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
海洋监测浮标的制作方法
海洋监测浮标的制作方法
制作海洋监测浮标主要具体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步,计算浮标尺寸。
要确定浮标的尺寸,首先需要计算该区域内潮流的强度、海水温度变化的范围、面积及浮标位置的不确定性等,以便将浮标设计成适宜的尺寸。
第二步,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的核心要素是要满足浮标发挥应有功能,最好耐腐蚀高浸入和高回弹等要求,可以采用复合材料或其他定制塑料等。
第三步,制作浮标外形。
根据计算好的浮标尺寸,将所选材料用原料模具塑造成预期的外形。
第四步,测试浮标是否能正常工作。
在水中测试浮标的稳定性并补充被水的支撑力、浮力和阻力等信息,可以检查浮标是否正常工作,并决定修正的灵活性。
第五步,装配内部设备。
浮标的内部设备是它的核心部分,要装配海洋探测计算机、气象传感器、海水盐度计、气象传感器等,以及通讯和电源系统,实现海洋监测信息的采集和传输。
第六步,测试调试。
在满足浮标外形安全性、浮力等要求的前提下,搭载计算机结构,开机,安装软件,测试浮标内部参数和计算机结构的可靠性,以确保浮标能够胜任海洋监测系统的任务。
最后,加固浮标,针对浮标的敏感部分进行增强。
材料要选择抗腐蚀、可靠性高的,保证浮标的可靠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顺利完成海洋监测浮标的制作。
浮标的制作的有效性,不仅能够较准确的监测海洋环境,还可以有效运用其实时获取的信息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撑。
海洋遥感和浮标观测
风速
风向
有效波高 波浪周期
0°~ 360° 10°
0 ~ 20m 2s ~ 20s
1s
0.67s 0.67s
10min
20min 20min
±15 °
±0.5m ±1s
0.1m 1s
潜标
能够在海面以下几十米至几千米的剖面上对海洋环 境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具有全天候的能力,主要 监测要素为海流、水温、盐度、水下噪声和内波等 固定潜标 活动潜标
多云或小雨
SMMR
盐度观测
盐度影响海水的介电常数,从而影响到海水的微 波辐射发射率 遥感测盐技术要求在21cm波段测定发射率,在 8cm波段的微波辐射极少受到介电常数影响,可 以反映现场水温,两通道的微波传感器将能同时 提供盐度和所需的水温观测值
目前航空盐度遥感的反演精度达到0.3psu
雷达散射计 有云层或轻度降水 扫描多道微波辐射 (SMRR)
QuikSCAT观测的东北太平洋海域的风场示例
海浪观测
海面状态的描述可以通过三种形式即有效波高,表面波 动率谱和实际图像来进行 有效波高:范围1~20m,准确度±1m,有效波高±25%
TOPEX/Poseidon高度计星下点测量进行插值 获得的全球范围的有效波高
能在恶劣海况下全天候或全天时工作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可在船上或飞机上投放漂流浮标的重要测量要素就是海流要尽可能的降低风对浮标移动的影响观测要素测量范围分辨率采样间隔采样时间系统准确度气压9001050015hpa4s110min1hpa气温405001瞬时瞬时表层次表层水温535016瞬时瞬时05风速040ms1ms1s10min1ms风向360101s10min1520m01m067s20min05m波浪周期2s20s1s067s20min1s能够在海面以下几十米至几千米的剖面上对海洋环境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具有全天候的能力主要监测要素为海流水温盐度水下噪声和内波等
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整理试行.doc
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整理试行.doc精品资料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试行)1范围本要求规定了海洋观测浮标的系统组成、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海洋观测网业务化应用的海洋观测浮标的采购、检验和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T 3855 海船牺牲阳极保护阴极设计和安装GB/T 13972-2010 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4914 海滨观测规范HY/T 143-2011 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HY/T 142-2011 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3 术语和定义3.1 海洋观测浮标锚泊在特定海区对该海区的水文、气象等要素进行定点、自动、长期、连续观测并定时发送资料的浮标。
3.2浮标检测仪一种配备浮标专用检测软件,可对浮标进行工作参数设置及功能检测的设备。
3.3浮标接收岸站接收海洋观测浮标发送或者通过数据平台中转的测量数据的地面接收设备和设施。
4系统组成4.1基本组成海洋观测浮标由浮标体、数据采集器、安全系统、浮标检测仪、传感器、通信系统、供电系统、锚系、浮标接收岸站(以下简称岸站)九部分组成。
4.2浮标体为浮标提供浮力支撑,同时也作为仪器搭载平台,由塔架、标体、配重组成。
精品资料按照设定的工作时序,自动采集、处理、存储观测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发送到岸站。
4.4安全系统具有警示、防雷、发现浮标移位、开舱、进水的功能,由雷达反射器、避雷针、卫星定位系统、开舱、进水传感器组成。
4.5浮标检测仪对浮标进行设置、调试和检测。
4.6传感器包括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水温、盐度、波浪、海流传感器等。
4.7通信系统采用短波、超短波、蜂窝移动通信或卫星等通信方式,将观测数据传输到岸站,由天线和通讯模块或一体化通讯设备组成。
海洋气象锚碇浮标功能规格需求书
附件1海洋气象锚碇浮标功能规格需求书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2015年7月编写说明本功能规格需求书规定了海洋气象锚碇浮标的相关技术要求,包括:组成结构、功能和测量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和业务运行等要求,可作为海洋气象锚碇浮标研制、生产、测试评估的依据。
