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参赛教案同步课件谢文春)
月亮上的足迹 七年级语文教案PPT模板下载

自己的演示内 容
感谢观看
月亮上的足迹
最新版模板,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预计演示时长
本次演示内容概要
月亮上的足迹
20分钟
总目录数
一级目录数
其他目录数
演示内容长度
1789字符
总页数
47个
5个
42个
x页
目录
01 一、播放一段人类探 访月球的短片。
二、速读课文,理清
02 作者的行文思路,整 体把...
03 三、再读课文,注意 掌握记叙的细节。
(2)昂首挺立:仰 着头直立着。
(3)遥遥在望:形 容距离远可以望见。
(4)可望而不可即: 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 接...
1.快速阅读课文,概 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2.掌握文章的结构层 次和时间顺序
3.掌握列数字的说明 方法,体会准确平实 的...
4.学习敢于幻想敢于 探索的勇敢精神,认 识...
(1)学习快 速阅读的方 法。
(2)概括各 部分要点, 理解文章内 容。
(1)、请替 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2)、请替 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1)、请替 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2)、请替 换自己的演 示内容
(1)、请替换 1
自己的演示内 容
(2)、请替换 2
自己的演示内 容
3 (3)、请替换
自己的演示内 容
4 (4)、请替换
自己的演示内 容
1.飞船升空前的准备。 2.离地球,飞向月球。
3.登月成功,开始工 作。
4.胜利返航,畅谈感 想。
三、再读课文,注意掌握记叙 的细节。
2、请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1、请替换自己的 演示内容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科学知识,解释人类登月的历史意义。
(3)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追求。
(2)学生能够理解团队合作的力量,培养团队精神。
(3)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 课文中的科学知识,解释人类登月的历史意义。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专业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对于长篇科普文章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实例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类登月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月亮上的足迹》,了解课文内容,标记不理解的部分。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5. 案例分析:以课文中的实例为例,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意义。
《月亮上的足迹》的教案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优秀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内容,把握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2)能够运用文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索和人类进步的理解。
(2)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时间顺序叙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对未知领域保持好奇和热情。
(2)激发学生对人类未来探索的期待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及其传达的主题。
(2)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月亮上的足迹》。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教学辅助材料:相关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表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其的探索。
(2)播放人类登上月球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课文《月亮上的足迹》。
(2)学生阅读后,进行问题讨论,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3. 词汇与句型:(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关键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4. 深入探讨:(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2)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人类探索月球的短文。
2. 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科学探索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和报告制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热情。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课教案:月亮上的足迹

优质课教案:月亮上的足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2)掌握有关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起源、结构、表面特征等。
(3)学会分析不同探月任务的目的、意义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2)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直观感知能力。
(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科技进步、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月球的起源与结构(1)月球的起源:介绍月球的形成过程,如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2)月球的结构:介绍月球的内部结构、地表特征等。
2. 第二课时:人类探月的历史(1)古代人类对月亮的探索与想象:如中国的嫦娥传说、西方的月亮女神等。
(2)现代人类探月历程:介绍各国探月任务的发展过程,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苏联的月球探测器等。
3. 第三课时: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1)嫦娥工程:介绍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等探测器的任务目标与成果。
(2)玉兔月球车:介绍玉兔月球车的设计特点、工作原理等。
4. 第四课时:月球上的生命迹象(1)月球表面环境:分析月球表面的温度、压力、辐射等条件。
(2)月球样本分析:介绍月球样本的研究成果,如月球岩石、尘埃等。
5. 第五课时:探月技术的应用与展望(1)月球资源开发:讨论月球资源的利用前景,如月球土壤、月球岩石等。
(2)月球基地建设:介绍月球基地的概念、意义以及建设方案。
(3)火星探测与深空探索:展望人类探月工程的未来发展,如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等。
三、教学资源:1. 教材:《月亮上的足迹》2. 辅助资料:相关探月任务的图文资料、视频资料等。
3. 网络资源:国内外探月工程相关网站、论坛等。
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足迹》

