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剂生产技术
颗粒剂生产技术总结
![颗粒剂生产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eff5c5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1.png)
第二节颗粒剂生产技术任务三、颗粒剂旳制备一、认识颗粒剂颗粒剂系指原料药物与合适旳辅料混合制成具有一定粒度旳干燥颗粒状制剂。
颗粒剂可分为可溶颗粒(通称为颗粒)、混悬颗粒、泡腾颗粒、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等。
混悬颗粒系指难溶性原料药物与合适辅料混合制成旳颗粒剂,临用前加水或其他合适旳液体振摇即可分散成混悬液; 泡腾颗粒系指具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放出大量气体而呈泡腾状旳颗粒剂。
泡腾颗粒中旳原料药物应是易溶性旳,加水产生气泡后应能溶解。
有机酸一般用枸櫞酸、酒石酸等;肠溶颗粒系指采用肠溶材料包裹颗粒或其他合适措施制成旳颗粒剂,肠溶颗粒耐胃酸而在肠液中释放活性成分或控制药物在肠道内定位释放,可防止药物在胃内分解失效,防止对胃旳刺激;缓释颗粒系指在规定旳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旳颗粒剂;控释颗粒系指在规定旳释放介质中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旳颗粒剂。
二、制备技术1.颗粒剂制备旳工艺流程备料→粉碎与过筛→混合→制粒(干燥)→整粒→质检→包装。
2.颗粒剂制备旳常用设备滚压制粒机、挤压式制粒机、高速搅拌制粒机、流化制粒机、喷雾制粒机。
3.颗粒剂制备措施及特点(一)备料中药颗粒剂旳原料必须根据药材及其有效成分旳性质、制备旳颗粒剂旳种类规定进行预处理。
1.水溶性颗粒剂原料旳处理多采用煎煮法提取,对于含挥发性成分旳药材常用“双提法”。
为了保证制剂旳溶解性,减少颗粒剂旳服用量和减少引湿性,常用水提醇沉法、吸附澄清法、超速离心法或超滤法除去大分子杂质。
其中吸附澄清、超速离心、超滤技术旳应用,使成分保留较为完全,有助于保证药效,提高制剂质量。
同步,为防止有效成分受热破坏和适应制粒工艺旳规定,纯化后旳药液常用减压或薄膜浓缩工艺浓缩成清膏,清膏旳相对密度一般控制在1.10~1.35(50~60℃);或者采用减压干燥、喷雾干燥或远红外干燥技术制成干浸膏备用。
2.酒溶性颗粒剂原料旳处理为了使颗粒剂溶于白酒后保持澄明,应选择与欲饮白酒含醇量相似旳乙醇为提取溶剂。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ce8db30b9d528ea80c77952.png)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技术1、中药配方颗粒是如何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是依据传统中药汤剂的煎煮要求,根据不同品种分别制定生产工艺规程,其基本工艺路线是:优选中药材,炮制加工、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包装、检验。
2、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煎煮方法一样吗?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汤剂煎煮方法相似,是在继承传统汤剂煎煮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产。
主要表现为:(1)中药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是按照传统汤剂的煎药的要求,如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先煎、后下、包煎、烊化、溶化、另煎、冲服等。
结合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优化不同中药品种的提取技术参数。
(2)结合现代中药化学、中药药理、中药制药最新研究成果,对研究明确的脂溶性有效成分,采用水提取结合乙醇提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技术,充分提取有效成分。
(3)对于传统药材粉末入药的品种,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达到了细胞破壁,快速发挥药效。
(4)在颗粒制造过程中,采用浸膏粉直接干法造粒,不加赋型剂,部分品种确实需要加入赋型剂的,也是尽量少加。
因此中药配方颗粒和其他冲剂不同,现在临床上使用的冲剂和颗粒剂都是含有较多的糖和辅料,而配方颗粒不含糖,部分品种含辅料也是少量的,保证了中药原有的药性和药效。
3、生产上如何体现“先煎”?先煎是要求增加药物的煎煮时间,目的是为了增加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溶出,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药效。
如石膏、煅自然铜等矿石类;石决明、牡蛎等贝壳类;龟甲、鳖甲等角甲类药物;乌头、附子等有毒的药物;石斛、天竹黄等。
该类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研究,是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优化工艺参数,如石斛需要煎煮2次,共4小时,龟甲砂炒破碎,加水煎煮2次,共10小时,这是家庭煎煮无法做到的。
4、那些品种“先煎”?先煎的品种主要有:龟甲、鳖甲、石膏、煅自然铜、代赭石、寒水石、龙骨、紫石英、牡蛎、石决明、川乌、草乌、附子、石斛、天竹黄、滑石、磁石、珍珠母、阳起石、赤石脂等。
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
![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8e897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2.png)
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是将药物或化学品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制成颗粒状的固体产品。
下面是一般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的简单描述。
1. 原料处理:将原料根据配方准备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研磨、分散等。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将原料分解成细小的颗粒,以便后续的混合和成型。
2. 混合:将经过处理的原料混合在一起。
