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
精神障碍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THANKS
通过模拟社交场景,帮助 患者学习有效的社交技巧 和沟通方式,提高社交能 力。
职业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兴趣和能力, 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 指导,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生活能力训练
通过日常生活实践,提高 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 立生活能力。
其他治疗方法
电抽搐疗法
适用于严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严重精神障碍,通过电流刺激引发抽搐, 缓解症状。
早期介入
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以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 康复效果。
康复治疗的目标
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 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
家庭和社会。
减少并发症
降低因疾病或治疗带来 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
、肌肉萎缩等。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患者自我监测、自 我调节的能力,使其能 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应
重复经颅磁刺激
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特定区域,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情绪和认知功能。
04
康复治疗的实施与管理
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
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职业 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 满足患者的具体需求。
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根据康复目标,制定具体的康复治疗 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 理治疗、职业治疗等。
确定康复目标
明确康复治疗的目标,如提高生活自 理能力、社交能力、工作能力等,以 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过程管理
定期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了 解康复治疗的进展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监督治疗过程
对康复治疗过程进行监督, 确保治疗方案得到有效执 行。
记录康复过程
详细记录患者的康复过程, 以便对患者进行跟踪和评 估。
精神残疾康复的医疗内容和方法
精神残疾的康复医疗内容和方法精神残疾的康复(Psychic disability rehabilitation),是指对精神残疾者采取现代医学各学科的手段,尽最大的可能使患者恢复病前精神状态或最大限度减轻精神症状;适应社会环境,锻炼集体生活,保持或增强脑力和体力活动,促进其恢复精神健康,防止孤独、退缩、衰退和人格改变,尽可能恢复病前工作能力,基本上能够自食其力;减轻家庭、社会和国家经济负担。
一、精神残疾康复医疗的概念精神残疾(psychic disability),是指精神病后遗留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精神残疾和缺陷。
精神残疾康复医疗,是康复医疗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由于现代医学领域中日新月异不断前进,从而参阅了新的科学体系一即出代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可分两大类,即躯体残疾和精神残疾。
精神残疾康复医疗又具有社会福利和经济效益的一门医学科学。
介于医疗康复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医学。
除了康复医疗和社会福利外,还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
因此,精神残疾的康复医疗是卫生部门、民政部门、社会部门、福利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工作和任务。
因它具有特殊性,故称谓康复医学为第三医学。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服务对象不同,临床医学的工作重点是诊断疾病,抢救生命的医学,而康复医学主要对象是医治精神病(包括躯体)后遗的轻重不同程度,不同质的精神残疾。
即康复医疗的对象不是疾病,而是残疾和障碍,就是具有功能障碍的病人,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既有密切关系,也有区别。
在于采取的医疗方法措施不同。
二、精神残疾康复医疗的设置精神残疾的康复医疗设置和活动,一般可分为院内和院外两种。
这两种是相互联系相互密切的一个完整康复医疗的整体。
(一)院内康复医疗:要按医院条件而设置。
1.康复中心或康复科室:可专设康复中心,也可在精神卫生中心设有康复科室。
如有条件可设科研机构,研究健康医学理论、治疗方式、监护、回归社会、劳动就业等内容。
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实施方案
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实施方案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康复治疗,才能帮助他们早日重返社会并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此,我们在社区条件下制定了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精神障碍患者,消除社会偏见,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提供相应的康复治疗。
第一个方案是研究精神卫生知识,巩固预防治疗效果。
我们帮助患者了解和研究精神卫生知识,坚持服药,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我们告诉他们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教给他们防止疾病复发的具体方法及日常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需要正确对待可能出现的社会歧视,消除自卑心理,勇于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
第二个方案是开展健康有益活动,培养正常完整人格。
精神障碍患者人际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对于他们早日康复、重返社会至关重要。
我们经常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如唱歌比赛、爬山及拍球、踢毽、跳绳等户外小运动。
这些活动不仅鼓励患者踊跃参加,寓教于乐,让他们加强交流和沟通,谈体会、说感受,互相鼓励,互教互助,克服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心,而且还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相互照应、相互关心,增强团结协作,体现团队精神。
