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是指将高产、耐病的油茶砧木和优良品种的油茶芽苗相结合,进行嫁接育苗的技术。
通过该技术,可以提高油茶的生产效益,达到增产、增收、提质的目的。
嫁接是一种利用异种植物的组织互相结合的技术,通过将芽或芽段移接到被接株上,使得两者汇合成一体,并发展出一个共同的体系。
嫁接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适应性和生产效率。
按照嫁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分为穿接、剪接、瘤接、拔穗接等几种。
其中,穿接是最常用的嫁接方式,也是最为简单易行的一种。
以下将简单介绍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的穿接技术。
1. 选用砧木和芽苗选择高产、耐病、生长良好的油茶作为砧木,选择良种、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油茶芽苗作为嫁接芽。
2. 给砧木脱皮施行嫁接的砧木要脱去一片1~2厘米厚的树皮,以便于芽粘附并与砧木新生的芽相连。
3. 割取芽从备选的油茶芽苗上割下0.5~0.8厘米的芽,确保芽齐整、无病虫害。
4. 挑选芽从芽上刮去一侧的皮层和一部分的细胞,并将芽尽可能靠近刮面的位置放置嫁接部位。
5. 粘贴以砧木上方3~5厘米处为嫁接部位,将芽小心地粘附在砧木上,确保芽与砧木完全贴合。
6. 包接包接是为了保护嫁接部位,促进嫁接的愈合。
在包接时,密封性要好,可以采用双层的自制接穗袋,并用橡皮筋固定。
7. 等待等待嫁接芽插在砧木上并成功生长,时间大约需要2~3周。
嫁接完毕后,要做好保温、遮光、适当浇水等工作,为嫁接芽提供良好的环境。
8. 移栽等嫁接苗生长到一定高度(通常为15~20厘米),就可以进行移栽工作。
移栽时要注意,不能损伤嫁接部位,保护嫁接部位的完整性。
油茶芽苗砧嫁接

出圃时应带土挖苗,尽量降低嫁接苗根 旳损伤
2、栽苗-浇水-盖膜应紧随进行 3、浇水这一步一定要把水浇透,需要用喷
壶浇,预防水流过大冲刷土壤; 4、膜盖旳要严实,用泥土密封边沿,预防
漏气,隔天看,以膜内侧充斥水汽为宜; 5、今后要进行精心旳管理,大约一种月后
即可看是否成活。
六、后期管理
(一)揭膜
大约一种月后揭膜观察嫁接苗旳成 活率和生长情况
嫁接旳原理
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旳机能来 进行旳。嫁接时,使两个伤面旳形成层接 近并扎紧在一起,成果因细胞增生,彼此 愈合成为维管组织连接在一起旳一种整体。
嫁接旳关键
影响嫁接成活旳主要原因是接穗和砧木旳亲和 力,其次是嫁接旳技术和嫁接后旳管理。
砧木对抗逆性也有主要影响。在生产上需要合 适选择抗逆性较强旳砧木。
三、嫁接时间
嫁接时间是四月中旬至五月下旬 详细时间视嫁接品种接穗旳生长
时间而定
四、嫁接阶段
(一)、准备
1、砧木旳准备
沙藏种子: 前一年11月在室外沙藏,
先在地上铺一层15cm厚旳沙 子,然后撒一层种子,种子 要密,但不能叠在一起,再 在种子上面盖一层15cm厚旳 沙子。芽生长过程中不能让 芽露出沙面,可合适加沙。
4.整平苗床表面
5.压痕,两痕之间旳宽度为89 cm,便于嫁接苗栽植整齐
铺沙土 整平苗床
整平苗床 压痕
本阶段确保成活率旳秘诀
1、苗床旳高度不能太低,太低不便 于雨季排水,淹没嫁接苗,降低成 活率;
2、苗床表面铺一层沙土,增强透气性, 有利于苗木旳生长;
3、压痕是为了保持一定旳行距,使 苗木生长密度一致。
(三)、栽植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油茶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大,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油茶的种植过程中,砧木的选择和嫁接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育苗技术,其技术要求较高,但可以有效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重点介绍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的方法和要点,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和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砧木的选择砧木是嫁接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砧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嫁接后的苗木生长状况和结果。
在选择砧木时,一般要选择与接穗相配的砧木,具体要求为:有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的砧木;具有较好的造枝力和根系发育能力;能与接穗相容,避免出现排异现象。
