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7课时练习五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七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七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案教学内容练习十七教材分析这是一堂练习课,是学生在学习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和理解而安排的。
第1、3题是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求面积。
第1题需要先测量计算所需条件的长度,再计算;第3题要选择条件进行计算,有些是间接条件要转化为直接条件(我安排在了上堂课练习)。
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第2、4、5、6题都是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第2题,飞机模型的机翼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求机翼的面积,可以先求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2;也可以根据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经验,设想把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底长100mm+48mm,高250mm的平行四边形,求出它的面积。
第4题,注意让学生观察图示找到计算所需条件。
花坛的三面围篱笆,形成一个直角梯形。
20m就是它的高,用46m-20m可以得到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
第5题,要结合示意图先让学生理解水渠的横截面。
水渠的渠口宽、渠底宽和渠深分别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再计算出梯形的面积。
第6题,可结合教材中的图使学生理解圆木堆的横截面可以看作一个梯形,梯形的上底长相当于顶层的根数,梯形的下底长相当于底层的根数,梯形的高相当于圆木的层数。
所以可以借助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圆木的总根数。
第8*题是选作题。
首先要考虑如何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
应该是以梯形上底长度为底长的平行四边形。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已经初步能够利用计算公式求梯形的面积,但理解和掌握只是比较浅的。
我们在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去找去梯形的上底、下底、高相对应的数值,这样学生才能利用公式求面积。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先安排些简单的运用,然后再逐渐加深,使学生逐渐掌握,然后也可以安排适当的深化。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2、使学生能够利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7课时《通分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7课时《通分练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通分练习课》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通分的概念和方法,能运用通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通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运用中,学生对通分的理解和运用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通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通分的概念和方法。
2.如何运用通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和应用。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通分的作用。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通分的知识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通分的概念和方法。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如分蛋糕,引入通分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将不同大小的蛋糕分给其他人,使得每个人得到的蛋糕大小相同。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通分的定义和方法。
解释通分是将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的过程,并展示通分的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通分的计算。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完成练习,并进行讲解和指导。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解释。
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通分的计算。
五年级小数的意义和读法
小数的意义和读法(教案)0.160读作()小结:0.001、0.003、0.086和0.160是()小数,表示()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1分是()元,写成小数是()元。
5分是()元,写成小数是()元。
7角3分是()元,写成小数是()元。
2、下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把涂色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米分别改写成用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点后面有几位就是几位小数,它们所表示的分数有什么相同之处?位小数,它们都表示千分之几。
分母是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说你的想法,集体评价。
1.先涂色表示分数,再写出相应的小数。
2.(1)0.8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份。
3.(2)0.46是把整数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份。
(3)0.137是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这样的()份。
3.读出下面各数,并说出各表示几分之几。
0.39 0.108 0.006 0.2 0.80 体评价你是怎样思考的。
流汇报,集体订正。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小数的意义和读法(学案)0.12是()小数,表示()分之几。
3、1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1毫米 =()米=()米3毫米 =()米=()86毫米 =()米=()米160毫米 =()米=()米0.001读作()0.003读作()0.086读作()0.160读作()小结:0.001、0.003、0.086和0.160是()小数,表示()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1分是()元,写成小数是()元。
5分是()元,写成小数是()元。
7角3分是()元,写成小数是()元。
2、下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把涂色部分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这节课我学会了()。
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10个0.01是(),10个0.001是()。
(2)0.1里有()个0.01,有()0.001。
0752.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7课时 练习五(1)(教案)
第5单元简易方程第17课时练习五(1)【教学内容】:教材P80~81练习十七第2、3、6、7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学生对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解答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难点:找等量关系,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回顾,分析解答。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方程的哪些知识?学生: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出示下列问题,只列方程。
1.图书室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80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
文艺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2.养鸡厂养母鸡和公鸡共400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7倍。
母鸡和公鸡各有多少只?3.钢笔每支18.5元,甜甜买钢笔和铅笔各2支,共用了38.8元。
铅笔每支多少钱?学生先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口答。
二、指导练习1.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1)出示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2)教师指名学生说题意,并对学生做环保教育。
提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学生汇报。
(3)教师:该如何列方程解决呢?让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并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4)教师点评两种不同的列方程的方法,并订正。
2.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1)出示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2)组织学生阅读题目,获取题目中的有用信息。
(3)教师:怎样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4)学生汇报:解:设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x 。
①(x -3102)×2.5= 135 x =3156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2.5x -3102×2.5=135 x =3156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5-2-16 练习十七》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68km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时间
甲车行的路程+乙车行的路程=总路程
解 : 设 乙 车 每 小 时 行 x千 米 。
68×3.5+3.5x = 455 238+3.5x = 455
3.5x = 217
还可以怎 样列方程?
x = 62
答: 乙车每小时行62千米。
12. 两地间的路程是455km ,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 地开出,相向而行,经过3.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 68km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科学家》丛书有4本,《发明家》丛书有多少本?
