双绞线
制作步骤:共有五步,可以简单归纳为四个字:“剥”,“理”,“
插”,“压”,“测”
Page 17
步骤一 剥线
用网线钳剥出网线大概为2CM长,注意不要伤到线芯
Page 18
剥开的网线示意图
12 36 45 78 不是成对的双绞线,会导致该网线的抗干扰能力下降,进而导致
Page 33
广域网技术在大型企业中的应用(与分公司之间)
Page 34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设备要实现互联,就需要以一定的结构方式进
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就叫做“拓扑结构”,通俗地讲就是这些 网络设备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
作为网络的管理者我们知道,网络拓扑图是最能够直观反映网络
情况的工具。不同的企业对网络管理的层次不同,有的企业在网 络管理中注重的是企业物理网络的实际运维。有的企业更加关注 的是实际应用系统的关键业务监控。在网管系统中,拓扑图分成 了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两种,这两种拓扑图有什么区别呢?
Page 12 Page 12
双绞线在网络中的应用
双绞线根据线序的不同又分直通网线和交叉网线
交叉网线通常用于两台LAN SWITCH或者两台终端相连
直通网线通常用于终端与LAN SWITCH或者HUB之间的互通
注:同类设备用交叉线,异类设备用直通线; 但“计算机终端”与“路由器”互联需用交叉线。
所以它更加适合的是网络设备层管理,通过物理拓扑图,一旦网 络中出现故障或者即将出现故障,物理拓扑图可以及时详细地告 诉网络管理者是哪一台网络设备出了问题。
逻辑拓扑更加注重的是应用系统的运行状况(业务流量图),它
反映的是实际应用的情况。比方说某个网络是用来制成企业的OA 系统的,那么,通过逻辑拓扑图可以模仿整个流程的运转情况, 将每个节点的情况表现在一张图表里。
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及冲突检测技术)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 上。
以太网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是一种技术规范或是标准。
10Base-5 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
10Base-2 使用细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 10Base-T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 1Base-5
特点: 覆盖范围广. WAN的设计目标: 运行在广阔的地理区域; 通过低速串行链路进行访问; 提供全时的或部分时间的联接性; 联接物理上分离的、遥远的、甚至全球的设备. WAN的常见设备:
Modem/CSU/DSU
路由器
广域网交换机
接入服务器
Page 29
局域网的技术类型
以太网(Ethernet )
令牌环(Token Ring)
令牌总线(Token Bus)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 局域网仿真技术(LANE)
Page 30
局域网—以太网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Page 31
以太网技术
以太网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
交叉网线测试 图
测试仪是检验线缆头好坏的最好办法,从图上可能看出交叉线在测试中1、
3、2、6会交叉显示,而直通线会接顺序从1至8的显示,注意如果有个灯显 示不亮则表示网线制作失败,请重新制作。
Page 23
传输介质--尾纤类型
LC/PC-FC/PC(小方对圆头)
LC/PC-SC/PC(小方对大方)
Page 38
常见网络拓扑结构
目前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
LAN 总线型 星型 树型
WAN 环型 网型
Page 39
课程内容:
网络概述
网络工程概论
Page 40
网络工程(项目)概念
网络工程(项目)是指按计划进行的网络综合性工作。 为完成该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即为项目(或工程) 完成该项目或工程将会涉及如下基本元素: 项目的范围(具体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项目计划(如何进行时间控制?) 项目的人员安排(安排谁去做?) 项目的成本控制 项目的质量控制 项目的风险管理„
1=橙/白 2=橙 3=绿/白 4=蓝 5=蓝/白 6=绿 7=棕/白 8=棕
Side 2 1=绿/白 2=绿 3=橙/白 4=蓝 5=蓝/白 6=橙 7=棕/白 8=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