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经济学
1、学科概念:P6
①教育投资:又称教育投入、教育资本、教育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是指
一个国家、地区、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像教育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

②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
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总和。

③教育经济效率:又称教育经济效力、教育机构内部效能、教育资源利用效
率、教育投资效率等,是指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比,即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
④教育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效益也叫教育社会经济效益、教育社会经济价值、
教育经济收益、教育经济收效等,是指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
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

或者通俗地将,把社会向教育的投资和依赖
这种投资所得到的国民收入加以比较,所得的国民收入抵偿教育投资的余额。

⑤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
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达的一门边缘学科。

2、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萌芽时期、初步形成时期和发展时期三
个阶段。

(一)萌芽时期:
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是斯特鲁米林1924年写
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是世
界上最早运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用数量化、定量化的语言专门阐述教育
的国民经济意义。

沃尔什1935年写的《人力的资本观》,被西方认为是有关教育经济学
的第一篇论文,它采用了现值折算法。

到1960年,教育经济论文达到53篇。

这一时期的特点:
①有了教育经济学方面的论文及专著;
②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从观察在业劳动者身上论述与充分调动教
育的经济意义和价值。

(二)形成时期:20世纪60年代
涌现大批教育经济学学者,使这门学科在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体系上基本上确立起来。

形成标志:
①1963年国际经济学会召开讨论教育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了《教育经济学选集》,这一选集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
②也有人认为,英国的韦锥于1962年写了一本正式使用“教育经济学”名称的著作《教育经济学》,为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

代表人物:舒尔茨、丹尼森
这一时期的特点:
①有了以教育经济学命名的专著;
②有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专著;
③有了这门学科理论基础的专门著作;
④有了较细致的研究方法的著作及评价;
⑤有了关于这门学科的选编书目和资料.
舒尔茨,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主要著作有《由教育形成的资本》(1960)、《人力资本投资》(1961)、《教育与经济增长》(1961)、《教育的经济价值》(1961)等。

P17P23
丹尼森,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他于1962年著有《美国经济增长的
因素和我们面临的选择》。

他与舒尔茨不同的地方,是把教育因素算在人力
资本因素之中,没有把人力看成是独立的因素,从人力因素中找到教育因素,并提出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区别。

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增长多因素分析法,细致地计算了教育的经济价值。

他尽可能地把经济增长的原因都一一分解出来.他在具体计算方法上更加细致和确切,对教育经济学进一步数量化作出了
重要贡献。

(他在教育经济效益计量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称为计量得十分细致地人.P24)
(三)发展时期:20世纪后代以后
教育经济学的著作及论文明显增多,出现了一批学者和著作,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者有英国的希恩、布劳格、韦锥;美国的罗杰斯、鲁什林、寇恩、戴维斯等。

这一时期的特点:
研究的内容及范围有了很大拓展,如研究教育的生产性、社会对教育需求的预测、教育收支预测、教育改革的制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等.
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重视研究教育对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的适应问题,国际性研究组织与机构不断增加,许多国家还在高等学校设立专题性研究组织、学会及机构,数量化、定量化以及数学模型设计等计算方法继续被重视,并且有了计算方法方面的专著,国际上许多国家大学生里开设了“教育经济学”课程。

3、教育劳动学说?P35
(一)教育劳动学说
“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校长是老板、学生是顾客、教师是跑堂的”
教育活动是生产劳动?是消费?是服务?
教育部门是生产机构?是上层建筑?
1、生产劳动的含义
从最初定义上观察:生产劳动是指可直接生产使用价值的物质生产劳动。

从社会形态上观察: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上观察,“只有直接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

从扩大了的概念上观察:“所有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商品生产的人,从真正的工人到经理、工程师,都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
2、教育劳动的性质
教育劳动是一种劳务性或服务性的劳动。

从扩大了的生产劳动概念角度来看,教育是培养不一定要亲自动手且可以远离劳动对象的生产管理人员、工程师、工艺师、设计师和技术人才的劳动。

教育劳动对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生产和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生产性质。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教育劳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教育可以生产劳动力和科学知识,具有生产的性质,是劳务性或服务性的劳动;另一方面,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闲暇的享受",非功利性的活动,但是社会政治、文化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影响?P53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人口素质比人口数量更重要
②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③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
④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
⑤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
人力资本理论的评价:P66
人力资本理论对改进以实物投资为重心的传统西方经济学伦理是有贡献的。

它正视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力资本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突破了传统经济增长因素——土地、人口、物的局限,肯定了人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开拓了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多方面探讨.
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新的教育价值观。

人力资本理论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的革命性变化;
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促进了许多领域研究的发展和新理论的生成。

(2)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促进了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
人力资本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从而使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得更科学;
人力资本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质量的提高;
人力资本理论有力地促进了研究和开发(R&D)投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局限性:
一是人力资本理论对“劳动力质量、劳动生产率、工资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述,尚有诸多疑问。

