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案例分析30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2年监理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专业)》科目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监理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专业)》科目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监理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专业)》科目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案例一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将下列工作委托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负责,①组织召开监理例会;②组织编制监理实施细则;③组织审核竣工结算;④调解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合同争议;⑤处理工程索赔。

事件2:监理人员在巡视时,发现施工单位存在下列问题:①未按施工方案施工,②使用不合格配件;③施工不当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④未按设计文件施工;⑤未经批准擅自施工;⑥实际施工进度严重滞后于计划进度且影响总工期;⑦违反强性标准。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监理机构分别签发了《监理通知单》或《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停工。

事件3:因工程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总监理工程师委托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组织编制了监理规划。

调整后的监理规划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后即报送建设单位。

事件4: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设计文件不符,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设计变更申请,项目监理机构收到申请后进行了下列工作;①审查设计变更申请;②建议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召开论证会:③提请建设单位联系设计单位修改设计,④评估设计变更对工程费用的影响。

【问题】1.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逐项指出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委托的工作是否妥当?2.针对事件2中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逐项指出项目监理机构应签发《监理通知单》,还是应签发《工程暂停令》。

3.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4,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项目监理机构收到申请后还应进行哪些工作?【答案】1、①组织召开监理例会:妥当,根据相关规定可以委托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组织召开监理例会。

②组织编制监理实施细则:不妥,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

③组织审核竣工结算:不妥,应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

④调解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合同争议:不妥,应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

⑤处理工程索赔:不妥,应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

某厂工程地质勘探事故案例分析

某厂工程地质勘探事故案例分析

某厂工程地质勘探事故案例分析车德庆 0601301.案例背景有一建于海海滨的工厂,由于规模较大,工艺较新,对地基基础的要求也较高。

该厂由两套同样的装置组成,两个主厂房共用全套辅助设施,总平面而已比较紧凑,厨房之间的工艺关系比较密切。

整个工厂设计成满堂片筏基础,用沉降缝区分开。

厂房地下部分深过10m,地上部分高达60余米,所以对地基的要求极严,厂址选择条件甚为苛刻,分阶段进行的工程地质勘探工作自然是极其慎重的。

选定的厂址靠山临海,需推平山丘,筑堤填海,凿岩成基。

基岩为粗粒花岗岩(或角砾岩)覆盖,下覆石灰变质岩(白云岩、大理岩),岩层似较深厚纯一。

但当第1号主厂房基础已经开始浇灌混凝土,并全面展开各工号施工时,发现第2号主厂房基坑内出现溶洞(喀斯特)。

实际上,2号主厂房的整个基础基本上落在一个大破碎带上,该破碎带由5个小构造组成,大理岩与角砾岩互相渗透,杂乱交替,岩层倾角65度到80度,局部达90度,甚为陡峻。

层理和节理均发充,碎裂程度极为严重,软弱裂隙为方解石所填充。

似此情况,作为一般新建工程的地基,理应尽量回避。

对于重大项目的要害工程部位,更宜慎重。

只因问题发现太晚,总平面布局已经构成体系,工程进展已经到了易放难收的地步,再也没有移动或调整的余地,只能作为事故来处理。

2.事故原因分析1)设计指导思想麻痹鉴于厂址的区域性工程地质条件甚为理想,为非地震区,岩层厚,岩体稳定,工程地质图上很少见到不良地质现象,因而放松了厂址工程地质勘探工作中应有的警惕性,满足于摸清覆盖层土质,了解基岩面埋置深度。

事实上,滨海、沿湖或河谷地质,正是地质构造最发育的地段。

地质人员有一条经验,叫做“逢沟必断”。

山脉与海洋的形成,正是地壳在剧烈的造山运动中上升、下降的结果。

而海岸线又正是这两个变区的接触地带,岂可掉以轻心!在初勘阶段,由于覆盖层的掩蔽,可能难于察觉地质缺陷,但在场地平整过程中,甚至在基坑开凿以后,整个岩体已剥露无遗,全面展现了岩层走向错综、倾角陡峻、节理发育、碎裂严重的接触断裂带清晰轮廓,方解石充填的大裂隙和溶洞的存在是必然的了。

工程地质有关案例

工程地质有关案例

以下是一个工程地质有关的案例:
案例背景:
在某城市道路建设中,施工单位发现一条岩石断裂带,对施工造成了较大影响。

该断裂带位于道路中段,长约200米,宽度约为50米,深度约为20米。

由于断裂带的存在,施工单位需要对该路段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和分析,以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