《科学家》丛书总价+《发明家》丛书总价=22元
4.
我买了两套丛书,
共花了22元。
2.5元/本 4元/本
《科学家》丛书有4本,《发明家》丛书有多少本? 解:设《发明家》 丛书有x本。
2.5×4+4x = 22
10+4x = 22
10+4x-10 = 22-10
(6+x) ×0.12÷0.12 = 1.8÷0.12
6+x = 15 x=
答:饮料瓶有99个。
小朋友,你
3.
会看水表吗?
水表上的读数表示水表安装以后的用
水总吨数,两次读数的差就是这段时 间里的用水吨数。
2号楼第二季度水费收取表 单价:2.5元/吨
室号 上次读数/吨 本次读数/吨 水费/元
101
2756
解:设102室本次水表读数是x。
(x-3102) ×2.5 = 135 (x-3102)×2.5÷2.5 = 135÷2.5
x-3102 = 54 x-3102+3102 = 54+3102
【全册教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17课时 复习(1)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7课时复习(1)教学内容:教材26页复习1-7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能正确快速口算,能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进行三位数乘一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恰当选择所学知识解决不同类型的题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梳理本单元学过的内容。
提出复习的必要性。
二、练习指导1.第1题。
同桌相互口算练习。
指名随机口算得数,并要求说出口算方法。
小结:口算要注意口算的方法,经常进行口算练习,有利于提高口算的能力和速度。
铝钢复合板详细问题了解下!2.第2题。
先让学生进行口算,比一比谁做得又以又快。
3.第3题。
男、女生进行笔算比赛(2、3两组题)。
完成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完成的一组题中的算法,进行交流。
小结提问:(1)乘数的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个0。
(2)乘数的中间有1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1个0吗?(3)乘数的末尾和中间都没有0,积里面也一定没有0吗?4.第4题(1)独立进行估算。
花开蝶自来。
观光旅游的客人慕名而至,且不断增加,尤其是节假日人海如潮,挤破了脑壳,很多人想进入小镇,还一票难求呢!说话间,有不少游客陆续从旁边走过,有扶老携幼一家子的,有少男少女成群结伴的,还有成双成对谈情说爱的,三三两两,络绎不绝,一个个兴致勃勃,神采飞扬,为的是一睹这“田螺姑娘”故乡的芳容,纵情、潇洒一回。
“钟镇长”是个大忙人。
寒喧中,他时不时切断话题,招呼这个,叮嘱那个,不停地接打电话。
“你忙吧,我们自己走走。
”我知道,他有太多的事情,不忍占用他太多的时间。
告别“钟镇长”,随着人流,我们进入田螺农园。
说是农园,其实是一片森林之地,满山尽是挤挤密密,刚劲、挺拔、威武的大松树。
许是当地人精心的培植和保护,这里的松树与众不同,令人刮目相看。
每棵树高达十多二十米,直径二三十厘米,树干笔直,极少枝丫,似乎像执著之人一心一意地直往上长,到树顶之处才将枝杈伸展开来,与邻近同是松树的枝叶盘互交错,连成一片,形成一座宠大的天然伞棚。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7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7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内容:1. 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分数的乘除法、小数的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等。
2. 练习题的设计,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拓展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老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二、基本题练习1. 老师给出一些基本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挑选一些题目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提高题练习1. 老师给出一些提高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2. 每组完成后,挑选一些题目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拓展题练习1. 老师给出一些拓展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挑选一些题目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与反思1. 老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评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通过学生的总结与反思,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
教学延伸:1.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
2.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课的形式,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和练习,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老师也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课题:第二单元:位置—练习五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课型:练习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教材P22~23练习五第5、7、8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这一单元同学们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谁来用数对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呢?学生先同桌互相说一说用数对怎样表示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全班交流。
2.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一单元所学知识。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5题。
(l)介绍国际象棋棋盘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国际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由32个深色和32个浅色方格交替排列组成,每边8个方格。
8排垂直的格子称为“直线”,8排水平的格子称为“横线”,同色格组成的角角相触的各地称为“斜线”。
(2)引导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与我们学的知识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引导学生发现:这里的“列”是由字母组成的。
)(3)让学生说一说各棋子现在的位置如何表示?再做一做。
2.出示教材第23页第7题。
(1)根据要求做一做,然后思考: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了,什么没变?(2)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
(3)追问:平移后需要画出几个图形?(2个)注意提醒学生是“分别”平移,不是连续平移。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人教新课标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我将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选择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这两个部分不仅是分数运算的核心,也是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数学概念的基础。
我通过情景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分数运算的实际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内容的安排上,我采取了从易到难的顺序。
讲解了分数的乘法,然后是除法。
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分数运算的知识体系,使他们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目标既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也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
我希望通过这些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我明确了教学难点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过程中,分子与分母的交叉约分以及运算的规律。