将工资与受教育程度相连接,是人力资本理论较为薄弱的一环,也是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等反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是一夸大了教育对收入平等所起的作用。

社会公平和平等问题,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制度。

教育虽然可以使劳动者收入有所增加,但并不能使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减少。

就教育本身来说,也可能造成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更加不平等。

三是计算方法上的不科学性。

人力资本的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率并不与受教育程度等比例变化,教育领域有其不同于产业部门特殊的规律,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数量上的计算提供的依据,往往使问题简单化,比如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对收入的影响就在这些量化计算模型中被忽略了。

5、教育需求与供给概念:P84
①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②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社会
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③教育个人需求:是指个人处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测
在各种需要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个人需求的特点:层
次性,多样化。

④教育供给的界定:教育供给指在某一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各级各类学校
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机会.
⑤教育供给的有效形成
1、供给主体:
初等及中等教育的供给主体:政府
高等教育的供给主体:多元化—-政府、受教育者、社会、学校
6、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P87
①个人天赋能力。

②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

③学杂费的高低。

④个人教育未来收益,即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

⑤社会经济状况。

⑥就业需要。

7、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P123
一、生产发展决定科技发展
①社会生产为科技产生与发展提供动力(观念)
②社会生产为科技产生与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③科技的发展除受社会生产所决定,同时也深受社会观念的影响
二、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的推动力量
社会生产决定着科学技术的生产与发展,但科学技术也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

具体表现为:
①科学是潜在的社会生产力,而技术则是直接社会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的重要因素。

③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生产效率发展程度,取决于科学技术进步程度。

8、教育投资的概念:
教育投资:也称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等。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用于教育、训练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智力水平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

9、教育投资的特点
投资目的的非营利性(教育的性质决定;区别盈利或赢利)
投资过程的长周期性、连续性(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后效性)
教育投资弹性大(与物质生产过程的关系决定)
投资数量的相对稳定性(教育稳定的需要,稳定的教育经费来源)
投资方式的递增性(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的需要)
投资结果的间接性、长效性
投资环境的多因素制约性
10、教育投资的主要构成部分:P207
(一)国家财政拨款
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资,即国家财政拨款,这是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也称主渠道.我国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国家财政预算内的教育事业经费;
国家财政预算内的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国家政府各部门用于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国家各种专项资金用于教育的支出;
国家财政偿还教育外资贷款的支出;
国家财政其他预算内资金用于教育的支出;
中央和地方政府机动财力用于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的费用。

(二)社会集资
用于教育的社会税收:直接的用于教育的税收;教育事业税收减免。

教育费附加
社会集资捐赠:指厂矿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集资、捐资办学,设立种种教育基金,以及国内外个人捐资办学、助学等。

学校自身投资:中小学勤工俭学财务管理:不上交、不交税,预算外专项资金管理。

高校实行学校基金与对外服务奖酬金制度。

校办企业的净收入和教学服务、科技服务及后勤服务等收入是学校基金的主要来源,可补充学校教育经费的不足。

(四)厂矿企业单位教育投资
(五)学生家庭和个人投资
(六)教育投资渠道
财政、税收、收费、产业、社会、资金、科研、贷款、利息
11、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原则P235
增长原则:教育投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济性收入增长的比例;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超前增长原则:教育投资比例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

减缓与稳定原则:当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增长和超前增长的速度要减缓与稳定。

弹性系数原则:指当国民经济某项指标达到某种数值时,教育投资比例要相应地有个弹性增长数值.计算公式为:
教育经费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弹性(PK)=教育增长的年增长率(e)/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YK)×100%
12、教育经费筹措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一)确保“三个增长”
“三个增长":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5条。

1。

规范政府收支管理,优化政府支出结构
2.完善政府治理结构,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教育预算决策地位
3。

改革政府教育经费分担方式,建立省级政府为主的教育经费体制
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的财政制度,是一个收入集权但支出分权的制度。

中央和省级政府集中了大部分财政收入,但教育、医疗、养老等支出主要由省以下政府承担。

这种收支极不对称的收支安排,需要强有力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配合,才能均衡地区之间的财政能力和保障下级政府的支出能力。

但迄今为止我国并没有建立起规范有效的财政转移制度,县、乡政府财政责任与财政能力不匹配的问题非常突出。

县乡本来就财力不足,又偏重能短期增加GDP的经济建
设支出,教育投入就更加不足。

财力充足的中央和省级政府没有承担教育经费的主要责任,财力不足的县乡政府承担主要的教育经费责任,这种教育财政能力与责任间的错位,是造成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

2002年OECD绝大多数国家政府教育经费是以中央政府和中层政府(按OECD 的统计口径,中层政府为省、州、邦等介于中央政府和基层政府之间的政府,相当于我国的省级政府)负担为主,中央政府和中层政府平均负担了78%的政府教育经费。

发展中人口大国巴西、印度、菲律宾,中央和中层政府的负担最低也在74%以上。

2006年我国全部政府教育经费中,中央政府的比例为10·9%,省级政府的比例为13·8%.与OECD及巴西、印度等国相比,我国中央和省级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比例很低。