混合可以通过搅拌或其他机械设备完成。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确保各种原料充分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以便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 粉碎:将混合后的物料经过粉碎机进行研磨,使颗粒达到所需的大小和形状。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确保最终产品的颗粒尺寸符合要求,以便提高制剂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
4. 成型:将粉碎后的物料通过成型机进行压制或挤出,形成颗粒状的产品。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给予产品一定的形状和结构,以便便于包装、运输和使用。
5. 干燥:将成型后的颗粒通过烘箱或其他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去除其中的水分。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保存性,以防止颗粒在储存过程中发生变化。
6. 包装:将干燥后的颗粒进行包装。
包装可以采用塑料袋、瓶装、胶囊等方式进行。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保护产品免受外部环境和污染物的影响,以便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7. 质检:对包装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质检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性质测定、化学分析等。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
8. 存储和出货:将质检合格的产品存放在合适的环境中,并按照订单要求进行出货。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确保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损,并保持其稳定性和可使用性。
以上是一般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的简单描述,不同产品的生产工艺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和技术条件进行调整和改进。
颗粒剂的制粒方法
![颗粒剂的制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0123d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e.png)
颗粒剂的制粒方法颗粒剂是作为药物剂型之一,在抗菌类、镇痛类、抗病毒类等药物中广泛应用。
它具有按量送服、易吸收、易控释、稳定性佳的优点,是药物的一种重要和有效的剂型形式,也是制药行业中的重要药物剂型。
制备颗粒剂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压缩法和悬浮法。
一、压缩法压缩制粒,又称为干法制粒,是以各种细致的工艺技术把干粉或微粉挤压成颗粒,它是制粒机械药品最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压缩制粒的原理是:用有制粒机械的药粉,通过压缩力产生形成压实固体颗粒,形成表面光滑,尺寸均一的粒子。
压缩制粒的方法在制粒的过程中,药物的分子结构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药物的活性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从而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它具有良好的药效放散性,口感良好,产品质量符合GMP标准。
压缩制粒的操作过程主要包括:配料、和料、压缩和研磨四个步骤。
1、配料:将原料药用称量器称取,倒入搅拌机,加入辅料,搅拌均匀。
2、和料:将上述搅拌均匀的原料药和辅料,采用一定颗粒的尺寸送入粒度的均匀性较好的和料机进行和料。
3、压缩:将和料均匀的颗粒材料用相应的模具压制,经过调整模具的压力,使粉剂变成压实的固体颗粒。
4、研磨:将压制出的固体颗粒研磨成所需的细度,经过滚筒式筛分机进行筛选,将不合格的颗粒剔除。
二、悬浮法悬浮制粒也叫湿法制粒,是制备溶于水的药物制剂,把药物颗粒稀释预先成混悬液,再利用熔融、离解振动声波等方法制成颗粒,是一种制粒和制剂一体化的方法。
悬浮制粒应用广泛,尤其是制备质量稳定、溶解速度快,活性质量好的制剂,可以采用悬浮制粒的方法。
悬浮制粒的操作过程主要包括:配料、和料、混悬、离解四个步骤。
1、配料:将原料药、辅料称取,倒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无色或微色,表面平滑的药物粉状混合物。
2、和料:将上述原料药和辅料均匀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在60℃~80℃的温度下,将混合物送入药物混悬机中,经搅拌和混悬,形成悬浮液。
3、离解:将上述悬浮液输送到离解设备中,加热或加入固溶剂,辅以超声波振动和离解振动声波,使粒子分散,离解,生成小颗粒。
第五章 颗粒剂的制备技术
![第五章 颗粒剂的制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33a294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0.png)
干燥技术
目的:去除颗粒中的水分,提高稳定性 方法: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 影响因素:温度、时间、空气湿度等 注意事项:防止颗粒过度干燥导致破裂或变形
整粒与分级技术
分级技术:将颗粒按大小、 密度等参数进行分级,保证 颗粒剂的质量和均匀性
整粒技术:将粉末压缩成颗 粒,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 物利用度
目录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颗粒剂的简介
颗粒剂的定义
颗粒剂是一种固体制剂,由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 颗粒剂的粒径一般在0.1-5mm之间 颗粒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便于服用和携带 颗粒剂的制备技术包括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和直接压片等
颗粒剂的分类
按照药物释放速度分类:速 释颗粒、缓释颗粒、控释颗 粒等
颗粒剂的制备技术