二、接穗的选择和处理接穗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在选择接穗时一般要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和外伤的健康树枝。
在接穗的处理中也有一些要点:首先是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接穗的采集,在采集后要立即处理,保持接穗的新鲜和水分;其次是要进行适当的修整,将多余的叶片和树枝剪除,保留健康的叶片和最新的植物生长点;最后是要保持接穗的湿润,尽量避免水分的流失。
三、嫁接工艺在进行嫁接时,要选择适宜的时间和气候条件,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嫁接。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是进行砧木剪口和接穗修整,使得两者能够更好地结合;然后是进行嫁接,将接穗嫁接到砧木上,使得两者完全贴合;最后是进行固定,以使得接穗和砧木能够更好地结合生长。
四、育苗管理在嫁接后,要进行适当的育苗管理工作。
具体管理方法包括:适当控制灌溉和施肥,保持适宜的水分和养分供应;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止病虫害对嫁接苗木的危害;适当培土和固定,保障嫁接苗木的生长稳定和健康。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是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但可以有效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油茶的种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使更多的从业人员和爱好者掌握这一技术,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
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

4 嫁接 前搭 好荫 棚 。 高 18 , 项一 . 棚 .m 棚
投以子 发到z8 3 息时v 迎 件储 口 .目 稿电邮 送n 性提 mss 有 ‘ 。 件 的家 l所y no 条 w o @ t’ j @雹 的 t 独 和 , hgr f 6 n . g . c i o 曰 ’ a .I 日
投
2 1. 5 0O 0
随着 花 卉 产业 的发展 , 小型 化 、 凑 型 紧 的盆花 景越来 越 受到人们 的喜 爱 , 盆 因此 ,
花卉 的矮化 技术 应用越 来越 普及 , 矮化 栽培
主要 技术 为:
1 无性 繁殖 。 用嫁 接 、 . 采 扦插 、 压条 等方 法都 可 以达 到矮 化效 果,使 开花 阶段缩 短 , 植株 高度 降低 , 型紧 凑 。 接可 以通过 选 株 嫁
2 4 D 10 g L 乙酸 或 10 g L l 丁 酸 . -或 5m /萘 0m /l哚  ̄
处理 接穗4 d 时 , 8 , 以提 高嫁接成 活率 。 四、 嫁接方 法
1 圃地 宜设 在 向阳 、 . 排灌 方便 、 壤肥 土
沃疏松 ,H . 的黄 壤 、 p 值5 5 红壤 地 。 高湿 排水
2 催 芽处 理。 . 茶果采 后 , 能晒 , 不 宜放在
室内通风处 让其 自然 开裂 。选取 粒重 2 g ~3
的大粒 种果 ,选干 净 的湿 河砂处 理种果 , 湿 砂 的湿 度 以用 手能捏成 团、松后 散开为 宜 。 再 按一层砂 、 层种果 , 一 再铺一层石 灰 , 的 砂 厚度 1 c 左 右 , 持一 定湿 度 。 5m 保 待种 果胚 芽
一
、
砧种 的采集和催 芽处理
般用 遮 阳网 。 盖好 , 其遮 荫度 在 7% 0 使 0  ̄8 %
油茶无性系芽苗砧嫁接技术

安徽林业6油茶,籽可榨油,种仁的含油量高达59.2%,是我国高产油量的植物之一。
油茶的适应性较强,耐贫瘠,抗干旱,是改造红壤的先锋树种。
其寿命长,可长年受益,已遍布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目前,祁门县大面积油茶林品种混杂,树势衰颓,平均亩产茶油仅3~4kg,经济效益不佳。
可采取油茶无性系芽苗砧嫁接技术,培育优良品种苗木实行油茶低产林更新改造。
一、种子的采集与催芽采种期一般在油茶生理成熟和种子成熟之间,即种子已经成熟而果实未开裂之前进行,黄山地区可在10月下旬采种。
当其果皮上的茸毛自然脱落,变得光滑明亮;树上少量茶果微裂,容易剥开;种子乌黑有光泽或呈深棕色时,即应采摘。
采回的油茶果实,放在室内通风处让其自然开裂,选取大粒种子(粒重2~3g )在室内用干净的干河砂贮藏,到翌年3月取出用湿砂催芽。
湿砂先用托布津处理,再一层砂、一层种子堆放,砂的厚度10cm 左右,4~5天洒水一次,保持一定湿度。
待胚芽伸长到3cm 左右时,即可作芽苗砧嫁接。
二、圃地选择与整地做床圃地宜设在向阳、排灌方便、土壤疏松、pH 值5.5~6.5的黄壤、红壤土地。
高湿排水不良、粘重板结或干燥的砂土、碱性土不宜作苗圃。
在嫁接前3~4周整地,每亩用生石灰50kg 、甲胺磷0.5kg 撒于土表,然后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