案例描述:
施工单位邀请了专业机构对该路段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和分析。

经过勘探,发现该断裂带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其中砂岩的强度较高,而泥岩的强度较低。

同时,在断裂带的两侧,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岩石变形和位移。

针对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制定了如下的施工方案:
1. 在断裂带上方搭建临时支撑架,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岩石塌方或其他安全事故。

2. 将断裂带分成若干段,分别进行开挖和回填。

在开挖过程中,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减少对岩石的扰动。

3. 在回填过程中,采用轻质土填充,并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以提高填充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 在施工期间,加强现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表明,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条件对施工方案的影响
非常重要。

对于类似的地质条件,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本例中,施工单位通过邀请专业机构进行勘探和分析,制定了一套科学的施工方案,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案例总结:
这个案例展示了一个工程地质相关的案例,即如何在工程建设中处理岩石断裂带。

通过邀请专业机构进行勘探和分析,制定了一套科学的施工方案,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类似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参考这个案例的做法,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岩土工程师案例分析题试题含答案

岩土工程师案例分析题试题含答案

岩土工程师案例分析题试题含答案某建筑岩土工程补充勘察的任务如下:(1)钻一个100m深的钻孔;(泥浆护壁钻进)地层类别为:0—16m、30~50m、60—70m为I类土;80~85m、95~lOOm为Ⅱ类土;16~30m、50—58m、70~75m、85~90m为Ⅲ类土;58—60m、75~80m、90~95m为Ⅳ类土。

(2)从地表下2m开始,每2m进行一次单孔法波速测试至lOOm处为止;(3)对地面和地表下20m深、地面和地表下100m深分别同时测试场地微振动(频域与幅值域)。

1)钻孔实物工作收费额应为( )元?A.20280;B.60840;C.30420;D.40560。

2)波速测试实物工作收费额为( )元?A.16500;B.10320;C.9800;D.13232。

3)场地微振动测试实物工作收费额为( )元?A.36900;B.47970;C.30420;D.23400。

4)总收费额应是下列( )?A.105086元;B.111779元;C. 141590元;D.91622元。

5)进行水文地质钻探,钻探深度为lOOm,土层的岩土类别如下:0~15m为I类土;15~30m为Ⅱ类土;30—50m为Ⅲ类土;50~65m为极软岩;65—80m为较软岩;80一lOOm为较硬岩;钻探孔径为500mm。

根据《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计算该钻探的实物工作收费基价为( )。

A.86540元;B.66208元;C. 52377元;D.43250元。

答案: 1.C;2.D;3.B;4.A;5.C。

【。

工程岩土施工案例分析(3篇)

工程岩土施工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某城市新建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该项目地处市中心,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密集。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单位采用工程岩土施工技术,以下是对该工程岩土施工的案例分析。

二、工程岩土施工难点1. 地质条件复杂:项目场地位于城市中心,地质条件复杂,包括软土地基、膨胀土、岩溶等地层,对工程岩土施工提出了较高要求。

2. 地下管线密集:周边地下管线众多,包括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施工过程中需确保管线安全。

3. 施工场地狭小:项目场地面积有限,施工场地狭小,施工机械和材料堆放困难。

4. 施工周期紧张:商业综合体项目对施工周期要求较高,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岩土施工。

三、工程岩土施工方案1. 地基处理:针对软土地基,采用预压加固、强夯、砂石桩等加固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

2. 管线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评估和保护,确保管线安全。

3. 施工场地优化:合理规划施工场地,确保施工机械和材料堆放有序。

4. 施工进度控制: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施工周期。

四、工程岩土施工实施1. 预压加固: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压加固,提高地基承载力。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预压荷载,确保地基稳定。

2. 强夯:对强夯区域进行分块施工,采用强夯设备进行强夯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

3. 砂石桩:对砂石桩区域进行施工,采用振动锤进行成桩,提高地基承载力。

4. 管线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地下管线进行监测,确保管线安全。

5. 施工进度控制: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施工周期。

五、工程岩土施工效果1. 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经过工程岩土施工,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 管线安全得到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周边地下管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 施工进度顺利:工程岩土施工进度按计划完成,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基础。

4. 工程质量良好:工程岩土施工质量良好,为整个商业综合体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工程地质学试题与答案【工程地质学教学教案】

工程地质学试题与答案【工程地质学教学教案】

工程地质学试题与答案【工程地质学教学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地质基础教学目标:1. 理解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地壳的组成和地质时代的划分。