如果省以下政府保持现有的投入水平,中央和省级政府负担的比例上升到50%,则2006年我国政府教育经费可达到9561亿元,占GDP的比例就可以达到4·53%,超过国际平均水平。

(二)从税收中划出一部分作为教育经费,开征教育税
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国际上不少国家政府拨款又主要依靠税收。

原因:公共事业应由政府财政负责,政府财政主要来自税收。

义务教育的产品性质是纯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属于混合产品。

(三)完善成本分担机制
义务教育:国家投入
非义务教育:国家投入+个人分担
(四)高校通过为社会服务获得收入
(五)鼓励捐赠
(六)发行教育彩票
13、讨论:关于“择校”,什么是择校?原因?对策?
(一)“择校”:一般指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家长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选择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立学校就读的现象。

(二)择校的原因:
1、社会背景原因
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手段
应试教育的追逐
2、教育内部的原因
学校的优劣差异为择校提供了平台
谋求学校自身的发展
3、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
家长的从众心理
为了孩子未来的全面成长及发展
(三)择校的利弊分析
(三)择校带来的积极影响
1.择校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择校有利于降低教育活动中的交易成本。

缓解教育经费的紧张
2.择校对学校的积极影响
使学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有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激励。

可以有效促成校际间的竞争。

3. 择校对个人家庭的积极影响
满足了部分家长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
择校带来的消极影响
(四)1。

择校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发展势头
导致一些学校高收费和乱收费
易引发腐败现象
2。

择校对学校的消极影响
造成同一地区的一些学校负荷失衡
加大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间差距
给一些学校造成了巨大的升学压力
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带来困难
3.择校对个人家庭的消极影响
加重了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四)如何对择校进行调控
1.强化义务教育的意识,义务教育阶段不办重点校,公立学校不允许择校.
2.调控普通高中择校,收费需要听证并纳入国家管理范畴
3。

反对搞“校中校”
4。

切实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5.扶持办好民办学校
14、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投资比例分析
(一)教育投资总体上有了较大增长,人均教育经费增长高于人均GDP增长幅度
(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已经形成
(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有明显增长,达到4%
(四)各级各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有所增长
15、教育投资的分配结构
主要指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投资分配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教育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

三种判断指标:
1、总量指标
某级教育投资/全部教育投资*100%
也可计算公共教育经费的比例。

2、生均教育投资指标
3、生均教育投资指数
某级生均教育投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6、教育投资的使用结构:我国教育投资使用结构大体上分为教育事业费和教
育基本建设费两部分。

教育事业费是教育投资中用于教育事业的经常费,按用途可分为:
(1)教育人员经费
包括学校各类人员的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奖、贷、助学金。

(2)公用经费
公用经费指教育事业单位为完成教学、教育、科研、管理等业务活动所需要的
公共费用。

(3)教育科学研究经费
18、我国教育投资分配与使用的实证分析
1、教育投资比重不断向初、中等教育倾斜,高等教育经费所占比重变化明显
2、普通高中教育投资所占比例逐渐减少
3、在教育事业费的分配中,人员经费比例上升,公用经费比例下降
4、教育投资偏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教育投资不足19、合理调整我国教育投资分配政策的思路:
1、在国家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三级教育经费的分配须优先保证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
2、在各类专业教育内部,教育投资的分配应按学校性质、科类等不同而区别对待,突出重点
3、在教育事业费的分配上,应在保证人员经费的基础上,确立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合理比例
4、在教育投资的地区分配上,应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缩小地区间、城乡间差异
20、时政分析的结论: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21、教育成本: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

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22、教育成本的类别:
(一)教育社会成本与教育个人成本
(二)教育直接成本与教育间接成本
教育直接成本:社会与个人为教育而直接支付的费用总和。

教育个人直接成本主要指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如学费、杂费、书本文具费、住宿费、交通费和生活差距费等。

教育间接成本:又称教育机会成本,即社会与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费用总和。

教育个人间接成本指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

23、教育机会成本的计算:
24、如何提高教育经济效率?
25、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
教育规模经济与不经济:
一般地说,如果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就是教育规模经济.
一般地说,如果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小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就是教育规模不经济。

26、美国贝克尔教育收益率计算公式:P407
27、记住两个百分数:23%、33%P427、P430
28、舒尔茨的玉树分析法也称投资增量分析法。

其计算方法的具体步骤如
下:P424
第一步,计算基期到报告期的经济增长数值。

第二步,依据传统的集合生产函数计算方法,找出国民经济增长的余数.
第三步,用反事实度量法,找出这个时期教育投资存量。

第四步,通过计算教育收益率,算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29、芝加哥大学萨卡罗普洛斯1973年研究33国后得出的结论。

1、在一般情况下,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投资的收益率
2、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一般高于发达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
3、初等教育收益率一般高于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收益率,说明普及义务教育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