汇报人:XX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颗 粒 剂 的 简 介 03 颗 粒 剂 的 制 备 工 艺 流 程 04 颗 粒 剂 制 备 过 程 中 的 关 键 技 术 05 颗 粒 剂 制 备 技 术 的 实 际 应 用 06 颗 粒 剂 制 备 技 术 的 发 展 趋 势 与 展 望
关键设备:高速混合机、制 粒机、分级筛等
工艺参数:压缩压力、转速、 温度等对整粒和分级效果的
影响
05
颗粒剂制备技术的 实际应用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颗粒剂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 颗粒剂在药物制剂中的优势 颗粒剂在药物吸收和释放方面的优势 颗粒剂在药物稳定性和贮存方面的优势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颗粒剂在食品加工中的重 要性
制粒
制粒方法:湿法制粒、干法制粒、直接压片等 制粒设备:混合机、制粒机、干燥机等 制粒工艺:原料混合、制粒、干燥、整粒等 制粒质量控制:粒度、硬度、溶出度等指标的检测与控制
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一)
![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一)](https://img.taocdn.com/s3/m/0cd4c71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4.png)
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一)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概述颗粒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其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混合、造粒、干燥、筛分、包装等环节。
原料准备颗粒剂的主要原料包括活性成分、辅料和溶剂等,这些原料需要按照配方准确称量,然后进行混合。
混合混合是将各种原料充分混合,使之成为一致的颗粒混合物。
混合可以通过干混和湿混两种方式进行。
造粒造粒是将颗粒混合物经过机械力的作用,使其成为较大的颗粒。
常用的造粒方法有压片法、滚球法、喷雾干燥法等。
干燥造粒后的颗粒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残留的溶剂和水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颗粒的稳定性。
干燥方法包括气流干燥、真空干燥、喷雾干燥等。
筛分干燥后的颗粒需要进行筛分,以去除粗颗粒和细颗粒,使颗粒大小分布均匀。
筛分可以采用振动筛、旋风筛等方法进行。
包装颗粒经过筛分后可以进行包装,包装可以采用铝箔袋、塑料瓶、玻璃瓶等不同的包装形式。
同时还需要对包装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颗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结颗粒剂生产工艺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以确保颗粒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记录和监测,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工艺注意事项在颗粒剂生产工艺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原料选择:选择符合药典要求的原料,注意原料的质量和纯度等。
2.配方准确:根据产品配方要求进行准确的配料和计算,避免误差。
3.混合充分:混合时需要充分搅拌,以确保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在一起。
4.造粒控制:造粒的力度和速度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以获取合适的颗粒大小和形状。
5.干燥温度:根据不同的药品和干燥方法,确定正确的干燥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干燥。
6.筛分细致:筛分时需要精细筛分,以避免颗粒的大小分布不均匀。
7.包装卫生:在包装过程中需注意卫生和灭菌,以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工艺优化在颗粒剂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常见的优化措施包括:1.采用新型造粒技术,如湿法造粒、超声波造粒等,以提高颗粒质量和稳定性。
第五章 颗粒剂的制备技术
![第五章 颗粒剂的制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9de8e2f83c4bb4cf7ecd188.png)
6.微晶纤维素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MCC)
(3)羟丙甲纤维素 ( hydroxypropylmethyl cellulose,HPMC)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系纤维素的羟丙甲基醚化物,易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常用 浓度为 2% ~10%)。
(4)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本品为纤维素的半合成品,为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粘性很强,
2.糖粉(sugar)
糖粉系指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粉碎后而成的白色粉末,其优点在于 粘合力强,可用来增加片剂的硬度,使片剂的表面光滑美观。 吸湿性较强 常于糊精、淀粉配合使用。
3.糊精(dextrin)
1.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在热水中易溶,不溶于乙醇。 2.粘结性较强,易造成片剂的麻点和水印。 3.糊精用量要少,并与糖粉合用为宜。
2)纤维素衍生物
(1)甲基纤维素(Methylcellulose,MC )
甲基纤维素系纤维素的甲基醚化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应用于水溶性或水不溶
性物料的制粒中,颗粒压缩成形性好、且不随时间变硬,常用浓度为2% ~10%。
(2)羟丙基纤维素( hydroxypropylcellulose,HPC)
羟丙基纤维素系纤维素的羟丙基醚化物,易溶于冷水,可做湿法制粒、粉 末直接压片的粘合剂。
1.2 湿法制粒工艺分类