3. 了解地质作用及其对工程地质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地壳的组成和地质时代的划分3. 地质作用及其对工程地质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入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引导学生思考地质学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2. 通过地质图和实物标本,讲解地壳的组成和地质时代的划分。

3. 分析地质作用如侵蚀、沉积、变质等对工程地质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教学评估:1. 提问学生关于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理解。

2. 学生能够根据地壳的组成和地质时代的划分进行分类和描述。

3. 学生能够分析地质作用对工程地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教案章节:第二章岩土工程特性教学目标:1. 理解岩土的分类和特性。

2. 掌握岩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3. 了解岩土工程中的岩土测试方法。

教学内容:1. 岩土的分类和特性2. 岩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3. 岩土工程中的岩土测试方法教学活动:1. 引入岩土的分类和特性,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岩土对工程的影响。

2. 讲解岩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并通过实验或示例进行演示。

3. 介绍岩土工程中的岩土测试方法,如常规三轴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

教学评估:1. 提问学生关于岩土的分类和特性的理解。

2. 学生能够描述岩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并解释其工程意义。

3. 学生能够了解岩土工程中的岩土测试方法,并理解其重要性。

教案章节:第三章地下水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教学目标:1. 理解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规律。

2. 掌握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3. 了解地下水控制和利用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规律2.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3. 地下水控制和利用的方法教学活动:1. 引入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地下水在地质环境中的作用。

工程地质勘察案例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案例分析

采用CZ-S2拾震器,WLJ差容式力平衡 加速度式,CZ-F放大器,SD-375频谱分 析仪,根据上海450m广播电视塔建(构) 筑物的基础形状,设计布置了4个地微振测 点,每个测点上布置东西、南北、垂直三 个传感器,同时进行三个方向的地微振测 试,其测试成果如下:
⑤土工试验。常规土工试验按国家标准 进行。土动力特性室内试验采用HX-100 循环三轴仪和V. P. Drnevich共振柱仪进行 动载荷试验。静止侧压力系数K0通常为计 算建筑物地基在无侧向变形条件下的侧向 压力的技术参数。采用K0系数自动测试仪 进行K0系数试验。上海广播电视塔地基土 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值如下:
第①层,填土,为近期人工堆填物,土层 颜色较杂,上部夹碎砖、碎石、煤渣等杂物, 下部以粘性土为主。 第②层,粉质粘土,场区普遍分布,为黄 浦江地理位置变迁后的近代沉积物,呈褐灰 色,饱和,软塑-流塑状态,含腐植物、煤 渣屑,夹多量砂质粉土及粉砂团块,层理不 明显,顶部含少量氧化铁条纹,偶见棕丝、 朽木等杂物。本层沿水平、垂直方向土性都 不均匀。
2、勘探测试工作 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拟建场地的土层 分布规律及工程地质特性,为设计、施工 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指标,为抗震设 计提供各项土动力参数,对拟建场地的地 质条件作分析与评价。并结合地基土的性 状特征,选择适宜的基础持力层,计算桩 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预估基础沉降量, 为基础施工中降水、抗震等方面的设计方 案提供依据。
6)地下水 上海广播电视塔拟建场地浅层土中地下水 属潜水类型,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 表径流。在野外勘察期间于钻孔中测得地下 水静止水位一般为0.55~1.70m,相应的绝 对标高为3.33~2.78m。 对场区浅部土层的渗透性分别进行了室内渗 透试验和野外简易抽水试验。室内测得的垂 直和水平渗透系数如下:

工程施工案例分析题(3篇)

工程施工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背景某住宅小区工程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包含住宅楼、商业楼、地下车库等配套设施。

该项目由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某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工程进度滞后、质量不达标、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

以下是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几个典型案例。

二、案例分析1. 工程进度滞后(1)原因分析: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执行不到位,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及设计变更频繁等原因,导致工程进度滞后。

(2)案例分析:针对该问题,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确保工程进度。

2. 质量不达标(1)原因分析: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对原材料质量把关不严、施工工艺不规范、验收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2)案例分析:针对该问题,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完善验收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3. 安全事故频发(1)原因分析: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2)案例分析:针对该问题,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三、案例分析总结1.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确保工程进度。

2. 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完善验收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4. 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5. 强化项目负责人责任,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四、案例分析启示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1. 施工单位应重视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问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工程类试卷]2024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下午试卷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工程类试卷]2024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下午试卷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2024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下午试卷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以下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给出主要案例分析或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请在30道题中选择25道题作答,如作答的题目超过25道题,则从前向后累计25道题止。