这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
我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讲解、演示、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等,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同时,我也指出了教学重点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以及运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我认为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因此我在教学中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四、教具与学具的运用我准备了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练习本、笔、计算器等教具和学具。
这些工具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运算。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六、板书设计我设计了题目为“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板书,包含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和解答过程。
这样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对分数运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我设计了两个作业题目,一个是计算题,一个是应用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第十七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解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第十七课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等式的性质2. 解简易方程的方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式的性质和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等式的性质,让学生举例说明。
2. 提问: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是否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为0),等式是否仍然成立?(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使方程两边只剩下未知数。
(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为0),使方程两边只剩下未知数。
2. 举例说明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3. 学生练习解简易方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解一些简单的方程,如:2x 3 = 7,3y - 4 = 2等。
2. 解答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实际问题应用(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方程解决。
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3. 讲解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课后练习:解一些简易方程。
2. 预习下节课内容:解比例方程。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等式的性质和解简易方程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7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7课时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数感。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口算、听算等方式复习导入,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基本练习(10分钟)(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① 23 × 45② 123 × 45③ 123 × 54④ 123 × 56(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① 234 × 12② 345 × 67③ 456 × 78④ 567 × 893. 提高练习(10分钟)(1)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①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行驶多少千米?② 一本书有123页,5本这样的书一共有多少页?(2)解决问题。
① 小明家种了3棵桃树,每棵树收了123千克桃子,这些桃子一共有多少千克?② 小华每分钟打字45个,15分钟打了多少个字?4. 拓展练习(10分钟)(1)找规律填空。
① 123 × 6 = 7 × ()123 × 7 = 6 × ()② 234 × 5 = 5 × ()234 × 6 = 4 × ()(2)解决问题。
① 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②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5. 总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7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5) 人教版
第17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5)教学内容:教材第82页练习十七。
教学目标:1.巩固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稍复杂的行程问题的能力。
3.经历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练习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那谁能说一下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指名回答。
)小结: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今天我们就通过几道习题来巩固一下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二、练习讲解1.易错题分析。
课件出示:甲乙两地相距660千米,一辆货车每小时行32千米,一辆客车每小时行34千米,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相遇?(1)学生尝试解答。
(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3)教师小结:列方程解求速度、相遇时间等问题时,首先要根据以前学习的相遇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再正确地解答。
2.教材第82页练习十七第12题。
(课件呈现)(1)学生阅读题目,获取题目的有用信息。
(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3)学生根据“总路程=(甲车速度+乙车速度)×相遇时间”列出方程,指名汇报。
三、巩固拓展1.画线段图解决稍复杂的行程问题。
课件出示:甲、乙两城相距420 km,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一辆摩托车同时从乙城开往甲城。
汽车每小时行驶75 km,3小时后两车相距15 km。
摩托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2)思路导引:情况一:两车行驶3小时未相遇,两车还相距15 km。
用线段图表示:根据上面的线段图可知:汽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摩托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15 km=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七周教案5课时
答:这条马路有15600 m长。
4.一根木头长8 m,每2 m锯一段。一共要锯多少次?
8÷2-1=3(次)
答:一共要锯3次。
五、课堂小结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
设计
植树问题(1)
棵数=间隔数+1
100÷5=20(个) 20+1=21(棵)
作业
布置
1. 完成教材第109页第2、3题。
A.8 B.9 C.10
答案:C C C
2.(1)教室的两根柱子之间摆了6盆花,两端都不摆,每隔3 m摆一盆,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有多少米?
3×(6+1)=21(米)
答: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为21米。
(2)学校门前有一条笔直的小路,在小路的一旁从一头到另一头每隔3 m栽一棵树,两端都不栽,一共栽了18棵,这条小路长多少米?