1.挤压制粒法(extrusion granulation) 2.高速搅拌制粒法(high-speed mixing granulation)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技术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ae1a61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c.png)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技术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药粉末为基础,经过一系列工艺技术加工而成的,具备中药的治疗功效和便利服用的特点。
它在中药行业中的生产和应用方兴未艾,成为了现代人们常用的中药制剂形式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技术,包括原料选择、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等方面。
一、原料选择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和功效取决于所选用的原料。
一般而言,中药粉末的来源应当是经过专业提取和研磨处理的中药材,确保其纯度和活性成分的丧失较少。
此外,选择的中药材还应当符合国家药典和相关行业标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二、工艺流程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准备:将所选用的中药材进行提取、研磨、筛选等预处理过程,以便获得纯净的中药粉末。
2. 配方调制:根据临床需求和中药配方的要求,将所得的中药粉末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形成配方原料。
3. 粒化制备:将配方原料进行湿法或干法制粒,通过加入粘合剂、溶剂或压制等方法,使中药粉末聚集成颗粒状。
4. 干燥处理:将制粒后的中药配方颗粒进行干燥,去除水分,增加贮存稳定性。
5. 包装与贮存:对已经干燥处理的中药配方颗粒进行包装,确保其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质量标准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是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关键。
常见的质量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特征:中药配方颗粒应当具备统一的颜色、形状和大小,无异味、异物。
2. 含量测定:通过特定方法测定中药配方颗粒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确保其在一定范围内。
3. 微生物限度:对中药配方颗粒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微生物污染。
4. 残留溶剂:对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有机溶剂残留检测,确保其不含有害溶剂残留。
5. 重金属限量:对中药配方颗粒进行重金属限量检测,确保其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四、应用与发展前景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方便、易于服用的中药剂型,在现代医疗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特别是对于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中药配方颗粒更容易服用和吸收。
颗粒剂生产技术 颗粒剂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中药制剂技术课件
![颗粒剂生产技术 颗粒剂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中药制剂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df147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9.png)
2.(判断题)水溶性颗粒剂在充分溶解后,不得有焦屑。( ) (5秒钟倒计时)
答案:正确。
颗粒剂生产与质量控制 本次课重点:颗粒剂成品的质量控制
颗粒剂作为生活中常见的剂型,使用量和影响范围都 非常大,在生产和质检过程中,必须严格进行质量控制,保 证药品的安全和质量,这也是新时期大国工匠精神的基本要 求和制药人的责任。
泡腾颗粒检查法∶取供试品3袋,置于盛有200ml水的烧杯中, 水温为15~25℃,应迅速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5分钟内颗粒应 完全分散或溶解在水中。
颗粒剂按上述方法检查,均不得有焦屑等。
二、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根据《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颗粒剂质量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装量差异
单剂量分装的颗粒剂,取供试品10袋(瓶),分别称定每袋(瓶)内容物的 重量,每袋(瓶)装量与标示装量比较,按下表中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 得多于2袋(瓶),并不得有1袋(瓶)超出装量差异限度1倍。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颗粒剂,可不再进行装量差异的检查。
二、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根据《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颗粒剂质量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装量差异
颗粒剂的装量差异限度
标示装量(g) 1.0 g及1.0g以下 1.0g以上至1.5g 1.5g以上至6.0g 6.0g以上
装量差异限度(%) ±10% ±8% ±7% ±5%
请大家查阅药典,列举一下板蓝根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哪些?请大家在讨论区留言发表自己的答案和看法。
01 南京药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药品生产GMP仿真实训平台” 02 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药品GMP生产虚拟仿真软件”