1 某砂土试样高度H=30cm,初始孔隙比e0=0.803,比重G s=2.71,进行渗透试验(见图)。

渗透水力梯度达到流土的临界水力梯度时,总水头差△h应为下列哪个选项?( )(A)13.7cm(B)19.4cm(C)28.5cm(D)37.6cm2 用内径8.0cm,高2.0cm的环刀切取饱和原状土试样,湿土质量m1=183g,进行固结试验后,湿土的质量m2=171.0g,烘干后土的质量m3=131.4g,土的比重G s=2.70,则经压缩后,土孔隙比改变量△e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0.137(B)0.250(C)0.354(D)0.5033 某土层颗粒级配曲线见图,试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24),推断其渗透变形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选项?( )(A)流土(B)管涌(C)接触冲刷(D)接触流失4 某新建铁路隧道埋深较大,其围岩的勘察资料如下:①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 c=55MPa,岩体纵波波速3800m/s,岩石纵波波速4200m/s。

②围岩中地下水水量较大。

③围岩的应力状态为极高应力。

试问其围岩的级别为下列哪个选项?( )(A)I级(B)Ⅱ级(C)Ⅲ级(D)Ⅳ级5 甲建筑已沉降稳定,其东侧新建乙建筑,开挖基坑时,实行降水措施,使甲建筑物东侧潜水地下水位由一5.0m下降至一10.0m,基底以下地层参数及地下水位见图。

估算甲建筑物东侧由降水引起的沉降量接近于下列何值?( )(A)38mm(B)41mm(C)63mm(D)76mm6 从基础底面算起的风力发电塔高30m,圆形平板基础直径d=6m,侧向风压的合力为1 5kN,合力作用点位于基础底面以上10m处,当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为150kPa时,基础边缘的最大与最小压力之比最接近下列何值?(圆形板的反抗矩W=πd3/32)( )(A)1.10(B)1.13(C)1.20(D)1.257 某条形基础宽度2m,埋深1m,地下水埋深0.5m。

2021年岩土专业案例试题和答案(1)

2021年岩土专业案例试题和答案(1)

2021年岩土专业案例试题和答案(1)一、单选题(共30题)1.某工厂要扩建三栋厂房.,于是委托某勘察单位进行勘察。

三栋厂房预算额分别为1号:200万元;2号:50万元;3号:100万元。

由于某种原因,工程停建,发包人要求解除合同,但当时1号厂房勘察人还未进行勘察工作;2号厂房完成了勘察工作量的30%;3号厂房完成了勘察工作量的70%以上。

已付定金为合同价的20%。

(1)1号厂房发包人可要求勘察人退还定金()万元。

A:40B:20C:10D:0【答案】:D【解析】:在合同履行期间,发包人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承包人未开始工作的不退还发包人已付定金。

2.某建筑物的地质剖面及土性指标如图4-37和表4-8所示。

柱基顶面承受的最大荷载特征值为:轴力P=2040kN,弯矩M=320kN·m,剪力T=56kN。

根据方案比较择优选择了钢筋混凝土打入桩基础。

采用平面尺寸为300mm×300m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

基础顶面高程为地表下0.8m,根据地质条件,确定第四层硬塑黏土为桩尖持力层。

桩尖进入持力层1.55m,桩长8.0m,承台底面埋深1.8m。

桩数n=5根,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距离是d=0.3m,布置见图4-38所示。

承台底面尺寸1.6m×2.6m。

桩顶伸入承台50mm,钢筋保护层取35mm。

建筑场地地层条件如下:①粉质黏土层IL=0.6,取qsk=60kPa;qck=430kPa;②饱和软黏土层:因e=1.10,属于淤泥质土,取qsk=26kPa;③硬塑黏土层:IL=0.25,取qsk=80kPa,端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2500kPa。

(2)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约为()kN。

A:312B:383C:455D:583【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各项参数如下:①根据《建筑粧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由式(5.2.5-1)计算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R=Ra+ηcfakAc,桩中心距:又承台底净面积:4=2.6×l.6-5×0.3×0. 3=3.71m2;则:R=327. 54 +0. 08×430×3. 71 =455kPa 3.有一工业塔,刚性连结设置在宽度b=6m,长度l=10m,埋置深度3m的矩形基础板上,包括基础自重在内的总重为Nk=20MN,作用于塔身上部的水平合力Hk=1.5MN,基础侧面抗力不计,如图3-8所示。