入部分的题目。
(2)你是用什么方法操作的?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教师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发现了“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的
规律:棵数=间隔数-1。
2.应用规律,自主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2,引导学生读题,说说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说解题过程。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发现了两端不栽的规律:棵数=间隔
1.(1)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信息。
(2)学生认真倾听、思考。
(3)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
(4)学生交流自己的计数方法。
2.(1)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汇报结果。
(3)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汇报,集体修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17课时练习五
,培育学简略方程第5单元第17课时练习五(1)【教课内容】:教材P80~81练习十七第2、3、6、7题。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稳固学生对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质问题的过程生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发散思想能力,养成认真审题、认真解答的优秀学习习惯。
【教课重、难点】要点:正确剖析题目中的数目关系并列出方程。
难点:找等量关系,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教课方法】:指引回首,剖析解答。
小组合作研究。
【教课准备】:多媒体。
【教课过程】一、复习回首教师:昨天,我们学习了相关方程的哪些知识?学生: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出示以下问题,只列方程。
1.图书馆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80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 3倍。
文艺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2.养鸡厂养母鸡和公鸡共 400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7倍。
母鸡和公鸡各有多少只?3.钢笔每支元,甜甜买钢笔和铅笔各2支,共用了元。
铅笔每支多少钱?学生先独立思虑,指名学生口答。
二、指导练习1.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出示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教师指名学生说题意,并对学生做环保教育。
发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学生报告。
教师:该如何列方程解决呢?让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并重申停题的规范性。
教师评论两种不一样的列方程的方法,并校正。
2.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出示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组织学生阅读题目,获得题目中的实用信息。
教师:如何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独立思虑后,在小组中沟通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报告:解:设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x。
①(x-3102) ×2.5=135x=3156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3102×2.5=135x=3156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三、稳固拓展1.经过抓不变量解决差倍问题出示:红红今年11岁,爸爸今年39岁,红红几岁时,爸爸的年纪是红红的3倍?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确定位置(17)-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确定位置(17)-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数对找到相对应的点。
(2)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体会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形成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数对找到相对应的点。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2. 教学挂图3. 学生用书、练习本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座位排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某个同学的位置。
2. 提问:如何用一种简洁、准确的方法表示这个同学的位置呢?3.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用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二)探索新知1. 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教室里其他同学的位置。
2.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方格图,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图中的点。
3.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列与行的顺序。
4. 学生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时,要注意列与行的顺序,先列后行。
(三)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1题。
2. 学生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2题。
3. 学生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3题。
(四)课堂小结1.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知道了数对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24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练习17练习十七》教学课件
14x÷14=42÷14 x=3
答:“发明家”丛书有3本。
12.5元/本
14元/本
4.解下列方程。
13.2x+9x=33.3
解 22.2x=33.3 2:2.2x÷22.2=33.3÷22.2
x=1.5 5.4x+x=12.8 解 6.4x=12.8 :6.4x÷6.4=12.8÷6.4
开出,相向而行,经过3.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驶
68km,乙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解:设乙车每小时行驶xkm。 68×3.5+3.5x=455 238+3.5x=455 3.5x=217 x=62
答:乙车每小时行驶62km。
11. 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A地出发开往B地。经过18小时后, 甲船落后乙船57.6km。甲船每小时行驶32.5km,乙船每 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解:设较小的自然数是x,那么另一个自然数就是x+1。 x+(x+1)=97 2x+1=97 2x=96 x=48 x+1=48+1=49
答: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48和49。
8.一辆货车一天要运完35t货物。货车每次能运5t,上午运
了3次,下午还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批货物?