中药颗粒剂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中药颗粒剂生产工艺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b56824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4.png)
中药颗粒剂生产工艺研究进展中药颗粒剂是指将中药制成颗粒状的制剂形式,具有质量稳定、使用方便、服用剂量精确等特点,是中药制剂的一种重要形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中药的不断认可,中药颗粒剂的生产工艺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中药颗粒剂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
一、传统生产工艺传统的中药颗粒剂生产工艺主要采用水提醇沉法,即将中药材经水浴煎煮提取,然后用乙醇加热浓缩、过滤、浓缩得到药液,再通过减压浓缩和喷雾干燥得到颗粒剂。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存在溶剂残留、中药活性成分易丢失和工艺条件无法控制等问题。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对中药进行提取的新型技术。
超临界流体具有高溶解能力和无毒性的特点,可以提高中药的提取效率和纯度,并且可以选择性提取目标成分。
因此,超临界流体萃取在中药颗粒剂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微波辐射工艺微波辐射是一种利用微波加热杀菌和提取的新技术,它具有加热均匀、速度快、能量利用高等特点。
通过微波辐射可以提高中药提取效率,减少提取时间,并且可以保持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效。
因此,微波辐射在中药颗粒剂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固定床干燥工艺固定床干燥是一种利用固定床设备对颗粒剂进行干燥的工艺。
通过调整干燥参数,可以控制颗粒剂的含水量和颗粒度,从而达到最佳的干燥效果。
固定床干燥工艺可以避免颗粒剂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形和堆积,提高颗粒剂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五、喷雾干燥工艺喷雾干燥是一种将药液喷雾成微小颗粒并在干燥室内迅速干燥的工艺。
喷雾干燥工艺可以快速干燥药液,保持颗粒剂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控制颗粒剂的颗粒度和流动性。
因此,喷雾干燥工艺在中药颗粒剂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六、质量控制技术综上所述,中药颗粒剂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辐射、固定床干燥、喷雾干燥等方面。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中药颗粒剂的提取效率、保持有效成分的稳定性,以及控制颗粒剂的质量和药效。
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64daf0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f.png)
携带方便
颗粒剂体积小,易于携带和运输,适用于远程使用和应 急情况。
生产工艺简单
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和自 动化生产。
02
颗粒剂的制备原料
原料选择与要求
01
原料质量
应选择优质、无污染的原料,确保生 产出的颗粒剂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特点
湿法制粒工艺适用于对原料进行 粘合剂混合,制得颗粒较为均匀 ,形状较好,流动性好,压缩成 型性好。
应用范围
湿法制粒工艺广泛应用于片剂、 颗粒剂等固体制剂的制备。
干法制粒工艺
定义
干法制粒工艺是一种通过将原料直接 进行压缩、破碎、筛分等步骤制备颗 粒剂的方法。
特点
干法制粒工艺不需要粘合剂,操作简 便,适用于对热敏性或含水量较少的 原料进行制粒。
颗粒剂分类
根据制备工艺和给药途径的不同,颗粒剂可分为口服颗粒剂 、冲剂、混悬剂和无菌颗粒剂等。
制备工艺流程概述
原料准备
制粒
干燥
整粒与分级
包装与贮存
选择合适的药物和辅料 ,进行粉碎、筛分等处 理,得到符合要求的细 粉。
通过湿法制粒、干法制 粒、流化制粒等方法制 备颗粒。
将制得的颗粒进行干燥 处理,去除水分,防止 变质。
生产工艺参数的波动会影响成品的质量,应 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标准操作,加强生产过程 的监控和记录。
设备状况
环境因素
制粒、干燥等设备的状况会影响成品的质量 ,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 行。
环境温度、湿度等会影响成品的质量,应严 格控制生产环境条件,确保生产环境符合规 定要求。
义
特点
颗粒剂制粒的常用方法和发展前景
![颗粒剂制粒的常用方法和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b4e32e2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1.png)
颗粒剂制粒的常用方法和发展前景
颗粒剂制粒是将一定的原料经过混合、打浆、造粒等工艺步骤,制得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固体颗粒剂。
常用的颗粒剂制粒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滚筒制粒法:利用滚筒的旋转运动使原料不断受到挤压和撞击,从而形成颗粒。
2. 喷雾干燥法:将液态或半固态的原料通过喷雾器喷入高温空
气中,使其迅速蒸发,形成颗粒。
3. 凝结制粒法:将气态原料通过凝结作用,由小颗粒逐渐增长
形成大颗粒。
4. 挤出制粒法:将原料在高压下挤出,形成颗粒。
5. 筛分制粒法:将原料通过筛网筛分,保留所需颗粒尺寸的颗粒。
颗粒剂制粒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制粒工艺的智能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制粒工艺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制品质量。
2. 制粒工艺的节能减排:颗粒剂制粒工艺中可以采用新型高效
节能设备,实现能源消耗降低、废气废水减少的目标,达到绿色环保要求。
3. 制粒工艺的微观机理研究:通过对制粒工艺的微观机理进行