内蒙古赤峰市工程地质灾害案例分析

内蒙古赤峰市工程地质灾害案例分析

内蒙古赤峰市工程地质灾害案例分析赤峰地区地处华北板块、蒙古板块、松辽板块三大板块交接处,跨越多种地貌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较为复杂;赤峰市处在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段,北部位于大兴安岭的东南段,南部属于燕山山系的东部,整个地形起伏比较大,以山区、丘陵为主,在汛期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自然地质灾害。

赤峰人口众多,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公路、铁路等基础建设迅猛,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必然形成较为频发的人为地质灾害。

赤峰地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大部分山区、丘陵地带地表植被稀疏,遇到强降雨极易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赤峰是一个矿藏丰富地区,大量煤矿开采、金属矿开发会形成采空区,公路经过会造成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4.2 常见地质灾害的防治在公路建设中,由于人为因素的诱发,必然导致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

特别是赤峰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公路建设中比较易发生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多危害,所以必须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

通过对赤峰境内公路建设及使用中地质灾害类型的统计显示,赤峰地区多发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的特征,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加以防治。

例如:省道206线赤峰-承德公路是内蒙古东部盟市通往京、津、唐地区的主要公路通道。

沿线主要河流除锡泊河、砬子沟常年有溪流外,其余均为季节性干枯河沟。

多处冲沟由于流域内地面坡度陡,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雨季引发泥石流冲积扇逐年淤高,已成为该段路线最主要的病害。

常用泥石流防治措施为:①封山育林、平整山坡、修筑梯田、修筑排水系统及支挡工程等措施。

水土保持虽是根治泥石流的一种办法,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收效时间也较长,一般应与其他措施配合进行。

②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桥梁、涵洞、过水路面、明峒、渡槽及隧道等方式跨越泥石流。

③采用排导沟、急流槽导流堤等措施使泥石流顺利排走,以防止淹没道路、堵塞桥涵。

滑坡治理工程实践案例分析

滑坡治理工程实践案例分析

滑坡治理工程实践案例分析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范滑坡灾害,许多地方实施了滑坡治理工程。

本文将以几个滑坡治理工程实践案例为例,分析其实施过程、效果和经验教训。

案例一:A市滑坡治理工程在A市的一处山体上,因为长期的土地利用不合理,导致土壤的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降雨使得土壤失去了支撑力,从而引发了滑坡。

为了解决问题,A市政府决定实施滑坡治理工程。

首先,工程团队进行了地质勘察和监测工作,确定了滑坡的范围和规模。

然后,他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加固山体、修建护坡、设立排水系统等。

在施工过程中,他们注重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合作,确保施工不会对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过大影响。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滑坡治理工程顺利完成。

随后,工程团队对治理效果进行了监测评估。

结果显示,滑坡治理工程有效地减少了滑坡的风险,并提高了周边居民的安全感。

案例二:B市滑坡治理工程与案例一相似,B市也面临着滑坡灾害的威胁。

然而,由于当地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滑坡治理工程的实施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应对挑战,B市政府与相关专家密切合作,制定了一套科学的治理方案。

方案中包括了地质勘察、工程设计、监测预警等环节。

工程团队还利用新型材料和技术,提高了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团队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包括地质结构复杂、工程预算超支等。

他们不断调整策略,解决问题,并向政府上报情况,争取相关支持。

最终,滑坡治理工程在多次努力下取得了成功。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滑坡治理工程被证明是稳定可靠的,降低了滑坡风险,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安全的生活环境。

在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滑坡治理工程的实施并非简单的任务。

它需要工程团队的专业知识、科学规划和合理分配资源。

同时,与当地居民的合作和支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滑坡治理工程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经验教训:首先,治理前的地质勘察和监测是关键步骤,必须准确把握滑坡的规模和范围;其次,选择适宜的技术和材料,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最后,与当地居民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工程施工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过大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案例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案例分析

未来挑战与机遇
挑战
工程地质勘察行业面临着技术更新换代、市场竞争加剧、环保要求提高等多方 面的挑战,需要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质量、适应市场需求。
机遇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实施以及国际市场的拓 展,工程地质勘察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空间。
行业发展趋势
市场化改革
随着工程地质勘察行业的市场化 改革,将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市场 竞争,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服
务质量的提升。
国际化发展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 施,工程地质勘察行业将迎来更多 的国际化发展机遇,推动行业的技 术交流和合作。
绿色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工程地质勘 察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减少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行业的可 持续发展。
项目地点
某城市地铁建设的地质勘察。
位于某城市中心区域,地下 管线密集,地质条件较为复 杂。
工程要求
需要进行细致的地质勘察, 为地铁线路和站点建设提供 可靠的地质资料。
勘察重点
主要关注地下岩土性质、地 下水状况、不良地质现象等 问题,以确保地铁建设和运 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工程地质勘察案例分
03