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社区康复的内容,调动了患者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正常而完整的人格,为他们以后的正常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个方案是组织生活技能训练,增强患者的康复意识。
我们组织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训练,如让他们包饺子、蒸包子等。
通过这些技能训练,一方面,让他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拥有一种成就感,另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及康复意识,让他们感到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精神障碍康复项目
精神障碍康复项目
精神障碍康复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
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相应的精神药物来控制症状,并帮助患者恢复到稳定状态。
2.心理治疗:包括个体心理治疗和群体心理治疗。
个体心理治疗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流,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模式,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减少病情复发的风险。
群体心理治疗则通过组织患者参加团体活动,引导他们互相帮助和理解,提高自我管理和应对能力。
3.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不正确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学习新的应对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
4.社交技巧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社交技能,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增强社交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5.家庭干预:家庭环境对患者的病情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项目还会包括家庭干预,帮助家庭成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并提供支持和指导,以改善家庭关系和患者的康复环境。
6.职业康复:为患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和工作。
7.健康教育:通过开展讲座、宣传册等方式,向患者和家属普及精神健康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增强自我管理和应对能力。
8.物理治疗:包括音乐疗法、艺术疗法、运动疗法等,通过借助不同的
媒介和形式,帮助患者缓解情绪、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
9.社会融入:为患者提供社会融入的机会和平台,例如组织社交活动、参加社区服务等,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是精神障碍康复项目的主要内容,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制表:审核:批准:。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精神科制目录1、精神障碍康复原则2、精神障碍康复训练得措施3、院内精神障碍康复流程4、工娱治疗评估、实施方案表5、精神康复者各项社会功能能力评定评分细则6、精神疾病得康复指导7、住院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登记本8、康复治疗告知书精神障碍康复原则康复精神医学服务得主要对象包括各类精神病与精神障碍得残疾者,其中大部分就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且主要就是慢性精神病患者。
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1)功能训练、就是指利用各种康复得方法与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与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得训练、(2)全面康复。
就是指康复得准则与方针,使患者心理、生理与社会功能实现全面得、整体得康复。
(3)回归社会。
这一条就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得最终目标与方向、康复得准则就是使患者心理、生理与社会功能实现全面得、整体得康复。
而让患者回归社会就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得最终目标与方向。
精神病人得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一)生活行为得康复训练生活行为得康复训练就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得水平方面,较低得就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得能力,较高得就是“文体娱乐活动"得能力,以至进行“社会交往"得能力、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就是针对病期较长得慢性衰退患者。
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
具体措施可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与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
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明显改善。
但这种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
至于其她未出现衰退得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与引导、(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与促进身心健康。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docx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精神科制目录1、精神障碍康复原则2、精神障碍康复训练的措施3、院内精神障碍康复流程4、工娱治疗评估、实施方案表5、精神康复者各项社会功能能力评定评分细则6、精神疾病的康复指导7、住院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登记本8、康复治疗告知书精神障碍康复原则康复精神医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各类精神病和精神障碍的残疾者,其中大部分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且主要是慢性精神病患者。
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1)功能训练。
是指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2)全面康复。
是指康复的准则和方针,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3)回归社会。