本功能规格需求书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委托广东省气象局组织编写,修改权、解释权属于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主要编写人员:谭鉴荣、林金田、王辉、何艳丽、孙兆滨、李昕娣、赵晓利。
目录1 前言 (1)1.1编制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编制依据 (1)2 组成结构要求 (2)2.1概述 (2)2.2浮标体 (3)2.3浮标锚系 (4)2.4自动观测设备 (4)2.5供电设备 (5)2.6安全辅助设备 (5)2.7岸基数据接收站 (5)3 功能要求 (5)3.1观测项目 (5)3.2数据采集 (6)3.3数据处理 (6)3.4数据存储 (6)3.5数据传输 (7)3.6浮标体及锚系功能要求 (7)3.7浮标检测仪 (8)3.8时钟同步 (8)3.9观测数据格式 (9)3.10数据显示 (9)3.11可配置及可扩展性 (9)4 性能要求 (9)4.1测量性能 (9)4.2采样和算法 (10)4.3观测时制和日界 (13)4.4浮标体性能要求 (13)4.5锚系要求 (17)4.6电源要求 (21)4.7传感器计量性能要求 (21)4.8传感器电气特性要求 (24)4.9传感器计量检定周期要求 (25)4.10数据采集器性能要求 (25)4.11通信设备要求 (26)4.12安全辅助设备要求 (26)4.13岸基接收站要求 (27)4.14电缆性能要求 (27)4.15浮标标识与安全标志 (28)5 环境适应性要求 (28)5.1极限条件 (28)5.2生物条件 (28)5.3密性要求 (28)6 业务运行要求 (29)6.1运行状态信息 (29)6.2数据到报率 (29)6.3可靠性 (29)6.4可维护性 (29)6.5设备寿命 (29)6.6大修周期 (29)7 结构和外观要求 (30)7.1机械结构要求 (30)7.2机械强度要求 (30)7.3材料与涂覆要求 (30)7.4焊接工艺要求 (33)7.5外观要求 (33)7.6太阳能电池要求 (33)8 其他要求 (33)8.1技术文件 (33)8.2岸基站软件安装要求 (34)8.3传感器安装位置要求 (34)8.4传感器安装要求 (39)9 附录 (41)附录1 海洋气象锚碇浮标数据文件格式 (42)附录2 海洋气象锚碇浮标数据库存储格式 (66)附录3 海洋气象锚碇浮标通信协议 (73)附录4 海洋气象锚碇浮标采集器数据存储格式 (79)1前言1.1编制目的为研制标准统一、格式规范、功能明确、规格合理、技术指标明确的海洋气象锚碇浮标,为气象业务、服务和应用部门提供设备基础信息,为海洋气象锚碇浮标研究部门和生产厂家提供设计、研制、测试提供依据,制定本功能规格需求书。
海洋环境监测浮标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指南
海洋环境监测浮标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指南海洋环境监测浮标是一种用于收集海洋环境数据的设备,主要用于测量海洋温度、盐度、流速、浪高、海流等参数。
它的运行维护管理是确保浮标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准确数据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浮标的安装与部署、定期维护与检修、故障排除与修复等方面介绍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的运行维护管理技术指南。
一、浮标的安装与部署1.选择合适的部署位置:根据监测需求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海域位置,避免港口、航道等可能引起测量误差的区域。
2.浮标的安装方式:根据海洋环境条件和设备特性,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如浮标固定在海底或系泊在海面上。
3.注意安全防护:确保浮标部署过程中的安全,避免人员和设备的损失。
同时,要考虑防护措施,防止浮标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
二、定期维护与检修1.浮标的定期巡检:定期巡检浮标各部件的运行状态,包括传感器、电池、通信设备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2.清洁与防污处理:定期清洁浮标表面和各个部件,防止海洋生物附着和泥沙堆积,影响浮标的工作效果。
3.电池更换与维护:定期检查电池状态,确保其电量充足,并根据使用情况及时更换电池,避免因电量不足导致数据丢失。
4.数据传输与备份:定期检查浮标与数据接收中心的通信情况,确保数据能够及时传输,并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5.校准与标定:定期对浮标的传感器进行校准与标定,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故障排除与修复1.故障诊断:当浮标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进行故障诊断,确定故障原因,避免延误数据采集。
2.故障修复:根据故障诊断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如更换损坏的部件、修复电路故障等。
3.记录与分析:对浮标的故障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总结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为今后的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的运行维护管理是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数据准确性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安装与部署、定期维护与检修以及故障排除与修复,能够保证浮标在恶劣海洋环境中的稳定工作,为海洋环境监测和科研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水面溢油跟踪浮标系统技术要求
水面溢油跟踪浮标系统技术要求一、总体要求。
1. 这浮标得是个靠谱的“小跟班”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紧紧盯着水面上的溢油,就像小狗盯着肉骨头一样,不能轻易跟丢。
不管是在风平浪静还是有点小风浪的情况下,都得准确追踪溢油的动向。
2. 得是个耐用的家伙。
毕竟是要在水面上长时间工作的,可不能是个“娇弱”的东西。
