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安徽省芜湖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分)
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

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
变化的是()
A.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
行动者”,我市积极响应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芜湖。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C. 芜湖市区行政区域范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 大量使用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二氧化碳不断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D. 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出现红色固体
4.
A. A
B. B
C. C
D. D
5.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
B. 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组成异黄酮的三种元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6.
A. A
B. B
C. C
D. D
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原子
B. 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 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D. 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12:7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 因为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会爆炸,所以点燃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C. 因为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都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
活泼金属
D. 因为铁制品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生锈,所以防止铁生锈必须同时隔绝氧气
和水
9.
选项数据
A溶液温度室温下10gNH4NO3溶于
100g水中
室温下10gNaOH溶于
100g水中
B 物质中氧元素的
质量分数
甲醛(HCHO)葡萄糖(C6H12O6)
C 二氧化碳的溶解

5℃、101KPa下25℃、101KPa下
D
物质中碳元素的
质量分数
生铁钢
A B C D
1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 t℃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
到90ga的饱和溶液
B. 0℃时,三者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c>b>b
C. 20℃时,a与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D. 将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二、简答题(共34分)
11.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1)生活中常用洗涤剂除去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______功能。

(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请写出以赤铁矿石为原料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奥运火炬中的燃料R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为R+5O2−点燃3CO2+4H2O,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火炬传递结束,采用关闭燃气阀
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如图表示Ni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在该反应中实际与Ni反应的粒子是______。

(5)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

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_____。

12.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Al2O3和SiO2,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
图所示:
(1)通过该流程可得出SiO2的性质有______(填序号)。

A
.难溶于水 B.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C.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铝土矿中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

(4)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这是因为______。

13.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装置图中仪器名称:甲______。

(2)装置A是实验室用来制取和收集一种常见气体的装置图,其中气体发生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写出一种能用发生装置D制备并用装置F收集的常见气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3)装置B实验中二氧化碳气体表现出来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______;
(4)装置C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在装置E中通过比较铜片上白磷与水中白磷的不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14.某同学欲探究“双钙防蛀”牙膏、“皓清“牙膏、“洁克”牙粉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
(1)牙膏和牙粉均是由摩擦剂、活性剂、香料等成分构成。

(2)常用的摩擦剂有极细颗粒的碳酸钙(CaCO3)或水合硅酸(SiO2•nH2O)等。

(3)牙膏和牙粉中除了碳酸钙以外,其它物质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取三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样品,再分别
加入适量x溶液。

x溶液是______ 。

A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B和C试管中有无色气
体生成。

②将B和C试管中生成的无色气体通入______ 。

现象:______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组装两套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分别--
取______ 放于锥形瓶中。

并在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x溶液。

②打开分液漏斗注入一定量x溶液,然后关闭
活塞。

有气泡产生。

③待②反应结束后,再打开分液漏斗,注入一
定量x溶液,然后关闭活塞。

无明显现象
④称量反应后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并加以比
较。

加入“双钙防蛀”牙膏的装置及
药品的总质量大于加入“洁克
“牙粉的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

反思:若不改动原有装置和基本步骤,要测定牙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还应测定的数据是实验所用牙粉的质量和______。

15.某初中化学“魔法课堂”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

下面是他
们围绕“神奇的金属”为主题的两次探究活动。

探究1: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
【提出问题】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溶液的浓度有关;b.可能
与锌的形状有关。

实验编号硫酸的浓度
(均取20mL)
锌的形状
(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
(3分钟)
①20%锌粒31.7
②20%锌片50.9
③30%锌粒61.7
④30%锌片79.9
(填e或f或g)管通入。

要比较不同浓度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

【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评价与反思】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均为1分
钟)
第1分钟第2分钟第3分钟第4分钟第5分钟第6分钟H2的体积 3.1mL16.7mL11.9mL9.6mL7.6mL 6.0mL
探究2: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序号实验1实验2实验3--
与镁条反应的溶

NH4Cl NaCl Na2SO4H2O
实验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有较多气泡产

有少量气泡产

气泡极少
加热后,实验现象气泡明显增多可闻到氨

气泡增多气泡增多气泡增多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三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1)______(2)______(3)______。

三、计算题(共6分)
16.取Cu-Zn合金10g,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
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共为59.8g。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

