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模型机设计及实现

合集下载

基本模型机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基本模型机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第 2期
汪志华 ,等 :基本模型机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1 7・ 5
命令信号.c字段中的 P ~ P 是四个测试字位 ,其功能是根据机器指令及相应微代码进行译码 ,使
微程序转入相应 的微地址入 口,从而实现微程序 的顺序、分支、循环运行.
表 1 A、B、C字段的功能
T b 1 F n t n o il a . u ci f edA, B n o f a d C
O 0 1 1
1 0 O

O 0 1 1

0 1 0 1
选择
P 1 P 2 P 3
l 1 1
O 0 1
O 1 0
L R DI L AD O L DAR
第1 5卷 第 2期
21 0 0年 3月
集美大学学报 ( 然科学版 ) 自
Junl f ie U iesy N t a c ne ora o m i n r t( a r Si c ) J v i ul e
V0 . 5 N . I1 0 2
Mi" 01 l .2 0 l
1 仿真 软 件 的设 计 与 实现
本文以 T N— M+ 作为仿真对象,模拟其基本模型机的组成结构.T N—C + D C + D M+ 具有开放式结
构 ,系统简单 ,便 于学生 在短 时 间 内理 解计 算 机 的工 作 原 理 . 该模 型机 包 括 中央 处 理器 ( P ) CU 、 内存储 器 ( E 、输 入设备 (N U ) 和输 出设备 ( U P T .模 型机 的字 长为 8位 ,微 指令字 长 M M) IP T O TU ) 共2 4位 ,其 中 A、B 、C字段 的功 能如表 l所示 J ,其微 指令 的格式 如表 2所示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基本模型机和复杂模型机的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基本模型机和复杂模型机的设计

基本模型机设计一. 设计目的1. 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组成系统构造一台稍微复杂的模型计算机;2. 为其定义5条机器指令,并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具体上机调试掌握整机概念二. 设计内容部件实验过程中,各部件单元的控制信号是人为模拟产生的,而本次实验将能在微程序控制下自动产生各部件单元控制信号,实现特定指令的功能,这里,计算机数据通路的控制将由微程序控制器来完成,CPU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指令执行结束的一个指令周期全部由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完成,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

三.概要设计为了向RAM中装入程序和数据,检查写入是否正确,并能启动程序执行,还必须设计三个控制台操作微程序.存储器读操作:拨动总清开关CLR后,控制台开关SWB,SWA 为”0 0”时,按START微动开关,可对RAM连续手动读操作.存储器写操作:拨动总清开关CLR后,控制台开关SWB SWA置为”0 1”时,按START 微动开关可对RAM进行连续手动写入.启动程序:拨动总清开关CLR后,控制台开关SWB SWA置为“1 1”时,按START微动开关,既可转入到第01号“取址”微指令,启动程序运行.上述三条控制台指令用两个开关SWB SWA 的状态来设置,其定义如下表3-1读写变化SWB SWA 控制台指令0 0 1 011读内存(KRD)写内存(KWE)启动程序(RP)根据以上要素设计数据通路框图,如图3-1:表3-2 微代码的定义微程序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控制信号S3S2 S1 S0 M CN RD M17 M16 A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P4BP uA5 uA4 uA3 uA2 uA1 uA0表3-3 A ,B ,P 字段内容A 字段B 字段 P 字段15 14 13 控制信号12 11 10 控制信号 987控制信号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LDRI 0 0 1 RS_G 0 0 1 P1 0 1 0 LDDR1 0 1 0 0 1 0 0 1 1 LDDR2 0 1 1 0 1 1 1 0 0 LDIR 1 0 0 1 0 0 P4 1 0 1 LOAD 1 0 1 ALU_G 1 0 1 11LDAR110 PC_G110 LDPC当拟定“取指令”微指令时,该微指令的判别测试字段为P1测试。

带进位运算指令的实现

带进位运算指令的实现

带进位运算指令的实现1 实验题目基本模型机的设计--------带进位运算指令的实现2 实验目的及原理2.1 实验目的通过对一个简单计算机的设计,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的设计、部件间的连接、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微指令和微程序的编制与调试等过程有更深的了解,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

熟悉HKCPT操作平台,并通过使用软件HKCPT,了解程序编译、加载的过程。

同时,培养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实验原理在各个模块试验中,各模块的控制信号都由试验者手动模拟产生。

而在真正的试验系统中,模型机的运行是在微程序的控制下进行的,可以实现特定指令的功能。

在本试验平台中,模型机从内存中取出、解释、执行机器指令都将由微指令和与之相配合的时序来完成,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

3 模型机的逻辑框图下图中包括运算器、存储器、微控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寄存器。

这些部件的动作控制信号都有微控器根据微指令产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机器指令构成的程序存放在存储器中,而每条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存储在微控器中的存储器中。

4设计指令系统,并分析指令格式由于实验平台内采用的是8位数据总线和8位地址总线方式,在设计指令系统时,应考虑有哪几种类型的指令,哪几种寻址方式和编码方式。

4.1指令类型①算术/逻辑运算类指令:例如,加法、减法、取反、逻辑运算:ADD A, Ri , SUB A, Ri②移位操作类指令:例如,带进位或不带进位的移位指令:RRC A, RR A③数据传输类指令:例如,CPU内部寄存器之间数据传递:MOV A, Ri , MOV Ri,A④程序跳转指令:跳转指令分为无条件跳转和有条件跳转指令。