解:设下午还要运x次才能运完。 3×5+5x=35 15+5x=35 5x=20 x=4
57.6km
11. 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A地出发开往B地。经过18小时后, 甲船落后乙船57.6km。甲船每小时行驶32.5km,乙船每 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解:设乙船每小时行驶xkm。
( x-32.5)×18=57.6 x-32.5=3.2 x=35.7
答 : 乙 船 每 小 时 行 驶 35.7km 。
12.在下面的两个 里填入相同的数,使等式成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7课时 整理与练习教案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整理与练习(2)教学内容:课本第80-81页。
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沟通数学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的价值。
2.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计算和比较,沟通小数乘、除法的联系,练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进一步的计算和比较,沟通小数乘、除法的联系,应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沟通方法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
(预设5分钟)明确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继续来整理与练习本单元的知识。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23分钟)练习单在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一)基本练习1.“练习与应用”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提问:比较每组两道题的得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计算和比较,引导学生小数乘、除法式题的某些内在联系,启发他们在今后的计算中利用转化的方法更加简便地计算相关式题。
2. “练习与应用”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提问:你能分别说说怎样来判断每组两道算式的大小?鼓励学生灵活应用本单元学习的计算方法或发现的计算规律作出判断,并通过计算验证所作的判断。
(二)专项练习3.笔算“练习与应用”第10 题。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并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说说哪几题的计算过程可以用简便方法,依据的是什么运算律,是怎样想到的?请做错的同学分析一下错误原因。
(三)整合练习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1 题。
读题,明确题意后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每千克食品的单价。
可以先算每克有多少元,再算1千克多少元;也可以先算1千克有几袋,再算1千克有多少元。
5.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2题。
认真读题,说说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信息?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时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时整理和复习(1)教材第83页的内容。
1.加深理解简易方程的意义和作用,会解简易方程。
2.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加深对列方程解题的认识。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难点:归纳整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课件。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路程与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
(2)乘法交换律。
(3)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式子,同时指名一生板演。
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
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你能举例说明吗?(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如小明比小红重2kg,用a表示小明的体重,那么小红的体重就是(a-2)kg。
)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2.复习方程的概念。
(1)等式的意义: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如:3+6.5=9.5、7-4.2=2.8、3.6×0.5=1.8、3.5+x=9.5等都是等式。
(2)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首先要看这个式子是不是等式,接着再看这个式子中是否还含有未知数。
如3.2x=8、11x=363、x+7.6=11.4等都是方程。
(3)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
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如:35÷7=5、2x=0、3.5x=4、11.2-x=11.14等都是等式,但35÷7=5不是方程。
3.复习解方程。
(l)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x=32是方程x -32=0的解。
(2)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如:4x=6解:x=6÷4x=1.5提问:解题的依据是什么?怎样进行验算?解方程的依据:①四则运算之间各部分的关系。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②等式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单元简易方程
第17课时练习五(1)
【教学内容】:教材P80~81练习十七第2、3、6、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学生对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的学习。
过程与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解答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难点:找等量关系,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回顾,分析解答。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方程的哪些知识?
学生: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出示下列问题,只列方程。
1.图书室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80本,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
文艺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
2.养鸡厂养母鸡和公鸡共400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7倍。
母鸡和公鸡各有多少只?
3.钢笔每支18.5元,甜甜买钢笔和铅笔各2支,共用了38.8元。
铅笔每支多少钱?
学生先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口答。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1)出示第80页练习十七第2题。
(2)教师指名学生说题意,并对学生做环保教育。
提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汇报。
(3)教师:该如何列方程解决呢?
让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并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4)教师点评两种不同的列方程的方法,并订正。
2.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1)出示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3题。
(2)组织学生阅读题目,获取题目中的有用信息。
(3)教师:怎样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4)学生汇报:
解:设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x 。
①(x -3102)×2.5= 135 x =3156
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2.5x -3102×2.5=135 x =3156
答:102室本次的水表读数是3156。
三、巩固拓展
1.通过抓不变量解决差倍问题
出示:红红今年11岁,爸爸今年39岁,红红几岁时,爸爸的年龄是红红的3倍?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思路导引
设红红的年龄为x 岁,则爸爸的年龄就是3x 岁,根据年龄差不变,列方程解答。
学生小组交流,尝试解答,集体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解:设红红x 岁时,爸爸的年龄是3x 岁。
3x -x =39-11
2x =28
x =14
答:红红14岁时,爸爸的年龄是红红的3倍。
教师小结:在解决年龄问题时,关键是要找出题目中不变的量(即年龄差)。
即时练习:李老师今年42岁,轩轩今年9岁,当轩轩几岁时,李老师的年龄是轩轩的4倍?
2.通过抓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出示:鸡兔共有8个头,26只脚,求鸡和兔各有几只。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四、思路导引
⑴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一只鸡有2只脚,一只兔有4只脚。
⑵根据等量关系:兔的脚数+鸡的脚数=总脚数,可列出方程:
4x +2(8-x )=26
学生小组交流,尝试解答,集体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解:设兔有x 只,那么鸡有(8-x )只
4x +2(8-x )=26
4x +16-2x =26
2x +16=26
2x =10
2x ÷2=10÷2
x =5 8-x =8-5=3
答:鸡有3只,兔有5只。
五、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作业: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七第6、7题。
【板书设计】
练习十七
不变的量:年龄差一只鸡有2只脚,一只兔有4只脚。
3x -x =39-11 兔的脚数+鸡的脚数=总脚数
4x +2(8-x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