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足迹》教案标题:《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1. 了解月亮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2. 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并能正确运用。
3. 通过阅读理解《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辨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月亮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2. 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理解《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
2. 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3. 幻灯片或挂图。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不同的天体(地球、月亮、太阳等),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月亮上的足迹》,学生跟读或自主阅读。
随后提问学生,确保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问题1:月亮是怎么形成的?问题2:月亮上有足迹吗?是谁留下来的?Step 3:课文解读(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挂图的形式,介绍月亮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
解释文中相关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如“月壤”、“太空舱”等。
Step 4: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为学生介绍新词汇,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Step 5: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到月亮上留下足迹,你希望做什么?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告诉他们需要给出理由来支持自己的答案。
Step 6:展示和总结(5分钟)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总结。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思考。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阅读并整理《月亮上的足迹》相关知识的作业。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发现和思考更多有关月亮的奇妙之处。
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或科学家来学校进行讲座,介绍更深入的月亮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月亮观察活动,记录观察结果,并从中总结月亮的不同形态和特征。
课教案:月亮上的足迹

优质课教案:月亮上的足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及取得的成果。
(2)培养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人类探月历程。
(2)学会分析不同探月任务的成功与失败,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人类探月的历史及取得的成果。
(2)不同探月任务的特点及意义。
2. 教学难点:(1)探月技术的发展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2)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人类探月历程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探索的主题。
(2)学生分享对月球探索的了解和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分组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及取得的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探月任务的成功与失败,培养批判性思维。
3. 课堂讨论:(1)各小组汇报探月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组织讨论,分析不同探月任务的意义及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影响。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我国嫦娥一号、二号、三号探月任务的相关资料。
(2)学生分析我国探月任务的成功因素,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探月技术。
5.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类探月的重要性。
(2)学生发表对航天事业的看法,激发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四、作业布置:2. 思考如何为我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贡献力量,制定个人成长计划。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成果及不足之处。
2. 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馈学习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3. 根据教学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学生作业:通过学生的探月短文和成长计划,评估学生对探月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对航天事业的关注程度和责任感。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课件

讨论:
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有的甚至 精确到秒,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
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合作研讨:
为什么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 个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个巨 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 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 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 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 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要求: • 男生和女生自然分成两组进行抢答比赛。 • 举手抢答,每题1分。 • 如果抢答错误,此题答题机会归另一组。
• “地月引力静止点”离地球的距离 ?
• 三名宇航员乘坐的飞船的名字是( )?
• 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具体时间是(
)?
•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的具体时间是 ( )?
• 飞船指令舱驾驶员是( )?
月亮是文人墨客寄托感情的物体,也 是人们美好的追求与向往,人们无时无刻 都想登上月球,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 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月亮上的足迹
作者:朱长超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人类登月成 功的伟大意义。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
要点的能力。
3.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 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中国载人航天知多少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与 “天宫一号”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课教案:月亮上的足迹

一、教案主题:优质课教案——月亮上的足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内容:1. 人类探月的历史概述2. 月球探测器的研发和发射过程3. 月球探测任务及成果4. 中国探月工程及未来展望5. 探月背后的科学家及故事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类探月的历史、月球探测器的研发和发射过程、月球探测任务及成果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探月工程及未来展望,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探月事业的发展。
3. 故事分享法:讲述探月背后的科学家及故事,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探月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张月亮图片引发学生对月亮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课。
2. 讲解:讲解人类探月的历史、月球探测器的研发和发射过程、月球探测任务及成果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探月工程及未来展望,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探月事业的发展。
4. 故事分享:讲述探月背后的科学家及故事,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探月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最新进展。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观看探月相关纪录片,加深对探月工程的了解。
2. 邀请月球探测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一线科研经验。
3. 开展探月主题的科学实验,如制作月球地形模型,观察月球现象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探月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我国探月工程最新进展的了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月球探测技术与应用》等。
2. 纪录片:如《月亮上的足迹》、《探月工程》等。
月亮上足迹精品PPT教学课件

