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执医老贺良心笔记 - 内科第12章 内心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重中之重大量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重点中的重点,有大量试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1.危险因素(年年考)

年龄、性别–>40岁,男性

高血脂–脂质代谢异常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TG、TC、LDL、VLDL)

高血压– 60~70%患者有高血压

高血糖(糖尿病)- 糖尿量异常

吸烟–为高危因素

(喝酒不是危险因素:适量喝酒可以提高LDL,在50ml/day)

其他–肥胖、遗传、性情急躁、紧张

2.血脂紊乱的表型分型(未考过)

3.血脂紊乱的临床分型

4.血脂紊乱的诊断(很重要,笔试和操作都考)

5.治疗

(1)合理膳食

控制膳食总热量–40岁以上需预防腹型肥胖。BMI正常值20-24kg/m2,腰围:男≥85cm、女≥80cm为超标。超过正常标准体重–需减少每日进食总热量,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动物性脂肪≤10%,胆固醇≤200mg/day,并限制糖、酒摄入。

已确诊–已确诊冠状动脉硬化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心梗

限制食盐–合并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

(2)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

体力劳动–

合理安排工作

提倡戒烟限酒

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症等

(3)药物治疗

6.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分类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慢性冠脉病(CAD):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隐匿性冠心病

(红字考的最多)

7.心绞痛的分类及概念

心绞痛–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过性(<15min)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心肌梗死发作>30min,且ST段抬高)

劳力性心绞痛–运动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迅速缓解。

初发型劳力性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病程在1~2个月以内。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 劳力性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病程稳定1个月以上。

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胸痛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

自发性心绞痛–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关。疼痛持续时间长,程度重,不易被硝酸甘油缓解。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出现暂时性ST段抬高(ST段抬高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痉挛)

稳定型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

1.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通过时间可区

急性心梗ST段抬高,而心绞痛ST段压低或不变。

3.辅助检查

ECG负荷试验–试验对象:高度怀疑且心电图为阴性

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心电图检查

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诊断冠心病最准确的检查方法–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判断有无心肌梗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PET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判断有无心肌梗死的首选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I或T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判断心肌缺血部位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心肌核素显像

4.诊断–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心绞痛分级

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步行和登楼)

II级–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200m以上,或登楼一层以上受限

III级–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200m内,或登楼一层引起心绞痛

IV级–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发生心绞痛

5.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1)发作时治疗

休息–发作时立即休息,一般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立即逐渐消失

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舌下含化

机制:降低前后负荷,扩张冠状动脉。

(2)缓解期治疗

调节生活方式 - 无需卧床休息,避免诱因、调节饮食、不宜过饱、戒烟限酒、调整工作量、减少精神负担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 美托洛尔(减慢心率<静息心率55-60次/分>,降低氧耗,减少发作)

硝酸酯类–硝酸甘油、消心痛(减少心肌氧耗,改善心肌灌注,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程度)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硝苯地平(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氧耗,扩张冠脉)

(3)预防心梗,改善预后的药物

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化酶和TX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有的患者都用,如不能耐受可改用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选择性不可逆抑制血小板ADP受体,阻断ADP依赖激活的血小板糖蛋白复合物,有效减少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常用于支架植入后及阿司匹林禁忌症者)

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氧耗,减少心绞痛发作(长期使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

他汀类–降低TC和LDL-C,延缓粥样斑块进展(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常用)

ACEI、ARB–可使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等终点事件的相对危险性显著降低(不能耐受ACEI,可使用ARB)

不稳定性心绞痛(UA)

1.概念及类型

定义–由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伴有不同程度的表面血栓形成、血管痉挛、远端血管栓塞所致的一组临床症状。

静息型心绞痛–休息时发作,持续时间通常>20分钟

初发型心绞痛–通常在首发症状1-2个月内,很轻的体力活动可诱发

恶化型心绞痛–在相对稳定的劳力性心绞痛基础上,心绞痛逐渐加重、疼痛更剧烈、时间更长

2.UA的临床表现

症状–心绞痛发生的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增加,出现静息或夜间心绞痛(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后冠脉痉挛缺血),发作时伴有新的相关症状(如出汗、恶心呕吐、心悸、呼困),常规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只能暂时或不能完全缓解症状。

体征–一过性第三或第四心音、收缩期杂音

(第三、第四心音为病理性杂音;收缩期杂音为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反流引起)

变异型心绞痛–特征为静息心绞痛,表现为一过性ST抬高,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痉挛。

3.鉴别诊断

(1)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的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