JMP addrJZ addr⑤存储器操作类指令:存储器读/写指令。

例如,LDA addr4.2指令格式分析Intel 8086/8088指令字较短,所以指令采用变长指令字结构。

指令格式包括单指令、双字长指令、三字长指令等多种。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_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_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一个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经过综合运用了以前所学计算机原理的知识,依照设计要求和指导,实现了一个基本的模型计算机。

本模型机实现的功能有:IN(输入),OUT(输出),ADD(加法),SUB(减法),STA(存数),JMP(跳转)。

设计进行开始,在了解微程序的基本格式, 及各个字段值的作用后, 按微指令格式参照指令流程图,设计出程序以及微程序,将每条微指令代码化,译成二进制代码表,并将二进制代码转换为联机操作时的十六进制格式文件。

根据机器指令系统要求,设计微程序流程图及确定微地址。

设计的加法和减法中, 被加数和被减数都由调试人员输入, 而加数和减数都从存储器中读取. 最后上机调试,各个功能运行结果正确。

关键词:基本模型机;机器指令;微指令目录1、课程设计题目-----------------------------------------------12、实验设备---------------------------------------------------13、课程设计步骤-----------------------------------------------13.1、所设计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13.2、指令系统----------------------------------------------23.3、总体结构与数据通路------------------------------------23.4、设计指令执行流程--------------------------------------33.5、微指令代码化------------------------------------------43.6、组装和调试----------------------------------------------54、课程设计总结-----------------------------------------------75、附录-----------------------------------------------------------------------------------8附录1:数据通路图----------------------------------------------------------8 附录2:微程序流程图--------------------------------------------------------9 附录3:实验接线图------------------------------------------------------------10 附录4:实验程序及微程序---------------------------------------------------11 附录5:参考文献(资料)-----------------------------------121、课程设计题目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2、实验设备TDN—CM++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微机,虚拟软件,排线若干。

基本模型机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基本模型机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基本模型机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人工智能的发展加速了计算机模拟技术的进步,使得基本模型机仿真软件的需求日益增长。

本文将介绍基本模型机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一、引言基本模型机是指对真实世界的一种简化和抽象,用来模拟和预测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基本模型机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是实现这种模拟的关键。

二、功能需求基本模型机仿真软件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 模型建立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软件搭建基本模型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等。

2. 参数设置功能:用户可以灵活地设置模型的各项参数,以达到不同仿真实验的目的。

3. 仿真运行功能:软件可以模拟基本模型机的运行过程,根据输入数据和参数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输出结果。

4. 结果分析功能:软件可以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帮助用户理解和评估模型的性能。

5. 交互界面功能:软件需要提供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管理模型。

三、技术选型在设计与实现基本模型机仿真软件时,可以采用以下技术:1. 编程语言:选择一种适合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的编程语言,如Python或MATLAB等。

2. 数据处理库:利用相应的开源库,如NumPy和Pandas等,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可视化库:使用诸如Matplotlib和Seaborn等库,实现结果的可视化展示。

4. 用户界面库:采用PyQt或Tkinter等库,设计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

四、设计与实现基本模型机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 模型建立:根据实际需求和模型的特点,设计和实现基本模型机的各个组成部分,确定输入、处理和输出的方式。

2. 参数设置:设计一个参数设置界面,允许用户通过界面来设置模型的各项参数。

3. 仿真运行:编写算法和仿真模块,实现基本模型机的运行过程,并输出相应的结果。

4. 结果分析:使用数据处理库和可视化库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展示,以帮助用户理解模拟的效果。

5. 用户界面:使用用户界面库设计一个简洁美观的交互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模型的操作和管理。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本文将围绕“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进行分析和阐述。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是计算机系统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设计和实现基本模型机需要学生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知识,能够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和理解存储器层次结构等相关概念。

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系统实验的目的是掌握CPU的设计与实现,以及理解汇编语言的底层执行过程。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从而提高对计算机实现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中设计与实现模型机的步骤1、确定模型机性能要求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设计出一个能够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模型机。

此时,我们需要确定模型机的性能需求,如运行速度、存储容量和输入输出设备等方面。

2、设计和实现CPU在模型机中,CPU是核心部件,所以首先需要设计和实现CPU。

CPU需要包括寄存器、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器和取指令等组成部分。

由于我们使用的是逻辑电路实现,所以需要进行逻辑门设计,采用Verilog语言来实现。

3、设计和实现存储器存储器是CPU所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需要为CPU设计实现一套存储器,包括RAM和ROM两部分,其中RAM用于存储数据,ROM用于存储指令。

4、设计和实现输入输出设备在模型机中,输入输出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我们需要设计并实现一套输入输出设备,用于用户输入指令和数据,以及模型机输出结果。

5、编写汇编程序在完成模型机的设计和实现后,我们需要编写汇编程序来测试模型机的功能是否正常。

我们可以编写一些简单的汇编程序来测试模型机的运行速度和结果准确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本模型机,并编写了一些简单的汇编程序进行测试。

模型机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存储容量,并且可以实现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功能。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指令与数据存储的冲突等,需要进一步改进。

在完成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刻理解了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运作原理,提高了对计算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模型飞机》作业设计方案

《模型飞机》作业设计方案

《模型飞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模型飞机是一种受到很多学生喜爱的手工制作项目,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设计一项模型飞机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科学知识的乐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模型飞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 学生能够动手制作出一个精美的模型飞机。

