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种类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dex.php?ed ition-view-1795-0#3
重力铸造是指金属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铸型的工艺,也称浇铸。广义的重力铸造包括砂型浇铸、金属型浇铸、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泥模铸造等;窄义的重力铸造专指金属型浇铸。
学习目标
1)了解铸造的分类、特点、应用。
2)理解合金的铸造性能及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常用铸造合金的铸造性能。
3)了解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分型面、浇注位置、工艺参数等的正确选择),会画简单铸件的铸造工艺简图。
4)了解其他常用特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及应用、铸造技术发展趋势。
5)初步具备合理选择典型铸件的铸造方法、分析铸件结构工艺性,具有铸件质量与成本分析的初步能力。
铸造是毛坯或零件成形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章主要介绍铸造成形的基础理论知识;砂型铸造与常用特种铸造工艺方法、特点、应用;铸造工艺设计要点、铸件的结构等内容。
铸件
第一节铸造基本知识回目录
一、概述
【铸造】是指将熔化后的金属液浇入铸型中,待凝固、冷却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成形方法。
铸造具有如下特点:
(1)对铸件形状和尺寸的适应性强。它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各种尺寸的毛坯,特别适宜制造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铸件的尺寸可小至几毫米,大至几十米;质量(重量)从几克至数百吨。
(2)对材料的适应性强。可适应大多数金属材料的成形,对不宜锻压和焊接的材料,铸造具有独特的优点。
(3)铸件成本低。这是由于铸造原材料来源丰富,铸件的形状接近于零件,可减少切削加工量,从而降低铸造成本。
因此铸造是毛坯生产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如按重量计,机床中 60%~80%、汽车中50%~60%采用铸件。但由于铸造工艺环节多,易产生多种铸造缺陷,且
一般铸件的晶粒粗,力学性能不如锻件。因此铸件一般不适宜制作受力复杂和受力大的重要零件,而主要用于受力不大或受简单静载荷(特别适合于受压应力)的零件,如箱体、床身、支架、机座等。
铸造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大类。砂型铸造是以型砂为主要造型材料制备铸型的铸造工艺方法,它具有适应性广、生产准备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是应用最广的铸造方法;特种铸造是除砂型铸造以外其它铸造方法的总称,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熔模铸造、离心铸造、实型铸造等。特种铸造一般具有铸件质量好或生产率高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金属的铸造性能
【金属的铸造性能】是指铸造成形过程中获得外形准确、内部健全铸件的能力,是材料的一项重要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通常用金属液的流动性、收缩率等衡量。
1.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金属液本身的流动能力,流动性好坏影响到金属液的充型能力。(1)流动性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流动性好的金属,浇注时金属液容易充满铸型的型腔,能获得轮廓清晰、尺寸精确、薄而形状复杂的铸件;还有利于金属液中夹杂物和气体的上浮排除。相反,金属的流动性差,则铸件易出现冷隔、浇不到、气孔、夹渣等缺陷。下图为冷隔。
冷隔
(2)常用金属的流动性
金属的流动性可用螺旋线长度来测定,下图为螺旋形试样。将金属液浇注入螺旋形铸型中,在相同的铸造条件下,获得的螺旋线越长,表明金属液的流动性越好。表为常用合金的流动性。
螺旋形试样
常用合金的流动性
铸造合金铸型材料浇注温度(℃)螺旋线长度(mm)
灰铸铁w (C+Si) =6.2%
w (C+Si) =5.2%
w (C+Si) =4.2%
砂型
砂型
砂型
1300
1300
1300
1800
1000
600
硅黄铜砂型1100 1000 铝硅合金金属型700 750 锡青铜砂型1040 420
铸钢:w C =0.4%砂型
砂型
1600
1640
100
200
(3)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1)合金的种类与化学成分不同种类的合金具有不同的流动性,根据流动性试验测得的螺旋线长度,常用铸造合金中,灰铸铁的流动性较好,而铸钢的流动性较差。
同类合金中,化学成分不同,合金的结晶特点不同,其流动性也不一样。一般合金的结晶是在一个温度区间内完成,结晶时先形成的初晶会阻碍金属液的流
动;而共晶合金是在恒温下结晶,无初晶形成,对金属液的阻力较小,另外共晶合金的熔点低,在同样的浇注温度下,共晶合金结晶前有足够的时间充满铸型的型腔,所以共晶合金的铸造性能优良。合金的成分越远离共晶点,结晶温度范围越宽,其流动性越差。因此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铸造合金应尽量选用共晶合金或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
2)浇注工艺条件提高浇注温度可改善金属的流动性。浇注温度越高,金属保持液态的时间越长,其粘度也越小,所以流动性也就越好。因此适当提高浇注温度是改善流动性的工艺措施之一。
另外铸型材料的导热性、铸型内腔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对流动性也有影响。
2.收缩率
【收缩】是铸造合金从液态凝固和冷却至室温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和尺寸的缩减。包括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三个阶段。
【液态收缩】是金属液由于温度的降低而发生的体积缩减。
【凝固收缩】是金属液凝固(液态转变为固态)阶段的体积缩减。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表现为合金体积的缩减,通常称为“体收缩”。
【固态收缩】是金属在固态下由于温度的降低而发生的体积缩减,固态收缩虽然也导致体积的缩减,但通常用铸件的尺寸缩减量来表示,故称为“线收缩”。
合金收缩的三个阶段
(1)收缩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若得不至到补足,会使铸件产生缩孔和缩松缺陷;固态收缩若受到阻碍会产生铸造内应力,导致铸件变形开裂。
1)缩孔与缩松
【缩孔】是由于金属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部分得不到补足时,在铸件的最后凝固处出现的较大的集中孔洞,见下图。
【缩松】是分散在铸件内的细小的缩孔。
缩孔的形成过程
缩孔和缩松都使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缩松还使铸件在气密性试验和水压试验时出现渗漏现象。生产中可通过在铸件的厚壁处设置冒口的工艺措施,使缩孔转移至最后凝固的冒口处,从而获得完整的铸件,如下图所示,冒口是多余部分,切除后便获得完整、致密的铸件;也可以通过合理地设计铸件结构,避免铸件局部金属积聚,来预防缩孔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