(2)求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解:A、过程中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B、过程中水变成雪,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过程中风卷云舒,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答案】D
【解析】
解: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防止水体污染,故A符合主题;
B、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能防止空气污染,故B符合主题;
C、芜湖市区行政区域范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能防止空气污染,故C符合主题;
D、大量使用农药,会污染水体,故D不符合主题。

故选:D。

根据防止空气、水体污染的措施分析判断有关的做法。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3.【答案】B
【解析】
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水,在空气中发红光,故A选项正确。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故B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故C选项正确。

D打磨后的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红色的固体铜,覆盖在铝表面。

故D选项正确。

答:
故选:B。

依据物质相互间发生反应时的现象分析作答。

此题要熟练掌握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现象,难度不大,以记忆为主。

4.【答案】C
【解析】
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Fe能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足量的铁粉能与CuCl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
2
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炭粉、二氧化锰均难溶于水,用加水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
解:A、异黄酮是由异黄酮分子构成的,1个异黄酮分子中共含有27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异黄酮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15=180,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10=10,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2=32,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15:10: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异黄酮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
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B
【解析】
解: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时,加与不加催化剂,产生氧气的质量都相同,只是反应时间不一样,故A错误;
B、等质量大小相同的锌片和铁片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由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锌反应的时间短,完全反应后铁生成的氢气多,故B正确;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总质量不变,故C错误;
D、水通电,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是1:8,故D错误。

故选:B。

这是图象题,这类题的特点是借助数学模型,利用图象信息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解答这类题,首先应认真分析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图象的起止点和走向特征,然后读取所需的信息应用到化学问题中。

此题利用的是函数图象表示化学反应中某些量的变化,这也是这几年常考的题型。

做这种题关键是要把图象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属于难题。

7.【答案】D
【解析】
解:
A、该反应中共涉及N、H、O三种原子,故A不正确;
B、物质A为NH
3
,其中H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其中N元素为-3价;故B不正确;
C、物质A为NH
3
,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14:(1×3)=14:3≠14:1;故C不正确;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
3+3O
2
2N
2
+6H
2
O,物质B氧气与物质C氮气
质量比=(3×32):(2×28)=12:7;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各物质的分子构成,物质A分子由1个N原子、3
个H原子构成的NH
3分子,物质B分子由2个O原子构成的O
2
分子,物质C
分子由2个N原子构成的N
2
分子,物质D分子由1个O原子、2个H原子构
成的H
2O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
3
+3O
2
2N
2
+6H
2
O.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8.【答案】D
【解析】
解:A、H
2O和H
2
O
2
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
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推理错误。

B、点燃H
2与O
2
混合气体可能会爆炸,CO也具有可燃性,所以点燃CO与O
2
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故选项推理正确。

C、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都放出气体,但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D、铁制品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生锈,防止铁生锈必须同时隔绝氧气和水,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A、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D、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9.【答案】A
【解析】
解:A、相同条件下,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故前者温度小于后者温度,故正确;
B、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3.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3.3%,故错误;
C、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5℃它的溶解度比25℃的溶解度大,故错误;
D、生铁中的含碳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0.03%~2%,故钢中的含碳量比生铁中的含碳量低,故错误。

故选:A。

A、利用不同物质溶于水后温度的改变解决;
B、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C、利用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判断;
D、利用生铁的含碳量比钢大分析.
此题考查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其与溶质力量分数的关系,物质溶解时放热及吸热现象,同时也考查了常见物质化学反应前后量的关系.
10.【答案】C
【解析】
解: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故A正确;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三者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c>b>a,故B正确;
C、20℃时,a与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变化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
D、将t℃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以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乳化 Fe2O3+3CO−高温2Fe+3CO2 C3H8隔离可燃物 Cu2+气态物质分子间
隔较大,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小,不易被压缩
【解析】
解:(1)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故填:乳化;
(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
2O
3
,与还原剂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
+3CO2Fe+3CO
2。

故填:Fe
2O
3
+3CO2Fe+3CO
2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
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和R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5O
23CO
2
+4H
2
O
可知,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其化学式中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
反应前反应后
C原子0 3
H原子 0 8
O原子 1010
所以每个R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原子个数分别是3和8;
火炬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这是属于隔离可燃物灭火;
故填:C
3H
8
;隔离可燃物;
②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故填:隔绝空气(或氧气);
(4)根据上图原理分析类推,Ni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镍,该反应中
实际参加反应的粒子是Ni和铜离子,铜被置换出来;
故填:Cu2+;
(5)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隔较大,固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小,所以气体易被压缩,而固体较难被压缩;
故填:气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小,不易被压缩。

