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发展、组合分布、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的其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的空间组织,即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3、我国城市规划法所称的城市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4、美国国情普查局规定,全国的城镇人口由居住在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化地区以外的2500人以上“地方”的全部人口组成。
5、城市化地区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国的城市建成区的概念。
6、大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
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7、以美国为例,从城市的景观地域出发,美国全国可以分成城镇和乡村;从城市的职能地域出发,全美国分为都市区和非都市区。
8、城市的经济活动按服务对象可划分为基本活动部分和非基本活动部分;以基本活动部分占优势的经济部门叫基本部门;以非基本活动部分占优势的经济部门叫非基本部门
9、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有首位分布、位序-规模分布和过渡类型。
10、城市空间分布是动态的,具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可分为离散阶段、极化阶段、扩散阶段、成熟阶段
11、我国的城镇人口统计标准规定:城镇人口由市人口和镇人口两部分组成;市人口是指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人口;镇人口是指不设区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市所辖的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
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也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的影响。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
城市地理学研究主要内容: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驭研究。
城市地域概念分类:行政、实体、功能三种地域概念。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①区域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发展②区域经济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劳动力、经济发展历史传统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未来开发潜力等都可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
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集聚经济: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城市化:包含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转型,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生活方式的转型。
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
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城市化过程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看,城市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分为:①正统城市化②假城市化③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①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②剩余农业劳动力
城市化类型:①向心型、离心型②外延型、飞地型③景观型、职能型④积极型、消极型⑤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
城市化指标及测度:主要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
主要有人口比例指标、土地利用状况复合指标法:选用多种指标对城市的某项特征予以综合分析,考察城市发展的不同侧面。
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法/宏观法、正常城市法、最小需要量法。
城市地域:亦称城市圈,与农村地域相对称。
广义上指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地域,狭义上则指城市化的地域,也就是市街地化的地域。
包括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城市职能:是城市科学里的专门术语,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城市职能概念包括三要素: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
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城市职能的概括。
首位度: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
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城市体系:也称城镇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国家或区域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城市地域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换言之,构成城市的具有各种功能及其相应的物质外貌的功能分区。
郊区城市化:发生在特大城市郊区的、人口流向主要由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
逆城市化:大都市区出现的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远离城市更远的乡村和小城镇的城市化过程。
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是现状。
城市性质: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目标。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中心商务区: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大、地价最高的区域,是城市及其腹地繁荣与发展的标志。
目前CBD的活动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
都市区: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
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一般以县为基本单元。
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中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生长极: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城市建成区: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
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这个集合体就称为城市群。
中心位置: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
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
重心位置: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
城市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渔港要求邻近渔场,如广西的北海;矿业城市要求邻接矿区,如煤城淮北、鸡西;耗能工业要求接近廉价电源地等。
城市门户位置: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可叫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
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河口港是最典型的门户位置。
中心地: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中心货物与服务:分别指在中心地内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可称为中心地职能。
城中村的概念:①空间界定:城中村处于城市发展用地范围内,村建设用地被城市用地所包围或与城市用地相互交错;②区域类型界定:城中村是转型中的农村居民点,它在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建设景观等各方面处于明显的乡-城转型过程之中,既具有较高程度的城市化特征,又保留浓厚的农村社区特征。