每亩施土杂肥(或人畜粪)1000kg ,或复合肥100kg 作底肥。
做床宽1.2m 的苗床,床面盖上一层黄心土,以减少杂草及病虫危害。
然后盖上塑料薄膜,防止雨水冲刷,保持苗床干湿适宜。
嫁接前搭好荫棚,棚高1.8m,遮荫度70%~80%。
棚顶遮荫材料可用杉树枝、稻草等。
三、选取接穗供采穗的母株应是通过鉴定的优良无性系。
选用树冠外围中部、上部叶芽饱满的当年生木质化的春梢或半木质化的夏梢作接穗,粗度0.25~0.32cm,宜随采随用。
采下的穗条要立即剪去多余的叶片,用湿布包裹,严格保鲜。
如需远距离调运,将枝条扎成捆,基部用药棉包裹浸湿,用纸箱或铁桶盛装,避免挤压和失水。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初探摘要:用芽苗砧嫁接技术繁育的油茶苗具有主根长、侧根发达、造林成活率高,又能保持优良无性系的特点等优点,是当前油茶无性系规模化繁育嫁接苗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油茶;嫁接育苗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主要是指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1]。
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此外,在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日本等国也有少量分布[2]。
在广东,主要分布在粤北、粤东和粤西地区,包括梅州、河源、韶关、清远、肇庆、云浮、茂名等市[3]。
笔者多年来主要从事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培育与管理,累计育苗53万株,从前期准备、嫁接实践、后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总结。
1 前期准备1.1 种子采集与贮藏采种期一般选择在油茶生理成熟和种子成熟之间,即种子已经成熟而果实未开裂之前进行。
笔者所在的广东省河源市可在每年的10月下旬采摘霜降籽。
采收回来的成熟油茶果,自然阴干2-3天,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用沙子分层或混合堆积方法贮藏种子,有条件的可用麻袋装好放入冷库贮藏。
1.2 芽苗砧培育茶果采收回来后,放在室内阴干2-3天,让其自然开裂,选取大粒种子,再用干净的河沙贮藏。
一层砂、一层种,再铺层石灰。
待胚芽伸长到3厘米以上时,即可作芽苗砧进行嫁接。
沙床建在有适当遮荫不被雨淋的地方。
注意调节好种子萌发与采穗的时间,若种子萌发过早,接穗没跟上,可在芽床上加盖一层湿沙,以延长出“土”期。
若种子萌发过慢,可每隔2-3天洒温水一次,使芽苗出“土”期与采穗时间相吻合。
1.3 圃地准备圃地选择在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排灌良好、土壤肥沃疏松,ph 值5.5—6.5的红壤地。
嫁接前1个月开始整地,要求深翻,深度不小于3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消毒。
每亩施土杂肥(或人畜粪)20担或复合肥50公斤作底肥。
整好地后即开始作床,要求床面平整,苗床宽以1.2米左右为宜,苗床高出地面15-20厘米左右,苗床作好后盖上一层4厘米厚的黄心土。
油茶嫁接育苗技术

油茶嫁接育苗技术1 果实采集与种子处理1.1 果实采集每年10月上旬至11月初油茶果由绿变黄,且有20%~30%茶果开裂时进行果实采集。
茶果采收后,将茶果在阴凉干燥的室内堆放5 d~6 d,厚度15 cm~20 cm,使其后熟。
随后摊开果实,保持室内通风,自然晾干2 d~3 d,茶果失水自然开裂。
1.2 种子处理茶果自然开裂后及时取出种子,室内自然晾干3 d~5 d,使种子含水量保持在25%~30%。
然后进行粒选、过筛风净,去掉不合格种子及杂质,采用常温层积沙藏或冷库贮藏方法进行种子贮藏,待到翌年,培育砧木苗播种时取出使用。
2 圃地选择与土壤管理2.1 圃地选择根据油茶种植的生态学特性,油茶育苗圃地选在交通方便、光照充足、地下水位不超过1.5 m、土层厚不少于50 cm、地势较为平坦、微酸性pH值5.0~6.5的沙壤土或壤土并有排灌条件、肥力较好的稻田或符合条件的旱地为宜。
2.2 土壤管理培育容器苗:选用塑料薄膜制成的有底容器或用可降解无纺布制成的无底容器。
配制营养土,装好育苗营养袋,整齐摆成床宽1.2 m左右,长度随地形,步道宽0.3 m~0.5 m的苗床。
培育裸根苗:圃地必须精耕细作。
在育苗前1~2月,对圃地进行深耕整地,深度25 cm以上,做到深耕细整,土壤疏松、细碎,清除草根、石块、杂物后立即耙平、耙细。
施N、P、K含量分别为15%、10%、5%的复合肥750 kg/hm2~1 500 kg/hm2,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30 kg/hm2消毒土壤,50%辛硫磷7.5 kg/hm2~15 kg/hm2进行杀虫,翻土10 cm,使其和土壤均匀混合。
然后作苗床,苗床宽度1.2 m,长度可随其地形和便于操作而定,床高25 cm,要求床面平整、土壤疏松、并在床面上覆盖一层黄心土,以减少杂草危害。
