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发展、组合分布、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的其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的空间组织,即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3、我国城市规划法所称的城市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4、美国国情普查局规定,全国的城镇人口由居住在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化地区以外的2500人以上“地方”的全部人口组成。

5、城市化地区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国的城市建成区的概念。

6、大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7、以美国为例,从城市的景观地域出发,美国全国可以分成城镇和乡村;从城市的职能地域出发,全美国分为都市区和非都市区。

8、城市的经济活动按服务对象可划分为基本活动部分和非基本活动部分;以基本活动部分占优势的经济部门叫基本部门;以非基本活动部分占优势的经济部门叫非基本部门

9、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有首位分布、位序-规模分布和过渡类型。

10、城市空间分布是动态的,具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可分为离散阶段、极化阶段、扩散阶段、成熟阶段

11、我国的城镇人口统计标准规定:城镇人口由市人口和镇人口两部分组成;市人口是指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人口;镇人口是指不设区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市所辖的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

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也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的影响。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

城市地理学研究主要内容: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驭研究。

城市地域概念分类:行政、实体、功能三种地域概念。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①区域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发展②区域经济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劳动力、经济发展历史传统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未来开发潜力等都可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

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集聚经济: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城市化:包含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转型,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生活方式的转型。

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城市化过程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看,城市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分为:①正统城市化②假城市化③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①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②剩余农业劳动力

城市化类型:①向心型、离心型②外延型、飞地型③景观型、职能型④积极型、消极型⑤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

城市化指标及测度:主要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主要有人口比例指标、土地利用状况复合指标法:选用多种指标对城市的某项特征予以综合分析,考察城市发展的不同侧面。

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法/宏观法、正常城市法、最小需要量法。

城市地域:亦称城市圈,与农村地域相对称。广义上指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地域,狭义上则指城市化的地域,也就是市街地化的地域。包括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城市职能:是城市科学里的专门术语,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城市职能概念包括三要素: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

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城市职能的概括。

首位度: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城市体系:也称城镇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国家或区域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城市地域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换言之,构成城市的具有各种功能及其相应的物质外貌的功能分区。

郊区城市化:发生在特大城市郊区的、人口流向主要由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

逆城市化:大都市区出现的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远离城市更远的乡村和小城镇的城市化过程。

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是现状。城市性质: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目标。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中心商务区: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大、地价最高的区域,是城市及其腹地繁荣与发展的标志。目前CBD的活动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

都市区: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为基本单元。

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中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生长极: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城市建成区: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

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就称为城市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