案例一分析
案例名称
某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勘察方法
采用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详 细勘察。
勘察目的
评估高速公路建设沿线的地质条件,为路线设计 和基础施工提供依据。
案例分析
在勘察过程中,发现高速公路沿线存在软土、滑 坡、断层等不良地质条件。针对这些情况,勘察 人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建议,为设计单位 和施工单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岩土工程技术案例分析

岩土工程技术案例分析

岩土工程技术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本案例选取了一项位于城市中心的岩土工程建设项目,项目用地范围内存在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包括软土层、硬土层及岩层。

项目旨在建造一座高层商业建筑,地下室共三层,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0 平方米。

2. 工程目标本次岩土工程的主要目标为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定,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沉降量,同时优化地下室结构设计,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3. 技术方案针对本项目所涉及的地质条件,经多次论证,最终确定了以下岩土工程技术方案:3.1 地基处理3.1.1 软土层处理针对软土层,采用挤密注浆法进行处理。

通过注入水泥浆,提高软土层的强度,减小压缩性,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

处理范围为建筑用地范围内全部软土层。

3.1.2 硬土层处理针对硬土层,采用预压加固法进行处理。

通过在硬土层中设置预压桩,提前将土层压密,减小地基沉降。

预压桩采用预制桩,桩长约为 20 米,桩径约为 0.6 米。

3.1.3 岩层处理针对岩层,采用爆破法进行处理。

在确保周边安全的前提下,对岩层进行爆破,使其表面平整,便于后续地下室开挖。

爆破作业遵循相关规范,确保施工安全。

3.2 地下室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及工程需求,地下室结构设计如下:3.2.1 底板设计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约为 300 毫米。

底板设有防水层,防止地下水渗透。

3.2.2 侧墙设计侧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约为 300 毫米。

侧墙设有防水层,防止地下水渗透。

3.2.3 顶板设计顶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约为 300 毫米。

顶板设有覆土层,用于绿化及道路铺设。

4. 施工组织与管理为确保工程质量,本项目采取如下施工组织与管理措施:4.1 施工流程控制严格按照技术方案确定的施工流程进行施工,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

4.2 质量监控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监控,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4.3 安全文明施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文明施工。

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关的问题案例

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关的问题案例

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关的问题案例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土地的地质结构、地下水流与土壤性质等因素,对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探讨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的相关问题。

案例一:地质灾害对基础工程的影响某地区的一座高楼建筑在建设过程中遭遇了一次严重的地质灾害——滑坡。

该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多为泥质和松软的土壤,再加上连续的降雨,导致土壤稳定性急剧下降,最终发生了严重的滑坡。

由于建筑基础设计不当,未考虑到地质灾害对土壤稳定性的影响,导致建筑物出现了倾斜和开裂,严重影响了使用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的知识和技术可以通过地质勘察分析,提前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并通过合理的基础设计和加固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案例二:地下水对基础工程的影响一座新建的桥梁建设进入尾声时,桥墩附近的土壤突然开始松软和渗水,桥梁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经过调查发现,该地区地下水位突然上升,导致土壤的承载能力急剧下降,从而影响了桥梁的安全运行。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的知识可以通过地下水勘察和水文地质分析,及时发现地下水位变化的趋势,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排水措施,减少地下水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案例三:地基处理对建筑物的影响在某地区开发商新建一栋高层建筑时,发现地基土质较为松软,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存在一定的影响。

经过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的专家分析,决定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包括灌注桩、加固土壤等方式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最终建筑物顺利建成,并且经过了耐久性和稳定性的验证。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对工程建筑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只有充分利用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的知识和技术,才能在建设过程中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提高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案例分析(每题15分)1、以房屋建筑为例,说明勘察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及适用手段。

答:勘察阶段是与设计阶段相适应的,一般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初勘阶段、详勘阶段。

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及适用的手段为:可研阶段-评价区域稳定性、场地适宜性,进行场地方案比选;手段-测绘+物探+钻探。