这一条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康复的准则是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而让患者回归社会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一)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的水平方面,较低的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较高的是“文体娱乐活动”的能力,以至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是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
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
具体措施可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
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 一3 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
至于其他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
(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力康复治疗指南精力科制目录1.精力障碍康答复复兴则2.精力障碍康复练习的措施3.院内精力障碍康复流程4.工娱治疗评估.实行筹划表5.精力康复者各项社会功效才能评定评分细则6.精力疾病的康复指点7.住院患者个别化康复治疗登记本8.康复治疗告诉书精力障碍康答复复兴则康复精力医学办事的重要对象包含各类精力病和精力障碍的残疾者,个中大部分是重性精力病患者,且主如果慢性精力病患者.精力障碍康复有三项基起源基础则:(1)功效练习.是指应用各类康复的办法和手腕,对精力障碍患者进行各类功效运动,包含心理运动.躯体运动.说话交换.日常生涯.职业运动和社会运动等方面才能的练习.(2)周全康复.是指康复的准则和方针,使患者心理.心理和社会功效实现周全的.整体的康复.(3)回归社会.这一条就是精力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的和偏向.康复的准则是使患者心理.心理和社会功效实现周全的.整体的康复.而让患者回归社会就是精力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的和偏向.精力病人的康复练习措施有哪些?(一)生涯行动的康复练习生涯行动的康复练习是练习精力病患者慢慢控制生涯技能,生涯技能的程度方面,较低的是根本保持日常生涯运动的才能,较高的是“体裁娱乐运动”的才能,以至进行“社会来往”的才能.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练习.(1)日常生涯运动练习:主如果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阑珊患者.这些患者往往行动退缩,情感淡漠,运动削减.生涯懒惰,内心不整,甚至完整不克不及自理日常生涯.具体措施可侧重培训小我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运动,保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诲和练习,并可联合嘉奖刺激.除了轻微阑珊者缺少后果外,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显著改良.但这种力练习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答复复兴状.至于其他未消失阑珊的患者,因为急性发病期事后尚残留某些精力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涯运动.平日表示较为自动,懒惰以及对事物缺少情感存眷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诱.(2)文娱体育运动练习:侧重于造就社会运动才能,增强社会顺应力,进步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文娱体育运动的内容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形加以选择.除一般的游乐和不雅赏运动外,可逐渐增长带有进步进修和竞技性质的介入性内容.如歌咏.跳舞.书画.乐器吹奏.体操.球类比赛等.又如举办智力比赛,音乐观赏等.(3)社会来往技能练习:精力病患者的社会来往才能往往因离开社会生涯而减弱,在慢性患者甚至轻微减弱以至损掉.而这项技能对介入社会生涯起重要感化,应尽可能促进其恢复.今朝对慢性精力病患者已逐渐采纳社会来往技能练习,以改良患者对于应豪情形才能,进步社会顺应才能,以及恰当介入社会生涯(二)进修行动的练习进修行动的练习是练习患者学会擅长处理.敷衍各类实际问题的行动技能.练习的内容包含一般教导性运动和家庭生涯技能两部分.(1)一般性教导运动,如卫生常识教导.科技常识教导.以进步其常识程度,及造就进修新事物和新常识的习惯,以免过份离开社会实际.(2)家庭生涯技能练习:在社区康复中,应练习精力病残疾者从新控制家庭生涯技能,包含家庭干净卫生.家庭安插.物品倾销.食物烹该.财帛治理及社交礼仪等(三)工作行动的康复练习工作行动练习指劳动功课与职业运动方面的技能练习.(1)简略劳动功课:又称“工疗”,一般集体进行,工种较简略易做的,如贴信封.糊纸袋.拆纱团.介入病房卫生工作,帮忙开饭等.(2)工艺制造运动:内容包含①各类编织:织毛衣.织网袋.编篮筐等;②各类美术品:绘画.书法.摄影.镌刻等;③布制或木制玩具,各类模子制造,书本装订.园艺栽种等.上述运动依据不合病程及病人请求指点介入练习.介入练习的病人,可按其完成义务若干,赐与恰当的物资金钱嘉奖,以进步其介入操纵的积极性.(3)回归社会前职业练习:这是回归社会就业前对口的职业练习运动.院内精力障碍康复流程精力科工娱疗室工娱治疗(练习)评估实行筹划表姓名:住院号:床号:负责大夫:一般情形姓名:性别:男□女□年纪:岁婚姻:未婚□已婚□离婚□丧偶□其他□文化程度:文盲□小学□中学□大专□本科及以上□家庭地址:接洽德律风:手机固话居委会德律风家庭成员:父□母□兄□弟□姐□妹□后代□其他与家族成员的关系:和气□一般□欠佳□其他既往史:平昔健康□曾患疾病今朝已治愈□好转□未愈□仍在治疗中□个性:外向□内向□孤介□乐不雅□泄气□易怒□执拗□迟钝多疑□神怪□小我专长:无□有□快活爱好:无□有□不良癖好:无□有□(烟□酒□成瘾物资□其他)家族史:阴性□阳性□家庭经济状况:优越□一般□较差□其他入院时光:年代日第次入院初次发病时光入院重要阳性症状:阳性:幻觉□妄图□思维松懈□其他阴性:思维穷困□意志缺少□其他情感:淡漠(平庸□)激惹□倒错□抑郁□高涨□焦炙□其他行动:高兴□重要□违拗□强迫□怪僻□其他认知:留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其他其他今朝诊断:1.2.其他药物治疗:1.剂量用法;2.剂量用法3.剂量用法;4.剂量用法;5.剂量用法;6.