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制粒工艺的优化改进和新技术的开发。
4. 制粒工艺的仿真模拟: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对制粒过
程进行模拟和预测,提前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制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颗粒剂制粒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研发,实现制粒过程的高效、节能、环保,并在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第五章 颗粒剂的制备技术
![第五章 颗粒剂的制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e05d9d3a6c30c2259019ee8.png)
羟丙基纤维素系纤维素的羟丙基醚化物,易溶于冷水,可做湿法制粒、 粉末直接压片的粘合剂。
(3)羟丙甲纤维素 ( hydroxypropylmethyl cellulose,HPMC)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系纤维素的羟丙甲基醚化物,易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 常用浓度为 2% ~10%)。
可用于遇水易分解的药物,也可用于遇水粘性太大的药物。随着乙醇浓度的 增大,湿润后所产生的粘性降低,因此,醇的浓度要视原辅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 30%-70%。
中药浸膏片常用乙醇做湿润剂,但应注意迅速操作,以免乙醇挥发而产生强 粘性团块。
实用文档
2.粘合剂 1) 淀粉浆
淀粉浆是片剂中最常用的粘合剂,常用8%~15%的浓度,并以10%淀粉 浆最为常用;淀粉浆的制法主要有煮浆和冲浆两种方法,都是利用了淀粉能 够糊化的性质。
第二节颗粒剂的制备颗粒剂的制备技术工艺流程一制粒常用辅料填充剂润湿剂黏合剂芳香可溶性淀粉蔗糖粉糊精乳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和木糖醇无机盐类纯水乙醇淀粉浆pvp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基纤维素hp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丙稀酸树脂聚乙二醇25明胶溶液5070蔗糖溶液甜味剂芳香剂天然色素合成色素11制粒常用辅料填充剂填充剂主要作用
4)明胶(gelatin)
溶于水形成胶桨,其粘度较大,制粒时明胶溶液应保持较高温度,以防止胶凝 ,缺点是制粒物随防置时间变硬。
适用于松散且不易制粒的药物以及在水中不需崩解或延长作用时间的口含片等 。
5)聚乙二醇 ( polyethylene glycol,PEG)
根据分子量不同有多种规格,其中PEG4000,PEG6000常用于粘合剂。PEG溶 于水和乙醇中,制得的颗粒压缩成形性好,片剂不变硬。
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流程(一)
![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流程(一)](https://img.taocdn.com/s3/m/b3403f3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7.png)
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流程(一)中药颗粒剂制备工艺1. 简介中药颗粒剂是将中药煎煮液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后制成的一种剂型,具有易于服用、剂量准确、方便携带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2. 原料准备•选用优质的中药材作为原料,确保药材的质量。
•根据配方要求,对各种中药材进行称量和筛选。
3. 清洗处理•对选用的中药材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清洗,避免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损失。
4. 制粉•清洗后的中药材需要进行制粉处理。
•采用合适的粉碎设备将中药材粉碎成细粉,以利于后续工艺操作。
5. 煎煮提取•将制粉后的中药材加入水中,进行煎煮提取。
•根据不同的中药材,采用合适的煎煮时间和温度进行提取。
•对提取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6. 浓缩•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处理,使其减少体积。
•采用合适的浓缩设备和工艺条件,控制浓缩时间和温度。
7. 调整pH值•根据配方要求,对浓缩后的液体进行pH值调整。
•添加适量的酸碱物质,使药液的pH值达到指定范围。
8. 干燥•将调整后的液体进行喷雾干燥或凝结干燥。
•采用合适的干燥设备和工艺条件,控制干燥时间和温度,防止药物成分的破坏。
9. 研磨•干燥后的颗粒进行研磨,使其达到所需的颗粒度。
•采用合适的研磨设备和工艺条件,控制研磨时间和速度。
10. 包装•将研磨后的颗粒进行包装,以保持其质量和稳定性。
•选用适合的包装材料和方法,确保中药颗粒剂的质量和安全。
结论中药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清洗处理、制粉、煎煮提取、浓缩、调整pH值、干燥、研磨和包装等多个流程。
各个流程都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中药颗粒剂的质量和效果。
11. 质量控制•在整个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通过采样和检测的方式,对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监控。
•确保中药颗粒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12. 工艺优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工艺进行优化。
•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增加设备,或引入新的技术手段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药品生产技术《知识点总结~颗粒剂》
![药品生产技术《知识点总结~颗粒剂》](https://img.taocdn.com/s3/m/7c3ea9d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1.png)