3. 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三、任务要求1. 确定模型飞机的类型和尺寸。

2. 设计模型飞机的外形和结构。

3. 收集所需材料并动手制作模型飞机。

4. 调试模型飞机,测试其飞行性能。

5. 展示成果并与同学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四、详细步骤1. 确定模型飞机的类型和尺寸: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各种模型飞机的类型,如动力模型飞机、滑翔机、遥控飞机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类型,并确定飞机的尺寸。

2. 设计模型飞机的外形和结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模型飞机,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飞机的结构稳定性和飞行性能。

3. 收集所需材料并动手制作模型飞机: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制作模型飞机所需的材料,如木板、塑料片、胶水等,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飞机,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和材料。

4. 调试模型飞机,测试其飞行性能:完成模型飞机的制作后,学生可以对飞机进行调试,检查飞机的飞行性能,并进行调整,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

5. 展示成果并与同学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模型飞机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五、评价标准1. 制作过程是否认真负责,有无明显瑕疵。

2. 模型飞机的外形和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模型飞机的飞行性能是否稳定,能否顺利飞行。

4. 是否能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六、总结通过设计《模型飞机》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收获知识和快乐,成为更有能力的未来人才。

计算机组成原理-简单模型机设计课设

计算机组成原理-简单模型机设计课设

目录摘要 (2)前言 (3)正文 (4)一、设计目的和设计原理 (4)1.1设计目的 (4)1.2设计原理 (4)二、总体设计 (7)三、详细设计 (8)3.1运算器的物理结构 (8)3.2存储器系统的组成与说明 (11)3.3指令系统的设计与指令分析 (12)3.4微程序控制器的逻辑结构及功能 (14)3.5微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18)四、系统调试 (27)总结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摘要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设计要实现完成一个简单计算机的设计,主要设计部分有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以及微指令的设计。

其中运算器由运算芯片和寄存器来完成,存储器由总线和寄存器构成,使用硬布线的方式实现控制器,从而完成设计要求。

:关键词:基本模型机的设计;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前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从课程的地位来说,它在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讲授单处理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课程教学具有知识面广,内容多,难度大,更新快等特点。

此次课程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对计算机的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理解, 增强对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系统的更进一步了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目的是为加深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以及计算机软硬件之间的交互关系。

不仅能加深对计算机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的理解,更能增加如何实现计算机软件对硬件操作,让计算机有条不紊的工作。

正文一、设计目的和设计原理1.1设计目的融会贯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各章的内容,通过知识的综合运用,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相互联系的认识,特别是对硬连线控制器的认识,建立清晰的整机概念。

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的设计、部件间的连接、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微指令和微程序的编制与调试等过程有更深的了解,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

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组成系统地构造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技术的基本模型机实验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技术的基本模型机实验的设计与实现

基 于可编 程 逻 辑 器件技 术 的基 本模 型机 实验 的
设 计 与 实现
张 宇 华
(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 院 , 广东 广州 , 106 50 0 ) 摘 要 :为 了改进 计算机 组成原理实验效果 , 通过 应用先进 的复杂可编程逻辑 器件 ( P D) 术 , 基本模 型机 实 CL 技 对
E A 可编 程逻 辑器 件 D
文献标识码 : A
C L 模型机实验 PD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
课, 处于 承上启 下 的 硬件 核 心 课 程 地 位 , 因此 , 之 与 配套 的实 验课 显得 很 重 要 。笔 者 在 实 验 教 学 发 现 , 由于实验 仪器 的限 制 , 些 较 为复 杂 的综 合 性 实验 一 很难 实现 , 不利 于 充 分调 动 学 生 的创新 意识 。随着 电子设 计 自动 化 ( D 和 可 编 程 逻 辑 器 件 ( L E A) P D) 技术 的迅速 发展 , 了增强 实验 系统 的功 能 , 高 系 为 提 统 的灵 活性 , 笔者 在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实验 中应 用 可 编 程逻 辑器 件 ( P D) 术 , 基 本 模 型 机 实 验 进 CL 技 对 行 了设计 与实 现 , 提供 出一种 新 的实验 模式 , 以供学 生 提高使 用 。
行编译 ; 第五 , 对源程序进行仿真 、 分析 ; 第六 , 生成 JD C文件 ; 七 , 生成 的 J D C文 件 下载 到 EE 第 将 EE
CL P D中 。

设计工具
目前 , 广东工业大学使用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
验仪是 启东 计算 机厂 有 限公 司生产 的 D C V C—C J 5H 实验 系 统 , 实 验 仪 上 提 供 了 P D 单 元 , 持 的 该 L 支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1.设计目的1、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组成系统构造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2、为其定义五条机器指令,并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具体上机调试,掌握整机软硬件组成概念。

2.设计内容2.1设计原理部件实验过程中,各部件单元的控制信号是人为模拟产生的,而本次实验将能在微程序控制下自动产生各部件单元控制信号,实现特定指令的功能。

这里,计算机数据通路的控制将由微程序控制器来完成,CPU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指令执行结束的一个指令周期全部由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完成,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

2.1.1有关微控制器部分的介绍微程序控制电路: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见图10,其中控制存储器采用3片2816的E2PROM,具有掉电保护功能,微命令寄存器18位,用两片8D触发器(74273)和一片4D(74175)触发器组成。