剂量用法;评估情形评估日期:年代日评估内容:精力状况:意识:清楚□其他□接触:一般□自动□自动□不合作□留意力:分散□散漫□其它□攀谈对答:语量增多□语量削减□沉默□答复贴题□不贴题□内心状况:好打扮□合适□一般□纷乱□饮食:自动□自动□督促□拒食□适量□过度□过少□显著挑食□睡眠:优越□难入睡□易醒□早醒□多梦□今夜不眠□缺少睡感□其它帮助睡眠方法:无□药物□:剂量用法近一周平均天天睡眠时光约:小时,睡眠满足度:好□一般□差□重要精力症状:消掉□部分消掉□仍然消失□今朝病情:稳固□根本稳固□不稳固□社会功效评定:自我照顾才能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家居摒挡才能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人际来往才能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社区生涯技能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说话交换才能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各类进修才能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情感控制才能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情形的顺应才能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婚姻情感处理才能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家庭关系相处才能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职业技能和积极性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分解理财才能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自负念与自负心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应对艰苦压力才能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服药立场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服药依从性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团队组织才能和义务心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对各类康回生动的兴致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介入各类娱乐运动兴致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风险评估: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出走□性颜色□藏药□生事肇祸评级:级其他可能消失的风险或相存眷意事项:1.2.3.-治疗措施拟解决的问题:1.2.3.4.治疗目的:减轻症状□稳固病情□缓解压力□调节情感□进步自知力□进步治疗依从性□进步应对艰苦的才能□进步生涯娱乐兴致□进步自负念与进修才能□进步生涯技能□进步职业技能□改良家庭关系□改良人际关系□改良生涯质量□治疗实行:治疗进程中需特别留意的情形:1.2.3.4.治疗(练习课程)实行情形记载( 年月)疗效评估记载精力康复者各项社会功效才能评定评分细则姓名:性别:年纪:床号:住院号:项目一:自我照顾才能项目二:家居摒挡才能项目三:人际来往才能项目四:社区生涯技能项目五:说话交换才能项目六:各类进修才能项目七:情感控制才能项目八:情形顺应才能项目九:婚姻情感处理才能项目十:家庭关系相处才能项目十一:职业技能和积极性项目十二:分解理财才能项目十三:自负念与自负心项目十四:应对艰苦压力才能项目十五:服药立场项目十六:服药依从性项目十七:团队组织才能和义务心项目十八:对各类康回生动的兴致项目十九:介入各类娱乐运动的兴致。
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除包括一般基础护理内容外,还应用各科专 门的护理技术,对患者进行残余机能的恢复;努力挖掘残 疾者心理、躯体上的自立能力,为其回归社会做准备。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是指运用一切可能采取的方 法,协助患者尽量纠正其病态的精神活动,最大限度地恢复 其适应社区生活的能力。康复护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 对精神病患者的行为矫正与技能训练。
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1)行为及精神症状的评估
精神症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会影响患者的行为和康 复治疗的效果,因此康复前对患者的行为及精神症状评估 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患者行为的评估,因为康复的目 的之一是纠正患者不恰当的行为,建立和巩固良好的行为。 行为与环境条件、个人情况、知识水平以及年龄、性别 都有密切关系,所以要根据患者行为出现的时间、地点、 频度、不同文化背景等来判断其行为是否正常。
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2. 巩固治疗期的康复护理措施
当患者的急性期症状缓解后,就进入了巩固治疗期, 此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开展独立生活技能训 练;进行药物治疗自我管理能力的训练,以提高患者药 物治疗的依从性,为出院后的康复提前做准备。患者可 在护士指导下矫正不良行为,开展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的 训练,如整理个人仪表、物品、床铺,提高自我照料的 水平,为回归社会做准备。
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3)霍尔(Hall)和 贝克(Baker)的康复评 估量表:主要用于住院 患者的评估。
(4)独立生活技能调 查表(ILSS):这个量表 调査的范围很广泛,主要 用于评定患者的社会适应 能力。
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5)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 该量表适于住院康复中的精神障碍患者的评定,依照临 床观察到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严重程度而确定的评分, 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是中国住院康复评定量表中有 待推广的工具之一(见表3-3)。
慢性精神病致残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
慢性精神病致残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发表时间:2014-06-23T13:54:44.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张璟璐[导读] 病人出院后不能得到妥善的继续治疗,当在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后,已具备对医院环境的适应能力。
张璟璐(辽宁省大连市社会福利院 116013)【摘要】在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中,大部分都是精神分裂症病人。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长期住院治疗,急性精神症状已基本消失,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能力缺损,已无能力成为社会独立一员,其中有部分病人在停服抗精神病药后,精神症状又复出现;也有部分病人疾病已停止发展,但遗留精神功能缺损,当停服抗精神病药物后,精神症状可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由此可见,对慢性精神病人的康复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慢性精神病精神残疾康复【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119-021 精神病康复的必要性1.1 慢性精神病常预后不良据调查,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后一般在一年之内有35%~50%的病人精神症状复现,在3~5年中,有65%~75%病人的症状复现,症状缓解的病人也只有20%~30%在一年内能够从事原来的工作。
1.2 临床精神病学的疾病诊断无助于康复治疗现行的临床精神病学诊断目的在于对精神症状进行分类,并综合分析,从而进行治疗,对精神疾病的康复无帮助,因为它不能说明病人残疾的程度及潜力。
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编制的“精神障碍的诊断统计手册”,在诊断内容中加上病人的“总体评定量表”,对病人一年来的最佳适应功能情况进行评定,并对病人的环境进行大体评价。