颗粒剂一名词术语1颗粒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枯燥颗粒状制剂。
2混悬颗粒剂是将处方中局部药材提取成膏,其余中药粉碎成细粉参加制成的颗粒剂,用水冲后不能全溶而呈混悬液体。
3泡腾颗粒剂是利用有机酸〔枸橼酸、酒石酸〕与弱碱〔Na2CO3或NaHCO3〕遇水产生CO2气体,使药液产生气泡而呈泡腾状态的颗粒剂。
具有速溶、矫味的作用4干法制粒:在药物粉末〔枯燥浸膏粉末〕中参加适宜的辅料〔如枯燥黏合剂〕混匀,直接加压压缩成大片剂或片状物,重新粉碎成所需大小颗粒的方法。
5湿法制粒〔14名〕:在混合均匀的原料药粉中参加润湿剂或液体的黏合剂进行制粒的方法。
二知识点串讲〔一〕颗粒剂的特点①量小、方便②色香味全③工业生产,质量稳定④包衣—防潮、缓释、肠溶⑤缺点易吸湿结块;颗粒松,细粉多〔二〕颗粒剂分类水溶颗粒可溶颗粒酒溶颗粒〔60%左右含醇量〕按溶解性能和状态混悬颗粒泡腾颗粒〔三〕水溶颗粒制备辅料工艺流程:中药提取→纯化——→制〔软材〕颗粒→枯燥→整粒→包装1中药提取:煎煮、双提法〔挥发油〕2纯化:乙醇沉淀、高速离心、大孔树脂、絮凝沉降等或联用3辅料:糖粉糊精〔最常用〕液体药物粉末化芳香物——β-CD包合增加油性药物溶解度增加颗粒剂的稳定性4制〔软材〕颗粒——关键工序挤出制粒、快速搅拌制粒、流化喷雾制粒、干法制粒挤出制粒:过软〔湿度大〕辅料或药粉手握成团软材过黏〔黏性大〕高浓度乙醇、迅速过筛轻按即散太干〔黏性缺乏〕加黏合剂辅料用量清膏:糖粉:糊精=1:3:1辅料:清膏≤5 干膏≤25枯燥枯燥温度:60~80℃、逐渐上升枯燥程度:含水量≤2%〔区别于颗粒剂的含水量%〕枯燥设备:沸腾枯燥床、烘箱等6整粒:先一号去粗,再四号去细挥发性成分:整理后参加!!溶于乙醇中雾化于干颗粒中制成β-CD〔四〕混悬颗粒热敏、挥发、淀粉多、贵细药——粉碎100目枯燥温度<60℃〔五〕块状颗粒:模压法、机压法〔六〕颗粒剂的质量要求1溶化性:10g2021水—搅拌5min2水分:≤%3粒度:能过五号筛的细粉不能过一号筛的粗粒≤15%4装量差异 5微生物限度。
颗粒剂传统制备工艺流程
![颗粒剂传统制备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24a9c3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a.png)
颗粒剂传统制备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现代制药工业中,颗粒剂作为一种常见的制剂形式,在药物的输送和稳定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颗粒剂生产技术任务三、颗粒剂的制备一、认识颗粒剂颗粒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颗粒剂可分为可溶颗粒(通称为颗粒)、混悬颗粒、泡腾颗粒、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等。
混悬颗粒系指难溶性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合制成的颗粒剂,临用前加水或其他适宜的液体振摇即可分散成混悬液; 泡腾颗粒系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放出大量气体而呈泡腾状的颗粒剂。
泡腾颗粒中的原料药物应是易溶性的,加水产生气泡后应能溶解。
有机酸一般用枸櫞酸、酒石酸等;肠溶颗粒系指采用肠溶材料包裹颗粒或其他适宜方法制成的颗粒剂,肠溶颗粒耐胃酸而在肠液中释放活性成分或控制药物在肠道内定位释放,可防止药物在胃内分解失效,避免对胃的刺激;缓释颗粒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颗粒剂;控释颗粒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的颗粒剂。
二、制备技术1.颗粒剂制备的工艺流程备料→粉碎与过筛→混合→制粒(干燥)→整粒→质检→包装。
2.颗粒剂制备的常用设备滚压制粒机、挤压式制粒机、高速搅拌制粒机、流化制粒机、喷雾制粒机。
3.颗粒剂制备方法及特点(一)备料中药颗粒剂的原料必须根据药材及其有效成分的性质、制备的颗粒剂的种类要求进行预处理。
1.水溶性颗粒剂原料的处理多采用煎煮法提取,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常用“双提法”。
为了保证制剂的溶解性,减少颗粒剂的服用量和降低引湿性,常用水提醇沉法、吸附澄清法、超速离心法或超滤法除去大分子杂质。
其中吸附澄清、超速离心、超滤技术的应用,使成分保留较为完全,有利于保证药效,提高制剂质量。
同时,为防止有效成分受热破坏和适应制粒工艺的要求,纯化后的药液常用减压或薄膜浓缩工艺浓缩成清膏,清膏的相对密度一般控制在1.10~1.35(50~60℃);或者采用减压干燥、喷雾干燥或远红外干燥技术制成干浸膏备用。
2.酒溶性颗粒剂原料的处理为了使颗粒剂溶于白酒后保持澄明,应选择与欲饮白酒含醇量相同的乙醇为提取溶剂。
多采用渗漉法、浸渍法或回流法进行提取,所得提取液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清膏。
常用糖或其他可溶性矫味物质作赋形剂,以使其能溶于白酒中。
3.混悬型颗粒剂原料的处理混悬性颗粒剂通常将处方中含挥发性或热敏性成分的药材、贵重药材粉碎成细粉。
4.泡腾性颗粒剂原料的处理药材按水溶性颗粒剂原料处理方法进行提取、纯化与浓缩,将制成的清膏或干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有机酸制成酸性颗粒,另一份加入弱碱制成碱性颗粒,分别干燥,混匀,包装,即得。
制粒所用辅料应经过粉碎、过筛处理,粒度要求一般控制在80-120目之间。
(二)制粒制粒是把粉末、熔融液、水溶液等状态的物料经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状与大小粒状物的操作(又称成粒操作),是使细小物料聚集成较大粒度产品的加工过程。
制粒几乎与所有固体制剂相关,在颗粒剂的生产中经包装即可直接得到成品,而在片剂生产中颗粒作为中间体,通过制粒改善流动性,以减少片剂的重量差异,保证颗粒的压缩成形性。
制粒的目的在于:①改善流动性。
粉末制成颗粒后,粒径增大,减少粒子间的黏附性、凝集性,从而大大改善颗粒的流动性。
②防止各成分的离析。
由于处方中各成分的粒度、密度存在差异时容易出现离析现象,混合后制粒或制粒后混合可有效地防止离析。
③防止粉末飞扬及器壁上黏附。
通过制粒,克服了粉末飞扬及黏附性,防止环境污染及原料的损失,达到GMP要求。
④调整堆密度,改善溶解性能。
⑤改善片剂生产中压力的均匀传递。
⑥便于服用,携带方便,提高商品价值等。
制粒方法有多种,同一处方,制备方法不同时,所制得颗粒的形状、大小、强度不同,崩解性、溶水性也不同。
因此,制粒时应根据颗粒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制粒方法。
在药品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有:干法制粒、湿法制粒、流化制粒和喷雾制粒。
1.干法制粒系把药物粉末(干燥浸膏粉末)加入适宜的辅料(如干黏合剂)混匀,直接加压压缩成较大片剂或片状物后,重新粉碎成所需大小颗粒的方法。