微地址寄存器6位,用三片正沿触发的双D触发器(7474)组成,它们带有清“0”端和预置端。

在不判别测试的情况下,T2时刻打入微地址寄存器的内容即为下一条微指令地址。

当T4时刻进行测试判别时,转移逻辑满足条件后输出的负脉冲通过强置端将某一触发器置为“1”状态,完成地址修改。

在该实验电路中设有一个编程开关(位于实验板右上方),它具有三种状态:PROM (编程)、READ(校验)、RUN(运行)。

当处于“编程状态”时,实验者可根据微地址和微指令格式将微指令二进制代码写入到控制存储器2816中。

当处于“校验状态”时,可以对写入控制存储器中的二进制代码进行验证,从而可以判断写入的二进制代码是否正确。

当处于“运行状态”时,只要给出微程序的入口微地址,则可根据微程序流程图自动执行微程序。

图中微地址寄存器输出端增加了一组三态门,目的是隔离触发器的输出,增加抗干扰能力,并用来驱动微地址显示灯。

微指令格式:上图为地址转移逻辑电其中UA5--UA0为6位的后续微地址,A,B,C为三个译码字段,分别由三个控制位译码出多个微命令。

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四 基本模型机实验

计算机组成实验报告四 基本模型机实验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实验四基本模型机实验班级:^ ^学号:^ ^姓名:^ ^1、目的与要求1)在“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与微程序设计实验”的基础上,将第一部分中的各单元组成系统,构造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2)本实验定义五条机器指令,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形成整机概念。

2、实验设备1) ZYE1601B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箱一台,排线若干。

2) PC机一台。

3、实验步骤与源程序l) 根据该模型机的指令系统,编写一段程序。

这里给出两个参考程序。

参考程序一:本程序从输入设备(数码开关)取入数据,保存在内存单元08,然后从08单元送到输出设备(LED数码管)进行显示。

然后程序停止(请实验者考虑:如何修改程序,使程序不断从输入设备取出数据,送到输出设备显示。

每次循环过程中,可以使输入设备数据改变,考察输出显示的结果。

)。

设计机器指令程序如下(机器码为十六进制数据)。

地址内容助记符说明00 00 IN ;输入开关数据→R001 20 STA [08H] ;R0→[08]02 08 ;地址03 30 OUT [08H] ;[08H]→BUS04 08 ;地址05 40 JMP [00H] ;00H→PC06 00 ;跳转地址参考程序二:本程序从输入设备(数码开关)读入数据,与0A单元的数据相加,然后送到输出设备(LED 数码管)进行显示。

本程序不断地循环运行,在运行中可改变输入开关(INPUT)的值,观察输出显示的变化。

设计机器指令程序如下(机器码为十六进制数据)。

地址内容助记符说明00 00 IN ;输入开关数据→R0,采集数据01 10 ADD [0AH] ;R0+[0AH]→R0,输入数据与指定数据相加02 0A ;地址03 20 STA [0BH] ;R0→[0B]04 0B ;地址05 30 OUT [0BH] ;[0BH]→BUS,输出显示06 0B ;地址07 40 JMP [00H] ;00H→PC08 00 ;跳转地址0A 01 ;加数,可自定0B ;求和结果保存在0B单元2) 按图1连接实验线路。

基本模型机实验报告

基本模型机实验报告

基本模型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一个基本模型机,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的二进制表示、指令执行、内存管理以及简单的输入输出。

二、实验设备1. 微处理器(如 Intel 8080)2. 存储器芯片(如 Intel 2114)3. 输入设备(如开关或键盘)4. 输出设备(如LED灯或显示器)5. 电源三、实验步骤步骤一:构建模型机根据实验设备,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简单的模型机。

确保所有连接正确无误,电源供应稳定。

步骤二:数据表示与存储在模型机中,使用二进制数表示数据。

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观察数据在存储器中的表示形式。

例如,使用开关模拟二进制数的0和1,将开关按下表示0,不按下表示1。

步骤三:指令执行编写简单的汇编指令,如加法指令,并在模型机上执行。

观察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取指令、解码指令、执行指令和写回结果等步骤。

步骤四:内存管理模拟内存的读写操作,了解内存地址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地址访问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

观察内存地址的增加和减少对数据读写的影响。

步骤五:输入输出操作通过输入设备输入数据,观察模型机如何将输入的数据存储在内存中。

然后通过输出设备输出数据,了解输出数据的表示形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数据的二进制表示、指令执行、内存管理和输入输出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微处理器负责执行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数据,输出设备用于输出数据。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内存地址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地址访问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

五、结论与建议本次实验使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掌握了构建简单模型机的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效果,建议在未来的实验中增加更多的设备和功能,例如中断处理、多任务处理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同时,建议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细节和观察,以便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和原理。

基本模型机方案加减法指令实现

基本模型机方案加减法指令实现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或责任教师)年月日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软件工程指导教师:工作单位:题目: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 - 加减法指令的实现初始条件:理论:学完“电工电子学”、“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平台的使用。

b5E2RGbCAP 实践:计算机学院科学系实验中心提供计算机、实验的软件、硬件平台,在实验中心硬件平台验证设计结果。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基本模型机系统分析与设计,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的知识和提供的实验平台完成设计任务,从而建立清晰完整的整机概念。