虽然,它主要用于研究,对制定康复计划帮助不大,但比只有诊断名称已有所改进。
1.3 给病人强加无效的治疗过去的治疗方法对康复结果无多大影响,而在很大程度上受病人周围的环境影响,病人的心理功能的好坏则取决于医院或社区是否有组织完善的有效的综合的治疗环境,其中包括技巧训练及在其中工作的人员所形成的良好气氛,即工作人员认识到在康复治疗的重要作用。
精神病人的康复治疗都有哪些
精神病人的康复治疗都有哪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自身健康问题,而除了身体健康以外,现代人也更加注重起了心理和精神健康。
精神病,作为一种精神障碍,不但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了解精神病人的康复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一、了解精神病1.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严格来说是一种精神障碍,是一种以个体认知、情感或是意志行为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不但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思维,甚至还会影响患者的行为。
患者可能会由于疾病原因,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常见的精神病有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等。
近年来,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不断增加,导致精神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且精神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并且近年来发病的患者中,年龄低龄化的越来越多。
2.精神病的分类精神病的类别多样,常见的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器质性:该类型的精神病主要是由于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毒、脑损伤或是脑炎等因素,所造成的器质性疾病。
通常患者会表现出意识、感觉出现障碍,或是人格行为等发生改变的症状。
(2)功能性:这类型精神病是由于生物学、心理因素以及患者居住生活的环境因素等,长期相互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疾病。
通常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以及情绪障碍等症状,例如精神分裂等。
3.精神病的病因由于精神病是一种复杂的脑疾病,因此其发生原因较为多样,且并不单一,同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通常病因有以下几种:(1)遗传因素:精神病有很高的遗传性,直系亲属患有精神病的人群要比正常人群的发病率高很多。
例如精神分裂的遗传度可达80%。
(2)发育异常: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遗传以及某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导致大脑未能正常发育,或是在胚胎时期大脑就出现了某些病理改变。
起初,这种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发育,进入早期或者青春期后,一旦外界出现不良刺激,就有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还有些患者则是由于感染因素,所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的精神病。
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方式,你了解吗
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方式,你了解吗慢性精神障碍是一类常见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
康复治疗在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慢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具体疾病类型选择适当的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调整。
患者需要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副作用或不适反应。
药物治疗通常需要长期进行,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自行停药。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家庭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等多种方法。
通过与心理医生合作,患者可以学习应对负面情绪、改变不良思维模式、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并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参加康复支持群体也为患者提供了互相理解、分享经验和相互支持的环境。
心理治疗的综合应用有助于患者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过程。
患者需要与心理医生密切合作,积极参与治疗,并持续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
社会康复:社会康复在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通过职业康复、居住康复、社交康复和康复支持服务等多种方式,患者可以逐步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实现自身的康复目标。
职业康复帮助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居住康复提供住房和生活技能培训,促进独立生活;社交康复通过组织活动和支持群体建立社交关系;康复支持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资源。
患者需要与康复团队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康复活动,并寻求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以实现康复目标和融入社会生活。
运动和健康管理:运动和健康管理在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心理状态,并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精神障碍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编辑版ppt
1
主要内容
• 康复医学简介 • 精防康复工作对象、目标 • 精神障碍康复训练方法
编辑版ppt
2
康复医学简介
•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就是利用可能 采取的手段尽量改变病态的精神活动,最 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社会能力。
• 精神病人由于长期患病后遗留不同程度和 不同性质的功能缺陷,会出现形形色色的 行为异常,因此怎样促进其恢复精神健康, 防止衰退和人格改变,尽可能恢复病前工 作能力,也成为考验医务人员的一项重大 挑战。
及社会生活上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又称为综合康复。 (三)重返社会:是指患者成为独立自主
和有价值的人,能重新参加社会生活和履 行社会职责,并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版ppt