要能经受得住风吹、日晒、雨淋,还有可能的碰撞(比如被一些小漂浮物撞一下),就像一个坚强的小战士。
二、浮标本体要求。
1. 外形和尺寸。
外形不能太奇葩,要方便在水面上漂浮,最好是那种流线型的,像个小水漂似的,大小嘛,不能太大,不然运输和部署都麻烦,但也不能太小,不然容易被忽略或者被浪给卷跑了。
大概直径在30 50厘米左右就比较合适,高度也别超过60厘米,这样看起来比较协调。
2. 材料。
要用那种耐腐蚀的材料,毕竟水里有各种化学物质,要是被腐蚀了,那可就“一命呜呼”了。
像优质的塑料或者特殊的金属合金就不错,就像给浮标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让它能在水里好好地“生活”。
3. 颜色。
颜色要醒目,最好是那种鲜艳的橙色或者黄色,就像海上的小灯塔一样,老远就能看见。
这样在茫茫水面上,无论是工作人员在船上观察,还是从空中监测,都能轻松发现它。
三、追踪功能要求。
1. 定位精度。
这浮标在追踪溢油的时候,得知道自己在哪里,而且要很精确。
定位精度怎么也得在10米以内吧,要是偏差太大,那追踪的溢油位置就不准了。
就像我们找人,要是方向偏差太多,就找不到人了。
2. 追踪灵敏度。
对于溢油要有很高的灵敏度,哪怕水面上只有一点点油膜,它也得能发现。
就像鼻子很灵的小侦探,能嗅出哪怕最细微的线索。
哪怕油膜只有几毫米厚,它也得能准确识别并且开始追踪。
3. 追踪速度。
浮标追踪溢油移动的速度要能跟得上,不能慢悠悠的。
溢油在水面上可能会被水流或者风带着跑,浮标也要能快速调整自己的位置去追踪。
它追踪的速度不能比溢油实际移动速度慢太多,要是溢油每小时跑5公里,浮标每小时至少也得能跑4公里吧。
《海洋气象浮标》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海洋气象浮标》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项目来源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507,以下简称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标委会)归口,……行业标准名称《海洋气象浮标》。
2.协作单位本标准由广东省气象局、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等单位共同起草。
3.主要起草人及所做的工作主要起草及所做工作信息见下表1。
表1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所做的工作4.主要工作过程2015年9月11日完成气象标准制修订系统上报;2016年2月26日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16 年气象观测装备相关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16〕3 号);2016年,广东省气象局组织对10米、3米海洋气象锚碇浮标进行了岸边测试及海上测试;测试完成后将海洋气象锚碇浮标布放至茂名海域外海试验场,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外海试验验证。
2017年,广东省气象局组织编制10米、3米海洋气象锚碇浮标气象专用技术装备测试评估报告,组织专家评审;进一步完善后提交中国气象局观测司;2018年~2019年,继续对南海海域气象浮标运行状况及数据进行收集再评估;为海洋气象浮标标准制定工作提供参考材料;2019年10月,广东省气象局行业标准《海洋气象浮标》编制工作启动;召开标准起草工作组会议明确参加标准起草人员工作职责,制定编制工作计划;2019年11月,组织起草人员收集整理参考文献,查阅国内外相关标准、指南、规范性文件等;2019年12月,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完成《海洋气象浮标》初稿编制;2020年1月13日,完成标准文本初稿内容编制,组织参与单位内部技术人员对标准初稿提出初步意见,进一步完善后形成标准讨论稿;2020年2~3月,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对讨论稿进行修改。
主要包括:1)2020年2月,由广东省气象局结合南海6个海洋气象浮标的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对讨论稿进行修改完善;1)2020年3月上旬,由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结合历年浮标大修工作进行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对讨论稿进行修改完善;2)2020年3月下旬,由广东省气象局组织对标准进行中期检查,起草组根据检查反馈意见对标准讨论稿进行修改完善;3)2020年3月30日,在前期标准讨论稿修改的基础上,召开标准起草工作组视频会议,组织专家对标准讨论稿进行初审;2020年4月1~17日,起草组大部分编写人员集中讨论、修改,形成《海洋气象浮标》征求意见稿,上报气象标准化网。
国家海洋局关于批准发布《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等13项行业标准的通知-国海监发[1994]551号
国家海洋局关于批准发布《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等13项行业标准的通知正文:---------------------------------------------------------------------------------------------------------------------------------------------------- 国家海洋局关于批准发布《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等13项行业标准的通知(国海监发(1994)551号1994年12月17日)各有关单位:根据海洋标准制(修)订计划,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已完成下列13项标准的编制工作,经审查,符合标准的编制要求,现批准为海洋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