p1EanqFDPw2、根据课程设计题目的要求,编制实验所需的程序,上机测试并分析所设计的程序。

3、课程设计的书写报告应包括:1)课程设计的题目。

2)设计的目的及设计原理。

3)根据设计要求给出模型机的逻辑框图。

4)设计指令系统,并分析指令格式。

5)设计微程序及其实现的方法<包括微指令格式的设计,后续微地址的产生方法以及微程序入口地址的形成)。

6)模型机当中时序的设计安排。

7)设计指令执行流程。

8)给出编制的源程序, 写出程序的指令代码及微程序。

9)说明在使用软件HKCPT的联机方式与脱机方式的实现过程<包括编制程序中每指条令的时序分析,累加器 A 和有关寄存器、存储器的数据变化以及数据流程)。

DXDiTa9E3d10)课程设计总结<设计的特点、不足、收获与体会) 。

时间安排:设计时间第20 周周一:熟悉相关资料。

周二:系统分析, 设计程序。

周三、四:实验平台调试周五: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加减法指令的实现1.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完成简单的加减法指令的实现,通过使用软件HKCP ,T了解程序编译、加载的过程。

通过微单步、单拍调试,理解模型机中的数据流向。

RTCrpUDGiT 在分析阶段主要完成模型机的整体逻辑框图,并在实验平台上连好线将各个逻辑部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模型机;在设计阶段主要是设计出该机的指令系统,并设计出相应的编码方式及时序逻辑;在实验验证阶段,自己按照设计阶段编制的指令系统编写一个程序,在实验平台上观看程序每一步运行的过程。

模型飞机设计与制作报告

模型飞机设计与制作报告

模型飞机设计与制作报告矩形翼构造简单,制作容易,但是重量较大,合适于低速飞行。

后掠翼从翼根到翼梢有渐变,构造复杂,制作也有一定难度。

后掠的另一个作用是能在机翼安装角为0度时,产生上反1-2度的上反效果。

三角翼制作复杂,翼尖的攻角不好做准确,翼根受力大,根部要做特别加强。

这种机翼主要用在高速飞机上。

纺锤翼的受力比拟均匀,制作难度也不小,这种机翼主要用在像真机上。

因为我做的是练习机,就选择制作简单的矩形翼。

翼梢的处理。

由于机翼下面的压力大于机翼上面的压力,在翼梢处,从下到上就形成了涡流,这种涡流在翼梢处产生诱导阻力,使升力和发动机功率都会受到损失。

为了减少翼梢涡流的影响,人们采取改变翼梢形状的方法来解决它。

因为我做的是练习机,翼载荷小,损失些升力和发动机功率不影响大局,所以,我的翼梢没有作处理。

2。

确定机翼的面积。

模型飞机能不能飞起来,好不好飞,起飞降落速度快不快,翼载荷非常重要。

一般讲,滑翔机的翼载荷在35克/平方分米以下,普通固定翼飞机的翼载荷为35-100克/平方分米,像真机的翼载荷在100克/平方分米,甚至更多。

我选择60克/平方分米的翼载荷。

40级的练习机一般全重为2.5公斤左右。

又因为考虑到方便携带和便于制作,翼展定为1500毫米。

那么,整个机翼的面积应该为405000平方毫米。

通过计算,得出弦长为270毫米。

还有,普通固定翼飞机的展弦比应在5-6之间。

通过验算得知,这个弦长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3.确定副翼的面积。

机翼的尺寸确定后,就该算出副翼的面积了。

副翼面积应占机翼面积的20%左右,其长度应为机翼的30-80%之间。

因为是练习机,不需要太灵敏,我选15%。

因为我用一个舵机带动左右两个副翼,所以副翼的长度要到达翼展的90%左右。

通过计算,该机的副翼面积因为60750平方毫米,那么,一边副翼的面积就是30375平方毫米。

4.确定机翼安装角。

以飞机拉力轴线为基准, 机翼的翼弦线与拉力轴线的夹角就是机翼安装角。

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时间:2011.5.6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一、目的要求(1)在掌握单元电路实验基础上,将各部分组成系统,构成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2)为其定义五条机器指令,并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具体上机调试掌握整机概念。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

三、实验原理1、实验中所用的基本模型机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基本模型机实验原理框图四、实验步骤1、写程序。

方法一:手动写入①将机器指令对应的微代码正确写入2816中。

②使用控制台KWE和KRD进行机器指令的装入和检查。

方法二:联机读/写程序(略)2、运行程序。

单步运行程序、连续运行。

五、实验现象、结果记录及整理首先验证微控制器的存储特性。

将编程开关置为“写入”状态,写入如表2微地址为06~0D的微代码。

每写入一条指令,按一下“启动运行”开关。

再将微地址和总清开关置0,编程开关置为“读”状态,即可验证是否存储正确。

若有错误,则需检查连线或者是重新输入。

经实验,成功显示。

最后,将编程开关置为“运行”状态,即可运行我们写入的微程序。

经实验,结果显示正确。

六、分析讨论与思考题解答(两个解答选择一个填写,也可以自己修改一下填写)解答一:通过这次实践,不仅让我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组成、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工作特性及数据的读写方法、时序信号发生电路组成原理、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思想和组成原理、微程序的编制、写入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也让我觉得自己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在课程设计中自己动脑子解决遇到的问题,书本上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这巩固和深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解答二:通过这次实践,我相信,只要自己在每一次实践中都能仔细思考,课程设计其实都不会很难,关键在于自己能不能认真思考,能不能亲自动手做实验,而不是想着其他人的劳动果实,其次你还要多操作,只有多操作才能从中发现问题,才能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掌握书本中知识。