苗床四周开好排水沟,随时保持排水通畅。
2.3 搭遮荫棚苗床备好后,要架设荫棚,棚高2.0 m~2.2 m,棚桩间距3 m~5 m。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1.选材:选用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油茶砧木和优良的油茶芽苗。
2.砧木剪枝:在春季或秋季选用直径为1.5-2.5厘米的油茶砧木,剪除枝干,留下直径在0.5-1.0厘米之间的主干,保留3-5个分枝,剪去其余枝条,使其形成骨架。
3.芽苗挑选:在春季或秋季选用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油茶芽苗,长度在5-10厘米之间,直径在0.3-0.5厘米之间。
4.接穗处理:将选好的油茶芽苗,用剪刀将其顶部的嫩芽剪去,留下2-3片嫩叶,再将底部的叶片去掉,露出1-2厘米的嫩茎。
5.砧木处理:用刀片将砧木的表皮削去1-2厘米,露出白色的木质部,使其变得光滑,便于嫁接。
6.嫁接:将处理好的油茶芽苗与砧木进行嫁接,将接穗的嫩茎和砧木的木质部对接,用刀片将其削成一条平面,用细线将其缠紧,再用接穗膏将其封口,避免水分流失。
7.育苗:将嫁接好的油茶芽苗移植到育苗盆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每天喷水2-3次,保持土壤湿润。
待芽苗长出新叶并生长良好时,可移栽到田间进行栽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广泛分布于南方地区。
油茶茶籽含油量高,蛋白质
含量适中,并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和营养成分,是极为珍贵的植物油和食品原料。
同时,
油茶具有适应性强、生物量高、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经济用途。
然而,油茶育苗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移栽困难和生长缓慢,因此,砧木嫁接技术也应
用于油茶的生产中。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是将山茶科或姜科乔木作为砧木,将油茶的芽苗嫁接于其上,以获得更好的成活率和更快的生长速度。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材料制备
1.砧木的选取。
砧木应为生长健壮、生长缓慢、适合于种植区域的山茶科或姜科乔木,如三角枫、香樟、桂花等。
砧木应选取直径较细的幼杆,长度为30-50厘米。
2.油茶的芽苗选择。
芽苗须为健康、萌芽力强、直径大于1毫米且长约10-15厘米的
树苗。
3.嫁接部位的准备。
将砧木的一侧树皮切割成一条二至三厘米长的裂缝,然后将芽苗
斜切成一段斜面,保证芽眼完好无损,与砧木匹配后将其插入砧木的切口中。
芽眼应保持
朝上,插入的深度要恰当,插入深度过深会使芽眼生长难度增大,插入深度过浅则无法固
定芽苗。
(二)嫁接
1.准备砧木和芽苗,以确保其保持新鲜。
2.预留最佳嫁接时间。
在油茶萌芽之后的1-2周内进行嫁接,因为此时芽苗的生长迅
速而砧木又无穴虫或蛾虫的干扰。
同时也需注意天气状况,不建议在浓雾、雨水或强烈阳
光下进行嫁接作业。
4.作完图3的嫁接后,用胶带将嫁接部位(含嫁接处、芽眼及周围区域一段长)进行裹扎,以防止砧木伤口在愈合过程中与外界接触导致感染问题。
真皮胶带被推荐作为具有较
好的透气性并不会损害维管束的材料。
5.阴凉湿润地储存它们。
嫁接后,将砧木和芽苗放在阴凉湿润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风
吹干燥。
(三)育苗和抚育技术
1.育苗基质准备。
为油茶嫁接芽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可采用腐叶土、泥炭腐烂、山地刨花土和珍珠岩等材料,以基质为主结合生物有机物等基本元素组成了均衡的苗床土。
2.苗床的选择。
苗床通常选择在阴凉潮湿的地方,让嫁接芽苗营养成分足够,同时抗旱能力也得以提高。
营养不良和干旱是造成嫁接苗死亡的主要原因。
3.苗床管理。
嫁接芽苗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以提高根系和叶部的吸收能力。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科学浇水、追肥、翻耕等措施有助于促进苗木生长,提高成活率。
4.定植。
苗木生长到4-6年就可以定植,定植前需做好适宜的土地准备、良好的防治病虫害、泉源保护和防止过度利用等措施。
嫁接芽苗是油茶育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通过嫁接可以提高油茶的育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在选择砧木和芽苗、嫁接操作和护树措施等方面,需要认真科学地进行研究和实践,以提高油茶产业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