1、HY/T034.1--1994电渗析技术术语2、HY/T034.2--1994电渗析技术异相离子交换膜3、HY/T034.3--1994电渗析技术电渗析器4、HY/T034.4--1994电渗析技术脱盐方法5、HY034.5--1994电渗析技术用于锅炉给水处理的技术要求6、HY/T035--1994海流计7、HY/T036--1994温度盐度深度综合测量系统8、HY/T037.1--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总则9、HY/T037.2--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DS1410、HY/T037.3--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S1--111、HY/T037.4--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F2--112、HY/T037.5--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FZS2--113、HY/T037.6--1994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资料处理说明:HY--为强制性海洋行业标准,HY/T--为推荐性海洋行业标准。
上述标准自1995年7月1日起实施。
——结束——。
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功能需求书
附件1: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功能需求书中国气象局二〇〇八年四月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功能需求书1 概述1.1 本功能需求书的目的本功能需求书提出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的基本功能、技术性能和安装运行环境方面的主要要求,明确了数据传送的方式和文件格式,以作为设备生产、采购和运行保障的依据。
1.2 本功能需求书的范围本功能需求书仅是针对气象部门为获取海上气象水文资料,布设在近海海域的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提出的主要功能需求要求。
1.3 编写依据⑴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⑵WMO CIMO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⑶《GB/T 12763.1—2007 第1部分总则》⑷《GB/T 12763.2—2007 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⑸《GB/T 12763.3—2007 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⑹《GB 5696—1999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⑺《GB/T 13972—1992 海洋水文观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⑻《HY/T 059—2002 海洋站自动化观测通用技术要求》2 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概述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是布设在近海海域用于获取海上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的大型综合性观测设备。
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将定时提供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海水温盐度、浪高、海水流向、流速等海上气象水文资料增强对近海海域灾害性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预测预警能力。
2.1 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的基本构成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由浮标体和系泊系统、自动观测设备和供电设备组成。
浮标体和系泊系统是一套用锚系将浮标体固定漂浮在海面上用于安装自动观测设备的钢体平台;自动观测设备是一个安装在浮标体上自动完成海上气象水文观测的自动气象站;供电设备是为海洋气象浮标监测站提供工作电源的设备。
2.2 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的基本性能⑴有牢固的浮标体和系泊系统;⑵具有自动测定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和海面温度、海水盐度、海浪高、海浪周期、海水流向、流速的能力,根据需要可增加能见度自动观测;⑶使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直流供电,蓄电池容量能保证维持当地连续阴雨天气时海洋气象浮标监测站正常运行;⑷能实时存储和定时传送观测资料;⑸能在布放海区极限海况条件下长期无人值守连续正常工作,维护间隔一般不短于1年;⑹应具有在至少半年内防生物附着能力和至少3年的防腐蚀能力;⑺具有报告其工作状态和位置的能力;⑻应具有夜间灯光显示装置和雷达波反射装置。
浮标工程设计方案
浮标工程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港口、海洋资源开发、海上交通等领域对浮标的需求日益增加。
浮标是海洋工程中的重要设施,它具有航标标志、埋地测量、海洋观测、水文测量、海洋环境监测等多种功能。
因此,合理、科学地设计浮标工程对于海洋经济和海洋工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浮标工程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选材及安装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目的是提供一套完善的浮标工程设计方案,为海洋工程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浮标工程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浮标工程设计应以保障船舶航行的安全和提高海洋环境监测的准确性为首要考虑,确保浮标在严峻海洋环境下能够稳定运行。
2. 可靠性原则:浮标工程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能够在不同气候和海洋环境下保持正常运行。
3. 经济性原则:浮标工程的设计要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确保海洋工程的经济效益。