第3讲—简单模型机设计(微程序实现)解析

第3讲—简单模型机设计(微程序实现)解析
Q7
INPUT VCC
OUTPUT
PRN
CLRN inst1
DFF
D6 D Q
INPUT VCC
OUTPUT
PRN
Q6
CLRN inst3
DFF
D5 D Q
INPUT VCC
OUTPUT
PRN
Q5
CLRN inst4
DFF
D4 D
INPUT VCC
PRN
Q
OUTPUT
Q4
CLRN inst5
DFF
D3
操作码OP共4位,最多可定义16条指令。

寻址方式
当寻址方式位为0,是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在指定的寄存
器中,相应的寄存器号位为0是R0,为1是寄存器 R1; 当寻址方式位为1时,寻址方式位和寄存器号位组合,
10:是立即数寻址,操作数在指令的下一个单元; 11:是直接寻址,操作数地址在指令的下一个单元。
2、 确定总体结构
CPR0 CPR1 CPPC CPIR CPMAR

A B
R0
R1
RE
RAM
A-BUS D-BUS
RB MA RA PB
RD WR
三 态 门
C
图1
寄存器组的设置
R0、R1为通用寄存器,8位。 IR为指令寄存器,8位。 PC程序计数器,8位。 MAR为地址寄存器,8位。
送指令地址

PB
B直传
CPMAR
PC → 选择器B →∑ → Bus → MAR
指令计数器+1

PB
A加B加1 (A为0) cppc
PC → 选择器B → ∑→ Bus → PC

基本模型机设计(“实验”相关文档)共8张

基本模型机设计(“实验”相关文档)共8张
– 五条机器指令IN、ADD、STA、OUT、JMP – 两段微程序,分别采用P(1)和P(4)测试字 – P(1)测试IR7~IR4,P(4)测试SWB,SWA
实验六 基本模型机设计
实验步骤
– 编写机器指令和微指令,可参考: – 连接实验线路(P89图) – 手动写入程序并调试 – 联机写入程序并调试
实验六 基本模型机设计
实验接线图
计算机数据通路的控制将由微程序控制器来完成, 部件实验过程中,各部件单元的控制信号是人为模拟产生的 运寄算存器 器实用验于中暂对存C数74P据LSU和18指从1令芯片内的控制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指令执行结束的
一个指令周期全部由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完成,即 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段微程序。
实验六 基本模型机设计
– 所有部件控制信号由微程序控制器产生 部件实验过程中,各部件单元的控制信号是人为模拟产生的
寄存器用于暂存数据和指令 连接实验线路(P89图)
运实算验器 六完基成本数模据型–计机算设一或计处理条机器指令从取出到执行结束由相应的微 指令序列完成 运算器完成数据计算或处理
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
部件实验过程中,各部件单元的控制信号是人为模 拟产生的 实验六 基本模型机设计
计算机数据通路的控制将由微程序控制器来完成,CPU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指令执行结束的一个指令周期全部由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 完成,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段微程序。
而单– 本元运存 对输算次 控储入器器实 制设实实验 信备验验的将 号中中控能 ,对对制7在 实存4L储微 现S1器8程 特1芯芯序 定片片控 指的的制 令控控制下 的制信自 功号动能产。生各部件 –– 而P运实计完存 C编而实控计完C实连前五编运PC((PPP本算验算成储写本验制算成验接面条写算11UUU))测测次 器 六 机 , 器机 次 六 器 机 , 六 实 的 机 机 器由由由试试实完数即实 器实控数即验部器器实运运运基基基II验成据一验 指验制据一线件指指验算 算 算RR本本本77将数通条中 令将数通条路实令令中器器器模模模~~能据路机对 和能据路机(验和对III、、、型型型NRR在计的器存 微在和的器中微P、744控控控机机机4,,8微算控指储 指微指控指,指A制制制L9设设设PPDS图程或制令器 令程令制令我令器器器((计计计1D44)8序处将对芯,序的将对们,和和和、))1测测控理由应片 可控进由应分可芯寄寄寄S试试T制微一的 参制出微一别参片存存存ASS下程段控 考下程段接考、的器器器WW自序微制 :自序微触:O控BB组组组,,U动控程信 动控程了制成成成TSS产制序号 产制序存、WW生器。生器。储JAAM各来各来器P部完部完,件成件成控单,单,制元元器CCPP控控,UU制制运从从信信算内内号号器存存,,和中中实实系取取现现统出出特特总一一定定线条条指指,机机令令本器器的的次指指功功实令令能能验到到。。将指指C令令P执执U行行作结结为束束一的的个一一整个个体指指令令周周期期全全部部由由微微指指令令组组成成的的序序列列来来

简单模型机实验报告

简单模型机实验报告

简单模型机实验报告篇一:模型机实验报告HUNAN UNIVERSITY课程实习报告题目:模型机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XX0801328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指导老师方恺晴完成日期 XX.5.28思考题:1. 给定一个复合运算式子以及指令码IR[7..5]与八位BUS总线对应情况。

要求写出七条指令新的指令码并写出复合运算执行mif文件。

修改模型机电路调试程序以实现复合运算。

例:已知A=55H,B=8AH,C=F0H;IR[7..5]对应BUS8,BUS1,BUS3;写出(Aplus/B)^(/(/CplusB))的mif文件,并在模拟机上实现。