34
五、精防康复工作
• 院内康复训练服务:
行为矫治、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职业能力
→恢复自信、稳定治疗效果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30
四、精防康复工作目标
6、精神残疾人日间训练率90%
精神病人参加日间职业康复训练的人 数与有训练需求的精神病人总数的比 例应达到90%。
编辑版ppt
31
四、精防康复工作目标
7、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率90%
通过在机构、社区和家庭进行康复训练 的孤独症儿童与经过调查摸底、建档立卡 的孤独症儿童总数的比例应达到90%。其 中在各级康复、医疗等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的孤独症儿童比例应达到72%。
• 运动疗法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 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 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康复医学所要解决的最 常见问题是运动功能障碍,因此运动疗法已成为康复治疗 的核心治疗手段,属于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两大 组成部分之一(另一组成部分为物理因子疗法)。
支持性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效果分析
支持性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支持性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效果,探讨了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通过对支持性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结合效果分析及影响因素的探讨,揭示了这两种治疗方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重要意义。
本文总结了支持性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认识,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支持性心理干预、康复训练、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分析、心理健康、康复、支持性、干预、精神病、长期疾病、心理治疗、疗效评价、康复训练方案1. 引言1.1 研究背景慢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常见于青春期至中年人群,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社会负担。
患者常表现为幻听、妄想、情感稳定性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传统的药物治疗会形成依赖性和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支持性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重要手段,通过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增强生活技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
支持性心理干预注重患者的情绪支持和问题解决,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康复训练则注重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自理能力,通过训练和指导患者重新适应社会角色和责任。
本文旨在对支持性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这两种治疗方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可以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综述和分析,我们旨在深入理解支持性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决策支持。
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实施方案
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实施方案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只有对其进行坚持不懈地康复治疗,才能使之早日重返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根据社区的条件,制定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实施方案。
首先,对精神障碍患者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社会偏见,为障碍患者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其次,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
一、学习精神卫生知识,巩固预防治疗效果。
帮助精神障碍患者了解和学习精神卫生知识,坚持服药,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告诉精神障碍患者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教给障碍患者防止疾病复发的具体方法及日常注意事项。
应该正确对待可能出现的社会歧视,消除自卑心理,勇于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
二、开展健康有益活动,培养正常完整人格。
精神障碍患者人际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对其早日康复、重返社会将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经常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如唱歌比赛、爬山及拍球、踢毽、跳绳等户外小运动,鼓励障碍患者踊跃参加、寓教于乐,让他们加强交流和沟通,谈体会、说感受,互相鼓励,互教互助,克服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心。
让障碍患者在活动中,学会相互照应、相互关心,增强团结协作,体现团队精神。
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社区康复的内容,调动了障碍患者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正常而完整的人格,为他们以后的正常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生活技能训练,增强障碍患者康复意识。
我们组织康复障碍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训练,如让他们包饺子、蒸包子等。
通过这些技能训练,一方面,让他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拥有一种成就感,另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及康复意识,感到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社区康复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稳定,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