6
足迹图片
2020/12/6
7
思考题
•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 1、登月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
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
(可在书上做标记)
2020/12/6
8
答案
– 登月的全过程有四个阶段
– 1、飞船升空前的准备。 (3-4) – 2、飞离地球,飞向月球。(5-9) – 3、登月成功,开始工作。(10-15 – 4、胜利返航,畅谈感受。(16-19
16
“风云2号”气象卫星
2020/12/6
17
•“
图片10
神 州 1 号 ” 飞 船 升 空
2020/12/6
பைடு நூலகம்
18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试验气象卫 星“风云1号”。
• 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 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
• 在2010年以前,中国的宇宙飞船将有可能访 问月球。
• 2020年左右,中国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2020/12/6
15
中国图片
2020/12/6
2020/12/6
9
月球图片
“阿波罗”11号登月舱
2020/12/6
10
图片5
2020/12/6
11
图片6
2020/12/6
12
图片7
2020/12/6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设计

6.拓展延伸,提升素养:结合课文内容,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如科普文章、航天主题书籍等,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7.创设展示平台,鼓励学生表达: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如课堂分享、演讲比赛等,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月亮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你向往月亮吗?为什么?
3.通过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月亮上的足迹》,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2.逐段分析课文,讲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要点,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月亮上的足迹》这篇课文的过程中,不仅掌握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熏陶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和进步。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字词基础和阅读能力,但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本章节《月亮上的足迹》的教学,学生可能在学习以下方面存在困难: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所学的说明文阅读方法,分析并总结《月亮上的足迹》中的说明要点和修辞手法,完成一篇5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能体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请学生以“我心中的月亮”为主题,创作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可以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月亮的向往和感悟。
《月亮上的足迹》参赛教案谢文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纪实报道。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
文章所记叙述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德育目标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方法1.快速阅读法。
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以明晰的时间线索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
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延伸拓展法。
激活学生的思维,就关于报道人类登月的文章和图片(来自百度搜索),培养探索太空的兴趣。
●课前准备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索人类登月的有关图片和文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假如有人问你:“你知道什么动物飞得最高吗?”很多人肯定会回答:鹰飞得最高!假如有人告诉你鹰飞上了月亮,你会相信吗?(不会)1969年7月20日,一个叫阿姆斯特朗(出示幻灯片2)的美国人向全人类报告了一条消息:鹰已经飞上了月球。
当时听到这条消息的所有人都确信这是事实。
为什么呢?因为阿姆斯特朗所说的不是一只普通的鹰,而是美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别名“鹰”)。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配套教案)语文课件PPT

月亮上的足迹
进入预定轨 道 绕月飞行
进入登月轨 第三级火箭启动 道 奔向月球
登月舱离开飞船
第二级火箭脱落 第一级火箭脱落
火箭升空 地球
登月舱降落月球
飞过月地 中间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飞过月地引 力中和点
人类初踏月球 月球
36.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54.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57.人生不管有多么迷茫,或许记得,或许遗忘,我们都不能在回忆里徘徊,未来一定会有份温柔的目光锁定你。我们前进的动力,其实不在别处,全在自己。态度决定一切,实力捍卫尊严!就 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
45.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人生如四季轮回,既然有春天的花开,也就有秋天的落叶;既然有夏天的骄阳,也就有冬天的风雪。一个人只有经过困境的砥砺,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光 彩。
77.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7.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89.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的距离,而是我刚联机的那一秒,你却脱机了。 36.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25.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23.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何苦呢? 29.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10.如果你今天不努力,明天也不努力,那么你的人生只是在重复而已。新的一天开始了,你唯一应该努力去超越的人,是过去的自己! 10.气不和时少说话,出言必失;心不顺时莫处事,行事必败。事莫虚应,应则必办,不办便怨;愿莫轻许,许愿必还,不还成债。万物为说法,关键在着眼;一切是考验,用心才有为。知足是 富人,平常是高人,无心是圣人。想开了自然微笑,看破了肯定放下。
《月亮上的足迹》PPT课件