答:模拟机电路修改如下:存储器预设指令重设:计算结果:(A+/B)^(/(/C+B))=42H2. Microcomputer.vhd代码中进程ct1,ct2,ct3,ct4功能划分依据是什么?ct1:微序列控制器下址跳转。

ct2:实现各种指令,主要集中在实现从存储器或者寄存器释放数据到总线上。

ct3:完成各种指令,从总线上装载数据到相应的存储器或者寄存器中。

ct4:生成下址,判断下址生成方式,根据不太那个的方式生成下址。

3. Microcomputer.vhd代码中如何定义并初始化RAM?type ram is array(0 to 37)of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38*8ramsignal ram8:ram:=(x”20”, x”1e”, x”80”, x”40”, x”20”, x”20”, x”1d”, x”c0”, x”20”, x”40”, x”21”, x”20”, x”1f”, x”80”, x”40”, x”22”, x”20”, x”1e”, x”c0”, x”22”, x”80”, x”e0”, x”21”, x”40”, x”23”, x”60”, x”23”, x”a0”, x”00”, x”55”, x”8a”, x”f0”,others=>x”00”) –initialize ram44. Microcomputer.vhd代码中bus_reg_t2 将ram8存储器中对应于ar中地址单元的数据取出来放到bus_reg_t2寄存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题目:(共3个课题,最多3人一组,每组任选一题)1.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2.带移位运算的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3.复杂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内容和技术参数:利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微程序设计的思想,写出要设计的指令系统的微程序。

设计环境为TDN-CM+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微机,虚拟软件。

将所设计的微程序在此环境中进行调试,并给出测试思路和具体程序段。

最后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成答辩。

1.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指令系统至少要包括六条不同类型指令:如一条输入指令,一条减法指令,一条加法指令,一条存数指令,一条输出指令和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

2. 带移位运算的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在基本模型机的基础上增加左、右循环和左、右带进位循环四条指令3. 设计不少于10条指令的指令系统。

其中,包含算术逻辑指令,访问内存指令,程序控制指令,输入输出指令,停机指令。

重点是要包括直接、间接、变址和相对寻址等多种寻址方式。

以上数据字长为8位,采用定点补码表示。

指令字长为8的整数倍。

微指令字长为24位。

具体要求:1、确定设计目标确定所设计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

2、确定指令系统确定数据的表示格式、位数、指令的编码、类型、需要设计哪些指令及使用的寻址方式。

确定相对应指令所包含的微操作。

3、总体结构与数据通路总体结构设计包括确定各部件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数据通路结构。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拟出各种信息传输路径,以及实现这些传输所需要的微命令。

综合考虑计算机的速率、性能价格比、可靠性等要求,设计合理的数据通路结构,确定采用何种方案的内总线及外总线。

数据通路不同,执行指令所需要的操作就不同,计算机的结构也就不一样。

4、设计指令执行流程数据通路确定后,就可以设计指令系统中每条指令所需要的机器周期数。

对于微程序控制的计算机,根据总线结构,需考虑哪些微操作可以安排在同一条微指令中,哪些微操作不能安排在同一条微指令中。

5、确定微程序地址根据后续微地址的形成方法,确定每个微程序地址及分支转移地址。

6、微指令代码化根据微指令格式,将微程序流程中的所有微指令代码化,转化成相应的二进制代码写入到控制存储器中的相应单元中。

7、组装、调试在总调试前,先按功能模块进行组装和分调,因为只有各功能模块工作正常后,才能保证整机的正常运行。

当所有功能模块都调试正常后,进入总调试。

连接所有模块,用单步微指令方式执行机器指令的微程序流程图,当全部微程序流程图检查完后,若运行结果正确,则在内存中装入一段机器指令,进行其他的运行方式等功能调试及执行指令的正确性验证。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课程设计说明书按学校统一格式撰写和装订。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打印,其中的数据通路框图、微程序流程图、实验接线图用VISIO等工具软件绘制或用铅笔工工整整绘制。

(1)封面(包括:题目、所在系、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及时间等项,可到教务处网页上下载)(2)任务书(3)目录目录要层次清晰,要给出标题及页次,目录的最后一项是无序号的“参考文献”。

(4)正文正文应按目录中编排的章节依次撰写,要求计算正确,论述清楚,文字简练通顺,插图清晰,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正文是实践设计报告的主体,具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课程设计题目;2)课程设计使用的实验设备;3)课程设计步骤(包括确定所设计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指令系统、总体结构与数据通路、设计指令执行流程、确定微程序地址、微指令代码化、组装、调试。

)4)课程设计总结(包括自己的收获与体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等);(5)附录附录1:数据通路图附录2:微程序流程图附录3:实验接线图附录4:实验程序及微程序附录5:参考文献(资料)(格式规范参照长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设计工作量:(1)作品:设计的最终作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要求能够演示并达到设计指标的要求。

每个学生(或小组)在作品完成后,要经指导教师检查,同意拆除后方可拆卸。

(2)论文:严格按上述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撰写和装订。

每个学生一份。

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设计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优秀:完成复杂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指令系统完备有更新扩充。

调试成功。

文档规范齐全。

良好:完成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指令系统指令种类丰富有一定的更新。

调试成功。

文档规范齐全。

中等:完成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在老师指导下对指令系统有更新。

调试成功。

文档规范齐全。

及格:完成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调试成功。

文档规范齐全。

不及格:没有课程设计报告,无故缺勤,不能完成调试者不及格。

工作计划:时间:15、16周讲授:2课时答疑及设计:22课时上机调试:12课时答辩:4课时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0-12-10教研室主任签名:日期:系主任签名:日期:设计背景通过计算机组成原理理论课和几次实验的学习,尝试设计六条机器指令,并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完成由基本单元电路构成一台基本模型机,再经过调试指令和模型机使其在微程序的控制下自动产生各部件单元的正常工作控制信号。