初勘阶段-评价场地稳定性、确定总平面布置、论证不良地质现象和防治方案;多用勘探(物探、钻探)和室内、少量原位测试方法。

详勘阶段-评价地基稳定性、提供地基设计参数;勘探(钻探、坑探)+原位测试。

2、工程地质钻探有那些技术要求,作简要分析。

答:控制回次进尺;岩心采取率;孔中实验;取土要求。

控制回次进尺,准确划分地层,岩土鉴别分类、描述,每钻进1~2m提钻;岩心采取率应达到80%以上,破碎带应不小于60%,采取相应技术、设备措施以满足技术要求;按要求进行孔中实验(水文:测水位、水温、冲洗液耗量,按要求分层止水等);取土要求:按要求的深度取样,保持土样原状(含水量、结构),为此可考虑地层特点采用相应技术或设备措施。

3、分析制约建筑物基础砌置深度的地质因素。

答:制约建筑物基础砌置深度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岩土工程地质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季节性冻土深度等三方面。

首先根据地层岩土的性质确定持力层;结合建筑物使用要求与地基持力层条件调整基础埋深;置于地下水位以下、最大季节冻深以上较有利。

4、试分析桩基类型选择与施工条件的关系。

答:选桩型时考虑施工条件主要对预制桩和灌注桩,考虑两点:技术可行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选预制桩,要考虑保证桩基质量的前提下,桩穿过的各土层打入的可能性,同时考虑环境是否允许打桩产生的噪声;当打(压)入有困难或环境因素不允许打桩噪声,则选择灌注桩,采用灌注桩要考虑成孔质量问题,是否会产生缩孔、流沙及各种原因导致孔底残土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5. 分析冲积平原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答题要点该题无固定答案,学生只要能答出2个以上问题,并能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即可。

例:地下水问题。

平原区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浅,在开挖土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地下水;地下水可能基坑涌水,流砂等,影响施工,甚至危及到周围建筑物产生较大的变形影响因素:主要有如下水赋存介质的,地下水位,开挖面积等地基强度问题,地基变形问题等。

6. 分析地震效应。

以下是本题的答案要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分。

要点:在地震作用影响下,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称为地震效应。

地震效应包括,地震力效应,地震破裂效应,地震液化效应和地震激发地质灾害效应。

(1)地震力效应地震可使建筑物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当建筑物无法抵挡这种力的作用时,建筑物将会发生变形、开裂、倒塌。

(2)地震破裂效应地震自震源处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于周围的岩土:层中,引起岩土层的振动,当这种振动作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叫,岩石就产生突然破裂和位移,形成断层和地裂隙,引起建筑物变形和破坏。

(3)地震液化效应在饱和粉砂土十传播的地震波,使得孔隙水压力不断升高,土中有效应力减少,甚至会使有效应力完全消失,粉砂土形成流体,形成砂土液化,导致地基强度降低,(4)地震能激发斜坡岩土体松动、失稳,发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7. 分析褶皱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以下是本题的答案要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分。

要点:褶皱形成以后,使岩层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同时,在褶皱的转折端,一般张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在褶皱两翼,岩层中易产生剪裂隙。

由于褶皱构造中存在着不同的裂隙,导致岩层的完整体受到破坏,因此,褶皱区岩层的强度及稳定性较之原有岩层有所降低。

另外由于转折端更易遭受风和作用的影响,因此,工程应避免布置在转折端。

褶皱两翼,岩层均为单斜岩层,如果在褶皱两翼开挖形成边坡,可能导致边坡产生顺层滑动。

因此在两翼布设工程应尽量使开挖形成边坡的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如果边坡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一致,应使边坡的倾角小于岩层倾角,否则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8.、分析冲积平原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答:在工程地质特征上,卵石、砾石及密实砂层的承载波力较高,作为建筑物地基是比较稳定的。

细砂具有不太大的压缩性,饱和进边坡不稳定。

至于淤泥、泥炭和松软的黏性土,如作为地基,则建筑物会发生较大的沉降,而且沉降的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

总的来说,生轭湖及河滩地带因含松软的淤泥及黏性土,工程性质差。

但河漫滩上升为阶地后因干燥脱水,则工程性质能够改善,一愈老的阶地工程性质愈好。

山区河谷冲积土:山区冲积物透水性很大,抗剪强度高,实际上是不可压缩的,是建筑物的良好地基。

山前平原冲积洪积物:沉积物有分带性,近山处为冲积和部分洪积成因的粗碎屑物组成,向平原低地逐渐变为砾砂、砂以至黏性土。

因此,山前平原的工程地质条件也随分带岩性的不同而变化。

越往平原低处,工程地质条件越差。

9、分析褶皱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答案:褶皱形成以后,使岩层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同时,在褶皱的斩折端,一般张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在褶皱两翼,岩层中易产生剪裂隙。