4. 可维护性原则:浮标工程设计应考虑到设施的维护和修复难度,确保设施的可维护性。
5. 环保性原则:浮标工程的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三、浮标工程技术要求1. 浮标结构:浮标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够耐受大风大浪的侵袭。
浮标的外壳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并具有一定的防撞功能。
2. 航标标志:浮标应具有良好的可识别性、光学可见性和夜间反光性,能够满足船舶航行的导航需求。
3. 浮标设备:浮标设备应具有远程监测、数据传输、自动报警等功能,能够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
4. 浮标稳定性:浮标结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海洋环境中的稳定性,采取有效的防倾翻设计,确保浮标稳定性。
5. 维护保养:浮标设计应方便设备的监管和维护,采用可拆卸的结构设计,方便设备更换和维护。
四、浮标工程选材与安装1. 浮标外壳材料:应选用耐海水、耐腐蚀的聚乙烯、玻璃钢或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确保浮标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2. 浮标设备材料:应选用具有防水、防潮、耐高温的材料,确保设备在恶劣海洋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整理(试行)
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试行)1范围本要求规定了海洋观测浮标的系统组成、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海洋观测网业务化应用的海洋观测浮标的采购、检验和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T 3855 海船牺牲阳极保护阴极设计和安装GB/T 13972-2010 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4914 海滨观测规范HY/T 143-2011 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HY/T 142-2011 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3术语和定义3.1海洋观测浮标锚泊在特定海区对该海区的水文、气象等要素进行定点、自动、长期、连续观测并定时发送资料的浮标。
3.2浮标检测仪一种配备浮标专用检测软件,可对浮标进行工作参数设置及功能检测的设备。
3.3浮标接收岸站接收海洋观测浮标发送或者通过数据平台中转的测量数据的地面接收设备和设施。
4系统组成4.1基本组成海洋观测浮标由浮标体、数据采集器、安全系统、浮标检测仪、传感器、通信系统、供电系统、锚系、浮标接收岸站(以下简称岸站)九部分组成。
4.2浮标体为浮标提供浮力支撑,同时也作为仪器搭载平台,由塔架、标体、配重组成。
4.3数据采集器按照设定的工作时序,自动采集、处理、存储观测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发送到岸站。
4.4安全系统具有警示、防雷、发现浮标移位、开舱、进水的功能,由雷达反射器、避雷针、卫星定位系统、开舱、进水传感器组成。
4.5浮标检测仪对浮标进行设置、调试和检测。
4.6传感器包括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水温、盐度、波浪、海流传感器等。
4.7通信系统采用短波、超短波、蜂窝移动通信或卫星等通信方式,将观测数据传输到岸站,由天线和通讯模块或一体化通讯设备组成。
4.8供电系统为浮标的长期连续工作提供电源,由太阳能电池板、免维护蓄电池和充放电控制器组成。
浮标通用技术条件
浮标通用技术条件浮标是一种用于海洋、湖泊等水域中的标志物,用于指示航道、水深、障碍等信息。
浮标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符合一定的技术条件,以确保其在水域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浮标通用技术条件的一些要点:一、材料选择浮标的主体通常由具有良好耐候性和耐腐蚀性的材料制成,如玻璃钢、不锈钢等。
这些材料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下长期使用,保证浮标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浮力设计浮标的浮力设计需考虑到浮标的尺寸、重量、荷载等因素,确保浮标在水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浮起状态。
通常采用空心结构设计,使浮标能够轻松浮在水面上。
三、抗风性能浮标需要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能够在强风大浪的情况下保持稳定。
通常通过降低浮标的风阻系数、增加浮标的重心等方式来提高其抗风能力。
四、防撞设计浮标通常需要具有一定的防撞设计,以防止船只、浮筒等物体碰撞造成损坏。
可以在浮标的表面增加护舷、防撞条等装置,提高浮标的安全性。
五、夜间标识浮标在夜间需要具有良好的夜间标识性能,以便船只能够在黑暗中准确识别浮标的位置。
可以在浮标上安装夜间灯光、反光条等设备,提高夜间可见性。
六、维护保养浮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涂漆、检查设备完好等内容,可以延长浮标的使用寿命。
浮标通用技术条件是确保浮标在水域中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浮力设计、抗风性能、防撞设计、夜间标识和维护保养等措施,可以提高浮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其在水域中发挥作用。
希望各相关单位在设计和制造浮标时能够重视这些技术条件,确保浮标的质量和安全性,为航行安全和水域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海洋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而海洋的深度和神秘性也给海洋研究带来了诸多挑战。
在海洋研究中,海洋资料浮标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浮标能够采集到海洋数据,对海洋气象、海洋环境以及海洋动态等领域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进行海洋资料浮标的作业和维护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