(1)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解答;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分析X的分子构成,并依据分子构成书写化学式;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
(4)根据反应及微粒的变化分析回答;
(5)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2.【答案】AB Al2O3+3H2SO4=Al2(SO4)3+3H2O 过滤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解析】
解:(1)通过该流程可得出SiO
2
的性质有难溶于水,一般不与酸反应。

故填:AB。

(2)氧化铝与稀硫酸生成硫酸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
2O
3
+3H
2
SO
4
═Al
2
(SO
4

3
+3H
2
O.故填:Al
2
O
3
+3H
2
SO
4
═Al
2
(SO
4

3
+3H
2
O。

(3)操作1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是过滤操作;故填:过滤;(4)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具有保护作用,故填: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1)过滤得到二氧化硅,说明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和稀硫酸反应;(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4)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答案】锥形瓶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
下 CaCO3+2HCl=CaCl2+CO2↑+H2O O2灭火 3Fe+2O2−点燃Fe3O4可燃物燃烧需要有充
足的氧气
【解析】
解:(1)仪器甲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2)图中气体发生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是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这样会造成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白色固体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因此该装置适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
3+2HCl=CaCl
2
+CO
2
↑+H
2
O;装置D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用发生装置
D制备并用装置F收集的常见气体是氧气,因为试管口没有棉花团,所以是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故填:长颈漏
斗的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O 2;
(3)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据此性质,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灭火;故填:灭火;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3Fe+2O 2Fe 3O 4;
(5)在装置E 中通过比较铜片上白磷与水中白磷的不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需要有充足的氧气。

故填:可燃物燃烧需要有充足的氧气。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实验装置的注意事项、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根据气体发生与收集装置来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5)根据实验现象与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掌握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及装置、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并能结合题意灵活分析解答。

14.【答案】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双钙防蛀”牙膏和牙粉中含有碳酸钙,“皓清”牙膏中不含有碳酸钙 分别取等质量的双钙防蛀牙膏和牙
粉 “双钙防蛀”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比牙粉中碳酸钙的含量小 稀盐酸的总质量
【解析】
解:【实验一】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选择稀盐酸,如生成二氧化碳则含有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
如图所示,取三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样品,再分
别加入适量x 溶液。

x 溶液是稀盐酸。

实验结论:双钙防蛀牙膏和牙粉中含有碳酸钙,皓清牙膏中不含有碳酸钙;
【实验二】等质量的牙膏与足量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根据反应后总质量的减少也就是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的质量多少可确定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多少,所
组装两套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分别
取分别取等质量的双钙防蛀牙膏和牙粉放
于锥形瓶中。

并在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等质
量的x溶液。

实验结论:双钙防蛀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比牙粉中碳酸钙的含量小;【反思】(1)若不改动原有装置和基本步骤,要测定牙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还应测定的数据是称量反应前装置及所用牙粉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如图所示,取三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样品,再分
别加入适量x溶液。

x溶液是稀盐酸。

钙;
组装两套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分别
取分别取等质量的双钙防蛀牙膏和牙粉放
于锥形瓶中。

并在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等质
量的x溶液。

实验结论:双钙防蛀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比牙粉中碳酸钙的含量小;
【反思】(1)稀盐酸的总质量。

【实验一】根据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实验二】根据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多少,来确定碳酸钙的含量的多少进行分析;
【反思】(1)根据若不改动原有装置和基本步骤,要测定牙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还应测定的数据是称量反应前装置及所用牙粉和稀盐酸的总质量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5.【答案】f ①③或②④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锌形状不同,反应速率不
同第1分钟比第2分钟反应产生氢气少,是因为第1分钟过程中硫酸也和氧化锌发生了反应,第2分钟后产生氢气越来越慢,是因为随着反应进行,硫酸浓度越来越小对比镁能和水反应生成气体,是因为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盐溶液能够促进镁和水的反应,是因为盐溶液中的离子增强了导电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微观粒子运动的速率加快
【解析】
解:探究1:
【设计并实验】
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氢气应从f管通入;
要比较不同浓度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①③或
②④。

故填:f;①③或②④,这是因为①③、②④中的锌形状相同,硫酸浓度不同。

【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是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锌形状不同,反应速率不同。

故填: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锌形状不同,反应速率不同。

【评价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