号 ” 飞 船 溅 落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 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 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 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第 一
月次球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月 亮
上
的
足
迹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四个阶段
飞船 升 空 前 准 备
飞船 飞 向 月 亮
登月舱 登 月 成 功
飞船 返 回 地 球
准备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时间: 1969年7月16日
这
是
精确时间是: 1969年7月21日
人 类 伟
11点56分20秒
大 的
一
步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这 是 人 类 伟 大 的 一 步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教学目标①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②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③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课前准备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教学设计新课导入①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②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①自主学习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②合作探究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可以总结评点:本文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①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人体会a.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几件事c.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一段有所揭示d.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请举例说明②合作探究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可让学生齐读并深刻体会教师可以总结过渡:“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对这样一次事件的完整叙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教师可以帮助归纳:语言方面——①恰当的描述;②用数字说明;③叙述中有议论此三点可各举一例并分析作用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应用拓展延伸联想和想像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①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②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③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④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奉;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总结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州三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延伸练习①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②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板书设计学生画的登月图可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让学生自行讲解锻炼学生装的联想及表达能力也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教师也可做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速读课文,概括文章要紧内容。
②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③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爱好,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设计新课导入用猜“月”字谜和看中国神舟航天员图片导人新课。
总之,导入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爱好,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奇、月亮的奇异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现在幻想已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欢乐,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旧能够领会。
让我们共同观赏《月亮上的足迹》。
一、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整体感知。
①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快速扫瞄课文,摸索: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时、地、人、事)。
②合作探究速读课文,完成下表,并作简要的解说。
(播放阿波罗1 1号登月视频)二、教师指导学生研读赏析,共同探究,深人体会。
a.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刻?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c.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合作探究: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全文按时刻顺序来写的。
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形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国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
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
“阿波罗”登月打算成功,使人类的妄图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
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进展的水平。
这既是人类庞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
对如此一次事件的完整叙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①恰当的描述;②用数字说明;③叙述中有议论。
三、探究月球隐秘知识竞赛:四、总结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慧聪慧的结晶。
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定 装 置安 和装 激太 光阳 仪风 测
安装电视摄影机
安装月震仪
5.插上美国国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 通电话深入课文,理解旨意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报道登月全过程
的?作者为什么详细交代时间,这些 表示时间的数字有何作用? 2.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 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 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从 文中找语句具体说明。 3.文章哪句话揭示了人类登月的意义? 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 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 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登月舱跨到月球表 面的那一小步。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 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 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 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巨大的飞跃。
月亮上的足迹
上的足迹
朱长超
江西省赣县二中 谢文春
登 月 英 难 阿 姆 斯 特 朗
速读课文,概括要点
• 1.登月的全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 2.找出文中有关时间的词语并指出 在相应的时间里所对应的事件。 (提示:大约有15个时间和相对应 的事件)
• 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
情?(请分点概括)
准 备
升 空
登 月
返 航
①1969年7月16日早,“土星5号”火箭准备发 射。 ②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 。 ③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 ④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开始进入梦乡。 ⑤19日晚上8点33分,飞船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 的中和点。 ⑥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 备登月。 ⑦7月20日上午7点32分,两名宇航员换乘登月 舱。
2003.10.15我国航天英雄 杨立伟,实现了中国人民翱翔 太空的梦想。
2008.9.25我 国神舟七号发 射成功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神七航天员的
颁奖词
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 寥阔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 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 深远的回声。
请你为三位登月英 雄写一段颁奖词。
颁奖词的写法
⑧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 月球上。 ⑨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⑩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⑾7月21日11点56分20秒,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 面。 ⑿三个小时后,两名宇航员返回登月舱内。 ⒀7月22日0点15分,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⒁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阿波罗11号” 飞船对接成功。 ⒂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地球大气 层。
拓展延伸,感悟科学
“阿波罗”号登月计划的成 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时至今日,人类探索太空的步 伐从未停止,你还知道人类探 索太空的其他事件吗?
1986.1.28 美国 “挑战者”号航天飞 机 升空后爆炸, 7名 宇航员全部遇难。
2003.2.1 美国 “哥伦比亚”航天飞 机 爆炸分解 , 7名宇 航员全部遇难。
1.内容:事迹+精神品质
或人生价值的评价 2.语言:概括 凝炼 优美(骈散结合 比喻修辞)
课外作业: 假如你成为中国未 来宇航员,请你设计一 则登月计划。
谢 谢 指 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