该法不加入任何液体,依靠压缩力的作用,使粒子间产生结合力。
(1)干法制粒的类型:根据压制大片剂或片状物时采用的设备不同,干法制粒可分为以下两种:①重压法制粒:亦称为压片法制粒,系利用重型压片机将物料压制成直径20~50mm的胚片,然后粉碎成一定大小颗粒的方法。
该法的优点在于可使物料免受湿润及温度的影响、所得颗粒密度高;但具有产量小、生产效率低、工艺可控性差等缺点。
②滚压法制粒:系利用转速相同的两个滚动轮之间的缝隙,将物料粉末滚压成板状物,然后破碎成一定大小颗粒的方法。
滚压法制粒与重压法制粒相比,具有生产能力大、工艺可操作性强、润滑剂使用量较小等优点,使其成为一种较为常用的干法制粒方法。
(2)影响干法制粒的因素与质量控制要点:浸膏粉的含水量、辅料的种类和用量、制粒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均可能对干法制粒产生影响。
但由于中药物料性质比较复杂,成粒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最佳干法制粒工艺条件往往需要通过试验才能确定。
(3)干法制粒的特点:干法制粒工艺不受溶剂和温度的影响,易于成型,所制颗粒均匀、崩解性与溶出性良好、质量稳定,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料、遇水易分解药物及易压缩成型药物的制粒,方法简单、效率高,操作过程可实现自动化。
但干法制粒设备结构复杂,转动部件多,维修护理工作量大,造价较高。
2.湿法制粒系在混合均匀的物料中加入润湿剂或液态黏合剂进行制粒的方法,此法在药品生产企业应用最为广泛。
根据制粒所用的设备不同,湿法制粒有以下几种:(1)挤压制粒:系先将处方中原辅料经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后,加入黏合剂或润湿剂,制成软材,然后将软材挤压通过一定大小的筛孔而成粒,湿粒经干燥、整粒而制得所需的颗粒。
影响挤压制粒的因素与质量控制要点:①黏合剂(或润湿剂)的选择与用量,是影响软材质量的关键。
如黏合剂过多,软材太湿,制成的颗粒过硬,且多长条;黏合剂太少,则细粉多,导致颗粒的粒度不合格。
正常的软材在混合机中能“翻滚成浪”,并“握之成团,触之即散”。
软材的干湿度可增减黏合剂浓度、用量或加入适量“粉头”进行调节和控制。
②揉混强度、混合时间也对颗粒质量产生影响,揉混强度越大、混合时间越长,物料的黏性越大,制成的颗粒越硬。
③筛网规格的选择直接影响颗粒的粒度,应根据工艺要求选用适宜的筛网,以保证粒径范围符合要求。
④加料量和筛网安装的松紧直接影响湿粒质量。
加料斗中加料量多而筛网夹得较松时,制得的颗粒粗且紧密,反之,则制得颗粒粒子细且松软。
增加软材通过筛网的次数,能使制得的颗粒完整、坚硬。
⑤及时更换筛网。
挤压制粒的特点:①颗粒的粒度由筛网的孔径大小调节,粒子形状为圆柱形,粒度分布较窄。
②挤压压力不大,可制成松软颗粒,较适合压片。
③制粒过程经过混合、制软材等过程,程序较多、劳动强度大。
④软材质量需要由熟练技术人员或熟练工人的经验来控制,其可靠性与重现性较差。
(2)高速搅拌制粒:系将经粉碎与过筛后的药料、辅料以及黏合剂(或润湿剂)置于密闭的制粒容器内,利用高速旋转的搅拌桨与制粒刀的切割作用,使物料混合、制软材、切割制粒与滚圆一次完成的制粒方法。
影响高速搅拌制粒的因素与质量控制要点:①黏合剂种类的选择是制粒操作的关键,应根据对药物粉末的润湿性、溶解性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溶解性适宜物料制粒效果较好,但溶解性过高时,制粒过程中容易产生“软糖”状态。
此时可在物料中加入不溶性辅料或对物料溶解性小的液体以缓和其溶解性能。
②黏合剂的加入量对颗粒的粉体性质及收率影响比操作条件影响更大,实际生产中,黏合剂的恰当用量需要在生产实践中摸索。
③黏合剂的加入方法:黏合剂可一次加入或分次加入;既可以溶液状态加入(液体黏合剂),也可呈粉末状态加入(固体黏合剂)。
把黏合剂溶液分批加入或喷雾加入,有利于核粒子的形成,可得到均匀的粒子。
④物料的粒度:原料粉粒越小,越有利于制粒,特别是结晶性的物料。
⑤搅拌速度:物料加入黏合剂后,开始以中、高速搅拌,制粒后期可用低速搅拌。
也可以根据情况同一速度进行到底。
搅拌速度大,粒度分布均匀,但平均粒径有增大的趋势。
速度过大容易使物料黏壁。
⑥)搅拌器的形状与角度、切割刀的位置:这些因素在制粒过程中影响对颗粒的外加力,影响颗粒质量。
故安装时应注意调整。
⑦投料量的控制:一般投料量为混合槽总容量的二分之一左右。
高速搅拌制粒的特点:①与传统的挤压制粒相比较,具有省工序、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
②通过改变搅拌桨的结构、调节黏合剂用量及操作时间,可制得致密、强度高的适合用于胶囊剂的颗粒,也可制成松软的适合压片的颗粒。
③制备过程密闭、污染小。
④物料混合均匀,制成的颗粒圆整均匀,流动性好。
本法制备的颗粒比较适合于胶囊剂、片剂制粒要求。
(3)转动制粒:系将经粉碎、过筛后的物料混合均匀,置于转动制粒机内,加入一定的黏合剂或润湿剂,在转动、摇动、搅拌作用下,使粉末聚结成球形粒子的方法。
转动制粒过程分为母核形成、母核长大及压实等三个阶段:①母核形成阶段。
将少量粉末置于转动制粒机中,喷入少量黏合剂或润湿剂使其润湿,在滚动和搓动作用下使粉末聚集在一起形成大量母核。
在中药制剂生产中称为起模。
②母核长大阶段。
母核在滚动时进一步压实,并在转动过程中往母核表面均匀喷入黏合剂或润湿剂和撒入药粉,使其继续长大,如此反复多次,即可得到一定大小的药丸。
在中药生产中称为泛制。
③压实阶段。
在此阶段停止加料,在继续转动、滚动过程中多余的液体被挤出而吸收到未被充分润湿的层粒中,从而压实形成一定机械强度的颗粒。
影响转动制粒的因素与质量控制要点:转动制粒的关键是喷入黏合剂或润湿剂的流量和撒入药粉的速率,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随时调节并保持合理的配比,使物料达到最佳润湿程度。
因喷入液体流量过快,则物料过湿,颗粒易黏连、变形,干燥后颗粒过硬;喷入液体流速过慢,物料不能充分润湿,造成颗粒大小不一、色泽不匀、易碎、细粉过多等。
转动制粒的特点:所制得的颗粒均匀、圆整,但操作时间长、效率较低。
3.流化制粒(沸腾制粒)系将经粉碎、过筛后的物料置于流化床内,在自下而上通过的热空气作用下,使物料粉末保持流化状态的同时,喷入润湿剂或液体黏合剂,使粉末相互接触结聚成粒。
经反复喷雾、结聚与干燥而制成一定规格的颗粒。
影响流化制粒的因素与质量控制要点:①物料的粒度控制在80目以上,以保证颗粒色泽、大小的均匀。
②制粒机内物料量必须充足,以保证形成良好的流化状态。
③黏合剂的种类。
可选用一种或几种黏合剂的混合液,也可以将适宜浓度的流浸膏作为黏合剂直接喷入。
④黏合剂的浓度控制。
黏合剂浓度越大,所制得的颗粒脆性越小,粒径变大,均匀度降低;黏合剂浓度较低时,颗粒粒度变小,因此,有必要对黏合剂的浓度进行筛选,以确保制成的颗粒粒度符合规定。
⑤喷雾速率的控制。
喷雾速度太快,物料不能及时干燥,使物料不能成流化状态;喷雾速度过慢,颗粒粒径小,细粉多,而且雾滴粒径的大小也会影响颗粒的质量,故除选择适当喷雾速度外,还应使雾滴粒径大小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