由于褶皱构造中存在着不同的裂隙,导致岩层的完整体受到破坏,因此,褶皱区岩层的强度及稳定性较之原有岩层有所降低。

另外由于转折端更易遭受风和作用的影响,因此,工程应避免布置在转折端。

褶皱两翼,岩层均为单斜岩层,如果在褶皱两翼开挖形成边坡,可能导致边坡产生顺层滑动。

因此在两翼布设工程应尽量使开挖形成边坡的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如果边坡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一致,应使边坡的倾角小于岩层倾角,否则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10、以房屋建筑为例,说明勘察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及适用手段。

答:勘察阶段是与设计阶段相适应的,一般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初勘阶段、详勘阶段。

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及适用的手段为:可研阶段-评价区域稳定性、场地适宜性,进行场地方案比选;手段-测绘+物探+钻探。

初勘阶段-评价场地稳定性、确定总平面布置、论证不良地质现象和防治方案;多用勘探(物探、钻探)和室内、少量原位测试方法。

详勘阶段-评价地基稳定性、提供地基设计参数;勘探(钻探、坑探)+原位测试。

11、工程地质钻探有那些技术要求,作简要分析。

答:控制回次进尺;岩心采取率;孔中实验;取土要求。

控制回次进尺,准确划分地层,岩土鉴别分类、描述,每钻进1~2m提钻;岩心采取率应达到80%以上,破碎带应不小于60%,采取相应技术、设备措施以满足技术要求;按要求进行孔中实验(水文:测水位、水温、冲洗液耗量,按要求分层止水等);取土要求:按要求的深度取样,保持土样原状(含水量、结构),为此可考虑地层特点采用相应技术或设备措施。

12、分析制约建筑物基础砌置深度的地质因素。

答:制约建筑物基础砌置深度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岩土工程地质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季节性冻土深度等三方面。

首先根据地层岩土的性质确定持力层;结合建筑物使用要求与地基持力层条件调整基础埋深;置于地下水位以下、最大季节冻深以上较有利。

13、试分析桩基类型选择与施工条件的关系。

答:选桩型时考虑施工条件主要对预制桩和灌注桩,考虑两点:技术可行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选预制桩,要考虑保证桩基质量的前提下,桩穿过的各土层打入的可能性,同时考虑环境是否允许打桩产生的噪声;当打(压)入有困难或环境因素不允许打桩噪声,则选择灌注桩,采用灌注桩要考虑成孔质量问题,是否会产生缩孔、流沙及各种原因导致孔底残土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14.分析冲积平原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答题要点该题无固定答案,学生只要能答出2个以上问题,并能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即可。

例:地下水问题。

平原区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浅,在开挖土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地下水;地下水可能基坑涌水,流砂等,影响施工,甚至危及到周围建筑物产生较大的变形影响因素:主要有如下水赋存介质的,地下水位,开挖面积等。

15.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以下是本题的答案要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分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要点:(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

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

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16. 褶皱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答:通过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如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等。

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

以下是本题的答案要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分。

要点:褶皱形成以后,使岩层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同时,在褶皱的转折端,一般张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在褶皱两翼,岩层中易产生剪裂隙。

由于褶皱构造中存在着不同的裂隙,导致岩层的完整体受到破坏,因此,褶皱区岩层的强度及稳定性较之原有岩层有所降低。

另外由于转折I端更易遭受风和作用的影响,因此,工程应避免布置在转折端。

17. 指出下列各组岩石的主要异同(本题任选两组)(1)石灰岩与大理岩(2)黏土页岩与云母片岩(3)花岗岩与流纹岩(4)石英砂岩与石英岩答:(1)这两者的主要成分皆为方解石,遇稀盐酸后剧烈起泡。

主要区别是:石灰岩属沉积岩,具化学结构,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大理岩属变质岩,具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2)这两者的力学性质均较差,黏土页岩属于沉积岩,主要由黏土矿物组成,具泥质结构,层理构造;云母片岩属于变质岩,主要由云母组成,具片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3)这两者均为酸性岩浆岩,主要成分均为正长石、石英、黑云母等。

但花岗岩属深成侵入岩,具全晶质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流纹岩属喷出岩,具斑状结构,流纹状构造。

(4)此两者均由石英组成,但石英砂岩为沉积岩,具砂状结构、层理构造;石英岩属变质岩,具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18. 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以下是本题的答案要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分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要点:(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

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