城中村的改造模式:市政基础设施带动模式;整体搬迁改造模式;周转地块改造模式;滚动开发改造模式。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产业结构不同②城镇聚居有较多人口,规模上区别于乡村③城镇人口、建筑密度大于乡村,景观不同④城镇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物质构成不同⑤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集中地,是一定的地域、经济、文化中心,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①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②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③注重城市化研究;④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定义城镇的标准:①单纯用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如省级;②单纯以城镇特征为标准:如公共设施等;③单纯以居民点下限人口数量为标准:如5000人;④用居民点的下限人口数量和密度指标为标准;⑤用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两个指标为标准;⑥用人口规模和从业构成两个指标作标准;⑦取两个以上指标作为标准: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职业构成;⑧其它标准。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征:多核心①交通走廊②密集的交互作用、规模特别庞大、国家的核心区域
世界上最早形成的6个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都市带、五大湖沿岸都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带、英格兰都市带、西北欧都市带、沪宁杭都市带
大都市带的特征:①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中纬地带,平原地带;②门户位置:沿海、沿大江大河、重要铁路线国际性大都市或国际港口城市;③枢纽功能:在本国经济中的中枢作用,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影响;④带状的空间结构和密集的网络结构:沿长轴呈带状发展,产业和城市密集分布的走廊,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⑤大规模、高密度人口指标:人口2500万人以上,人口密度250人/km2;⑥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简述大都市带的特征。
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条件:①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②有对外口岸;③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④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⑤经济发达,城乡间有密切的经济联系
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力、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①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三次社会大分工;②农牧分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出现了固定交换商品的场所——市集;③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④商业与手工业分离:城市出现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
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①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②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③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④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①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②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③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④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⑤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
对比分析中国东、中、西三个地带城市化的差异及其主要对策:①中国东部的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特别是沿海一些地区已经到了很高的水平甚至有些地区到达城市化后期。
如上海、广州等。
②中国中部地区,城市化相对东部就落后了不少。
但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或地区其城市化水平还是达到一定的水平。
当然,中部还有很多落后的农村地区城市化水平肯定也是不高的。
③中国西部地区。
这部分地区只要位于我国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区域。
除了个别地区外,其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
城市土地具有哪些特性:⑴自然特征:①位置固定性②面积有限性③质量的差异性④功能永久性;⑵经济特征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②区位的效益型③边际效益递减性④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⑤市场交易的低效性;⑶法律特征
我国土地制度的变化:①1949年前:土地私有制②1950年来:土地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土地基本上实行了无偿和无限期使用的制度,土地的使用配置通过行政划拨方式进行。
③1988年开始,国家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以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原则,以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为核心的新的土地权利体制基本确定。
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①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是旧房子,一部分被零售商业侵占,一部分为低级住宅、小型工厂、批发商业及一些货仓的过渡地带,也是新来移民居住地区。
外围第三带是较大工厂的工人住宅区。
外围第四带是较富有的中产阶级住宅区。
最外围地带是富人居住区。
②霍伊特的扇形模式: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地租机制,加上了放射状运输线路的影响,即线性易达性和定向惯性的影响,使城市向外扩展的方向呈不规则式。
③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假设城市内部结构除即中心商业区外,尚有次要经济胞体散布在整个体系内。
这些胞体包括未形成城市前,中心地系统内各低级中心地和在形成城市过程中的其它成长点皆随着整个城市的运输网、工业区或各种专业服务业等的发展而发展。
其中交通位置最优越的最后成为中心商业区,其它中心则分别发展成次级或外围商业中心和重工业区。
自然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影响:①城市的地理位置:相对位置决定城市的个性和发展前途;城址决定城市的发展,城市形态和内部结构。
在城市建设中应尽量避免选在易发生地震的地带上;沿河建城要充分考虑河道的变迁。
②城市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分散地上压力;过度抽取地下水、油、气,会引起地面沉降,造成危害;③城市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对地基承载力有不同的要求,而不同的岩土有不同的承载力,在用地选择和功能组织时尽量使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各得其所。
④城市地形:平原最为有利,丘陵困难较多,山地需要更大的工程措施和投资。
⑤城市气候:风速和风向对城市用地选择和功能布局的影响。
(6)城市植被:绿化在城市中起着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作用,主要作用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调节、改善小气候;净化污水,防止火灾蔓延;某些植物还可监测大气污染,起指示报警作用。
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分别于1933和1940提出。
克里斯塔勒学说:①不管方向如何均有一个统一的交通面;②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属于经济行为合理的人的概念;③六边形网络和城镇等级体系(构成市场原则的两个限制性因素: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供货服务);④理想模型(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
廖什景观:概念:从企业区位的理论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生产区位经济景观,成为廖什景观。
观点:需求圆锥体;市场网:在实现相同需求的前提下,占地最多的是等边三角形,占地最少的是六边形,六边形能容纳尽可能多的企业,因此成为经济区最理想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