我们一定会结合实际情况,努力为社区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制定一个更适合、更周到、更全面的康复计划,为他们提供更好地服务,使他们早日康复.。
精神康复行为治疗
精神康复行为治疗以行为学理论为指导,按一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或纠正人们的异常或不良行为。
一、系统脱敏疗法又称缓慢暴露疗法。
【适应症】恐怖症和以焦虑为主导症状的行为障碍,如口吃、性功能障碍、强迫症等。
【方法】包括三个步骤:(一)松弛训练:患者应首先学会松弛,可用渐进性松弛训练,直至患者在不良行为反应(恐惧、焦虑)出现时,能适时地运用松弛进行对抗。
(二)划分焦虑等级:对引起病人不良行为反应(如焦虑、恐惧)的情景刺激作详细的等级划分,按由弱到强的次序排列成表备用。
(三)脱敏训练:逐步按焦虑等级表所列由弱到强的等级次序进行脱敏训练。
先让患者接触最弱等级的刺激,同时进行松弛训练。
患者对该刺激情景进行想象,反复训练已不再出现焦虑或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时,可继续进行高一等级的情景刺激接触及松弛训练。
如此循序渐进。
当患者顺利通过了所有刺激情景训练,治疗即告完成.【注意事项】(一)恐惧症状严重,恐惧对象广泛者,口吃时间长,已达到成年期者不宜用此法。
(二)治疗中应注意的是:第一,帮助患者建立对治疗的信心,说明此疗法对恐惧症、强迫症有良好疗效,以使患者积极配合,坚持治疗。
第二,要求患者对编排的各级情景刺激不采取任何回避行为或意向。
第三,每一次暴露治疗后,要与患者进行讨论,对患者的成功给予赞扬,以强化患者的适应性行为。
二、满灌疗法又称快速暴露疗法、情绪充斥法。
【适应症】适用于恐惧症、强迫症等。
对于恐惧症有特定的情境或对象,强迫症状明确具体,有一定文化程度,有强烈求治要求和良好合作态度的患者,是最适宜选择的治疗对象。
有人格障碍基础、恐惧无特定对象、强迫症状多样或缺乏信任和合作的患者,不宜列为治疗对象。
【方法】将患者发生恐惧反应的某事物或某刺激再次呈现在患者面前,患者持续地感受到猛烈刺激而呈高度紧张、恐惧反应。
由于刺激的持续存在,使患者在短期内由高度紧张渐趋消退,从而缓解病情。
【注意事项】(一)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不适宜本疗法。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精神康复治疗指南目录:1、精神障碍康复原则2、精神障碍康复训练的措施3、院内精神障碍康复流程4、工娱治疗评估、实施方案表5、精神康复者各项社会功能能力评定评分细则6、精神疾病的康复指导7、住院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登记本8、康复治疗告知书精神障碍康复原则康复精神医学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各类精神病和精神障碍的残疾者,其中大部分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且主要是慢性精神病患者。
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1.功能训练: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2.全面康复: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3.回归社会: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的水平方面,较低的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较高的是“文体娱乐活动”的能力,以至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是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
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
具体措施可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
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3周内即明显改善。
但这种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
至于其他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
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
文娱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除一般的游乐和观赏活动外,可逐渐增加带有提高研究和竞技性质的参与性内容。
如歌咏、舞蹈、书画、乐器演奏、体操、球类比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
康复是现代医学概念中是指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职业能力的恢复,提高其活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促使其重新参与社会活动,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精神康复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同躯体康复一致,通过采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尽量纠正精神障碍的病态表现,促使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精神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康复
一般采用言语治疗,言语性治疗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主要通过文字和语言,诱导启发疏通和教育,使患者认识和了解所患的疾病,指出发病因素和当时的心理状态。
对病后常伴有消极情绪时,更应加快言语性心理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积郁、顾虑,使其早日康复,重归社会。
二、智力康复
通过教育和训练等方法,其目的是促进脑力活动,提高增进知识,激发思维活动,接受新事物,提高文化等,防止衰退和人格改变等。
方法有听广播,看电影电视,读小说,下棋或音乐欣赏等,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实时分析,卫生知识和知识教育等知识的训练
三、行为指导
对于孤独冷漠,寡言生活懒散甚至异常行为,冲动的异质行为等可通过行为疗法进行行为矫正,行为疗法是通过各种手段使患者学习或者适用新的反应方式,纠正或克服病态的反应方式也就是纠正患者病态的症状。
比如,刻板动作、重复动作、行为异常、退缩等。
四、运动康复
对缺乏主动性,对周围环境不关心,缺少兴趣,如骚动退缩,逃避等类型的患者,可进行娱乐和体育活动,激发体育活动,锻炼体育能力,适应外界环境。
方法有体操、散步、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
五、职业康复
职业康复需要在智力、心理、运动康复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恢复病前的
工作能力,首先进行简单的工作和劳动,由简到繁,有一般劳动逐渐过渡到病前专业的工作。
如首先进行纺织、编织、园艺工作、料理卫生、协助护理等简单劳动,逐渐熟悉过度到病前自己专业的工作
六、上述的心理、智力、运动、职业等综合治疗也称为专业治疗或公寓治疗,通过对精神患者采用现代医学的各学科的手段,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症状,恢复病前的精神状态,适应社会环境,尽最大可能的恢复患者的病前工作能力,从而使患者自食其力,减轻社会、国家和家庭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