一、确定作业范围在进行海洋资料浮标的作业之前,需要确定好作业范围。
首先需要明确作业目的,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浮标型号和安装位置。
同时还需要对浮标进行定期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确定好作业范围后,需要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协调,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二、浮标安装和维护选定好浮标安装位置后,需要进行浮标的安装工作。
在进行安装工作之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评估海洋环境和海况,确定安装方案和采用的安装设备。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安装操作规程,保证浮标的安装质量和安装位置的准确性。
浮标安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
维护工作包括浮标的清洁、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运行、更换损坏的部件等,以确保浮标的正常运行。
在维护工作中,需要遵循相关的维护规程和制度,确保浮标的维护质量和维护效果。
三、浮标数据采集和传输浮标的重要作用在于采集和传输海洋数据。
在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之前,需要根据浮标的型号和采集要求,选择合适的采集设备并进行设置。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保持浮标和采集设备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齐全。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传输。
传输方式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
无线传输一般采用卫星、蜂窝网络或局域网等方式,需要事先确定好传输系统和协议,并在浮标附近设置好传输设备。
有线传输则需要进行线缆的铺设和连接,确保传输线路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浮标故障处理在浮标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故障问题。
例如,浮标数据采集不正常、传输中断、电源损坏等。
对于这些故障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
正文:
----------------------------------------------------------------------------------------------------------------------------------------------------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北海分局,东海分局,南海分局,信息中心,预报中心,技术中心,标准计量中心,减灾中心:
为推进海洋观测仪器设备的标准化,规范进入业务化运行的海洋观测浮标的检验、测试和评估方法,提高观测仪器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环境适应性,我局制订了《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海洋局
2014年12月1日
——结束——。
阿森河海洋浮标技术方案(1)
阿森河海洋浮标监测技术方案1.系统描述Ⅰ、系统描述Ⅱ、系统监测图2.产品描述和选配Ⅰ、技术指标和基本参数Ⅱ、特点和结构3.安装说明4.日常维护1、系统描述Ⅰ、系统描述:海洋浮标监测主要是有:浮体,各种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蓄电池,太阳能板,无线传输,及航标灯等组成,它是利用自身所携带的各类传感器,通过4G/北斗的传输方式能定点、自动、长期、连续地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无线传输数据并将数据传给管理中心站。
主要用来监测两部分:水上监测和水下监测,水上监测部分一般装有多种气象传感器比如光照,风浪,风速,气温,气压等,水下部分主要有盐度(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水质传感器(水温,水位,盐度,PH,DO,浊度,电导等等)。
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4G 或者北斗卫星通讯系统把资料信息转发到岸站。
有关人员可通过手机或者APP,实时查看有价值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且这样就能防备危险事件的发生。
Ⅱ、系统监测图图 1 海洋浮标监测系统框图2、产品描述和选配Ⅰ、技术指标和基本参数Ⅱ、特点①能自动、定点、定时(或连续)地对水温、盐度、电导率、pH、溶解氧、叶绿素a 、营养盐、海面波浪等要素进行遥测。
②能通过北斗卫星通信系统采集、处理、存储和无线传输海洋环境数据。
③能适应多种海域情况。
④能测量多层同步海流连续资料,如5米,10米,30米,50米,100米等。
⑤仿真模拟测试:在12级台风下,浮体摆动倾角小于45度。
仿真测试浮力仿真质心计算12级台风摇摆测试图 2 仿真测试Ⅲ、结构①浮体大小可选1.2米、1.8米、2米、2.5米、3米、6米等。
②浮体材料可选高分子聚乙烯、高强度船用钢、316不锈钢等。
③供电能力可升级,选配功率更大的光伏板、更高容量蓄电池。
④北斗通讯系统选配可部署指挥机,数据直接连接到目标服务器,安全系数更强。
⑤航标灯可更换功率更大、可视距离更远型号。
⑥系泊系统包括锚链、沉石,可根据海域情况选配。
浮标通用技术条件
浮标通用技术条件
浮标是指一种能够浮在水面上的装置,它可以用来测量海洋、湖泊和河流的水文学和气象学参数。
为了确保浮标的质量和性能,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浮标通用技术条件。
浮标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了浮标的物理、机械、气象和海洋学参数,以及其它技术规范。