在设计基本模型机4的实验过程中,个别部件单元的控制信号是人为模拟产生的,而本课程设计将能在微程序控制下自动产生各部件单元控制信号,实现特定指令的功能。

这里,计算机数据通路的控制将由微程序控制器来完成,CPU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指令执行结束的一个指令周期,全部由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完成,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条微程序。

本课程设计要求实现六条机器指令:IN(输入),与AND(逻辑乘),STA(存数),OUT(输出),或OR(逻辑加),异或XOR(逻辑异)的输入,输出。

重点主要在逻辑运算的设计中。

设计目标在“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与微程序设计实验”的基础上,将第一部分中的各单元组成系统,构造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为其定义六条机器指令,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形成整机概念。

用微程序控制器实现以下指令功能,设计各指令格式以及编码,并实现各机器指令微代码,根据定义的机器指令,自拟编写加ADD,减SUB,循环左移RLC的应用程序。

全部微指令设计完毕后,编写二进制代码,即使每条指令代码化。

连接线路在ZY15CompSys12BB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箱上运行,并显示输出实验结果。

概要设计1. 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组成系统构造一台稍微复杂的模型计算机;2. 为其定义六条机器指令,并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具体上机调试掌握整机概念设计仪器TDX—CM+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PC机一台。

设计内容部件实验过程中,各部件单元的控制信号是人为模拟产生的,而本次实验将能在微程序控制下自动产生各部件单元控制信号,实现特定指令的功能,这里,计算机数据通路的控制将由微程序控制器来完成,CPU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指令执行结束的一个指令周期全部由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完成,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

本实验采用六条机器指令:IN,OUT,STA,加ADD,减SUB,循环左移RLC其指格式如下:地址内容助记符说明?0000IN ;输入开关数据→R0,采集数据0110ADD[0AH] ;R0+[0AH]→R0020A ;地址0320STA[0BH] ;R0→[0BH]040B ;地址0530OUT[0BH] ;[0BH]→BUS,输出显示060B ;地址0740SUB[0AH] ;R0-[0AH]→R0080A ;地址0950RLC0A010B为了向RAM中装入程序和数据,检查写入是否正确,并能启动程序执行,还必须设计三个控制台操作微程序.存储器读操作:拨动总清开关CLR后,控制台开关SWB,SWA 为”0 0”时,按START微动开关,可对RAM连续手动读操作.存储器写操作:拨动总清开关CLR后,控制台开关SWB SWA置为”0 1”时,按START微动开关可对RAM进行连续手动写入.启动程序:拨动总清开关CLR后,控制台开关SWB SWA置为“1 1”时,按START微动开关,既可转入到第01号“取址”微指令,启动程序运行.上述三条控制台指令用两个开关SWB SWA 的状态来设置,其定义如下表3-1读写变化微代码定义如表表3-3 A,B,P字段内容A字段 B字段 P字段当拟定“取指令”微指令时,该微指令的判别测试字段为P1测试。

由于“取指”微指令是所有微程序都使用的公用微指令,因此P1测试结果出现多路分支。

本次课程设计用指令寄存器的前4位(I7-I4)作为测试条件,出现6路分支,占用6个固定微地址单元。

控制台操作为P4测试,它以控制台开关SWB,SWA作为测试条件,出现了3路分支,占用3个固定微地址单元。

当分支微地址单元固定后,剩下的其他地方就可以一条微指令占用控存一个微地址单元随意填写。

当全部微程序设计完毕之后,应将每条微指令代码化:10 11 12 13 14 1501 03 07 16 26 3004 26 17 31 0132013301 0101 控制台00 20WRITE (01)200130 27表3-4 二进制微代码表下面介绍指令寄存器(IR):指令寄存器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当执行一条指令时,先把他从内存取到缓冲寄存器中,然后再传送至指令寄存器。

指令划分为操作码和地址码字段,由二进制数构成,为了执行任何给定的指令,必须对操作码进行测试[P (1)],通过节拍脉冲T4的控制以便识别所要求的操作。

“指令译码器:”(实验板上标有“INS DECODE”的芯片)根据指令中的操作码译码强置微控器单元的微地址,使下一条微指令指向相应的微程序首地址。

本系统有两种外部I/O设备,一种是二进制代码开关,它作为输入设备(INPUT DEVICE);另一种是数码块,它作为输出设备(OUT DEVICE)。

例如:输入时,二进制开关数据直接经过三态门送到总线上,只要开关状态不变,输入的信息也不变。

输出时,将输出数据送到数据总线上,当写信号(W/E)有效时,将数据打入输出锁存器,驱动数码块显示。

详细设计4.1系统需求分析一台计算机所能执行的各种指令集合称为指令系统或指令集。

一台特定的计算机只能执行自己指令系统中的指令。

因此,指令系统就是计算机的机器语言。

指令系统表征着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使用属性,它是计算机系统设计中的核心问题。

指令系统的设计主要括指令功能、操作类型的设计,寻址方式和指令格式的设计。

计算机的性能与它所设置的指令系统有很大的关系,指令系统反映了计算机的主要属性,而指令系统的设置又与机器的硬件结构密切相关。

指令是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而指令系统是一台计算机中所有机器指令的集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