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制造浮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物理参数:包括浮标的形状、颜色、尺寸和质量等。
浮标的形状应该是球形或圆柱形,颜色应该是鲜艳的红色或橙色。
浮标的尺寸和质量要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要测量的参数来确定。
2.机械参数:包括浮标的耐久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
浮标需要经受海洋环境的侵蚀和风浪的冲击,因此需要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同时,浮标的各个部件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其可靠性。
3.气象参数:包括浮标所测量的气象学参数,如风速、风向、气压、温度和湿度等。
浮标需要具有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海洋学参数:包括浮标所测量的海洋学参数,如海洋流速、海洋温度、盐度和海洋表面高度等。
浮标需要具有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测
量仪器,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其它技术规范:包括浮标的安装、维护和管理等。
浮标的安装需要考虑其所处的环境和所测量的参数,以确保其能够顺利地工作。
浮标的维护和管理需要定期进行,以保障其性能和质量。
浮标通用技术条件的制定,为浮标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标准化的技术规范,有利于提高浮标的质量和性能,促进海洋科学研究和海上交通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试行)国家海洋局二〇一四年十二月1范围本要求规定了海洋观测浮标的系统组成、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海洋观测网业务化应用的海洋观测浮标的采购、检验和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T 3855 海船牺牲阳极保护阴极设计和安装GB/T 13972-2010 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4914 海滨观测规范HY/T 143-2011 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HY/T 142-2011 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3术语和定义3.1海洋观测浮标锚泊在特定海区对该海区的水文、气象等要素进行定点、自动、长期、连续观测并定时发送资料的浮标。
3.2浮标检测仪一种配备浮标专用检测软件,可对浮标进行工作参数设置及功能检测的设备。
3.3浮标接收岸站接收海洋观测浮标发送或者通过数据平台中转的测量数据的地面接收设备和设施。
4系统组成4.1基本组成海洋观测浮标由浮标体、数据采集器、安全系统、浮标检测仪、传感器、通信系统、供电系统、锚系、浮标接收岸站(以下简称岸站)九部分组成。
4.2浮标体为浮标提供浮力支撑,同时也作为仪器搭载平台,由塔架、标体、配重组成。
4.3数据采集器按照设定的工作时序,自动采集、处理、存储观测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发送到岸站。
4.4安全系统具有警示、防雷、发现浮标移位、开舱、进水的功能,由雷达反射器、避雷针、卫星定位系统、开舱、进水传感器组成。
4.5浮标检测仪对浮标进行设置、调试和检测。
4.6传感器包括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水温、盐度、波浪、海流传感器等。
4.7通信系统采用短波、超短波、蜂窝移动通信或卫星等通信方式,将观测数据传输到岸站,由天线和通讯模块或一体化通讯设备组成。
4.8供电系统为浮标的长期连续工作提供电源,由太阳能电池板、免维护蓄电池和充放电控制器组成。
4.9锚系提供稳定的系泊力,使浮标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长期系泊定位,由锚链、连接件、锚等组成,根据使用目的、深度和布放海区的不同,有时会用到系留缆、包塑钢丝绳等。
4.10岸站接收来自海上浮标发送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具有保存、显示、查询、生成报表、报警提示等功能,由配套设施、通信设备、数据处理计算机和专业软件组成。
5技术要求5.1观测要素、时次、单位和准确度5.1.1观测要素观测要素一般包括:风、气压、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水温、盐度、海流、波浪。
其它观测要素可根据需要增加。
5.1.2观测时次所有观测要素除特殊要求,应一小时观测一次,并在整点前完成观测,各要素采集结束时间应尽量靠近整点。
5.1.3观测单位和测量准确度5.1.3.1风速的单位为米/秒(m/s)。
当风速不大于5.0m/s时,测量的准确度为±0.5m/s;当风速大于5.0m/s时,测量的准确度为±5%。
5.1.3.2风向的单位为度(°),正北为0°顺时针计量。
测量的准确度规定为两级:一级为±5°;二级为±10°。
5.1.3.3气压的单位为百帕(hPa)。
测量的准确度规定为三级:一级为±0.1h Pa;二级为±0.5hPa;三级为±1hPa。
5.1.3.4空气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
测量的准确度规定为两级:一级为±0.2℃;二级为±0.5℃。
5.1.3.5相对湿度以百分率(%) 表示。
当相对湿度大于80%时,测量的准确度为±8%;当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80%时,测量的准确度为±4%。
5.1.3.6水温的单位为摄氏度(℃)。
测量的准确度规定为三级:一级为±0.02℃;二级为±0.05℃;三级为±0.2℃。
5.1.3.7盐度测量准确度规定为三级:一级为±0.02;二级为±0.05;三级为±0.2。
5.1.3.8波高的单位为米(m)。
准确度规定为两级;一级为±10%;二级为±15%。
5.1.3.9波周期的单位为秒(s)。
准确度为±0.5s。
5.1.3.10波向的单位为度(°)。
准确度规定为两级:一级为±5°;二级为±1 0°。
5.1.3.11海流观测应达到表1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表1海流观测准确度5.2浮标体5.2.1浮标体吊点、拖点、锚系点应做受力分析和强度试验,并取得试验报告。
5.2.2浮标体密封舱体应做密性试验,并取得试验报告。
5.2.3仪器安装平台周围应有防护,在浮标布放、回收及维护过程保护传感器等设备。
5.2.4钢制浮标体外舷侧应有防护,对浮标体进行保护。
5.2.5钢制浮标体应保证在一个至两个水密舱室进水的情况下,浮标不会倾覆。
5.2.6暴露在海水或空气中的浮标体结构物表面应有良好的防护层。
5.2.7海水中不同金属间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直接接触,并按照CB/T 3855要求设置牺牲阳极,对浮标体进行保护。
5.2.8重量150kg以下浮标应设置便于人工搬运的把手。
5.2.9浮标体的舱盖应有防盗措施。
5.2.10浮标体最大规格尺寸小于10m的,浮标体应每年维护一次;浮标体最大规格尺寸不小于10m 的,可2年维护一次。
5.3数据采集器5.3.1基本要求应具有多路模拟量(电压/电流)、频率量(或脉冲计数)和数字量数据采集能力,及智能传感器控制和数据采集能力,其中:模拟量和频率量测量准确度应比被测传感器测量准确度高4倍;模拟量输入通道应大于8路,频率量输入通道数应大于4路;串行接口宜采用RS232、RS422、RS485等接口标准,接口数量不小于8路。
5.3.2数据采集、处理和记录表2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处理5.3.3外部接口要求数据采集器中用于连接传感器、通信设备、电源和其他外部设备的接口应标明接口的含义,接口应有冗余。
5.3.4浮标存储能力要求应具备存储1年观测数据的能力。
5.3.5浮标时钟准确度海洋观测浮标时钟应采用北京时,24小时制,年最大允许误差±30s。
5.3.6参数设置及检测5.3.6.1应能对工作参数进行设置,包括:采样间隔、传感器类型、传感器参数、传感器工作状态、通信方式、接口参数、传输内容、传输频次、日期、时间及站位信息等。
5.3.6.2应能查询测量参数、日期、时间站位信息和系统各部分的工作状态。
5.3.6.3应具有系统自检(包括数据采集器状态、通信接口、传感器接口、通讯信号强弱检测)、远程检测和故障诊断隔离能力,故障应定位到可更换单元。
5.4安全系统5.4.1应防雷击。
5.4.2应安装警示标志,避免船舶碰撞。
5.4.3应能够发现浮标移位,卫星定位系统定位误差不大于±50m。
5.4.4应能够发现浮标开舱、进水。
5.4.5开仓、进水报警传感器应至少安装2套。
5.5浮标检测仪浮标检测仪是对浮标进行设置、调试和检测的仪器,应具备如下功能:——检查和设置系统参数;——检测传感器;——检测存储器;——检测通信传输;——检测其他硬件设备。
5.6传感器5.6.1传感器输出信号应满足表3的要求,其中:输出信号是模拟电压的为模拟量传感器;是频率的为频率量传感器;是若干位高低电平组合的为数字量传感器;具有双向通信、标准化数字输出的为智能传感器。
表3传感器输出信号要求5.6.2传感器应满足GB/T 13972-2010 海洋水文观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同型号传感器应在海洋环境下有1年以上的应用,满足业务化应用要求。
5.6.3计量检定合格,且在检定期内。
5.6.4在满足业务化观测的情况下,优先推荐功耗较低的传感器。
5.6.5信号传输距离应大于15m。
5.6.6风传感器应安装于浮标塔架顶部,四周无障碍、不挡风的位置。
5.6.7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防辐射罩内,尽量避免周围热源和辐射的影响。
5.6.8气压传感器应安置在温度少变、没有热源、不直接通风处。
5.6.9表层水温、表层盐度测量传感器应安装于海水表面至水下0.5m深度范围内。
5.6.10应安装一台备份风传感器。
5.7通信系统5.7.1采用卫星、蜂窝移动通信、短波/超短波或微波等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观测数据,可根据实际海域信号状况及传输距离选择其中2种或以上。
5.7.2通信系统接口应采用标准RS232接口。
5.7.3浮标发送的参数可包括海洋水文测量参数、海洋气象测量参数、浮标工作状态参数及扩展数据。
海洋水文测量参数包括波浪、水温、盐度、海流及深度;海洋气象测量参数包括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大气能见度及降水量;浮标工作状态参数包括电池电压、方位、舱门开启、舱内进水、航标灯、经纬度及传感器状态;扩展数据包含有关用户定义的扩展信息。
5.7.4浮标数据报文格式要求见附录A。
5.7.5浮标测量参数编码格式要求见附录B。
5.8供电系统5.8.1供电方式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充放电控制器和免维护蓄电池组和方式,单一直流供电。
5.8.2电压范围额定供电电压直流12V或14V,电压波动小于±10%。
5.8.3供电能力5.8.3.1正常工作模式下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1年。
5.8.3.2电源系统应不受日照状况影响,保证支持浮标设备正常工作15d。
5.8.3.3提供供电能力检测报告。
5.9锚系5.9.1所有结构件应抽样做无破损检查和强度试验,并出具规范的试验报告和合格证,弹性元件应出具弹性伸长曲线检测报告。
5.9.2锚系应串装转环或其它扭矩力释放装置。
5.9.3浮标体最大规格尺寸小于10m的,锚系连接部件应满足工作环境下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1年;浮标体最大规格尺寸不小于10m的,锚系连接部件应满足工作环境下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年。
5.9.4锚系每2年应更换。
5.10岸站5.10.1浮标接收岸站的机房内应配置空调设备。
系统供电设施应接地,电源走线应排除干扰。
机房外应安装防雷设施,所有岸站设备均应处于防雷设施的保护之内。
5.10.2根据浮标所加载的通信系统,浮标接收岸站应配置相应的通信接收设备。
北斗卫星、海事卫星通讯接收设备采用标准RS232串行接口;CDMA/GPRS通讯方式采用标准网络接口。
5.10.3数据处理计算机应带有或可扩展1~2个标准RS232接口或标准网络接口,还应在互联网上具备固定的IP地址(若是局域网应支持端口映射),程序运行所需的网络端口应开放。
5.10.4浮标岸站专用数据处理软件应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具备浮标各模块工作状态监控、异常状态报警(包括声音报警和文字提示报警)、浮标任意时段资料的查询和获取、更改配置参数、数据处理、存储、文件生成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